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处世智慧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智慧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智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cc4cdc02d276a201292e59.png)
进》);“不得中行而与之……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也。”(《论语•子路》) ❖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 猛。”(《论语•尧曰》)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子路》)
6、如何管人? 离,刚大中正。要学会多激励人,公共、公正、公开、无私地秉公办事。
7、如何爱人? 兑,顺应民意。了解团队成员的价值需求,能创造宽松快乐的工作环境。
8、如何教人? 乾,民主决策。尊重大家意见,共同寻找目标,做好组织职业生涯规划。 7
佛墨
阴阳家
儒家
法家
易医 道统
纵横家
兵家
农杂
名实家
七
、 全中 息国 结传 构统 系文 统化
欧洲的兴起。 ❖ 2、在“学而时习之”中勇于践行 ❖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以孔子的话说就是:“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
31
❖ 近代以来的我国学说思想的主题一直主张以“西学为用”, 出现了“食洋不化”的局面(朱镕基,2004)。
☺ 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
章)的思想。 ☺ 佛家强调觉悟的力量:
佛教的佛就是觉的意思,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 觉而悟,从而拥有信仰的过程。
16
❖ 二、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 理的启迪
❖ 1、从现代伦理的角度看古代管理智慧 ❖ 与西方重“术”不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则属于“道”的智
子·尽心》)、不使可欲(孟子)、主欲(荀子)等。 ❖ 道家: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3
章);无欲则刚,“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6章) ❖ 佛家:禁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
6、如何管人? 离,刚大中正。要学会多激励人,公共、公正、公开、无私地秉公办事。
7、如何爱人? 兑,顺应民意。了解团队成员的价值需求,能创造宽松快乐的工作环境。
8、如何教人? 乾,民主决策。尊重大家意见,共同寻找目标,做好组织职业生涯规划。 7
佛墨
阴阳家
儒家
法家
易医 道统
纵横家
兵家
农杂
名实家
七
、 全中 息国 结传 构统 系文 统化
欧洲的兴起。 ❖ 2、在“学而时习之”中勇于践行 ❖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以孔子的话说就是:“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
31
❖ 近代以来的我国学说思想的主题一直主张以“西学为用”, 出现了“食洋不化”的局面(朱镕基,2004)。
☺ 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
章)的思想。 ☺ 佛家强调觉悟的力量:
佛教的佛就是觉的意思,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 觉而悟,从而拥有信仰的过程。
16
❖ 二、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 理的启迪
❖ 1、从现代伦理的角度看古代管理智慧 ❖ 与西方重“术”不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则属于“道”的智
子·尽心》)、不使可欲(孟子)、主欲(荀子)等。 ❖ 道家: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3
章);无欲则刚,“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6章) ❖ 佛家:禁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
传统文化的魅力-主题班会PPT课件
![传统文化的魅力-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efee7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4.png)
公共秩序
传统文化倡导"法律至上"和"道德自律",有助于培养公民对社会公共秩序的认同和自觉遵守,促进社会安宁有序。
文化自信
坚守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助于提高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动
1
持续学习
不断钻研经典著作,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
身体力行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传统美德,传承优秀传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艺术、科技、宗教等众多领域,同时也融汇着中华民族的独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从一个中国人看传统文化
历史悠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积淀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传统文化都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根源和精神归属。
符号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许多元素,如屋顶、栏杆、石狮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
功能与美
中国建筑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既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又能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慰藉。
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融汇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园林设计注重对自然的模仿与升华,运用水景、石景、植物、亭台楼阁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幅诗意盎然的画卷。
对自己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有深厚的理解和自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传统文化与国家复兴
1
守正创新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元素,不断创新发展。
2
民族复兴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不朽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传统文化倡导"法律至上"和"道德自律",有助于培养公民对社会公共秩序的认同和自觉遵守,促进社会安宁有序。
文化自信
坚守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助于提高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动
1
持续学习
不断钻研经典著作,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
身体力行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传统美德,传承优秀传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艺术、科技、宗教等众多领域,同时也融汇着中华民族的独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从一个中国人看传统文化
历史悠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积淀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传统文化都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根源和精神归属。
符号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许多元素,如屋顶、栏杆、石狮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
功能与美
中国建筑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既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又能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慰藉。
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融汇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园林设计注重对自然的模仿与升华,运用水景、石景、植物、亭台楼阁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幅诗意盎然的画卷。
对自己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有深厚的理解和自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传统文化与国家复兴
1
守正创新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元素,不断创新发展。
2
民族复兴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不朽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解读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PPT
![解读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dc130dcc7931b765ce15c4.png)
孙悟空一身的本领哪里来?
冒生命危险漂洋过海去学艺 自身优点:
谦卑和悟性
拜师学艺的孙悟空为什么“挑三拣四”? 目的明确,不像其他师兄弟,每天浑浑噩噩,知
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知道为什么学,比学什么,怎么学更重要 提升我们的生存技能,打造自身的立足工具: 以终为始 两样本领:筋斗云,七十二变;如意金箍棒,强 销生死簿
解读传统文化中的 人生智慧
1
心的力量
幸福感=效用/欲望 生活上知足常乐,事业上精益求精 做人淡泊,做事执著 幸福常向止中求 会做加法——力量;会做减法——智慧
道是什么?
2
向内求还是向外求?
2018/7/7
3
2018/7/7
赵玉平博士<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 慧>
4
禅宗的智慧
紧箍咒最可悲的地方
被那个糊涂的唐僧乱施乱用 团队管理要不要紧箍咒? 马斯诺:五项需求层次论与早其四百 多年的吴承恩小说惊人的相似性
《西游记》成功团队四要素
外部支 持 角色认 同
目标明 确
和谐
能岗匹 配
西游记中人物的需求层次论
第一项:生理的需求——猪八戒(利益至上 ) 第二项:安全的需求——沙和尚(和事老) 第三项:归属的需求——小白龙(默默无闻 ) 第四项:尊重、荣誉、荣耀的需求——唐僧 (忠君爱国,哭啼) 第五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孙悟空( 拼命保护唐僧,维护整个团队,顺利抵达西 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为什么工作?
2018/7/7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平
赵玉
8
孙悟空为什么要给唐僧打工?
脱困之恩? 紧箍咒的束缚? 正确认识取经的意义? 成就自身正果!!!——个人价值的 实现,完成身份的蜕变,去妖成佛。
国学智慧与传统文化ppt课件
![国学智慧与传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2ea0d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4.png)
怎么做事。做人、做事的智慧。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道也治世。 ❖ 道家:治大国若烹小鲜 ❖ (大道至简) ❖ 道家主张无为 ❖ 无为(而无不为)。 ❖ 无为而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国学讲习记》 ❖ 国学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华夏文化) ❖ 传统文化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汉字 ❖ 儒学 ❖ 佛教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两种表述
❖ ①(中国)文、史、哲 ②儒、佛、道
❖两大特点
❖ ①博大精深 ②源远流长
❖一个核心
❖ 文化自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五、国学求吉利,讲正能量
❖ 取名字要正能量。 ❖ 过分强调要讲吉利话,叫迷信。 ❖ 但一点都不讲究,那叫不懂国学。 ❖ 讲文化,吉利话具有激励机制。 ❖ 当领导的,过去强调讲科学,不能迷信; ❖ 现在更要讲文化,寻求正能量。 ❖ 嘴上不要多说,但心中要有数。 ❖ 不可言传,只能意会。
高人请教,搞清楚做什么,怎么做,不做什么, 来改变命运。不过,真正的“高人”不是算命先 生、风水先生。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道也治世。 ❖ 道家:治大国若烹小鲜 ❖ (大道至简) ❖ 道家主张无为 ❖ 无为(而无不为)。 ❖ 无为而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国学讲习记》 ❖ 国学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华夏文化) ❖ 传统文化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汉字 ❖ 儒学 ❖ 佛教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两种表述
❖ ①(中国)文、史、哲 ②儒、佛、道
❖两大特点
❖ ①博大精深 ②源远流长
❖一个核心
❖ 文化自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五、国学求吉利,讲正能量
❖ 取名字要正能量。 ❖ 过分强调要讲吉利话,叫迷信。 ❖ 但一点都不讲究,那叫不懂国学。 ❖ 讲文化,吉利话具有激励机制。 ❖ 当领导的,过去强调讲科学,不能迷信; ❖ 现在更要讲文化,寻求正能量。 ❖ 嘴上不要多说,但心中要有数。 ❖ 不可言传,只能意会。
高人请教,搞清楚做什么,怎么做,不做什么, 来改变命运。不过,真正的“高人”不是算命先 生、风水先生。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3aaa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1.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传承国学主题班会PPT课件
![传承国学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a781a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2.png)
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性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成就。它融合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敬畏,构建了独特的审美体系。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追求亭亭如盖、飘逸升腾的效果,注重意境的表达。它不仅捕捉了自然的静态美,还突出了生命的动态特征,使绘画充满动感和生机。
文化传承
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节庆习俗和生活方式,体现弟子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强调人伦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
以老子为代表的自然哲学派别,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返璞归真。
佛教
从印度传来的宗教哲学,强调解脱生死轮回,追求心灵的究竟解脱。
法家
启发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经典文献中蕴含的智慧,启发他们对人生、社会和自我的思考。
循序渐进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带领他们系统地学习国学知识和思想。
实践应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国学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国学在校园中的推广方法
1
建立国学特色课程
将国学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2
组织国学讲座活动
增强文化自信
国学孕育了中华文明的精华,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传承国学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的基本内涵
思想价值观
国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如儒、道、佛等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瑰宝
国学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医学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瑰宝。
国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践
1
在家居生活中
布置家中的摆设和装饰以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现中式美学特点。把读诗词、品鉴艺术作为生活情趣。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成就。它融合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敬畏,构建了独特的审美体系。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追求亭亭如盖、飘逸升腾的效果,注重意境的表达。它不仅捕捉了自然的静态美,还突出了生命的动态特征,使绘画充满动感和生机。
文化传承
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节庆习俗和生活方式,体现弟子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强调人伦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
以老子为代表的自然哲学派别,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返璞归真。
佛教
从印度传来的宗教哲学,强调解脱生死轮回,追求心灵的究竟解脱。
法家
启发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经典文献中蕴含的智慧,启发他们对人生、社会和自我的思考。
循序渐进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带领他们系统地学习国学知识和思想。
实践应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国学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国学在校园中的推广方法
1
建立国学特色课程
将国学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2
组织国学讲座活动
增强文化自信
国学孕育了中华文明的精华,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传承国学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的基本内涵
思想价值观
国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如儒、道、佛等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瑰宝
国学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医学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瑰宝。
国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践
1
在家居生活中
布置家中的摆设和装饰以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现中式美学特点。把读诗词、品鉴艺术作为生活情趣。
国学智慧PPT课件
![国学智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d06a47bb68a98271fefa7f.png)
•175 •150 •125 •100 •75 •50 •30 •20
骄傲 愤怒 欲望 恐惧 悲伤 冷淡 内疚 羞愧
•自我膨胀, 抵制成长
• 导致憎恨, 侵蚀心灵
• 上瘾,贪婪
• 妨害个性的成长 • 充满对过去的懊悔
自责和悲恸 • 世界看起来没有希望
• 导致身心疾病
• 严重摧残身心健康
14
能量层级(+)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运用人体运动学的基本原理,花了38 年心血,历经五大洲、不同肤色,累积了几千人次和几百万笔数据资料; 250000次以上测试,精密的统计分析,揭示了人类各种不同的意识层次 都有其相对应的能量指数。人的身体会随着精神状况而有强弱的起伏。 他把人的意识能级归到1~1000的范围。人的情绪越正面者,能量越高, 反之则越低…
孝
效 笑
21
百善孝为先
第一层意思:孝为百善之首; 第二层意思:孝心一开,百善都开;
孝是德之本。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20/5/12
22
《常回家看看》 《父亲》 《妈妈的吻》 《烛光里的妈妈》 《懂你》 《妈妈的话》 《鲁冰花 》
2020/5/12
23
你对父母了解有多少?
5
从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营养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安身之本 立命之基 为官之道 为政之策 处事之技 处世之智
6
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的精髓: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注重个人修养 强调和谐中庸 追求修齐治平 倡导知行合一
7
传统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
“忠”:一般特指“忠君爱国” “孝” :“善事父母” ,“百善孝为先” “仁”:就是“爱人” ,“仁者爱人” “义” :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 “礼” :礼让,其核心是“尊重” “智”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信” :诚信,不虚伪
传统文化的三大智慧完整PPT
![传统文化的三大智慧完整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39fb4ca216147917112863.png)
修身立业的智慧
孔子说“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就告诉人们三四十岁是决定人一生最重要的阶段。儒家 常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的终生奋斗目标,而三四十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时 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中的一段话,是儒家入世说的经典。全文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 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这段话的意思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 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跟家 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04
总结一下
总结一下
一般而言,所谓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儒、释、道三教文化。我们仅从上面所略述的道家、 儒家之要义,便可知其对人生修养的重要性。因此,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其典 藉,汲取其中的智慧,对于完善人格修养、提高人生境界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感谢聆听
传统文化的三大智慧
姓名 2020/10/14
目录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我 们从传统文化中能够汲取哪些智慧呢?本文简要叙述三个方面的智慧:其一、修身立业 的智慧;其二、管理用人的智慧;其三、平安生存的智慧。下面分别简述之。
0
1
修身立业的智慧
0
2
管理用人的智慧
管理用人的智慧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小鲜,指的是小鱼。烹煮小鱼,不能常翻动。翻动太多, 乱搅一气,会把小鱼翻破了,搅烂了,烹鱼不可乱翻,乱搅,这是客观规律。不乱翻,不乱搅,就是遵循 客观规律。治大国也是如此,也要按客观规律去办。同样,企业也要按客观规律去进行管理。 老子书中多次提到“道法自然”一词,“道法自然”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势而为。“治大国,若烹小 鲜”就是要“道法自然”,实现“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哲学的最高管理原则,是一个普遍 使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实行“无为而治”, 就要求管理者要把握宏观指导,对具体部门操作,不乱加干预。 同时,把握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与严肃性,责之以成,使下属“有为”各显其能,调动全企业人员的创造性 和积极性。企业厂长、经理有些方面对员工并没有做出硬性的制度规范,员工却无时不在企业中感觉到 “制度”的存在,就说明企业文化的力量发挥了作用,这就是达到了管理上的“无为而治”境界了。
处世智慧:与您共分享课件
![处世智慧:与您共分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aa8d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7.png)
社交技能
运用处世智慧,掌握有效的社交技能,拓展人脉 资源。
应对冲突
运用智慧化解冲突和矛盾,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 。
礼仪礼节
遵循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展现个人修养和素养 。
THANKS
感谢观看
价值观的多样性
不同个体或文化背景下 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应
尊重和包容。
价值观的稳定性
一旦形成,价值观对个 体的行为和决策产生持
续影响。
正确看待得与失
保持平常客观的心态
在面对得失时,保持冷静客观 ,不过度欢喜或悲伤。
着眼于自己的生活
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不盲目追 求虚无缥缈的利益。
学会放下
对于无法得到的或失去的,学 会释怀,不纠结不放不下。
社会环境
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媒体信息等社会因 素对个体的人生观形成产生影响。
人生观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人生观决定了个体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时的态度和行为。
价值观的塑造与体现
教育背景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 社会教育共同塑造了个
体的价值观。
社会角色
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 色和身份,影响其价值
观的形成和体现。
01
02
03
自我评估
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 价值观和目标,以便制定 符合个人特点的人生计划 。
长期计划
设定长远目标,如职业发 展、家庭生活、财务计划 等,确保个人发展与人生 愿景相一致。
短期计划
为实现长期目标制定具体 的短期计划,包括教育、 培训、工作等方面的计划 。
目标设定与实现的方法
SMART原则
感恩与回馈
对于得到的,要学会感恩;对 于失去的,从中吸取教训并回
馈社会。
02
运用处世智慧,掌握有效的社交技能,拓展人脉 资源。
应对冲突
运用智慧化解冲突和矛盾,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 。
礼仪礼节
遵循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展现个人修养和素养 。
THANKS
感谢观看
价值观的多样性
不同个体或文化背景下 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应
尊重和包容。
价值观的稳定性
一旦形成,价值观对个 体的行为和决策产生持
续影响。
正确看待得与失
保持平常客观的心态
在面对得失时,保持冷静客观 ,不过度欢喜或悲伤。
着眼于自己的生活
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不盲目追 求虚无缥缈的利益。
学会放下
对于无法得到的或失去的,学 会释怀,不纠结不放不下。
社会环境
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媒体信息等社会因 素对个体的人生观形成产生影响。
人生观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人生观决定了个体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时的态度和行为。
价值观的塑造与体现
教育背景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 社会教育共同塑造了个
体的价值观。
社会角色
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 色和身份,影响其价值
观的形成和体现。
01
02
03
自我评估
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 价值观和目标,以便制定 符合个人特点的人生计划 。
长期计划
设定长远目标,如职业发 展、家庭生活、财务计划 等,确保个人发展与人生 愿景相一致。
短期计划
为实现长期目标制定具体 的短期计划,包括教育、 培训、工作等方面的计划 。
目标设定与实现的方法
SMART原则
感恩与回馈
对于得到的,要学会感恩;对 于失去的,从中吸取教训并回
馈社会。
02
中国传统文化的处世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的处世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a18a89d958f5f61fb736667b.png)
三、礼乐教化、移风易俗
(一)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孝悌为本,上施下效—— 从传统文化看道德教育的经验
一、道德教育八大要旨
(一)目标明确,长善救失 (二)次序合理,德行第一 1、首教孝悌,次为见闻 2、先学恭敬,再学技能 3、德行教育,孝道为首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 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
第二讲
宽、恕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如何实践宽和恕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不可不忘。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观音告诉我们:求人不如求自己。
第二讲
宽、恕
•知足才是福。
•大度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笑,笑开天下古今愁。
修身为本,教学为先:
实现和谐的必由之路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从《群书治要》看文化的本质 文化
说文解字:“化,教行也。”文化二字 合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 形式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达到转恶为善、 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
一、文以载道,经典旨归 (一)“经”中论“道” 经,说文解字:“经者,常也。”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 ——《易经 》 1、自然天“道”:阴阳消长 2、人伦大道:“五轮学说” 3、儒者通道,以道得民 4、人能弘道,贵在力行
二、字中藏慧,以文化人 (三)“爱”:用心感受,他人需要
心
受
卦象告诉我们:爱并不是指责对方、控制对方,而 是彼此成全、相互关爱,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将 心比心、如此就会“否极泰来”。
二、字中藏慧,以文化人
(四)“教”:教育之本,重在教孝
孝:养父母之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兄兄弟弟,夫妇朋友;
各得其位,自然和。
——朱熹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
明不可用尽。
——冯梦龙
•才不可露尽,财不可散尽,力不可耗尽。
第一讲 中、和
3.把握分寸,和气浮于面,锐气藏于胸。
•尊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一、道德教育的八大要旨
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维:礼、义、廉、耻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四)内容丰富,教人因果
1、德本财末,悖入悖出 2、大德必得,位禄名寿 3、感之未深,行之未至 4、积善有庆,积恶有殃
一、道德教育的八大要旨
(五)形式多样,旨归在一 1、家庭教育,德育之始 2、学校教育,德育延续 3、社会教育,德育扩展 (1)思而无邪,净化人心 (2)音乐教化,导正人心 (3)三家施教,儒道与佛
中国传统文化的处世智慧
银川市兴庆区三小
解俊杰教授简介
宁夏国学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多年,围绕“中国传统文 化及其当代价值”等专题进行演讲或研讨。讲授课 程有:《中国传统文化处世智慧》、《传统文化与 和谐社会》、《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大气魄、 大手笔——毛泽东诗词赏析》。代表著作有《沙棘 草》等。
为您种下永远的春天。 您依旧温柔的声音,哪怕是喋喋不休的叮嘱,也是在我神情不定
的时刻延续着千年不绝的训言。 当我很久没有听到您的唠叨,偶尔有一天我发现,我在重复您的
教诲。我才知道,我早将爱的信息传递。 好想为您点上一盏明灯,照亮您曾经秋水的眼帘,让所有的记忆
的诗集在您的眼眸里历历再现。”
一、道德教育八大要旨
1、首教孝悌,次为见闻 2、先学恭敬,再学技能 3、德行教育,孝道为首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 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
一、道德教育八大要旨
有一个幻灯片叫《母亲》,讲的是: “妈妈,虽然孩子已经成年,但是我依然能够感受到你哺育我时
那乳汁中饱含着的温暖。 当我毕业的喜讯充满着您的骄傲笑脸,您知道您期盼的世界已经
二、字中藏慧,以文化人
(四)“教”:教育之本,重在教孝
孝:养父母之身
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志 养父母之慧
视频:哪个是我?
三、礼乐教化、移风易俗
(一)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孝悌为本,上施下效—— 从传统文化看道德教育的经验
一、道德教育八大要旨
(一)目标明确,长善救失 (二)次序合理,德行第一
一、道德教育的八大要旨
(六)保障有力,制度完善 (七)方法有效,上施下效 (八)重点突出,反身修己
1、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2、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目录
第一讲
中、和
第二讲
宽、恕
第三讲
诚、信
第四讲
省、慎
目录
第五讲
经、权
第六讲
忍、让
第七讲
施、报
第一讲 中、和
1.人生旅程
人生十年曰幼,学。 人生二十曰弱,冠。 人生三十曰壮,有室。 人生四十曰强,而仕。 人生五十曰艾,服官政。 人生六十曰耆(qi),指使。 人生七十曰老,而传。 人生八十、九十曰耄(mao),垂垂老矣。 人生百年曰期,颐养天年。
修身为本,教学为先:
实现和谐的必由之路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从《群书治要》看文化的本质
文化
说文解字:“化,教行也。”文化二字 合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 形式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达到转恶为善、 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
一、文以载道,经典旨归
(一)“经”中论“道”
经,说文解字:“经者,常也。”
母亲一生的八大谎言
4、诸事不顺,皆因不孝 5、知人识人,查孝而知
杀子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王——易牙 自残以求荣——竖刁 绝亲以干禄——开方
《管仲论相》
一、道德教育的八大要旨
“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 “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 “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 “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 (三)规范概括,伦、常、德、维
五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
——《易经
》
1、自然天“道”:阴阳消长
2、人伦大道:“五轮学说”
3、儒者通道,以道得民
4、人能弘道,贵在力行
一、文以载道,经典旨归
(二)“史”以明“道”
1、以史为鉴:成由勤俭,败由骄奢
2、国之兴也,视民如伤
3、民不忍欺,最上之治
子产治郑
不能欺
西门豹治邺 不敢欺
奴
心
怒
“恨怨恼怒烦,人生五毒丸。吃了半颗就生病,吃了一颗
要你命。
如
心
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二、字中藏慧,以文化人
(三)“爱”:用心感受,他人需要
心
受
卦象告诉我们:爱并不是指责对方、控制对方,而
是彼此成全、相互关爱,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将 心比心、如此就会“否极泰来”。
——《礼记.曲礼》
第一讲 中、和
•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靠的是知识技能;百分之 八十五靠的是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 ——戴尔.卡耐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红楼梦》
第一讲 中、和
2.何为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谓之和。
•尊卑有序者,上下和。
——《史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贱治理单父 不忍欺
4、德教为本,法制为末
5、明智之君,乐闻其过
一、文以载道,经典旨归
(三)“子”以论“道”
1、诸子百家,修齐治平 2、圣贤之教,消优除患 3、礼义廉耻,教之所成
一、文以载道,经典旨归
(四)“集”以示“道”
1、天下财富,五家共有 2、取不义财,招灾引祸
二、字中藏慧,以文化人
(一)“耻”:闻过心惭,面红耳赤 (二)怒、恕:心奴为怒,如心为恕
第二讲 宽、恕
1.宽和恕的重要性
•如何包容别人,宽恕别人。 •涵养是处人第一法。 ——吕坤《呻吟语》 •肯替别人着想是第一学问。
2.如何理解宽和恕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而 载物。 •胸怀坦荡,包容放下万物。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的 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
开始将五彩渲染。 母爱无边,在生命中承袭绵绵,无穷的力量支撑着不朽的关怀,
让爱走向生生不息的永远。 妈妈,虽然鱼白早现天边,我的耳旁依然回响着在雷鸣的轰响中,
您深度轻轻的脚步点点。 好想为您递上一支拐杖,支撑起您曾经硬朗似铁的腰杆,所有的
豪情岁月航行在你承诺的永远。 好想摘一朵鲜花,插在你白发苍苍的鬓边,在满是岁月的沟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