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 解析几何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三章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中药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2)学位论文
中药药剂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哪是正确的A.药品与药物在实质上没有区别B.剂型与制剂在实质上没有区别C.成药与中药在实质上没有区别D.<部颁标准>,<中国药典>均具有法律约束力E.<国际药典>对各国的药品管理无直接法律约束力.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中,()是研究在患者身上合理用药以防病治病的一门学科,A、生物药剂学B、物理药剂学C、临床药学D、工业药剂学E、药动学3.过去的"前堂后坊"是生产、供应中药饮片几中成药的场所。
"前堂"即现代的:()A、加工部B 、制剂部C、调剂部D、销售部4.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不包括:A、药动学B、工业药剂学C、临床药学D、方剂学E、生物药剂学5.现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包括:A、物理药剂学B、临床药学C、药动学D、工业药剂学E、药理学6.药厂生产的制剂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A、疗效确切B、稳定性好C、技术资料完整D、有一定的检验方法E、应用广泛7.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所研究的内容包括:A、现代科学技术B 、中药药理论C、生产技术D、配制理论E、质量控制8.皮肤疾患一般宜采用的剂型包括:A、糊剂B、栓剂C、条剂D、巴布剂E、软膏9.对于药物作用需要持久、延缓者适宜采用()剂型A、丸剂B、混悬型注射剂C、舌下片D、气舞剂E、膏药10.对急症患者,宜选用的剂型有:A、汤剂B、注射剂C、气雾剂D、片剂E、口服剂11.治疗血吸虫病的酒石酸锑钾,制成(),可大大减轻呕吐等副作用A、口服液B、舌下片C、注射剂D、缓释片E、肠溶片12.下列剂型中,()不属于长效制剂A、丸剂B、缓释片剂C、舌下剂D、膏药E、混悬型注射剂13.下列哪一项不是对药物制剂的要求:A、疗效好B、显效快C、剂量大D、副作用小14.目前常用的中药剂型有:A、20多种B、30多种C、40多种D、50多种E、60多种15.我国最早的一部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编写于()代A、东汉B、西汉C、唐D、宋E、元16.()书中考证了古今度量衡,规定了汤、丸、散、膏、药酒的制作常规,为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A、《伤寒杂病论》B、《肘后备急方》C、《本草经集注》D、《千全翼方》E、《外台秘要》17.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A、《新修本草》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D、《黄帝内经》E、《本草经集注》18.古代医药典籍中具有药典性质的有:A、《新修本草》B、《唐本草》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本草纲目E、《神农本草经》19.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收载的药物剂型近A、20种B、40种C、100种D、1892种20.能将药物导向靶区的新剂型包括:A、脂质体温表B、磁性微球剂C、静脉乳剂D、前体药物制剂E、毫微型胶囊21.促进药物溶解,提高吸收速度和药物成分稳定性的新技术有:A、微粉化B、微囊化C、固体分散法D、β-环糊精包合E、微波干燥22.以下剂型中属于液体剂型的包括:A、合剂B、冲剂C、露剂D、膏滋E、胶剂23.以下剂型中不属于固体记性的是:A、丸剂B、胶剂C、糊剂D、散剂E、冲剂24.以下剂型中属于固体剂型的包括A、糊剂B、冲剂C、丸剂D、烟剂E、合剂25.按分散系统分类,合剂属于()剂型A、真溶液类B、胶体溶液类C、乳浊液类D、混悬液类E、固体分散体26.按分散系统分类,甘油剂属于()剂型A、真溶液类B、胶体溶液类C、乳浊液类D、混悬类E、固体分散体27.不属于胶体溶液类剂型的是:A、胶浆剂B、甘油剂C、火棉胶剂D、涂膜28.按剂型分散特征分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合剂和洗剂属混悬液类B涂膜剂属胶体溶液类C、醑剂属乳浊液类D、散剂属固体分散体类E、芳香水剂属真溶液类29.属真溶液类型的剂型有:A、芳香水剂B、溶液剂C、合剂D、甘油剂E、搽剂30.含漱剂是属于()给药的剂型A、呼吸道B、胃肠道C、粘膜D、皮肤E、注射31.属于粘膜给药的剂型是A、糊剂B、烟剂C、吹入剂D、搽剂E、洗剂32.皮肤给药剂型不包括:A、膏药B、洗剂C、搽药D、离子透入剂D、滴鼻剂33.属于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A、吸入剂B、滴眼剂C、舌下剂D、含化剂E、酒剂34.粘膜给药的剂型包括A、滴眼剂B、舌下剂C、栓剂D、膜剂E、含化剂3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部颁药品标准》性质与《中国药典》相似B、《部颁药品标准》与《中国药典》都具有法律约束力C、《部颁药品标准》一般采用药典一部的体例、凡例和附录D、《部颁药品标准》由政府颁布实行E、《部颁药品标准》修订各品种标准是,以《中国药典》为准绳36.中西药剂工作都必须遵从的工作依据包括:A、药典B、各级药品标准C、处方D、质量标准E、制剂规范37.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药典的概念A、《新修本草》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D、《本草纲目》38.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中国药典》从77 年版起分一、二部B、现《中国药典》最新版是2000 版C、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D、要点中索引设有中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拉丁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E、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已出版七版药典39.美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A、B .PB、C.PC、U.S.S.PD、U.S.P40.药典是由()颁布的,具有法律约束力A、卫生部B、卫生部生物制品药品检定所C、国务院D、医学科学院41.我国药典分两部自哪一年开始A、1953 年版B、1963 年版C、1970 年版D、1977年版E、1985 年版42.《中国药典》中附录包括的内容有A、各种检测法B、制剂通则C、指示剂D、本药典采用的法则什量单位E、本药典各术语含义43.以下说法正确的包括: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B、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C、药典具有法律约束力D、药典每隔几年修订一次E、药典在保证人民用药有效、安全,促进药物研究生产上起到重大作用44.下列中()属于药典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神农本草经》C、U.S.P D、G.PE、J.P4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由()组织编写并颁布施行A、国家卫生部B、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C、药物监督管理局D、政府4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何时开始施行A、1984.9.20B、1985.7.1C、1987.4.15D、1985.10.2E、1986.7.147.《中药新药研究指南》不包括()指南A、中药学B、药剂学C、药理学D、毒理学48.下列哪一个无法律效应A、药典B、部颁标准C、制剂汇编D、制剂规范49.某以中药为原料的药品标签上写有"黑卫药准字(1984)026号"的字样,其应属于()概念A、中药B、成药C、方剂D、中成药E、制剂50.以下属于新药范畴的有:A、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B、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C、改变剂型的药品D、增加新适应证的药品51.我国新修订的GMP施行日期为A、1992.2.18B、1993.2.16C、1993.4.5D、1994.5.5E、1993.6.752.粉针剂的分装、压塞适宜在()级洁净厂A、100B、500C、1000D、10000E、500053.GMP的基本内容包括:A、厂房B、生产操作C、质量控制系统D、销售记录E、不良反映报告54.滴眼剂的配液要在()级洁净厂房生产A、100B、1000C、10000D、100000E、50055.以下GMP具有法律性质的包括:A、美国的GMPB、瑞典的GMPC、英国的GMPD、日本的GMPE、WHO的GMP56.100000级洁净厂房一般使用于()的生产A、注射用药品的配液B、片剂C、注射用药品的滤过D、胶囊剂E、丸剂1. ADE2. C3.C4.D5.ABCD6.ABCDE7.CDE 8.ADE 9.ABE 10.ABCE 11.D 12.C13.C 14.C 15.D 16.C 17.C 18.ABC 19.B 20.ABCDE21.ABCD 22.AC 23.C 24.BC 25.D 26.A 27.B28.ABDE 29. ABD 30.C 31.C 32.E 33.E 34.ABCDE35.ABCE 36.ABCE 37.D 38.A 39.D 40.C 41.B42.ABC 43.ABCDR 44.ACDE 45.A 46.B 47.B 48.C49.BDE 50.ABCD 51.B 52.A 53.ABCDE 54.C55.ABD 56.BDE二、填空题1.按药剂生产和供应的特点,中药药剂工作包括()和()两大部分2.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知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与()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1、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1)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2)五味:是指中药的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3)升降浮沉:是指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趋势。
(一般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内为沉降)(4)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作用。
2、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②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
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2)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等);3)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内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④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解决怕冷。
⑤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3、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或去除起毒性作用?对中药毒性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1)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会消失,例大黄治疗便秘,可引起食欲下降(因大黄抑制消化酶)(2)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的损害。
传统中医药典籍(精)
一、传统中医药典籍1.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巢氏诸病源候论》、《温疫论》。
《黄帝内经》---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现存最早、最为系统的医学经典著作。
《伤寒论》---张仲景著,总结先秦两汉时代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称为“众方之祖”《金匮要略方论》---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张仲景著《巢氏诸病源候论》---第一本证候学专著,巢元方著《温疫论》---第一部论瘟疫的专著,吴又可著。
2.本草典籍:《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本草经集注》---系统整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陶弘景著。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保存最早的完整的本草合刊本,张存惠著。
《本草纲目》---中药学巨著,李时珍著。
3.方书典籍:《肘后备急方》---属急症手册性质,葛洪著《备急千金要方》---对后世妇婴专科有很大影响,孙思邈著《千金翼方》---孙思邈著,与《千金要方》合称《千金方》《外台秘要》---综合性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宋代王怀隐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药典,宋代官府颁行《普济方》---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保存大量民间验方二、现代中医药信息1.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分三部,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2.中医药期刊3.中医药工具书与文摘《中药大辞典》---既是辞书,又是综合性本草《中国医籍大辞典》---对中医药文献首次全面系统整理与研究,堪称医籍辞书的巨著《中国方剂大辞典》《中医大辞典》---全面反映中医学术的综合性辞书4.常用药品集和专著《临床用药须知》---药典配套丛书,2005版《临床用药须知》分2卷,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权威性《中华本草》---民族药专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划时代巨著《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系统总结中医药工作者对中药资源的研究成果《中国常用药品集》---一部常用药品信息的实用大型药学参考书《中国药品使用手册·中成药手册》---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鲜的特点《全国中草药汇编》---对第二次中药普查的大总结5.互联网资源课堂练习:A型题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学典籍是A.《伤寒论》B.《黄帝内经》C.《金匮要略》D.《诸病源候论》E.《神农本草经》参考答案:BX型题(多项选择题)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有A.药材及饮片B.成方制剂C.药用辅料D.单味制剂E.提取物参考答案:ABDE第十四章医疗器械基本知识第一节医疗器械概述一、医疗器械的概念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中药学中药基础与应用光盘课后题
各论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1、羌活:太阳经头痛(后头牵连项痛)细辛:风寒偏正头痛白芷:阳明经头痛(前额、眉棱骨、齿龈)藳本:太阳经头痛(巅顶头痛)2、可治风寒湿痹的主要有:细辛、防风、羌活、藁本(胜湿止痛)、白芷、桂枝。
3、通鼻窍,治鼻渊药: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
4、发表兼治脾胃的药物有:紫苏叶、香薷、生姜。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1、发散风热药这节中具有利咽作用,可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有:薄荷、牛蒡子、蝉蜕。
2、发散风热药这节中具有解毒作用的药有:牛蒡子、菊花、升麻。
3、发散风热药这节中治疗中气下陷,脏器下垂的药有:柴胡、升麻。
4、葛根止泻的机制是:升举脾胃诸阳之气而止泻;治疗湿热泄泻。
5、具有润肺燥作用,治疗肺燥咳嗽的药是:桑叶。
6、解表药中具有透疹作用的药是:薄荷、牛蒡子、升麻、葛根、蝉蜕、荆芥。
7、解表药中可治疗破伤风的药是:蝉蜕、防风。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1、清热泻火药这节清心火的药有:淡竹叶、栀子。
2、清热泻火药这节清肝火的药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
3、清热泻火药这节具有滋阴润肺作用,可治疗肺燥咳嗽药有:知母、天花粉。
4、具有滋阴退虚热作用的药是:知母。
5、具有清肝火散结作用,为治疗瘰疬瘿瘤的要药是:夏枯草。
6、清热泻火药这节中清肺胃热的药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栀子。
7、清热泻火药这节药中可治湿热黄疸:栀子;治胃热呕吐:芦根;治肺痈:芦根;治肝热目赤:夏枯草、决明子。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第三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绵马贯众,鱼腥草,红藤,败酱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蚤休,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熊胆)第四节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1、凉血止血:生地黄、牡丹皮2、凉血养阴:生地、玄参3、凉血活血:牡丹皮、赤芍、紫草4、清肝火:赤芍5、退虚热:牡丹皮6、透疹药:牛蒡子、薄荷、蝉蜕、荆芥、葛根、升麻、紫草(7个)7、清热凉血:生地、牡丹皮、赤芍、紫草、玄参、水牛角(6个)第五节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1、除疳热:银柴胡、胡黄连2、清肺降火治疗肺热咳嗽的是:地骨皮第三章泻下药第一节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第二节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第三节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牵牛子,巴豆)1、醋制减低毒性: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
《方剂学》习题及答案解析
《方剂学》习题及解析第一单元总论一、A11、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A、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B、明·张介宾《景岳全书》C、清·汪昂《医方集解》D、唐·王焘《外台秘要》E、清·程钟龄《医学心悟》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A、汗法、吐法B、下法、清法C、和法、温法D、清法、补法E、宣法、通法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法范畴的是A、消导食积B、消痞化积C、通导大便D、消痰利水E、消疮散痈4、下列病证中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A、宿食B、结痰C、积水D、蓄血E、痞块5、下列方剂中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A、再造散B、杏苏散C、败毒散D、普济消毒饮E、升麻葛根汤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A、透达膜原B、消食和胃C、分消上下D、调和营卫E、舒肝和胃7、下列哪一项不是丸剂的特点A、不易变质B、服用方便C、吸收缓慢D、药力持久E、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病证8、下列各项中属于“反佐”范畴的是A、寒药热服B、热因热用C、以泻代清D、火郁发之E、壮水制火9、下列各项中,属于使药功用范畴的是A、缓和君、臣药之峻烈B、消除或减低君、臣药之毒性C、协助君臣药治疗兼证D、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E、引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10、决定方剂功用、主治的主要因素是A、药物B、配伍C、剂量D、剂型E、用法11、“君药分量最多”的正确理解是A、君药药量在全方药物总量中所占比例最大B、方中君药用量最大、作用最强C、君药必是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D、方中君药比其作为臣佐使药的用量相应较大E、各君药用量之和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12、下述各类药物中不属于佐药范畴的是A、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B、引导诸药至病所的药物C、用以消除或减低君臣药毒性的药物D、用以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E、针对次要兼证、兼病或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1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方剂组成原则要求的是A、辨证审因,随证立法,依法制方B、方中诸药,主次有序,分工合作C、君药的药量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D、君药的数量不宜过多,药量相应较大E、不一定君臣佐使俱全,但君药不可缺少14、下列各项中符合方剂组成原则要求的是A、每方必须君、臣、佐、使俱全B、方中诸药均须有相应的针对症状C、方中必有一药专作引经之用D、君药的用量必须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E、方中诸药既须主次有序,各司其职,又须密切配合,相与宣摄二、B1、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1> 、由大承气汤化裁为小承气汤属于<2> 、由半夏泻心汤化裁为生姜泻心汤属于2、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1> 、由四逆汤化裁为通脉四逆汤属于<2> 、由逍遥散化裁为黑逍遥散属于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概括总结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中药与方剂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与方剂学》习题集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填空题1.东汉____ 著《 _________ 》,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剂 ___ 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
2.南北朝时期,____ 著《_______ 》,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引伸为“十剂” 。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黄帝内经》B.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C.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D.《圣济总录》广搜博采,载方 61739 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E.《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 )A.《太平圣惠方》B. 《普济方》C. 《圣济总录》D. 《外台秘要》E. 《五十二病方》三、简答题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指明其成书朝代、作者。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填空题____是组方的依据,方___的体现,2. 温法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
3. 清代___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 ,他在《____》中说:“论治病之方又以___八法尽之。
二、单项选择题1. 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 )A. 汪昂B. 程钟龄C. 罗美D. 吴鞠通E. 王孟英2. 提出中医“八法”的医书是( )A. 《医学心悟》B. 《医方考》C. 《医方集解》D. 《古今名医方论》E. 《医林改错》第三章方剂与治法一、填空题1.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 ?药方论》中说:“制方之用,_、__、__、七方是也。
”2.《本草纲目·序列》中说:“徐之才曰,药有__、____、__、__、__十种。
”3.明代张景岳将诸多方剂“类为八阵,曰_ 、__ 、、_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一、填空题1.组方原则最早见于《___ 》,其谓:“ _ 之谓君,___ 之谓臣,___ 之谓使”。
中医药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1.何为解表?解表药的含义?(1)发散解表、解除表证。
(2)具有发散解表、解除表证的药物。
2.解表药有有几类?其性味、功效、适应症有什么不同?发散风寒药【辛温】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
主治风寒表证。
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
2 发散风寒药【辛凉】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
主治风寒表证。
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
3.写出紫苏、羌活、细辛、薄荷、柴胡的功效和主治要点?表,散寒,理气,和营。
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并能解鱼蟹毒。
,痈疮蛇毒辣。
散风寒湿,止痛。
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4.比较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桑叶与菊花的功效和主治异同?(1)都是辛温解表药,发汗解表,表寒症:麻黄发汗功力强,还可以宣肺平喘,利尿消肿;桂枝可以温经通阳(2)相同:发表散风,风寒、风热表证均宜。
均治风疹瘙痒。
荆芥发汗之力较大,透散之力较强,能透疹消疮,又止血。
防风祛风之力较强,风病之通用药,外风内风均可使用,并能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3)相同: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中医方剂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B 君、臣、佐、使
C 治遣权变
D 审证求因
E 方以药成
答案 A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味芳香药物的煎法是:
A 文火久煎
B 武火急煎
C 先煎
D 后下
E 另炖或另煎
答案 D
【34】 贝壳和矿石类药物的煎法是:
A 打碎先煎
B 另煎
C 后下
D 包煎
E 另炖
答案 A
【35】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其服药时间宜于:
【66】 清热药的煎法是:
【67】 野山参的煎法是:
答案 【65】 B 【66】A
【67】 D
A 食前服
B 食后服
C 空腹服
D 不定时服
E 定时服
【68】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
【69】 滋补药宜:
【70】 急重病服药
答案 【68】 B 【69】C
【70】 D
A 酒剂
B 散剂
C 口服液
D 汤剂
E 注射液
F 吸收较快
G 制作简便
答案 C D E F G
【88】 汤剂的特点是:
A 吸收快
B 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
C 节省药材
D 药力持久
E 能灵活地照顾到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
F 能迅速发挥药效
G 适用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答案 A B E F G
【89】 宜冲服的药物有:
A 滑石
B 牛黄
C 三七
D 宣、通
E 补、泄
答案 B
【11】 厚味滋补药物的煎煮宜:
A 武火急煎
B 武火久煎
C 文火急煎
D 文火久煎
E 先武后文
中医学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医学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单元1、中医四大经典及其历史地位?答:《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2、金元四大家及其创立的学派?答:刘完素:他倡“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皆能生火”,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
张子和认为疾病的形成皆由邪气所致,主张“邪去则正安”,提出了汗、吐、下攻邪三法,后世称为“攻下派”李东恒在《内经》“人以胃气为本”的理论指导下,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主张升发脾之阳气,故后世称为“补土派”。
朱丹溪倡“想火论”认为相火最易妄动而耗阴,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主张滋阴降火,后世称为“养阴派”。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答: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容有哪些?特点如何?答:人与环境的整体观和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两大方面。
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影响较为明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动对人体也发生影响。
社会的治与乱,以及人社会地位的变动,对人体的影响尤为明显。
5、怎样理解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答:辩证是以病人为主体,其体质个性和生活习惯及地域环境等都与疾病有密切联系。
辩证不但要辨识病因、病位、病机和病性,还要辨识患者的个体差异、生活环境及发病季节等。
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论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就药物治疗而言,在辨证与辨病的基础上确定治发,掌握“治病求本”的原则,进行遣用药,方据法成,法以证立。
在论治时,除针对病证进行正治外,更应注意其标本缓急。
6、名解:整体观念辩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答:同病异治:由于一种病在不同阶段的可出现不同的证,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证进行治疗,即所谓“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证,则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此即所谓“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1、如何理解阴阳的概念和特性?事物阴阳属性如何划分?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中药炮制学习题及的答案
中药炮制学习题及答案(2-3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一、填空题1.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是__ .2.传统制药的原则是____ _______ 、____ 、____ 、;具体方法为______ 、_____ .3.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__ ________ 、_____ 、 __ 、的影响等。
4.所谓“毒”主要指的是.5.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药。
二、选择题(一) A 型题1.“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的论述载于()A. 《汤液本草》B.《炮炙大法》C. 《修事指南》D.《雷公炮炙论》E.《医学源流论》2.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称为()A. 相反为制B.相资为制C. 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E.相杀为制3.张仲景在《伤寒论》白虎汤中的甘草是()A. 炙甘草B.生甘草C. 粉甘草D.甘草梢E.甘草皮4.“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以酒,则浮”的论述源自而上至巅顶A. 缪希雍B.李时珍C. 张仲岩D.雷小E.陶弘景5.叙述栀子“用仁去心胸热,用皮去肌表热,寻常生用”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A. 《医学入门》B.《本草便读》C. 《雷公炮炙论》D.《炮炙大法》E.《神农本草经》6.叙述香附“人血分补虚童便浸炒;调气盐水浸炒;行经络酒浸炒;消积聚醋浸炒⋯⋯走表药中,则生用之”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A. 《本经逢原》B.《修事指南》C. 《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太平圣惠方》7.“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A. 《新修本草》B.《黄帝内经》C. 《太平圣惠方》D.《炮炙大法》E.《修事指南》8.“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A. 《新修本草》B.《伤寒论》C. 《汤液本草》D.《本草蒙筌》E.《医学流源》9.“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不准,而病症不验也”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A. 《本草述》B.《修事指南》C. 《本草述钩元》D.《本经逢原》E.《神农本草经》10.百合蜜炙后适用于()A. 肺虚咳嗽B.肺热咳喘C. 阴虚燥咳D.咳嗽痰多E.肺寒咳嗽11.三子养亲汤中莱菔子应首选()A. 生莱菔子B.炒莱菔子C. 捣烂的莱菔子D.焦莱菔子E.莱菔子炭12.“痛泻要方”中的白术应选择()A. 生白术B.麸炒白术C. 土炒白术D.焦白术E.炒白术13.“二妙散”中的苍术应首选()A. 生苍术B.焦苍术C. 麸炒苍术D.苍术炭E.米泔水制苍术14. “缩泉丸”中益智应用()A. 盐炙益智仁B.炒益智仁C. 连壳益智仁D.醋炙益智仁E.酒炙益智仁15.“麻黄汤”中麻黄应首选()A. 生麻黄B.炙麻黄C. 麻黄绒D.蜜炙麻黄绒E.去节麻黄16.“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应首选()A. 生黄芪B.蜜炙黄芪C. 米炒黄芪D.炒黄芪E.酒炒黄芪17.“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应首选()A. 生柴胡B.醋炙柴胡C. 鳖血柴胡D.炒柴胡E.酒柴胡18.“柴胡疏肝散”中的香附应选用()A. 生香附B.醋炙香附C. 四制香附D.盐香附选用()E.酒香附A. 生甘草B.蜜炙甘草C. 炒甘草D.甘草梢E.蜜拌后烘干的甘草20.“桃红四物汤”中的当归应首选()A. 生当归B.酒当归C. 当归炭D.土炒当归E.当归头21.“知柏地黄丸”中的知母应首选()A. 生知母B.盐炙知母C. 光知母D.毛知母E.酒炙知母22.“白虎汤”中的知母应选择()A. 生知母B.盐炙知母C. 光知母D.毛知母E.酒炙知母23.“大黄廑虫丸”中的大黄应首选()A. 生大黄B.熟大黄C. 酒大黄D.大黄炭选用()E.清宁片24.“香苏饮”中的香附应首选()A. 生香附B.醋香附C.酒香附D.四制香附E.盐制香附25.长于化痰止咳,泻火解毒的甘草是()A.生甘草B.炙甘草C.炒甘草D.甘草梢E. 麸炒甘草26.治脾胃虚弱,神疲食少的“四君子汤”应选用()A. 生甘草B.蜜炙甘草C. 炒甘草D.甘草梢E.麸炒甘草(二) B 型题A. 从制B.反制C. 相畏制D.相资制E. 相恶制27.胆汁制黄连()28.白矾制半夏()29.盐制益智仁()30.麸炒枳实()31.酒制阳起石()(三) C 型题A. 制其质B.制其性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于()33.煅醋淬龟甲是属于()34.漂海螵蛸是属于()35.滑石粉烫象皮是属于()(四)X 型题36.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主要包括()A. 净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B.水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C. 切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D.加热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E.辅料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37.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主要有()A.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B.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C. 炮制对归经的影响D.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E.炮制对制剂的影响38.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 净制B.制霜C. 水飞D.加热E.加辅料制三、改错题1.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为相恶为制(2.味辛甘的药物属阳,作用升浮()3.生地经制成熟地后,性由温转寒,功能由补转清(4.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还与气味厚薄有关()于( ) 5. “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逆方者殃 6. “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是《神农本草经》记载 ( )7.“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题:第三章【6】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题:第三章【6】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所以只有E才是最佳答案。
此题解题切入点:通因通用适用于实证的治疗,而ABCD是虚证,所以E项为正确答案。
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时制宜”。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
此即古人常说的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基本原则。
此题解题切入点:寒热温凉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都是属于因时制宜。
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邪在胸脘上部,如痰涎壅塞,宿食停滞,或食物中毒等,宜用吐法;邪在肠胃下部,如热邪与肠中糟粕互结,应采取下法;实热实火,宜用清热泻火之法;寒证宜用温中祛寒方法;湿证宜用化湿、利湿法;食积胀满,则宜用消导方法;有痰的应祛痰;有瘀血的,应活血化瘀,等等,均属祛邪范围。
此题解题切入点:真实假虚,说明主要是邪气亢盛,那么对应的治疗原则应该是祛邪为主。
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虚人感冒,素体气虚,反复外感,治宜益气解表,益气为治本,解表是治标。
又如表证未解,里证又现,则应表里双解,亦属标本同治。
此题解题切入点:记住教材中提到的三种情况下的几个典型例子1. 急则治其标:水臌、大出血;2. 缓则治其本:肺痨3. 标本兼治:虚人感冒。
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着痹[症状]肢体关节酸痛、重着,患处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中医学》习题集(人卫8版)——WMU易光
人卫8版《中医学》习题集上篇第一章导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汉代吸收前人“导引”的精华,模仿、、、、等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五禽戏”。
2.《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治,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描述,体现了中医学深刻的思想内涵。
3.被后世誉为“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
4. 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之一。
5.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均注重人与的统一性,形成了中医特有的整体观。
二、判断题(正确的以“√”表示,错误的以“×”表示)1.《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新修本草》等医学典籍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2.砭石是我国最早原始的外科医疗工具。
()3.朱震亨倡导火热论,治病以寒凉,后人称之为寒凉派。
()4.司外揣内又称作为“以表知里”。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恒动观念。
()三、选择题[A型题]1.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是()A.近代B.明清C.宋、金、元D.两晋隋唐E.春秋战国至两汉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本草拾遗》C.《山海经》D.《新修本草》E.《神农本草经》3.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学术争鸣的时期是()A.战国及两汉B.两晋隋唐C.宋、金、元D.明清E.近现代4.我国政府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拾遗》5.《医林改错》的作者是()A.王清任B.张仲景C.吴有性D.刘完素E.张锡纯6.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最重视()A.辨病论治B.辨证论治C.异病同治D.已病防病E.扶正祛邪7.根据取象比类,肝属五行中的()A.木B.火C.土D.金E.水8.正式确立辨证论治的法则的典籍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诸病源候论》9.不是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A.刘完素B.王清任C.李杲D.张从正E.朱震亨10.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方剂学课后答案和重点,类方比较(打印版)
总论1、何为方剂、方剂学?方剂学与中药学有何区别?方剂: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依照组方基本结构,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剂型及用法,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
//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剂学与中药学的区别在于中药学研究的是单味药物的功效,而方剂学研究的是多味药物组方之后的功效,不是简单的药物相加,其中还蕴含着很多的中医药物的基本理论。
2、如何理解“以法统方”?一般说,在临诊时运用中医理论,确定主证完成「辨证」以后,就要进行「论治」。
论治首先是「立法」(确定用何种治法),把治「法」确定以后,就要根据「法」去选方、用药。
前人把这种方法称做「以法统方」,意思是说要根据治「法」的要求去选用方剂及加减药物。
3、从总体而言,配伍的目的是什么?①增强药力;②扩大治疗范围;③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④控制多功效单味药中药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4、方剂组成的原则是什么?其基本结构包括哪些方面?君臣佐使原则是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1.辅佐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1.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5、剂量变化对方剂功效与主治有何影响?①剂量增减,药力也之增减;②剂量改变,剂量比例变化改变方中的配伍关系,影响改变该方功效和主治证候的主要方面。
6、内服散剂有几类?各有何特点?内服散剂有两类:一种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另一种是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的,称为煮散,如银翘散。
中医药学概论_习题集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C2.A3.D4.C5.C二、多项选择题6.BCDE7.BC8.ACE9.ABCDE 10.ABCD 11.ABCD三、填空题1、整体观念;脏腑经络2、整体观念;辨证论治3、不可分割;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四、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变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五、简答题1.简述整体观念的内涵。
整体,其含义就是指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的整体观念其内涵有二: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重与人与环境的统一,含(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2)人和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2.简述辨证论治的内涵。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慨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和论治是先后不同的两个阶段。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辨证和论治构成了诊疗疾病的整个过程。
辨证论治是否正确,可以通过治疗效果来检验。
六、论述题试述你对辨证论治的理解答: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含了致病因素(外因)和机体反应能力(内因)、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
证是在四诊获得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析综合而作出的诊断。
如: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痰黄稠、鼻塞、流浊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方药中至真要大论讲解三和四
方药中至真要大论讲解三和四七、《至真要大论》讲解(三)【原文】帝曰:其主病何如?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
帝曰:先岁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
帝曰:司气者何如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
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升等也。
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帝曰:岁主臟害何谓?岐伯曰: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
帝曰:善。
平气何如?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讲解】(1)主病:“主病”,张志聪注:“主病,谓主治病之药物。
”此处是讨论药物与疾病治疗的关系。
“其主病何如”一句,自从钱去承前句而问。
前句言“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这里是问“谨候气宜”与治疗的关系。
因为前节中已经提“五味五色所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五味五色又与五臟密切相关,药食产生的气候环境与药食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也就与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
由是如此,所以王冰注谓:“言采药之岁也。
”意即此节主要是谈药物的质量与季节气候、采集时间的关系问题。
(2)司岁备物:“司”,即职司、主管之意,亦可以作为作用来理解。
“司岁”,意指在一年气候变化中起主要作用者。
由于各个年份的气候变化不尽相同,所以对谷物、药物产生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备物”,即准备药物。
“司岁备物”一句,意即药工必须根据不同年份气候变化特点来采集应时产生的药物。
王冰注:“谨候司天地所生化者,则其味正,当其岁也。
故彼药工,专司岁气所收药物。
”张介宾注:“天地之气,每岁各有所司,因司气已备药物,则主病者无遗矣。
如厥阴司岁则备酸物,少阴少阳司岁则备苦物,太阴司岁则备甘物,阳明司岁则备辛物,太阳司岁则备咸物,所谓岁物也,岁物备则无味之用全矣。
”均属此义。
(3)无遗主:“遗”,即遗失或遗漏。
“主”,即前述之主病。
“无遗主”,是承上句而言,意即如能做到“司岁备物”,则治疗各种疾病的优质药物就不会短缺,就可保保证疗效。
方剂学复习思考题
北中医方剂学复习思考190题总论1.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学习方剂学的目的和意义何在?2.何谓治则?何谓治法?二者有何区别?你是如何认识的?3.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理解?4.试述八法的概念、理论根据、治疗作用、适用范围和应用注意事项。
5.何谓七方?你认为“七方”的实质是什么?6.方剂组成的原则是什么?其具体涵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之。
7.为什么说君药是方剂中不可或少的主药?临证遣药组方时选择和确定君药应注意什么? 8.临证运用方剂为什么要有变化?常用的变化形式有哪些?各种变化的前提是什么?变化对方剂的功用、主治有何影响?9.剂型与治疗有何关系?简述汤、丸(丹)、散、膏、酒等常用剂型的临床特点。
10.煎服方法与方剂的疗效有何关系?扼要叙述方剂用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解表剂11.试述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12.麻黄汤证的临床特征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13.麻黄汤中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平喘,方中为什么还辅以桂枝,佐用杏仁?14.桂枝汤证的特征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方中桂枝、芍药相配意义何在?15.桂枝汤发汗作用没有麻黄汤强,为什么甘草反较麻黄汤中用量加倍?16.小青龙汤证的特征是什幺?其方药配伍有何特点?临床应用时须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需酌加石膏?17.九味羌活汤主治什么证候?方中为什么配伍生地和黄芩?18.银翘散为辛凉平剂,为什么配伍辛温的荆芥、豆豉?这样配伍应注意什么?19.银翘散与桑菊饮的组成、功用、主治有何不同?20.麻杏甘石汤的功用和主治有何特点?临证调整麻黄与石膏的配伍用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试从理论上作出解释。
21.联系麻黄汤、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三方间的主治证和配伍变化,指出麻黄与桂枝,麻黄、桂枝与石膏,麻黄与石膏同用对方剂功用的影响。
22.竹叶柳蒡汤主治麻疹透发不畅,内热郁甚而致的,喘咳、烦闷燥乱、咽喉肿痛等证,为什么方中用辛温燥烈的西河柳为君?本方配伍有何特点?23.败毒散的主证是什么?方中配伍人参的意义何在?其配伍用量应如何掌握?24.败毒散为什么可用治外邪陷里所致之痢疾?何种痢疾不可用?25.为什么阳虚不能作汗?助阳益气解表剂中解表药和助阳益气药应如何配伍?26.再造散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基础,为什么方中不用麻黄,而用桂枝、黄芪?煎加炒芍药一撮的意义何在?27.滋阴解表剂适用于什么证候?应用时需注意什幺?试以加减萎蕤汤为例说明之。
方剂课后习题
方剂课后习题绪论+第一章1.首次提出君臣佐使方书是:B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普济方》D.《伤寒杂病论》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是:A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伤寒杂病论》C.《医方集解》D.《太平圣惠方》3.“方书之祖”是:AA.《伤寒杂病论》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医方集解》D.《太平圣惠方》4、我国现存古迹最大的一部方书是:A A.《普济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伤寒论》D.《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章“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治法归纳出自:BA.《医学心悟》B.《景岳全书》C.《圣济经》D.《伤寒明理论》E. 《医家全书》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理论分析组方构原理的医著是:AA.《伤寒明理论》B.《古今名医方论》C.《医方考》D.《三因极---病证方论》E. 《宣明论方》小承气汤变化为厚朴三物汤是属于:A.药味增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药量均有变化E. 以上都不是下列哪项不属于汤剂的特点:A.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B.便于随证加减C.便于服用或携带D.服用量大E. 适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下列对君药表述错误的是:A.治疗主证或主病;B.是方中起决定作用的药物C.药量居方中之首D.药力居方中之首第六章解表剂1.桂枝汤的功用是:A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B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C 调和气血,缓急止痛D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E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2.药物配伍具有“分经论治”特点的方剂是:CA败毒散B大青龙汤C九味羌活汤D独活寄生汤E香苏散3. 小青龙汤的组成中含有DA紫菀B杏仁C生姜D白芍E白前4.止嗽散的组成中不含有:EA紫菀B白前C陈皮D荆芥E杏仁5.原书服法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的是:CA桑菊饮B桑杏汤C银翘散D金沸草散E香薷散6.“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无汗,舌苔薄,脉浮而数”,治当首选;B A.桑菊饮 B.麻杏甘石汤 C.定喘汤D.射干麻黄汤E.桑杏汤7. 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含有:DA.枳壳B.前胡C.柴胡D.黄芩E. 人参8.桂枝汤原书桂枝与白芍的用量比例为(1:1)麻杏甘石汤原书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为(1:2)第七章泻下剂1.下列不属泻下剂适应范畴的是:A.胃肠积滞B.实热内结C.寒积内停D.清热解毒E.水饮内停2.大承气汤原方中,大黄、厚朴的用量是:A.大黄五两、厚朴三两B.大黄二两、厚朴六两C.大黄三两、厚朴五两D.大黄四两、厚朴八两E.大黄一两、厚朴四两3.下列各项与大承气汤主治证无关的是:A.阳明腑实证B.肠燥便秘证C.热结旁流证D.热实痉厥证E.热实发狂证4.大、小、调胃承气汤三方之间的变化涉及:A.药味的增减B.剂量的增减C.君臣佐使的改变D.煎服法的改变E.剂型的改变5.大黄牡丹汤宜后入的药物是:A.大黄B.芒硝C.牡丹皮D.桃仁E.冬瓜子6.温脾汤的君药是:A.人参、大黄B.人参、芒硝C.大黄、芒硝D.大黄、附子E.附子、干姜7.温脾汤的功用是:A.温里散寒,通便止痛B.攻下寒积,温补脾阳C.攻逐寒积,行气通便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E.温补脾阳,润肠通便8.麻子仁丸组方中不含有的是:A.芍药B.杏仁C.枳实D.厚朴E.当归9.济川煎药物组成不含的是:A.当归B.牛膝C.肉豆蔻D.泽泻E.升麻10.济川煎证的病机是:A.肾虚精亏,开合失司B.肠燥津亏,开合失司C.热结里实,气阴不足D.热结阴亏,脾阳不足E.脾阳不足,寒实内结第八章和解剂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小柴胡汤的主治病证:A.伤寒少阳证B.黄疸见少阳证C.热入血室证D.疟疾见少阳证E.瘟疫邪伏膜原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A.猪苓、枳实B.青蒿、黄芩C.竹茹、半夏D.枳壳、赤茯苓E. 陈皮、碧玉散3.四逆散中一升一降配伍的药物是:A.柴胡配芍药B.柴胡配甘草C.柴胡配枳实D.芍药配甘草E. 枳实配芍药4.患者,女,29岁,数月来两胁隐痛,口燥咽干,精神不振,不思饮食,月经后期,乳房作胀,脉弦而虚。
方剂(00003)
方剂考研总结《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中医考研资源 2 09针推分享第二章解表剂中医考研资源 3 09针推分享《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中医考研资源 4 09针推分享《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中医考研资源 5 09针推分享考点、易错点归纳:1、麻黄汤配伍炙甘草的用意:①缓峻以防伤正、②调和诸药2、服桂枝汤后,“遍身漐漐微似有汗”标志:①胃气已和、②津液得通、③营卫和谐3、桂枝汤治“太阳中风”,若“项背强几几”宜加用葛根4、“散中寓收”的方剂是:小青龙汤5、小青龙汤“温肺化饮”的药物组合:干姜、细辛6、九味羌活汤的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7、均为表寒里热的是:①九味羌活汤、②大青龙汤8、吴瑭所称“辛凉平剂”是银翘散,“辛凉轻剂”是桑菊饮9、“辛凉重剂”指麻杏石甘汤(吴瑭:白虎汤)10、银翘散和桑菊饮五位共同药物: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11、败毒散的功效:散寒祛湿,益气解表12、败毒散配伍人参的用意:①扶助正气鼓邪外出、②使祛邪而不伤正气13、败毒散可用于:①虚人感风寒湿邪者、②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逆流挽舟”)14、再造散用于:阳气虚弱,外感风寒15、再造散含有的药物:熟附子、煨生姜16、升麻葛根汤配伍升麻的意义:①散风邪、②透疹、③解毒17、组成含有桔梗、枳壳的方剂:①败毒散、②杏苏散、③血府逐瘀汤第三章泻下剂中医考研资源 6 09针推分享中医考研资源 7 09针推分享中医考研资源 8 09针推分享《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中医考研资源 9 09针推分享考点、易错点归纳:1、大承气汤的煎煮法:先煮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小承气汤的煎煮法:厚朴、枳实、大黄同煮调胃承气汤煎煮法:先煮大黄、甘草,后内芒硝2、大陷胸汤的煎煮法:先煮大黄,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3、大黄牡丹汤配伍大黄的意义:泻除湿热瘀结(泻热除湿,通肠逐瘀)4、大黄牡丹汤的功效是:泻热破瘀,散结消肿5、具有温阳健脾作用的:①温脾汤、②实脾散6、十枣汤适用于:①悬饮、②实水,一身悉肿7、十枣汤服药时间:平旦8、济川煎配伍当归的意义:①补血润燥、②润肠通便 9、具有攻下通便,补气养血攻下的方剂是:黄龙汤 10、新加黄龙汤的“三参”:人参、玄参、海参天王补心丹的“三参”:人参、玄参、丹参11、新加黄龙汤冲服参汁(人参)的用意:①振奋胃气 新加黄龙汤冲服姜汁的用意:①振奋胃气、②防止拒药12、枳实、厚朴同用的方剂:①大承气汤、②小承气汤、③麻子仁丸、④橘核丸、⑤枳实消痞丸(失笑丸)《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第四章和解剂中医考研资源 10 09针推分享考点、易错点归纳:1、小柴胡汤配伍人参的用意:①扶正祛邪、②益气实里2、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共同的药物:黄芩、半夏、生姜3、组成含有人参、半夏、生姜的有:①小柴胡汤、②旋覆代赭汤4、组成含有人参的有:①小柴胡汤、②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胶饴)5、小柴胡汤可治疗病证:①伤寒少阳证、②妇人热入血室、③黄疸、④疟疾6、四逆散配伍柴胡的意义:①透邪升阳以舒脾、②合芍药疏肝理脾、③合枳实升降调气7、【选择】A.头痛,干呕吐涎沫者 B.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四逆散:二者均不可吴茱萸汤:二者均可8、【多选】A.温脾汤 B.四逆散 C.理中丸 D.健脾丸组成不含干姜的有:B.四逆散、D.健脾丸9、【单选】A.咳者,加杏仁 B.悸者,加桂枝 C.小便不利者,加茯苓 D.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不属于《伤寒论》原文的:A.咳者,加杏仁(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10、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①苦辛并用、②寒热并用、③补泻并用11、半夏泻心汤的功用:①平调寒热、②散结除痞12、生姜与干姜同用的方剂:生姜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一两13、体现辛开苦降配伍方法的方剂是:①半夏泻心汤、②小陷胸汤、③枳实消痞丸14、痛泻要方配伍防风的用意:①辛散肝郁、②香舒脾气、③燥湿助止泻15、逍遥散配伍薄荷的用意:①疏散郁遏之气、②透达肝经郁热《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逍遥散配伍烧生姜的用意:①温运和中、②辛散达邪第五章清热剂《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考点、易错点归纳:1、白虎汤配伍炙甘草的用意:①护中、②缓峻2、生地、麦冬、玄参同用的方剂是:①清营汤、②新加黄龙汤、③养阴清肺汤、④百合固金汤3、清营汤配伍银花、连翘的用意:①清热解毒、②透热转气4、银花、连翘同用的方剂是:①清营汤、②新加香薷饮、③银翘散5、犀角地黄汤治蓄血证“喜忘如狂者”原方注明应加:①大黄、②黄芩6、组成含有竹叶的方剂是:清瘟败毒饮7、黄芩、大黄、连翘、栀子同用的方剂是:①凉膈散、②清瘟败毒饮8、大黄、栀子同用的方剂是:①十灰散、②八正散、③凉膈散、④茵陈蒿汤9、患者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便秘导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宜用:凉膈散(导赤散×)10、凉膈散配伍大黄的用意:以泻代清茵陈蒿汤配伍大黄意在:泻热逐瘀11、方药配伍寓意有“以补为固”之意的是:玉屏风散(固冲汤×,以固为主)12、普济消毒饮配伍升麻、柴胡的用意:①疏散风热、②火郁发之、③引药上行13、普济消毒饮中须用酒炒的药物是:①黄芩、②黄连14、甘草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化毒和中15、瓜蒌根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清热散结16、【选择】A.滋阴疏肝 B.补脾泻肝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龙胆泻肝汤具有的治疗作用是:D蒿芩清胆汤具有的治疗作用是:D(两个都选17、【单选】A.羚角钩藤汤 B.镇肝息风汤 C.真人养脏汤 E.大定风珠组成不含白芍的方剂是:C.龙胆泻肝汤《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18、【多选】A.导赤散 B.龙胆泻肝汤 C.八正散 D.小蓟饮子组成含有生地、木通的方剂有:ABD(八正散×,有木通无生地)桃核承气汤 C.半夏泻心汤 D.当归补血汤、一小儿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治以选用:泻白散(麻杏石甘汤×)2224252627、真人阳脏汤与芍药汤的共同点:①用当归、芍药、木香调气和营、②用芍药、甘草和中缓急而止腹痛28、芍药汤的功用是:调和气血,清热解毒29、【单选】A.凉膈散葛根芩连汤芍药汤(芍药汤内用槟黄)30、白头翁汤的功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清热燥湿,凉血止痢×)枳实消痞丸、导赤散主治心经有热之症,属于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水虚火不实者34、【单选】A.清肺泄热 B.生津止渴 C.化瘀排脓 D.润肺排痰 E.利湿消痈《中药学》芦根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35、黄芩、黄连、黄柏同用的方剂是:①黄连解毒汤、②当归六黄汤(三黄泻心汤:芩、连、大黄)36、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①当归六黄汤、②百合固金汤(天王补心汤×,二冬不是二地)37、【多选】A.秦艽鳖甲散 D.清瘟败毒饮组成含有丹皮的有:BCD(秦艽鳖甲散无丹皮)38、仙方活命饮与普济消毒饮的共同药物:陈皮《方剂》考研总结(完结版)39、【单选】A.仙方活命饮 B.四妙勇安汤 C.五味消毒饮 D.凉膈散 E.以水都不是银花、连翘、当归同用的方剂是:E.以水都不是(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40、【选择】A.黄芩、黄连、黄柏 B.黄芩、黄连、栀子 C.黄连、连翘、甘草 D.黄芩、黄柏、栀子 E.黄芩、栀子、连翘普济消毒饮与凉膈散中均含有的药物:此题答案给的D,印错了)清瘟败毒饮与凉膈散中均含有的药物:E.黄芩、栀子、连翘┬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凉膈散:连翘、黄芩、栀子、大黄、芒硝、薄荷、竹叶、炙甘草、白蜜├普济消毒饮:酒黄连、酒黄芩、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玄参、马勃、板蓝根、生甘草、桔梗、陈皮、升麻、柴胡└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知母、犀角、生地、赤芍、丹皮、栀子、黄芩、黄连、连翘、竹叶、玄参、桔梗、甘草40、【选择】A.黄连、黄柏 B.黄芩、栀子 C.黄芩、连翘 D.石膏、知母 E.生地、当归黄连解毒汤与凉膈散中均含有的药物:B.黄芩、栀子龙胆泻肝汤与血府逐瘀汤中均含有的药物:E.生地、当归41、【多选】A.凉膈散 B.清胃散 C.泻白散 D.普济消毒饮方药配伍寓“火郁发之”之义的方剂是:BD(2011版答案:凉膈散、清胃散、普济消毒饮)题目存在争议,详见《傲视宝典》P7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解析几何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三章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第三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一部书是李克绍先生的学术代表作 ( ) A. 《胃肠病漫话》 B. 《伤寒论串讲》C. 《伤寒解惑论》 D. 《伤寒论语释》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伤寒解惑论》中提出九种治学方法。
( ) A. 关于“要理解当时医学上的名词术语” B. 关于“读于无字处和语法上的一些问题” C. 关于“内容不同的条文要有不同的阅读法” D. 关于“要理解寒温之争” 3丁元庆教授认为,《伤寒解惑论》中提出的哪一项既是标准也是方向?( ) A. 关于“要和《内经》《本草经》《金匮要略》结合起来” B. 关于“要与临床相结合” C. 关于“对传统的错误看法要敢破敢立” D. 关于“对原文要一分为二” 4以下哪段话是李克绍先生所说:( ) A. “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文疏注。
” B. “能否理论联系实际,在临床医疗中能否灵活运用,这是检验学习《伤寒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 C. “《伤寒论》言证候不谈病机,述病理而少及生理,出方剂而不言药理” D.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5以下哪段话,是湖北叶发正研究员在《伤寒学术史》中对李克绍先生的评价:( ) A. “他的论著享誉海内外,称得起现代的伤寒著名学家。
” B.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 “他对《伤寒论》的研究创当代《伤寒论》注疏之新风,其见解独特、基于临床、前后呼应、逻辑严密;他活泼泼地注疏通解了活泼泼的《伤寒
论》。
” D. “先生最反对学术上人云亦云,不求甚解,认为这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先生读书也看前人注解,但决不盲从。
” 6以下哪一项,不是丁元庆教授对急性口僻的辨治分析:( ) A. 口僻发生在面部,表现为口眼歪斜。
面部是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地。
B. 阳明火热内盛,炙灼足阳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
C. 足阳明经脉受邪,累及经筋,口目为僻。
D. 将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用于急性口僻治疗。
7以下哪一项,不是丁元庆教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辨治分析( ) A.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B. 阳明火热内盛,炙灼足阳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成为火热致中的中间环节。
C. 足阳明经脉受邪,累及经筋,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D. 提出用葛根芩连汤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形成的研究方法。
8以下用到桔梗的经方,不是出自《伤寒论》的是 ( ) A. 三物白散 B. 桔梗汤 C. 排脓散 D. 通脉四逆汤加减方 9以下哪首《中医内科学》常用方中没有用到桔梗?() A. 天王补心丹 B. 血府逐瘀汤 C. 逍遥散 D. 沙参补肺汤 10丁元庆老师将桔梗的功效总结为6个方面,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B. 消食化积 C. 宣肺气,化湿邪调畅气机,行气活血 D. 止惊悸安心神 11关于李克绍先生的《中药辑要》的主要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收录了常用中药487种,辑录的书籍有本草学著作、古今医案集、专科医著等。
B. 内容有:医家的用药经验;本草著述有关药性、药效、使用方法、炮制方法的记述;验案。
C. 体例规范,结合个人心得体会。
D. 有名家、名著,也有当代临床医师发表在杂志上的用药经验。
12以下对玄参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养阴之品 B. 是清热要药 C. 不可应用于外感病 D. 善治风热外感、火热上扰诸病证 13以下对青蒿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能清透气分 B. 有寒凝之弊 C. 善清血分热邪 D. 善于除湿、醒脾、化浊、解暑 14以下对白薇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
误的:() A. 用于阴虚外感风寒 B. 清退阴虚之内热 C. 能清泻外感之风热 D. 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 15以下关于《胃肠病漫话》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全书一共记载了15种脾胃病证及其辨证治疗。
B. 《胃肠病漫话》分为七章,全部疾病均以症状命名。
C. 收录的方子必须是出自《伤寒杂病论》的经方。
D. 收录的方子都经过历代医家和李老自身临床实践的验证。
16以下关于五更泻的说法,哪一项是的() A. 五更泻是根据泄泻发作的时间特点命名的 B. 五更泻都属于肾泻 C. 五更泻需以四神丸治疗 D. 五更泻都属于虚证 17关于脾湿内盛导致的晨起腹泻,以下哪种说法不:() A. 白天还好,一到傍晚就肚腹膨胀,一夜不安,在天将明时,腹泻一次,泻后症状减轻 B. 没有手足发凉,精神疲惫等肾阳虚的症状 C. 大便鸭溏 D. 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理苓汤加木香。
18关于酒积引起的腹泻特点,以下哪种说法不:() A. 大便溏粘,或夹杂粪块,午后可泻下正常形质的大便。
B. 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理苓汤加木香。
C. 常常在早晨还没有起床就想大便
D. 没有手足发凉,脐下冷等肾阳虚的症状 19关于便秘,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 B. 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
C. 滋燥养荣方用于治疗肠燥便秘,特别是伴有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
D. 便秘有实证,也有虚证。
20关于便秘的加减用药规律,下列说法不的是:() A. 热秘:治以黄连、黄芩、山栀苦寒药; B. 寒凝:治以附子、肉桂、硫黄等温通药; C. 气滞:治以槟榔、枳壳、枳实、乌药等开郁导滞药; D. 凡便秘必以大黄、芒硝等泻下药为主组方。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