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第10章-营养能量和体温调节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2)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2)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2)第八章呼吸一、名词解释1、呼吸、内呼吸、外呼吸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内呼吸:组织内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亦称组织呼吸。

内呼吸过程中,氧由毛细血管血液进入组织液,二氧化碳则由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血液。

外呼吸:指外界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通过呼吸运动与血液循环,肺泡内的空气与肺部毛细血管内的静脉血之间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的过程.2、黑-伯反射1868年Breuer和Hering发现,在麻醉动物肺充气或肺扩张,则抑制吸气;肺放气或肺缩小,则引起吸气。

切断迷走神经,上述反应消失,所以是反射性反应。

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为黑-伯反射(Hering-Breuerreflex)或肺牵张反射。

二、其它复习内容1、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气体进出肺是由大气和肺泡气之间存在着压力差的缘故。

在自然呼吸条件下,此压力差产生于肺的张缩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

可是肺本身不具有主动张缩的能力,它的张缩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所引起,而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又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

当吸气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压暂时下降并低于大气压,空气就顺此压差而进入肺,造成吸气(inspiration)。

反之,当吸气肌舒张和(或)呼气肌收缩时,胸廓缩小,肺也随之缩小,肺容积减小,肺内压暂时升高并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便顺此压差流出肺,造成呼气(expiration)。

呼吸肌收缩、舒张所造成的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肺内压<大气压:气体进肺肺内压>大气压:气体出肺2、气体在血液中是怎么运输的?血液中的O2以溶解的和结合的两种形式存在:溶解的量极少,仅占血液总O2含量的约1.5%,结合的占98.5%左右。

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HbO2)。

ch6 动物生理学 能量代谢及体温

ch6 动物生理学 能量代谢及体温

第6章 能量代谢及体温 6-1 3种营养物质的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表6–1 3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几种数据产热量/(kJ·g–1)营养物质物理热价生物热价营养学热价*耗氧量/(L·g–1)CO2产量/(L·g–1)氧热价/(kJ·g–1)呼吸商糖17.2 17.2 16.7 0.83 0.83 21.0 1.00蛋白质23.5 18.0 16.7 0.95 0.76 18.8 0.80 脂肪39.8 39.8 37.7 2.03 1.43 19.7 0.71 * 营养学中常用该数计算食物的热价。

6-2 能量代谢测定的方法和原理单位时间内人或动物的全部能量消耗叫做能量代谢率(energy metabolic rate)。

能量代谢率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即以kJ/(m2·h) 来表示。

测定整个机体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总热量通常有两类方法: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

(1)直接测热法(direct calorimetry)直接测定整个机体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总热量。

此总热量就是能量代谢率,即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

如果在测定时间内作一定的外功,应将外功(机械功)折算为热量一并计入。

这种测定方法是将动物置于一个专门设计的测热室中,室内温度恒定,并有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动物产生和散发的热量用套在测热室外的水室吸收,或用装在室内的充满水的管道系统来吸收,然后根据一定时间内水温的变化、所用的水量,以及通过的空气温度的变化,计算出动物的产热量。

直接测热法常用于鸟类和高代谢率的小动物的能量代谢测定。

对于大动物和代谢率低的小动物及鱼类等,因其设备复杂、操作繁琐、使用不便等因素,目前很少应用。

(2)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又称气体代谢测定法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产物的量之间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即所谓的定比定律。

同一种化学反应,不论经过什么样的中间步骤,也不论反应条件差异多大,这种定比关系都不会发生变化。

营养代谢与体温调节详解演示文稿

营养代谢与体温调节详解演示文稿
(一) 概念
1.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
谢。
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 ①清晨空腹:即禁食12~14h,前一天应吃清淡、不要
太饱的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
②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 ③清醒且情绪安稳: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 ④室温18-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基础代谢率的测量是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第三十四页,共62页。
思考题
你每天需要吃几两食物,才能维持正常的基础代谢? 1、求出自己的体表面积:
0.0016×身高(厘米)+0.0128 体重(公斤)-0.1529 2、求出三种混合食物的热价:
( 17.15+17.99+39.75)÷3=24.96(Kj)
生物价值/%
56 57 60 67 72 77
第十一页,共62页。
四、维生素
◆维生素都是有机物。需要量不大,体内不能 合成,必须经常从食物中得到补充。 ◆维生素既不提供能,也不是构成细胞的原料, 但却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所必需的。多
数是物质代谢中酶的辅酶,如缺乏,物质代谢失
常,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1.糖:主要(70%以上)
脑组织所需能量则完全来源于糖的有氧氧化。 2.脂肪:次之(30%) 短期饥饿时供能。
3.蛋白质: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 主要能量来源)。
第十八页,共62页。
(二)能量利用
◆物质释放的能 量 有 50% 转 化 为 热 能,其余以自由能
形 式 贮 存 于 ATP 中 。 只有少部分用于 肌肉收缩(做机 械功),最终大 部分也是以热能形 式散发掉。 ◆主要供能物 质——糖类;直接供

动物生理学8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课件

动物生理学8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课件

17.1
1.00
100
0
氧热价(千卡/L) 4.686 4.739 4.801 4.862 4.924 4.985 5.047
13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4 间接测热法计算原则 n 实验测得机体24h内的耗氧量和CO2产量以及尿氮量。 n 由尿氮量算出被氧分解的蛋白质量,从表中算出其产热量、耗
氧量和CO2产量。 n 从总耗氧量和总CO2产量中减去蛋白质耗氧量和CO2产量,计
4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Atwater-Rosa呼吸热量计(引自教材)
5
第一节 能量代谢
u 拉瓦锡冰套热量计(引自教材)
6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 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 2.1 测量原理 n 葡萄糖氧化定比关系: C6H12O6+6O2 →6CO2+6H2O+△H。 不 论经过什么样中间步骤,也不论反应条件差异多大,定 比关 系不变,是能量代谢间接测热法的重要依据。 n 原理: 利用定比关系,查出一定时间内整个机体氧化分解的 糖、脂肪、蛋白质各多少,据此计算出该段时间内整个机体 所释放出热量。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每种营养物质氧化 分解时产生的能量有多少(食物热价);二是分清三种营养物 质各氧化了多少。
7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2 食物热价与氧热价: 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消 耗1LO2氧化食物所产生的热量为氧热价(kJ/L)。 ➢ 物理热价: 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 生物热价: 食物经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热量。糖(或脂肪)的物 理热价和生物热价相等,蛋白质的生物热价小于物理热价。蛋 白质在体内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部分以尿素形式排泄。
22

动物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课件

动物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课件

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体内代谢
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能量。
净能(NE,net energy)=代谢能(ME, metabolizable energy)-热增耗(HI, heat increment)。也表示为:净能(NE,net energy)= 维持净能(NEm, net energy for maintenance)+ 生 产净能(NEp, net energy for production)
④ 消化道内食物空虚,即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饥
饿。
基础代谢的测定所要求的条件在实际生产中不
易达到,如很难达到肌肉完全处于安静状态,
因此实际中常用静止能量代谢代替基础代谢。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⑵ 静止能量代谢
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 前休息时(以卧下为宜)的能量代谢水平,称 为▲静止能量代谢。
大小、性别(公>母)、年龄(幼畜>成年)、 营养状况(好>差)等。
⑷ 影响基础代谢率和静止能量代谢的因素
① 年龄(幼畜>成年)、性别(公>母)、身
高、体重、体表面积
② 生长、妊娠、哺乳、体温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消化能 (DE)
总能 (GE)
生产净能 (NEp) 净能(NE) 维持净能 (NEm) 代谢能 (ME) 热增耗(HI)
尿能(UE)、气体燃烧能(Eg)
粪 能(FE)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① 总能
(又称粗能)指饲料中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
CO2、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热量。
Ⅰ 开放式回路呼吸装置 Ⅱ 密闭式回路呼吸装置(最常用)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密闭式回精路选3. 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

《动物生理学》章节笔记

《动物生理学》章节笔记

《动物生理学》章节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研究对象- 动物生理学关注的是动物机体的生命现象,包括生物化学过程、细胞活动、组织功能、器官系统的工作以及整个生物体的行为和生存策略。

- 研究范围涵盖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重点关注动物如何通过各个生理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

2. 研究任务- 揭示生命现象的物理和化学基础:探究动物体内发生的各种生理过程背后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 了解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如何协同工作,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

- 探索环境适应的生理机制:分析动物如何通过生理调整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 应用于实践:将动物生理学知识应用于医学、兽医学、农业、生态保护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二、动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1. 古代阶段-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等文明对动物生理学有所探讨,但多限于观察和哲学思考,缺乏科学实验。

- 我国古代医学家如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等对脉搏、呼吸、消化等生理现象有所记载。

2. 中世纪阶段- 欧洲中世纪,阿拉伯学者如伊本·纳菲斯对血液循环有了初步的认识。

- 解剖学的兴起为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近代阶段- 17世纪,哈维发表了《动物心血运动论》,奠定了血液循环理论。

- 18世纪至19世纪,贝尔纳、普尔扎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推动了生理学的发展。

4. 现代阶段- 20世纪,生理学进入分子和细胞水平,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霍奇金、埃克尔斯对神经传导的研究。

- 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技术的应用使动物生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 急性实验:在短时间内对动物进行生理功能的观察和测量,如血压、心率等。

- 慢性实验:长时间跟踪动物生理功能的变化,如植入电极监测神经活动。

- 活体实验:在不影响动物生存的前提下进行的实验,如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细胞。

- 离体实验:在体外环境中研究组织、细胞或分子的功能,如器官切片培养。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血型:指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2.红细胞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

3.血液的粘滞性:由于分子间相互摩擦而产生阻力,以致流动缓慢并表现出粘着的特性。

4.血沉: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距离。

5.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6.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7.等渗溶液:与细胞和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8.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9.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10.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无机盐和小分子物质等晶体物质成形成的渗透压。

11 血清和血浆:血液中除去细胞成分后乘下的淡黄色或无色半透明液体叫做血浆;血液凝固后,血快逐渐收缩,析出的透明液体叫做血清。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其次是血清中一些激活的凝血因子含量高于血浆。

12 红细胞比容:每100ml 血液中被离心压缩的血细胞所占的容积,叫做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压积)13 红细胞沉降率:如果把动物血抽出,加抗凝剂后置于一垂直竖立的血沉管内,由于红细胞比重较血浆大,红细胞将逐渐下沉,在一定时间内,红细胞沉降下来的距离,叫做红细胞沉降率。

14 促红细胞生成素:动物缺氧时,将促使肾脏生成一种使红细胞增生的物质,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

它的作用主要是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

1.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构成的活动周期2.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时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3.心力储备:指心排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长的能力4.期前收缩:在心肌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额外刺激,可引起心肌正常收缩之前的收缩5.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代偿间歇6.窦性节律: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搏节律7.异位节律:由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取代窦房结而主宰的心搏节律8.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9.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动物生理学 第二版 PPT课件第十章 内分泌

动物生理学 第二版   PPT课件第十章  内分泌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调节新陈代谢 1.提高能量代谢率 T3、T4使机体绝大多数细胞的能量代谢率增 强,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基础代 谢率升高(产热效应)。 ■ 临床:甲亢患者的耗氧量增加,产热量 增加。病人烦热多汗、体温偏高、喜冷怕 热。甲低患者则相反,基础代谢降低,皮 肤冷而苍白,体温偏低。
三、腺垂体激素及其作用
(二)催乳素(PRL) 催乳素由199个氨基酸组成,与生长素结构近似。 催乳素的作用 催乳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启 动并维持乳腺泌乳活动。 ■ 催乳素在妊娠期促进乳腺的发育成熟。但雌激 素在妊娠期却拮抗催乳素的生乳作用,使妊娠期 乳腺不泌乳。分娩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催乳 素才能发挥其催乳作用。
三、腺垂体激素及其作用
(一)生长素(GH):人GH是含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生长素的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素能促进骨、软骨和其它组织的生长,从而促进生 长发育。 幼年时分泌不足→患侏儒症; 幼年时分泌过多→患巨人症; 成年后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2)促进物质代谢 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②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组织的脂肪量。 ③GH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糖的利用。 GH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血糖↑→垂体性糖尿病。 (3)调节免疫功能 促进免疫细胞分化,调节免疫功能。
■临床: 甲亢时-骨骼肌蛋白分解,肌肉消瘦,肌纤维震颤。 甲低时-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无力,但细胞间隙的粘液蛋白增多。 粘液蛋白为多价负离子,可结合大量正离子和水分使皮下组织细胞间 隙积水,引起水肿,称为粘液性水肿。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机体组织分化,促进正常生长发育,主要促 进脑、骨骼及生殖器官的发育,是维持正常生长 与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

动物生理学完整版

动物生理学完整版

一、选择题1、动物生理学的任务在于阐明动物有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 D )。

A. 物理、化学变化过程B. 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C.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D. 功能及其活动规律2、在生理学研究中,为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应选择( A )水平的研究。

A. 细胞、分子水平B. 器官、系统水平C.组织、细胞水平D. 整体水平3、下列几种生理实验中,用于慢性实验的是(B )。

A. 离体肠段运动的观察B. 消化道瘘管的安装C.动物血压的直接测定 D. 蛙心灌流4、内环境稳态(D )。

A. 是指细胞内部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B.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C.是指细胞内外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 是保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5、下列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D )。

A. 降压反射B. 体温调节C.肺牵张反射D. 排尿反射6、畜禽体内占主导地位的调节机制是(B )。

A. 全身性体液调节B. 神经调节C.局部性体液调节D. 自身调节二、填空题1、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可分为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等。

2、细胞外液是机体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

3、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4、受控部分回送的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调节,该调控模式称为正反馈调节,它在机体内是较少的调控形式。

5、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负反馈过程。

6、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其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7、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急性实验、慢性实验。

8、体液约占体重的60%,它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别称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9、动物生命活动具有的共同特点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繁殖活动和应激性。

(没有找到原文)三、判断题1、外环境是细胞外的环境,内环境指细胞内的环境。

错2、整体水平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动物机体各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以及生理功能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及其调节机理。

动物生理学慕课课后作业与测试整理

动物生理学慕课课后作业与测试整理
1、一般来说,三种主要营养物质在胃内排空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糖、蛋白质、脂肪
2、下列物质中能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是盐酸
3、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的物质是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4、在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过程中,以下哪种形式的吸收效率最高二肽
5、下列关于胃肠平滑肌慢波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有可控制平滑肌收缩的节律可使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
正常情况下,动物小血管受损引起的出血可以在短时间内停止,其生理过程包括:(1)受损伤局部的血管收缩。当小血管受损时,首先由于神经调节反射性引起局部血管收缩,继之血管因内皮细胞和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使血管进一步收缩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创口。
(2)血栓的形成。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内膜下组织,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迅速黏附、聚集,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堵住伤口,实现初步止血。
(2)迂回通路,指血液流经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后汇集到微静脉的通路。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为营养通路。
(3)动-静脉短路,指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进入微静脉的通路。是非营养通路。皮肤中的动-静脉短路在体温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7周 呼吸系统
为什么体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而当保持人工脑脊液的
简述神经
运动神经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接头前膜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内流,接头前膜内囊泡迁移、破裂、释放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经过接头间隙,扩散到终板膜,与位于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终板电位,通过电紧张性扩布引起临近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产生兴奋。
第5周
正常情况下,动物小血管受损引起的出血可以在短时间内停止,简述这样一现象所包含的生理过程。

动物生理学ppt课件第10章神经系统生理

动物生理学ppt课件第10章神经系统生理

2021/2/6
16
传入侧枝性抑制 冲动沿一根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除直接兴奋
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外,还发出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
2021/2过/6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17
回返性抑制 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 外传,同时又经其轴突侧支去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2021/2/6
14
1)突触前抑制
通过某种机制使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
少,使突触后膜的突触后电位降低,以致不容易或不
2021能/2/6 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呈现出抑制的效应。
15
2)突触后抑制
❖ 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引起的一种抑制。 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使其后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出现抑制性突触 后电位所造成,因此称为突触后抑制,有传 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类型
2021/2/6
8
(三)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神经系统的功能不能依靠单一的神经元活动,而是由彼此相 接触处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 突触(synapse)传递兴奋而完 成的。 1 突触的结构和种类
突触一般存在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神经元的 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的部位
(1)突触的结构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和突触后膜
3 双向性
一根被分离出来的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受刺激而产生动作电位时, 其动作电位可沿神经纤维同时向两端传导
4 相对不疲劳性
与突触传递相比较,神经兴奋传导表现为不易发生疲劳
5 不衰减性
神经纤维在传导冲动时,不论传导距离的长短,其传导冲动的大小、
2021/2/6 频率和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6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题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题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题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内环境。

2.细胞内液:机体内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溶质称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

3.稳态: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4.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

5.体液调节:机体内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经过体液的运输对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液态镶嵌模型: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的假说,其基本内容是:细胞膜呈脂质双分子层结构,膜中镶嵌有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镶嵌的蛋白质与磷脂双层分子交替排列。

2.简单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称为简单扩散。

3.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称为易化扩散。

4.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称为主动转运。

5.钠泵:钠泵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性质,是Na+—K+依赖ATP酶。

活化的钠泵可分解ATP,使之释放能量,通过构型的改变来转动物质,不断地将Na+泵出细胞,同时又将K+从细胞外转运入细胞内,维持细胞膜内外Na+和K+的不均衡分布,完成对其他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6.受体:受体是细胞拥有的能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蛋白质大分子,它与配体结合后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引发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根据其位于细胞的位置不同,分为膜受体、胞浆受体和核受体。

第三章血液l.血浆:取抗凝血注入分血管(又称比容管)中离心,压紧后分成两部分,上层为血浆。

血浆的成分复杂,除大量的水分外,主要有血浆蛋白(包括球蛋白、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无机盐和非蛋白含氮物。

动物生理学 第10章 营养能量和体温调节说课讲解

动物生理学 第10章 营养能量和体温调节说课讲解

动物生理学第10章营养能量和体温调节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8题)1. 体内组织器官主要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的是()×A 脑和心肌B 心肌和骨骼肌C 平滑肌和消化腺D 心肌和平滑肌E 肾和肾上腺【正确答案】 A2. 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 糖B 脂肪C 蛋白质D 三磷酸腺苷E 磷酸肌酸【正确答案】 D3. 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明显的食物是()×A 糖类B 甘油三脂C 胆固醇D 蛋白质E 混合性食物【正确答案】 D4. 可引起基础代谢率升高的是()×A 垂体性肥胖症B 病理性饥饿C 阿狄森病D 肾病综合症E 甲状腺功能亢进【正确答案】 E5. 在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 无精神紧张B 无肌肉活动C 于清晨,卧床,醒来之前进行D 测定前至少禁食12hE 室温保持在20-25℃【正确答案】 C6. 月经周期中,正常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的最低点是在()×A 月经期第1天B 整个卵泡期C 排卵前期1周D 排卵日E 整个黄体期【正确答案】 D7. 人体小汗腺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A 额部和腋窝B 躯干和四肢C 腋窝和外阴部D 手背和足背E 手掌和足跖【正确答案】 E8. 体内可促进温热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5-羟色胺D 腺苷E 多巴胺【正确答案】 A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题)1. 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础体温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波动B 基础体温随体内孕激素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而变化C 基础体温在排卵前较低D 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1℃左右E 基础体温的降低可作为判断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正确答案】 B, C, D, E2. 生理性基础体温调节包括()×A 改变皮肤血流量B 发汗C 寒战D 蜷曲身体E 甲状腺分泌增多【正确答案】 A, B, C, E三. 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 填空题(每空15分)1. 当外界温度超过机体皮肤的温度时,___________成了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九章营养代谢和体温调节-精选

九章营养代谢和体温调节-精选
正常值: 直肠温度: 口腔温度: 腋下温度:
(二) 体温的生理变动
1、昼夜变化:
清晨 2:00-6:00 最低 午后 1:00-6:00 最高 2、性别: 女子比男子高0.3 度 女子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3、年龄: 4. 情绪和体力劳动
人体体温昼夜节律变化
女子的基础体温曲线
二、产热与散热
体温调节中枢
PO/AH
体温调定点:由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 所决定的体温恒定水平。
产热
散热
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行为性体温调节 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环境温度↓→皮温下降→皮 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 →
调定点
血液→深部温度 ↓→中枢冷敏神经 元→
躯 体 N→ 骨 骼 肌 紧 张性↑→寒战
物理热价——食物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生物热价——食物在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
物理热价(KJ/g) 生物热价(KJ/g)

17
17
脂肪
39.8
39.8
蛋白质
23.5
18
氧热价 :
某种物质氧化时,消耗一升O2所产生的热量
C6H12O6+6O2
6CO2+6H2O+△H
意义:根据机体在一定时间内耗氧量推算出它 的能量代谢率.
降温措施
理论依据
冰袋、冰帽、
增强传导散热
电扇、通风
增强对流散热
降低室温.减衣
增强辐射散热
酒清擦浴
增加蒸发散热
用阿司匹林
下调调定点
用抗菌药物
消除致热原
(二)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 2.维生素D 3.维生素E 4.维生素K
五、无机盐 (一)钠、钾、氯 (二)钙、镁、磷 (三)铁 (四)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学-第10章-营养能量和体温调节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8题)1. 体内组织器官主要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的是()×A 脑和心肌B 心肌和骨骼肌C 平滑肌和消化腺D 心肌和平滑肌E 肾和肾上腺【正确答案】 A2. 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 糖B 脂肪C 蛋白质D 三磷酸腺苷E 磷酸肌酸【正确答案】 D3. 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明显的食物是()×A 糖类B 甘油三脂C 胆固醇D 蛋白质E 混合性食物【正确答案】 D4. 可引起基础代谢率升高的是()×A 垂体性肥胖症B 病理性饥饿C 阿狄森病D 肾病综合症E 甲状腺功能亢进【正确答案】 E5. 在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 无精神紧张B 无肌肉活动C 于清晨,卧床,醒来之前进行D 测定前至少禁食12hE 室温保持在20-25℃【正确答案】 C6. 月经周期中,正常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的最低点是在()×A 月经期第1天B 整个卵泡期C 排卵前期1周D 排卵日E 整个黄体期【正确答案】 D7. 人体小汗腺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A 额部和腋窝B 躯干和四肢C 腋窝和外阴部D 手背和足背E 手掌和足跖【正确答案】 E8. 体内可促进温热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5-羟色胺D 腺苷E 多巴胺【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题)1. 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础体温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波动B 基础体温随体内孕激素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而变化C 基础体温在排卵前较低D 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1℃左右E 基础体温的降低可作为判断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正确答案】 B, C, D, E2. 生理性基础体温调节包括()×A 改变皮肤血流量B 发汗C 寒战D 蜷曲身体E 甲状腺分泌增多【正确答案】 A, B, C, E三.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填空题(每空15分)1. 当外界温度超过机体皮肤的温度时,___________成了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A 蒸发()×2. 目前解释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学说为___________学说。

A 体温调定点()×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8题)1. 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A 寒冷B 高温C 肌肉活动D 精神活动E 进食【正确答案】 C2. 体内组织器官主要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的是()×A 脑和心肌B 心肌和骨骼肌C 平滑肌和消化腺D 心肌和平滑肌E 肾和肾上腺【正确答案】 A+重吸收功能的是3. 可调节汗腺导管对Na()×A 醛固酮B 抗利尿激素C 血管活性肠肽D 心房纳尿素E 甲状旁腺激素【正确答案】 A4. 体温调定点高低主要决定于()×A 产热器官的功能状态B 散热器官的功能状态C 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D 外周温度感受器的工作特性E 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状态【正确答案】 C5. 月经周期中,正常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的最低点是在()×A 月经期第1天B 整个卵泡期C 排卵前期1周D 排卵日E 整个黄体期【正确答案】 D6. 室温在30℃以下时,人体24h的不感蒸发量为()×A 400mlB 600mlC 800mlD 1000mlE 1200ml【正确答案】 D7. 体内可促进温热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5-羟色胺D 腺苷E 多巴胺【正确答案】 A8. 体内可促进精神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5-羟色胺D 腺苷E 多巴胺【正确答案】 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题)1. 关于体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机体体温是恒定的,任何时候都是37℃B 女子体温低于男子C 儿童体温高于成人D 老人体温有下降倾向E 新生儿体温易波动【正确答案】 C, D, E2. 下列因素可能影响皮肤温度的是()×A 发汗B 皮肤血流量C 环境温度D 精神紧张E 增加衣着【正确答案】 A, B, C, D, E三.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填空题(每空15分)1. 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尤其是_______;在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_。

A 内脏()×B 肝脏()×C 骨骼肌()×综合问答题五.1. 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0分)【正确答案】 l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

有物理热价、生物热价和营养学热价之分。

糖、蛋白质和脂肪的生物热价分别是17.15、17.99和39.75kJ/g。

他们是计算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数据之一。

2. respiratory quotient,RQ (0分)【正确答案】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CO2/O2)。

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呼吸商分别是1.0、0.8、和0.7。

他们是计算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数据之一。

3. 简述机体的发汗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0分)【正确答案】机体的发汗过程主要受神经调节,为汗腺的反射型分泌活动。

人的小汗腺在温热性发汗中起主要作用,其支配神经为交感胆碱能纤维,发汗反射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

中枢的血液温度和来自皮肤等处的温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都能刺激出汗中枢(中枢血液温度的局部刺激起着主要作用)。

发汗受劳动或运动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风速等多种因素影响。

肌肉活动强度越大,环境温度越高,发汗速度越快;湿度越大,汗液不易蒸发,体热不易发散,导致出汗增多。

此外,风速大,汗液蒸发快,体热散失快,结果导致发汗速度减慢;而风速小,发汗速度则加快。

4. 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几个因素。

(0分)【正确答案】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以及温度环境等。

(1)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

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能量代谢的增加同肌肉活动的强度成正比。

(2)精神活动一般精神活动,对能量代谢影响不大,但在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情绪激动时,由于随之而出现的肌紧张增强以及刺激代谢激素的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小时开始,延续到7-8小时左右),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就是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三种营养物质中以蛋白质刺激机体产热的作用最强。

(4)环境温度人(裸体或只着薄衣)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温度中最稳定。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即开始增加,在10℃一下时则显著增加,这与出现寒战、肌紧张增强以及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增多有关。

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代谢率又会显著增加,这主要与高温能使体内的生化反应速度加快,发汗机能旺盛和呼吸循环机能加强有关。

5.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在体温调节中起哪些作用?(0分)【正确答案】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整合机构中的主要部位,其中存在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它们的作用是:①感受局部脑组织的温度变化;②接受下丘脑以外的中枢部位和皮肤、粘膜等处传来的温度变化;③直接对致热物质或5-HT和NE等物质其反应;④可能起着调定点的作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8题)1. 主要依靠糖的无氧酵解供能的是()×A 红细胞B 脑C 骨骼肌D 平滑肌E 脂肪组织【正确答案】 A2. 体温节律性变化周期()×A 为12hB 稍长于12hC 稍短于24hD 为24hE 稍长于24h【正确答案】 E3. 调节人体产热活动最主要的体液因素是()×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C 甲状腺激素D 甲状旁腺激素E 生长素【正确答案】 C4. 人体在劳动状态下主要产热器官是()×A 脑组织B 心C 肝D 骨骼肌E 皮肤【正确答案】 D5. 不能发生颤栗产热的是()×A 新生儿B 儿童C 青壮年D 妇女E 老人【正确答案】 A6. 下列各种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A 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B 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C 细胞合成某种蛋白质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E 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正确答案】 B7. 人体小汗腺分泌能力最强的部位是()×A 额部和腋部B 躯干和四肢C 腋窝和外阴部D 手背和足背E 手掌和足跖【正确答案】 B8. 体内可促进精神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5-羟色胺D 腺苷E 多巴胺【正确答案】 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题)1. 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础体温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波动B 基础体温随体内孕激素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而变化C 基础体温在排卵前较低D 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1℃左右E 基础体温的降低可作为判断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正确答案】 B, C, D, E2. 参与体温调节的中枢递质有()×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5-羟色胺D 多巴胺E 甲状腺素【正确答案】 B, C三.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填空题(每空15分)1. 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尤其是_______;在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_。

A 内脏()×B 肝脏()×C 骨骼肌()×综合问答题五.1. oxygen debt (0分)【正确答案】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

因为运动时骨骼肌耗氧量猛增,而循环、呼吸等功能只能逐渐加强,不能很快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

所欠下的氧债须待运动停止后的一段时间内心肺功能继续增强活动来补偿。

2. 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0分)【正确答案】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氧热价分别是21.0、18.8和19.7kJ/L。

他们是计算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数据之一。

3. evaporation (0分)【正确答案】机体通过体表蒸发水分而散失体热的一种形式。

分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形式,前者指水分通过皮肤、呼吸道等途径渗出体表而蒸发,与汗腺活动无关;后者则为通过汗腺分泌汗液而散失体热。

是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