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586-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合集下载

水中消毒剂游离氯、总氯不确定度评定

水中消毒剂游离氯、总氯不确定度评定
100 mL 水样(或稀释后的水样)和 1.0 g 碘化钾加入到 250 mL 锥形瓶中,混匀。在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
2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水中消毒剂游离氯、总氯不确定度来源 [4] 主要包括计
量器具引入的不确定度、水样稀释引入的不确定度、取样时
水样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曲线系列稀释过程引入的不
( ) ur= el V容1 000
0= .62 mL 1 000 mL
0.062%
3.1.2 1 mL 移液管
按矩形分布,A 级 1 mL 移液管引入的标0.0.0004400mmLL。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0.005
mL。
作者简介:唐玉玲(1993—),女,吉林白山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生活饮用水。
确定度、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校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
确定度 6 个部分。
3 不确定度的评定
3.1 计量器具引入的不确定度
3.1.1 1 000 mL 容量瓶 根据 JJG 196—2006[5] 的规定在 20 ℃时 A 级 1 000 mL
容量瓶的容量最大允许误差为 ±0.30 mL,按三角分布,
0= .057 7 mg 1 006 mg
0.005 7%
3.4.3 氯标准使用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
3.1.3 100 mL 容量瓶
按 三 角 分 布,A 级 100 mL 容 量 瓶 引 入 的 标 准 不 确 定 温0.度160变=化0.按04矩m形L分。布重,复则性标引准入不的确标定准度不确0.1定30度5 =为0.00.6013mmLL。。
计算。
则 1 000 mL 容 量 瓶 体 积 变 化 =±(1 000×5×2.1×10-4)=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中游离氯标准曲线绘制方法的改进研究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中游离氯标准曲线绘制方法的改进研究

第41卷第12期2016年12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Vol.41No.12Dec.2016收稿日期:2016-09-16作者简介:范媛媛(1986-),女,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文章编号:1674-6139(2016)12-0122-04N ,N -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中游离氯标准曲线绘制方法的改进研究范媛媛,岳卫平,钟琼,朱向伟(新疆克拉玛依市环境科研监测中心站,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摘要:实验发现,完全按照国标方法N ,N -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HJ 586-2010)来绘制游离氯标准曲线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曲线的空白值容易偏高;曲线的准确度很低;曲线的相关性系数经常<0.999,无法达到国标要求(校准曲线回归方程相关性系数应大于等于0.999)。

通过研究时间和光照等因素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改善实验条件,改变空白待测液比色分析时间,有效降低了空白值;对低浓度曲线,将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间由1min 改为60min ,并保证反应过程全程避光;对高浓度曲线,将反应时间由1min 改为45min 。

最终,曲线相关性系数达到了国标要求,准确度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游离氯;避光;时间中图分类号:X830.2文献标志码:ATh e I m p rovement o f F ree Ch lorine S t a n da r d Cu rve Dr aw in g M et h o d w it h N ,N -d iet hy l 1,4-Ph en y lene d i a mine Sp ectro ph otometr y Fa n Yua n yua n ,Yu e W ei p in g ,Zh on g Q ion g ,Zhu Xi a n gw ei(Ka r a m ay Environment a l Re s e a rc h &M onitorin g C enter ,Ka r a m ay 834000,Ch in a )Abstract :I t was f o u n d t ha t t h ere a re t h ree p ro b lem s to d r aw s t a n da r d c u rve a ccor d in g to N ,N -d iet hy l 1,4-ph en y lene d i a-mine sp ectro ph otometer (HJ586-2010)com p letel y wh ic h i s t h e n a tion a l s t a n da r d met h o d .Th e b l a n k o f t h e c u rve a l ways on t h e h i gh s i d e.Th e a cc u r a c y o f c u rve i s ver y lo w .Th e correl a tion coe ff icient a l ways b elo w 0.999wh ic h c a nnot a c h ieve n a tion a l s t a n da r d re qu irement s (correl a tion coe ff icient o f t h e Ca li b r a tion c u rve re g re ss ion e qua tion sh o u l d b e g re a ter t ha n or e qua l to 0.999).By s t udy in g t h e time ,li gh t a n d ot h er fa ctor s on t h e c h emic a l re a ction p roce ss ,t h e e xp eriment a l con d ition s w ere im p rove d ,t h e colori -metric time o f b l a n k s ol u tion u n d er te s t wassh ortere d ,t h e b l a n k abs or ba nce v a l u e was d ecre as e d e ff ectivel y .wh en w e c ha n g e d t h e re a ction time f rom 1min u te to 45min u te s f or t h e lo w concentr a tion c u rve ,en su re d t h e wh ole re a ction p roce ss in t h e da r k ,c ha n g e d t h e re a ction time f rom 1min u te to 60min u te sf or t h e h i gh concentr a tion c u rve.,.Cu rve correl a tion coe ff icient a c h ieve d n a tion a l s t a n da r d re qu irement s a n d a cc u r a c y w ere h i gh l y im p rove d .Key words :f ree c h lorine ;l u ci fug e ;time前言N ,N -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HJ586-2010)是目前测定游离氯和总氯的国标方法之一,该标准对于曲线线性的要求是相关性系数≥0.999。

便携式分光光度法现场快速测定水中余氯的方法研究

便携式分光光度法现场快速测定水中余氯的方法研究

便携式分光光度法现场快速测定水中余氯的方法研究彭雄;代佼;孙晋睿;杨玖【摘要】建立便携式分光光度法现场快速测定水中余氯的方法.采用高锰酸钾替代碘酸钾-碘化钾标准溶液在现场测定前进行工作曲线校准,运用色度浊度校正液扣除法排除色度浊度干扰,采用内置工作曲线直接读取样品结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标准替代物质选择合适,排除色度浊度方法简单可靠,内置工作曲线法测定数据稳定,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差异.该法稳定性和准确度较好,可作为国标法的重要技术补充,适用于余氯现场快速监测及应急监测.【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9(038)002【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便携式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余氯;应急监测【作者】彭雄;代佼;孙晋睿;杨玖【作者单位】攀枝花市西区环境监测站,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市西区环境监测站,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攀枝花6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21 前言氯制剂(氯胺、次氯酸盐等)可破坏或抑制水中致病微生物,又可与水中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且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为确保排放废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广泛应用于医疗废水的消毒处理。

但在消毒过程中,过量的余氯不仅影响水的气味,破坏水的品质,还可与水中某些有机物反应生成具有“三致”效应的一系列含氯有机化合物,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二氯甲烷等氯代烃类,对环境造成危害。

余氯代表消毒后水中剩余的总氯,以次氯酸、次氯酸盐离子和单质的形式存在,是评价水质是否消毒及消毒后水质是否达标排放的重要参数,也是水质监测经常需要测定的指标之一[1~3]。

余氯是多种物质的混合指示,并无确切的标准物质,多采用DPD分光光度法进行直接显色测定[4~6]。

因为余氯存在不稳定性,HJ586-2010标准方法[7]中规定,水样余氯应尽量现场测定,附录A中规定了余氯的现场测定方法,但用于工作曲线校正的碘酸钾-碘化钾溶液在现场测定的条件下不易配制和保存,水样直接显色后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时极易受到基体本身色度浊度的干扰[8-9]。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六、分析步骤及结果计算
1.1 游离氯测定:
硫酸亚铁铵溶液(6.9)
15.0 mL 磷酸盐缓冲液 5.0 mL DPD溶液 100 mL 试样 混匀于250 mL 锥形瓶 滴定至无色为终点。 记录消耗体积V3 (mL)
立即滴定
1.2 游离氯计算公式
C 3(V 3 V 5) ρ (Cl2) 70.91 V0
2、氧化锰、六价铬:可测定其浓度来消除干扰。 3、其他氧化物的干扰: Cu2+(< 8 mg/L),Fe3+(< 20 mg/L):可通过缓冲溶液和DPD中 Na2- EDTA掩蔽。铬酸盐加入氯化钡消除。其他氧化物加亚砷酸钠溶 液或者硫代乙酰胺溶液去干扰。
五、样品
• 1、样品的采集 样品不稳定,应尽量现场测定。否则,应加固定剂保存。 固定剂:预先加采样体积1%的NaOH溶液(2.0mol/L)到棕色瓶 中,采满,加盖密封。 • 2、样品的保存 冷藏箱运送,在实验室4℃,避光保存,5天内测定。
• 在pH为6.2~6.5条件下,存在过量碘化钾时,单质氯、次氯酸、次 氯酸眼和氯胺与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 液滴定至红色消失。
四、干扰和消除
1、其他氯化物的干扰: 二氧化氯(干扰游离氯和总氯)、亚氯酸盐(干扰总氯):可通 过测定浓度加以校,参见GB/T 5750.10,11。 高浓度一氯胺(干扰游离氯):通过亚砷酸钠溶液或者硫代乙酰 胺溶液。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HJ 585-2010
2018.5.4 LCL
前 言
一、适用范围 二、术语和定义 三、方法和原理 四、干扰和消除五、样品六、分析 Nhomakorabea骤及结果计算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曲线及加标回收问题探讨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曲线及加标回收问题探讨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曲线及加标回收问题探讨王贺芬【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23(42)1【摘要】为了解决分光光度法(HJ586-2010)在曲线绘制时存在低浓度点不显色现象,用于加标的次氯酸钠标准液不稳定且操作繁琐的现实缺陷。

采用不同显色时间及取消曲线制作过程中在加入硫酸溶液前先加入约50 mL水的实验环节,并采用碘酸钾代替氯制剂进行加标回收。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显色时间的延长,曲线斜率逐渐降低,曲线的第一点吸光值始终偏低,无法取得理想的标准曲线,在取消加入约50 mL 水的环节后,无论是高浓度曲线还是低浓度曲线的截距、斜率和相关系数均符合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碘酸钾标准溶液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加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好以后再进行水样加标,获得的加标回收率,符合《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显色时间不是标准曲线绘制成败的决定因素;碘酸钾和碘化钾反应时溶液的酸度高低决定了碘分子或[I_(3)]^(-)在规定时间内生成是否完全,从而决定了标准曲线绘制的成功与否;用碘酸钾溶液代替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可以解决次氯酸钠标准溶液操作繁琐且不稳定的难题。

【总页数】5页(P14-18)【作者】王贺芬【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州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2【相关文献】1.DPD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的不确定度评定2.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的影响因素分析3.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游离氯和总氯校准曲线绘制探讨4.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方法的优化5.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游离氯绘制低浓度标准曲线的方法改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质游离氯总氯的测定方法验证报告

水质游离氯总氯的测定方法验证报告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HJ 585-2010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验证报告1、目的通过对实验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环境的能力确认,验证实验室均已达到各种要求,具备开展此实验的能力。

2、方法简介游离氯:在PH为6.2~6.5条件下,游离氯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生成红色化合物,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

总氯:在PH为6.2~6.5条件下,存在过量碘化钾时,单质氯、次氯酸、次氯酸盐和氯胺与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

3、仪器设备及药品验证情况3.1使用仪器设备:5ml微量滴定管、锥形瓶250ml、容量瓶100ml/250ml、分析天平、移液管1ml/5ml/20ml。

3.2设备验证情况设备验收合格。

4、环境条件验证情况4.1本方法对环境无特殊要求。

4.2目前对环境的设施和监控情况天平室环境指标:温度:24℃;湿度47%。

4.3环境验证条件符合要要求5、人员能力验证5.1该项目人员配备情况有二名以上符合条件的实验人员。

5.2人员培训及考核情况通过培训,考核合格,相关记录见人员技术档案。

6、标准物质及试剂验证情况6.1方法所需标准(物质)溶液及试剂情况6.1表6.2配备情况6.2表7、方法验证情况7.1方法要求7.11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无要求。

7.12 精密度:方法无要求。

7.2目前该项目本实验的精密度、检出限的实际水平。

7.21精密度表7.21(游离氯)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2.61%。

表7.22(总氯)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2.81%。

7.23检出限7.23-1空白测定结果表(游离氯)7.23-2空白测定结果表(总氯)一般根据所用滴定管产生的最小液滴的体积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1010V M M V k MDL ρλ=式中:————被测组分与滴定液的摩尔比;————滴定液的质量浓度,g/ml ;V0————滴定管所产生的最小液滴体积,ml ; M0————滴定液的摩尔质量,g/mol ; V1————被测组分的取样体积,ml ; M1————被测组分的摩尔质量,g/mol ;K ————当为一次滴定时K=1;当为反滴定或间接滴定时,K=2。

《水和废水部分监测项目》的检出限及有效位数

《水和废水部分监测项目》的检出限及有效位数
-
44

离子色谱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0.15mg/L
3
2
45
溴酸盐
离子色谱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品指标》GB/T 5750.10-2006
46
苯胺类化合物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 (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GB 1188-89
0.03mg/L
3
3
47

《水质钙、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05-1989
HJ 484-2009
0.004mg/L
3
3
仅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26
动植物油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GB/T 16488-1996
0.1mg/L
3
2
仅做红外分光光度法
27
石油类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GB/T 16488-1996
0.1mg/L
3
2
仅做红外分光光度法重量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3
液上:3;二硫化碳萃取:2
68
异丙苯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1890-1989
液上:0.005mg/L;二硫化碳萃取:0.05mg/L
-
-
-
文字描述法或臭阈值法
3
总硬度
《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GB/T 7477-1987
0.05mmol/L
3
2
4
色度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3-1989
-
-
-

《水和废水部分监测项目》的检出限及有效位数

《水和废水部分监测项目》的检出限及有效位数
3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13580.5-1992
0.05mg/L
3
2
20
硝酸盐氮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346-2007
0.08mg/L
3
2
《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
0.08mg/L
3
3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3
液上:3,二硫化碳萃取::2
66
甲苯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1890-1989
液上:0.005mg/L;二硫化碳萃取:0.05mg/L
3
液上:3;二硫化碳萃取:2
67
乙苯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1890-1989
液上:0.005mg/L;二硫化碳萃取:0.05mg/L
-
-
-
文字描述法或臭阈值法
3
总硬度
《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GB/T 7477-1987
0.05mmol/L
3
2
4
色度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3-1989
-
-
-
仅做稀释倍数法
5
透明度
塞氏园盘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
0.5cm
2
1
6
水温
5cm比色皿0.004mg/L,1cm比色皿0.03mg/L
当测定结果小于0.01 mg/L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大于等于0.01mg/L且小于10 mg/L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大于等于10mg/L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HJ 586-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586-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586—2010代替GB 11898-89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free chlorine and total chlorine - Spectrophotonetric method using N, N-diethyl-1, 4-phenylenediamine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0-09-20发布 2010-12-01实施环 境 保 护 部发布目次前 言 (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方法原理 (2)5 干扰和消除 (2)6 试剂和材料 (3)7 仪器和设备 (4)8 样品 (4)9 分析步骤 (4)10 结果计算及表示 (5)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6)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7)13 注意事项 (7)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现场测定法 (8)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化氮三种形式化合氯的分别测定 (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中水和污水再生的景观用水中的游离氯和总氯的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和现场测定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11898-89)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原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和安徽省芜湖环保监测中心站。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修订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样品的保存方法,修改了缓冲溶液添加量;——调整了测定波长;——增加了低浓度校准曲线,降低了测定地表水游离氯和总氯的方法检出限;——增加了注意事项条款;——增加了游离氯和总氯的现场测定方法。

水和废水部分监测项目的检出限及有效位数

水和废水部分监测项目的检出限及有效位数
0.3μg/L
3
1
64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75-1987
直接法:0.05mg/L螯合萃取法:1μg/L
3
直接法:2螯合萃取:1
65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1890-1989
液上:0.005mg/L,二硫化碳萃取:0.05mg/L
3
液上:3,二硫化碳萃取::2
0.03mg/L
3
2
53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4-1989
0.010mg/L
3
3
54

《大气降水中钠、钾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3580.12-1992
0.013mg/L
3
3
55

《大气降水中钠、钾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3580.12-1992
19
亚硝酸盐(氮)
《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7493-1987
0.003mg/L
3
3
《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84-2001
0.03mg/L
3
3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13580.5-1992
0.05mg/L
3
2
20
硝酸盐氮
3
3
51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
《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7-1989
0.03mg/L

水和废水部分监测项目的检出限及有效位数

水和废水部分监测项目的检出限及有效位数
10mg/L
3
0
25
总氰化物
(氰化物)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484-2009
L
3
3
仅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26
动植物油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GB/T16488-1996
L
3
2
仅做红外分光光度法
27
石油类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GB/T16488-1996
L
3
2
4ng/L
81
δ-六六六
《水质 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7492-1987
4ng/L
82
pp-DDE
《水质 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7492-1987
200ng/L
83
pp-DDD
《水质 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7492-1987
(pH值)
2
2
12
碱度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第三篇综合指标和无机污染物第一章理化指标
(pH值)
2
2
13
溶解氧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GB/T7489-1987
L
3
1
便携式溶解氧仪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第三篇综合指标和无机污染物第三章营养盐及有机污染综合指标
-
-
-
文字描述法或臭阈值法
3
总硬度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GB/T7477-1987
L
3
2
4

余氯方法验证报告

余氯方法验证报告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现场测定法方法验证报告一、方法与材料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现场测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和中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2 方法原理游离氯测定:在pH为6.2-6.5 条件下,游离氯直接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515 nm 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

由于游离氯标准溶液不稳定且不易获得,本标准以碘分子或[I3]-代替游离氯做校准曲线。

以碘酸钾为基准,在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IO3-+5I-+6H+=3I2+3H2O,I2+I-=[I3]-,生成的碘分子或[I3]-与DPD发生显色反应,碘分子与氯分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为1:1 。

总氯测定:在pH为6.2-6.5条件下,存在过量碘化钾时,单质氯、次氯酸、次氯酸盐和氯胺与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515 nm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测定总氯。

3 试剂表1 使用试剂及溶液登记表3.1碘化钾:晶体3.2次氯酸钠溶液ρ≈0.1g/L3.3硫酸溶液(c=1.0mol/L):于800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小心加入54.0mL 浓硫酸,冷却后将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

3.4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0g无水磷酸氢二钠,以及46.0g 磷酸二氢钾,依次溶于水中,加入0.8gEDTA二钠固体,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

3.5 N,N-二乙基-1,4-苯二胺硫酸盐溶液(DPD ρ=1.1g/L):将2.0g硫酸和0.2gEDTA二钠固体,加入250mL水中配制成混合液。

将1.1g无水DPD硫酸盐加入上述混合液中,转移至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

3.6碘酸钾标准使用液1:吸取10.0mL碘酸钾标准溶液于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1g碘化钾,混匀。

余氯比色计校准规范

余氯比色计校准规范

余氯比色计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光电比色法原理且反应试剂为N,N-二乙基-1,4-苯二胺(简称DPD),具有特定波长的余氯比色计(以下简称仪器)的校准。

2 引用文件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G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JJG179-1990滤光光电比色计GB/T14424-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HJ586-2010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余氯(总余氯)totalchlorine以游离氯、化合氯或两者并存的形式存在的氯。

3.2 游离氯freechlorine以次氯酸、次氯酸盐离子和溶解的单质氯形式存在的氯。

3.3 化合氯combinedchlorine余氯中以氯胺及有机氯胺形式存在的氯。

4 概述 采用光电比色法原理的余氯比色计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游泳池水、养殖水、工业用水等余氯的分析,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样品快速分析测量,通常由具有特定波长的比色计和配套试剂两部分组成。

采用特定检测波长,反应试剂为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

测量时将一定量的待测样品装入特定的比色瓶中,加入反应试剂,显色后放入比色计中测量得到样品余氯含量值,测量遵守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仪器主要包括光源、样品室、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几部分,如图1所示。

光源样品室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 → →图1 余氯比色计工作原理15 计量特性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技术要求示值误差±10.0%重复性≤3.0%注:以上技术指标不是用于仪器的符合性判定,仅供参考。

6 校准条件6.1 校准环境6.1.1 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RH。

《水和废水部分监测项目》的检出限及有效位数

《水和废水部分监测项目》的检出限及有效位数
0.1℃
3
1
7
浊度
《水质 浊度的测定》GB/T13200-1991
1度
3
1
仅做目视比浊法
8
总残渣
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第三篇综合指标和无机污染物第一章理化指标
5mg/L
3
0
9
悬浮物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1901-1989
4mg/L
3
0
10
电导率
L
3
2
53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4-1989
L
3
3
54

《大气降水中钠、钾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L
3
3
55

《大气降水中钠、钾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L
3
3
56
吡啶
《水质吡啶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2-93
L
3
3
57
三氯乙醛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四章特定有机物的测定
3×10-5μg
3
3
气相色谱法
58

《水质砷的测定原子荧光光度法》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2-1989
L
3
2
60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三篇第四章
μg/L
与书中不同
3
2
原子荧光
6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三篇第四章
L

HJ586-2010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方法验证

HJ586-2010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方法验证

HJ586-2010⽔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基-1,4-苯⼆胺分光光度法⽅法验证《⽔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基-1,4-苯⼆胺分光光度法》⽅法验证1适⽤范围适⽤于地表⽔、⼯业废⽔、医疗废⽔、⽣活污⽔、中⽔和污⽔再⽣的景观⽤⽔中的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2规范性引⽤⽂件HJ586-2010 ⽔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基-1,4-苯⼆胺分光光度法GB/T5750.10-2006 ⽣活饮⽤⽔标准检验⽅法消毒副产物指标GB/T5750.11-2006 ⽣活饮⽤⽔标准检验⽅法消毒剂指标3⽅法原理3.1游离氯测定在pH为6.2~6.5条件下,游离氯直接与N,N-⼆⼄基-1,4-苯⼆胺(DPD)发⽣反应,⽣成红⾊化合物,于515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

由于游离氯标准溶液不稳定且不易获得,本实验以碘分⼦或[I3]-代替游离氯做校准曲线。

以碘酸钾为基准,在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发⽣如下反应:IO3-+5I-+6H+=3I2+3H2O,I2+I-=[I3]-,⽣成的碘分⼦或[I3]-与DPD发⽣显⾊反应,碘分⼦与氯分⼦的物质的量的⽐例关系为1∶1。

3.2总氯测定在pH为6.2~6.5条件下,存在过量碘化钾时,单质氯、次氯酸、次氯酸盐和氯胺与DPD反应成红⾊化合物,于515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测定总氯。

4试剂和材料4.1实验⽤⽔检验步骤:向第⼀个250ml锥形瓶中加⼊100ml待测⽔和1.0g碘化钾(4.3),混匀。

1min后,加⼊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4.11)和5.0ml DPD(4.12)250ml;再向第⼆个250ml 锥形瓶中加⼊100ml待测⽔和2滴次氯酸钠溶液(4.4)。

2min后,加⼊5.0ml磷酸盐缓冲液(4.11)和5.0ml DPD溶液(4.12)。

结论:第⼀个瓶中不显⾊,第⼆个瓶中应显粉红⾊,实验⽤⽔符合要求。

4.2浓硫酸:ρ=1.84g/ml。

4.3碘化钾(KI):晶体。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free chlorine and total Chlori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using N,N-diethyl-1,4-phenylenediamineGB11898—8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7393/2—1985《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一第2部分:N,N-二乙基-1,4—苯二胺比色法,常规控制用》。

本标准适用于0.0004—0.07mmol/L(0.03—5mg/L)游离氯或总氯(以Cl2计)的测定。

样品浓度较高时,需进行稀释。

附件A中叙述区别化合氯中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化氮的测定步骤。

2 定义表1名词及其组成2.1 游离氯:以次氯酸、次氯酸盐离子和溶解的单质氯形式存在的氯。

2.2 化合氯:以氯胺和有机氯胺形式存在的总氯的一部分。

2.3 总氯:以“游离氯”,或“化合氯”,或两者形式存在的氯。

2.4 氯胺:按本法测定氨的一、二或三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衍生物(一氯胺NH2Cl,二氯胺NHCl2,三氯化氮NCl3)和有机氮化合物的氯化衍生物。

3 原理3.1 游离氯的测定在pH6.2—6.5条件下,游离氯直接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量其吸光度。

3.2 总氯的测定存在过量碘化钾时反应,然后按3.1测量其吸光度。

4 试剂分析中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级。

4.1 水,不含氯相还原性物质的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经氯化至约0.14m mol/L(10mg/L)的水平,储存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约16h,再暴露于紫外线或阳光下数小时,或用活性炭处理使之脱氯。

按下述步骤检验其质量。

向两个250mL无需氯量的锥形瓶中加入: a.第一个,100mL 待测水和约1g碘化钾(4.4),混匀。

2021环境监测上岗考试-游离氯和总氯(精选试题)

2021环境监测上岗考试-游离氯和总氯(精选试题)

环境监测上岗考试-游离氯和总氯
1、总氯是以()或()或两者形式存在的氯。

2、电镀废水中加氯是为了()。

3、氯在水中很不稳定,因此,如果不能及时测定,应加入稳定剂固定。

4、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时,如果水样浑浊或有色,不可过滤或脱色,以免游离氯损失。

5、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时,如加入的DPD试剂与游离氯反应产物所显深红色很快褪尽,是因为水样中游离氯浓度较高,被氧化而显色的试剂随即又被游离氯漂白,此时应将样品稀释后再测定。

6、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时,
如果水样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则需较长的时间才能显色完全,所以操作时应进行多次测量,以便选取显色相对稳定后的测量值。

7、N,N-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水中游离氯,为取得准确的结果,水样pH需控制在()。

A.3.5~4.2
B.6.2~6.5
C.7.0—8.2
D.8.0~10.1
8、水样中游离氯极不稳定,应在现场采样测定,并自始至终注意避免()、振摇和温热。

A.保温
B.保持酸度
C.强光
9、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时,如何校正氧化锰产生的干扰?
10、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的干扰有哪些?如何消除?
11、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有几种方法?每种方法适用于测定什么浓度范围的水样?。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采样及样品保存建议方案概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采样及样品保存建议方案概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采样及样品保存建议方案
完成一次109项指标采样,共需13类保存剂,25个不同类型的采样瓶。

保存剂和采样器的种类及数量如下:
1、常规和重金属采样需要的保存剂有:HCl、HNO3、H2SO4、NaOH、硫酸亚铁+磷酸+硫酸铜、氢氧化钠+抗坏血酸+EDTA+饱和醋酸钠;有机类采样需要的保存剂有:硫代硫酸钠或抗坏血酸、浓硫酸、1g/L硫酸铜、1% NaOH、HCl溶液、NaOH溶液、丙酮(农残纯)。

出发前应根据分析指标,带足相应的保存剂,检查确认无误。

2、109项采样共需采样样品瓶25个。

其中,常规和重金属采样需要的采样瓶种类及个数为:250mL硬质玻璃瓶2个、1000mL 硬质玻璃瓶2个、500mL灭菌磨口玻塞棕色广口瓶1个、1000mL 棕色玻璃瓶1个、500mL聚乙烯瓶8个;有机类采样需要的采样瓶种类及个数为:40mLVOC采样瓶1个、5L棕色磨口玻璃瓶3个、5L磨口玻璃瓶1个、250mL棕色磨口玻璃瓶3个、1000 mL磨口玻璃瓶1个、250mL具塞玻璃瓶或具聚四氟乙烯衬垫螺旋瓶盖的玻璃瓶1个、10L塑料桶1个。

应对照附表,逐项清点样品瓶数量,汇总后,检查确认无误。

3、对照表使用说明:(1)若109项做全分析,按上述1、2点要求备足所有保存剂和采样瓶;(2)若只监测部分项目,应先找到对应项目,再按其后的要求做相应准备,分类记载、汇总,交由该次任务负责人复核。

附表:
地表水109项样品采集及保存准备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586—2010代替GB 11898-89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free chlorine and total chlorine - Spectrophotonetric method using N, N-diethyl-1, 4-phenylenediamine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0-09-20发布 2010-12-01实施环 境 保 护 部发布目次前 言 (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方法原理 (2)5 干扰和消除 (2)6 试剂和材料 (3)7 仪器和设备 (4)8 样品 (4)9 分析步骤 (4)10 结果计算及表示 (5)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6)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7)13 注意事项 (7)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现场测定法 (8)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化氮三种形式化合氯的分别测定 (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中水和污水再生的景观用水中的游离氯和总氯的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和现场测定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11898-89)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原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和安徽省芜湖环保监测中心站。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修订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样品的保存方法,修改了缓冲溶液添加量;——调整了测定波长;——增加了低浓度校准曲线,降低了测定地表水游离氯和总氯的方法检出限;——增加了注意事项条款;——增加了游离氯和总氯的现场测定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年12月25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 11898-89)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营口市环境监测中心、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和锦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9月2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警告:汞盐属剧毒化学品,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带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

检测后的废液应做妥善的安全处理。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中水和污水再生的景观用水中的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较混浊或色度较高的水样。

对于高浓度样品,采用10 mm比色皿,本方法的检出限(以Cl2计)为0.03 mg/L,测定范围(以Cl2计)为0.12 mg/L~1.50 mg/L。

对于低浓度样品,采用50 mm比色皿,本方法的检出限(以Cl2计)为0.004 mg/L,测定范围(以Cl2计)为0.016 mg/L~0.20 mg/L。

对于游离氯或总氯浓度高于方法测定上限的样品,可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现场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按照附录A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0.1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亚氯酸盐GB/T 5750.1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二氧化氯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游离氯 free chlorine指以次氯酸、次氯酸盐离子和溶解的单质氯形式存在的氯。

3.2 化合氯 combined chlorine指以氯胺和有机氯胺形式存在的氯。

3.3 总氯 total chlorine指以“游离氯”或“化合氯”,或两者共存形式存在的氯。

3.4 氯胺 chloramines指按本方法测定的氨的一、二或三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衍生物(如:一氯胺,二氯胺,三氯化氮)和有机氮化合物的氯化衍生物。

游离氯和总氯的组成见表1。

表1 名词及其组成名词 组成活性游离氯单质氯、次氯酸游离氯(游离余氯)潜在游离氯次氯酸盐总氯(总余氯) 单质氯、次氯酸、次氯酸盐、氯胺4 方法原理4.1 游离氯测定在pH为6.2~6.5条件下,游离氯直接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515 nm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

由于游离氯标准溶液不稳定且不易获得,本标准以碘分子或[I3]-代替游离氯做校准曲线。

以碘酸钾为基准,在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IO3-+5I-+6H+=3I2+3H2O,I2+I-=[I3]-,生成的碘分子或[I3]-与DPD发生显色反应,碘分子与氯分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为1:1。

4.2 总氯测定在pH为6.2~6.5条件下,存在过量碘化钾时,单质氯、次氯酸、次氯酸盐和氯胺与DPD 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515 nm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测定总氯。

5 干扰和消除5.1 其他氯化合物的干扰二氧化氯对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产生干扰,亚氯酸盐对总氯的测定产生干扰。

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可通过测定其浓度加以校正,其测定方法参见GB/T 5750.11和GB/T 5750.10。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氯的测定产生干扰。

可以通过加亚砷酸钠溶液(6.13)或硫代乙酰胺溶液(6.13)消除一氯胺的干扰,一氯胺的测定按照附录B执行。

5.2 氧化锰和六价铬的干扰氧化锰和六价铬会对测定产生干扰。

通过测定氧化锰和六价铬的浓度可消除干扰,其测定方法见9.2。

5.3其他氧化物的干扰本方法在以下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有干扰:溴、碘、溴胺、碘胺、臭氧、过氧化氢、铬酸盐、氧化锰、六价铬、亚硝酸根、铜离子(Cu2+)和铁离子(Fe3+)。

其中Cu2+(< 8 mg/L)和Fe3+(< 20 mg/L)的干扰可通过缓冲溶液和DPD溶液中的Na2-EDTA掩蔽,其他氧化物干扰加亚砷酸钠溶液(6.13)或硫代乙酰胺溶液(6.13)消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通过加入氯化钡消除。

6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6.1 实验用水为不含氯和还原性物质的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实验用水需通过检验方能使用。

检验方法:向第一个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100 ml 待测水和1.0 g 碘化钾(6.3),混匀。

1 min后,加入5.0 ml 缓冲溶液(6.11)和5.0 ml DPD试液(6.12);再向第二个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100 ml 待测水和2 滴次氯酸钠溶液(6.4)。

2 min后,加入5.0 ml 缓冲溶液(6.11)和5.0 ml DPD试液(6.12)。

第一个瓶中不显色,第二个瓶中应显粉红色。

否则需将实验用水经活性炭柱处理使之脱氯,并按上述步骤检验其质量,直至合格后方能使用。

6.2浓硫酸:ρ = 1.84 g/ml。

6.3碘化钾(KI):晶体。

6.4次氯酸钠溶液:ρ(Cl2)≈0.1 g/L由次氯酸钠浓溶液(商品名,安替福民)稀释而成。

6.5 硫酸溶液:c(H2SO4)= 1.0 mol/L于800 ml 水(6.1)中,在不断搅拌下小心加入54.0 ml 浓硫酸(6.2),冷却后将溶液移入1000 ml 容量瓶中,加水(6.1)至标线,混匀。

6.6 氢氧化钠溶液:c(NaOH)= 2.0 mol/L称取80.0 g 氢氧化钠,溶解于800 ml 水(6.1)中,待溶液冷却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加水(6.1)至标线,混匀。

6.7 氢氧化钠溶液:c(NaOH)= 1.0 mol/L称取40.0 g氢氧化钠,溶解于500 ml 水(6.1)中,待溶液冷却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加水(6.1)至标线,混匀。

6.8碘酸钾标准贮备液:ρ(KIO3) = 1.006 g/L称取优级纯碘酸钾(预先在120℃~140 ℃下烘干2 h)1.006 g,溶于水(6.1)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水(6.1)至标线,混匀。

6.9 碘酸钾标准使用液I:ρ(KIO3)= 10.06 mg/L吸取10.0 ml 碘酸钾标准贮备液(6.8)于1000 ml 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约1 g 碘化钾(6.3),加水(6.1)至标线,混匀。

临用现配。

1.00 ml 标准使用液中含10.06 μg KIO3,相当于0.141 μmol(10.0 μg)Cl2。

6.10碘酸钾标准使用液II:ρ(KIO3) = 1.006 mg/L吸取10.0 ml 碘酸钾标准使用液I(6.9)于100 ml 棕色容量瓶中,加水(6.1)至标线,混匀。

临用现配。

1.00 ml 标准使用液中含1.006 μg KIO3,相当于0.014 μmol(1.0 μg)Cl2。

6.11 磷酸盐缓冲溶液:pH = 6.5称取24.0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或60.5 g 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Na2HPO4 · 12 H2O),以及46.0 g 磷酸二氢钾(KH2PO4),依次溶于水中,加入100 ml 浓度为8.0 g/L的二水合EDTA二钠(C10H14N2O8Na2 ·2 H2O)溶液或0.8 g EDTA二钠固体,转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加水(6.1)至标线,混匀。

必要时,可加入0.020 g 氯化汞以防止霉菌繁殖及试剂内痕量碘化物对游离氯检验的干扰。

6.12 N,N-二乙基-1,4-苯二胺硫酸盐溶液(DPD):ρ[NH2-C6H4-N(C2H5)2 · H2SO4]= 1.1 g/L将2.0 ml 硫酸(6.2)和25 ml 浓度为8.0 g/L的二水合EDTA二钠溶液或0.2 g EDTA二钠固体,加入250 ml 水(6.1)中配制成混合溶液。

将1.1 g 无水DPD硫酸盐或1.5 g 五水合物,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转移至1000 ml 棕色容量瓶中,加水(6.1)至标线,混匀。

溶液装在棕色试剂瓶内,4 ℃保存。

若溶液长时间放置后变色,应重新配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