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73c274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5.png)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一、砖砌体组砌混乱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出现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砌体强度和整体性;清水墙出现竖缝宽窄不匀,影响美观。
(一)产生原因1.操作人员砌混水墙忽视组砌形式致使出现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
2.砌砖柱需用大量七分砖,打砖较费工时,操作人员为省事常不打七分头砖,用包心砌法。
3.在同一幢号工程,采用几个砖厂的砖,致使砖的规格、尺寸不一,造成累积偏差,而常变动组砌形式。
(二)防治措施砌砖墙应注意组砌形式,砌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4砖长;内外皮砖层,每隔五层砖应有一层丁砖拉结(五顺一丁),使用半砖头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砌砖柱坚持打七分头砖,严禁采用包心砌法;砌砖柱灰缝砂浆应饱满,每砌完一层应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同一幢号工程中,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二、游丁走缝大面积清水墙常出现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上下竖缝错位、搬家等现象。
(一)产生原因1.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如砖的长为正偏差,宽为负偏差,砌一顺一丁时,竖缝宽度不易掌握,误差逐层累积,易产生游丁走缝.2.砌墙摆砖时,未考虑窗口位置对砖竖缝的影响,当砌至窗台处分窗口尺寸时,窗的边线不在竖缝位置,使窗间墙的竖缝搬家上下错位.3.采用里脚手架砌砖时,看外墙缝不方便,易产生误差,出现游丁走缝。
(二)防治措施砌清水墙前应进行统一摆砖,确定组砌方法和调整竖缝宽度;摆砖时应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砌筑时,应强调使丁砖的中线与下层条砖的中线重合(即丁压中);每砌几层砖中,宜沿墙角1m处,用线锤吊一次竖缝的垂直度;沿墙面每隔一定距离,用线锤引测,在竖缝处弹墨线,每砌一步架或一层墙后,将墨线向上引伸,以控制游丁走缝的出现.三、立柱、门窗、洞口、阳台上下左右不成线砖砌立柱、门窗洞口和阳台边线,上下左右不在一条直线上,出现歪斜,错边等情况.(一)产生原因1。
砌体工程10个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砌体工程10个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50076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e.png)
砌体工程10个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本文是基于砌体工程实例,总结常见的10个质量问题,分析质量通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工程朋友们参考借鉴。
Q1卫生间素砼浇筑前未进行凿毛和用水清理润湿,浇筑过程中未使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防治措施:1、报监理检查,合格后封模;2、浇筑过程中采用小型振动棒振捣密实。
Q2部分拉接筋下料尺寸未计算准确,导致伸入墙体长度不足;植筋长度达不到设计规定且不能满足抗拔要求。
防治措施:1、根据墙体长度确定不同墙肢的拉接筋种类;2、孔钻设标尺,保证钻孔深度。
Q3部分墙垛植筋位置出现偏移,部分伸入填充墙体的拉结筋端头未做180度弯钩。
防治措施:1、统一钢筋种类;2、根据门垛尺寸确定钢筋植筋位置。
Q4墙垛钢筋绑扎采用一级钢筋代换搭接时未按要求做135度弯钩,部分伸入墙垛的拉结筋端头也未做135度弯钩。
统一钢筋种类及弯勾形式。
Q5墙体砌筑上下砖错缝,灰缝控制普遍较差且不均匀一致,竖缝出现挤接密缝。
防治措施:1、加强砖砌体几何尺寸;2、提高砖工技能水平,明确砌筑方法。
Q6相邻门洞交叉处过梁安装采用预制,搁置长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防治措施:类似部位采用现浇过梁。
Q7构造柱喇叭口处混凝土一次性浇筑不到位,且不密实,存在严重质量缺陷。
防治措施:改变喇叭口模板制作方式,采用小型振动棒振捣密实。
Q8部分墙体位置植筋长度未经仔细计算伸出墙体;二次构件浇筑时用杂物进行封堵。
防治措施:1、调整拉接筋长度;2、加强工人素质教育,采取必要经济处罚措施。
Q9实心配砖几何尺寸极不规范。
1、外观尺寸超标严重应清退出场;2、更换供货厂家。
Q10大量配砖墙体部位已严重泛碱。
防治措施:1、重新选用配砖,合格后用于工程实体;2、采用水洗、打磨等措施处理。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ca75e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2.png)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砌体工程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常见,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然而,在砌体工程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工程质量中被称为“通病”。
本文将会介绍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通病一:砖墙空鼓空鼓现象在砌体工程中非常普遍。
这是因为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并不容易掌握。
砖墙空鼓是砖墙表面起鼓现象,即砖间未能充分粘结或鼓包现象。
原因造成砖墙空鼓的主要原因是在砖墙砌筑过程中,砖与砖或砖与墙体之间没有完全接触日久,离散化,容易产生空鼓现象。
此外,影响空鼓发生程度的还有墙体的质地、热胀冷缩等。
防治措施要想防止砖墙空鼓,必须解决好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具体来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砖砌后的固结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把砂浆混合好,在砖头部分和墙面上涂满砂浆,可以有效避免砖头空鼓问题的产生。
2.掌握好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例。
砂浆中水泥用量少会导致强度不足,造成容易空鼓的问题。
3.在砌墙的同时铺设悬挂线,以保证砌墙的直线和垂直。
4.在加固地基的时候,一定要让地基充分硬化,以免砌墙破坏地基,产生空鼓现象。
通病二:砖墙开裂在砖墙中,开裂现象也非常普遍。
墙体开裂主要有纵向裂缝、水平裂缝、环状裂缝等。
砖墙的开裂不仅会影响美观,更可能会引发墙体安全问题。
原因砖墙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施工工艺不规范,二是地基问题。
在施工中,如果没有把握好墙面与地基之间的一致性,墙体就有可能会出现开裂现象。
从物理角度分析,墙体抗压能力不强,导致其承担了外力作用后容易产生开裂问题。
防治措施要避免砖墙开裂,需要注意以下因素:1.地基加固。
在施工前,仔细检查地基情况,发现问题就加固,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2.控制水分含量。
在砌墙时控制好浇水的时间、浇水量等参数,确保砌墙处于较干燥的状态。
3.技术更换砖张力断裂。
张力断裂的砖不具备正常砌墙的基本要素,只会诱发裂缝问题的出现。
4.砌筑工艺规范。
在砌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砌筑,保证墙体质量。
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3ecd5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4.png)
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砌筑工程是指建筑中使用砌块、石头、砖等材料进行砌墙、砌体等工程的施工。
在砌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建筑安全。
本文将介绍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砌筑工程质量通病1. 砖块大小不一砖块大小不一会导致墙面不平整,不利于后续的涂料、墙纸等涂刷。
同时,太大或太小的砖块还会影响砌体的强度和外观。
2. 砖缝宽度不一砌筑工程中,砖缝宽度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会影响墙体的整体强度和美观度。
砖缝过宽还会影响保温效果和防水效果。
3. 砖缝填充不密实砖缝填充不密实会影响墙体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增加墙面渗水的可能性。
同时,填充不密实的砖缝还很容易被阳光、风、雨等自然气象影响而开裂、剥落。
4. 砖块错台、错位砌筑工程中,砖块错台、错位会导致墙体不平直、不垂直,从而影响墙体强度和平整度。
同时,错台、错位还会影响后期的涂料涂刷。
5. 粉刷层厚度不均砌筑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粉刷。
但是如果粉刷层厚度不均,会导致墙面变形、开裂,同时增加涂料的损耗。
砌筑工程质量预防措施1. 选用优质材料在进行砌筑工程时,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
一方面可以保证墙体的强度和耐久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出现后期砌筑质量问题。
2. 控制砖块的大小和质量砖块的大小应该尽量控制在规范范围内,避免过大或过小。
同时,要注意砖块质量,避免出现砖块变形、气泡、裂纹等质量问题。
3. 控制砖缝宽度和填充密实度砖缝宽度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填充要密实。
可以采用专业工具和技术来保证砖缝的宽度和密实度。
4. 严格施工规范在进行砌筑工程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从材料选择、砖块码放、砌筑方法等多个方面保证施工规范。
5. 实行质量监管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
同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
结语砌筑工程是房屋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工程之一,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房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砌筑工程屡见不鲜的10个质量通病及如何防治
![砌筑工程屡见不鲜的10个质量通病及如何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b9c869ff242336c1fb95ea4.png)
砌筑工程屡见不鲜的10个质量通病及如何防治砌筑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分部工程,对于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至关重要,下面总结砌筑工程中常见的10个节点质量通病,分析问题并给出防治措施,通过错误做法与正确做法的示例对比,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指导现场施工。
1材料堆放及运输【典型问题】砌体材料堆放杂乱,砌块堆放过高,缺棱掉角现象严重,直接影响砌筑质量。
【防治措施】砌块堆放必须“上盖下垫”,即:上方搭设防雨棚;下方垫木方有效排水。
加强材料运输环节控制,制作方正实用的运输小车,控制每次运输数量,以有效控制破损率,严禁采用翻斗车。
2砌筑排版、灰缝等【典型问题】砌筑搭接不足1/3,断砖上墙,灰缝不饱满,存在透光缝。
【防治措施】砖砌搭接长度应大于砖块1/3长度,砌体灰缝应饱满、横平竖直,双面勾缝;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砌筑中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3混凝土反坎【典型问题】混凝土反坎浇筑前楼板面未凿毛,模板内垃圾未清理,浇筑后易出现施工冷缝。
【防治措施】楼面混凝土浇筑终凝前进行拉毛处理或导墙浇筑前楼板面进行凿毛处理,垃圾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充分振捣,提升反坎成型质量。
4砌体平整度与垂直度【典型问题】砌块尺寸偏差过大,断砖上墙,砌筑时未实时对砌体平整度及垂直度进行控制。
【防治措施】首先对原材尺寸偏差的进行挑选,砌筑前先根据尺寸控制线进行布线控制,每皮砌块砌筑前先用靠尺检查下皮砌块表面的平整度,不平整处用磨砂板磨平,砌筑时需用水平尺和橡皮锤时时控制平面的水平和立面垂直度。
5外窗洞口尺寸及节点【典型问题】外门窗洞口尺寸控制较难,窗台板浇筑工序倒置,深入墙体长度不足。
【防治措施】明确以建筑图纸尺寸预留洞口,加强砌筑过程中的尺寸控制,对大砌块最好采用挂双线的方法进行施工;应先浇筑窗台板再砌筑上部墙体,保证窗台板密实,窗台板深入墙体不低于120mm。
6砌体开槽【典型问题】砌体线槽多为切割机切割,导致空心砖破损;砌体上开设横槽,线管无有效固定,多线管无有效间距。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fa335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2.png)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砌体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材料及设备质量不良和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砌体工程常出现一些通病,严重影响着砌体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就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展开探讨。
一、砌头不齐“砖砌不对头,墙倒大家愁。
”砌头不齐直接影响墙体的整体美观,更重要的是,不规整的砌头会产生缝隙和空洞,使墙体稳固性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墙体倒塌。
防治措施:1、人员要求:对操作技术不熟练的工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注意力,确保按要求砌筑。
2、管理要求:对施工中的工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操作不规范者及时纠正,防范不良品质。
3、技术要求:在砌墙时,要使用水平仪等测量工具对砌筑的每一层进行检测,确保高度和水平面全面符合要求。
二、缝隙过大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大会导致墙体不牢固,甚至会产生噪声。
大的缝隙不仅是建筑物的美观影响,而且空隙处于压力,容易引起裂缝。
防治措施:1、砖块选用:砌墙时应选取砖块质量好,尺寸规整,砌缝端正的优质砖块。
2、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砌筑,要求墙体平整、砌缝合理,在高度、宽度、砌头等方面符合施工要求。
3、保温材料选择:采用保温砖、保温板、保温毛细管薄砂浆等高质量的保温材料,保证砌墙的防水、防火、隔热等性能。
三、墙体裂缝墙体裂缝是造成砌体工程质量问题的常见问题。
墙体裂缝不仅对建筑外观有影响,更严重的是墙体裂缝会导致墙体稳定性降低,被风雨侵蚀或者遭遇地震时,更容易发生倒塌。
防治措施:1、人员要求:严格按照墙体结构、施工中墙体正确砌筑、嵌缝、抹灰,并掌握墙体沉降规律,逐层逐阶做好地基处理等要求。
2、材料材质的选择:选择符合规范要求和工程设计要求的材料材质,确保墙体结构的安全性。
3、地基处理的质量:对于地基处理质量应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做好基础处理,严禁落地或者烧荒造地建设,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引起墙体沉降过度导致裂缝等问题的出现。
砌体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9aeb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e.png)
砌体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
施
砌体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包括:
1. 砌筑质量不合格:可能是由于砖块选择不当、砂浆配比不正确、施工工艺不规范等
造成的。
这会导致墙体强度不够、各部分不平均等问题。
2. 砌体开裂:常见的开裂方式有竖缝裂缝、横缝裂缝等。
这可能是由于砌筑时不注意
砂浆浇灌、砂浆振捣、墙体伸缩等原因引起的。
开裂会影响墙体的结构性能和美观性。
3. 砌体渗水:墙体渗水可能是由于砂浆水灰比不合理、墙体未做防水处理、抹灰不合
格等原因造成的。
渗水会导致墙体损坏、脱壳、发霉等问题。
4. 砌体变形:墙体变形主要是由于墙体承重不均等原因引起的。
变形会导致墙体不平整、开裂等问题。
5. 砌体拼接不牢固:砌体拼接不牢固可能是由于砂浆配比不合理、砌筑工艺不规范等
原因造成的。
这会导致墙体不牢固,易发生脱落、倾倒等情况。
防治措施包括:
1. 选择合适的砖块和砂浆,按规范配比,确保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注意砂浆配比的准确性,并采取正确的砌筑工艺,如
振捣砌体、保持砌体湿润等。
3. 墙体预留伸缩缝和防水层,进行墙体防水处理,避免墙体渗水问题。
4. 对于大面积的墙体,可以采取设置竖向和横向承重墙体,以减小墙体变形的可能性。
5. 严格把控砌体施工质量,确保砌体的拼接牢固性。
此外,还应加强对砌体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
建筑项目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建筑项目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50c0c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a.png)
建筑项目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建筑项目砌体工程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砖石、混凝土、石材等材料进行墙体、柱子等构件的搭建与装饰。
在砌体工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美观。
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砌体工程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
一、砌体工程质量通病1.砖石错位:在砌筑墙体时,砖石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错位,导致墙体的强度和均匀性受到影响。
2.砌筑缝隙过大:砌筑过程中,砖石之间的缝隙过大,导致墙体的密封性和隔热性降低。
3.砌筑不翻样:在墙角处,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砌筑,导致墙角的平整度和美观度受到影响。
4.砌筑不牢固:在砌筑过程中,没有使用足够的砂浆或者没有进行适当的挤压,导致砌体的牢固性不足。
5.砌筑不齐整:在墙体砌筑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墙体的表面不平整,影响美观。
二、砌体工程质量防治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砌筑工程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砌筑墙体的方法、砌筑缝隙的大小以及墙角的处理等。
2.控制砌筑质量:在砌筑墙体时,要控制好砖石的质量,确保材料的规格符合要求,避免使用砖石损坏和质量不合格的材料。
3.加强材料管理:在砌筑工程中,要加强材料的管理,合理安排砖石的堆放位置和数量,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4.规范施工操作:在砌筑工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避免出现砌体错位、缝隙过大等问题。
5.加强施工监理:在砌体工程中,要加强监理工作,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6.做好墙体保护:在砌筑工程中,要做好墙体保护工作,避免砌筑过程中对墙体造成损坏,例如避免敲击墙体、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对墙体进行碰撞等。
通过以上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砌体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应加强施工监督,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整改,确保砌体工程的质量。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土建工程质量通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土建工程质量通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3cbdd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b.png)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土建工程质量通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砌体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类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砌体工程也存在着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通病对工程质量造成了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提高工程质量。
一、砌体工程质量通病1.基层不平整:基层不平整是砌体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基层的平整度不够或不均匀。
2.渗漏和渗水:砌体工程中,由于墙体本身的质量问题或施工不当,容易出现渗漏和渗水的情况,导致墙体损坏和墙面污损。
3.砂浆质量不合格:砌体工程中,砂浆质量不合格会导致墙体粘结不牢固,易出现开裂、脱落等问题。
4.砌体垂直度不达标:砌体工程中,砌体的垂直度不达标会影响墙体的整体美观和稳定性。
1.基层处理:在进行砌体工程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对于不平整的基层,可以采用修补、加厚或打磨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2.使用优质材料:选择优质的砂浆和砌块,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对于检测到有问题的材料,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工程质量。
3.控制砂浆配比:砂浆的配比对墙体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砂浆的水灰比、砂浆强度等指标,避免出现砂浆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4.合理施工方法: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确保墙体的垂直度和墙面的平整度。
在进行砌体施工时,要注意控制砌缝的大小和布局,避免出现砌缝不匀、墙体开裂等问题。
5.加强质量监控:在砌体工程中,应加强质量监控和检测工作。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6.做好防水处理:在砌体工程中,要注意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包括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和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以避免出现渗漏和渗水问题。
7.做好墙面保护:在砌体工程完成后,要加强墙面的保护工作,避免外部因素对墙面造成损害。
可以采取涂料喷涂、防尘、防水等措施,提高墙面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砌体工程施工通病
![砌体工程施工通病](https://img.taocdn.com/s3/m/9df2d97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5.png)
砌体工程施工通病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砌体结构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砌体工程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给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本文分析了砌体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1. 砌体强度不足砌体强度是影响砌体结构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砌体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砖块质量不达标、砌筑方法不规范等。
2. 砂浆饱满度不足砂浆饱满度是影响砌体结构受力性能的关键因素。
砂浆饱满度不足的原因有:砂浆搅拌不均匀、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砌筑速度过快等。
3. 砌体裂缝砌体裂缝是砌体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墙体裂缝、梁柱结合处裂缝、门窗框周边裂缝等。
裂缝的产生原因包括:砌体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设计不合理等。
4. 组砌方法不规范组砌方法不规范主要表现为:砌体排列不整齐、砖块湿润度不符合要求、施工缝处理不当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砌体结构受力不均匀,降低砌体工程的稳定性。
5. 锚固筋不合格锚固筋是保证砌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构件。
锚固筋不合格主要表现在:锚固筋长度不足、锚固筋直径不符合要求、锚固位置不正确等。
6. 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未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设计方案、施工设备不完善等。
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防治措施1.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砖块和砂浆,确保原材料质量。
同时,加强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和检测,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予以淘汰。
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3. 优化砌筑工艺采用先进的砌筑工艺,如机械搅拌砂浆、机械砌筑等,提高砌筑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确保砌体结构的稳定性。
4. 控制砂浆饱满度通过调整砂浆配合比、加强砂浆搅拌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管,确保砂浆饱满度符合要求。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9250b5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0.png)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砌体工程存在一些通病,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提高工程质量。
一、砌体工程质量通病1.砖缝不牢固:砌体中砖缝之间的粘结不牢固,容易出现砌体开裂、松动等问题。
2.砂浆质量不合格:砂浆中添加的杂质多、掺合料不规范等问题,会导致砂浆强度低、施工质量差。
3.墙体垂直度不达标:墙体倾斜度大,垂直度不达标,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砖块品质差:选用砖块中存在脱碱、砖体出现裂缝、砖瓦破损等问题,影响墙体的质量和美观度。
5.砌体工人技术水平低:砌体工现场技术水平差异大,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二、预防措施1.选用优质材料:选用质量合格的砖块和砂浆,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的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3.加强工人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素质,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4.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工艺控制,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5.做好墙体垂直度控制: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水平、垂直度的控制。
6.加大质量检测力度: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7.加强沟通和协调:施工过程中与其他相关工程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避免因其他工程原因导致砌体工程质量问题。
8.实行合理的工程巡检制度:建立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防止质量问题扩大。
总结而言,砌体工程质量问题是建筑工程中常见且重要的问题。
只有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材料质量、加强工人素质培养,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才能预防和解决砌体工程质量通病,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8448f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d.png)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结构体系之一、然而,在砌体工程中存在着一些通病,如变形、开裂、鼓包等问题,对砌体工程的质量和美观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砌体工程的通病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砌体工程质量的通病1.变形:砌体工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砌体的变形,包括墙体偏斜、砌块龙骨错位等。
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墙体的收缩和膨胀不均匀,以及浇筑砂浆的不当操作等。
2.开裂:砌体工程中的墙体常常会出现开裂,主要分为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
开裂的原因包括基础不牢固、墙体内部应力不平衡、墙体受到外力撞击等。
3.鼓包:砌体工程中的墙体表面会出现鼓包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墙体内部的砌块松动或者墙体承受的水压过大造成的。
二、砌体工程质量的防治措施1.控制施工工艺:砌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浇筑砂浆的厚度和均匀度,避免墙体收缩不均衡,从而减少砌体的变形。
2.技术选材:砌体使用的砌块和砂浆应选用质量好、强度高的材料,以提高墙体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从而减少开裂的概率。
3.加强基础处理:砌体工程中的基础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避免开裂和变形。
4.强化检验监控:在砌体工程中,应加强对墙体施工质量的监控,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5.加强施工管理:砌体工程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工艺水平和质量意识,做好施工记录和质量跟踪。
总结:砌体工程质量的通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技术选材、加强基础处理、强化检验监控和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砌体工程质量问题。
只有严把砌体工程质量关,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和美观度。
砌体和抹灰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和抹灰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6836e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5.png)
砌体留槎是指墙体转角处或纵横墙交接处留置的斜槎或直槎。接槎是指两段墙体之间衔接的部位。留槎和接槎不 符合要求的原因主要包括操作不规范、技术水平低等。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确保留槎和 接槎符合规范要求。
通病三:灰缝砂浆不饱满
总结词
灰缝砂浆不饱满会影响砌体结构的防水性和耐久性,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是预防砌体和抹灰质 量通病的必要手段。
在砌体和抹灰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 检验体系。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可以及时发 现并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质 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修复,以确保最 终的砌体和抹灰质量符合要求。
1. 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确保抹 灰时按照要求进行找平、收光等
操作;
2. 提高测量准确性,使用精确 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3. 加强自检和互检力度,及时 发现并处理问题。
通病三:线角、缝隙不直,偏差过大
总结词
线角、缝隙不直,偏差过大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主要原因是 施工操作不当或测量误差过大。
详细描述
线角、缝隙不直,偏差过大会导致墙面外观不符合要求,影 响整体美观度。主要原因是施工操作不当或测量误差过大。 例如,施工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测量、切割或固定,导致线 角、缝隙不直或偏差过大。
THANKS
感谢观看
通病三:线角、缝隙不直,偏差过大
防治措施:为防止线角、缝隙 不直,偏差过大,应采取以下 措施
1. 加强施工操作控制,确保施 工时按照要求进行测量、切割 、固定等操作;
2. 提高测量准确性,使用精确 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通病三:线角、缝隙不直,偏差过大
砌体砌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砌体砌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fc00f3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7.png)
砌体砌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砌体砌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石砌砌体(一)砌体垂直通缝1.现象:片石、卵石砌体上下各层石缝连通,尤其在墙角及接茬处更多见。
2.危害:降低了砌体的整体性.3.原因分析:(1)片石、卵石砌体.多采用交错组砌方式.但因片石、卵石块体是不规则的,忽视了左右、上下、前后的交搭,砌缝未错开,尤其在墙角处未改变砌法。
(2)施工间歇留茬不正确,未按规定留踏步形斜茬,而留马牙形直茬。
4.防治方法:加强石块的挑选工作,注意石块左右、上下、前后的交搭.必须将砌缝错开,禁止砌出任何重缝.在墙角部位,应改为丁顺叠砌或丁顺组砌,使用的石材也要改变。
可在片石、卵石中选取块体较大、体形较方整、长直的,加以适当加工修整,或改用条石、块石,使其适合丁顺叠砌或组砌的需要.(二)砌体里外两层皮1.现象:剖视截面,可发现砌体里外层互不连结,自成一体。
这种石砌体承载能力差,稳定性不好,受到水平推力极易倾倒。
此种现象在片石砌体中尤其多见。
2.危害:砌体稳定性不好,极易坍塌。
3.原因分析:(1)选料不当.片石体形过小,每皮石块压搭过少,未设拉结石,造成横截面上下重缝。
(2)砌筑方法不正确.尤其采取过桥型、填心、双合面砌法.极易造成砌体里外两层皮。
此外,如翻槎面,斧刃面、铲口面等砌法,也会造成砌体稳定性的降低,几种不正确的砌法见图2—8-1。
4.防治方法:(1)要注意大小块石料搭配使用,立缝要小,要用小块石堵塞空隙,避免只用大块石,而无小块石填空。
禁止“四碰头”,即平面上四块石料形成一个十字缝.(2)每皮石料砌筑时要隔一定距离(1~1.5m)丁砌一块拉结石,拉结石的长度应满墙,且上下皮错开,形成梅花形(见图2—8-2)如墙过厚(40cm以上)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且其中一块长度应大于砌体厚的2/3.(3)要认真按照砌石操作规程操作。
对于块石、料石,可采用丁顺组砌(较厚砌体)和顺叠组砌(砌体厚与石块厚度一致).对于片石则多采用交错组砌方式。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b6232a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c.png)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砌筑砂浆强度不稳定1.现象砂浆强度波动较大,匀质性差。
特别是低强度砂浆强度易低于设汁要求。
2.原因分析计量不准,未按重量比配制砂浆;砂子过细,含泥量偏大;砂浆搅拌不匀,影响砂浆的匀质性及和易性;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方法不当等。
3.防治措施(1)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宜按《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并结合现场实际材质情况和施工要求,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2)建立施工用计量器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
(3)砂浆搅拌时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再投入其余的砂和水泥。
二、砖砌体组砌混乱1.现象砌体组砌方法混乱,砖柱垛采用包心砌法,出现通缝。
2.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忽视组砌方法,出现多层砖的直缝。
370mm砖柱习惯于用包心砌法。
3.防治措施(1)应使操作者了解砌墙组砌形式:墙体中砖搭接长度不得少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最多隔200mm就应有一皮丁砖拉结。
允许使用半砖头,但也应满足1/4砖长的搭接要求,半砖头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或非承重墙中。
(2)砖柱的组砌方法,应根据砖柱断面和实际使用情况统一考虑,但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3)砖柱横、竖向灰缝的砂浆都必须饱满,每砌完一皮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
(4)墙体组砌形式的选用,应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定,一般清水墙面常选用一顺一丁和梅花丁组砌方法;在地震地区为增强齿缝受拉强度,可采用骑马缝组砌方法。
由于一般砖长度正偏差、宽度负偏差较多,宜采用梅花丁的组砌形式,可使所砌墙面竖缝宽度均匀一致。
为了不因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经常变动组砌形式,在同一栋号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生产的砖。
三、砖缝砂浆不饱满1.现象砖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80%(规范规定);竖缝内无砂浆(瞎缝或空缝)。
2.原因分析(1)砂浆和易性(工作度)差,如使用低强度水泥砂浆;采用不适当的砌筑方法,如推尺铺灰法砌筑。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2612e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a.png)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砌体工程质量是指在砌筑过程中,确保砖墙、石墙、混凝土墙等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坚固性、整体性和美观度。
然而,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砌体工程质量存在一些通病,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下面将重点阐述几种常见的砌体工程通病及防治措施。
1.偏心砌筑:偏心砌筑主要是指砌块没有按设计要求,或者基准标高偏差造成的墙体厚度不均匀,会导致墙体不稳定,甚至出现开裂。
防治措施是在施工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基准标高进行定位和引线,要有负责人进行检查,确保砌块的水平和竖直度。
2.泡水砌筑:泡水砌筑是指砖块表面吸水过度,严重影响了砌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防治措施是在施工前,早晚浸水处理砌块,保证砌块表面湿润程度均匀,以防止砌块局部过度吸水。
3.不规范的砌缝:不规范的砌缝主要是指墙体砌缝过大或者过小,不仅影响美观度,也会降低墙体的抗震性能。
防治措施是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标准的砂浆配比,确保砌缝的均匀性和牢固性。
4.破损和空鼓:砌体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砌块表面破损或者砌块之间出现空鼓现象。
这些问题会导致墙体的强度下降和墙体渗水。
防治措施是在施工过程中,对砌块进行严格检查,及时更换砌块,确保砌体的紧密性。
5.超限高度:超限高度是指墙体超过设计要求的高度,会导致墙体的不稳定和开裂。
防治措施是在施工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墙体施工,定期检查墙体高度,及时加固或者调整墙体结构。
6.基础沉降:基础沉降是指墙体基础沉降不均匀,导致墙体开裂。
防治措施是在施工前,对地基进行充分的勘察,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及时处理基础沉降问题。
总结起来,防治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主要包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基准标高进行定位和引线,保证砌块的水平和竖直度;在施工前,早晚浸水处理砌块,保证砌块表面湿润程度均匀;使用标准的砂浆配比,确保砌缝的均匀性和牢固性;对砌块进行严格检查,及时更换砌块,确保砌体的紧密性;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墙体施工,定期检查墙体高度,及时加固或者调整墙体结构;在施工前,对地基进行充分的勘察,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及时处理基础沉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病名称
质量缺陷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差
1)外墙转角处和楼梯见不同时砌筑;纵(横)墙交接处不留斜槎;
2)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以及在梁和梁垫的下面摆放条砖;
3)填充墙的顶层砖和梁板下部摆砌平砖;
4)砖砌台阶的面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中用顺砖
5)拉结筋的放置、长度、数量不符合规定
1)砌筑附墙烟(气)道时,应使用烟道轴子来控制砂浆、混凝土和碎砖坠落烟道内;
2)做烟道内衬时应边砌边抹内衬或做勾缝,确保烟(气)道的严密性;
3)烟道附管应注意接口方法,承插应对齐对中,承口周边的砂浆打口必须严密,组装管道应固定牢固;
4)烟(气)道的顶部应设置烟(气)道盖楼,以加强烟(气)道的稳定性
墙体渗水
3)采用铺浆法砌筑,每砌一块石上下,左右应垫靠,前后石块有交搭,砌缝要错开,排石应稳固,严禁采用平面成十字缝的“4块石块碰头砌法”
砌块外墙透水
1)砌块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表面膨胀、松软、分层、灰团,空洞、爆裂和贯穿面棱的裂缝等缺陷,雨水从砌块内渗入;
2)砌后打凿,损伤砌块
1)进场砌块应严格进行外观质量检查,产品不合格不准使用;
2)底层窗台产生竖向裂缝;
3)在错层砖砌体墙上出现水平或竖向裂缝;
4)顶层墙体产生水平或斜向裂缝
1)砌体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并受温度影响产生结构裂缝;
2)由于窗间墙与窗台墙荷载差异、窗间墙沉降、灰缝压缩不一,而在窗口边产生剪力,在窗台墙中间产生拉力;
3)房屋两楼层标高不一时,由于屋面或楼板膨缩或其他因素而推挤,形成在楼层错层处出现竖向裂缝;
1)外墙砖角处、楼梯间和纵(横)墙交接处,留置直槎;
2)承重墙最后一皮砖、梁和梁垫下面、砖砌台阶的水平面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中(挑檐、腰线等),应用顺砖,否则当上部承受荷载作用后砌体易被拉开,使砌体失去稳定性;
3)填充墙的顶部和梁、板的下面,摆砌平砖,造成墙与梁和墙与板断开节点,这种砌法打灰不能密实,导致填充墙稳定性和整体性差;
3)后塞口窗框与墙体之间没有认真填塞和嵌磨密封膏,导致渗水;
4)脚手眼及其他孔洞堵塞不严
1)组砌方法要正确,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坚持“三一”砌砖法;
2)对组砌中形成的空缝,应采用勾缝方法修整。
3)饰面层应分层抹灰,分格条应初凝后取出,注意压灰要密实,严防有砂眼或龟裂;
4)门窗口与墙体的缝体的缝隙,应采用加有麻力的砂浆自下与上塞灰压紧(在寒冷地区应先填保温材料);勾灰缝时要压实,防止有砂眼和毛细孔而导致虹吸作用;若铝合金和塑料窗应填保温材料;
1)砌体中的钢筋与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样,都属于隐蔽工程项目,应加强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存档;
2)钢筋宜采用冷拔钢丝点焊网片,砌筑时,应适当增加灰缝厚度(以钢筋网片厚度上下各有2㎜保护层为宜);如同一标高墙面有配筋和无配筋两种情况,可分划两种皮杆;
3)为了确保砖缝中钢筋保护层质量,应先将钢筋刷水泥浆;网片放置前,底面砖层的纵横竖缝应用砂浆填实,以增强砌体强度,同时也能防止铺灰砌筑时砂浆掉入竖缝而出现露筋现象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通病名称
质量缺陷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砌体强度低
砖砌体的水平裂缝、竖向裂缝和斜向
1)砖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进场的烧结砖强度低,酥散);
2)砂浆强度不合要求(水泥质量不合格、砂的含泥量大、砂浆配合比计量不准、砂浆搅拌不均匀)
1)进场水泥、砖等要有合格证明,并取样复检查符合要求;
窗台返(窗台与屋面板下渗水污墙)
1)窗杠框底未留空隙或空隙很小窗台粉面时未留流水坡;或粉面砂浆填掩窗框,砂浆干缩开裂,雨水从裂缝中渗水入内墙面;
2)安装窗框时未拉线,框底离空不一;
3)窗台下,屋面板上下砖墙灰浆不饱满,不密实,雨水渗入墙内污墙
1)画皮数杆时,必须把窗台板是砖面标高标明,使窗框底留有3~5㎝空隙,粉窗台时在框底嵌入砂浆填实堵严;
4)女儿墙因结构层或保温层差变化或冻融产生变形将女儿墙根腿开而产生裂缝;在铺设结构层、保温层材料时,必须在结构或保温层与女儿墙之间留设温度缝
烟道、排烟道堵塞串气
住宅工程的厨房、卫生间烟道(气)排不出
1)因操作不当,将砌筑砂浆、混凝土、砖块等杂物坠落在排烟(气)道堵塞;
2)烟道内衬附管时,接口错位或接口处砂浆没有塞严,酿成串烟和串气
4)顶层墙体因温度差产生变形,或屋面、楼板设置伸缩缝而墙身未相应设置,以致墙体被拉裂产生斜向裂缝,或女儿墙根部产生水平方向裂缝
1)对不同材料组成的墙应采取技术措施,混凝土框架与砖填充墙应采用纲丝网片连接加固而产生裂缝;
2)防止窗台竖向裂缝,是在窗台下砌体配筋;
3)屋面应严格控制檐头处是保温层厚度,顶层砌体砌完后应及时做好隔热层,防止顶层梁板受日照射变化因温差引起结构的膨胀和收缩;
3)水平灰缝缩口太大
1)改善砂浆和易性,如果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及时调整砂浆的稠度。确保灰缝的砂浆饱满读和提高砌体的粘结强度;
2)砌筑用的烧结普通必须提前1~2d浇水湿润,含水率宜在10%~15%,严防干砖上墙使砌筑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
3)砌筑时要采用“三一”砌砖法,严禁铺长灰而使低灰产生空穴和摆砖砌筑,造成灰浆不饱满;
5)门窗的天盘应设置鹰嘴和滴水线;
6)脚受眼及其他孔洞,应用原设计的砌体材料按 砌筑要求堵实
通病名称
质量缺陷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砖砌体组砌混乱
1)混水墙组砌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采用包心砌法,里外皮砖互不香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
2)清水砖的规格尺寸误差对墙面影响较大,如组砌形式不当,形成竖缝宽窄不均,影响美观
2)砂浆应机拌,和易性和保水性要好;
3)砌筑铺灰长度控制;实体砌块为3~5m。
4)水平垂直灰缝的厚度:中型砌块15~20㎜,小型砌块8~12㎜;
5)预埋件应在砌筑时埋入,砌后不允许在墙上开糟、凿洞
砌块墙体裂缝
1)圈梁底墙体有水平裂缝;
2)内墙横、纵墙尽端有阶梯形裂缝;
3)竖缝和窗台底下有竖向裂缝
1)砂浆强度低,粘接力差;
2)竖缝内无砂浆;
3)砌筑清水墙采取大缩口铺灰,缩口缝深度大于2㎝以上,影响砂浆饱满度
1)砖层水平灰缝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使底灰产生孔穴,砂浆层不饱满;
4)铺灰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5)用干砖上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标号;而干砖表面的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1)住宅围护渗水;
2)窗台与墙节点处渗水;
3)外墙道形成虹吸作用;室内装饰面的材质质地松散易将毛细孔中的水分散开;饰面抹灰厚度不均匀,导致收水快慢不均;抹灰易发生裂缝和脱壳,分格条底灰不密实有砂眼,造成墙身渗水;
2)门窗口与墙连接密封不严,窗口天盘未设鹰嘴和滴水线,室外窗台板未作顺水坡,而导致倒水现象;
3)砖砌隔断墙和填充墙的顶部均应采用侧砖或立砖斜砌,并应挤紧,砂浆应饱满密实;
4)拉结筋有承重墙拉结筋和非承重隔断墙拉结筋之分。以240㎜隔断500㎜配制2Ф6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500㎜,其长度应从留槎处算起,末端应制成90˚弯钩
砌体结构裂缝
1)砖砌体填充与混凝土框架柱接触处产生竖向裂缝;
2)砌块表面有浮灰等污物没有处理干净,影响砂浆与砌体之间的粘结;
3)砌块未到养护期,砌块体积收缩没有停止就砌筑,产生收缩裂缝;
2)由于混水墙,就忽视组砌方法;
3)砖柱砌筑没有按照皮数杆控制砌砖层数而造成砖墙错层
1)控制好摆砖搁底,在保证砌砖灰缝8~10㎜的前提下考虑到砖垛处、窗间墙、柱边缘处用砖的合理模数;
2)对混水墙的砌筑,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砌筑时要认真操作,墙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砖长;
3)半头砖要求分散砌筑,一砖或半砖厚墙体严禁使用半头砖;
2)改进砌筑方法;并推广“三一砌筑法”;
3)严禁用于干砖上墙;冬季施工时(白天在0℃以上)也应将砖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
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锈蚀
配筋砌体(水平配筋)中钢筋操作时漏放,或没有按照设计规定放置;配筋砖缝中砂浆不饱满,年久钢筋受到严重锈蚀而失去作用使配筋体强度大幅度地降低
1)操作时疏忽造成;
2)配筋砌体灰缝厚度不够,特别当同条灰缝中,有的部位(如窗间墙)有配筋,有的部位无配筋时,皮数杆灰缝若按无配筋砌体画制,造成配筋部位灰缝厚度偏小而使钢筋在灰缝没有保护层,或局部未被砂浆包裹,使钢筋锈蚀
4)确定标高,立好皮数杆。第一层砖的标高必须控制好,与砖层必须吻合;
5)构造柱部位必须留马牙槎,要先退后进上下顺直;临时间断处留槎不得偏离轴线
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
砌体砂浆不密实饱满,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规范”和“验评标准”规定的80%
1)砌筑砂浆的和易性差,直接影响砌体灰缝的密实和饱满度
2)干砖上墙和砌筑操作方法错误,不按“三一”(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砌砖法砌
2)砂子应满足材质要求,如使用含量超过规定的砂,必须增加机拌时间,以除去砂子表面的凝土;
3)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种类、强度等级及所用的材质情况进行试配,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的强度等级;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5min;
4)白灰应使用经过熟化的白石灰膏。
砌体几何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1)混水墙面要抹面,操作工作容易忽视组砌形式,因此,出现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
2)为了少用七分头砖,对三七砖柱习惯于包心砌法
1)提高操作工对砌砖组形式的重视,使其认识到不单纯为了清水墙美观,同时也为了满足传递荷载的需要;因此,不论清、混水墙,墙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砖最多隔五层就应有一丁砖拉结(五顺一丁),为了充分利用半砖头,但也应满足1/4砖长的搭接要求,半砖头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