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精品课程课件1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

谢谢收看
欢迎各位同仁 多提宝贵意见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3/11/17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

感 谢 阅 读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
PPT文档演模板
六 实验实训
第一部分 实验教学大纲 第二部分 实验指导 第三部分 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部分 实验指导
一 水泥实验 二 混凝土用骨料实验 三 普通混凝土实验 四 建筑砂浆实验 五 烧结普通砖实验 六 钢筋实验 七 石油沥青实验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
七 习题库
1 绪论 2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3 石材 4 气硬性胶凝材料 5 水泥 6 混凝土及砂浆 7 墙体与屋面材料
8 建筑钢材及铝材 9 木材 10 建筑塑料、涂料与胶结剂 11 沥青、防水材料 12 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 13 建筑装饰材料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
1
案例法教学
2
做实验加深理解
3
现场实地参观、实习 全方位的考核
4 5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
2.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3.实行“考教分离”,坚持听课制度、 学生评教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
网络教学环境
PPT文档演模板
学院建有配套的多媒体教室,设备先进, 内设投影仪、计算机、话筒等, 满足了多媒体教学的要求, 网络资源较为丰富, 供教师学生使用。

建筑工程制图(精品课程) ppt课件

建筑工程制图(精品课程) ppt课件

精 品
门共同对《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六项标准进行修 订,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
课 -2001、《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01、《建

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给水排水制 图标准》 GB/T50106-2001和《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的关系应符合如下规定(高度/宽度=3/2 )。
课 程
字高 20 14 10 7
5 3.5
字宽 14 10 7
5 3.5 2.5
1/15/2021
15



筑 4. 仿宋字的特点:横平竖直、起落分明、笔锋
制 满格、布局均匀。
图 》 精 品
5. 拉丁字母和数字可写成竖体字或斜体字,如 写成斜体字,其斜度应是从字的底线逆时针向 上倾斜75度,字体的高度不应小于2.5mm。

e
20
10

c
课 程
a
10
5
25
1/15/2021
21
B
c c
L
c
c
a
c
a
c
标题栏
L
(a)
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a)X型 (b)Y型
标题栏
B
(b)
e e
B e
e L
e
e
e
e
L
(a)
标题栏
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a)X型 (b)Y型
标题栏
B
(b)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

习题7-1 试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并作出轴力图。

7-1 参考答案: 解:(a ) (b )(c ) (d )7-2 图示直杆截面为正方形,边长a=200mm ,L=4m ,F=10kN ,体积质量ρ=2.04×103kg/m 3, 在考虑杆自重时,求1-1、2-2截面上的轴力。

7-2 参考答案: 解:12N N F F F F ==-12302N N N F F F F F ===123224N N N F KN F KN F KN =-==-12351010N N N F KN F KN F KN =-==-F+-F+2FF +2KN +-2KN4KN-10KN +-5KN10KN-()22331200101 2.04109.88004N l F a g Nρ-=-⨯⨯=-⨯⨯⨯⨯⨯=-()22331310000200103 2.04109.8412400N lF F a g Nρ-=--⨯⨯=--⨯⨯⨯⨯⨯=-7-3 题7-3a 图所示为用铆钉联接的板件,板件的受力情况如图b 所示。

已知F=7kN ,t=1.5mm ,b 1=4mm ,b 2=5mm ,b 3=6mmm 。

试绘制板件的轴力图,并计算板内的最大拉应力。

7-3 参考答案: 解:7-4 长度L=320mm ,直径d=32mm 的圆截面钢杆,在实验机上受到拉力F=135kN 的作用。

由测量知道:杆的直径小了0.0062mm ,在50mm 杆长内的伸长为0.04mm 。

试求此钢杆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ν。

7-4 参考答案: 解:7-5 求图示阶梯杆横截面1-1、2-2、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若横截面面积A 1=200mm 2、A 2=300mm 2、A 3=400mm 2,试求各截面上的应力。

7-5 参考答案: 解:+F 2F/3F/3311611/3710194.4264 1.510N F F MPa A b t σ-⨯====⨯⨯⨯3226222/32710311.1265 1.510N F F MPa A b t σ-⨯⨯====⨯⨯⨯333633710388.9226 1.510N F F MPa A b t σ-⨯====⨯⨯⨯max 3388.9MPaσσ==()322313510168/43210/4N F F MPa A d σππ-⨯====⨯⨯40.0481050l l ε-===⨯40.00621.941032d d ε-'==-=-⨯6416810210810E GPa σε-⨯===⨯441.94100.24810ενε--'⨯===⨯123201010N N N F KN F KNF KN=-=-=31161201010020010N F MPa A σ--⨯===-⨯32262101033.330010N F MPa A σ--⨯===-⨯3336310102540010N F MPa A σ-⨯===⨯10KN 10KN+20KN-7-6 回转悬臂吊车的结构如图所示,小车对水平梁的集中载荷为F=15kN,斜杆AB 的直径d=20mm ,其它尺寸如图所示,试求:(1)当小车在AC 中点时,AB 杆中的正应力;(2)小车移动到何处时,AB 杆中的应力最大,其数值为多少? 7-6 参考答案:解:研究横梁AC ,假设小车距C 点x 距离,受力分析 列平衡方程(1)当小车在AC 中点时,(2)小车移动到A 处时,x 最大, AB 杆中的应力最大7-7 一边长1.5m 的直角三角形钢板(厚度均匀)用等长的钢丝AB 和CD 悬挂,欲使钢丝伸长后钢板只有移动而无转动,试问钢丝AB 的直径应为钢丝CD 的直径的几倍? 7-7 参考答案:解:研究三角形钢板,受力分析 列平衡方程钢板只有移动而无转动,要求钢丝AB 和CD 等伸长。

房屋建筑图-PowerPoint

房屋建筑图-PowerPoint

100x200白色瓷砖
3600 600
3600
3600
300
18000
1
1 6 轴立面图 1:100
6
3600 600
100x200白色瓷砖
立面图中 应该包含以下 内容:房屋的 立面造型和层 数、门窗的立 面形状和位置、 外墙的做法、 立面两端轴线
读图示例: ①房屋朝向
从左下角指北针可知,办公楼坐北朝南。 ②房屋平面布置和交通情况
采主要入口在②、③轴线,室外上两步台阶经M-3可进入门厅,左边 为卫生间,正对的是楼梯,右边为六个3.6x5.4米的办公室。
③门窗位置、类型、尺寸编号 图中共两种门,宽度分别为1.8米和1米,共有三种窗,宽度分别1.2
工程制图基础精品课程之专题四
房屋建筑图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结构教研室
工程制图基础精品课程之专题四
1.房屋建筑图的基本概念 2.建筑平面图及读图方法 3.建筑立面图及读图方法 4.建筑剖面图及读图方法
工程制图基础精品课程之专题四
1.房屋建筑图的基本概念
一套完 整的房屋建 筑大体上可 分为起支撑 建筑结构作 用的构件和 用来满足用 户使用功能 的配件。
轴线是贯穿于各个专业的一个基准,同一座建筑所有专业图纸的轴线 编号必须是一致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程制图基础精品课程之专题四
⑤标高 施工图一般将建筑底层地面标高标记为±0.000,其余部分标高以它
为基准,如卫生间-0.020,室外-0.300。 ⑥尺寸标注 前边已经详述,外部尺寸分三道,从外至内分别是建筑总体尺寸、轴
泛水 屋面
勒脚
散水
雨水口
女儿墙

雨蓬 门 室外台阶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设计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设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系部电建系总负责王建锋编写边步义二〇一二年十月《建筑工程施工》精品课程实施方案目录前言: (1)一、指导思想 (1)二、课程定位 (1)三、课程建设目标及思路. (1)四、精品课程的建设措施和保障激励措施 (2)五、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3)六、课程体系与特色 (5)七、课程资源 (6)八、精品课程的任务安排表. (7)九、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8)十、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 (9)十一、精品课程的课程考核. (9)十二、精品课程的管理 (10)前言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全力实现国家级示范学校创建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并结合我校专业实际情况,将建筑工程施工作为建筑专业的精品课程进行建设,特制订本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

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二、课程定位职业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从事建筑施工行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建筑行业发展对施工技术人才质量的需求为依据,以行业发展趋势为指导。

《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是我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又是横跨工程技术、结构技术的骨干课程,与本专业其它课程如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构造、建筑结构联系密切。

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不仅从理论上掌握从地基、基础到主体工程中砌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最后到防水、装饰装修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要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与实践、实习来真正熟悉和理解所学建筑工程技术和技能。

《建筑材料》课程标

《建筑材料》课程标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议课时数84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建筑构件的分析与计算》、《钢筋翻样与加工》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监理专业主干课程。

它既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型的技能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保管的基本知识,用于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理论,并能获得主要建筑材料检测的岗位技能。

2.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化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化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八大项目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技能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以建筑施工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将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其检测方法及标准融于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全面而合理地覆盖建筑工程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

通过技能的学习过程,来获取必需用的知识。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和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保管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进行检测的能力;能正确地、合理地选择使用各种建筑材料;能正确地保管各种建筑材料。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热爱科学和严格热情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三年级【科学(人教鄂教版)】《建筑中的结构(一)》【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带视频

三年级【科学(人教鄂教版)】《建筑中的结构(一)》【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带视频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建筑中的结构(第一课时)
年 级:三年级 主讲人:
学 科:科学(人教/鄂教版) 学 校:
为什么 如此高大的 建筑不会倒 塌呢?
第一站:建筑之旅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 科学
中银大银大厦
我认为,建筑物的 稳定性应该和建筑材料 的选择有关系,与形状 结构的关系不大。
三年级 科学
上轻下重 上重下轻
左右对称
三年级 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有突出的飞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 科学
建筑物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 科学
建筑物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 科学
建筑物
三年级 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左右对称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 科学
花瓶
不倒翁
留心观察 善于发现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左右对称的结构具有稳定性
三年级 科学
结构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所能承受最大书籍量

)本
( )本

)本
三年级 科学
测试立体结构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 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结构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所能承受最大书籍量 ( ≥20 )本 ( 3 )本 ( 2 )本
结构稳定
三年级 科学
观察建筑结构
如何让 不稳定的结 构变稳定呢?
五边形
发生形变 不稳定
三年级 科学
三年级 科学
如果把平面结构变成立体 结构,三棱柱结构还会是最稳 定的吗?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河套大学霍轶珍一、《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历程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是构成建筑工程学科的四大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说~材料是所有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决定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和建筑物的总造价。

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一个土建工程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也使得《建筑材料》课程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

河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早在2004年根据各专业发展的需要将《建筑材料》课程确定为优质核心课程~多年来对该课程在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持续了不断地建设~使该课程始终保持创新特色~历经了多年的积累和不断的改进完善~该课程2006年评为河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级精品课程~2008评为评为河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9年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现在我们又将自治区优质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做为我们今后的课程建设目标~使该课程的建设真正做到止于至善。

二、《建筑材料》课程建设过程与建设内容的创新特色1。

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清晰的课程建设思路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时我们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以“项目导向、行动导向”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以培养学生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着眼点~以“工作内容"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以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本课程相关的工作内容为参照系~依据“基于工作过程、融入实际工作情景”的课程观~将相关的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标准深度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在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我们的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团队.由课程负责人、企业专家、课程教学骨干教师构成核心课程团队~统筹课程建设的全面工作~按照规范的课程开发流程共同完成以下关键性工作:1,确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课堂教学模式.2,开发职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体系1校企深度合作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首先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中和工作任务~在对岗位工作任务和相应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然后以此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材料专业PPT课件

材料专业PPT课件
42.
【原版功能材料】课件 薄其兵 (11.7M,PPT,1500页左右)
/bbs/viewthread.php?tid=8404034&page=1&fromuid=336802#pid1103875
/bbs/viewthread.php?tid=8630250&page=1&fromuid=336802#pid2008780
18.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件(2.27M,ppt&gt格式,300页)
/bbs/viewthread.php?tid=8471340&page=1&fromuid=336802#pid1155460
/bbs/viewthread.php?tid=8641520&page=1&fromuid=336802#pid2104154
38.
东南大学[材料力学]课件,马军(15.2MB,PPT,204页)
/bbs/viewthread.php?tid=8631528&page=1&fromuid=336802#pid2018599
/bbs/viewthread.php?tid=8485385&page=1&fromuid=336802#pid1168801
41.
哈工大 【复合材料力学】课程讲义 (8M,ppt,400页)
/bbs/viewthread.php?tid=8479550&page=1&fromuid=336802#pid1163058
16.
江苏大学【金属材料学】戴起勋(swf+588页+34.1M)
/bbs/viewthread.php?tid=8650411&page=1&fromuid=336802#pid2197118

三年级【科学(人教鄂教版)】《建筑中的材料》【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带视频

三年级【科学(人教鄂教版)】《建筑中的材料》【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带视频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合金
三年级 科学
资料卡
一种金属与 另一种或几种金 属,或非金属经 过混合熔化,冷 却凝固后得到的 固体叫作合金。 不锈钢是最常见 的合金之一。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 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玻璃 金属 木材
三年级 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布 布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搓捻
纺织
棉花
三年级 科学
三年级 科学
棉线
棉布
塑料是通过石 油加工后得到的材 料。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 科学
塑料水瓶
塑料袋
吸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 科学
水立方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站:建筑材料发展史
三年级 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站:建筑材料发展史
三年级 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站:建筑材料发展史
人类需求→技术进步→创新发明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 科学
水泥和砖块这 两种材料我们都不 太了解。
砖块在自然界中是 找不到的,会不会是人 工材料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木材、茅草、 石头都应该属于天 然材料。
三年级 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站:走进工厂与实验室
三年级 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站:走进工厂与实验室
三年级 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瓦片
玻璃
请你查阅资料,说说它们的来
三年级 科学
源和制作过程。
合金
瓦片
三年级 科学
资料卡
瓦片是重 要的屋顶防水 材料,是用泥 土经过高温烧 制而成的,属 于人工材料。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精品课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精品课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精品课程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土木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每一位土木工程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我们特别设计了这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精品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习者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具备较强的实际施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土建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熟悉土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工程材料和设备,了解其使用方法和特点;3. 掌握土建施工中常见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熟练掌握施工技术;4. 能够独立进行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操作,具备比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5. 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课程内容1. 土建施工基础知识(1)土木工程概述(2)土建施工的基本流程(3)土建施工的基本要素2. 土建施工材料和设备(1)常见土建施工材料介绍(2)常用土建施工设备介绍(3)土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土建施工工艺和方法(1)基础工程施工工艺(2)主体结构施工工艺(3)建筑装饰施工工艺4. 土建施工实操技能(1)现场勘察和测量技术(2)土建施工常用操作技巧(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技术5. 土建施工实践案例分析(1)典型土建工程施工案例分析(2)实际施工问题解决方法探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课程的讲授和实际操作的演练相结合,使学习者既能够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又能够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2. 专业讲师授课。

平面构成 精品课程课件1

平面构成 精品课程课件1

因此,可以说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所有领域, 如建筑艺术、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工业设计、染织 服装设计、室内设计、装潢设计、POP设计等都非常 注重对平面构成的研究,这些也正是平面构成在具体 设计里主要的应用范围。
从平面构成的发展来看,它是当时社会各种前卫 艺术的诸多特征不断变化完善而形成的,但它并没有 仅仅停留在借鉴基础上。数十年之后的今天,它又反 过来直接影响着现代各种艺术的发展。从更深的层次 看,它不仅局限于平面设计的范围内,其实雕塑、舞 台美术、服装、陶瓷等具有三维空间性质的艺术形式 也受到了它某些造型手段、规律的引导。并且许多艺 术家还把它视为与素描、色彩同等重要的造型基础。
以一幅纯艺术作品和一件设 计作品做比较,相同的创意,不 同的画面构成及组织形式会带给 受众截然不同的视觉印象和心理 反应。并且,三维的空间及色彩 编排等设计元素都依赖于平面构 成的组织方式。可以说。对平面 构成的学习和训练是掌握造型艺 术最为基础的部分。
从大量不同种类的平面设计 作品中(图绪-7至图绪-8),我们可 以发现,画面本身的组织构成形 式和设计创意同样重要,并且是 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
“构成”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德 语 为“Gestaltung‖ (日语译作“构成” ,英语 “ Composition‖) 它的研究范围是造型和色彩的基础 知识。由伊顿、康定斯基和莫霍里· 那吉等大师创建和发 展的这个体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融合当时各种 前卫艺术运动的成果和设计艺术精神,从旧有的模式中 渐渐解放出来,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二是从科学的角度出 发 (包括物理、化学、人体工程、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因 素),对视觉形态及其构成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三是重视 对不同材质的物理性能的了解,鼓励学生对色彩、形式、 想像力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试验。培养崭新的、敏锐的视 觉认知能力。为了缩小艺术与工业技术之间的距离,改 善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包豪斯整合了一套全新的教育 思想和形式,并且为加强现代设计理论基础和介绍综合 性的现代美学思想,从1925年开始编辑出版 ―包豪斯丛 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中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这
种性能称为材料的放射性。
§1-7
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化学组成 矿物组成 相组成
一、组成
组成
二、结构
致密结构 按孔隙分多孔结构 微孔结构 宏观结构 堆聚结构 纤维结构 按存在状态分 层状结构 散粒结构 细观结构 晶体结构 微观结构 玻璃体结构 胶体结构
1.2.2 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类:
黑色金属 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 无机材料 天然石材 非金属材料 烧土制品 胶凝材料 植物材料 建筑材料 有机材料 沥青材料 高分子材料 非金属 非金属 非金属 有机材料 复合材料 非金属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有机材料


1.2.1定义
1.狭义:指构成建筑物和构筑物本身的材料。 基础、梁、板、柱、楼梯、墙体、门、窗和屋顶等。
(1)窗(门):木窗(门)、钢窗(门)、铝合金窗(门)、
塑钢窗(门)、玻璃窗(门)、无框玻璃门 (2)墙体: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砌块墙 (3)楼板(楼梯):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衬组合楼板 (4)屋顶:钢筋混凝土屋顶、瓦屋顶、卷材屋顶、金属屋 顶、玻璃屋顶
、冻融、磨蚀等 物理作用:干湿、温度 液及有害气体 化学作用:酸、碱、盐 生物作用:虫、菌
环境因素有:
提高耐久性措施:一是提高材料本身的密实性;二是在材料表 面覆盖。
§1-6 材料的其他性质
一、装饰性能 是指材料具有美化整个建筑物,并可保护建筑物,改善室内 环境条件的性能。所以说装饰性能实际上也是一个综合性能。 二、防火性能 是指材料在使用状态下,抵抗火灾作用的性能。按燃烧性能 可将材料分为燃烧材料、难燃材料和非燃烧材料。 三、放射性
隔音门:
防止门漏声, 一般来说,质量越 重的门隔音效果越 好。
隔音墙:红砖墙 隔音板:
两边是金属板 材中间是具有隔音 作用的发 泡塑料
顶板、弹性表 面层地面
1.3、建筑材料特点及在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3.1 特点
(1)适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
(2)耐久。具有与环境相应的耐久性。
(3)量大。具有丰富的资源。
1.2.2
分类
2.按使用目的分类: (1).结构材料:受力部分的材料 (2).装饰材料:美观 (3).隔断材料:防水、防潮、隔声、隔热 (4). 防火、耐火材料:如防火预制混凝土、石棉 水泥板、硅钙板
1.2.2
分类
3.按使用功能分类: (1).建筑结构材料:受力构件和结构的材料 如:梁、板、柱、基础、框架…… (2).墙体材料:承重和非承重 如:砌墙砖、混凝土及加气混凝土砌块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改项目(20050105)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成果
《建筑材料》多媒体课件
课件制作:赵玉青 邢振贤 王丽梅
2005.08 (初版)


1.1 建筑材料概述 1.1.1建筑材料的历史发展过程
旧石器时代
(天然材料)
新石器时代 (石材、木材)
金属和水泥时代
(水泥 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wc
mh m 100% m
材料在气干状态下的含水率 ,称为平衡含水率 , 在饱和面干状态
状下的含水率即为吸水率。
三、耐水性 是指材料长期处于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严重降
低的性质,用软化系数表示:
KR
R水饱和 R干
四、抗渗性与抗冻性 (一)抗渗性 是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表示方法有二种。 一是渗透系数 (二)抗冻性
K Q d At H ,二是抗渗标号 S 2、S 4、S6 ......S12
是指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抵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同
时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也有二种: 一是抗冻标号 D25、D50 ......D, 300 二是冻融15次失重率是否满足要求。 测试抗冻标号有慢冻、快冻两种方法。
0 V P 0 1 D 体物质所填充的程度;孔隙率是 V0 0 V0
比例。即
第二章
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
2.1.1 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1、材料在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密度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内部不含任何孔隙) 测法:把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空隙,经干燥至横重后, 用密度瓶(李氏瓶)测定器实际体积
选择时主要考虑因素:轻质、成本、节能、使用安全 耐久
1.2.2
分类
3.按使用功能分类: (3).建筑功能材料 如:防水、绝热、吸声、隔声、采光、装饰
示例:声屏障
孔板吸声:
微穿孔板其原理
是在板上钻一定 数量的孔,板后 留有一定的空气 层,使入射的声
波产生共振吸收,
从而达到吸声的 效果。
KTV隔音
二、材料的强度
理论强度:按材料结构质点引力计算的强度,一般都很 高。 实际强度:按材料在荷载下实际具有的强度。一般远远 低于理论强度,原因是材料内部都存在很多缺陷。
通常意义上的强度是指材料的实际强度,常用强度有:
压、拉、弯、剪强度。
三、其他性质 脆性:外力下,直到断裂前都不出现明显塑性变形性质。 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下,材料能承受很大变形而不致破坏
测法:排水法 在表面涂上蜡
第二章
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
2.1.1 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1、材料在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密度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密实度与孔隙率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 V V 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
0 V P 0 1 D 体物质所填充的程度;孔隙率是 V0 0 V0
§1-4
材料的热工性能
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其大小用导热系数表示 :

Qd (T2 T1 ) At
比热表示1g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1K时所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
C Q m(T2 T1 )
§1-5 材料的耐久性
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长期抵抗各种环境因素而不破 坏,且能保持原有性质的性能。


1.2、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1.2.1定义
1.广义: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所有材料(包括各种原材
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总称,如水泥、生石膏、
混凝土拌合物、硬化混凝土等。
含义:(1)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本身的材料 (2)施工过程中用的材料,如脚手架、建筑施工用的管螺
纹调节器
(3)建筑设备所用的材料,如电梯、暖通空调
亲和性称为亲水性。
材料不吸水或使水呈珠状存在于材料表面,这种不易被润湿的 性质成为憎水性。 二、吸水性与吸湿性 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用吸水率表示;
m1 m 100% m
质量吸水率
体积吸水率
wa
wa
m1 m 100% w v0
材料在空气中 , 能自发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 用含水率表示:
的性质。
疲劳极限:交替荷载作用下,应力也随时间作交替变化,这种 应力超过某一限度而长期反复会造成材料的破坏,这个限度 叫做疲劳极限。 硬度:受外界物质的摩擦作用而减小质量和体积的现象。 磨损:同时受摩擦和冲击两种作用,而减小质量和体积的现象
§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一、亲水性与憎水性 材料很快将水吸入内部或使水在材料表面散开来,这种与水的
比例。即
三、堆积密度、填充率和空隙率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粒状和纤维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包
括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和颗粒之间的空隙),单位体积所具
有的质量:
0
m V0
填充率 D 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积体积中,被颗粒填充的程 度。空隙率 是颗粒之间的空隙所占堆积体积的比例。即
V0 0 D 0 V0
平。
5 、在研究方向上,研究和开发化学建材和复合材料,促进新 型建材的发展。
第二章
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
2.1.1 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1、材料在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密度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密实度与孔隙率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 V V 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
V0 V0 0 P 1 0 V0
§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变形性质 弹性变形:外力除去后可完全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外力除去后不能消失的变形。
脆性材料:材料在破坏前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者。 塑性材料:材料在破坏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者。 弹性模量: E

徐变与松弛:在长期不变外力作用下,变形逐渐增大的现象 叫徐变;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如总变形不变,而引起应力逐渐降 低的现象,成为应力松弛。
(4)价廉。市场经济需要。1.3、建筑材料特点及在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3.2 地位与作用
1、建筑材料是各项基本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一 般
材料费 60% 工程投资

2、建筑材料的发展赋予了建筑物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风格。
3 、建筑设计理论的不断进步和施工技术的革新不但受到建筑 材料发展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其发展的推动。 4、建材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坚固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1、材料在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密度 (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质量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包括内部孔隙)
测法:排水法 在表面涂上蜡
1、材料在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密度 (3)堆积密度:散粒材料或粉末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 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