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 望天门山 鄂教版

合集下载

望天门山的教案8篇

望天门山的教案8篇

望天门山的教案8篇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在教案中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望天门山的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望天门山的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

难点:体会诗句含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的山。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发言)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指名读,全班齐读。

◎出示作者介绍。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明确:中断,从中间割断;出:耸出来;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同桌交流,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

明确: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

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明确:天门山的雄伟、有气势;青青的水、绿绿的水;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望,一只小船在水中荡荡悠悠。

◎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句?明确:(1)“天门中断楚江开”——“中断”一词写出了天门山的气势,令人向往。

《望天门山》教案(精选12篇)

《望天门山》教案(精选12篇)

《望天门山》教案(精选12篇)《望天门山》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的网络,李白的一些诗歌和其他诗人描写长江的名句。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一、巧妙引诗文师:就在我们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处雄奇秀丽的景色,同学们想去看看吗?生:想,是什么呀?师: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现在请大家随着李白一同去游览长江吧。

利用网络课件展示给学生的是:李白兴致勃勃乘船顺江而下欣赏天门山一处奇特景象,配乐,李白诵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欣赏结束。

师:你们游览了天门山的景色,有何感叹?生a:天门山真雄伟啊!生b:长江真浩瀚啊!生c:天门山真险峻,这里的江水波涛汹涌可称奇观。

生d:这里的景色真美,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生e:李白很有才华,作了这么美的诗。

师总结:大家看得仔细,说得更好,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诗中内容。

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

(板书:山),什么字?你能说带有山或与山有关的吗?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哪些山?还想去游哪些山?今天,老师带你们沿着当年李白的足迹去游天门山,怎么样?那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二、初读知大意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

(师范读)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那就与老师一起读吧!男生来读读。

女生来读读。

全班一起读。

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望天门山鄂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望天门山鄂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望天门山鄂教版望天门山教学目标:1.在反复吟诵中想象天门山高耸陡峭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会积存诗词。

教学重点:用语言描画自己从古诗中想象到的画面。

教具:卡片音乐录音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人师:同学们,你们登过山吗?看到了什么?生:全班讨论师:今天我们一起随唐代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望天门山,感受一下天门山的陡峭。

出示天门山图片。

二、教师范读古诗师范读生闭眼倾听,想象看到了什么?三、生自学古诗出示诗歌1、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读中看到什么?3、同座互听互读。

4、看图:在图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画下来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四、指导有感情地诵读。

1、观赏古诗录音。

放配乐古诗录音,师生边听边看挂图。

2、谁情愿当诗人把《望天门山》读给我们听?3、讨论:把你从古诗中看到的说给我们听。

4、指导诵读。

5、师配乐表演读。

6、生配乐朗读。

7、分男女配乐朗读。

五、布置作业1、把你从古诗中看到的景色说给家长听。

2、找一首描写山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山雄奇水壮阔备课素材【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唐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寂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邻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青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

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

有《李太白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相关图片李白古诗静夜思李白8.0(17999人评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古诗诵读《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古诗诵读《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鄂教版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天门山时看到天门山的壮观美景而诗兴大发,即兴所作,这首诗主要写所见,融情于景,抒发赞美之情,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描述山川的气势。

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行船的感触感染。

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气象的描画,赞美了神气壮丽的天门山风景,表白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悲观豪放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独立探究为主,教师创设情景,适时予以指导,辅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课题,引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反映人民疾苦和愿望,抒发对美好理想的渴望和追求。

他的诗歌风格雄奇豪放,想象力丰富。

他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2、天门山简介:天门山,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

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 263 年),嵩梁山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天门洞南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门户,从此而得名天门山。

3、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字词、句式和韵律,如“天门”、“中断”、“楚江”、“碧水”等词汇及其在诗中的含义。美。
3.通过学习《望天门山》,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感,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4.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古诗中的画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5.诗歌意境:运用多媒体展示与诗句相关的画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讲授的新知,讨论以下问题:
a.诗句中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诗人是如何运用词语描绘天门山的?
c.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望天门山》的诗意、意境和情感。
2.强调古诗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如关注关键词、发挥想象、感悟情感等。
3.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五)作业小结
1.课后作业:
a.抄写并背诵《望天门山》。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望天门山》的意境中,我将采用以下情景创设策略:
1.利用多媒体展示天门山的壮美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配乐朗诵,让学生在音乐和朗读声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创设“诗人游历天门山”的情境,让学生跟随诗人的脚步,一起探索天门山的奥秘,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5.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诗意的眼光看待世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望天门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感受诗中美景,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古诗,说说了解的诗人。

2.导入新授,检查学生预习《望天门山》的情况。

(1)齐读《望天门山》后,指名读。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雄伟的长江美景。

二、朗读诗歌,感受美景1.再读诗歌,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较容易的问题,请其他同学帮忙,较难的、重点的问题留在讲读时再解决)2.先理解字、词意思,再讲诗句的意思。

(抓字眼,明大意)(1)自主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学句意,小组讨论句意后,指名说句意。

【让学生从文本的自由品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中意境】(3)播放课件:从中间割断,清清的奔腾东流的长江水,到了天门山时,被陡峭的山壁阻隔而回旋激荡。

(4)自主学习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

(6)指名说句意: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轻捷而来。

3.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诗意。

4.引导学生理解《望天门山》表达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给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想像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祖国山川景色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李白的资料,侧重于写景方面的。

vcd课件:教学方法:读读画画,读读讲讲。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最近,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望天门山》,大家说可以怎样来学习?教师引导归纳学法:(1)说作者(2)读诗文(3)讲诗意(4)画风景(5)评意境(6)背课文(7)赏类文二、学习古诗《望天门山》1、说一说作者:李白。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谈自己对李白的了解。

师相机补充:李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现存诗约700余首,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其诗作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大。

这首诗是作者遇赦返乡途经天门山时,看见长江流经天门山附近一段的雄奇壮丽的景色后写下的一首诗。

2、读一读。

①师范读;②自己读、小组合作读,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插图自学古诗,读通,试着说意思。

③抓住重点词语读。

(断、开、回、出)④集体读。

(注意音调和诗的平仄)。

3、说一说(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a、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结合画面说)b、师相机提问补充:“天门”指天门山,天门山怎么了?从中间断开了,一个“断”字,让人觉得奇,为什么断了?是楚江水冲断了,能把山冲断的江水,是怎样的浩大和汹涌?楚江水使天门山从中间断开,冲开了(板书:出)一条顺畅的通道,可以想象出天门山地势的险要。

“碧水”指楚江水,“碧”写出了江水的颜色,“东流”,向东流去。

“至此回”,原文说是“直北回”,回的意思是到这里拐弯,(板书:回),楚江在这里因山势而转,形成回旋北流的气势。

三年级《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三年级《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三年级《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三年级《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通用11篇)《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三年级《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自制演示文稿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各种字体的“山”及《望天门山》的草书作品,初步感知书法魅力。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你们爱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山?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

有一位唐代诗人,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又被称为“游侠”。

他就是——李白。

(板书)3、出示课件(《望庐山瀑布》《游泰山》),读后揭题:他还去过一座山,山名就在刚才那幅字里,看得出是去哪座山吗?(师板书:天门山)4、今天,就让我们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

(师板题)释题:“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正音,强调:“中”是个多音字,“中断”就是“中间断开”的意思,因此在诗中读第一声。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5、指名读。

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是一幅画,画里都有些什么呢?7、再读诗,画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8、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

)三、绘画想象,感悟诗境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想象这些画面。

2、谁愿意用朗读和大家分享自己想象的画面?3、诗画诗画,诗画不分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当一回小画家,把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画下来。

首先,你认为天门山是怎样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4、是啊,名为天门,必为天之门户也。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设计(通用15篇)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设计(通用15篇)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

2、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他体验诗人的感情。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呢?指定学生起来背一背李白的一些古诗。

2、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写的诗——(学生齐读课题)《望天门山》。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读诗乐趣。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1、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断楚孤帆亦妆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2)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的!(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家联系课文中的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1)学生个人读悟。

(2)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3)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4)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独立理解诗歌的意思。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遵循了“注重朗读指导的原则”和“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诗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4、指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地背。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的网络课件,李白的一些诗歌和其他诗人描写长江的诗词名句。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一、巧妙引诗文在我们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处雄奇秀丽的景色,同学们想去看看吗?师: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现在请大家随着李白一同去游览长江吧。

利用网络课件展示给学生的是:李白兴致勃勃乘船顺江而下欣赏天门山一处奇特景象,配乐,李白诵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欣赏结束。

师:你们游览了天门山的景色,有何感叹?指名答:天门山真雄伟啊!长江真浩瀚啊!天门山真险峻,这里的江水波涛汹涌可称奇观。

这里的景色真美,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李白很有才华,作了这么美的诗。

师总结:大家看得仔细,说得更好,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诗中内容。

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

(板书:山),什么字?你能说带有山或与山有关的成语吗?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哪些山?还想去游哪些山?今天,老师带你们沿着当年李白的足迹去游天门山,怎么样?那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二、初读知大意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

(师范读)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那就与老师一起读吧!男生来读读。

女生来读读。

全班一起读。

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在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方面,教师可通过举例、对比、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修辞手法的特点和用法。
-在自然美的描绘与表达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通过仿写、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望天门山》这一首古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美丽的自然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人如何通过文字描绘自然之美。
3.发展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其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和品味。
5.增强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长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诗句。
(4)写作技巧的运用: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诗句描绘自然景色,提高写作能力。
举例:《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用了对偶和意象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
2.教学难点
(1)诗句内涵的深入理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诗句背后的深层意义和诗人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望天门山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望天门山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望天门山9篇望天门山 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人的壮志豪情。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欣赏天门山风景。

一边欣赏一边听老师的激情简介。

2、说一说:天门山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雄伟壮观、气势磅礴……)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望天门山。

(师板题)学生读题,解题4、题目指的是谁望天门山?(李白)你们对李白了解有多少?(学生自由说)师出示课件,补充简介李白。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自由地读诗2、字正腔圆地读诗(个别读,学生评析,男女赛读,齐读)3、画节奏线,并指导有节奏地读。

4、手舞足蹈地读诗(并提倡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5、按平仄规律读诗。

(画平仄线—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师生配合读—小组赛读—齐读)三、紧扣字眼,领悟诗意1、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有人说,书读百遍,画面出现,那么,这画面里边都画了些什么呢?(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①“楚江”指的是什么?(长江)请学生欣赏长江,说一说长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样的天门山,配上这样的长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谁来读一读这句诗。

(指导朗读)②除了天门山,除了楚江,还有孤帆呢,说到“孤帆”,让我想起:李白曾经送孟浩然去广陵时,想起了不能和孟浩然一起作诗饮酒时,于是就写下了这样一句诗,读(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完后,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难过、忧伤……)③同样是“孤帆”,让我们读读这首诗里的“孤帆”是否也是一种感伤的情绪呢?(课件出示:孤帆一片日边来)齐读,有感伤吗?为什么在这里却没有感伤呢?主要因为哪个字?(日)④理解“日“字(“日”就是“太阳”,太阳代表温暖,有了温暖,“孤帆”就不孤了) 师:孤独的李白孤帆一片自上游顺水而下,一到天门山,天门山就像大门敞开一样,连太阳都放射着光芒迎接自己,让他的不开心,他的孤独一扫而光。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望天门山》教学教案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望天门山》教学教案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望天门山》教学教

《望天门山》学习以后,同窗们需要用语言描绘自己从古诗中想象到的画面。

特地为大家搜集收拾了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望天门山》教学教案,但愿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1、在反复吟诵中想象天门山挺拔峻峭的画面,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酷爱之情。

2、指点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学会累积诗词。

教学重点:
用语言描绘自己从古诗中想象到的画面。

教具筹备:
卡片音乐录音图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人
师:同窗们,你们登过山吗?看到了甚么?
生:全班讨论
师:今天咱们一块儿随唐朝大诗人李白一块儿去望天门山,感受一下天门山的峻峭。

二、教师范读古诗
师范读生闭眼凝听,想象看到了甚么?
三、生自学古诗
1、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读中看到甚么?
3、同座互听互读。

4、看图:在图上看到甚么?想到甚么?还有甚么不懂?画下来小组交换,教师点拨。

四、指点有感情地诵读。

1、赏识古诗录音。

放配乐古诗录音,师生边听边看挂图。

2、谁愿意当诗人把《望天门山》读给咱们听?
3、讨论:把你从古诗中看到的说给咱们听。

4、指点诵读。

5、师配乐表演读。

6、生配乐诵读。

7、分男女配乐诵读。

五、布置功课
1、把你从古诗中看到的风景说给家长听。

2、找一首描述山的古诗和同窗交换。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

2、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他体验诗人的感情。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呢指定学生起来背一背李白的一些古诗。

2、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写的诗——(学生齐读课题)《望天门山》。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读诗乐趣。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1、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断楚孤帆亦妆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2)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的!(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家联系课文中的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1)学生个人读悟。

(2)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3)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4)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独立理解诗歌的意思。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遵循了“注重朗读指导的原则”和“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诗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4、指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地背。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热爱古诗。

四、书写生字,默写古诗。

1、练习写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设计意图:养成天天练、天天写的好习惯。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教案
教案名称:《望天门山》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可以流畅地朗诵和背诵这首古诗,并深入了解诗意。

2. 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壮丽河山,并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请学生们先自行预习,并圈出不了解的字词。

二、导入课程
展示课文中提到的山水画卷,引导学生观察和联想。

三、课堂分析
1. 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

2. 借助图片和地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天门山的位置和景色。

四、古诗朗诵
1. 老师演示诗歌朗诵,让学生反复练习,强调语气和节奏。

2. 让学生尝试表演,模仿朗诵。

五、文本解读
1. 分析诗人描述的情境,增进学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2. 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天门山,发表个人见解。

六、课堂活动
1. 讨论诗人在赞美祖国风光的同时,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2. 分组创作诗词,描绘自己心中的壮美河山。

七、总结与反思
请学生们分享这节课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作业
1. 布置描叙大自然之美的写作任务。

2. 背诵古诗。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如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随时联系我。

《望天门山》教案5篇

《望天门山》教案5篇

《望天门山》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望天门山》教案5篇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教学思路和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秀的教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望天门山》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望天门山》教案优秀1一、教材简介本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李白的《望天门山》,我略去其中的写字和识字环节,和大家探讨的是如何更好地学习古诗。

我确定本首诗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感情,热爱祖国河山2、能正确朗读、会背诵3、感受语言,积累语言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法如下:二、层层深入,图文结合(教法)我把学习由浅入深,板画与古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真正领略古诗的风采。

学生该如何有效学习呢,可以概括为三、读中感悟,感悟促读(学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读边感悟,感受到的内容用读来表达。

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下面我简介教学流程(一)导入(背景导入)我觉得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诗的内容。

我这样给学生介绍,李白25岁时,离开四川去洞庭湖游览,接着他乘船顺江向东,在经过安徽省涂县的东西梁山时,看到滚滚的.长江时,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李白当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这首《望天门山》此时板书课题(二)层层深入展开教学(1)读熟扫除障碍首先,让学生把诗读正确、流利,扫除生字障碍。

师:我们用两分钟的时间把这首诗读熟,放手让学生自由读,在读熟时,我接着引导学生读懂(2)读懂理解诗句意思在理解诗句意思时,学生读一句,教师板画一处,诗图结合,诗句的意思全在图中,一目了然。

这时再引导学生读诗,这次学生的感受一定和第一次不一样。

师:同学们看这首诗的四行两句,谁能读出不同语气,在学生的朗读中就会体验到第一句中长江的雄浑、辽阔、汹涌。

也体验到了第二句中那撒满夕阳的辽阔的长江中,那孤帆一点的绮丽、洒脱。

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朗读。

(3)品读感受语言的奇妙这是教学的难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高的要求,我觉得这么好的语文素材,这么优秀的文化瑰宝,如果不利用好,太可惜了,但又不能强加给学生。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让学生在不同的字下点上重音,然后朗读体会,谈自己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天门山
教学目标:
1.在反复吟诵中想象天门山高耸陡峭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会积累诗词。

教学重点:用语言描绘自己从古诗中想象到的画面。

教具:卡片音乐录音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师:同学们,你们登过山吗?看到了什么?
生:全班讨论
师:今天我们一起随唐代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望天门山,感受一下天门山的陡峭。

出示天门山图片。

二、教师范读古诗
师范读生闭眼聆听,想象看到了什么?
三、生自学古诗出示诗歌
1、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读中看到什么?
3、同座互听互读。

4、看图:在图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画下来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四、指导有感情地诵读。

1、欣赏古诗录音。

放配乐古诗录音,师生边听边看挂图。

2、谁愿意当诗人把《望天门山》读给我们听?
3、讨论:把你从古诗中看到的说给我们听。

4、指导诵读。

5、师配乐表演读。

6、生配乐朗读。

7、分男女配乐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把你从古诗中看到的景色说给家长听。

2、找一首描写山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雄奇
壮阔
备课素材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唐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

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
爱大自然
爱祖国
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

有《李太白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相关图片
李白古诗静夜思
作者:李白 8.0(17999人评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行路难·其一
作者:李白 8.2(10173人评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通:馐;直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雪满山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友人
作者:李白 8.1(8143人评分)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送友人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