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 电 梯 行 业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我国电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电梯行业发展历程,相对于西方工业化国家来说,我国电梯行 业起步较晚,回顾我国电梯行业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 阶段:
1)计划经济时期 从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间,我国的电梯工业发展十分缓慢,电 梯生产企业基本为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建设部定点生产的八大电梯生产企 业,即北京电梯厂、上海电梯厂、沈阳电梯厂、苏州电梯厂、天津电梯 厂、西安电梯厂、广州电梯厂、上海长城电梯厂。八大电梯生产企业30 年总共生产了各种电梯万部左右,平均每家电梯企业每年只能生产40部 左右,中国电梯行业面临资金和技术双重匮乏的局面。作为中国对外开 放最早的行业,中国电梯业受到外资各种“蚕食”措施影响,原有的八大 国企电梯品牌全军覆没,外资品牌垄断的市场份额曾经高达95%以上。近 年来,一批民族电梯企业苦练内功,绝地反击,出现四分天下有其一的局 面。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电梯劲旅竞争的主战场,中国电梯业目前面临 行业的重新“洗牌”,民族自主品牌应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支 持等多方面有利因素,逐鹿天下,加快赢得更多市场。 2)改革开放以后引进外资 改革开放初期,鉴于当时我国资金和技术双重匮乏的情况,国家决定 引进外资,电梯业成为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行业。自1980年起,天津电梯 厂、上海电梯厂、沈阳电梯厂等国内较大的电梯企业,全部与美国奥的 斯、瑞士迅达、日本三菱等外资品牌合资合作,外资或合资品牌由此全 面进入我国市场。 外资品牌在初期进入的时候,确实有其自身的技术、品牌优势和在 我国所享有的税收优惠等超国民待遇,迅速垄断了国内市场,在合资初期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但外资品牌的进入对于促进我 国电梯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加速了民族品牌企业的发 展。比如在整机生产企业中,外资品牌的技术与管理理念让民族品牌提 速发展;在电梯配套件企业中,从为外资品牌配套的过程中,也提高了配
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国际电梯市场基本由美国奥的斯、芬兰通力、瑞士迅达、德国 蒂森、日本三菱、东芝、日立、富士达等八大名牌垄断,他们的销售服 务网点遍布世界各地广大中心城市,合计销量占到全球总销量的90%以 上。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梯消费市场,巨大的需求吸引了全世界 所有知名电梯企业来华投资,我国电梯市场也给这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 电梯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外资电梯知名品牌或者挑选国内 知名的电梯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或者独资建设世界一流的工厂,配置顶 尖的设备,引进最新的技术,培训一流的管理人才,纷纷把自己的生产 重心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了中国。这些国外电梯知名企业因此长期以来垄 断了中国市场70%以上份额,我国电梯行业也成为了引 进的外资先进技术最多最全的行业之一。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截至 2010年,以奥的斯、上海三菱为代表的大型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占据了 我国电梯市场70%的市场份额,进口电梯占据了1%的市场份额,民族企 业占据了29%的市场份额。
目前住宅地产有点过剩,但是商业地产兴起了,像一些城市综合 体,万达广场这样的商业地产将来会在中国大量涌现,对电梯需求会非 常大。现在还比较流行旅游和养老地产,将来中国要可持续发展,必须 少工作,多休息,多娱乐,多消费。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经 济,目的是改善生活品质,使我们更好的享受,更好的生活。
扶梯工程的企业。2009年6月,康力电梯中标南昌昌北机场自动扶梯项 目,也是自主品牌中第一家中标省会以上机场工程的企业。
伴随民族自主品牌技术水平的提升,客户对电梯产品认知的增加,以 及国内采购者提高对电梯品牌的理性消费,电梯产品将如白色家电等一 样,市场将会逐步倾向于价廉物美的自主品牌,未来十年内将能够占据国 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届时,我国振兴民族电梯产业的步伐才算是迈上新 的台阶。
套水平。由于整机和配套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得电梯自主品牌全面发 展。
业内人士也认为,电梯行业的特性,也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整机制 造商需要掌握的行业技术众多,对产品设计和制造、机电集成技术以及 产品的售后安装维保的要求高。进入电梯行业特别是整机制造领域,对 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和安装维保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都较高,需要一 定时间的技术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和人才壁 垒。
大家一定不要悲观,除非调控死,这样全世界就会出现烂尾楼,那 样就太可怕了,在失业严重的情况下,出现这种可能性我认为不是很 大,如果出现了,那肯定是中国的灾难。我对中国电梯行业未来几年还 是比较乐观的。
行业的困难与挑战
我们要建立社会周期的概念,从产品的生产到最后的回收,整个花 费的总成本考虑的问题,比如说节能灯用电的时候使用的成本很低,因 为耗电减少,但是节能灯有很多有毒的元素。整个寿命周期短,如果在 制造环节省了10块钱,那么在整个生命周期要多花200块钱维护,因为 要增加维保次数;同理,如果大家一开始多花点钱买好一点的电梯,更 好一些。
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为民族自主品牌电梯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发 展空间。2008年,国家公布了《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 法》,明确了政府优先采购国内自主创新产品;2009年,国家出台了装备 制造业的振兴计划,强调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若 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促进 了民族电梯业的发展。如康力电梯中标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全线车站 199台自动扶梯工程,成为我国自主品牌中第一家中标城市轨道交通全线
同时,电梯作为终端消费品,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明显。品牌往 往成为人们在选择电梯产品时的重要考虑因素,电梯生产企业要想建立 良好的品牌并获得市场的认可,也必须经过市场一定时间的不断检验。
3)中国成为全球电梯制造中心和最大的电梯市场 近年来,我国电梯的出口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5%以上,电梯行业也
逐步成为国内比较重要的行业。中国电梯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垂 直电梯和扶梯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将分别占整个全球市场的1/2和 1/3,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年产值超 千亿元,电梯市场可谓前景广阔。
2008年,我国电梯产量超过21万台,年增幅超过20%,产量超过了全世 界电梯年产量的50%。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 的强制报废制度也为我国电梯改造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按国外电梯使 用寿命惯例,一般日本系列电梯设计寿命为15年,欧美电梯设计寿命为25 年,中国电梯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台,专家预计今后每年大修改造以 及已有建筑加装电梯的市场容量将保持在12万台以上。
电梯业未来几年相对乐观
我们先来看看电梯和扶梯的产量,2002年电梯产量只有5万台,去 年达到45.7万台,增长了8倍,电梯的产量也反映了房地产行业的发 展。
2012年的情况,根据国家政策预计完成700万套商品房,完工500万
套保障房,完工住宅套数增加25%,两项合计总建筑面积增加10wk.baidu.com。行业 第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16%,综合宏观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预计今年 市场只增长10%的量。
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自主品牌加速崛起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量民营企业开始介入电梯行业,从为外资企业
做配套或者与外资企业合资开始,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消化技术,借 鉴外资企业带来的国际化技术标准、安装维保体系、管理模式等,自主 品牌电梯在技术、质量、管理、服务上快速步入了国际化行列,逐步发 展到目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开始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地位,涌现出 如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申龙电 梯有限公司等自主品牌企业。从产业布局上看,我国电梯整机及零部件 的制造基本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电梯生产总量 占全国的60%以上。
江苏省吴江市地处沪、苏、浙交汇中心,是我国电梯生产的重要核 心区域,全市拥有电梯整机生产企业30家、配件企业150家,形成了一个 以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的电梯、扶梯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该产业 集群已经列入江苏省100个重点培育产业集群。
康力电梯是汾湖产业集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公司从初期为 外资品牌做配套开始,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制造到安 装、维保等完整的业务链条,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拥有成本、技术、网 络、人才和国家政策支持等五大相对优势。2005年至2008连续四年成为 自主品牌销售额第一,成为为数不多可以与外资品牌在电梯市场进行竞 争的民营企业,被中国电梯协会誉为“中国电梯业的希望和骄傲”。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和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大型商场等城市建设投入的增加,电梯市场 需求量因多方面需求得到迅速增长。目前市场份额中,外资品牌占国内 电梯市场的75%左右的份额,民族自主品牌约占25%的市场份额。但我国 民族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在资金和品牌上仍存在一定差距,自主品牌企
产品的控制化太重要了,到底为什么客户选择你的产品,主要是因 为价格和品牌。营销模式方面,买一个电梯有时候几百万,上千万,但 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很多工作,现在销售正在走向电子商务,而现在我 们的营销手段还非常靠关系,这种营销模式是非常落后的。同时从技术 上也要解决,怎样解决安装和维保,怎么用更长的维保周期,这是我们 长远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