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合集下载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1. 介绍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都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理论。

两者都探讨了人类知觉、思维和行为背后的基本机制。

虽然这两种理论的方法和目标略有不同,但它们都强调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形式化和系统化。

2. 皮亚杰理论2.1 简介皮亚杰理论是由让·皮亚杰创立的,该理论强调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内在结构。

它认为人们通过逐步建立概念、模式和规则来进行知觉和思考。

皮亚杰认为,孩子们在把新的知识和经验添加到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时,逐渐发展出了他们的认知能力。

2.2 关键概念•适应:适应是人类知觉和思考的关键过程。

适应意味着个体对环境的逐渐调整和变化,从而更有效地应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

•基因:基因是个体像概念和模式一样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所需的基本单位。

•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提出了一种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强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个体逐渐获得了新的认知能力,并且发展出了新的想法和行为方式。

2.3 皮亚杰理论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行为和思考的琐碎细节。

3. 信息加工理论3.1 简介信息加工理论是另一种重要的认知理论。

该理论强调人类注意力、记忆和知觉是如何处理和组织信息的。

信息加工理论表明,大脑不仅顺序处理信息,而且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信息。

3.2 关键概念•处理: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处理信息来观察、辨别和理解世界。

•存储:大脑能够储存之前处理过的信息。

•启动:当前输入的信息可以启动以前的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当前信息。

3.3 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信息加工理论对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和思维产生了影响。

它也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行为和思考的琐碎细节。

4. 比较和4.1 相似处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都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索。

它们都使用了系统化的方法来识别和定义不同的认知过程,并试图解释这些过程的本质和目的。

4.2 差异两种理论的主要差异在于它们试图回答的问题。

皮亚杰与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

皮亚杰与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

皮亚杰与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10小教3班10150317 佘文婷在儿童认知的发展皮亚杰和信息理论都有各自的看法,,他们的主要目标类似,都是先对认知做自己的定义,再分析人类心智的表现和如何作用于外部世界,同时,他们也研究年龄对儿童认知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来自主体和外界的共同影响,是主体与客体共同影响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同化和顺应。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平面到同化到顺应再到组织。

而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像一台计算机先寻找再接受然后加工,最后变成自己的认知,作用于外部世界,,就好像儿童对于记忆的过程一样,他们先进行感觉登记,再试短时记忆,通过强化后变成长时记忆,甚至是永久的记忆。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他把儿童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在阶段末期出现心理表征,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6岁),此时儿童有心理表征,例如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但他们缺乏重要的逻辑认识形势,三座山实验表明此时的儿童自我中心突出,还有他们不能守恒。

第三个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思维可逆,能够去中心化,也能够使用逻辑原则。

第四个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表现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还能实现与可能之间的逆转,进行演绎假设,对具体现实有心理表征。

信息加工理论中,西格勒设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得出儿童随年龄发展会使用不同的规则去评定。

通过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实验研究结果,由此对科学思维和系统认知的实质和发展做出更广泛的概括。

信息加工理论还将儿童的记忆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儿童会用策略来记忆,通过对策略的有无及对策略的使用程度来对儿童的认知来进行分类。

皮亚杰的理论把认识论同心理学紧紧地结合,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而信息加工理论及吸收了传统心理学的方法,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技术,在研究方法上有了新突破。

这是两者的优点;两者又都存在缺点,皮亚杰倾向生理,而贬低了环境,语言和教育的作用,信息加工理论把人比作计算机太过简单,不能解释人脑复杂的认知活动,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信息加工理论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就是我总结的皮亚杰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同于不同处。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是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们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即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本文将分析这两位心理学家的理论异同。

一、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概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人类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在不同的年龄和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

认知的发展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逐渐通过认知冲突来发展的。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的发展是通过社会交往和文化参与来进行的。

他认为文化和社会会对人们的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和认知方式等方面有深远影响,人们的认知是在社会和文化中构建的。

他提出了“区间发展理论”,即认为人们具有“潜在发展水平”,通过与更有经验和知识的人进行交往,就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他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教育和社会环境可以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二、理论的异同1. 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历史背景不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为了解决心理学中的认知问题而提出的,他的实验结果使心理学家们正式认识到通过研究儿童来推测人类认知发展的可能性。

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则基于他对人类发展的研究和对苏联革命的反思。

2. 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方向不同。

皮亚杰主要研究人类认知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认知模式,他的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认知是在经验和环境中逐渐发展的。

而维果茨基则重点研究社会和文化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认为人类的认知是在社会和文化交往中构建的,他的理论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4. 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的实践应用不同。

皮亚杰的理论在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教师通过了解儿童的认知阶段和特点,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行为,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而维果茨基的理论则在社会和文化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研究不同文化间人际交往的差异,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

皮亚杰的知识点总结

皮亚杰的知识点总结

皮亚杰的知识点总结一、皮亚杰的生平及其理论的基本概念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他一生的研究成果,也是他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基于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观察和研究,通过对儿童的实验和观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概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解释方式。

认知结构是由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表象、概念等认知要素组成的,它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发展和思维方式。

2. 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人类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而且各个阶段的转变都是符合一定规律的。

3. 认知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人类认知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体的认知冲突和认知平衡。

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和矛盾,而认知平衡则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寻求认知一致性和协调性。

认知冲突和认知平衡是推动认知发展的两个主要动力,它们促使个体不断地对外界事物进行思考和理解。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1. 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和逐渐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和逐渐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出现的。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在与外界事物的不断互动和体验中逐步发展和壮大的。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需要经历各种认知阶段的支持和促进。

2.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重构来实现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不断建构和重构认知结构来实现的。

儿童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对外界事物进行组织和重组,形成越来越复杂和高级的认知结构。

这种认知结构的建构和重构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6章认知发展:皮亚杰、维果茨基及信息加工理论

6章认知发展:皮亚杰、维果茨基及信息加工理论

3、认知图式
图式或认知结构,指思维或动 作的一种组织化的模式。个体通过 建构这样的模式,去解释一些相关 经验。
皮亚杰用图式这一术语描述我 们表征、组织和解释经验的模式或 心理结构。
皮亚维 杰杰对的运提象观算进点出图行,式了的 最即三内 常认种部 见知心 的智运来理 认算力称代活 知,感符结表动 操指号动觉经构。 作的图验作运按是:是式的图动皮包对指某式图亚含思用些又 +动、-作、图×式、÷、﹥和方式﹤面,这的些指内数部用学心来符理对号符
1、感觉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 展理论的第一个阶段,这时婴儿依 靠行为图式探索和理解周围环境。
此期的婴儿能协调感觉输入 与运动能力,形成行为图式,从而 作用并理解周围环境。
皮亚指此杰的期将是,感婴婴知儿儿运能探动够索阶协新调段的两为方种法六,个 亚阶或段以两再:种现①以有反上趣射的结活行果动为的来阶图达段式到;。一②些初级 循环较反为应简阶单段的;目③的二。级循环反应阶
智力的目标是认知境平的衡不,匹配即能思 维过程与环境之间产生促 和一进智种认力平的知衡发活展动和。 谐的关系。
皮亚杰智力观的基本假设:儿 童是一个建构者。即儿童是一个能 够作用于新的事物和事件,并以此 达到对其本质的某些理解的有机体。
[所谓建构者,是指通过对物 体和事件进行活动或操作,去发现 事物的性质,从而获得知识的个 体。]
一、皮亚杰理论的核心概念
1、发生认识论 发生认识论指的是认识发展的
实验性研究,由皮亚杰提出。
[皮亚杰所用的“发生”一词是 指“基本的发展”这一最原始的含 义。]
2、智力
皮亚杰
皮亚杰把智力定义认为为使,有一机个体人 适应环境的一种基本生的 式命内(机部即能心已,理有图知并 提出了智力互动模型。识)和外部环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是法国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通过对婴儿和儿童的观察研究,总结出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而信息加工理论则是指认知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框架,描述了人类是如何处理和处理信息的。

下面将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进行比较。

一、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皮亚杰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婴儿和儿童,他关注他们的认知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而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对象则更侧重于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不仅包括婴儿和儿童,还包括成年人和老年人。

二、对认知发展的解释不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的构建过程,认为认知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适应来建构的,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特点和能力。

信息加工理论则更侧重于揭示认知心理过程,认为认知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多个过程,通过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检索和输出等环节来实现认知。

三、对认知结构的描述不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结构的变化和演变,他提出了概念、图式和操作的概念,并认为认知结构是通过不断的平衡、适应和组织来形成的。

信息加工理论则更强调认知结构的层次和组织,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是有层次的,信息在认知结构中的流动和处理是一种串联的、分层次的过程。

四、对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的解释不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是认知发展的动力,通过适应和平衡来推动认知的发展。

他认为认知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并与个体的遗传和环境的刺激有关。

信息加工理论则更强调个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认为认知的发展是由个体主动地参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所推动的,个体的学习和经验对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在研究对象、对认知发展的解释、对认知结构的描述和对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的解释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比较及贡献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比较及贡献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及对照目录一、皮亚杰的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2. 建构主义理论二、维果斯基的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2. 建构主义理论三、皮亚杰理论的与维果斯基的理论对照四、两种理论的现实意义一、皮亚杰的理论1. 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意义建构,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解释发展过程。

2. 发展阶段论:①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

②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符号性特点,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等。

③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儿童具有明显符号性、逻辑性,能进行简单逻辑推演,克服思维自我性等,但思维仍局限于具体事物及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5 岁):儿童总体思维特点能够提检验假设、能监控内省自思,思维具抽象性、逆补偿等。

3. 影响发展因素: ①成熟:指机体特别神经系统以及内泌系统成熟。

②经验:物理经验(通过简单的抽象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 和数理逻辑经验 (主体自身动作协调的经验) 。

③社会环境: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主要是指他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教育的影响作用。

其中,儿童自身的主动性是其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前提。

④平衡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自我调节发展决定因素。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里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是建构主义最重要的奠基人。

他所创立的关于学习者认知发展的理论被称为发生认识论,其核心就是研究人的一生中自然逻辑的发展过程。

“要充分解释学习是什么,则必须首先解释个体学习者是怎样进行建构和创造的,而不仅仅是怎样重复和复制的。

”皮亚杰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中最基本的观点是,人的智能和生物有机体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有组织的系统,而且都在不断地与环境发生互动。

皮亚杰理论简评

皮亚杰理论简评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同化与顺应过程。

当儿童接触一新事物或新信息时,他便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组织与处理信息的旧有图式应对和理解它,如果得以妥善处理并整合进旧有认知结构,便是同化过程。

如果未能奏效,便会产生不平衡状态,就得想方设法寻找新途径新方法以求新的平衡,这便是顺应。

同化只能获得量的增加,属量变; 顺应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属质变。

每出现新的不平衡便意味着新的突破在即,一旦实现新的平衡,便意味着认知结构又得到发展与重构。

皮亚杰认为,在这个发展性变化中,亲身体验以及对环境的操纵是产生变化的关键。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阶段论者。

他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必经之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7岁-成人)。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①不只是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质量状态只有在过程中才会充分表露,关注思维过程才会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给予有的放矢的引导。

②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亲身体验以及与现实世界直接互动中自主建构意义系统、建构对现实的理解的过程。

③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过早成人化思维训练导致对成人规则的肤浅接受,而不能达到真正的认知理解。

速度中没有深度。

④承认发展进程的个性差异。

活动安排多考虑个别儿童和小组;评价提倡纵比勿横比,评价儿童学业进步时应当考虑每个儿童自己以前的发展状况,而不是根据年龄相同的同伴的成绩常模来衡量。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局限性①过分强调了年龄差异;②没有解释改变的过程;③低估了社会环境因素。

因为社会因素和很多个人因素,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按照皮亚杰给定的年龄段发展。

比如他的理论无法解释“神童”的出现。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补充:①学习可以加快儿童的发展,发展的变化是建立在儿童记忆和加工信息能力基础上的。

人类的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键理论

人类的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键理论

人类的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键理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在心理学领域中,认知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分支,主要关注人类的心理认知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一些关键理论,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理论进行探讨。

一、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石之一。

根据该理论,人类的认知活动可以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

人类从外界获取信息,通过感知、注意、记忆、推理和问题解决等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认知活动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二、模式识别理论模式识别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项关键理论,它描述了人类在认知活动中是如何通过对信息的模式和结构进行识别与理解的。

根据模式识别理论,人类通过将刺激与其在记忆中存储的模式进行匹配,从而对信息进行认知和理解。

这一理论不仅对我们认知的基本过程有着重要的解释作用,还在智能系统设计和模式识别技术方面具有实际应用。

三、认知心理学的开放系统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开放系统理论是指人类认知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认知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封闭的个体内部过程,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认知过程的发展和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这一理论的提出,拓展了我们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解,也为研究认知与行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弗斯基提出的,旨在解释人类在认知冲突和矛盾情境下的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调整。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类遇到认知冲突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进而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减轻这种不适。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人类的人际关系、认知偏差以及心理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由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旨在解释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人类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成熟和变化。

虽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是针对儿童认知的,但其对于理解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以及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皮亚杰学派(最新)

新皮亚杰学派(最新)
新皮亚杰主义
新皮亚杰理论源于这样一种尝试:它试图建立一种既
能保留皮亚杰理论的精华,同时又能摈弃它的不足之处的
智力发展模式,它既能解释许多皮亚杰没有阐述过的发展 形式,又能保留对皮亚杰发展形式本身的解释能力。
—— 凯斯
新皮亚杰学派发展原因
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 日内瓦学派本身的变革
Back
前运算阶段(2-7岁)
表象思维开始出现,表象思维的特点: 具体形象性 不可逆性 自我中心性 刻板性 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分为两个分阶段: 儿童开始运用象征符号。 1、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这是儿童向逻辑思维的过渡时 期。由于直觉水平没有运算可逆性, 皮亚杰又称它为半逻辑,即“半运 2、直觉思维阶段(5—7岁)算逻辑”。
动作联系起来,具有一级“循环反应”的特征。
意向行为或有目的动作形成期(4.5-9个月) 领悟对象间的关系,出现有目的的行为,这些行为 具有二级“循环反应”的特征。 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协调期(9-12个月) 儿童能协调孤立的图式(动作格式),通过手段中 介达到目的。 感知运动智力时期(12-18个月) 儿童通过积极尝试、有目的地调节可产生新办法, 解决新问题,具有三级“循环反应”的特征。 智力的综合时期(18个月-2岁) 形成协调运动,开始出现心理表征,皮亚杰称之为 “哥白尼式的革命”。


智力发展的新皮亚杰学派
广义新皮亚杰学派
智力发展的新皮亚杰学派的背景: 针对经验主义者、社会历史学派和理性主义 者所提出的批评,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进一步提 出新的智力发展理论,大多数代表人物都借用信 息加工模式说明认知阶段的具体过程和细微的发 展机制。
智力发展的新皮亚杰学派的基本假设

皮亚杰学派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儿童认知发展观点之比较

皮亚杰学派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儿童认知发展观点之比较

皮亚杰学派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儿童认知发展观点之比较在诸多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中,皮亚杰(J.Piaget)的儿童认知(在这里所用的认知等同于皮亚杰理论中的思维)发展观可谓独树一帜,对世界各国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描述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图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法思想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第二,描绘了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5岁左右)认知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采用数理逻辑作为刻划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兴起于50年代中期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随着它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心理科学中已具主导地位。

现代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的理论观点研究人的认识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以及人工智能。

60年代以来,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其研究拓展到儿童认知发展领域,并以其新的理论观点及丰富的研究成果给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以巨大的影响。

虽然,目前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尚未形成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统一理论,但各理论间具有某些非常明显的共同特色。

首先,都将认知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都不专注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是专注于儿童是如何表征、加工及转换信息的;儿童在记忆上的局限是如何阻碍上述过程有效地进行的;并强调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质量是由其在特定情景下所表征信息、加工信息的水平及每次所能储存信息的数量决定的。

第二,都强调对儿童认知发展内在机制的精细分析,以鉴别出那些对认知发展具有突出作用的变化机制,并了解这些特殊的变化机制是如何一起工作从而产生个体认知能力的增长。

第三,都强调儿童认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主体不断的自我调节过程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儿童通过使用不同的策略能增长关于每一种策略有效性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反过来又会改变和修正现有策略。

皮亚杰理论归纳总结

皮亚杰理论归纳总结

皮亚杰理论归纳总结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最重要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对于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皮亚杰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皮亚杰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而非被动的接受知识。

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特征和限制。

二、感知运动期感知运动期发生在婴幼儿期,大约从出生到两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知世界。

他们逐渐发展出目的性行为和对象恒常性的概念。

然而,他们的思维仍然受限于感觉和运动的直觉,不能进行内在的思维操作。

三、前运算期前运算期发生在3岁到6岁左右的学龄前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使用符号来表示对象和事件,并开始形成简单的逻辑思维。

然而,他们仍然缺乏逆向思维和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

四、具体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发生在6岁到11岁左右的学龄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能够进行具体的操作和推理,开始理解数量、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他们可以应用逆向思维,但仍然受限于具体的、实际的情境。

五、形式运算期形式运算期发生在11岁之后,即进入青春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假设检验和假设反驳。

他们能够思考复杂的问题并解决抽象的数学和逻辑难题。

六、批判分析皮亚杰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批判分析,即儿童自己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和分析。

通过批判分析,儿童可以改进和调整他们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

七、应用价值皮亚杰理论对于教育和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应用价值。

教育者可以根据孩子所处的认知阶段,采用适当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

此外,了解皮亚杰理论还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认知特点,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

八、总结皮亚杰理论对于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通过对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的研究,皮亚杰揭示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

建构主义皮亚杰读后感

建构主义皮亚杰读后感

建构主义皮亚杰读后感读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理论,就像是一场在思维游乐园里的奇妙之旅,虽然过程中有些烧脑,但真的特别有趣。

皮亚杰这家伙可真是个洞察儿童小脑袋瓜里秘密的高手。

他让我明白原来孩子认识世界可不是像复印机一样简单地复制信息,而是像个小小的建筑师,一块一块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大厦。

比如说,他提出的同化和顺应的概念。

这就好比孩子的脑袋是个独特的“美食加工厂”。

同化呢,就是把新进来的知识当作原材料,按照原有的“食谱”(认知结构)加工一下,变成自己能消化的东西。

就像孩子知道了四条腿的动物有狗,当他看到猫的时候,就会把猫也归到四条腿动物这个类别里,这就是同化。

而顺应可就有点像这个加工厂要升级设备了。

当孩子遇到一些不符合原有认知的情况,比如看到鲸鱼这个庞大的家伙,发现它虽然生活在海里但也是哺乳动物,原有的“四条腿动物”的认知结构装不下这个新知识了,那就得改造一下这个结构,这就是顺应。

这个过程就像是小工厂不断升级改造,来适应更多类型的“食材”(知识)。

还有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觉运动阶段的小宝宝就像个小小的探险家,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他们就像是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只能靠伸手触摸、嘴巴啃咬来了解周围的东西。

这个阶段的宝宝要是把玩具藏起来,在他眼前消失了,他就会觉得这个玩具不存在了,因为他还没有建立起物体恒存性的概念呢。

这让我想到我小侄子小时候,玩躲猫猫的时候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觉得别人找不到他了,那可爱又天真的样子。

前运算阶段的孩子更是有一堆古灵精怪的想法。

他们开始有了表象思维,但是这个思维啊,还带着很强的自我中心主义。

就像孩子画一幅画,他可能会把自己看到的所有东西都画在里面,不管是不是合理的布局,因为他觉得自己看到的就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就应该按照他看到的样子存在。

我朋友家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就觉得那些动画人物都是专门演给他看的,这小模样可太逗了。

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孩子就像是知识大厦慢慢盖得更高更结实了。

新皮亚杰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新皮亚杰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新皮亚杰主义的心理发展观新皮亚杰主义的心理发展观教育科学研究所2022年10月新皮亚杰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理论产生于20年代,到50年代已经完全成熟,并风行于全世界。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进一步的研究,皮亚杰理论受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在大量无法用旧有皮亚杰理论解释的新数据和事实面前,学者们试图用新的思想和观点去整合、修正或扩展旧有的皮亚杰理论,即所谓的新皮亚杰理论(neo- Piagetian theory)。

简言之,新皮亚杰主义就是对皮亚杰理论的发展与补充。

新皮亚杰主义的起源皮亚杰的理论作出许多重要的贡献,它被许多领域的研究者们所承认。

正是因为该理论太过强调理性结构和过程,它也受到强烈的批评。

按照古典经验主义认识论,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知识起源于对外界及其包含的规则的不断熟悉。

即事实和法则起源于对经验现象的细心观察,接着是以因果假设联系起来,并加以严格的经验检验。

受此观点影响的人认为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显然是有严重缺陷的,其实质的问题引证如下: 1.该理论假设一种心理学体系是基于一套不可能的“逻辑结构”和过程的单一方式加以操作; 2.该理论认为外部的经验观察和影响在形成与改变这些结构和过程中是相对不重要的。

根据社会历史观点,儿童的知识起源于其文化,从文化中获得的智力和语言工具用来应付其环境。

皮亚杰体系中的核心结构是以普遍性的术语来界定的,因而被视为是面临理性的原则而非社会和语言的原则。

皮亚杰所采用的方法过于忽视儿童的文化和语言偏见。

正是对皮亚杰理论上述批评,才产生了新皮亚杰主义。

主要理论皮亚杰主义有两个严重的缺陷,缺陷之一是皮亚杰只研究认知发展的宏观规律,缺乏对认知发展的微观规律的研究;只强调认知发展的普遍性,忽视了个体之间认知发展的差异性;以数理逻辑语言描绘认知发展,过于抽象化和形式化。

针对这种缺陷,部分心理学家试图以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弥补皮亚杰理论的不足,这样就产生了皮亚杰思想与信息加工思想的结合,从而导致了信息加工论的新皮亚杰学派的产生。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评析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们各自提出了一些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理论。

尽管他们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进行评析。

皮亚杰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思维特征和表现形式。

2. 本体发展: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建构认知结构,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逐渐形成对世界的认知。

3. 智力发展和语言发展:皮亚杰将智力发展和语言发展联系在一起,认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思维的表达和组织方式。

1. 区位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儿童受到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特定的认知能力。

2. 向导性:维果茨基认为成人的向导和支持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人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儿童克服认知障碍,进而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3. 区位间私语: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会使用内部语言,这种内部语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过对以上两位心理学家的理论内容进行简要概括,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理论有以下异同之处:1. 对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描述: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认为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阶段性变化。

而维果茨基更加注重了儿童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发展,认为文化的影响会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非简单的阶段划分。

2. 对成人角色的理解:皮亚杰更多强调了儿童在认知发展中的主动作用,认为儿童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逐渐建构认知结构。

而维果茨基则更加强调了成人的向导作用,认为成人的支持和指导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3. 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认识:皮亚杰将智力发展和语言发展联系在一起,认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比较及贡献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比较及贡献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及对照目录一、皮亚杰的理论1.认知发展理论2.建构主义理论二、维果斯基的理论1.认知发展理论2.建构主义理论三、皮亚杰理论的与维果斯基的理论对照四、两种理论的现实意义一、皮亚杰的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意义建构,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解释发展过程。

2.发展阶段论: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符号性特点,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等。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明显符号性、逻辑性,能进行简单逻辑推演,克服思维自我性等,但思维仍局限于具体事物及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5岁):儿童总体思维特点能够提检验假设、能监控内省自思,思维具抽象性、逆补偿等。

3.影响发展因素:①成熟:指机体特别神经系统以及内泌系统成熟。

②经验:物理经验(通过简单的抽象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主体自身动作协调的经验)。

③社会环境: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主要是指他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教育的影响作用。

其中,儿童自身的主动性是其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前提。

④平衡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自我调节发展决定因素。

2)、皮亚杰的个人建构主义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里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是建构主义最重要的奠基人。

他所创立的关于学习者认知发展的理论被称为发生认识论,其核心就是研究人的一生中自然逻辑的发展过程。

“要充分解释学习是什么,则必须首先解释个体学习者是怎样进行建构和创造的,而不仅仅是怎样重复和复制的。

”皮亚杰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中最基本的观点是,人的智能和生物有机体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有组织的系统,而且都在不断地与环境发生互动。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都有各自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通之处,以下就是我有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首先,是皮亚杰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即“相互作用论”,他指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同化和顺应。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平面到同化到顺应再到组织。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他把儿童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在阶段末期出现心理表征,此阶段特点是守恒性和可逆性;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6岁),此时儿童有心理表征,例如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但他们缺乏重要的逻辑认识形势,此阶段特点是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儿童自我中心性,刻板性,从三座山实验可以看出;第三个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思维可逆,能够去中心化,也能够使用逻辑原则。

此阶段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获得了守恒性;二,群集结构的形成;第四个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表现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还能实现与可能之间的逆转,进行演绎假设,对具体现实有心理表征。

通过上述的材料,我从中总结了皮亚杰理论的一些优缺点。

优点:①他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②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③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识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皮亚杰创造性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的更深理解。

但是,同样的皮亚杰理论有他自身的不足之处。

缺点:①皮亚杰受机能主义的影响,存在生物倾向,贬低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贬低了语言的作用;②由于皮亚杰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引用了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庞大,文字又较晦涩难懂,常常造成对这个理论的误解;③皮亚杰在研究方法上,把许多变量混肴起来影响结果的真实性;④皮亚杰最后把形式运算思维认为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有一定的局限性。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相同点:1)它们都具有明显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认为认的信息加工和思维结构,有着兼容之处2)它们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3)它们的主要目标相似,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发展,以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4)它们的试验手段相似,都是通过做实验或仔细观察儿童在一段时期内的表现来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不同点:1)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对知觉,记忆,幻想等很少加以注意。

而信息加工理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知觉,记忆,推理,评价和规则等。

因此,信息加工理论对个体思维和能力的差异更加敏感,而皮亚杰理论则更重视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普遍性。

2)相对而言,皮亚杰理论的内容显得较活,而信息加工理论则显得较为程序化了。

3)它们的研究方向不同,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而信息加工理论则主要研究儿童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2.我的看法:皮亚杰理论:优点:1)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2)他将心理学的概念引到认识论中,并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3)他促进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且取代了原先传统的观点。

缺点:1)皮亚杰理论虽然描述了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如何相互作用而推动了儿童认知结构的完善化,但他还是过多强调遗传的或成熟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而轻视教育和环境的力量,贬低了语言的作用。

2)皮亚杰用以评价思维逻辑的一些测验和实验往往是抽象的,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

3)他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大量的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十分庞大,且文字晦涩难懂,常常造成误解。

信息加工理论:优点:1)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恢复了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

2)兼收并蓄,它既吸收了传统的心理学观点,又加入了自身的观点,与时俱进。

缺点:1)信息加工研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

2)将人的认知过程比喻为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无法完全解释在人脑中发生的复杂的认知活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和新皮亚杰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和新皮亚杰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解读皮亚杰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的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

从认知图式的性质出发,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间的。

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1981年)。

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形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

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作出吮吸的反应。

图形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又细分为反射、习惯、视觉与抓握的协调、手段与目标的协调、新手段的发现、顿悟这六个小阶段。

例如,在反射阶段,儿童没有任何外界环境的概念,世界是一组动画片;在后天的最初适应与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开始寻找他刚刚抓握而被移开的物体;在第三阶段--中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对消失时间较长的心爱物体进行寻找;在第四阶段--中级图式的协调与应用阶段,儿童能够移动遮盖消失物体的屏幕;在第五阶段--第三级循环反应和通过主动试验发现新方法阶段,儿童对消失物体的寻找依据物体位置的移动,这在以前是不行的;在第六阶段--通过心理组合创造新方法阶段,儿童能运用各种联合动作来寻找物体。

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儿童从2-7岁左右,处于前运演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

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

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都有各自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通之处,以下就是我有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首先,是皮亚杰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即“相互作用论”,他指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同化和顺应。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平面到同化到顺应再到组织。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他把儿童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在阶段末期出现心理表征,此阶段特点是守恒性和可逆性;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6岁),此时儿童有心理表征,例如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但他们缺乏重要的逻辑认识形势,此阶段特点是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儿童自我中心性,刻板性,从三座山实验可以看出;第三个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思维可逆,能够去中心化,也能够使用逻辑原则。

此阶段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获得了守恒性;二,群集结构的形成;第四个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表现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还能实现与可能之间的逆转,进行演绎假设,对具体现实有心理表征。

通过上述的材料,我从中总结了皮亚杰理论的一些优缺点。

优点:①他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②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③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识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皮亚杰创造性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的更深理解。

但是,同样的皮亚杰理论有他自身的不足之处。

缺点:①皮亚杰受机能主义的影响,存在生物倾向,贬低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贬低了语言的作用;②由于皮亚杰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引用了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庞大,文字又较晦涩难懂,常常造成对这个理论的误解;③皮亚杰在研究方法上,把许多变量混肴起来影响结果的真实性;④皮亚杰最后把形式运算思维认为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有一定的局限性。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模拟,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信息加工观点把认知功能看做是不同的知识单元工作的过程,利用这些知识单元来表征事物或信息。

这样的知识单元有四类:图式,
映像,概念或范畴,判断。

信息加工理论中,信息加工的阶段从开始接受刺激从而开始了信息加工的第一步——感觉登录,接着就会让人注意到这刺激,进而开始对感觉刺激的识别和解释,即知觉;受到注意并在知觉上得到解释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一种暂时的、主动的和有意识的记忆。

最终形成长时记忆,但是,长时记忆并不是永久保存的,而是相对永久的。

同样,信息加工理论也有他的优缺点。

优点:①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恢复了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②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既继承了传统心理学的方法,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实现了新的突破;③把人的感知、注意、表象、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纳入信息的输入、加工、丛储和提取的完整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从而更科学、现代化。

缺点:①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②将人的认知活动比喻为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使用了看似清晰、简易的流程图模式,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发生在人脑中的复杂的认知过程;③没有描述认知单元和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接着,是对这两个理论的对比。

他们的相同点在于:们都具有明显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和思维结构不是一种简单的S—R反应过程,皮亚杰用相互作用的S←→R 公式来代替简单的S—R单向活动模式;而信息加工理论则提出输入→内部信息加工→输出的模式。

所以这两种理论表示异曲同工的兼容性。

而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对知觉、记忆、幻想很少加以注意,并且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更容易理解;信息加工理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是知觉、记忆、推理、评价和规则等。

我个人对于对于二者的理论既有赞同之处,也有不认同的地方。

皮亚杰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我觉得是比较完善的,但我觉得恰恰是过于追求完美,理论显得颇为臃肿,庞杂不已,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摸不着头尾,感觉学到了许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息加工理论,将认知过程比喻为计算机的运行,怎么说呢,很科学,很有创意。

但是,我觉得这个理论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计算机的运行恰恰是模拟了人脑的运行过程,反过来,又将人的认知过程比喻为计算机的运行,有点怪怪的。

但是,这个理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觉得他为我们研究人的认知,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方向。

以上就是我对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