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总结
社会工作概论第1章社会工作概述解析
![社会工作概论第1章社会工作概述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9af59d89eb172dec63b70f.png)
2019/8/26
16
台湾社会学者龙冠海认为,社会工作“作为 一种事业,它的内容包括各种福利实施与社 会服务,其实施的方法着重于调整人与人、 团体与团体、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其主要 目的是个人及团体生活的改良与社会的进步。
2019/8/26
17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社会工作的具 体解释是:“国家和社会解决并预防社会成 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 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项专门事业和一门学 科。它的性能是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 调整社会关系,改善社会制度,推进社会建 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书目
1.顾东辉,2005,社会工作概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向德平,2004,社会工作概论,北京:中国广电出版社。 3.孙立亚,1999,社会工作导论,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4. (美) 查尔斯·H·扎斯特罗等著,2005,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王思斌,1999,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张乐天,1997,社会工作概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7.宋林飞、朱力,2002,社会工作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8. 陈墀成,黄河,2000,社会工作概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9. (美) 拉尔夫·多戈夫, 弗兰克·洛温伯格, 唐纳·哈林顿著,2005,社会
二十多年来,“千里走 单骑”的经济模式
信仰是图腾,宗旨是人 民,精神是灵魂。丢掉 了图腾,漠视了人民, 改变了灵魂,这就是二 十多年来发生在中国政 治领域中的真实写照。
案例分析:恶搞给我们的反思 雷锋上安全套
外国人教我们如何学雷锋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0-03-01 有句民谣说雷锋是“三月里来,四月里走”,许多人
《社会工作导论》最全笔记
![《社会工作导论》最全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08cf87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6.png)
《社会工作导论》最全笔记《社会工作导论》最全考研笔记(39页)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员协助需要帮助的人,获得社会资源的转介与连结,提供人性而有效的社会服务给个人、家庭、团体、小区与社会。
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人员提供受助者心理支持,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与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藉此改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功能。
2.什么是社会工作员?社会工作员就是一群受过专业教育训练的助人者,不只是有帮助别人的热情与温暖,更把助人当作一门职业,不断提升本身帮助别人的能力与知识。
他们的工作就是依据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与技术,协助个人、家庭、团体或小区,促进、发展或恢复其社会功能。
3.社会工作员做什么?(看有关社工的视频)4.社会工作的实质-----社会工作是助人的活动。
助人自助→助他人自助之社工帮助案主,让案主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我改变、自我进步,解决问题,摆脱困境,获得成功。
“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5.对社会工作不同纬度的理解(1)社会工作是专业----专业的学科领域社会工作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以助人为目的的领域。
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体现为:社会福利体系中,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机构必须获得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具有较高职级的认识必须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和专业教育。
(2)社会工作是科学----科学的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的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是我们的理论基础。
6.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助人需要科学的方法。
/ 科学方法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1)客观性。
(2)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3)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7.社会工作是艺术----建构的助人过程: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的互动过程,也是他们作为一个行动系统和外部的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
建构论强调人们在社会工作中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
8.社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即社会工作者持有的助人观念,核心是“利他主义”)(2)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主体; 社会工作的实施者)(3)受助者(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4)助人的活动(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思考:社会工作者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雷峰是否一样?(答:不一样: 1.社工拿工资,雷锋无偿服务;2.都是出于热心爱心,社工具有专业的助人理念,雷锋不具备专业理念;3.社工是有组织的助人,持续的助人,雷锋出于爱心,偶尔帮助人,是个人)社会工作的特点:助人自助;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相关网站:中国社会工作网:/doc/0ce04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 ccda38e6da.html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doc/0ce04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 ccda38e6da.html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网:/doc/0ce04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 ccda38e6da.html 台湾社工专协:/doc/0ce04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a.html .tw/ 青翼社会工作网:/doc/0ce04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 ccda38e6da.html思考题1 、什么是社会工作?2 、为什么说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3 、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4 、谈谈你对社会工作性质的认识。
社会工作导论
![社会工作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a84a345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3.png)
2024/10/5
23
1957:Green Wood《专业旳属性》 指出有关专业旳五个特征:
1. 应该有一套系统旳理论体系; 2. 它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可; 3. 在内部已经建立起专业旳权威,专
业能力成为该领域活动旳主要评价 原则;
2024/10/5
24
1957:Green Wood《专业旳属性》 指出有关专业旳五个特征:
2024/10/5
7
(二)对社会工作旳多重了解
1 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旳助人措施 秉承专业价值理念,在一定理论 指导下,利用一定旳科学措施助 人。
2024/10/5
8
2 社会工作是一种过程
社会工作者旳助人过程,要不断 地认识服务对象旳问题,评估和选 择工作措施旳过程,多种目旳是社 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连续合作、互 动,共同达至旳。
•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在一种国家 或地域内体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 中,从事社会服务旳机构必须取得 正当旳社会服务旳专业资格,从事 社会服务旳、具有较高职级旳人士 一定要经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专 业教育)。
2024/10/5
19
• 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 度中主要旳构成部分,社会服务机 构及其工作者用科学旳、专业化旳 措施有限地处理问题 ,社会工作 也成为一种制度。
2024/10/5
28
社会学:
早期社会工作是对社会问题旳回应 而出现旳,是从问题旳处理措施而 进行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学旳许多 理论是社会工作旳专业基础科目。
2024/10/5
29
影响社会工作旳社会学思想:
个人与社会旳关系; 社会行动与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问题旳原因与对策; 社会分层理论
2024/10/5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复习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复习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2d1d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0.png)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复习笔记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一、1社会工作领域也称为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照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是由于社会问题的出现,对其认识,进行干预。
分为理想和实际)理想的社会工作领域就是人类理想应该进行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的发生领域。
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的和由于某种原因尚未涉入的。
后者可称为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
2、社会工作领域与社会问题有关:①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非纯生理性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即由社会因素引起的或是需要用社会性手段解决的)②社会工作队社会问题的看法并不看重受影响的人群范围3、社会工作领域随社会进步而扩大:①社会进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社会问题②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社会领域二、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界说1、主体说:这是根据社会工作的主体作为划分依据,分别与社会工作的发展三个阶段相适应。
第一类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个人慈善事业;第二类定义:是由政府或私人团体所举办的以解决经济困难所引起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第三类定义:是由政府或私人团体所举办的服务事业2、科学艺术说:强调社会公作在知识上是一门科学,在方法上是一种艺术3、助人说:(我们所推崇的)从社会工作的目标、性质下定义4、资源潜能说:从社会工作的活动、功能下定义5、综合服务说6、政府组织说三、1、广义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困难,协调人际关系,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专门工作。
要点:①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团体②对象是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增强信心③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不仅仅是少数的贫困者、残弱者④社会工作采用一套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它不用于个别人发善心、做慈善⑤功能是协调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⑥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四、分类1、按照社会工作的方法:社会个案工作、小组(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2、按照社会工作的功能:治疗性、预防性3、按照工作的服务层次:直接(微观)、间接(宏观)4、按照主持机构和经费来源:政府、民间5、按照对象和内容分。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704fe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c.png)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1、什么是社会工作?怎样理解它是一门科学、专业、艺术、制度化的社会事业?(1)、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实践活动。
社会工作的5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问题;目标——福利;本质——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手段——专业方法和技术;性质——科学、事业。
(2)、科学的事业: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它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上。
专业:格林伍德专业的5方面特征: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被社会认可、具有专业权威、职业群体内部的伦理守则、专业文化。
在大学,有自己的独立教育体系,在社会上有专门的职业领域和服务机构,在职业领域内部有同业自律机构,包括从业和专业资格认证、专业水平评估和对违规者的惩处。
艺术: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助人服务来增强个人和群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功能,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解决的问题又相当复杂,工作者需要运用知识去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工作者有创造性地艺术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归类;另外,在工作过程中也常遇到一些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冲突,这是怎样减少冲突,实现工作目标也是一种艺术。
制度化:社会工作过程是制度化的,对社会工作者也有一系列的制度约束。
2、社会工作对象包括哪些人群?划分基本对象与扩大对象的意义何在?简述社会工作的范围。
工作对象:正常生活发生困难的人群,社会中的脆弱群体,社会结构中的弱势群体。
最困难的群体——社区——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结合意义:基本对象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处于社会边缘,从道义上讲最应得到帮助的人,划分基本对象,一方面有社会认同的基本道德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决定的。
由于社会福利的相对短缺,运用社会福利帮助社会上有困难的人就应首先选择需要帮助的贫弱者,这有利于实现福利效益的最大化,最能体现社会正义。
而扩大对象的划分则对于扩展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发展,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导论 笔记 基础理论 顾东辉
![社会工作导论 笔记 基础理论 顾东辉](https://img.taocdn.com/s3/m/142f746b783e0912a2162a10.png)
人类需要和贫穷第一节人类需要普通需要:需要是为了生存、幸福和完善而体现的生理、心理、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
多种角度: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 佩尔曼整体需要说(过去现在将来的生理心理社会的组合)3. 托尔阶段性需求说(不同年龄段)4. 埃里克森任务和危机说(任务没有完成则面临危机,八大任务)特殊需要:由于人际差异。
是人类普遍需要和个体差异的整合结果。
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社会工作视角中的人类需要具有“基本”“必要”或“紧急”的特性。
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旨在弥补弱势人士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缺,提供经济市场中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
人类需求及其满足界定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主题,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是研究社会行政、福利服务、计划和资源分配的基础。
需要测量:规范性需要感受性需要表达性需要比较性需要本节小结:社会工作中,人类需要是共性和个性的整合,是必需的和基本的,必须被履行,有工具性特征。
它们可能是当事人依据对所处情景的认知而做出的主观判定,也可能是局外人通过评估而做的客观认定。
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具有特殊内涵,必需准确全面把握。
第二节:贫穷贫穷的定义:四种模型——生存模型、营养模型、收入不公模型、相对剥夺模型。
贫困线:1)制定方法:市场菜篮法,食费对比法(即恩格尔系数法),生活形态法,国际贫困线。
2)选取原则:公平、效率、公众参与关于贫穷的理论:贫穷文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个人能力、依赖),社会结构论,人环两因论。
人环两因论:个人——不能、不为、无准备、不守规矩环境——经济、社会、政治、自然或人为的灾难满足需要舒缓贫穷的方法:增加投资、社会资源重新分配治疗性、舒缓性、预防性措施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架构第一节定义定位和类型定义课本认为:1)对象:个人、团体、社区、组织、社会等层面2)服务提供者:福利部门、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为关键力量3)目标:“适应性平衡”基础目标-帮助解决人环互动不当引发的问题;中间目标-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使其更好的发挥社会功能;最终目标-维护社会公正4)手段:助人自助和推动社会环境的重新组合理论架构就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而言,人类需要是其出发点。
社会工作导论
![社会工作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72ccd32167ec102de2bd89a0.png)
第一章1、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1、社会工作是科学的社会服务2、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社会工作价值观和方法成为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和社会行政逐渐成为社会工作者解决问题之长器。
正是因为工作方法在社会服务中所处的基础和中心位置,所以说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2、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专业的基本特征是1理论体系2社会认可3专业权威4伦理守则5专业文化。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社会工作已经形成里有外借理论、实践理论构成的理论体系,指导者从业者的助人行为。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从事社会服务的行业,服务机构要有专业资格从事服务的人要经过专业培训,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已经建立,社会上已有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业内有独特的专业规范。
社会工作是一个一系统的专业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方法为依托、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领域。
3、试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由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引导,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困境人士特别是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职业化的社会服务人员直接服务:照顾者劝告者治疗者支持者,间接服务:研究者行政者咨询者,合并服务:教育者协调者调解者倡导者经济人增进能力者。
4、试述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专业存在于社会福利系统内部,作为一门助人专业,它通过有组织的和专业化的方式为社会中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更多服务。
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1社会福利服务的组织和推行,依赖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来完成,而且只有通过这样一门成熟的专业,社会服务的诚信和效果才能得以保证2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福利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他的完善与发展对促进社会福利的进步至关重要3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具体化的一个过程,他通过社会福利服务的策划推行和评估等一系列专业活动保障整个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社会服务的管理。
社会工作是促成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不可缺少的条件,社会福利制度的简历和进步更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来完成具体的使命和任务。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1-5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8daabacbed5b9f3f80f1c69.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性质与任务1.1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是科学作为应用社会学或应用社会科学的社会工作的科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客观性。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为求助者提供资源以帮助他走出困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虽抱有助人的价值观与目标,但他审视问题的立场及态度却是客观的,即不是从感情出发,而是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专业操守客观地对待问题,寻求有效而合理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是工作关系,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应有客观的态度。
(2)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社会工作十分注重工作方法,并把科学的工作方法当作社会工作成功的基本要件。
这些方法以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技术和原则而成为规范的工作准则。
(3)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社会工作者根据助人活动的发展规律将工作过程化为前后紧密连接的一些阶段,从而使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2.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1)社会工作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2)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巧妙地应对问题;(3)社会工作面对的任务常常是新的、独特的、特殊的。
3.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1)什么是制度制度也称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共同活动中经过积累、选择而形成的指导人们活动的规范体系。
(2)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制度①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制度。
这表现为它既具备社会制度的特征,也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化手段。
社会工作已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a.社会工作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b.社会工作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不仅对于任何常规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都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从而保证了工作过程的科学性,而且从事这项活动的社会工作者内部也有严格的“行业守则”,这种行业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c.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成为进行此类专业助人活动的执行者,这些人受过专门训练,能够保证助人活动科学、有效地进行。
社会工作导论
![社会工作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00d37a0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b.png)
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分工与知识的垄断•人类社会的分工:为什么要分工?•个人的有限性:个人与社会•什么是职业?•什么是专业?•知识垄断是怎样发生的?•职业:一个人经验为基础•专业:以一套系统知识为基础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属性的讨论•1、A·弗莱克纳:•1915年,亚伯拉罕姆.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社会工作是专业吗?》(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专业应具备的六个条件:•1、伴随个人责任的智慧性操作;•2、构成素材来自科学与学习;•3、这些素材逐渐达成实用且轮廓分明;•4、拥有可教育的沟通技巧;•5、朝向自我组织;•6、逐渐在动机上成为利他性。
•根据这六项标准,弗伦克斯纳提出了他的结论:社会工作还不能称之为专业,因为它没有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基础。
里奇蒙出版了《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1917年,里奇蒙出版了《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一书。
她第一次将个案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体系进行专门的研究,并对之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使之成为一套独立的、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进行传授的知识体系,开始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工作。
林德曼《社会工作在迷蒙中成长》•1947年,林德曼(Lindeman) 出版了《社会工作在迷蒙中成长》(Social Work Matures in a Confuse World, 1947)一书。
他提出了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条件。
他在书中写到:1947年,林德曼提出了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条件:•当社会工作能从许多源泉中吸收知识和方法而不失去自己的独立地位时;•它能使自己适应不同的管理和控制而不失去其完整性时;•它能将自己的方法与其它专业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结合在一起时;•它能并且准备用非专业人士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他关于方法的概念时;•它实现了目标和方法之间的一致性,并愿意是自己遵守自己所提出的行为准则时;•它确认了它所应负责的社会领域时;•在运行过程中,它能使自己适应社会动力系统时;•它逐渐形成能是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时;•它能招收到高智力水平的考生时;•它就可以说正在走向成熟。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68bdbcd1f34693daef3e99.png)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一、名词解释:社会工作:(1)定义一: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2)定义二: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
二、简答:社会工作具有哪些功能?提供物质帮助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工作对象给予心理支持社会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促进能力发展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合法权益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什么?基本对象——最需要帮助的人。
如流浪者、儿童、老人。
(原因:基本道德决定,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所有遇到自己不能克服的困难而陷入危机状态的人。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有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保险服务等。
三、论述:联系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的要点: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是利他主义指导下的助人活动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综合多种科学方法的助人活动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揭示。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演进一、名词解释: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的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
汤因比馆:英国牧师巴涅特为纪念汤因比的献身精神,并进一步号召更多的人到教区为贫民服务,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建立的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
慈善组织会社:于1869年诞生,19C末20C初盛行于英美的一个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的组织。
二、简答: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是什么?济贫法建立了英国往后三百年的济贫基本模式,助人自助的思想开始形成。
这种亲属责任,教区救助原则,以及政府以税收支应的济贫原则,成为以后社会救助的主要参考架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社会救助仍以此为本。
第一章 社会工作导论
![第一章 社会工作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6b57254b35eefdc8d333be.png)
(4)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 • 专业指建立在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之上的,
某类人专门拥有的职业领域。 • 从早期的慈善救助活动到运用心理学、社 会学理论,并逐步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模 式,实现专业助人的职业。 • 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 内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从事社会服务 的机构必须获得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 从事社会服务的、具有较高职级的人士一定要 经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专业教育)。
•
社会组织被称为政府、企业之外 的“第三部门”。在发达国家,社会 组织创造的就业机会已占非农就业岗 位总量的10%,而我国目前这一比 例还不到1%,因此吸纳就业的潜力 很大。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工作 第二节 社会工作相关概念辨析 第
第二节 社会工作相关概念辨析
一、社会保障 二、社会救助 三、社会福利 四、社会服务
一、社会保障
• 1、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经典定义) • 社会保障是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 共措施为其成员提供保护,以便对由于疾 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 亡等原因停薪或大幅度减少工资而引起的 经济和社会贫困进行斗争,并提供医疗和 对有子女的家庭实行补贴。
2、中国学者的定义
• 社会保障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 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安全项目以及制度和事业 的的总称。 • 它是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依据保护 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对公民在年老、疾病、遭 遇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国民收入 分配和再分配,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 和社会服务,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 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 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9fa07b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3.png)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汇总社会工作导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什么是社会工作(由一般定义—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中美界定)①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work翻译而来,基本内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的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②是在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工作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一项专业性的工作。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美国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国家,其普遍接受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个人、小组、社区增强或恢复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的专业活动。
而我国于1991年给出定义:社会工作是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此外,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2.简述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解释专业—从学科、职业上—国家、地区表现)①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作为一个专业应表现为:执行这些功能的机构由一批有专业资格的人组成,他们经过专门训练,精通该学科的主要内容,使用专业的方法与技术。
他们适应社会需要,在社会上起着专门的作用、担负职责,享受优惠。
②学科上来说,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职业上来说,社会工作脱胎于早起的慈善事业,但随着受助人情况的复杂化和现代社会对受助人正当权利要求,组成社会工作专业团体成为必要。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8a223c7aef8941ea76e05e7.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1.助人活动;2.助人过程;3. 助人方法;4.专业;5.制度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1.复原;2.配置资源;3.预防;4.发展;5.稳定社会(P29)(1)服务对象: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2)社会层面: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三、社会工作的目标(1)服务对象:解救危险、缓解困难、促进发展(2)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四、社会工作的领域1.社会保障;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4.思想政治工作;5.社会服务(P10)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一、慈善组织会社(含义)(P39)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
基本理论主张是,个人应对其平穷负责。
接受公共救济将损害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和道德观念,致使他们依赖救济为生。
因此,该会主张贫民尽其所能以维持其本人的生活,外来力量只在必要时才介入救济。
二、睦邻组织运动(含义)(P40)属于社区的改良运动。
与贫民同处,以便实际了解贫民生活情形,研拟对策。
1、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均与贫民共同生活。
2、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
仅是服务中心,而且也是文化中心,向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
三、专业社工的发展(三个方面)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继形成:(P49)1、个案工作方法;2、小组工作方法;3、社区工作方法第三章、社会工作价值一、国际社工界认同的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P71)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含义、内容)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换为行动的行为守则。
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pdf
![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pdf](https://img.taocdn.com/s3/m/17c5a8c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8.png)
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pdf根本资料社会工作导论万仁德主编出版社:出版年: 2022年2月页数:定价: 16装帧:ISAN:内容简介社会工作系列教材/雷洪主编:本书系统介绍社会工作的内涵、性质、施行领域和功能,并说明其开展历史,阐述社会工作的哲学根底与价值体系,分析^p 和介绍社会工作的根底理论及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络,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进展了梳理和介绍。
书目:举报失效目录超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二、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制度三、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四、社会工作的含义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一、社会工作是非赢利的专业化的助人活动二、社会工作的特点三、社会工作学科的性质第三节社会工作的领域一、社会工作的对象二、社会工作的施行领域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开展历史第一节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开展一、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背景二、社会工作的产生三、社会工作的开展第二节中国的社会工作一、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二、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社会工作三、方案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工作第三章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一节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社会工作者及其特征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二、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三、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第三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一、施行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二、施行社会工作的组织形式三、社会制度对施行社会工作的影响第四章社会工作的哲学根底与价值体系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哲学根底一、社会工作哲学根底的意义二、社会工作的根本哲学理念三、人类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开展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价值观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二、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根底三、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四、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与伦理守那么一、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二、社会工作的伦理守那么三、中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那么第五章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知识根底第一节社会工作理论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二、社会工作理论的类型与流派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知识根底一、社会工作需要宽厚的知识根底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三、社会工作与心理学四、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第六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人与社会环境一、人的属性二、人类行为三、社会环境第二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整合一、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研究取向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研究的根本假设... 第三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根底一、埃里克森的心理开展阶段理论二、皮亚杰的认知开展理论三、学习理论四、人本心理学五、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六、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第七章微观社会工作方法第一节社会个案工作一、社会个案工作的概念二、社会个案工作的开展历程三、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与形式第二节社会小组工作一、社会小组工作的概念二、社会小组工作的功能三、社会小组工作的起与开展四、社会小组工作的理论形式五、社会小组工作的过程第八章宏观社会工作第一节社区工作一、社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二、社区工作的含义和特征三、社区工作的内容四、社区工作原那么和方法第二节社会行政一、社会行政的含义二、社会行政的内容体系三、社会行政过程及施行的步骤与方法第九章社会工作实务第一节城市社区效劳一、社区效劳的含义和特点二、社区效劳的内容体系三、社区效劳施行的要求四、社区效劳施行途径和方法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和老年人社会工作一、家庭社会工作二、儿童社会工作三、老年人社会工作第三节医疗社会工作与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一、医疗社会工作二、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第四节矫治社会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一、矫治社会工作二、学校社会工作第五节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一、社会保障概述二、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关系三、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开展... 第十章社会工作的开展第一节社会变迁与社会工作的开展一、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二、社会变迁对社会工作的促进第二节社会工作教育一、社会工作教育的地位二、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三、社会工作教育的开展第三节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一、社会工作实习的含义与特征二、社会工作实习的目的三、社会工作实习的形式与过程四、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第四节社会工作研究一、社会工作研究的意义二、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三、社会工作研究的组织【参考文献】:^p后记1。
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总结五篇
![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总结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7b78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c.png)
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总结五篇第一篇: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总结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1.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将社会工作视为个人慈善事业,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和国际私人团体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2.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是一种主人过程。
(3)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
(4)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
(5)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6)对社会工作的综合定义。
3.社会工作的分类按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分类(1)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 work):以个人及单个家庭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2)社会群体工作(social group work):以一群人、团体或社团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也称社会群体工作。
(3)社区工作(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以一群人共同生活的地区即社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4)社会行政(social administration):主要以行政的方法与程序,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推进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
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即将社会工作者职责范围之内的社会问题做出划分。
社会问题包罗万象。
但通常被社会工作者认定为其职责所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有:贫穷问题,失业问题,疾病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儿童问题,老年问题,身心残障问题,吸毒问题,酗酒问题,犯罪问题,劳工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
按社会工作的对象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按社会工作所涉及的对象,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贫民救助工作、伤残服务工作、劳工福利工作、农民福利工作、患者社会工作、社会越轨者工作等。
按社会工作的方式(媒介)进行分类(1)家庭式:包括儿童寄养、儿童家庭补助、家庭服务等。
社会工作导论
![社会工作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780705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a.png)
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是一门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学科,它关注着个体和群体的社会福利和发展。
社会工作的范畴非常广泛,它涉及到社会政策、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社会,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职业领域,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点。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福利为目标的专业工作。
它的特点是多元化、综合性和实践性。
社会工作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其次,社会工作的职责和任务。
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些弱势群体包括贫困人口、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等。
社会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制定社会政策、提供社会服务等方式,帮助这些群体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进步。
再次,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社会工作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前景十分广阔。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资源不足、社会问题复杂化等。
因此,社会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最后,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和广泛价值的工作。
它不仅能够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还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通过社会工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包容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总之,社会工作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和职业领域,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希望社会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工作导论》读后感
![《社会工作导论》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4d2086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2.png)
《社会工作导论》读后感书里讲了好多关于帮助别人的事儿。
就像我们身边那些热心肠的邻居叔叔阿姨一样,不过这是更有组织、更有计划的帮助。
比如说,有个小故事里讲到,在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些老人自己生活很不方便,做饭、洗衣服都很吃力。
这时候就来了一群社会工作者,他们不是只帮老人做一次饭或者洗一次衣服就走了。
他们想办法给老人们建了一个小小的社区食堂,还找了一些志愿者定期来给老人们洗衣服、打扫房间。
这就像一条温暖的小溪,源源不断地流淌着关爱。
还有一个城里的例子呢。
有一些小朋友家里很穷,没有钱买新的文具和漂亮的衣服。
社会工作者知道了,就组织大家捐赠文具和衣服。
但他们做得更多的是,帮这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找工作,还办了一些免费的技能培训班。
这就像是在黑暗里给人点亮了一盏灯,不仅仅是给了他们东西,还让他们有能力自己去创造更好的生活。
我从书里还看到,社会工作者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放弃。
就像有一次在一个受灾的地方,房子都倒了,路也断了,大家都很绝望。
可是社会工作者们不怕,他们带着吃的、喝的还有帐篷,一步一步走到受灾的人们身边。
他们陪着那些伤心的人说话,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让大家重新有了希望。
读了这本书,我就想啊,我也要像社会工作者那样。
在学校里,如果有同学忘记带文具了,我就把我的文具分给他。
要是有同学摔倒受伤了,我就扶他去医务室。
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我觉得这也是在帮助别人呀。
就像书里说的,每一点小小的帮助,都可能像一颗种子,慢慢长成一棵大树,给别人带来大大的阴凉。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温暖的人,在默默地做着很多温暖的事。
我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成为这样的人,把爱和帮助传递给更多的人。
社会工作导论顾东辉笔记
![社会工作导论顾东辉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3e17f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2.png)
社会工作导论顾东辉笔记社会工作导论笔记社会工作是基于“person in environment”的框架,协助个人与自己、他人及其他场景因素,建立良好关系的专业和职业。
第一章人类需要和贫穷第一节人类需要需要一般指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工定义——需要是为了生存、幸福和完善而体现的胜利、心理、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
有普通需要(common needs)和特殊需要(special needs)之分一、普通需要/共同需要(common needs)▲需要层次说马斯洛①自我实现尊重归属和爱安全生理②某些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基本③按特定次序满足需要,由低到高;在某些情况下,不同需要不一定按层次高低排序,多个层面需要也可能同时发生▲整体需要说佩尔曼①生理、心理、社会三个角度②三者合一③作为生理和生物的人,人会根据过去的体验、现在的状况和将来的预期,借助人际联系和社会环境中的生活模式寻求需求的满足▲阶段性需求说托尔①在不同年龄段,人们的普通需要不同生存需要:衣食住行普通需要:A)婴儿及儿童阶段B)青少年C)成年D)老年▲任务和危机说埃里克森人生任务危机基本信任基本的怀疑自主害羞和疑虑加入社会犯罪工作自卑身份角色混乱亲密关系孤独生育不育自我完善绝望二、特殊需要▲个体差异:个人的生物、生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不同,影响需求的表达和满足方式最重要的人际差异:性别年龄宗教种族生理心理性倾向社会经济地位人际差异的存在使普遍需要在不同个体身上体现为特殊需要▲需求差异:1)人类共同需要在个体上的不同体现2)个人需要是普遍需要和个体差异的结果三、社会引发的需要(非主观因素)即由社会因素引发的从而诸多个人所具有的个人需要福利是需要满足的状态,社会福利是社会需要手段的满足人类需求及其满足界定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主体,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是研究社会行政、福利服务、计划和资源分配的基础四、需要测量四种方式:A规范性需要B感受性需要C表达性需要D比较性需要第二节贫穷贫穷的定义:贫穷就是缺乏获得食物、参与活动、拥有生活条件和环境等方面的资源(汤森)包括非常少的收入和其他状况,如缺少获得基本服务的途径、缺少保障、被排除参与社区生活等贫穷分类:A相对贫穷:①依赖与主观②贫穷标准变化社会成员之间、地区差异B标准性贫穷:某些群体无论物质状况和收入如何,都被界定为贫穷C绝对贫穷:依食物消费划分,标准最难确定贫穷模型:A生存模型:维持生活和健康必需的食物不足和没有住处,较严重的生理需求不足、饮食营养不假、疾病,缺衣少药B营养标准模型:按照最低热量需求计算食物最低成本C收入不公模型:个体在收入群体中的相对位置D相对剥夺模型:由于资源和机会分配不当,某些人所享资源和机会低于平均水平贫困线:含义:是界定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资金和资源的标准线制订方法:A市场菜篮法B食费对比法(恩格尔系数)C生活形态法D国际贫困线(最公平、有效和高参与)制订原则:公平、效率和参与关于贫穷的理论:A贫穷文化论:人因文化、价值观、道德等贫穷B社会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贫穷源于自身(尤其是懒惰)C社会结构论:社会短缺和困难导致需要不足→社会引发的需要D人环两因论:个人原因——不能、不为、无准备、不守规矩环境原因——经济(最重要)、社会、政治、自然/人为灾难贫穷成因与对策:成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知识经济导致贫富对立)、事件因素、结构性(低廉工作、疾病与老年、资源分配等个人无法控制的条件,eg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下岗)对策:①改变环境——增加投资(淌滴理论)、资源再分配(税收)、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等②改变个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定义与架构基本内涵:定义: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针对个人、团体(家庭或小组)、社区、组织、社会等与其外在环境的不当互动而形成的若是情况,利用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协助当事人改变或推动环境的改变,促进两者的适应性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1.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将社会工作视为个人慈善事业,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和国际私人团体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2.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是一种主人过程。
(3)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
(4)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
(5)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6)对社会工作的综合定义。
3.社会工作的分类按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分类(1)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 work):以个人及单个家庭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2)社会群体工作(social group work):以一群人、团体或社团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也称社会群体工作。
(3)社区工作(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以一群人共同生活的地区即社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4)社会行政(social administration):主要以行政的方法与程序,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推进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
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即将社会工作者职责范围之内的社会问题做出划分。
社会问题包罗万象。
但通常被社会工作者认定为其职责所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有:贫穷问题,失业问题,疾病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儿童问题,老年问题,身心残障问题,吸毒问题,酗酒问题,犯罪问题,劳工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
按社会工作的对象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按社会工作所涉及的对象,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贫民救助工作、伤残服务工作、劳工福利工作、农民福利工作、患者社会工作、社会越轨者工作等。
按社会工作的方式(媒介)进行分类(1)家庭式:包括儿童寄养、儿童家庭补助、家庭服务等。
(2)社区或社会式:在社区设置社区(社会)服务中心以开展工作,如设置儿童福利站、老人活动中心等。
(3)机构式:通过设置儿童福利院、老人院、伤残康复中心、精神病康复中心等以开展工作。
按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方式进行分类(1)直接式(初级)服务: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案主或服务受益人,在直接接触过程中,达到服务的目的。
包括个案工作、群体工作及各种治疗、辅导、咨询等。
也称微观社会工作。
(2)间接式(次级)服务:社会工作者不直接面对案主,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提供服务或实现服务的功能。
如社会立法、社会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督导、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计划等。
也称宏观社会工作。
按主办机构的性质或经费来源进行分类(1)由政府或国家机关主办的社会工作(公办):由政府纳入公共福利部门,聘用社会行政人员及社会工作者推动业务,其经费由国库或地方政府开支。
(2)由私人社团或民间团体主办的社会工作(私立):所需经费由私人社团筹募或由财团捐助。
(3)公私合办的社会工作:其形式可以是由私人社团或民间机构举办,由政府拨款补助并加以督导、协调。
按专业水准进行分类(1)庶务性社会工作:传统式的社会救济性质的工作,便是一种庶务性的社会工作。
(2)政务性社会工作: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或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所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
(3)专业性社会工作:由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根据人们需求而提供的全面的、整体的、有步骤、有方法,以促成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服务工作。
综合式分类为方便计,不少国家、地区、国际组织采用一种多维的或综合的标准来对社会工作进行分类。
其所用的维度涉及对象、领域、方面、部门、区域等。
第二节社会工作相关概念辨析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内涵(1)《韦氏新大学辞典》:“社会保障是社会或国家为个人及其家庭保证经济安全和提供社会福利的公共计划的原则和实践。
”(2)《大英百科全书》:“一种公共福利计划”,“其设置是为了保护个人及其家庭不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以至收入受到损失,并通过公共服务(例如医疗)以及为家庭生活提供经济补助以增进其福利。
社会保障可包括社会保险计划,保健及福利事业,以及种种保护收入的方案。
”(3)日本总理府社会保障审议会1950年发表的《劝告》中对社会保障的界定为:“社会保障是指针对由于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老龄、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的方法和直接的公共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
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救助,保障其最低水平的生活。
与此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以便使所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的社会成员的生活。
”2.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发展过程社会救助是一种现代提法,原来一般称救济、济贫,我国官方文件常称为社会救济。
社会救助译自英文social relief。
按汉语习惯,relief通常被译为救济。
按照有关权威解释,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贫困者提供最低水平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内涵《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社会福利的解释是:“社会福利是一个宽泛的和不准确的词,它最经常地被定义为旨在对被认识到的社会问题做出反应,或旨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状况的‘有组织的活动’、‘政府干预’、政策或项目……社会福利可能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关于一个公正社会的理念,这个社会为工作和人类的价值提供机会,为其成员提供合理程度的安全,使他们免受匮乏和暴力,促进公正和基于个人价值的评价系统,这一社会在经济上是富于生产性的和稳定的。
这种社会福利的理念基于这样的假设:通过组织的治理,人类社会可以生产和提供这些东西,而因为这一理念是可行的,社会有道德责任实现这样的理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对“社会福利”的定义为:“国家和社会为增进成员尤其是〖JP3〗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
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狭义指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措施;广义指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种社会服务措施。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社会福利”的解释是:“按其字义和一般人的观念,通常被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切举措。
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里,大多把‘社会福利’当作‘社会保障’的同义词。
4.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内涵,社会服务指一种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来满足他人或社会需求的活动或行为。
5.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区别(1)社会服务是个一般性概念,社会工作则是一个特殊性概念;社会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工作的对象一般是社会成员中比较特殊的部分,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或困难群体,社会工作者主要是针对他们提供服务,包括物质和精神、心理各方面的服务;社会服务是一种涉及全面的服务,社会工作一般是指福利服务,是为将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转化为现实、使之能为社会弱者乃至其他成员享用而提供的活动。
(2)社会工作是一种注重工作程序的福利服务活动,它通过各种服务程序,以实现社会福利的目标。
而这种社会服务的程序是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价值、伦理、方法及技术确定、进行的,以确保福利服务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主体、对象1.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界定各国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可、评核的标准不尽一致,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可的社会工作者应符合以下几点:(1)持有社会工作执业证照;(2)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背景;(3)受社会工作道德伦理和职业守则的制约;(4)从属于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或协会;(5)以社会工作作为职业。
2.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
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1.复原的功能社会工作的复原功能,具体说来,就是指恢复受到损害的社会功能,对已产生的问题进行事后补救,消除产生问题的个人和社会环境因素,恢复其原先功能或产生新的替代功能,以取得正常的社会生活。
2.提供与配置资源的功能社会工作提供与配置资源的功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社会工作设置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它通过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服务的计划与发送等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二是社会工作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使之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为困难人群、弱势群体所用。
这具体又可细分为两个方面:(1)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协调社会现有的各种资源,为弱势群体成员所用。
(2)社会工作者积极为社会弱势人群争取资源,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
3.预防的功能社会工作预防的功能是指社会工作不仅要解决社会问题,更要采取措施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
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一般通过两方面的工作来实现:(1)预警,即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预先警报。
(2)应变,即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预防问题的发生。
4.发展的功能社会工作发展的功能是指通过社会工作促进人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潜能的开发,使之摆脱困境,成为正常的社会一员。
一般说来,人的发展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二是指人的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三是指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与自我实现。
5.稳定社会的功能社会稳定是社会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固定状态。
这是社会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当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的正当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与混乱,从而威胁社会的稳定。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社会上常常出现各种矛盾和不均现象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扮演调和及疏导者的角色,其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