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及部分答案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地质勘探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地质勘探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一年一月
第一部分地质学
一、掌握地质作用
(一)外力地质作用:
是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所产生的地质作用。它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以及日月引力及地球重力能等。
1、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风化作用是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因大气温度的变化,水分、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分解,碎裂的作用。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2、剥蚀作用概念及类型
将风华产物从岩石上剥离下来,同时也对未风化的岩石进行破坏,不断改变着岩石面貌的作用。按力的作用方向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3、搬运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风化剥蚀的产物,在地质应力作用下离开母岩区,经过长距离搬运到达沉积区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搬运作用的方式有拖曳搬运、悬浮搬运、溶解搬运。
4、沉积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被搬运的物质经过一定距离之后,由于搬运介质搬运能力(风速或水流速)的减弱、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或存在生物作用,从风或流水等介质中分离出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沉积作用的方式有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
(二)内力地质作用
由地球转动能、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产生的地质动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主要是在地壳中或地幔中进行的,故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1、岩浆岩作用
岩浆是地壳深处的一种富含挥发性物质、高温高压的黏稠硅酸盐熔融体,其中尚含有一些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于外部压力的变化,岩浆向压力减小的方向移动,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成为岩石的全过程,统称为岩浆作用。
2、变质岩作用
由于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使已形成的矿物和岩石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的变化,形成新的矿物和岩石,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3、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tectogenesis):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二、矿物学与岩石学
(一)掌握矿物
1、矿物的概念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从而具有一定的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它们在一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2、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断口、密度等。
3、矿物的分类
成因分类法:根据形成矿物的主要地质作用进行分类。
地球化学分类法:根据矿物组成中的主要化学元素进行分类。
形态分类法:根据矿物晶形进行分类。
一般将矿物分为自然矿物、硫化及其类似矿物、卤化矿物、氧化及氢氧化矿物及含氧类矿物。
(二)掌握岩石
1、岩浆岩及分类
岩浆岩是内力地质作用的产物,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地壳裂隙上升、冷凝而成。
2、变质岩及分类
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与原岩截然不同的岩石。
3、沉积岩及分类
沉积岩是由成层沉积的松散堆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三、地层学
(一)地层
1、掌握地层定义
地层指地壳表层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是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的总称。
2、熟悉地层划分
地层划分(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中的岩层进行划分,建立地层层序的工作。一般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首先根据岩性、岩相特征进行岩石地层划分,然后根据系统采集的化石进行生物地层划分,进而建立年代地层顺序。在划分一个地区的地层时,必须充分参考邻区已经建立的地层划分方案,便于地层对比。
(二)地质年代
1、掌握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
地质时代为宙、代、纪、世、期。
年代地层单位分宇、界、系、统、阶。
2、熟悉地质年代表
四、构造地质
(一)岩层产状及接触关系
1、掌握产状的定义及描述要素
岩层的产状是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2、掌握地层的接触关系
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通常,最基本的地层接触关系有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三种。另外,侵入接触,断层接触。
(二)褶皱
1、掌握褶皱的定义
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连续弯曲现象。
2、掌握褶皱的要素
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以描述褶皱的形态和产状。包括:
①核,褶皱的中心部位;
②翼,泛指核部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
③轴迹,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时出露的轴部;
④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⑤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联成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线称为该面上的轴迹;
⑥轴,理想的圆柱状褶皱可以由一条平行其自身移动而描绘出该褶皱面弯曲形态的直线,这一直线又称为褶轴。
3、掌握褶皱的基本形态
褶皱的基本形态分背斜和向斜。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接触关系看,背斜核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则相反,核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4、熟悉研究褶皱的意义
许多矿产在成因、产状、空间分布上都与褶皱有密切关系,褶皱还不同程度的影响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因此,研究褶皱的形态、产状、分布和组合特点及形成方式和时代,对揭示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形成规律和发展史有重要的意义
(三)断裂构造
1、掌握断裂构造及断层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