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重庆大学 练习题库及答案
【精品】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考研的必备
绪论重点:1.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2.如何抽象实际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3.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4.线性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区别;5.自动控制理论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重点:1.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2.拉氏变换;3.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4.建立环节传递函数的基本方法;5.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与传递函数;6.动态结构图的运算规则及其等效变换;7.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
难点与成因分析:1.建立物理对象的微分方程由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机械、热力、化工、冶金等过程的深入了解,面对这类对象建立微分方程是个难题,讲述时2.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由于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简化普遍只总结了一般原则,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面对变化多端的结构图,初学者难于下手。
应引导学生明确等效简化的目的是解除反馈回路的交叉,理清结构图的层次。
如图1中右图所示系统存在复杂的交叉回路,若将a点移至b点,同时将c点移至d点,同理,另一条交叉支路也作类似的移动,得到右图的简化结构图。
图1解除回路的交叉是简化结构图的目的3. 梅逊公式的理解梅逊公式中前向通道的增益K P 、系统特征式∆及第K 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K ∆之间的关系仅靠文字讲述,难于理解清楚。
需要辅以变化的图形帮助理解。
如下图所示。
图中红线表示第一条前向通道,它与所有的回路皆接触,不存在不接触回路,故11=∆。
第二条前向通道与一个回路不接触,回路增益44H G L -=,故4421H G +=∆。
第三条前向通道与所有回路皆接触,故13=∆。
第三章时域分析法重点:1.一、二阶系统的模型典型化及其阶跃响应的特点;二阶典型化系统的特征参数、极点位置和动态性能三者间的相互关系;,s t)计算方法;2.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r t,p t,%3.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基本措施;4.高阶系统主导极点的概念及高阶系统的工程分析方法;5.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6.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7.控制系统的误差与稳态误差的定义;8.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和系统类型之间的关系;9.计算稳态误差的终值定理法和误差系数法;10.减少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和方法。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本科试卷A答案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试卷2006 ~2007学年第1学期A 卷参考答案一、解答:(20%)1.首先将题中方程转化为拉普拉斯域的方程,同时画出相应的部分结构图模块,如下:(12分)22221221221()()()()[()()]m c sT s Q s Q s T s Q s Q s m c s =-⇒=- (a)111111111()()()()m c sT s Q s T s Q s m c s =⇒=(b)0222()()()T s T s Q s R -=(c)2111()()()T s T s Q s R -=(d)2()s2()s 1()s (b)综合以上四步,可以画出系统的结构图:(4分)2. 整理出系统的传递函数为:(4分)2221112111()(1)(1)s R m c s R m c s R m c s Φ=+++二、解答:(20%)1.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13分)2()(1)t Ks s KK s K Φ=+++,与标准二阶传递函数222()2n n ns s s ωζωωΦ=++相比可得到2n K ω=,21n t KK ζω=+又因为%20%0.455813.5312p p n et δζω==−−→===−−→=所以:212.4694nK ω==,210.178n t K K ζω-==2.系统为I 型系统,在单位阶跃下0ss e =(7分)三、解答:(15分)1.(1)根轨迹起点为系统开环极点:1230,2p p p ===-根轨迹终点系统的开环零点:三个无穷开环零点; (2)分支数: n=3,分支数为3;(3)因为本系统中,m =0,n =3,所以渐近线共有3条, 渐近线的倾角:(21)(21)60,60,18030o o ok k n m ππϕ++===---渐近线交点:110022303n mi ji j k p z n m σ==-+-=-==---∑∑(4)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布: -2 ~ -∞之间。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三、(8分)写出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结构图化简,梅逊公式均可)。
四、(共20分)设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试求:
1、 ; ; ; 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调节时间 及峰值时间 。(7分)
2、 ; 和 ; 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调节时间 和峰值时间 。(7分)
3、根据计算结果,讨论参数 、 对阶跃响应的影响。(6分)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
等方法。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6、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7、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
1、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 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
试题四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和,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等。
五、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均大于0,试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16分)[第五题、第六题可任选其一]
六、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3所示。试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6分)
七、设控制系统如图4,要求校正后系统在输入信号是单位斜坡时的稳态误差不大于0.05,相角裕度不小于40o,幅值裕度不小于10 dB,试设计串联校正网络。( 16分)
自动控制原理_重庆大学_期末试卷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1) 课程试卷2010 ~2011 学年 第1 学期开课学院:自动化学院 课程号: 17001030考试日期:考试方式: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20分)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系统运行过程中无论用水流量如何变化(由阀门Q 2操纵),希望水面高度(液位)H 保持不变。
1、简述工作原理。
2、画出系统的原理方块图,并指明被控对象、检测元件、执行元件、被控量、给定值和干扰。
3、该系统是开环还是闭环控制系统?是定值还是随动控制系统?二、(20分)已知机械系统的各环节或元件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组为:12110210022,(),()11,,i i F F F F f x x F k x x z F y F x z y f k =+=-=-⎧⎪⎨===+⎪⎩ 其中 1212,,,f f k k 均为已知参数。
1. 根据所给出的微分方程组,写出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的代数方程组;2. 绘制各环节或元件的方框图;3. 绘制出以i x 为输入,o x 为输出的系统动态结构图;4. 求出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三、(15分)控制系统结构如图 2所示。
试确定使阻尼比为0.5时的t k 值,并比较两个系统的性能指标。
四、(15分)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32(1)()56k s G s s s s+=++。
试概略绘出闭环系统根轨迹,并求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命题人:组题人:审题人:命题时间:教务处制学院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封线密图1 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a()b图 2 系统结构图五、(15分)系统开环幅相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在s 右半平面上的极点个数为P ,试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六、(15分)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kG s s s =+。
若要求系统开环截止频率 4.4 /s c rad ω≥,相角裕度45γ≥,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0.1ss e ≤,试求无源超前网络参数。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则G(s)为G1(s)+G2(s)(用G1(s)与G2(s)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ω,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7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水温。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稳定。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K s s Ts τ++arctan 180arctan T τωω--。
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c ω对应时域性能指标调整时间s t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是指闭环传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稳定性。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G s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等。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考研的必备
第一章绪论重点:1.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2.如何抽象实际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3.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4.线性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区别;5.自动控制理论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重点:1.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2.拉氏变换;3.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4.建立环节传递函数的基本方法;5.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与传递函数;6.动态结构图的运算规则及其等效变换;7.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
难点与成因分析:1.建立物理对象的微分方程由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机械、热力、化工、冶金等过程的深入了解,面对这类对象建立微分方程是个难题,讲述时2.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由于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简化普遍只总结了一般原则,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面对变化多端的结构图,初学者难于下手。
应引导学生明确等效简化的目的是解除反馈回路的交叉,理清结构图的层次。
如图1中右图所示系统存在复杂的交叉回路,若将a点移至b点,同时将c点移至d点,同理,另一条交叉支路也作类似的移动,得到右图的简化结构图。
图1 解除回路的交叉是简化结构图的目的3. 梅逊公式的理解梅逊公式中前向通道的增益K P 、系统特征式∆及第K 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K ∆之间的关系仅靠文字讲述,难于理解清楚。
需要辅以变化的图形帮助理解。
如下图所示。
图中红线表示第一条前向通道,它与所有的回路皆接触,不存在不接触回路,故11=∆。
第二条前向通道与一个回路不接触,回路增益44H G L -=,故4421H G +=∆。
第三条前向通道与所有回路皆接触,故13=∆。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重点:1. 一、二阶系统的模型典型化及其阶跃响应的特点;2. 二阶典型化系统的特征参数、极点位置和动态性能三者间的相互关系;3. 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r t ,p t ,%σ,s t )计算方法;4. 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基本措施;5. 高阶系统主导极点的概念及高阶系统的工程分析方法;6. 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7. 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8. 控制系统的误差与稳态误差的定义;9. 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和系统类型之间的关系;10. 计算稳态误差的终值定理法和误差系数法;11. 减少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和方法。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 涂植英 免费
法析 分域 时
章三第
。 4 H 4G � 1 � 2 � 故� 4 H 4G� � L 益增路回�触接不路回个一与道通向前条二第
。 1 � 1 � 故�路回触 接不在存不 �触接皆路回的有所与它�道通向前条一第示表线红中图
形图的化变以辅要需。楚清解理于难�述讲字文靠仅系关的间之 K � 式子 余的路通向前条 K 第及 � 式征特统系、 KP 益增的道通向前中式公逊梅
换变效等的图构结态动 .2
时述讲�题难个是程方分微立建象对类这对面�解了入深的 程过等金冶、工化、力热、械机对乏缺遍普生学科本的业专化动自于由
程方分微的象对理物立建 .1
�析分因成与点难 。式公逊梅与图流号信.7 �换变效等其及则规算运的图构结态动.6 �数函递传与图构结态动的统系制控.5 �法方本基的数函递传节环立建.4 �数函递传--型模学数域复.3 �换变氏拉.2 �程方分微--型模学数域时.1 �点重
. 点缺优的统系制控环闭和统系制控环开较比试 1-1
论绪 章一第
� C1G � N 2G � C �系关算运得理处号信续连可按�此由�号信续连是的 * 出输后象对续连过通号信散离解理是点要的决解。系关联串的误错 ) s ( 2G 和
�
�
。型模学数统系散离的确正到得可即�换变 Z 经再
) s ( 1G 致导�号信散离和号信续连的内统系清分有没是因原的误错生发
3-1
。值定设到达以�统系热加制控去�较比相值度温与再�度温的子 炉前当出测检�偶电热或�阻电热过通统系制控度温个一�如例。明 证所点优的统系环闭的述描的中 1-1 由。馈反负用采常统系制控环闭 � 答解 。馈反叫式方制控的用作制控生产统系对并端入输回引号信出输统系将
。之明说 例举 试 �馈 反 负用 采 常 统系 制控 环 闭么 什 为� 馈 反叫 么 什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PLC试题和答案
PLC试题一、填空题1、电气控制图中,接触器的索引如果为:则表示在图中接触器KM1有 3 个主触点在图中 2 区;接触器KM1有1个辅助常闭触点在图中 13 区。
2、电气控制电路图中,接触器的索引如果为右所示,则表示在图中接触器KM1有 3 个主触点在图中 2 区;接触器KM1有 0 个辅助常闭触点。
3、热继电器是对电动机进行长期过载保护的电器。
4、电气控制图一般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
5、按国标规定,“停止”按钮必须是红色,“启动”按钮必须是绿色。
6、熔断器是短路保护的电器。
7、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中的互锁种类可以分为电气互锁和机械(按钮)互锁。
8、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
二、简答题1、交流电磁线圈误接入相应直流电源,或者直流电磁线圈误接入相应交流电源,将分别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答:直流电磁线圈匝数多,接到交流电源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能平衡外部电压,器械不动作;交流电磁线圈匝数少,接到直流电源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足以平衡外部电压,易烧坏器械。
2、简述速度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答:速度继电器的转子空套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定子中嵌有磁性导条,一旦电动机转动,带动转子在定子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继而产生电磁转矩,使定子向轴转动方向偏摆一定角度,从而使定子柄拨动触点系统动作。
当转速下降,转矩减小,定子柄在弹簧力的反作用力下复位,触点系统也复位。
三、设计题1、试设计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要求加入基本的保护环节。
参考电路:2、试设计一可以实现两地同时控制同一电动机起停的控制电路。
参考电路:PLC部分一、填空题1、说出下列指令的名称L D 逻辑取指令LDI 逻辑取反指令OUT 驱动线圈输出指令AND 单个常开触点的串联连接指令ANI 单个常闭触点的串联连接指令O R 单个常开触点的并联连接指令ORI 单个常闭触点的并联连接指令LDP 取脉冲上升沿指令LDF 取脉冲下降沿指令ANDP 与脉冲上升沿指令ANDF 与脉冲下降沿指令ORP 或脉冲上升沿指令ORF 或脉冲下降沿指令ORB 电路块的或操作指令ANB 电路块的与操作指令MPS 进栈指令MRD 读栈指令MPP 出栈指令M C 主控指令MCR 主控复位指令INV 取反指令SET 置位指令RST 复位指令PLS 输入信号上升沿产生微分输出指令PLF 输入信号下降沿产生微分输出指令NOP 空操作指令END 总程序结束指令RET 步进返回指令STL 步进梯形指令T O 从特殊功能模块写入指令FROM从特殊功能模块读出指令SFTR 位右移位指令SFTL 位左移位指令MOV 数据传送指令INC 加1指令DEC 减1指令CMP 比较指令ZCP 区间比较指令C J 条件跳转指令ZRST 区间复位指令ADD 二进制加法指令SUB 二进制减法指令2、PLC的输入/输出继电器采用 8 进制进行编号,其它所有软元件均采用 10 进制进行编号。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有反馈B. 控制器的类型C. 系统是否稳定D. 系统的响应速度答案:A2. 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存在偏差,则该系统()。
A. 是闭环系统B. 是开环系统C. 没有反馈D. 是线性系统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A. 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B. 所有开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C. 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D. 所有开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答案:A4.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
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前馈答案:A5. 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通常用来衡量()。
A. 系统的稳定性B. 系统的快速性C. 系统的准确性D. 系统的鲁棒性答案:C6.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闭环传递函数T(s)是()。
A. G(s)H(s)B. G(s)H(s)/[1+G(s)H(s)]C. 1/[1+G(s)H(s)]D. 1/G(s)H(s)答案:B7. 根轨迹法是一种用于()的方法。
A. 系统稳定性分析B. 系统性能分析C. 系统设计D. 系统故障诊断答案:B8.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T(s)的零点是()。
A. G(s)的零点B. H(s)的零点C. G(s)和H(s)的零点D. G(s)和H(s)的极点答案:A9.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T(s)的极点是()。
A. G(s)的零点B. H(s)的零点C. 1+G(s)H(s)的零点D. G(s)和H(s)的极点答案:C10.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系统的稳态误差与()有关。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控制器B. 被控对象C. 执行机构D. 操作人员答案:D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项属于反馈环节?A. 控制器B. 执行机构C. 被控对象D. 反馈元件答案:D3.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答案:D4.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属于开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控制答案:A5.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控制规律不会产生稳态误差?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B6.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适用于一阶惯性环节?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答案:A7.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环节不会产生相位滞后?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微分环节D. 比例-积分环节答案:A8.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D9.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环节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阻尼效果?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微分环节D. 比例-积分环节答案:C10.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________。
答案:反馈元件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环节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3.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稳定性好、快速性好、准确性高4. 开环控制系统的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和,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等。
C、会使系统的根轨迹向s平面的左方弯曲或移动;
D、可增加系统的稳定裕度。
9、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来自系统的( )。A、稳态精度 B、稳定裕度C、抗干扰性能 D、快速性
10、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
A、闭环极点为 的系统B、闭环特征方程为 的系统
C、阶跃响应为 的系统D、脉冲响应为 的系统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4、传递函数是指在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与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相频特性为。
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 对应时域性能指标,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
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4、 时,求系统由 产生的稳态误差 ;(4分)
5、确定 ,使干扰 对系统输出 无影响。(4分)
五、(共15分)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重庆大学08-09年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题A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试卷2008 ~2009 学年 第 一 学期开课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号: 考试日期:考试方式: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1)输入量是变化着的,并且要求系统的输出量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做出相应变化的系统是( )。
①.随动系统 ②.恒值系统 ③.离散系统 ④.非线性系统2.如图2.4示控制系统,=)()(S R S E ( )。
①.)()(1)(211S G S G S G +②.)()(1)(212S G S GS G + ③.)()(1121S G S G +④.)()(1)()(2121S G S G S G S G +3.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10010s(s )+该系统被称为( ) 。
①.无阻尼二阶系统 ②.欠阻尼二阶系统 ③.临界阻尼二阶系统 ④.过阻尼二阶系统4.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t S =9秒(取2%误差带),该系统的阻尼比为ζ=0.5,其无阻尼振荡角频率ωn=( )。
①.1 ②.2 ③.4 ④.55.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041051011.s G s H s s .s .s +=++,其根轨迹增益为( )。
①.2 ②.4 ③.16 ④.86.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右极点,该系统闭环稳定的条件是:当ω从0→ ∞变化时,开环G(j ω)曲线( )。
①绕(-1,j0)点转180o ②绕(-1,j0)点转90o ③绕(-1,j0)点转-180o ④不包围(-1,j0)点 7.如图2所示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中,ωc= 。
①.10rad/s ②.20 rad/s ③.50 rad/s ④.100 rad/s8..如图3所示幅频特性对应的校正环节为 。
①.滞后校正 ②.超前校正 ③. 滞后—超前校正 ④.比例校正命题人:侯世英组题人:侯世英审题人:命题时间:2008年12月教务处制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封线密图2.49.如图4所示非线性特性为( )。
自动控制原理 重庆大学 练习题库及答案
1、微分环节的对数幅频曲线为过点(1,j0)的直线,其斜率为()。
•A、 -20dB/dec•B、 20dB/dec•C、 -40dB/dec•(ω)在( )线上正负穿越次数之差等于开环右极点数的1/2。
•A、-180o•B、180o•C、-90o•o3、反馈回路包含振荡环节,结果由原来的振荡环节转变成()。
•A、积分环节•B、微分环节•C、振荡环节•4、在下列系统或过程中,属于闭环系统的有()。
•A、全自动洗衣机•B、电风扇•C、电冰箱••A、•B、•C、•D、6、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根据系统在零初始状态时,对()的瞬态响应得出的。
•A、单位脉冲信号•B、单位阶跃信号•C、单位斜坡信号•7、二阶系统的闭环增益加大()。
•A、快速性能好•B、超调量愈大•C、t p提前•8、下图中系统为开环稳定(p=0),其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是()。
•A、•B、•C、•D、9、关于开环传递函数G k(s)、闭环传递函数G B(s)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B、•C、•D、10、()指在调整过程结束后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也称为静态精度。
•A、稳定性•B、快速性•C、准确性•11、哪种信号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常用输入信号。
()•A、单位脉冲函数•B、单位阶跃函数•C、单位斜坡函数•12、关于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G B(s) 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三者的零点相同•B、G B (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零点相同•C、G B(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极点相同•13、关于系统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线性系统稳定性与输入无关•B、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C、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14、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则其根轨迹起始于()。
•A、G(s)H(s) 的极点•B、G(s)H(s) 的零点•C、1+ G(s)H(s)的极点•15、频率特性随频率而变化,是因为系统含有()。
《自动控制原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线性连续控制系统常用的数学模型有 、 、 。
2.自动控制系统按照控制方式可分为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和 控制系统。
3.自动控制系统按照有无反馈可分为 控制系统和 控制系统。
4.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任何一个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都由 过程和 过程两部分组成。
二、简答题1.什么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什么是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当给定量和扰动量同时作用于线性控2. 什么是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有哪些特点?三、计算题1.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11G s s T s T s =++,其中,10T >,20T >。
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开环频率特性Nyquist 曲线的概略图形;(2)根据Nyquist 判据确定使闭环系统稳定的参数T1、T2应该满足的条件。
2. 已知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K G s H s s s =+,试求: (1)用奈氏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2)若给定输入r(t) = 2t +2时,要求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25,问开环增益K 应取何值。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2.开环、闭环、复合3.闭环、开环4.瞬态、稳态 二、简答题1.答: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前向通路传递函数与反馈通路传递函数之积;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输出的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之比。
当给定量和扰动量同时作用于系统时,通过叠加原理计算系统的输出量。
2.答:解答:定义: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的Laplace 变换与引起该输出的输入量的Laplace 变换之比。
传递函数具有以下特点(1)传递函数的分母反映了由系统的结构与参数所决定的系统的固有特性,而其分子则反映了系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2)当系统在初始状态为零时,对于给定的输入,系统输出的Laplace 变换完全取决于其传递函数。
但是,一旦系统的初始状态不为零,则传递函数不能完全反映系统的动态历程。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细讲解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细讲解word 格式文档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8 分)1.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共 4种。
2.连续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dc(t )3.某统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0.5C(t)=2r(t) 。
则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dtΦ(s)= ;该系统超调σ %= ;调节时间 ts( =2%)= 。
4.某单位反馈系统G(s)=100(s 5)阶(0.1s,则该系统是s22)(0.02s 4)型系统;其开环放大系数K= 。
5.已知自动控制系统L(ω)曲线为:L( ω)dB40 [-20]则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 ;ωCω0.1ωC = 。
6.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又称为调节器,其校正作用是。
7 .采样器的作用是,某离散控制系统(1e 10T )(单位反馈T=0.1 )当输入r(t)=t 时.该系统稳态误差G(Z)2 (Ze 10T(Z 1) )为。
二 . 1. 求图示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G4+R(s) G1 G2 G3 C(s )-- -G5G6求:C(S)(10 分)R(S)专业整理2.求图示系统输出C ( Z)的表达式。
( 4 分)R( s)TG1 G2 G3 C(s)-TH1 H2四.反馈校正系统如图所示(12 分)求:( 1) Kf=0 时,系统的ξ,ω n 和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 e ss.(2)若使系统ξ =0.707 ,k f应取何值?单位斜坡输入下e ss.= ?R(s) 8 c(s)S(S 2)k f s专业整理五.已知某系统 L(ω)曲线,(12 分)(1)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G ( s)(2)求其相位裕度γ( 3)欲使该系统成为三阶最佳系统.求其 K=?,γ=?maxL(ω)[-20]100ω10 25 ωc[-40]六、已知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示。
P 为开环右极点个数。
г为积分环节个数。
重庆大学09-10年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题A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试卷2009 ~2010 学年 第 一 学期开课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号: 考试日期:考试方式: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1、控制系统的偏差量来自于控制系统下列哪个元件的输出?( )A.放大元件B.测量元件 C.被控对象 D.比较元件 2、下列哪种形式不属于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A.频率特性B.传递函数C.状态空间表达式D.闭环特征方程 3、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平面的s 原点,其( )。
A.响应速度越慢B.响应速度越快C.准确度越高D.准确度越低4、正反馈根轨迹与负反馈根轨迹绘制在下列哪条绘制法则上不相同?( )A.实轴上的分离点B.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C.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D.渐近线与正实轴的夹角5、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s Ke s Ts τ-+(,其幅频特性()G j ω应为( )。
A.(1)Ke T τωω-+ B.1Ke T τωω-+τω-6、微分环节的幅频特性,其幅值与频率成( )。
A.指数关系B.正比关系C.反比关系D.不定关系7、最小相位系统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
A.开环频率特性曲线)(ωj G 不包围-1点B.当ω由0→∞变化时,)(ωj G 顺时针绕-1点旋转180°C.当ω由0→∞变化时,)(ωj G 反时针绕-1点旋转180°D.在)(ωL >0的区域内,)(ωϕ曲线对π-线正负穿越次数之差为开环极点数8、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72/10.24/1)(s s s G C ++=,该校正装置为( )校正装置。
A.超前 B.滞后 C.滞后—超前 D.比例—微分9、下列哪个说法不是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A.非线性系统可能会产生自激振荡B.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输入信号的大小有关C.非线性系统满足叠加原理D.非线性系统的输出量中可能含有高次谐波分量10、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在下面4个关于状态转移矩阵性质的选项中,其中正确的是( )。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有答案的)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有答案的)自动控制理论试卷(a/b卷闭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后,共15分后)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存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为按的线性网络复合控制和按的线性网络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s),则g(s)为(用g1(s)与g2(s)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原产例如图1右图,则并无阻尼自然频率?n?,阻尼比??,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g(t)?10e?0.2t?5e?0.5t,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6、根轨迹起始于,终止于。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tg?1(??)?900?tg?1(t?),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8、pi控制器的输出-输入关系的时域表达式就是,其适当的传递函数为,由于分数环节的导入,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使用负反馈形式相连接后,则()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a、减少开环极点;b、在分数环节另加单位负反馈;c、减少开环零点;d、导入串联全面性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d(s)?s3?2s2?3s?6?0,则系统()1a、平衡;b、单位阶跃积极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下降;c、临界平衡;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z?2。
4、系统在r(t)?t2促进作用下的稳态误差ess??,表明()a、型别v?2;b、系统不稳定;c、输出幅值过小;d、闭环传递函数中存有一个分数环节。
5、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a、主意见反馈口符号为“-”;b、除kr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c、非单位反馈系统;d、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g(s)h(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微分环节的对数幅频曲线为过点(1,j0)的直线,其斜率为()。
•A、 -20dB/dec
•B、 20dB/dec
•C、 -40dB/dec
•
(ω)在( )线上正负穿越次数之差等于开环右极点数的1/2。
•A、-180o
•B、180o
•C、-90o
•o
3、反馈回路包含振荡环节,结果由原来的振荡环节转变成()。
•A、积分环节
•B、微分环节
•C、振荡环节
•
4、在下列系统或过程中,属于闭环系统的有()。
•A、全自动洗衣机
•B、电风扇
•C、电冰箱
•
•A、
•B、
•C、
•D、
6、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根据系统在零初始状态时,对()的瞬态响应得出的。
•A、单位脉冲信号
•B、单位阶跃信号
•C、单位斜坡信号
•
7、二阶系统的闭环增益加大()。
•A、快速性能好
•B、超调量愈大
•C、t p提前
•
8、下图中系统为开环稳定(p=0),其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是()。
•A、
•B、
•C、
•D、
9、关于开环传递函数G k(s)、闭环传递函数G B(s)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B、
•C、
•D、
10、()指在调整过程结束后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也称为静态精度。
•A、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
11、哪种信号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常用输入信号。
()
•A、单位脉冲函数
•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斜坡函数
•
12、关于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G B(s) 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三者的零点相同
•B、G B (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零点相同
•C、G B(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极点相同
•
13、关于系统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线性系统稳定性与输入无关
•B、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C、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
14、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则其根轨迹起始于()。
•A、G(s)H(s) 的极点
•B、G(s)H(s) 的零点
•C、1+ G(s)H(s)的极点
•
15、频率特性随频率而变化,是因为系统含有()。
•A、储能元件
•B、耗能元件
•C、比例关节
•
16、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它是()。
•A、线性定常系统
•B、线性系统
•C、非线性系统
•
17、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最本质的区别是()。
•A、开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B、开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C、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有反馈回路
•
18、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3/(s+0.2) ,则其频率特性是 ( ).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