古代汉语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切:

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跟反切下字相同。

2、叶音:

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3、古音通假:

古代汉语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4、声纽:

古代声母用汉字代表,称为“字母”,上古也称“声纽”或“纽”。

5、入派三声:

是一种声调系统的变化。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的入声发展逐渐消失,分别演变派入到平、上、去三个声调中去。具体情况是: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调中去。

6、平仄:

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

7、破读、如字:

“破读”是通过改变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词义或词性的方法。传统上把一个字(词)原来的读音叫“本音”或“如字”,把改变的读音叫“破读”或“读破”。

8、读若、读如:

注音术语,主要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它实属一种譬况法,与现代用音标注音相比较是粗疏的,注释字与被释字的读音有时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

9、浑言、析言:

浑言:汉语训诂学用语,指笼统的说。

析言:对同类事物,辨析异同,另加别名。

10、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

11、疏:

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

12、黏对:

“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上联对句是A型,则下联出句是a型;上联对句是B型,则下联出句是b型。

“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

13、拗救:

所谓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二、简答

1、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同时拥有几种不同的词性,经常性地具有几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兼类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

(2)词类活用只是在一定的句子里,临时具有别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离开这个句子,这些功能和性质也就消失了。

(3)活用可以发展为兼类;兼类词,当其中某一类用法在历史中消亡,就变成了单类词,以今之词性看古之语法,多视为活用。如“乘肥马,衣轻裘”“衣”兼属名词、动词。

2、名词用作动词:

(1)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①普通名词用如动词。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A.代词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皆肘之

B.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晋灵公不君

C.能愿动词(能、可、足、欲)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能水”、“欲刃”“可妻也”

D.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结构,也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名词常活用为动词。策蹇驴,囊图书。

E.“所”字之后和“者”字之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方位名词用如动词,表示主语向某个方位行动。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名词的使动用法(较罕见)。名词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齐威王欲将孙膑。(孙子列传)

(3)名词的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3、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比喻

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动方式或状态。“像……一样”“跟……似的”,具有浓厚的修辞意味。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狼吞虎咽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指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作用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像对待……一样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3)表示处所或方位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用……”或“依照……”。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4、对此类“之”(定语+之+中心语,主语+之+谓语),学术界有三种观点:

(1)王力:认为“之”是介词,把定语介绍给名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2)郭锡良:认为“之”是连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连接主谓成分使之成为名词性偏正结构。

(3)其它大部分语法书称“之”为助词,放在一定的结构中,本身没有实在意义,只是帮助组成一定的结构或表达一定的语气。

王力先生观点:

A、介词“之”字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有的略等于现代汉语“的”。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B、“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又有两种情况:

第一,用在一个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表示语意未完,让听者或读者等待下文。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