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

合集下载

个人投资者行为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个人投资者行为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个人投资者行为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股市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市场,其波动性一直备受关注。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股市的波动,其中个人投资者的行为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股市的波动,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个人投资者行为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首先,个人投资者的情绪和行为可能导致股市的过度反应。

在市场上,情绪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而个人投资者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或重要的利好消息时,个人投资者的情绪容易过度反应。

他们可能因为恐慌而抛售大量股票,导致股市的剧烈下跌;或者在市场情绪高涨时盲目追涨,造成股市的过度上涨。

这种过度反应的情绪行为会进一步放大市场的波动,并对整个股市产生影响。

其次,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可能带来市场的波动。

短期投机行为是个人投资者常见的行为之一。

他们通过短期的买卖来追求利润,但这种投机行为也可能导致股市的短期波动。

个人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本身就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他们可能会通过大量买卖来操纵价格,导致市场的波动加剧。

此外,个人投资者的羊群效应也会对股市波动产生影响。

当个人投资者看到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大量的买卖订单时,他们可能会跟随着行动,使市场的波动进一步加大。

此外,个人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和决策过程也可能对股市波动产生影响。

个人投资者通常依靠各种信息来源来进行投资决策。

然而,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过程常常存在误差和滞后性。

当个人投资者根据其获取到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时,可能会对股市产生连锁反应。

他们的投资行为可能引发其他投资者的跟风效应,使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最后,个人投资者的融资行为也会对股市波动产生影响。

个人投资者如果通过杠杆融资进行投资,那么他们的操作行为将不仅仅受到个人资金的限制,还受到杠杆效应的影响。

当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个人投资者可能面临追加保证金或者被迫平仓的情况。

而这种追加保证金和大量平仓订单都可能导致市场的进一步波动。

综上所述,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对股市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股票市场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的实证研究【摘要】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是指某一事件(财务报告、消息或政策出台)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超出预期合理水平的现象。

“反应不足”现象是与“反应过度”相互对立的,当市场上有重大的消息时,股价波动平平。

文章针对中国股票市场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进行实证研究,先分析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是否存在,然后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反应不足反应过度动量效应反转效应一、中国股票市场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的存在性本文选用的数据来自色诺芬数据库,即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数据库。

选用2001年1月到2008年12月在沪深两地上市的全部a 股的月度交易数据,包括复权调整后的月收盘价、复权调整后不考虑分红的月回报率、市盈率、a股流通市值以及换手率等数据。

进行数据处理时截掉了s、st、pt以及数据不连续的上市公司的数据,最后剩下452只符合要求的股票。

先将每一只股票在形成期内的月平均收益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选取月平均收益率在前10%的股票组合确定为赢家组合,月平均收益率在后10%的股票组合确定为输家组合,因此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股票数都为n=45只。

实证结果显示,在形成期小于6个月,检验期小于6个月的交叉组合下,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收益率的差值明显为负值,说明形成期内的赢家组合在检验期内变为输家组合,形成期内的输家组合在检验期内变为赢家组合,收益率发生了反转,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在较短的形成期和检验期交叉组合下有较明显的反应过度现象。

在形成期为6到12个月,检验期为25到30个月的交叉组合下,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也明显为负值,收益率发生了反转,但是反转效应比短期(形成期和检验期都小于6个月)要小得多。

随着持有期的延长,到了36个月之后,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收益率差值都为正值,初步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在短期内(半年内)存在比较明显的反应过度现象,在中长期内(两年以上)没有反应过度现象,而是表现出反应不足。

二、中国股票市场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的成因(一)规模效应小公司相对于大公司而言,流通市值比较低,容易被重组和炒作,使投资者获得较高超额收益率。

股票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分析

股票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分析

rt gss m a¥8o era in i h a n yt cl e v r e o S 虮小丑 s ok mak tw i td e o 0 c ri h e tc re . rt n l i e l et n i h re , hl i o snt cu S 口lIn s k mak tI ai a c e n I o r o
曹 红 辉
C AO } g Il h — Ij I
( 央财 经 太学 中
北京
10  ̄】 00 1
[ 摘
要 ] 国有 股减持造 成股 票市 场 的结构 性变 动 ,并 改变 了市场 长 期 以来 的定价 机 制 与价值 评 价标
准。沪深股市对此反应程度不一.沪市存在过度反应 的现象,而深市丑不存在。造成市场过度反应的| 园 9 幕 既包括结构非理性 的因素,也有投资者非理性心理 的作用。减持国有股应综合考虑市场改革的历史背景与 规 范化趋势 、市场 公平 与资源配置 功 能 的维护等 因素 ,逐 步推进。

者存在普遍 的非理性 ;另一方面,也说 明市场结构和市场制度的根本变革导致 了价格的结 构性调整。因
2 9
维普资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皿 年第 3 0 期
此,国有股减持作为影响相当长时期内价格趋势的重大事件
对投资者心理造成极大影响实属正常 ,以此 为中心事件检验股票市场 的反应将有助于准确 了解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
A sr c : h e u t n o tt —o n ds ae ed 0 es u trl l l n b t tT erd c i f ae w e h r8la ugt t t c a } 8 a d a o s oh r u 锄 一d cdn n au eiiga dv le—

股价的过度反应在中国市场的实证研究

股价的过度反应在中国市场的实证研究
的 三 年 期 中 ,在 组 合形 成 后 的 3 个 月 里 ,对 于 t 到 t 6 算 6 =l =3 计 两 个 组 合 里 所 有 股 的 累计 平 均 超 额 收 益 。我 门 将 得 到 C R 和 A 两项 。 第五 步 ,根 据 从 2个互 不 交 叉 的 检验 时 期 计 算 C ARs ,用 两
股市 有效性 、减轻股票市场 波动性 ,正常发挥金融市场 的融 资职
能 ,保 持 股 市 健 康 可 持 续 发 展 提 供 相关 措 施 。


文 献 综 述
De o d B n t与 T a r(9 5 h l 18 )基于 C P 月度收益率数据 , e RS 通
过 实 证研 究 得 出 与 实 证 心 理 学 家 一 致 的 结论 , 认 为 市 场 是 无 效 个 组 合 对 2 验 时 期 中t 到 t 6 平 均 , 到 A A w 和 A A z。 即 检 =l =3 求 得 C R C R 的 , 资 者 的行为 对未 预 期刮 的或重 大 的事 件产 生过 度反 应 。 投 市 场 过 度 反 应 假 说 暗 示 当 t 0时 , C R . 和a a  ̄< ,所 以 > A A w >0 C R , 0 , B ra d a d Th ma (9 0 en r n o s 19 )研 究 表 明股 票 价 格 只能 部 分 反 应 [C R A A . l 0 A A 一 C R > 。为 了估 计 他 们 投 资 的表 现 是 在 统 计 上 显 著 上市公司现在的和未来的收益情 况 , 而认为股票市场对上市公 从 不 同 ,我 们 需 要 估 计 CAR 的 总体 方 差 。 司 的 盈 利 通 告 存 在 反 应 不 足 的 情 况 , 原 因 在 于 市 场 参 与者 没 有 其 认 识到 公 司 盈 利 的 变 化 存 在 自相 关 现 象 , 是 认 为 公 司盈 利 遵 循 而 的 是 随机 游 走 准 则

中国股市投资者过度反应了吗?——来自上海市场的检验

中国股市投资者过度反应了吗?——来自上海市场的检验
弱 ”的现象 。 王永宏 、 赵学军 ( 0 1 对 中国股市 在 19 2 0 20 ) 9 3~ 0 0 年间是否存在过度反应 ,使用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是否有效进 行 了检验 , 结果发现 中国股市只存在过度反应现象 , 不存在反应 不足现象。 另外 , 周琳杰 ( 0 2) 刘少波和筑嘉 ( 0 4) 赵振全 20 、 20 、
理 解 为 对 信 息 的 反 应 不 足 。 此 外 Iebr ,ao i o k ner L kns k和 y h
V r e n 19 , ow n os( 9 8 的研 究都表 明股票 市场 e mal ( 95) R u e hr 19 ) e t
不 是 过 度 反 应 而 是 反 应 不 足 。 i, e Ln L e和 Ta ( 0 7 选 取 了 从 so 20 ) 20 0 3年 4月 到 2 0 0 6年 3月 的 台湾 5 O指数 成 分 股 的 数 据 ,发 现 “ 度 反应 ” 台 湾股 市并 不具 有 显 著 性 表 现 。 过 在
国内学者在股 票市场 过度 反应和反 应不 足也做 了广 泛研
9 经济论坛 2 0 -TC ・ C N MC R C IE 经济工作 ■■■l P
究, 比如张人骥 , 朱平 芳和王怀 芳 ( 9 8) 沪市是 否存在过 度 19 对
反应做 了实证检验 ,他们对 19 9 4年 6月到 19 9 6年 4月期 间内
继 D o d 和 T a r 后 ,国外 许 多 学 者 都 对 这一 问题 进 e n t hl 之 B e 行 了不 断深 入 的研 究 。 Z rwn ( 9 9) C or,aoi o ao i 18 ,h paL kns k和 h
Rtr ( 9)F m ie 1 2,a a和 F e ( 9 2 19 , u e, Pt b t 9  ̄nh 19 .9 8) C t r o ra和 l e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证券投资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投资者们不断地寻找能够取得高收益的机会。

市场中也出现了一些异象,这些现象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

在金融学领域中,这些异象可以得到解释,也能够提供对未来的前景行为进行预测。

证券投资市场中的一些异象第一,市场泡沫现象。

泡沫是指市场中某些资产价格远远超过它们的真实价值的情况。

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股票、房地产等市场中,投资者会相信市场价格会不断上涨,因此愿意愿意购买高价资产。

当泡沫破裂时,价格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市场泡沫的形成往往与市场热度、投资者情绪、市场消息等因素有关。

第二,市场过度反应。

市场中的过度反应往往指的是市场对某一事件或消息做出的过度反应,导致市场价格的急剧波动。

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公司业绩公布、政策变化等重大事件中。

投资者会对这些事件做出反应,如果市场过度反应的话,就会导致价格的剧烈波动。

过度反应可以带来投资机会,但也可能造成市场不稳定。

投资者情绪影响。

投资者情绪是指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时,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而做出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情绪可能受到市场消息、他人观点、个人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可能会导致价格的剧烈波动,甚至引发市场恐慌。

投资者情绪影响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金融学对这些异象的解释金融学领域对市场中的异象有着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释和理论。

行为金融学是一个对市场异象有着深入研究的分支,它主要关注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和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泡沫的形成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有关。

在市场中,投资者常常会因为跟风、过度乐观等而忽视资产的真实价值,这种非理性行为往往导致了泡沫的形成。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是市场泡沫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的过度反应是由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导致的。

论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

论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

论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在金融领域,股票市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便是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

所谓过度反应,简单来说,就是股票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超出了其应有的合理程度。

要探讨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我们首先得理解股票价格形成的机制。

股票的价格理论上是由公司的内在价值决定的,而公司的内在价值又取决于其未来的盈利能力、资产状况、行业前景等众多因素。

然而,在实际的股票市场中,价格的波动却并非总是如此理性和准确地反映这些基本面因素。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个人的心理和情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投资决策。

当市场上出现利好消息时,投资者往往会过度乐观,纷纷买入股票,推动股价迅速上涨,甚至超过公司的实际价值;反之,当利空消息传来,投资者可能过度恐慌,大量抛售股票,导致股价急剧下跌,低于其合理价位。

这种由情绪驱动的投资行为,很容易导致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

市场的有效性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那么股票价格应该能够迅速、准确地反映所有可用的信息。

但现实中,市场并非完全有效。

信息的传播和解读存在差异,一些投资者可能先于其他人获得重要信息,从而在交易中占据优势。

这就可能导致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不合理的波动,也就是过度反应。

再看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经济的繁荣与衰退、政策的调整、利率的变化等宏观因素都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冲击。

在经济形势不稳定或政策变动频繁的时期,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增加,更容易做出过度反应的投资决策,从而加剧市场的波动。

历史上有很多典型的案例可以说明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

比如,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大量的互联网公司股票价格飙升,远远超出了其实际的盈利能力和业务前景。

当泡沫破裂时,股价又一落千丈,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就是市场过度反应的一个极端表现。

那么,如何判断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呢?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分析股票的估值指标,如市盈率、市净率等。

如果这些指标远远偏离了行业的平均水平,可能就意味着市场对该股票存在过度反应。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现象的理性解释——股票市场中知情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 - 副本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现象的理性解释——股票市场中知情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 - 副本

EMH 是否成立与套利有密切 的关系 , 史莱佛 (2 0 ) 指 出: “ 0 3 EMH 理论奠基于三个逐渐放松的 假 定之 上 。首 先 , 资者 被认 为是 理性 的 , 以他 投 所 们能对证券做 出合理 的价值评估; 其次 , 在某种程
度 上 某 些 投 资 者 并 非理 性 ,但 由下 他 们 之 间 的 证
券交易是随机进行的 ,所 以他们 的非理性会相互 抵 消 , 券 价格 并不会 受 到影 响; 最 后 , 证 在某 些情
况 下 , 理 性 的投 资 者 会 犯 同样 的错 误 , 是 他 们 非 但
的。私有信息不但包括 内幕信息 (In id l f r as e n om o i ) 而且 , t n , 它还包 括 诸如证 券分析 师 、 基金经 理 的市 场专业 人 士通过 基 本 面分 析 (包 括 对公 司调 研, 或走访上 市公 司 , 或通过 对 公 开信 息 的研 究 )
研究对发现 “ 过度反应”现象影响较大 ,DeBo d n t 和 Thaler ( 1985) 根据股票过去 3 到 5 年的收益将 所有股票进 行排 序 , 现过 去 的 “ 者 ” 发 胜 往往 会 是 未来 的 “ 者 ” 而过 去 的 “ 者 ” 往会 是未来 的 输 , 输 往 “ 者” 胜 ,他们 把这 种 长期 收 益 的反转 现 象 归 因于 投 资者 的“ 过度反应 ” 。
应, 则要取决于理性的知情机构投资者理性的持仓量是否达到“ 保本点” 。
关键词: 过度 反 应 ; 反 应不足 ; 知情投 资 者 ; 私有 信息 ; 策略 性 交 易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 一 4392(2006) 11 一 0032 一 04

过度反应、前景、遗憾和过度自信,这四大投资心理每个人都有!

过度反应、前景、遗憾和过度自信,这四大投资心理每个人都有!

过度反应、前景、遗憾和过度自信,这四大投资心理每个人都有!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即过度反应理论、前景理论、遗憾理论及过度自信理论。

跟着小编一起来学学它们。

过度反应理论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是西方投资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说明了市场总是会出现过度反应的现象。

人们由于一系列的情绪与认知等心理因素,会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加强的投资心理,从而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

在1985年的一个研究中发现,投资者对于受损失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悲观,而对于获利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乐观,他们对于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会表现出过度反应。

当牛市来临时,股价会不断上涨,涨到让人不敢相信,远远超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而当熊市来临时,股价会不断下跌,也会跌到大家无法接受的程度。

人类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偏差。

当市场持续上涨时,投资者倾向于越来越乐观。

因为实际操作产生了盈利,这种成功的投资行为会增强其乐观的情绪状态,在信息加工上将造成选择性认知偏差,即投资者会对利好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空消息麻木。

这种情绪和认知状态又会加强其行为上的买入操作,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当市场持续下跌时,情况刚好相反,投资者会越来越悲观。

因为实际操作产生了亏损,这种失败的投资操作会加强其悲观情绪,同样也造成了选择性认知偏差,即投资者会对利空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好消息麻木。

因而,市场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过度反应现象。

前景理论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面对风险决策,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

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卡尼曼关于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我国股市的过度反应现象及形成机理

我国股市的过度反应现象及形成机理

2实证分析我国股市过度反应现象瞄51所谓过度反应现象是指投资决策者对一连串利好消息或一连串利空消息反应过度,造成股票价格超涨或超跌,随后再以反转的形式回到其合理的价格上。

当然,一个(或一类)消息也有可能引起反应过度。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反应研究要确定的是投资者发生系统性认知偏差的可能性。

2.1过度反应现象实证文献回顾对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一般集中于其在股票市场和期权市场是否存在做实证检验。

对股票市场中过度反应现象的考察可以被分为历史价格对未来的预测力检验和应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两类。

下面分别述之。

2.1.1历史价格对未来的预测力检验DeBondt和Thalert”利用芝加哥大学CRSP数据库提供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数据,对1926年1月至1982年12月期间美国股市的过度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们将整个样本期间划分为16个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又分成两段,前一段为形成期,后一段为检验期。

他们首先计算形成期每只股票的累积超常回报率,并从高到低排序,以排在前面的35只和排在后面的35只分别形成“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

然后,分别计算在检验期的“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超常回报率。

最后,将16个子区间检验期的“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超常回报率分别取平均值,得到两种组合的平均超常回报率,检验平均超常回报率之间的差异,并通过观察这两种组合的回报率是否反转,来判断股市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现象。

DeBondt和Thaler的检验结果是,在检验期(3年)“输家组合”的平均超常回报率比“赢家组合”的平均超常回报率高约24.6个百分点,t检验值是2.2。

进一步,如果形成期和检验期分别放宽到5年,效果更显著,超常回报率差高约31.9个百分点,t检验值是3.28。

因此他们认为股市存在过度反应现象,并且由于投资m”本节部分内容已作为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发表在‘浙江金融》,2003第7期。

篇名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中长期回报率过度反应者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可以获得预期超常回报率,市场弱式有效性不成立。

金融危机下股市的过度反应与市场失灵

金融危机下股市的过度反应与市场失灵

金融危机下股市的过度反应与市场失灵2008年,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

这场危机不仅使得许多银行倒闭,企业陷入困境,也令股市遭受重创。

股市的蓝筹股、成长股、泡沫股等多种类型的股票纷纷下跌,投资者的财富被蒸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特定的股票价格却存在明显的过度反应。

本文将探讨股市为何会出现过度反应,并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过度反应的原因1.市场恐慌情绪的引发金融危机给投资者带来的情绪压力非常大。

投资者开始对未来失去信心,担心市场将进一步恶化。

这种恐慌情绪常常会让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

当一个股票因为企业经营出现一些问题或消息面不好而下跌时,一些投资者往往会跟风抛售,导致股票价格过度下跌。

2.信息不对称在股市交易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一些权贵机构或内幕人士拥有更多的信息,能够提前知道企业经营有风险或者消息面不好等情况。

这些人士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自我利益最大化行为,比如卖出持有的股票。

这样一来,投资者们在没有获得这些信息的情况下,也会贸然跟风抛售。

3.市场交易机制不合理市场的交易机制也是导致股票过度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股市交易机制缺少统一的监管规范,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

一些投机资金或者散户可以操纵市场价格,推高或压低股票价格。

当一个股票出现假消息、市场传言、技术面分析出现重大变化以及投资者对行业行情的解读出现偏差等情况,市场的交易机制就容易失灵,使股市价格出现明显的过度反应。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1.市场流动性不足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指的是市场中可以买卖的股票量和交易频率的低下,这会导致市场交易价格的不稳定性,从而引发市场失灵。

如果市场交易量相对较低,当出现股票价格下跌时,投资者们很难及时买入,从而使得股票价格出现过度反应。

2.信息不透明市场的信息不透明,意味着投资者难以获取完整、准确的信息。

在信息不透明的市场环境中,股价的变动,往往是由一些局部的或片面的信息引发的。

而这些信息很可能是不可靠的或者不完整的。

股市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研究综述

股市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研究综述

股市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研究综述股市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研究综述引言:股市的波动性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的焦点之一。

投资者对于股票价格的反应可以划分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两种类型。

本文旨在综述过去研究中对股市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现象的探讨,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评估其对股市效率的影响。

一、股市中的过度反应1. 过度反应的定义: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于一段市场信息做出的过度反应,使得股票的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

2. 过度反应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之间对于市场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能力不同,导致部分投资者对于信息做出过度反应。

- 情绪因素: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使得个体的判断产生偏差,从而导致过度反应的出现。

- 短期投机行为:部分投资者过度关注短期变动并进行频繁交易,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波动性。

3. 过度反应的影响:- 市场波动加剧:过度反应的投资者将导致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进一步加大市场的波动性。

- 股市效率下降:过度反应让市场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降低了股市的效率。

- 投资风险增加:由于市场过度反应产生大的价格波动,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应增加。

二、股市中的反应不足1. 反应不足的定义:反应不足是指投资者对市场信息反应不足,未能充分反映股票的真实价值。

2. 反应不足的原因:- 信息获取滞后:投资者的信息获取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对于新信息的反应滞后。

- 信息解读困难:市场信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解读信息,从而影响其反应能力。

- 机构限制:机构投资者在进行交易时有一系列限制,如机构投资者可能需满足一定的投资标准和程序,结果导致了反应不足的出现。

3. 反应不足的影响:- 市场错失机会:反应不足会导致市场延误对于股票价值的正确判断,错失投资机会。

- 投资者收益下降:由于投资者对于重要信息反应不足,投资者的收益也相应受到影响。

- 股市不稳定:在反应不足的情况下,市场价格波动较小,从而导致市场不稳定性增加。

三、影响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的因素1. 市场流动性:市场流动性较差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更容易产生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沪市A股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

沪市A股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
超额收益率 为每 只 股票 在形 成 期 内月 超 额 收益 率 的加
总。 : 即
在国外 学者研究 的基 础上 , 国内也 有许 多学 者对 过
度反应现象进行研究 , 出的结论 有很大差 异。沈艺峰 , 得
吴世农 (99 采用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公 司 19 19 ) 96年 1 月
2 9日至 19 96年 1 2 2月 7日期 间的交 易数据 , 市场有 效 对 性进 行检验 , 拒绝过 度反应假设的结论 。王 永宏 , 赵学 军 (0 1采用沪深两市 上市 公司 19 年 至 2O 的数 据 , 20 ) 93 O0年 得出我 国股票市场存 在 明显过 度反 应现 象 , 未发现 明显 反应 不足现象。我 国学者在研究过度 反应 这一现 象上 的 不足之处 , 一是样本小 , 时期短 , 时间早 , 加上我 国股市发 展的初期 交易制度不完善 , 影响结果的可信 度 ; 是结论 二
c , >: t u = . =一, 一n+1…,) ( l , , 0
() 3
公式 ( ) , U 表示股票 i 形成期 内 的累计超 额 3中 Ci 在 收益率 。 照累计超额收益率将股票 分成 5组 , 按 收益率最
低 、 高 的 组 分 别 为 输 者 组 合 (oe)和 赢 者 组 合 最 1sr ( inr , wn e) 两个组合股票 个数 相等 。 计算组 合 在检验 期 的
代 文玲
( 北财经大学 数学与数 量经济学院 , 东 辽宁 大连 162 ) 105 [ 摘 要】以沪 市 A股 20 O3年 1月 1日至 20 08年 3月 3 1日期 间 6 3个月的月收盘价为研 究样本 , 在保持
D bnt Ta r eod 和 hl 的经典 实证方 法的基础 上, 用两种 不 同的方 法, 中国沪市 A股 市场进行 过度反应现 象检 e 利 对 验, 并将 实证结果进行对 比分析 。经过检验 , 第一种方 法检 验 出沪市 A股 市场存 在反应 不足 现 象, 第二 种方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证券投资市场中出现了许多异象,这些异象对投资者和市场本身造成了许多影响和风险。

金融学能够解释这些异象的原因和根源。

首先是市场过度反应。

市场过度反应是指在短时间内,市场对某些重要事件或信息作出过度反应,导致股票价格波动剧烈,出现过分的上涨或下跌。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投资者情绪的激烈波动和信息获取的不完全。

情绪激烈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容易陷入过度的乐观或悲观情绪,从而对市场作出不必要的反应,而信息获取不完全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某些事件的判断和预测可能存在偏差,进而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

其次是收益异象。

股票收益异象是指不同类型的股票,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收益率存在明显差异。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市场对于不同类型的股票具有不同的喜好和偏好,在某些时期下,某些股票能够迎来市场的追捧和抢购,而其他股票则可能被忽视或遗忘,这导致了市场收益的异象。

第三种是交易异象。

证券市场中的交易异象是指某些股票的成交量和交易频率异常,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特定的时间段或者与某些新闻或事件相关。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于某些股票的情绪激烈波动,从而导致超出正常交易水平的交易量和频率。

第四种是市场失真。

市场失真是指市场价格与其基本面价值之间存在明显的偏差或失衡。

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市场信息获取不完全或错误,或是由于市场情绪波动等因素导致的投资者失衡。

金融学认为,各种类别的异象都是市场无序的表现,其存在并不符合理所应当的市场机制。

在实践中,为了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和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进行监管和规范,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保证市场信息的科学公正,减少投资者情绪的干扰,提高市场效率,减少市场风险。

股市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研究综述

股市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研究综述

股市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研究综述股市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研究综述引言:股市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金融市场,经常受到各种信息因素的影响。

投资者在进行交易决策时,往往会受到市场情绪和预期的影响,导致股票价格出现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情况。

本文将综述股市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过度反应: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市场信息做出的反应过度,导致股票价格出现了超过其真实价值的波动。

过度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情绪、信息传递以及投资者行为等。

1. 市场情绪:市场情绪是指投资者对于市场未来走势的预期和感受。

股市情绪一般包括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两种。

当市场处于乐观情绪时,投资者往往过度乐观,导致股票价格的上涨超过其真实价值;而当市场处于悲观情绪时,投资者则过度悲观,使股票价格低于其真实价值。

过度反应的市场情绪可导致市场的大幅波动。

2. 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指市场中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投资者之间的过程。

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传递延迟会导致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反应。

当信息传递延迟时,投资者在接收到信息后会立即作出交易决策,导致股票价格出现过度反应。

此外,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可能使投资者在面对同样的信息时作出不同的决策,进而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

3. 投资者行为:投资者行为是影响股市过度反应的重要因素。

过度自信和信息过载是导致投资者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投资者过度自信时,会过度估计自己的决策能力,导致对市场信息的过度反应。

信息过载则是指投资者所接收到的信息量过大,无法有效加以利用,从而导致其对信息的过度反应。

二、反应不足:反应不足是指投资者对市场信息做出的反应不足,导致股票价格未能充分反映其真实价值。

反应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效率、信息滞后和投资者行为等。

1. 市场效率:市场效率是指市场价格能否快速反映所有相关信息的能力。

当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或投资者无法有效获取信息时,市场效率可能较低,导致投资者的反应不足。

中国股票市场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实证研究内容摘要:由于投资者存在认知偏差,导致证券市场上出现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现象。

这两个现象已经成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阐明了传统金融理论下信息与价格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具体表现和形成原因。

鉴于对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公布之后股价收益率相关系数的实证检验,证明了我国市场上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现象的存在,并针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造成的不利影响,从投资者投资策略和监管当局的管理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股票市场反应过度反应不足有效市场假说下的信息与证券价格从理论上来说,证券的价值等于其未来收益的现值。

证券是一种未定权证合约,且未来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证券的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人们对未来收益的心理预期之上。

资产的预期收益取决于很多因素,主要有资产本身的生产力、对该资产的需求、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等。

投资者根据这些影响证券未来收益的因素评估证券价值。

由于这些因素大多都是不确定的,证券产品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几乎完全取决于交易双方对各种信息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判断。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是20世纪60年代由法玛(Fama)正式提出的证券市场效率理论,他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较为严密、权威性的有效市场假说定义:假定t-1期的股票价格依赖于未来时期t的各种股票价格的联合概率分布的特征,那么市场有效性要求在决定t-1期的股票价格时,市场充分正确地运用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被人们用来估计t时期的股票价格的联合概率分布。

那么在一个富有效率的证券市场中,股票的价格会对任何能影响它的信息做出及时、快速和准确的反应,股票价格既充分表现了股票的预期收益,也反映了股票的基本因素和风险因素,所以任何人想通过有关信息买卖股票以获得超额收益都是不可能的。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是三个逐渐放松的假定:第一,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能够对证券的基本价值做出准确的预测。

论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

论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

论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股票市场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投资者们时刻紧盯着股市的起伏,试图从中捕捉到盈利的机会。

然而,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要探讨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首先得理解什么是过度反应。

简单来说,过度反应指的是股票价格对新的信息做出了超出其应有程度的反应。

这种过度反应可能导致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或下跌,偏离了其内在价值。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股票市场过度反应的案例。

比如,某些公司发布了一份看似不错的财报,股价瞬间飙升,但随后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这份财报中的业绩增长并不具备可持续性,股价又迅速回落。

反之,当一家公司传出一些负面消息时,股价可能会暴跌,但事后证明这些负面消息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影响甚微,股价又逐步回升。

那么,为什么股票市场会出现过度反应呢?这其中有多个因素在起作用。

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是一个关键原因。

在面对新的信息时,投资者往往容易受到恐惧、贪婪、从众等心理的影响。

当市场上出现好消息时,贪婪心理驱使投资者纷纷涌入,抢购股票,推动股价迅速上涨;而当坏消息传来时,恐惧心理占据主导,投资者们争相抛售,导致股价暴跌。

此外,从众心理也使得投资者在决策时往往跟随大众的行为,而不是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从而加剧了市场的过度反应。

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股票市场过度反应的重要因素。

在股票市场中,不同的投资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速度是不同的。

一些机构投资者和内部人士可能更早地获取到关键信息,并据此做出决策,而普通投资者则可能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处于劣势。

当新的信息最终公开时,普通投资者可能会因为信息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而做出过度的反应。

市场的交易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过度反应。

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做空机制的存在可能会加剧股价的下跌。

当大量做空力量集中在某只股票上时,股价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急剧下跌,即使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恶化。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股票市场的反应并非过度,而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合理定价。

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与股票市场过度反应

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与股票市场过度反应

观预期 , 而非 公 司基本 面 ; 接着 考 察机 构投 资者 在不 同: 收 益股 票 上 的交 易 行 为 , 断其 对市 场 过度 反 无形 判
王磊 , 上海对外 贸易学院金 融管理学院 , m i L se ag2 m i cm, E a : el w n 8 @g a .o 通讯 地址 : 海市松 江区文翔路 10 l i l 上 9 0号上 海对外贸易学院学院楼 D 1 , 35 邮政编码 :0 6 0 孔 东民 , 中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 学经 济学 院, m i: o gm@h s eu c ; 2 12 ; 华 E a kn d l ut d .n 陈巍 , . 中山
a dV sn ,9 7 , 构 投 资 者 的 羊 群 行 为 和 正 反 馈 交 易 行 为 会 使 价 格 偏 离 基 础 价 值 ( eo g e a. n i y 19 ) 机 h D ln t 1 ,
19 ; caft na dSe ,9 0 。那么 在 中国这 样 一 个 新 兴 市 场 上 , 构 投 资 者 的 行 为具 有 哪 些 特 征 , 9 0 S h r e n t n 1 9 ) si i 机
南方 经济
21 0 第 3期 1年
证 券投 资基金 羊群 行 为 与 股 票 市场 过度 反 应
王 磊 孔 东民 陈 巍
摘要 : 文将 账 面 市值 比分 解 为 公 司基 本 面信 息和 投 资 者 对 公 司发 展 前景 的 主 观 预 期 信 息 , 19 本 以 9 4—
20 0 8年 间在 沪深 两地 上 市 的 A 股公 司为样 本 , 首先 采 用 F maadMabt ( 9 3 方法检 验 市场 对什 么信 a n c e 1 7 ) h

中国股市“过度反应”与“规模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上海A股股票市场的检验

中国股市“过度反应”与“规模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上海A股股票市场的检验

象进行了检验 。研究结果发现上 市公 司的投 资报酬率 受到规 模效应 的影 响显 著 , 规模 上市公 司的超常 报 小 酬率要远高于大公司 , 同时市场也存在着一定 程度的过度反应现象 , 因此不支持 市场有效假说 。 [ 关键词 ] 有效市场假说 ; 过度反应 ;规模 效应 [ 中图分类号 ] 1 3 . 1 7 0 9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 5 7 (06)3— 0 4— 5 0 0— 0 2 2 0 0 0 7 0
资报酬率最低 的公 司。然后 比较两组公 司在 随 后 五年 内的投 资报 酬率 , 结果发 现投 资于最 差 公 司组合 的报酬率要远高 于投资于最好 公司 的 报酬率 , 组在 后 3年 的平均 报酬 率 比盈 利 亏损
[ 收稿 日期] 20 - 6- 4 05 0 1
究方法 , 对我 国深圳 证券 交易 市场进 行 了检验 同样得 出 了我 国证 券市 场 不存 在过 度反 应 现 象, 并倾 向于接受 市 场有效 的假 说 。而所 有 J 这些对中国证 券市场有效性 的检验都 只停 留在
冲击 。国外 的财务学家在行 为财务学 的基 础上 通过运用一些新 的检验方法发现 资本市 场存在 许 多与有效市场假说相背离的现象 。其 中德博 特和撒勒 的研究从过度反 应的角度对 市场有效 性进行 了检验 。该 文采用 12 9 6年 1月至 18 92 年l 2月美 国上市公司的数 据 , 以三年 为形 成期 组成 了两组不 同的上市公 司 , 组是 在形成 期 一 中投 资报酬率 最多 的公 司 , 一组 是在 形成期 投
自 从上个世纪 7 0年代法马等学者提 出“ 有
效市场假说 ” , 后 许多学者利用不 同方法对各 国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 了检验和研究 。中国证 券市场作 为一 个新 兴 的资本市场 , 近 十年 来 在 对其是否有效 进行 的实证 检验也 是层 出不穷 。 由于各种研究所采用的检验 方法 以及研 究样本 的不同 , 而使对 中国资本市场 有效 性检验 的 从 相关 研究得 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 。随着行 为财 务学的兴起 , 市场有效 假说带 来前 所未有 的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随着股票市场异常现象的不断涌现,传统金融理论对此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行为金融理论开始迅速发展。

1985年DeBondt与Thaler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么?》,得出美国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现象,揭开了行为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相互斗争与融合发展的序幕。

目前,行为金融学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过度反应现象最早是由De Bondt和Thaler发现的,他们对NYSE 1926—1982年的上市股票按3年回报率进行排序,把表现最好的和最差的各35只股票分别称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然后观察以后3年的回报率。

研究方法是实证分析和经验检验法。

此方法比较简便,而且在模型估计和假设检验方面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

其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将整个样本区间分成形成期和检验期;②针对每一个形成期中,分别计算个股的累积超常收益率,并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收益率的高低确定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③计算不同检验期中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累积超常收益率;④分析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判断样本组合是否存在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结果发现,年平均回报率输家组合显著地高于赢家组合,差异约8个百分点。

原来的赢家组合变成了输家,原来的输家组合变成了赢家,收益率发生了反转。

他们的结论表明存在一月效应,同时认为规模效应并不是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

股市价格长期(3-5 年)上同样存在回归反转,过去长期表现差的股票有更高的收益。

由于市场存在收益回归反转和持续的现象,从而在美国实施惯性投资策略和反转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明显的超常收益。

传统金融理论建立在理性假设的基础上,认为投资者能够预测未来的价值和风险变化,并根据这些预侧结果依靠一系列的成熟理论模型来优化自己的决策行为。

传统的金融学秉承了微观经济学的新古典结构,假设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能够运用贝叶斯定律对所获得的数据(股价、成交量、财务数据以及其他信息)进行数理统计的加工处理,并且在面临非确定收益的投资选择时依据冯·纽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V on Neumann-Morgenstern Utility Function),也即俗称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资产定价模型(Asset Pricing Model)、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理论(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Theory)和均值—方差效率组合(Mean-Variance Efficient Portfolio)被合称为现代金融学的四大理论支柱。

然而心理学家在对人们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投资者似乎并未遵循贝叶斯定律进行投资决策,也没有表现出冯·纽曼-摩根斯坦偏好。

行为金融学的微观基础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决策过程。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不是完全理性的,有时甚至是非理性的,他们不能够运用贝叶斯定律对信息进行加工,不能够客观全面的看待所有信息,往往按感觉行事,而感觉往往又是有偏的,非最优的。

即使证券市场上所有信息都是完全公开、完全共享的,投资者对价格的判断也会出现分歧,价格达到均衡需要较长时间的波动;而且这个均衡价格其本身也是有争议的,是很难实现的。

股价的过度反应与延迟反应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重要可课题,也是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是,人们对新的信息会反应过度。

De Bondt and Thaler对此作出推论,认为股价也会对信息过度反应。

这里的信息包括公司的盈利信息(盈利计划,盈利预测,实现盈利等)、交易信息、经营决策信息等。

在Richard Thaler和Werner De Bondt的研究中发现,投资者对于受损失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悲观,而对于获利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乐观,他们对于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会表现出过度反应。

当牛市(bull market)来临时,股价会不断上涨,涨到让人不敢相信,远远超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而当熊市(bear market)来临时,股价会不断下跌,也会跌到大家无法接受的程度。

除了从众心理(herd mentality)在其中起作用外,还有人类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偏差。

当市场持续上涨时,投资者倾向于越来越乐观。

因为实际操作产生了盈利,这种成功的投资行为会增强其乐观的情绪状态,在信息加工上将造成选择性认知偏差,即投资者会对利好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空消息麻木。

这种情绪和认知状态又会加强其行为上的买入操作,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当市场持续下跌时,情况刚好相反,投资者会越来越悲观。

因为实际操作产生了亏损,这种失败的投资操作会加强其悲观情绪,同样也造成了选择性认知偏差,即投资者会对利空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好消息麻木。

因而,市场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过度反应如果股价的变动存在过度反应,那么股价在向其均衡点的调整过程中就会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偏离,类似于汇率变动的超调。

这样,只要股价会向其内在价值回归,那么其变动肯定就有显著的反转现象。

在过度反应比较严重时,卖涨买跌的逆向操作策略就会有利可图,在有卖空机制的市场里,投资者可以通过卖空涨得最厉害的股票(赢家组合,Winners),买进跌得最厉害的股票(输家组合,Losers)来进行套利,赚取无成本、低风险的收益。

关键词汇1:Overreaction过度反应(Overreaction)指的是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过于激烈,导致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涨得太多或跌得太凶,偏离其均衡价格的现象。

对股价过度反应的测度可以通过考查股票价格变动的反向修正来实现,即:如果股价存在过度反应现象,那么过去因为坏消息而下跌的股票的价格将会上涨,过去因为好消息而上涨的股票的价格将会下跌。

在统计学意义上,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利用新的信息根据贝叶斯定律对各种可能情况的相关概率进行调整,进而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动;而过度反应中,投资者违背了这一基本定律,对极端的小概率事件并不用小概率加以调整,而是给最新信息的赋予非理性的、过大的重要性。

简言之,过度反应就是投资者被新的信息过度刺激了。

关键词汇2:January seasonal effect一月效应(January seasonal effect)是从统计学角度分析股市走势的一种惯常现象,指一月份的回报率往往是“正数”,而且会比其他月份为高;相反在十二月的股市回报率很多时会呈现负值。

在传统股市智慧之中,每逢踏入新一年的一月,股市总是升的多,跌的少。

一月效应是相对的,如果市场是有效率及正常的话,原则上每个月的回报率平均也应是差不多。

但根据统计学的验证结果显示,一月份的回报率往往是正数,而且会比其他月份为高;相反在十二月的股市回报率很多时会呈现负值,而学界称这种现象为“一月效应”。

对于一月效应的解释最主要的有减税卖出假说和橱窗效应假说:减税卖出假说认为,人们会在年底抛售下跌的股票,抵消当年其他股票的资产增值,以达到少缴税收的目的。

而年关过后,人们又重新买回这些股票。

这种集体买卖行为导致了年终股市的下跌而次年一月股市的上扬。

Laura T(2003)研究了美国市政债券封闭式基金减税卖出和一月效应的关系,实证证明了减税卖出假说,且发现与经济商相关的市政债券基金呈现出更大的减税卖出行为。

橱窗效应假说认为机构投资者希望卖出亏损股票买入赢利股票以装点年终报表,这种买卖在年底对于赢利股票产生正向价格压力而对于亏损股票产生反向压力,当年终机构投资者的卖出行为停止时,前一年度被打压的亏损股票在一月将产生巨大反弹,导致较大的正收益的产生。

其它解释还包括代际馈赠说、购买压力说、避税退休计划说等。

关键词汇3:Small firm effect小公司效应(small firm effect)也称规模效应(size effect)或规模溢价(size premium),是指投资于小市值公司股票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投资于大市值公司股票的收益。

小公司效应实际上是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对CAPM的非常规性研究之一,非常规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公司特征。

按照Sharpe—Linter的CAPM模型:E(R1) − R1 = βim[E(Rm) −Rf],β完全刻画了截面层上的预期超额收益的波动。

小公司效应本质上是小公司所获得的超额收益不能用CAPM中的β系数解释的部分。

股票市场瞬息万变,投资人进入股票市场也就是进入一个心理王国。

调查表明,投资者所犯的错误有70%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尤其在中国这种特殊的股票市场环境下,心理因素更是个人投资行为的“无形之手”。

例如,金融市场中的“噪声”交易是作为理性交易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是非理性交易者以“噪声”而不是以“信息”为基础进入的交易。

我国个人投资者的表现多数符合噪声交易的行为特性,深刻地反映了个人投资者认知偏差的深重和心理层面的脆弱。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具备投资的专业知识,热衷于打探消息,但又没有获得内幕信息的渠道,由于他们自身的预测和分析能力有限,因而其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各种“消息”的影响。

我国个人投资者投资理念不成熟。

由于我国股市缺乏足够的蓝筹股和绩优成长股,股市存在着高投机性、高换手率以及市场和个股频繁而且剧烈波动的特点。

多数个人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而对私人信息过分自信,心态浮躁,热衷短线投机观念,“追逐热点、短线运作”成为主流投资方式。

个人投资者羊群行为明显。

由于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在羊群效应下,个人投资者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抑或过度依赖舆论,难以考虑自己拥有的信息和做出自己的决策。

股市上的羊群行为使投资者的买卖行为和证券价格变化产生联动性和趋同性,从而导致个股价格变化和市场指数变化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引起大量的“跟风”和“跟庄”行为,而这些行为往往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庄家利用,反过来又增加了我国股市的投机性。

个人投资者中存在过度反应。

股市中的过度反应是指由于某一事件引起了股票价格的剧烈变动,超过了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的现象。

在股票市场,广大投资者得知某一事件后,往往会对未来股价过于乐观,导致股价超值上涨,或者对未来股价过于悲观,导致股价超值下跌;经过一段时期,在投资者能够合理评价、修正事件的影响时,股价会产生反向修正,即原来超涨和超跌的股票在修正中再次剧烈波动,形成了反向的超跌和超涨。

过度反应是因为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系统性心理认知偏差造成的,面对突然的或未预料的事件时,倾向于过度信任当前信息并轻视以往信息,从而引起股票的超涨或超跌,当投资者了解事件的实际意义时,股价的超涨超跌现象就会反转成超跌超涨,加剧了股价的波动,恢复到理性的内在价值区间需要经历更长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