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答:中国画术语。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第二部分:简答题
1.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答:
(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2):明确提出“传神”的重要性。
(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4):揉和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得线描风格。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2.简述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点?
答:顾恺之是东晋画家,理论家,其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风格精细,笔迹周密,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将源于战国时期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境地。
(1)特别重视眼神的刻画,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2)借助人物细节传神,画裴楷,脸上加三毫。
(3)用环境背景衬托表现人物性格,画谢幼舆,安置于丘壑中。
(4)借助人物之间的关系巧妙处理人物情感,如《洛神赋图》。
3.顾恺之的绘画成就和绘画理论有哪些?
答: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刻画,作画数年不点眼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同时也擅长以绘画艺术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面貌。他一反汉魏古拙之风,专重传神,点睛之妙。顾恺之所作人物画,善于用淡漠晕染增强质感,运用线描勾勒出劲挺有力的细线,人物五官描绘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并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情感;衣服线条流畅而飘逸,优美生动,充满艺术魅力。其晚年笔法如春蚕吐丝,似拙胜巧,微加点缀,而神采飘然,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4.简要解析《洛神赋图》
答: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取材曹植的诗篇,创造人神相恋的梦幻境界,抒发作者失恋的感伤;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展开画卷,人物之间的情思依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出来;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渴望不可及的惆怅情意,是“悟对通神”艺术主张的绘画表现。
5.写出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
答:
(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3)应物象形:准确的描绘对象的形状。
(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
(6)传模移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6.从“曹衣出水”看曹仲达的绘画风格。
答:
(1)北齐画家曹仲达以画梵像著称,能将佛像头、面、手、足、肩、背等人体比例画的与真人一样,被誉为“曹家样”。他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即所谓“曹衣出水”。
(2)“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他被誉为“佛像之祖”,对佛教东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7.解析“曹衣出水”含义。
答:北齐画家曹仲达,人称其“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既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
第二部分:论述题
1.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试述“六法”对于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2.试论述敦煌莫高窟十六国、北朝时期壁画的艺术特点?
答:莫高窟北朝窟内壁画一般于四壁上层及顶部平某、飞天及天宫伎乐,下层为药叉等,中部除千佛外主要画说法、本生和因缘故事。十六国是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左右二壁绘有本生、佛传等故事画,均以独幅画的形式通过故事中的典型情节来表现。画法豪放,以简单的圈染表现人体特征,并以细线勾勒。年代久远而变色,画面形成的特殊效果,成为早期绘画的一种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