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帕累托最优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文章,说实话有的地方理解起来有些费劲,整体感觉也有点模糊,文章太长以至读完后边的前边的东西有的已经忘了。
但这篇文章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科斯引用了大量的例证,同时对前人的甚至说是世人所承认的“权威”进行了批判,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我想先从我理解的角度谈一下这篇文章的架构,再从整体上谈点自己的看法。
文章一开始便提出了讨论的主题: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工商业企业的行为。
并指出解决此类问题大都采用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观点,即限制甚至是惩罚施害者。
而科斯对此提出质疑。
紧接着在第二节科斯进一步列举了医生和糖果制造商使用机器的例子来说明由于受定势思维的影响,面对这类问题时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如何制止和惩罚造成损害的一方,而不是相互影响或者说相互损害。
第三节和第四节科斯用牛群与谷物的例子分别讨论了“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和“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他说:“在这种(对损害不负责任的)情况下资源配置同在引起损害的企业承担损害责任时的情况一样”,都是最优化的。
这就是后人总结的科斯定理的起源。
第五节科斯列举了四个案例分别是“斯特奇斯诉布里奇曼”案(关于医生和糖果制造商使用机器间的冲突)“库克诉福布斯”案(关于工厂排放硫酸氨气体影响漂白剂的问题)“布赖恩特诉勒菲弗”案(关于邻居间烟尘妨害问题)和“巴斯诉格雷戈里”案(关于地下室通风的问题),用此来说明继续阐述他的观点。
可以看出科斯是在掌握了大量事实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严密论证的。
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空洞的说理。
在第六节中科斯指出前面所有的论述都是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而现实中并非如此。
“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谁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督促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
这些工作常常是成本很高的,而任何一定比率的成本都足以使许多在无需成本的定价制度中可以进行的交易化为泡影。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帕累托最优共36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帕累托最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报告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报告文章安排该读书报告主要是记录笔者阅读科斯先生《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时的理解和体会,并在文章开始的部分对原文作一个概述。
之所以选这篇文章来精读(而没有选一本著作),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篇幅所限,写一本著作的读书报告必然会导致大量笔墨都用于概述原作,而无法充分论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二是科斯先生这篇文章虽然比较精短,但其包含的思想却非常丰富,文章的地位也极其之高,可以说,单凭这篇经典文章就几乎开创了“法律经济学”一门学科,所以,精读《社会成本问题》有助于完善笔者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尤其对理解当代的制度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大有裨益。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的生平简介;第二部分是对《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的概述;第三部分是对原文中“牛吃庄稼”这一经典案例的展开论述和详细分析,以求验证“科斯第一定理”的精确性;第四部分是笔者对原文中所述问题的若干个人理解,以及对科斯先生所持观点的一些不同看法;第五部分是结论。
其中,第三和第四部分是该读书报告的核心。
作者生平科斯,全名为罗纳德·哈利·科斯(Ronald Harry Coase),英国经济学家,交易成本理论及科斯定理的提出者。
科斯“因为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并对产权理论、法律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做出开创和奠基性的研究。
科斯的代表作是两篇著名的论文,其一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 (1937)),该文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展规模的界限问题,科斯创造了“交易成本”这一重要概念来予以解释。
其二是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1960)),主张完善产权界定可解决外部性问题。
《社会成本问题》内容概述《社会成本问题》共分为十个部分,接下来就以最简单的方式对文章各部分进行介绍。
科斯的《社会成本》读书笔记

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读书笔记阮氏兰英Lxy201101061960年科斯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该文章与《企业的性质》(1937年)已成为科斯的经典理论。
在这篇文章中,科斯主要提出被后人誉为“科斯定理”的两个重要结论。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一个有待分析的问题: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工商业企业的行为,并指出解决此类问题采用庇古在《福利经济学》提出的观点,即限制或惩罚施害者。
科斯却列举了医生和糖果制造商使用机器的例子说明由于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人们一般都想到怎样惩罚施害者而不是相互影响、相互损害的。
接着,科斯以养牛者走失的牛损害农夫土地上种的谷物一例作为分析起点。
他提出了“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和“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并说明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产权赋予给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构都是有效率的,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但是现实情况是, 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
因此,制度的设计是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率配置的基础。
科斯定理旨在描述资源稀缺性必定引发各种经济竞争和交易费用发生,而明晰界定的产权安排则是节省交易费用从而是决定经济效率的基本制度设定。
科斯定理解释了稀缺世界里产权安排、交易成本、经济效率和政府功能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政府效能→产权安排→交易成本→经济效率→经济发展)。
现实证明所有高效率的发展现象都具有明晰界定的产权制度基础,相反,所有低效率的经济停滞,则必定具有界定模糊的产权制度陷阱。
总之,科斯定理的精华在于发现了交易费用及其与产权安排的关系,提出了交易费用对制度安排的影响, 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作出关于产权安排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科斯针对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的研究和庇古观点进行评价。
按照庇古的观点国家是不需要的而是由内在的市场价值寻求改变。
科斯提出了政府应该有所做的,如果仅随着市场自身的改变,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这就是庇古理论的不足和实践上的不可能性。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暑假拜读了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而第一次接触科斯的理论是在学习微观时,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外部影响,即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有影响,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科斯定理的提出从而解决了私人解决外部性的这条途径。
在研读《社会成本问题》之后,对这一问题体会更加深刻了。
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所述的就是“外部不经济”的情况。
对这种情况,传统的经济学分析遵循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观点,关于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之间的差异的例子,抓住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的矛盾,得出了要排烟的厂主应赔偿损失,或对他课征“庇古”税,或令他迁走的纠正办法,而科斯认为,把这种问题归结为由于甲损害乙,所以应该制止甲的传统做法,错误地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实际上这种外部效应问题具有相互性,又称不兼容性。
如果单方面的避免甲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的损害,而这种损害是否值得,这是需要相互权衡的,“不言而喻,必须从总体的和边际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科斯反复强调这个观点,在最后一节《方法的改变》中又写道:“显然,只有得大于失的行为才是人们所追求的。
但是,当在各自为改进决策的前提下,对各种社会格局进行选择时,我们必须记住,将导致某些决策的改善的现有制度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决策的恶化。
而且,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不论它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管理机制),以及转成一种新制度的成本。
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我们应考虑总的效果。
这就是我所提倡的方法的改变。
”首先是“对损害负责任的定价制度”,科斯以剖析“走失的牛损坏邻近的土地的谷物生长一案”作为分析的起点。
作者先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再列出了走失的每头牛对谷物造成的边际损失。
接着科斯即从养牛者(对损害负责)的角度以及两者能够达成协议的条件下,讨论各自的收益和成本。
在后一章节里,是“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科斯是站在农夫的角度,此时的引起损害的一方——养牛者,无需对损害承担责任,是农夫对养牛者支付减少养牛数的赔偿。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社会成本是指社会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承担的全部成本,包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私人成本以及外部性成本。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往往只考虑私人成本,而忽视了外部性成本,这就导致了社会成本问题的产生。
社会成本问题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社会成本问题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价格来决定的,而市场价格往往只反映了私人成本,忽视了外部性成本。
这就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失灵,使得一些社会成本较高的产业和产品得到了过度的发展,而一些社会成本较低的产业和产品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这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其次,社会成本问题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企业和个人只考虑了私人成本,而忽视了外部性成本。
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不仅会损害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成本问题对环境的危害,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社会成本,保护环境。
再次,社会成本问题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往往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对社会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一些行为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比如造成了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社会犯罪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破坏社会的和谐。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成本问题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影响,加强对社会成本问题的监管和管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成本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成本问题的存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社会成本,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报告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报告文章安排该读书报告主要是记录笔者阅读科斯先生《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时的理解和体会,并在文章开始的部分对原文作一个概述。
之所以选这篇文章来精读(而没有选一本著作),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篇幅所限,写一本著作的读书报告必然会导致大量笔墨都用于概述原作,而无法充分论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二是科斯先生这篇文章虽然比较精短,但其包含的思想却非常丰富,文章的地位也极其之高,可以说,单凭这篇经典文章就几乎开创了“法律经济学”一门学科,所以,精读《社会成本问题》有助于完善笔者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尤其对理解当代的制度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大有裨益。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的生平简介;第二部分是对《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的概述;第三部分是对原文中“牛吃庄稼”这一经典案例的展开论述和详细分析,以求验证“科斯第一定理”的精确性;第四部分是笔者对原文中所述问题的若干个人理解,以及对科斯先生所持观点的一些不同看法;第五部分是结论。
其中,第三和第四部分是该读书报告的核心。
作者生平科斯,全名为罗纳德·哈利·科斯(Ronald Harry Coase),英国经济学家,交易成本理论及科斯定理的提出者。
科斯“因为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并对产权理论、法律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做出开创和奠基性的研究。
科斯的代表作是两篇著名的论文,其一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 (1937)),该文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展规模的界限问题,科斯创造了“交易成本”这一重要概念来予以解释。
其二是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1960)),主张完善产权界定可解决外部性问题。
《社会成本问题》内容概述《社会成本问题》共分为十个部分,接下来就以最简单的方式对文章各部分进行介绍。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笔记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笔记《社会成本问题》读书笔记一:一、有待分析的问题引出问题:如何处理工厂(甲)对居民(乙)的烟尘污染问题?庇古,《福利经济学》:赔偿、征税或责令工厂迁出。
科斯认为这些办法并不合适,这类问题有待分析。
二、问题的交互性质甲对乙的污染或侵扰固然是一种侵害。
但,如果不让甲侵害乙,会使甲受到侵害。
问题具有交互性,处理这个问题要全面权衡利害关系,“必须从总体的和边际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
三、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羊牛者(甲)对农夫(乙)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赔偿费用的支付额取决于农夫与养牛者进行讨价还价的本领。
但这笔费用既不会高得使养牛者放弃这个地点,也不会不随牛群规模而变”。
“这种协议不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但会改变养牛者与农夫之间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简单地说,养牛者支付给农夫m1,而m1大于农夫放弃土地耕种的收益m2,但m1小于养牛者由此新获得的收益m3。
前提:交易成本为0。
四、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由农夫承担责任。
农夫会付给养牛者l1作为补偿养牛者减少牛群数目的损失,而l1大于养牛者的损失l2,但小于农夫由此而获得的收益l3。
前提:交易成本为0。
*两种方式都导致一种结果:双方都盈利,双方都满意,产值、利润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
五、问题的重新说明科斯以四个实例论证其观点的本质,并表明其普遍适用性。
甲对乙的侵害对乙来说是损失,但,如果不让甲侵害乙,同样会对甲造成损失。
如果甲胜诉,乙会找甲谈判,表示:如果甲放弃对乙的权利,乙会给甲补偿,而且补偿大于甲不放弃权利的收益。
(乙对甲的补偿小于乙因此带来的收益。
)这样,甲乙可以达成协议。
如果乙胜诉,甲会找甲谈判,表示:如果乙放弃对甲的权利,甲会给乙补偿,而且补偿大于乙不放弃权利的收益。
(甲对乙的补偿小于甲因此带来的收益。
)同样,甲乙可以达成协议。
因此,无论如何,在交易成本为0的情况下,甲乙都会通过谈判实现产值、利润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
六、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考察第三、四、五部分都隐含了一个前提:在市场交易中是不存在成本的。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范文一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范文一一、文章结构1960年,罗纳德。
哈里。
科斯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
文章共分为十节,讨论的相对而言次要问题是外部侵害。
科斯认为:在庇古《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解决外部侵害的办法,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他随后指出了缺陷接著的相互性,并剖析了两种不同的不断完善定价制度建设,即: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和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
科斯例举了众多案例,对问题成功进行了重新说明。
此后,他市场需求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交易成本上。
科斯聊到了权利说起的法律界定问题,并就相关经济问题进行阐释了阐述。
他确实对庇古的研究提出了质疑,并以铁路为例,证明了其理论缺陷。
科斯通过证明庇古分析方法和政策结论的错误,来澄清大家对庇古否认传统性的认识。
最后,他指出了福利经济学中存在的方法问题,提出要发生改变分析方法,即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也就是考虑总的效果。
二、理论要点本文的分析,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1、外部侵害环境问题具有相互性。
科斯在第二节中会指出,传统的方法将外部侵害问题视为单方面的,如甲给霍罗尔造成损害,诱使因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迫使甲?但这是错误的,真正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必须从总体和边际的角度来考虑。
2、如果市场交易成本等于零,无论损害方是否对引起的损失负责,都可以通过海外市场交易,实现产值最大化。
科斯以走失牛损坏临近土地的谷物生长为例,指出有明确损害方是否对引起的损失负责,因为权利的初始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
科斯需要考虑了两种情况,即不良影响对损害负责任和不负责任。
其最终结论是:如果定价监督机制的运行毫无成本成本,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
科斯在第五节中,重点以英国的具体案例阐述了:在所有涉及有害影响的案例中,金融市场问题是使如何使产值最大化的。
3、在主要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科斯读后感

读《社会成本问题》有感《社会成本问题》是科斯赢得诺奖的代表作之一,其核心在于科斯定理。
这篇文章很长,经常读到后面会忘记前面的内容。
这篇读后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借网上摘下的一个段子将文章串联起来,同时结合科斯所举的部分案例回顾一遍;第二部分是对文章的总结,并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对科斯定理进行思考。
一故事新编妲己摘了比干的心,要带回宫里当美容食品烧汤吃,比干赶忙告到法院,要求妲己返还心脏并赔偿损失。
法官请来了英国的庇古和美国的科斯这两位著名经济学家作为陪审员一起讨论如何判决的问题。
法官说:“妲己摘了比干的心,这个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处理,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这必须由我们根据公理和传统以及判例进行判决。
现在,请你们二位充分发表意见。
”庇古说:“这个问题很好办,让妲己归还心脏并赔偿损失,如果她不愿赔偿就强行征税,并把她赶出王宫,叫她回老家。
”科斯说:“且慢!这样解决并不合适,这是一个有待分析的问题。
”(这就是第一节《有待分析的问题》的内容。
)法官接着问:“据你之见,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科斯答曰:“妲己摘了比干的心固然是对比干的侵害,但是,如果不让妲己吃比干的心,也会使妲己遭受损害,使妲己营养不良。
所以,问题具有相互性,处理这个问题要全面权衡利害关系。
”(这就是《社会成本问题》第二节《问题的相互性》的内容,科斯认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法官又问:“到底怎样权衡利害呢?到底要不要判决妲己返还心脏并赔偿损失呢?”科斯答曰:“要想权衡好利害关系,必须先考虑交易成本,即比干和妲己谈判的成本。
如果交易成本为零,我们随便怎么判决都没有关系,都可以使产值、利润最大化,损害最小化,资源配置最优化。
”法官大喜,曰:“愿闻其详。
”科斯侃侃道来:“如果交易成本为零,我们判决妲己‘负有损害赔偿责任’和判决妲己‘不负损害赔偿责任’,经济结果都一样。
”“如果判决妲己败诉,妲己就会主动找比干谈判,愿意付给比干一百万美元,请求比干到心脏市场另外购买一个心脏而不要讨回原来的心脏。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社会成本问题》是科斯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代表作,其核心思想就是“科斯定理”,这是一篇不易阅读又必须认真读一读的论文。
说实话,这本书很多地方对于我来说理解起来十分的困难,整体感觉也不是很懂,所以这篇文章也只有我自己方面对这本书的理解,很多错的地方还希望老师指导。
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我被科斯的独特视角与分析折服了。
他的分析方法与分析方式由浅入深的解释了他的观点——生产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平民、政府机构与人民和分部分发达国家法律对于此类事情的一些要求和条约以及缺陷等。
这本书基本分四个方面,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工商企业的行为(如工厂放出的烟尘对邻居的影响)。
对于这种情况,科斯认为,把这种问题归结为由于甲损害乙,所以应该制止甲的传统做法,错误地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这本书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看待此类问题的另一种视角——问题的交互性。
即如果避免了甲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所以如果我们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清楚的是哪方面的危害更大,这样我们才能通过比较得出结论,把危害降到最低。
起初见到这本书的标题,我以为说的是关于国家发展的成本或者是社会总体成本等。
当然这些可能也与我的思维定向有关。
他的说明方向是由浅入深,从微观到宏观的说明方法。
这个观点有点相对论那样形式的说明,主要体现在问题的出现是对双方面对立,通过双方面的思考与参照,找到一个双方互利的办法来解决。
但往往现实中这样的事物不多,更多的是如何减少双方的损失,以及对于整体成本的节约,从两个人的故事到社会成本逐步阐述主题。
《社会成本问题》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举了一系列的例子,从“斯特奇诉布里奇曼”、“库克诉福布斯”到“布赖思诉勒菲弗”和“巴斯诉雷戈里”科斯通过这四个案例继续阐述他的观点,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空洞的说理。
并且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法院在这里的作用,法院的存在不是判定哪个人能做什么,而是决定了哪些人可能做什么,有权做什么。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报告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报告杨永鹏一为何要二读《社会成本问题》?原因1该文是经典,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具有高度的原创性,以至开创了科斯范式,很难想象,不理解该文,如何能够理解1960年之后的法律经济学。
原因2 必须事实求是的承认,至今我尚未完全读懂这篇文章,比如如何理解相互性,如何理解其中的18个案例,如何理解庇古的方法在法学上的意义等等。
二本次阅读的一些感想——如何为法律经济学的正当性辩护1目前在美国为法律经济学作辩护的两条进路1A寻求法律经济学在法哲学乃至哲学上的根据,比如《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①。
1B寻求法律经济学的内在优越性,比如《公平与福利》②认为福利比公平更值得追求。
2美国之外的问题显然,在美国只需证明两条进路的正确性即可,但是在美国之外的法律经济学学者,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问题,他们需要为法律经济学在本国的正当性作辩护,他们的可能进路包括:2A证明1A、1B的正确性,且证明1A、1B的普适性或在所在国的可行性,如果只证明前者,就如同把自己当作了一个美国的法律经济学家,其结论只能证明法律经济学在美国是正当的,而不能当然证明在所在国也是正当的。
2B 美国之外的某国具有某种特殊性,甚至使得法律经济学在该国比美国更容易生存。
3 从《社会成本问题》中所获得的新思路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分析了科斯的相互性思维,相互性思维实质上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正如科斯所言:“在设计和选择社会安排时,我们应考虑总的效果”。
笔者的思路就是寻求这样一种思想在法律思想史上有无相对应的思想,而笔者所找到的对应思想就是法律的社会化③所谓法律的社会化是指法律的本位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变迁的过程,而所谓社会本位也即社会利益本位,也是一种从总的效果思考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基于科斯范式的法律经济学理解为法律社会化问题的分析工具,而法律的社会化进程遍及整个近现代法律发展史,特别是民商法和经济法领域(这已成法学界内部的共识),如若这条思路能够得以论证,那么法律经济学的正当性问题至少在一个很广阔的领域内得以解决。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

关于社会成本问题的思考科斯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主要讲了企业生产外部性的问题。
这篇论文的结构很明确,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主要分析产生有害影响的企业的行为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观点:问题的交互性质,具体指的时当企业产生了负的外部性,对他人造成损害时,如果必须进行赔偿,这也是对企业的一种损害。
而大部分人都忽视了这一点,比如如果企业造成了环境污染,而对企业罚款,在大家看来这只是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以抵消其不利影响,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增加了机会成本,或者通俗的说是,少赚钱就是意味着赔钱,所以这也是对企业的损害,总之,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片面的从表面上受到损害的一方考虑,要从全局考虑,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交互影响的,不是单纯的一方损害另一方的事件。
第三第四部分分别讨论了对损害负责和不负责的定价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结论挺出乎常识,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定价制度对其结果没有影响。
这两个方面对于养牛和种植者的分析很经典。
最终的资源配置情况,或者说结果,其中也涉及到企业扩大的规模,决定的关键是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因其造成的损害而赔偿形成的成本的比较。
当定价制度需要对损害赔偿时,当扩大生产增加的收益大于它的赔偿金额时,企业就有动力扩大生产付出赔偿。
而在企业不需要赔偿的情况下,受害者(在本例中指种植者)会为了减少损失而向企业付出金钱以使其减少规模减少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扩大生产会减少这部分得到种植者金钱的收益,也相当于其成本,均衡点依然是边际收益和获得金额及这个特殊成本的比较。
总的看来,这依然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企业规模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达到均衡。
这是在这两种不同的定价制度下,前一种边际成本等于企业支付的赔偿,后一种等于企业收到的赔偿。
关于这个牛和谷物的讨论是本文的重点,也是在此的基础上得到了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报告 公共经济学

《社会成本问题》大纲一、导言二、主要观点概述1.如何解决外部侵害问题2.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理论缺陷三、现实运用与理论分析1.空气治理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作用2.医药行贿——政府监管作用3.合伙制企业——企业的作用四、局限性五、结束语一、导言罗纳德•哈里•科斯在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被公认为现代产权理论的经典之作。
其中,科斯提出“市场交易成本”的概念,研究权利的初始界定以及有关的经济问题,并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观点进行质疑与反驳。
其核心观点是,在存在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并且产权明晰的情况下, 为了提高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需综合考虑各种机制,选择一种交易成本较小、总产值最大的制度安排,这样就能够达到有效率的市场均衡结果,并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二、主要观点概述《社会成本问题》一文共分为十节。
科斯一开始便开宗明义就指明了该文的主题是分析外部侵害问题:“本文涉及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工商企业的行为”,以往的一些经济学家因袭了庇古的观点认为损害就要赔偿,但他认为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为此,科斯在论文里面系统的论述自己的观点:1. “外部侵害”的交互性与权利的初始定价问题理论基础:科斯认为外部性侵害应具有交互性,应该避免对乙的损害就会使甲受到损害。
由此可见,外损害交互性质的本质和核心应是从总体和边际的角度来衡量双方损害价值的大小,不能简单地评判谁赔偿谁。
接下来科斯以交易成本为零为前提,分别讨论了对损害负有责任和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
他以走失的牛损坏邻近土地的谷物生长一案为例,从边际和整体的角度分析了比较赔偿、损害和收益大小的过程,而不论损害方是否对损害负责,“这种协议不会影响资源的配置”。
同时,他对造成损害一方是否负有责任分别加以说明,可以看出科斯强调权利的初始界定,从而得出权利的初始界定是进行市场交易的前提这个重要的思想。
可以得出以下相应的解决方案。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社会成本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我对社会成本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社会成本是指一项活动对社会全体成员产生的总体成本,它包括私人成本和外部成本两部分。
私人成本是指由个人或企业承担的成本,而外部成本则是由社会其他成员承担的成本。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成本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成本问题层出不穷。
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社会不公等问题都是由社会成本问题所导致的。
这些问题不仅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社会成本问题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其中,内部化外部成本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
内部化外部成本即是通过各种手段,让产生外部成本的个人或企业承担相应的成本。
比如,通过税收或者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就考虑到外部成本,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另外,社会成本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会成本问题的监管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推动企业和个人更加注重社会成本问题。
企业应该注重社会责任,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还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个人也应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从自身做起,减少对社会成本问题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社会成本问题的深入了解,我认识到社会成本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更是一个关乎整个社会的重大问题。
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社会成本问题,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社会成本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在当今社会,社会成本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社会成本是指由于某种行为或决策而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这些影响和损失可能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或企业,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和福祉。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思考,我对社会成本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社会成本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往往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比如,一家工厂为了降低成本而排放大量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对周围的居民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这就是典型的负面社会成本。
而另一方面,一些企业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和贡献,这就是积极的社会成本。
因此,社会成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议题。
其次,社会成本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对社会成本的考虑。
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立法和监管来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企业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也需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环保义务,推动技术创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积极社会成本。
只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社会成本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最后,社会成本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每个人都是社会成本问题的关注者和承担者,我们的行为和决策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注重个人行为的社会成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社会成本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社会成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总之,社会成本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解决社会成本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社会成本问题不再成为束缚社会发展的障碍,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Pigou的不足
科斯并不认为国家干预能够恰当地消除各种外部影响,相 反,他认为国家行为往往扰乱了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
02 结论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30
案例 糖果制造商VS.医生
2.3 问题的重新说明
• 如果法院判决医生享有让制造商不使用机器的权利。 • 但当事人可通过讨价还价,修改法院安排。 • 继续使用机器使制造商的收入增加,是否大于给医生
带来的收入减少。 • 如果制造商胜诉呢?(经济分析同牛损坏谷物) • 在市场交易的成本为零时,法院有关损害责任的判决
若谷物价格每吨$1,假定牛数与谷物年损失的关系如下:
牛群数目(头)谷物年损失(吨) 每增一头牛造成的谷物损失(吨)
1
1
1
2
3
2
3
6
3
4
10
4
•养牛对农夫种地有负外部性影响时,养牛者最优化时会 养几头牛?
2.1 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
单位:美元 谷物价值 耕种成本 谷物损失价值 纯收益
•对于农夫
12
•产权是对个人财产行为权利的法律界定。 •产权是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规范。 •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即所有者之间行为的关系。 •产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收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 间如何补偿的规则。
1.1 有待分析的问题
外部侵害问题——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企业的行为 例如,工厂排出烟尘影响附近居民
• 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
• 关键在于避免较为严重的损害!
小结:无市场交易成本
• 经济问题是如何使社会总产值最大化。 • 通过市场交易修改权利最初的合法或隐性限定,
是有可能的。 • 市场交易成本为零,市场自由交易进行资源权
利的重新安排可导致产值的最大化(资源最优 利用)。
3 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考察
•科斯认为,这些解决办法并不合适。为什么? 请看科斯的精彩分析——
所得的价值 VS.
牺牲的价值
1.2 问题的相互性
• 甲给乙造成损害。如何制止甲?(×)
甲
乙
• 关键是避免较严重的损害。
• 应从社会总产值最大化的角度看这一问题: 问题是相互的——避免对乙的损害,会使 甲遭受损害!
社会价值的帕累托最优
对资源的配置毫无影响。
2.3 问题的重新说明
• 初始权利的安排直接决定了医生是否有权强迫制糖商 安装新机器或者挪动旧机器,或者制糖商是否有权强 迫医生另择诊所。
• 科斯指出:人们一般将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伤害,因 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制止甲?但这是错误的。我们 正在分析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 使甲遭受损害,必须决定的真正问题是:
10
2
11
10
1
2
9
10
3
2
•给定完全竞争市场上耕种该土地的机会成本,农夫耕种该土 地的纯收益不变,因此使其放弃某地耕作,而与养牛者达成 满意交易的余地存在。因养牛的收益可能超过赔偿农夫的种 粮损失。
•若法律仅规定养牛者赔偿农夫,而不允许农夫放弃耕种与养 牛者交易耕地的用途,会导致谷物种植用地过多、而养牛用
备注: 科斯是法律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5 Pigou的不足
科斯方法渊源于Arthur Cecil Pigou《福利经济学》 (1932)中第二部分中有关社会净产品与私人净产品 差异的章节。
Pigou注意到了外部影响对市场机制的扭曲问题,并力 求用一种源自市场外部的力量加以解决。他指出,市 场失灵发生在私人净收益和社会净收益发生偏离的时 候,他主张通过国家行为来纠正外部影响所造成的市 场失灵现象。
两种定价制度小结 ——科斯第一定理
• 有必要知道损害方是否对引起的损失负责, 因为存在权利的初始界定,才会有权利转让 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
• 如果交易成本为零,无论权利初始界定怎样, 理性人自由交易的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 (市场是有效的,无需求助于政府或法院) ——科斯第一定理
2.3 问题的重新说明
4 权利的法律界定及有关的经济问题
• 存在交易成本时,法律直接影响经济行为。然而很多现行 法律却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合理之处,存在许多合法的妨害。
• 法律明确界定权利的归属后,权利的交易变得不可行或成 本高昂,而现实中的情况也许是,产权交易是帕累托改进 的。交易费用阻碍资源配置最优状态的实现。
• 不同的法律体系设置意味着不同的产权交易路径和交易成 本,从而决定了要素产权具体组合方式和交易的具体实现 路径。科斯把经济生活中企业、市场的二元制度体系,扩 展为企业、市场和法律的三元制度体系。
结论
• 只有得大于失的行为才是人们追求的。 • 必须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以及转成一
种新制度的成本。 • 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应考虑总的效果。 • 从整个社会成本的角度出发,避免了行为双方的
简单讨论。 • 政府干预不一定是最有效的。 • 产权安排的方法,真正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03 启示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32
3 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考察
• 科斯并不反对政府干预,认为从理论上讲,当市场 和企业的交易成本过高时,政府可以作为一种可选 方案。
• 但政府运行成本也很高昂,行政机制是容易屈从于 政治压力、不受任何竞争机制制约、易犯错误的。
• 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有成本,没有理由认为市场 和企业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一定需要政府 管制。经济学家和官员都有过高估计政府管制优点 的倾向。
• 计算牛群规模的扩大所包含的附加成本时,须 考虑其他方面产值的减少这一因素。
• 最终结果:产值最大化
2.2 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
Ø 基本观点:
Ø 造成损失的一方不承担责任
Ø 定价制度完美运行
牛数(头) 1 2 3 4
农夫损失(¥) 1 3 6 10
保持3头
农夫损失$6。 这$6表示:养 牛者增加第3头 牛时,农夫所 需成本的一部 分。
• 帕累托改进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 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 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 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 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 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 法。 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主要作品有《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 (1960),《经济学中的灯塔》(1974)等。
01 简要梳理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3
关键词
帕累托最优 产权
市场调控与政府干预 社会整体成本
4
概念介绍: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
•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 (Pareto efficiency)。
3 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考察
• 三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 Ø 市场——通过市场调整合法权利,产值增长多于带 来的交易成本。 Ø 企业——企业行政成本低于所替代的市场交易成本, 企业活动收益多于企业组织成本。 Ø 政府——当外部损害涉及多人,通过市场和企业解 决问题的成本很高时。 • 但政府管制不是没有成本,关键在于哪种安排交易 成本更小、或总产值更大。
1
1
123ຫໍສະໝຸດ 2363
4
10
4
• 例如,若养牛者不采用新技术时,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价格的引导下的最优化决策是(C=9),这时,饲养 3头牛、赔偿6(养4头牛需赔偿10,不划算)
– 这时,若装设栅栏的成本是C=9<10美元,养牛者就可以 增加养牛量至4头。
2.1 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
• 进一步地,若牛有一条固定的狭长路线 – 假设该土地所获谷物价值$10,但耕种成本 $11,栅栏圈围土地成本$9。 – 若没有养牛者,该土地荒芜; – 现在出现养牛者,则须支付农夫谷物损失的 价值。但此情况不会长久,因此时两人会发 现互惠交易的机会——互惠机会哪里来?
1.2 问题的相互性
所得的价值 VS.
牺牲的价值
• 例如,牛走失损坏临近土地谷物
• 例如,制糖商的机器噪音干扰了隔壁医生 工作的工作
2.1 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
基本观点
v 造成损害的一方赔偿所有损失 v 定价制度正常运行(定价制度运行不需要成本)
案例 走失的牛损坏邻土谷物生长
2.1 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
启示
• 文章收获: • 帕累托最优 • 产权 • 社会整体成本
• 研究方法收获:
• 做学术是漫长的(《企业的
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 ,《经济学中的灯塔》(1974), 1991年获 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 看问题的视角很重要
• 社会整体成本与收益
THANK YOU !
34
地过少。
2.1 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
• 若有一种新技术,只要养牛者采用此技术的费 用低于赔偿费用,该技术就会被采用,如采用 牧犬、放牧人、飞机、步话机、栅栏,等等
2.1 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
谷物价格每吨$1,假定牛群数与谷物年损失的关系如下:
牛群数目(头)谷物年损失(吨) 每增一头牛造成的谷物损失(吨)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读书报告
1
Ronald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新制度经济学的鼻 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科斯是法律经济学的 创始人之一,曾提出"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