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更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和答案
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4ee13143323968011c92bc.png)
《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2分)1、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
2、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是指组成教育法学体系的各项基本知识的总和。
我国教育法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法的基本理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三个层面。
3、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认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行为规则。
根据教育法律规范为人们确定的不同行为模式,可以将其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规范授、权性规范。
其中,授权性规范是指授权人们在法定条件下,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4、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几种。
5、教育权包括国家教育权、学校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家庭教育权等四种教育权。
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活动的权利。
6、公民的受教育权是依照法律规定,公民在受教育方面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为其受教育权而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或资格。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C(改为黑克尔)2、B3、B4、D5、A 、B6、D1.1957年,德国学者(C )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
A.高克尔B、约翰逊C、黑克尔D、克莱因2.比较研究法包括纵向比较和横行比较。
其中,纵向比较是对同一教育法或教育法律现象在(B )的特点进行比较。
A.不同发展方向B.不同发展时期C.不同发展领域D.相同发展时期3.《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属于(B )。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4、(D )是指以一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形成的门类齐全、协调一致的统一体。
A.教育法的渊源B.教育法律关系C.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D.教育法的体系5、我国(A或B)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cf4b399e763231126fdb111e.png)
教育法学网上作业05任务一、判断题(共 5 道试卷,共 10 分。
)1.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是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这是教育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性。
B. 正确2. 家庭教育权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B. 正确3. 国务院所属机构及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制定教育行政法规的权限。
A. 错误4. 按照《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履行“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案活动的非法干涉”的义务。
B. 正确5. 融资方式,是指社会资金由盈余部门(资金供给者)向赤字部门(资金需求者)转移的形式、手段、途径和渠道。
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卷,共 20 分。
)1. 《教育法》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的规定,确定了我国教育的( C )原则。
A. 方向性B. 公共性C. 平等性D. 终身性2. 《教育法》中关于“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规定,属于( A )规范。
A. 授权性B. 禁止性C. 义务性D. 强制性3. 教育法的( D )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A. 实施B. 适用C. 解释D. 遵守4. 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 C )。
A. 高中教育B. 专业教育C. 职业教育D. 技术教育5.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发于( B )年。
A. 1975B. 1980C. 1992D. 19916. 《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当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 C )”。
A. 作业B. 学业C. 学习任务D. 劳动任务7. 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 D )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A. 教师B. 本人C. 学校D. 其监护人8.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可将行政复议的程序分为( D )程序。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https://img.taocdn.com/s3/m/c33e27adbd64783e08122b25.png)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题目1选择一项:A. 1980B. 1992C. 1975D. 1991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980题目2选择一项:A. 1963B. 1945C. 1957D. 1947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957题目3选择一项:A. 教育法律行为B. 教育法律规范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D. 教育法律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题目4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及其规律。
选择一项:A. 教育法律义务B. 教育法律意识C. 教育法律权利D. 教育法律现象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现象题目5教育法的特性是指由教育法特定的()和特定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同于其他法律的个性特点。
选择一项:A. 义务B. 调整对象C. 环境D. 目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调整对象题目6选择一项:A. 行为规范B. 工作标准C. 价值准则D. 法律关系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价值准则题目7选择一项:A. 对组织的B. 对人的C. 对人或组织的D. 对事的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对人或组织的题目8选择一项:A. 系统思考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文献阅读法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比较研究法题目9选择一项:A. 一定主体B. 学校C. 教育者D. 受教育者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一定主体题目10选择一项:A. 体系B. 渊源C. 原则D. 规范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体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题目11选择一项或多项:A. 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B. 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C. 受教育时间上的机会平等D. 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 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 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 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题目12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https://img.taocdn.com/s3/m/42f1f42eaf1ffc4fff47ac0a.png)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题目1选择一项:A. 1980B. 1992C. 1975D. 1991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980题目2选择一项:A. 1963B. 1945C. 1957D. 1947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957题目3选择一项:A. 教育法律行为B. 教育法律规范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D. 教育法律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题目4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及其规律。
选择一项:A. 教育法律义务B. 教育法律意识C. 教育法律权利D. 教育法律现象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现象题目5教育法的特性是指由教育法特定的()和特定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同于其他法律的个性特点。
选择一项:A. 义务B. 调整对象C. 环境D. 目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调整对象题目6选择一项:A. 行为规范B. 工作标准C. 价值准则D. 法律关系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价值准则题目7选择一项:A. 对组织的B. 对人的C. 对人或组织的D. 对事的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对人或组织的题目8选择一项:A. 系统思考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文献阅读法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比较研究法题目9选择一项:A. 一定主体B. 学校C. 教育者D. 受教育者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一定主体题目10选择一项:A. 体系B. 渊源C. 原则D. 规范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体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题目11选择一项或多项:A. 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B. 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C. 受教育时间上的机会平等D. 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 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 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 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题目12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教育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及答案
![《教育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1fa82fc77da26924c5b06c.png)
《教育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教育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8:05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在现代社会,受教育权的实现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其他多项_______的行使,无疑应该成为公民的一项必须得到保障的基本权利。
A、公民权利B、教育权C、选举权D、制度2、教育法是指国家享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_________、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活动、规定教育主体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和规范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教育关系B、社会关系C、师生关系D、群体关系3、教育法是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_________和严肃性,教育法必须由具有法定立法权限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范围、法定立法程序制定。
A、整体性B、完整性C、权威性D、连续性4、国家教育考试是指国家批准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根据一定的考试目的,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的测定和评价,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到达国家规定的教育标准的________。
A、教育形式B、重要手段C、教育目的D、教学手段5、国家教育考试主要包括入学考试,如高考、中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________,如高中会考、汉语水平考试、英语水平考试等;还有文凭方面的考试,如自学考试、学历文凭考试等。
A、水平考试B、出国考试C、期末考试D、测验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现代社会中的教育活动,已经与——————紧密联系在一起,其目标指向全体社会成员,指向科学知识的传播,指向劳动者和管理者知识水平的提高。
A、经济发展B、人才培养C、社会进步D、任劳任怨E、现代化2、教育法是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教育法必须由具有法定立法权限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范围、法定立法程序制定。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05任务000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05任务000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c09292d0d233d4b14e696b.png)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05任务0001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A. 错误B. 正确2. 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办学宗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AA. 错误B. 正确3. 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BA. 错误B. 正确4. 在公立学校中,国家是学校财产的唯一的和统一的所有人。
BA. 错误B. 正确5.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因行为或与行为相关的事件对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A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称为( C )规范。
A. 法定性B. 禁止性C. 义务性D. 授权性2. 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于:( C )。
A. 两者都是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同一主体所享有的利益B. 两者都是法律赋予一定主体有权承担教育任务的资格C. 两者都是教育法所赋予一定主体的一种资格D. 两者都是法律赋予一定主体有权享受教育的资格3. 《民法通则》规定,不满( A )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 10B. 14C. 16D. 184. 下列各项中,( D ) 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A. 学校资金B. 学校名誉C. 学生实习D. 教师的教育教学权5. 《教师资格条例》由( B )制定。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 国务院C.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D. 教育部6. 非正式解释又称为( C )解释。
A. 法定B. 有权C. 学理D. 官方7. 学位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的( B )。
A. 荣誉称号B. 学术称号C. 名誉称号D. 学历证明8.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实行的内部领导体制为(C )。
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2020年整理).pdf
![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2020年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467a4e50998fcc22bdd10d17.png)
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教育法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
任务1、任务2、任务5是客观题(01任务_A 、02任务_A 、05任务_0001),任务3、任务4是主观题。
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任务2、任务5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01任务_A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 错误B. 正确2.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错误B. 正确3. 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 错误B. 正确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此项规定为义务性规范。
A. 错误B. 正确5. 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颁布于()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A. 1980B. 1986C. 1994D. 20062. 下列方法中,()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间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运行规律的学习方法。
A. 文献阅读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系统思考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体现了教育的()原则。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https://img.taocdn.com/s3/m/0774db6eaaea998fcc220ef1.png)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题目1选择一项:A. 1980B. 1992C. 1975D. 1991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980题目2选择一项:A. 1963B. 1945C. 1957D. 1947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957题目3选择一项:A. 教育法律行为B. 教育法律规范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D. 教育法律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题目4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及其规律。
选择一项:A. 教育法律义务B. 教育法律意识C. 教育法律权利D. 教育法律现象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现象题目5教育法的特性是指由教育法特定的()和特定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同于其他法律的个性特点。
选择一项:A. 义务B. 调整对象C. 环境D. 目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调整对象题目6选择一项:A. 行为规范B. 工作标准C. 价值准则D. 法律关系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价值准则题目7选择一项:A. 对组织的B. 对人的C. 对人或组织的D. 对事的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对人或组织的题目8选择一项:A. 系统思考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文献阅读法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比较研究法题目9选择一项:A. 一定主体B. 学校C. 教育者D. 受教育者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一定主体题目10选择一项:A. 体系B. 渊源C. 原则D. 规范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体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题目11选择一项或多项:A. 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B. 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C. 受教育时间上的机会平等D. 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 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 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 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题目12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国开电大 教育法学 形考任务1答案
![国开电大 教育法学 形考任务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f979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d.png)
国开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任务1答案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希望,而教师则是振兴教育的希望。
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他们的发展和提高直接影响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
终生研究的思想和观念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日益成为教师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作为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研究、生活、工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的保护神。
教育法的渊源一般指教育法的表现形式,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通过何种方式创立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形式。
教育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广义的教育法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级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命令、决定、条例等。
狭义的教育法则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在本书中,教育法一般指广义教育法。
教育法具有法的一般特征,同时,教育性是其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重要特征。
教育法为所有参与教育教学及相关活动的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
教育法的价值是一定的教育主体的需要与教育法之间的关系范畴,即表示教育法的属性对一定的教育主体需要的满足状况与程度。
从其功能出发,教育法的价值可分为教育法的目标价值和形式价值两大类。
教育法的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对教育法的价值目标的选择与追求,也是一定主体在教育法的活动中面对教育法的价值冲突时所进行的教育法的价值选择。
几种重要的教育法的价值分别为教育法的人本价值、公共价值、自由价值、正义价值、公平价值、平等价值、效率价值、效能价值、秩序价值。
这些价值也可分属于不同的教育法的价值层次。
教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体系包括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自治条例、教育单行条例和教育规章等五个层级。
横向结构包括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继续教育法、民办教育法、教师法和经费投入法等部类。
2020电大本科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最新)
![2020电大本科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19556585fbfc77da369b11e.png)
电大天堂【教育学】形考作业一:(1-3章)一、填空:1.遗传素质2.智力3.双边活动4.社会现象5.教育内容6.教师素质7.可教育8.基础性9.教育规律10.教育活动11.规章制度12.直接现实二、选择题:1.C2. ACD3.C4.ACDE5.B6.E7.BD8.B 9.B 10.ABDE 11.B三、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亦称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所设置的教育实施机构及其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
2.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5.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地,都是教育。
6.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确切地说,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
7.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四、简答题:1.简述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
(1)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2)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第一现代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第二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最佳途径;第三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第四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768538b910ef12d2bf9e765.png)
《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网考试题及期末复习资料100%通过考试说明:《教育法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
任务1、任务2、任务5是客观题(01任务_A 、02任务_A 、05任务_0001),任务3、任务4是主观题。
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任务2、任务5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01任务_A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 错误B. 正确2.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错误B. 正确3. 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 错误B. 正确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此项规定为义务性规范。
A. 错误B. 正确5. 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颁布于()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A. 1980B. 1986C. 1994D. 20062. 下列方法中,()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间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运行规律的学习方法。
A. 文献阅读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系统思考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体现了教育的()原则。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6ff55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8.png)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条文含义所做的界定及所做的补充说明称为()。
A 、法理解释B 、立法解释C 、司法解释D 、权力解释答案:B2. 英国初等国民教育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
A 、《巴尔福法案》B 、《巴特勒法案》C 、《福斯特法案》D 、《布莱斯法案》答案:C3. 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称为()。
A 、权力B 、权益C 、权力能力D 、义务能力答案:C4. 强迫教育的首倡者是()。
A 、马丁路德B 、夸美纽斯C 、卢梭D 、狄德罗答案:A5. 关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
A 、教师聘任制B 、结构工资制C 、全员聘任制D 、校长负责制答案:D6. 在农村开办幼儿园的登记注册机关是()A 、县(区)人民政府B 、县(区)教育局C 、乡、镇人民政府D 、乡、镇教育委员会答案:C7. 我国幼儿园的内部管理体制是()。
A 、分工负责制B 、教师负责制C 、保育员负责制D 、园长负责制答案:D8. 法律对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必须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称为()。
A 、规则B 、法则C 、义务D 、制裁答案:C9. 西方教育史上出现最早的较完善的教育法是古希腊城邦奴隶制国家斯巴达的()。
A 、“军事教育法”B 、“儿童教育法”C 、“教育制度法”D 、“学校教育法”答案:A10. 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入学年龄是()。
A 、6周岁B 、6.5周岁C 、7周岁D 、7.5周岁答案:A11. 为了加强幼儿教育管理,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于1989年9月发布()。
A 、《幼儿园教育纲要》B 、《幼儿教育发展纲要》C 、《幼儿教育督导条例》D 、《幼儿园管理条例》答案:D12.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美国于1958年颁布了()。
A 、《生计教育法》B 、《国防教育法》C 、《合作教育法》D 、《教育质量法》答案:B13. 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
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17f01977232f60ddcca1c3.png)
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经过考试说明:《教育法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
任务1、任务2、任务5是客观题(01任务_A 、02任务_A 、05任务_0001),任务3、任务4是主观题。
在考试中,能够多次抽取任务1、任务2、任务5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能够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它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01任务_A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 错误B. 正确2.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行,标志着中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错误B. 正确3. 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 错误B. 正确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此项规定为义务性规范。
A. 错误B. 正确5. 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颁布于()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于 6月29日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于 9月1日起开始实施。
A. 1980B. 1986C. 1994D.2. 下列方法中,()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间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运行规律的学习方法。
A. 文献阅读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系统思考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的规定,体现了教育的()原则。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答案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9b9bc4a5e9856a5712608d.png)
一、单项选择题(请点击你所选项目或该项目前的小圆圈,每题2分,共10分)试题1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选择一项: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D.《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试题2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2. 从教育法的价值的功能出发,可将教育法的价值分为教育法的目标价值和()价值两大类。
选择一项:A.正义B.公平C.实质D.形式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形式试题3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3.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在平等基础上所发生的()关系与人身关系。
选择一项:A.所有权B.财产C.所属D.经济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财产试题4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我国学位又按哲学、经济学、法学等()个学科门类授予。
选择一项:a.13b.12c.10d.11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3试题5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5. 教育评估主要有四种类型,其中,()评估是国家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的一种认可制度。
选择一项:A.合格B.选优学校内部D.办学水平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合格试题信息未标记标记试题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请点击你所选项目或该项目前的小圆圈,每题2分,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共10分)试题6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6. 下列法律规定中,()属于授权性规范。
A.“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B.“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C.“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国开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81019ddd36a32d737581fe.png)
答案见后几页
.学生应按照下述“教育法学学生自主学习记录表”中规定的学习进度,自学本课程的多种媒体学习资源,每学完一章,独立完成文字教材中该章的自我练习,并分别将自己的主要学习体会(包括学习本章的主要收获和遇到的主要问题等)填入表中。
最迟于14周周末前全部完成并提交。
2.教师应适时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分数,每章占2分,共10章,总计20分(其中,绪论和第一章合计2分)。
与此同时,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化指导。
答案:
“教育法学”学生自主学习记录表
1。
(2020年更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和答案
![(2020年更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67543ff78a6529647d53d5.png)
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教育法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
任务1、任务2、任务5是客观题(01任务_A 、02任务_A 、05任务_0001),任务3、任务4是主观题。
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任务2、任务5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01任务_A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 错误B. 正确2.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错误B. 正确3. 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 错误B. 正确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此项规定为义务性规范。
A. 错误B. 正确5. 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颁布于()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A. 1980B. 1986C. 1994D. 20062. 下列方法中,()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间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运行规律的学习方法。
A. 文献阅读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系统思考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体现了教育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教育法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
任务1、任务2、任务5是客观题(01任务_A 、02任务_A 、05任务_0001),任务3、任务4是主观题。
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任务2、任务5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01任务_A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 错误B. 正确2.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错误B. 正确3. 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 错误B. 正确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此项规定为义务性规范。
A. 错误B. 正确5. 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颁布于()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A. 1980B. 1986C. 1994D. 20062. 下列方法中,()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间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运行规律的学习方法。
A. 文献阅读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系统思考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体现了教育的()原则。
电大资料精品A. 平等性B. 终身性C. 公共性D. 方向性4. 《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A. 行政法规B. 规章C. 法律D. 地方性法规5. 教育法的()是指以一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形成的门类齐全、协调一致的统一体。
A. 原则B. 规范C. 体系D. 渊源6.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和奖惩。
A. 处理B. 适应范围C. 效力等级D. 名称7. 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法对教育行使的()的权力。
A. 领导B. 管理C. 监督D. 领导和管理8. 家庭教育权是指(),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被监护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A. 未成年人的父母B. 未成年人的家庭C.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D. 未成年人的代理人9. 社会教育权是指来自于行使国家教育权机构以外的()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A. 社会组织B. 公民C. 个人D. 社会组织或个人10. 法律赋予一定的主体有权享受教育的资格,称作()。
A. 学习权B. 受教育权C. 教育权D. 人身权三、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教育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B. 教育事实规律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D. 教育法的基本理论2. 以下各项中,()属于教育法的渊源。
A. 法律B. 地方性法规C. 政府文件D. 自治条例3. 教育法的效力包括()。
A. 时间效力B. 空间效力C. 对人或组织的效力电大资料精品D. 对具体事件的效力4. 我国主要对()等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做出了法律保护。
A. 老年人B. 流动人口子女C. 儿童D. 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5. 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于()。
A. 两者都是教育法所赋予一定主体的一种资格B. 两者都是法律所赋予一定主体有权承担教育任务的资格C. 两者都是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一定主体所享有的利益D. 两者都是教育法所保障或允许的,一定主体能够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4 分。
)1. 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全部教育法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准则,是制定和执行教育法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其主要包括:(1)教育的方向性原则:主要指我国的教育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主要指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3)教育的平等性原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受教育机会平等;二是指应扶持特殊地区和人群发展教育事业;(4)教育的终身制原则:主要指应适应社会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2. 简述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互依托。
答案: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互依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受教育者的存在是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的基础。
在教育活动中,一定的教育和受教育主体被分别赋予了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但若没有受教育者的存在,也就没有受教育权的存在,则教育权也就如同虚设。
(2)教育权主体与受教育权主体通过一定的权利与义务使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
无论是教育权还是受教育权主体,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担负着一定的义务。
而教育权主体的权利往往与受教育权主体的义务相对应;反之,受教育权主体的权利也往往与教育权主体的义务相对应。
(3)教育权的滥用或不合理设定会导致侵害、限制或剥夺一定主体的受教育权。
教育权是人民赋予教育权主体的权力,如果教育权主体滥用权力,则会导致侵害受教育权主体的权利,如果不合理设定教育权力,则会导致限制甚至剥夺受教育权主体的权利。
五、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6 分。
)1. 请结合实际说明依法治教的现实意义。
答案:(1)依法治教,是指国家机关以及有关机构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教育事业。
依法治教的现实意义有多个方面。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①明确教育发展的轨道。
依法治教既是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也是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法律关系的日趋复杂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将教育从主要依政策治教、依人治教转变到依法治教的轨道上来。
②保证教育教学秩序。
在提出依法治教的口号之前,我国主要是依靠政策,有时主要是依靠人治来管理教育事业的。
甚至某个领导人的一句话就能决定教育的电大资料精品命运,出现了以党代政、以人代政、以权代政的情况。
这种管理教育的方式造成了很多错误的决策,使教育秩序混乱,发展受到影响。
实践证明,为使教育管理更加有效,必须依靠法律,以确保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干扰。
③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从事教育活动必须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的教育机构,都必须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纳入法律的规范之中,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办事。
例如,学校的设立、招收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教学、教育经费、教师资格等等,在处理这些相关问题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去做。
如法律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我们就必须遵守法律,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
对不符合教师资格的人,不能聘任为教师,等等。
④保障教育权利、履行相关义务。
在依法治教的进程中,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逐渐完善,为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主体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以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⑤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教育领域内的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为此,对违法行为要坚决纠正,对违法者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根据情节给予相应惩处。
⑥提供法律救济。
依法治教不仅要知法、懂法,并且要守法、护法,同时还要执法、用法,要增强法律保护意识,积极为受害者寻求适宜的法律救济途径。
(2)在论述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
六、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某小学不接收适龄孩子就近入学【案情简介】2012年9月3日,某报新闻热线陆续接到几位家长的紧急求助电话:我们的孩子今年已步入学龄了,按就近入学原则应进入本区的某小学就读。
可自8月31日以来,该校就是不接收我们的孩子入学,学校相关负责人称,要想入学得找校长签字才行,而校长则根本不露面。
现在,别的孩子已在上课了,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接到家长们的投诉后,记者迅速与该区教育局联系,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按计划,该小学今年招收6个班,每班50人,目前招生名额已满,致使一些学生无法入学。
因此,他们想劝这些家长带孩子到邻近的十四中(内含小学)就读,但家长们不同意。
现在,该局正在处理此事。
对此答复,家长们很不满意:十四中并不“邻近”,况且,如果该小学确实是因为学生太多而无法容纳我们的孩子,我们也就认了,但造成学校招生名额满的原因是,该校收纳了一些不属该校接收范围的“关系户”子女入学。
试依法分析这一案例。
答案:(1)本案是一起因学校拒收一些学生入学而引发的教育法律纠纷,当事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这些学生的受教育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由此可知,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保障适龄孩子就近入学,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电大资料精品的基本原则。
而本案中,该校如确像家长所言,是因招收了不合规定的“关系户”子女入学而占满了招生名额,使得一些符合就近入学规定的孩子无法入学的话,则违反了教育的平等性和就近入学原则,侵犯了这些孩子的受教育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员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员,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据此,如若确实招收了一些不合规定的“关系户”子女入学,则该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责令该校尽快退回那些不合规定的“关系户”子女,而应按照规定接收这些符合就近入学条件的孩子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