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博弈论初步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博弈论初步PPT课件
12
[资料] 约翰·纳什
[资料] 约翰·纳什
❖ 1994年与泽尔腾、海萨尼 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 他说自己只做了两件事: 一是研究过讨价还价的问 题;二是关注了经济问题 并从数学角度加以分析。
❖ 理性决策决不会无缘无故 地损害自身的利益,也就 是一个人肯定不会故意做 出对自己不利的事。
13
[案例]“华容道”里的纳什均衡(1)
1/2
1/2




1×1/2
▲▲
27
第四节 动态博弈 一、竞争者-垄断者博弈
第四节 动态博弈
一 竞争者-垄断者博弈
竞争者
进 入 不进入
竞争者
进 入 不进入

垄制


不 抵

600
900
800
1300
1200
900
900
1300

垄制


不 抵

600
900
800
1300
1200
900
700
1300
23
第三节 混合策略均衡 一、混合策略与策略组合
第三节 混合策略均衡
一 混合策略与策略组合
❖ 在混合策略博弈中,对于每一个混合策略组合也
存在一个支付组合。 ❖ 参与人都以一定的概率
乙厂商
q1
q2
来选择其纯策略,相应
形成“期望支付”。 甲 p1
1
p1 0,1
q1 0.7 q1 0.7
0
q1 0,1
p1厂 0.5 p1商 0p.52
0 q1 0.7
1 p1 0.5
6– 4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明确重点教学文案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明确重点教学文案

名词解释完全信息(博弈):指所有博弈方完全了解参加博弈的所有博弈方各种情况下的得益的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指至少部分博弈方不完全了解其他博弈方各种情况下的得益的博弈。

完美信息(博弈):动态博弈中所有博弈方对自己选择之前的博弈过程完全了解的博弈。

不完美信息(博弈):动态博弈中存在博弈方对自己之前的全部博弈进程不完全了解的博弈。

划线法:通过在每个博弈方对其他博弈方的每个对策或者对策组的最佳对策的得益下划线,来分析博弈的方法被称为划线法。

纳什均衡:在博弈G=(S1….Sn;u1……un)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策略组合(S1*……Sn*)中,任一个博弈方i的策略Si*都是其余博弈方策略组合(S1*…..Si-1*,Si+1*….Sn)的最佳对策,也即ui(S1*….SI-1*,Si*,Si+1*……Sn*)≥ui(S1….Si-1,Sij,Si+1*…..Sn),且Sij包含于Si*,则称(S1*……Sn*)为G的一个纳什均衡。

纳什定理:在一个有n个博弈方的博弈G=(S1….Sn;u1……un)中,如果n是有限的,且Si都是有限的集(对i=1….n),则该博弈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但可能包含混合策略,即每一个有限博弈至少有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逆推归纳法:从动态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开始分析,逐步倒推到前一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选择,直到第一个阶段的分析方法。

子博弈:由一个动态博弈第一阶段以外的某阶段开始的后续博弈阶段构成的,有初始信息集和进行博弈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能够自成一个博弈的原博弈的一部分,称为原博弈的一个子博弈。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如果在一个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中,各博弈方的策略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满足在整个动态博弈及它的所有子博弈中都构成纳什均衡,那么这个策略组合被称为这个动态博弈的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触发策略:重复博弈中的两个博弈方所采用的,首先尝试合作,一旦发现一方不合作则用不合作来相报复的策略,称为触发策略。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Q
“传统公司”和“绿色公司”的短期
微观经济学
§10-2 外部性与环境经济
四、解决外部性的措施
政府的税收(庇古税)和补贴
罚款 确定所有权 合并企业 政府规制 公众参与
微观经济学
根据最优污染程度,如果企业的污染超出这一标 准,政府将予以重罚,处以高额罚金。 对污染企业收费的办法控制企业的污染,使其污 染量符合社会最优标准。污染费是按照平均每 一单位污染量征收的。
二、投票悖论 假设甲乙丙三人,面对A、B、C三个备选方案,有如的偏好排
序 :甲(A > B > C)
> B)
乙(B > C > A)
丙(C> A
三个社会偏好次序——(A > B )、(B > C )、(C> A )
(矛盾)
阿罗不可能定理:在非独裁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 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即满足所有个人偏好的社会偏好选
1、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
2、供给上不具有竞争性
微观经济学
边际成本为0
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 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 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 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 非排他性是指很难或禁止他人不付代价消费该种 产品。非排他性表明要采取收费的方式限制任 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非常困难、 甚至是不可能的。
牛群数量(头) 1 2 3 4 5 6 边际成本 (万元) 1.0 1.05 1.15 1.3 1.5 1.75 养牛人的边际收益 (万元) 2.2 2.1 1.95 1.75 1.5 1.2 菜农的边际成本(损失) (万元) 0.36 0.38 0.41 0.45 0.5 0.56
微观经济学

【学习课件】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

【学习课件】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

完整版ppt
3
• (三)二者区别:不完全信息指的是缺乏 完全信息的情况,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 都是不完全,但可以是对称的,即交易双 方拥有的不完全信息是一样的;信息不对 称是指信息的分布不均匀,当存在信息不 对称时,信息一定是不完全的。可见,信 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表现之一。
完整版ppt
4
• 二、信息市场 • 1、信息市场的定义 • 目前,学术界对信息市场的界定很不统一,主要有以下5种观点: • 第一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交易的场所。 • 第二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信息这种特殊商品的交换关系及其所要求的
• 2、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联系和区别:
• (1)两门学科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博弈论研究的是在给 定的信息结构下,最终的均衡结果;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是 给定的信息结构下,最优的契约安排。由于信息经济学研 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对策和博弈,因此,可以说它是博 弈论的一个分支。
• (2)博弈论是方法导向的,而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
完整版ppt
8
• 4、主要模型:委托—代理模型。信息经济学将博弈论中 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称为“代理人”,不拥有私人信息 的局中人称为“委托人”,据此,信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 都可以在委托—代理模型的框架下进行分析。
• 5、分析方法: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 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 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 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 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 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 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 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 重要影响。

信息不对称与信息经济学

信息不对称与信息经济学

信息不对称与信息经济学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买方和卖方的信息水平不一致,导致交易双方无法充分获取对方拥有的信息。

这种不对称的信息会对市场产生影响,进而衍生出一门研究交易行为的学科——信息经济学。

一、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和表现形式1.1 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信息获取成本。

信息获取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

不同的个体在信息获取上存在差异,导致信息不对称。

其次是信息储备能力。

某些主体由于特殊背景知识、技能或垄断地位等原因,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从而使信息不对称产生。

最后是机构缺陷。

市场机制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机构安排,如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信息传递渠道狭窄等,也会加剧信息不对称问题。

1.2 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在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常常出现以下几种表现形式:首先是隐瞒行为。

卖方在交易过程中故意隐瞒有关产品或服务的负面信息,以获取更高的价格或达成交易。

其次是选择性披露。

卖方有意选择性地披露信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最后是信息过载。

买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快速准确地获取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导致信息过载,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信息经济学对于信息不对称的分析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中各方行为的经济学学科。

它主要研究信息对市场效率、资源配置和交易行为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机制,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

2.1 不完全市场与信息经济学在信息不对称存在的情况下,市场存在不完全的信息,买方和卖方无法准确地获得所有有关交易的信息。

信息经济学通过研究不完全市场的情况,分析影响市场效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2 逆向选择与信息经济学逆向选择是指在交易前,买方无法准确判断卖方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这种情况下,买方面临着风险,并可能对质量较好的产品给予低估值,从而导致市场上优质产品的减少。

信息经济学研究逆向选择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等。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原理-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和应用-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二章: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和意义-市场福利和市场效率-市场结构和垄断的产生及其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价格歧视和公平性的讨论第三章:个体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原则-预算约束和货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和计算-混合品和边际替代率的应用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生产函数和边际产出递减-边际成本的概念和计算-长期和短期成本的比较-规模经济和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第五章:市场结构和垄断-垄断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定价和利润最大化-垄断的福利损失和政府干预-自然垄断和垄断竞争的比较第六章:企业策略和市场均衡-市场竞争和均衡价格-不完全竞争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 Oligopoly和游戏理论的应用第七章:财政与政府干预-公共产品和原则代理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和供给侧政策的效果-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的考量-政府干预的成本和效果评估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正面和负面外部性的影响和后果- Pigouvian税和补贴的应用-公共物品和市场处置的问题第九章: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性质-隐性行动和道德风险-信号模型和屏蔽效应的应用-信用市场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第十章:劳动经济学-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工资决定-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和分化-最低工资和劳动合同的效果第十一章:地租与土地市场-土地价格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土地和城市规划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冲突以上只是对微观经济学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教材和教授的教学方式而有所差异。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还应注重理论的应用和例题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博弈论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博弈论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策略
参与者为达到最优目标而采取的 行动方案。
信息
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行动或策 略的了解程度。
01
02
参与者
参与博弈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 人、组织或国家。
03
04
收益
参与者在博弈中获得的利益或损 失。
博弈论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04
商业竞争
企业间竞争策略、市场份额争 夺等。
政治外交
05
博弈论的实际应用
商业竞争中的博弈策略
竞争策略
企业可以利用博弈论来制定竞争 策略,例如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
可能行动来制定最优反应。
合作博弈
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博弈来寻求共 赢,例如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或进行 合作研发来共同开拓市场或降低成 本。
市场进入与退出
博弈论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进入 和退出的可能性,以及制定相应的 策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论应用
政策制定
政府可以利用博弈论来制定政策, 例如通过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博弈
行为来制定最优政策。
政策执行
政府也可以利用博弈论来分析政 策的执行效果,例如通过分析利 益相关方的反应来评估政策的可
行性。
政策调整
博弈论可以帮助政府根据利益相 关方的反应来调整政策,以实现
更好的政策效果。
国际关系中的博弈策略
纳什均衡的应用实例
囚徒困境
两个囚犯选择坦白或沉默,在给定对 方选择的情况下,自己选择坦白是最 优策略,最终导致两个囚犯都坦白, 实现了纳什均衡。
寡头竞争
公共资源过度使用
在公共资源的使用中,每个个体都追 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公共资 源过度使用,这也是一种纳什均衡的 现象。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经了数十年,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拓展和深化。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信息经济学通过研究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揭示了信息的流动和利用对经济活动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应用。

信息经济学旨在研究信息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方式以及对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信息往往不完全,即决策者无法获取到所有与决策有关的信息。

而且,信息的分发和传递也存在不对称性,即不同的经济主体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或访问特定信息的能力。

这些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会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早期。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加速,信息经济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当时,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利用对市场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如信息不对称模型和选手互动模型,来解释不完全信息环境下的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果。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信息经济学开始涉及到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研究。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开展商业活动的主要平台。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也相应扩大,包括在线消费、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方面。

研究者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挖掘和利用信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决策者的判断和选择至关重要。

因此,经济学家对信息的可信度、媒体的效应和信息传播过程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提出了信息验证模型、信息中介机构理论等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也涉及到知识产权和创新研究。

在现代经济中,知识和创新是重要的资源和驱动力。

经济学中的信息与不完全市场

经济学中的信息与不完全市场

经济学中的信息与不完全市场信息和市场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在经济学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以及市场的运作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其中,信息和不完全市场的关系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信息的概念、信息不完全市场的特点,以及信息对市场运作的影响。

一、信息在经济学中的概念信息是指在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传递的有关产品、市场和相关决策的数据、观点和知识。

在经济活动中,信息对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对于经济主体的效益和市场效率至关重要。

二、不完全市场的特点不完全市场指的是市场上所有相关的信息和参与主体都无法完全获得或掌握。

不完全市场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 不完全信息: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难以获得对方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例如,买方无法获得商品真实质量或卖方的生产成本。

2.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参与主体数量有限,产品附加值和供求关系的影响程度有限。

不完全竞争使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不够有效。

3. 不完全合约:交易双方难以达成完全约定,合约缺乏详细的规定和保障。

这导致合约执行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增加。

三、信息对市场运作的影响信息在市场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市场效率和经济福利产生显著影响。

1. 影响市场均衡:信息不完全会阻碍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基于所掌握的信息,信息不完全会导致决策的错误甚至市场无法形成均衡。

2. 市场效率:信息不完全使市场存在不对称的风险和不完全竞争,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通过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可以提高市场的效率和福利。

3. 信息不对称成本:信息的获取和传播需要付出成本,包括时间、金钱和努力等。

在信息不完全市场中,信息的获取成本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和市场效率,并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四、应对信息不完全的策略为了应对信息不完全的问题,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和经济福利,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信息透明度:通过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监管和评级机构的作用,提高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信息经济学》教材习题解答

《信息经济学》教材习题解答
又例如在农业市场上农民每年都可能面临着丰收却亏损的两难境地通过农产品期货市场他可以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做空操作就能够在丰收大减价的亏损境况时以早已约定好的相对高的价格售出手中的农产品避免了损失
《信息经济学》(第二版)习题解答
第二章
1. 如何定义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它们对应均衡的性质是什么? 答:完全信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完全信息条件下 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中,均衡 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它比完全信息经济 更加具有经济现实性。
愿意支付多少保费? 答:M 君不会买保险。 假设 M 君购买保险,那么,他无论在收入多,还是在收入少的情况下收益均为
0.5×16000 + 0.5× 5000 = 1050(0 元)。买保险给他带来的效用为U 2 = 10500 5 = 1.28 ×105 。 显然,U 2 < U 1 。
(选自(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 2003 年,第 152-153 页)
或者
Ue=1 = 0.1(0) + 0.9 100 −1 = 8
因此代理人将选择努力( e = 1 ),得到效用为 8。
(2)如果代理人为稀缺资源,因此委托人之间争相雇用代理人,给出在充分信息下代 理人的合同和效用水平。
答:当代理人代理人选择高努力时的预期产量为 90。由于委托人之间相互竞争的,委
托人的利润为 0,代理人在均衡时的收入为 w = 90 (因为当代理人的工资小于 90 时,别的
(1)构造一个博弈矩阵来表示这个博弈,选择相应的数值以符合上面的文字描述的偏 好。
答:构造博弈收益矩阵如下表所示:
女子

经济学如何解释市场的不完全信息

经济学如何解释市场的不完全信息

经济学如何解释市场的不完全信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是市场中常见的现象。

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的不完全性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特征之一。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市场的不完全信息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和分析这一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市场的不完全信息如何影响市场行为和产生的经济效应。

一、市场的不完全信息概述市场的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中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即买方和卖方拥有不同的信息,或者某一方对交易所涉及的信息了解不完全。

这导致了买方和卖方在市场中选择策略时,无法准确地评估交易品的真实价值和质量。

而信息的不完全性则导致市场交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影响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二、不完全信息的市场行为和经济效应1. 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可能会采取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的策略。

隐藏行动指的是某方在交易过程中违反事先达成的协议,通过一些不可观察的行动,获得不公平的利益。

而隐藏信息则是指一方对自身信息故意保密,以获取更有利的交易结果。

这种策略会导致市场中的道德风险增加,使得交易的结果偏离理论预期。

2.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可能存在逆向选择问题。

逆向选择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买方或卖方无法准确评估交易品的质量,导致市场上质量低劣的产品更容易出现。

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交易双方无法对对方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和约束,从而增加道德风险,进一步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3. 所有者风险和不完全契约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中,市场参与者可能面临所有者风险。

所有者风险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一方对交易品的真实价值了解不完全,无法准确评估其损失程度。

这种风险会导致交易双方对风险的不同承担意愿,进而影响交易的达成。

同时,不完全信息也给契约的签订和执行带来了困难,契约的完善程度会受到信息的不完全性限制。

三、经济学解决市场不完全信息问题的方法1.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的提高为了减轻市场不完全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提高信息披露的要求和透明度来加强市场监管。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章1.GDP:⼀年内,对⼀个国家范围内所⽣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衡量。

2.名义GDP:是⽤⽣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实际GDP:是⽤从前某⼀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的变化,以不同的价格或不变⾦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4.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减去政府⽀出5.GDP缩减指数:名义GDP被实际GDP除后的结果,是对价格⽔平的衡量。

6.PPI:⽣产者价格指数,建⽴在⽣产中所使⽤的商品的市场篮⼦基础上的价格指数。

7.CPI: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个反映居民家庭⼀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8.NDP:国内⽣产净值,GDP减去允许的资本折旧量。

9.NI:国民收⼊,即对⽣产要素的⽀付总额。

等于净国民产品减去直接税。

第三章1.资本劳动⽐率(capital labor ratio):指每个⼯⼈使⽤的可获得的资本的数量。

资本的供给量被劳动的供给量去除。

2.趋同(convergence):⼀个经济追上另⼀个经济的过程叫做趋同3.资本黄⾦律⽔平(golden rule capital stock):提供每个时期最⼤消费量的资本的稳定状态⽔平。

当资本存量处在黄⾦法则⽔平上时,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折旧率加上⼈⼝增长率。

第四章1. 条件趋同和绝对趋同。

绝对趋同:不同国家的产出⽔平和增长率随着时间的流逝,会相互接近,⽽且其稳态值将达到相同的趋势。

条件趋同:不同国家产出和增长率随着时间的增加⽽相互接近的状态,但条件是要求稳态时⼈均指标相同。

2.内⽣增长理论:由内⽣变量,如储蓄率所决定的稳定状态的产出增长理论。

3.规模报酬递增:指产出⽔平增长⽐例⾼于要素投⼊增长⽐例的⽣产状况。

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投⼊都增加⼀倍,产出将增加⼀倍以上。

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

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

• EV=(1—π)V(W0—A—P)+ πV〔W0—A—P—L+X〕 >

(1—π)[V(W0—P)—V(A)]+ π[V〔W0—P—
L+X〕—V(A)]
• =(1—π)V(W0—P)+ πV〔W0—P—L+X〕—V(A)
• 在π′>π,L—X>0时,
• (π′—π)[V(W0-P)-V(W0-P-(L-X))]>0
• 信息市场存在的效果:
• 1、有限性:信息市场可以改善信息不完 全的状况,但无法消弭。
• 2、不完善:信息市场自身也存在品德圈 套等效果。
• 3、信息的置信度效果:疑心信息提供者 的动机以及所提供信息的可信性。
• 三、信息经济学
• 1、信息经济学:又可称为契约实际,或机制设计实际。 是有关非对称信息状况下的买卖关系和最优买卖契约 布置实际。从实质下去讲,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 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运用。
• 4、主要模型:委托—代理模型。信息经济学将博弈论 中拥有公家信息的局中人称为〝代理人〞,不拥有公 家信息的局中人称为〝委托人〞,据此,信息经济学 的一切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代理模型的框架下停止剖 析。
• 5、剖析方法:信息经济学的剖析方法,对我们研讨理 想经济社会效果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 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实际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 个重要缘由,在于信息经济学所运用的方法为经济学 提供了新的剖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 确定条件下的选择实际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实际的 剖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剖析之中,使得经济剖析不时 贴近理想经济生活。实践上,在我国目前经济实际界 的经济剖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剖析 方法。置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开展,其剖析方 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范围的运用中发生重要 影响。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第14页 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微观经济学 第 10 章 市场失灵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2、外部影响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1)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的后果
P
MC D2=MRs D1=MRp
私人收益小于社会 收益,产量过少。
O
微观经济学 第 10 章 市场失灵 第15页

一、垄断与低效率

在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 的 产 量 水 平 qm 上 , 由 于 P>MC ,表明消费者 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 产量所支付的数量超过 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 的成本,因此资源配置 存在帕累托改进。
右图中,资源配置的帕 累托最优状态在产量等 于q*的水平上达到。
P
Pm a AC=MC MR O
第4页
P*
D q* Q

qm
微观经济学 第 10 章 市场失灵
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第一节 垄断

二、寻租理论

寻 租 ( rent seeking ):为获 得和维持垄断地 位从而得到垄断 利润的活动。
价 格
消费者 剩余 MC ATC ATC
PM
寻租者用尽 生产者剩余MR无谓损失 NhomakorabeaD
0
微观经济学 第 10 章 市场失灵

有效率的价格,P=MC 平均成本定价法: 公平的价格,P=AC
P E MC


Pm Pc Pz
A
AC
MR O
第6页
D=AR
政府定价的两种方法
qm qc qz
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Q
微观经济学 第 10 章 市场失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内容:不完全信息的基本概念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和商品市场的信号显示;激励机制教学重点:不完全信息产生的原因;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有效激励机制的设计教学难点: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问题第一节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一、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一)不完全信息1、价格有效调节经济运行的前提:充分信息,即所有经济主体拥有一切做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2、不完全信息: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的或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

3、不完全信息产生的原因:(1)经济的不确定性(2)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二)非对称信息1、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2、非对称信息的分类:(1)按非对称发生的时间:分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2)按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分为行动非对称和知识非对称,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hidden action),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知识模型(hidden knowledge)或隐藏信息模型(hidden information)(三)二者区别:不完全信息指的是缺乏完全信息的情况,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但可以是对称的,即交易双方拥有的不完全信息是一样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的分布不均匀,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信息一定是不完全的。

可见,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表现之一。

二、信息市场1、信息市场的定义信息具有价值,人们愿意为得到它而支付费用。

就像劳动和资本有市场一样,也存在着信息市场,信息也有价格,不同之处在于,在这个市场上交易的是信息。

目前,学术界对信息市场的界定很不统一,主要有以下5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交易的场所。

第二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信息这种特殊商品的交换关系及其所要求的法制关系的总称。

第三种观点:信息市场是指信息产品的供需双方按一定的条件和方式,对信息产品进行交易的领域和场所。

第四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人们信息交换的总和,是信息商品的交换、流通或信息贸易,也包括信息商品化所引起的信息有偿服务。

第五种观点:信息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信息市场是指与其它商品进行交换的信息商品,是通过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来表现的,它可以传递、处理并且经过加工后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亦即通常所说的“软”信息,如计算机软件,情报资料、统计数据等非物质形态的信息产品;在广义信息市场中,信息商品则包括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在生产、处理和流通中所消费的一切资源,如计算机、半导体、电信、光电子和机械电子等产品。

信息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信息市场是指对信息商品进行交易的场所,如信息发布会、技术交易市场等,都属于狭义的信息市场。

而广义的信息市场则是指信息拥有者与信息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2、信息市场存在的问题:1、有限性:信息市场可以改善信息不完全的状况,但无法消除。

2、不完善:信息市场本身也存在道德陷阱等问题。

3、信息的置信度问题:怀疑信息提供者的动机以及所提供信息的可信性。

三、信息经济学1、信息经济学:又可称为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

是有关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交易关系和最优交易契约安排理论。

从本质上来讲,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

2、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联系和区别:(1)两门学科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博弈论研究的是在给定的信息结构下,最终的均衡结果;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是给定的信息结构下,最优的契约安排。

由于信息经济学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对策和博弈,因此,可以说它是博弈论的一个分支。

(2)博弈论是方法导向的,而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

(3)博弈论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而信息经济学则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3、信息经济学的演化(1)产生: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评论》的文章,可视为信息经济学诞生的标志;1960年代斯蒂格勒发表题为《信息经济学》、《劳动市场的信息》和《寡占》三篇文章。

他批判了传统经济学中完全信息的假定,认为与其他商品一样,信息也有成本和收益,市场中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以及政府干预的错位。

他的信息搜寻理论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发展:1970年代,产生大量有意义的成果。

阿克洛夫的次品市场;赫什拉法的信息市场理论;马尔萨科和拉德纳的团队经济理论;斯本思的信号理论;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的“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维克里的委托—代理理论,构成了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阿罗发表了大量文献,对信息、信息成本、信息的经济价值、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不对称信息与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下风险转移等问题均进行了深入研究。

(3)成熟:198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系统化、逻辑化的阶段,标志着信息经济学逐步走向成熟。

国外相继出版了信息经济学的代表作。

如1981年加兰廷和莱特的《信息经济学》,1982年斯蒂格勒的《信息经济学》,1984年阿罗的《信息经济学》等;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形成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

4、主要模型:委托—代理模型。

信息经济学将博弈论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称为“代理人”,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称为“委托人”,据此,信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代理模型的框架下进行分析。

5、分析方法: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

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

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

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节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一、商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假定前提:每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比别人掌握更多的信息,但对别人的专业所知甚少,导致信息不对称。

商品市场参与者:生产者、零售商和最终购买者。

三者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生产者具有最充分的信息,零售商次之,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

二、道德风险(一)道德风险1、含义: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的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

2、道德风险的产生:(1)在购买了全额保险之后,人们的行为会变得不合情理。

如购买了家庭财产盗窃险的人不愿花钱加固门锁;购买了汽车偷盗保险的车主不再愿意安装先进的防盗装置。

这些行为都是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由于属于道德范畴,故无法用法律对投保人实施强制性约束。

(2)道德风险对保险公司的不利影响:改变了损失发生的概率。

使损害发生的概率上升。

在有道德风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能被迫提高他们的保险费或者甚至拒绝出售保险。

(3)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信息不对称。

保险市场上当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在保险和约签定后,保险公司无法观察到投保人的行为,或无法完全获知投保人行为的全部信息时,投保人就能利用这种不对称信息使自己受益而损害保险公司的利益。

保险公司获知的信息只是最后遭受损失的事实情况,但这种损失发生的真实原因,即是纯属意外抑或投保人行为不当使然,保险公司无从得知。

(二)投保人的选择1、无保险情况下,个人采取防范措施的花费模型假设一个风险规避者面临着发生损失L的可能性,会降低他的初始财富W0。

这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用π来表示,而且这种可能性受到他采取防范措施的花费A的影响。

如果用V(W)代表该个人的效用函数,在购买保险的情况下,他的两种状态(不发生损失1和发生损失2)的财富分别为:W1=W0-AW2=W0-A-L由于π是A的函数,EV最大化的条件为:由于,上式表示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个人采取的防范措施应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为防范措施再支付1元成本的预期效用损失(等式的左边)应等于这1元成本能达到的预期效用损失的减少值。

2、有保险赔偿情况下的模型个人购买保险之后,若发生损失,保险公司赔偿额为X,为此个人需支付P的保险费(P取决于X),此时两种状态下的财富分别为:最大。

在全额保险情况下,个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又由于 W1=W2这个在全额保险下的边际条件同没有保险情况下的边际条件相似。

个人为了使预期效用最大,他为采取防范措施的边际成本(在这里是1元)应该等于着额外的1元支出所能达到的预期损失的减少额。

因此,在全额保险和收取正确的保险费的情况下,投保人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是能达到社会的最优状态的,资源的配置是最优的。

3、保险公司面临的道德风险以上分析的基础是保险公司能监督每个投保人采取防范行为,并能确切地知道每个投保人损失发生的概率,根据这个正确的概率来向他收取保险费。

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前提条件在现实世界中是很难成立的,保险公司不可能时时监督投保人的行为来决定真实的损失发生概率。

而且,保险公司也不可能根据各个投保人的行为来收取不同的保险费。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根据损失发生的平均概率来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不因其是否采取防范措施而使用不同的费率。

因此,保险公司将面临道德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解决道德风险的市场方案1、政府实行强制保险2、部分保险:保险公司只对承保财产的部分价值承担风险,其余部分由投保人自己负责。

3、在保单内加入扣除条款:在保单内规定保险公司对某一数额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条款。

二、逆向选择与旧车市场(一)逆向选择:是指市场的某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那么倾向于与对方签订协议并进行交易。

逆向选择也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

(二)市场均衡——劣品驱逐优品。

三、信号显示(信号传递)1、信号:在市场外形成并在市场上使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2、信号手段:(1)以品牌和信誉或者产品质量保证书等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信息优势一方关于生产工序、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信息;(2)广告方式,广告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它能提供可供选择的商品的信息,同时广告也是厂商宣传其产品具有高质量的一种方式:高额的广告费用会使消费者相信厂商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从而间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3)“二次信号”发送,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在产品上粘贴防伪标识;二是名牌产品与名牌商家的结合;三是产品与保险公司相结合。

3、斯宾塞劳动力市场模型四、信息搜寻1、信息搜寻:搜集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搜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