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二五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1 2
自动驾驶技术 介绍自动驾驶汽车的分级、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 以及其在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方面的作用。
车联网技术 阐述车联网的概念、架构和应用,包括车与车、 车与基础设施、车与行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 • 汽车性能评价与试验方法 • 汽车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 汽车维护与保养知识普及 • 实践环节: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汽车理论》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
《汽车理论》是汽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 设计、分析、试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汽车工 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汽车理论》(第X版),XXX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汽车设计》、《汽车动力学》、《汽车性能试验技术》等相关书籍和期刊。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最新的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 术动态。
02
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总体构造
01
02
03
汽车基本组成
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 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
车身结构
分为承载式和非承载式两 种,以及车身材料、制造 工艺等。
汽车尺寸与参数
包括车长、车宽、车高、 轴距等,以及各参数对汽 车性能的影响。
发动机工作原理
最新最全汽车资料汽车理论教案(精华版)
最新最全汽车资料汽车理论教案(精华版)教案名称:最新最全汽车资料汽车理论教案(精华版)一、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2. 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3. 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4. 汽车的节能与环保。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2. 学生能解释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3. 学生能了解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4. 学生能理解汽车的节能与环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操控系统和安全性,节能与环保。
难点: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汽车模型,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汽车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汽车的外形和构造。
2. 教材讲解:a. 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通过PPT讲解汽车的基本构成,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b. 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技术及其重要性。
c. 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介绍汽车的方向盘、刹车系统、安全气囊等操控和安全设施。
d. 汽车的节能与环保:讲解汽车节能技术,如轻量化、混合动力等,以及环保意义。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作用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汽车理论的理解和看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汽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构成、动力系统、操控系统、安全性以及节能与环保。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请简述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答案:汽车的基本构成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其原理是通过发动机产生动力,驱动车轮运动。
作业题目2:请解释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
答案:动力系统是指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其作用是为汽车提供动力。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任务书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题目: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研究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目录2、汽车动力性能计算 (5)2.1 汽车发动机外特性计算 (5)2.2 汽车驱动力计算 (6)2.3 汽车加速度计算 (10)2.4 汽车动力特性计算 (12)2.5 汽车的功率平衡 (14)3、汽车经济性能计算 (14)3.1 汽车百公里油耗计算 (14)4、小结 (16)任务书姓名:学号:班级:姓名:学号:班级:汽车参数如下:表1 汽车动力性参数表表2 汽车燃油经济性拟合系数表表3 六工况循环参数表根据上述参数确定:1、发动机的外特性并画出相应的外特性图;2、推导汽车的驱动力,并画出汽车的驱动力图;3、计算汽车每档的阻力及驱动力,画出各档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求出每档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通过分析确定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数值,并计算出最大爬坡度时的相应的附着率;4、计算汽车行使的加速度,并画出加速度曲线;5、计算汽车动力特性,画出动力特性图,求出每档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利用动力特性分析确定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数值;6、自学汽车的功率平衡图,画出汽车功率平衡图,分析确定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数值7、画出最高档与次高档的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2、汽车动力性能计算2.1 汽车发动机外特性计算由于红旗旗舰汽车发动机由试验台架测得的扭矩接近与抛物线,因此用式2-1近似的拟合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
432)1000n (3.8445-)1000n (40.874+)1000n (165.44-1000n 295.27+-19.313⨯⨯⨯⨯=q T (2-1)9550n T P tq e =(2-2)通过计算及作图得: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n/r·min^-1P e /k w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T t q /(n ·m )图2-1 红旗旗舰汽车用汽油机发动机外特性图根据图2-1可知,在1min^3900-⋅=r n 时,该发动机具有最大功率max e P ,最大功率为61.71Kw ,当转速继续增加时,功率会下降;在1min^2000-⋅=r n 时,具有最大扭矩m ax tq T ,最大扭矩为m N ⋅95.174。
汽车理论讲授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驾驶的基本规则和安全知识。
3. 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对象:汽车驾驶学员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教室、模拟驾驶室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汽车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驾驶规则、安全知识等。
2. 模拟驾驶设备:汽车驾驶模拟器。
3. 实物教具:汽车模型、汽车零部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汽车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汽车基本结构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汽车的基本结构图,讲解汽车的主要部件。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汽车各部件的功能。
三、汽车工作原理1. 教师讲解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部件的工作原理。
2. 学生通过课件和教具,了解汽车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汽车驾驶规则1. 教师讲解汽车驾驶的基本规则,如交通信号、车道、超车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汽车驾驶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安全知识1. 教师讲解汽车驾驶中的安全知识,如安全带、刹车、避让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二、模拟驾驶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模拟驾驶,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驾驶过程。
2. 学生在模拟驾驶过程中,注意观察和遵守驾驶规则。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汽车驾驶的基本规则和安全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驾驶过程中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汽车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模拟驾驶过程中的表现,如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等。
3. 学生对汽车驾驶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驾驶技能。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汽车理论教案
汽车理论教案(理论教学共52学时)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第一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节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汽车动力性的概念以及表征汽车动力性的三个指标:最高速度、加速时间和最大坡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汽车动力性的三个指标是本节的重点,难点为三个指标的具体定义以及定义涵盖的范围。
课时安排1个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主要是表征汽车动力性的三个指标的概念以及一般情况下对这三个概念的认识和一些定量的数据特征。
二、教学过程(1)引言通过汽车的认识,如乘坐,驾驶以及运输还有一些媒体上的知识对汽车进行了解。
可适当地进行一定的提问。
(2)引入新课在提问的基础上对一些答案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归类,如一些没有很专业的答案,引入相应的新课内容,即表征汽车动力性的具体指标。
(3)进行新课具体的三个表征汽车动力性指标的概念进行详尽的讲解。
用一些直观的数据或易明白的例子进行阐述概念,如图标,广告等媒体。
a 最高车速b 加速时间c 最大爬坡度(4)巩固新课复习讲解的三个概念,汽车动力性指标。
(5)作业认识和了解身边不同车型的动力性指标的量为多少,对概念进一步的巩固。
第二节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教学目的1、掌握汽车行驶方向上的各种外力,即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以及各自的计算公式。
2、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3、汽车的行驶方程式的建立。
4、一些基本的概念的了解,如滚动半径,空气阻力,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汽车的行驶阻力以及驱动力中包含的不同的量。
行驶方程式的建立。
2、难点在于各种外力的计算关系,如滚动阻力的计算,空气阻力的计算,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可适当讲解。
需要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外特性。
课时安排3个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在汽车动力性的基础上,根据运动状态(直线行驶)建立出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讲解驱动力的形成以及计算公式,从而推广到汽车发动机的外特性,传动系的效率,并得到驱动力图。
二、教学过程(1)复习结合上个学时的作业(思考问题)进行汽车动力性指标概念的复习。
汽车理论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1、 汽车的驱动力
♦ 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 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
♦ 车轮半径
♦ 驱动力图
2、 汽车的行驶阻力
♦ 滚动阻力(轮胎的迟滞损失,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
♦ 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系数,空气阻力的组成,空气阻力
与车身结构;视频)
♦ 坡度阻力(常见路面的坡度,道路阻力)
♦ 加速阻力(平动质量,旋转质量,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少燃油消耗量的技术途径
重点和难点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两大方面,八个因素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1、 汽车运行油耗方程式 2、 从使用角度提高燃油经济性的途径 3、 从设计角度提高燃油经济性的途径 1、 汽车运行油耗方程式
♦ 续前节保留的公式讨论,得出三个关键的参数:发动机
燃油消耗率、总的行驶阻力、传动系效率
教学过程设计 2. 引入动力性定义和指标(学生讨论或提问) ♦ 动力性定义
♦ 三个评价指标
3. 最高车速数据及讨论 ♦ 不同类型汽车的区别
♦ MT 和 AT 的区别 ♦ 陆地最高车速记录
4. 加速时间及加速过程曲线 ♦ 原地起步加速
♦ 超车加速
5. 坡度的概念,最大爬坡度(视频) 6. 动力性测试数据
♦ 给出假设条件:忽略内燃机功率变化对万有特性的影响
♦ 对车速的离散化处理
♦ 计算步骤和公式
4、 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 提问:和等加速工况的差别以及处理方法
♦ 给出假设条件:不考虑发动机制动以及 stop‐start 功能, 发电机工作在怠速模式
♦ 计算步骤和公式
5、 汽车怠速时的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汽车理论》教案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汽车理论教学小组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二五)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本次计算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计算两种车型(大型车、小型车)。
先通过手工计算并绘图(选取5-8个特征点),然后计算机编程实现并绘图,并打印计算说明书和程序。
答辩时应交上查阅资料,计算草稿,设计说明书。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计算通过查阅收集有关资料,计算分析给定型号汽车的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并绘出该车型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百公里油耗曲线等。
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分析该车型发动机参数和底盘性能参数匹配是否合理,并提出修改意见。
2.汽车平均技术速度的分析计算通过计算给定型号汽车在假设给定路面上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来分析该车型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
3.参数有的车型参数不完整,请查阅相关资料或用经验公式计算选取,并经手动计算分析后修正获得。
4.说明书全班统一设计格式(封面、目录、版式。
具体参照毕业设计说明书格式—见校园网);说明书内容包括:任务书、目录、各车型参数分析、计算、图表、结论、设计体会等。
一、车型参数车型二:黄河JN1181载货汽车一、发动机X6130附表一)Nmax=154.5kw(相应转速2100r/min)Mmax=784N.m(相应转速13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7920mm,全宽B=2500mm,全高H=2910mm,轴距L1=4300mm,前轮距B1=1972mm,后轮距B2=1824mm.2.重量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7.034,i2=4.594,i3=2.638,i4=1.554,i5=1,i倒=5.968。
主减速器比io=5.196。
车轮:11.00-20。
三、使用数据:滚动阻力系数f=0.03;道路阻力系数:强度计算用Φ=1性能计算用Φ=0.8空气阻力系数:K=0.8;迎风面积:A=0.78X宽X高;最大速度:Vmax=80km/h;最大爬坡度:25%;传动系效率:η=0.9车型五:BJ122轻型载货汽车一、发动机475Q(附表一)Nmax=66马力(相应转速4500r/min)Mmax=11Kg.m(相应转速30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4425mm,全宽B=1695mm,全高H=1795mm,轴距L1=2400mm,前轮距B1=1440mm,后轮距B2=1260mm.2.重量参数(附表二)3.性能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5.03,i2=2.73,i3=1.60,i4=1,i倒=5.46。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doc
叮叮小文库《汽车理论》设计报告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学号20152805037姓名张少波学院交通学院班级车辆本 1501 班2017年12月18日目录1 汽车驱动力图 (1)1.1 汽车驱动力图简介 (1)1.2 汽车驱动力图 (2)2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2.1 汽车驱动力 - 行驶阻力平衡图简介 (2)2.1.1 滚动阻力 (3)2.1.2 空气阻力 (3)2.2 汽车驱动力 - 行驶阻力平衡图 (3)3 汽车爬坡度图 (3)3.1 汽车爬坡度图简介 (3)3.2 汽车爬坡度图 (4)4 汽车加速度图 (5)4.1 汽车加速度图简介 (5)4.2 汽车加速度图 (5)5 汽车动力特性图 (6)5.1 汽车动力特性图简介 (6)5.2 汽车动力特性图 (6)6 汽车功率平衡图 (6)6.1 汽车功率平衡图简介 (6)6.2 汽车功率平衡图 (7)7 汽车百公里油耗图 (7)7.1 汽车百公里油耗图简介 (7)7.2 汽车百公里油耗图 (8)参考文献 (8)附录 (8)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张少波(交通学院,车辆工程, 1501 班, 20152805037 )摘要: 通过 MATLAB 计算机软件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模拟得出汽车的各种特性曲线。
包括:驱动力图,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爬坡度图,加速度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百公里油耗图。
同时对汽车特性曲线的计算公式加以统计汇总学习。
关键词: 驱动力图,驱动力 - 行驶阻力平衡图,爬坡度图,加速度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百公里油耗图,汽车特性曲线的计算公式1 汽车驱动力图1.1 汽车驱动力图简介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传至驱动轮上得到的。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
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 T t 产生一对地面的圆周力 F 0, 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 F (t 方向与 F 0 相反)既是驱动汽车的外力,此外力称为汽车的驱动力。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汽车理论》设计报告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学号037姓名张少波学院交通学院班级车辆本1501班2017 年 12 月 18 日目录1汽车驱动力图 (1)汽车驱动力图简介 (1)汽车驱动力图 (2)2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简介 (2)滚动阻力 (3)空气阻力 (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3汽车爬坡度图 (3)汽车爬坡度图简介 (3)汽车爬坡度图 (4)4汽车加速度图 (5)汽车加速度图简介 (5)汽车加速度图 (5)5汽车动力特性图 (6)汽车动力特性图简介 (6)汽车动力特性图 (6)6汽车功率平衡图 (6)汽车功率平衡图简介 (6)汽车功率平衡图 (7)7汽车百公里油耗图 (7)汽车百公里油耗图简介 (7)汽车百公里油耗图 (8)参考文献 (8)附录 (8)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张少波(交通学院,车辆工程,1501班,037)摘要:通过MATLAB 计算机软件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模拟得出汽车的各种特性曲线。
包括:驱动力图,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爬坡度图,加速度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百公里油耗图。
同时对汽车特性曲线的计算公式加以统计汇总学习。
关键词:驱动力图,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爬坡度图,加速度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百公里油耗图,汽车特性曲线的计算公式1 汽车驱动力图1.1 汽车驱动力图简介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传至驱动轮上得到的。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
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T t 产生一对地面的圆周力F 0,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 t (方向与F 0相反)既是驱动汽车的外力,此外力称为汽车的驱动力。
其数值为 ()式中,T t 为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r 为车轮半径。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汽车理论》设计报告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学号037姓名张少波学院交通学院班级车辆本1501班2017 年 12 月 18 日目录1汽车驱动力图 (1)汽车驱动力图简介 (1)汽车驱动力图 (2)2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简介 (2)滚动阻力 (3)空气阻力 (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3汽车爬坡度图 (3)汽车爬坡度图简介 (3)汽车爬坡度图 (4)4汽车加速度图 (5)汽车加速度图简介 (5)汽车加速度图 (5)5汽车动力特性图 (6)汽车动力特性图简介 (6)汽车动力特性图 (6)6汽车功率平衡图 (6)汽车功率平衡图简介 (6)汽车功率平衡图 (7)7汽车百公里油耗图 (7)汽车百公里油耗图简介 (7)汽车百公里油耗图 (8)参考文献 (8)附录 (8)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张少波(交通学院,车辆工程,1501班,037)摘要:通过MATLAB计算机软件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模拟得出汽车的各种特性曲线。
包括:驱动力图,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爬坡度图,加速度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百公里油耗图。
同时对汽车特性曲线的计算公式加以统计汇总学习。
关键词:驱动力图,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爬坡度图,加速度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百公里油耗图,汽车特性曲线的计算公式1汽车驱动力图1.1汽车驱动力图简介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传至驱动轮上得到的。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
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Tt产生一对地面的圆周力F0,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t(方向与F相反)既是驱动汽车的外力,此外力称为汽车的驱动力。
其数值为()式中,Tt为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r为车轮半径。
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Tt是由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车轮上的。
若令Ttq 表示发动机转矩,ig表示变速器的传动比,i表示主减速器的传动比,Tη表示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则有()对于装有分动器、轮边减速器、液力传动等装置的汽车,上式应计入相应的传动比和机械效率。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作为一名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汽车理论课程是必修课程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汽车结构、原理和性能。
因此,设计一门系统而完整的汽车理论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目标1.了解汽车的构造和原理,熟悉汽车的各种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2.了解汽车燃料系统、发动机、变速器、车身、底盘等系统的结构、原理、性能和优缺点;3.了解汽车的动力传动方式和驱动方式;4.掌握汽车的制动、悬挂、转向等重要性能,并了解其影响因素;5.了解汽车安全性和节能环保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汽车的构造和原理(1)汽车的分类和构造(2)汽车的主要部件和其功能(3)汽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2.汽车的性能与指标(1)汽车性能的分类(2)汽车性能指标的含义及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3.汽车燃料系统(1)燃料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燃料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原理(3)燃料系统调整与故障排除4.汽车发动机(1)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2)内燃机的燃烧原理(3)汽油机、柴油机性能指标比较(4)发动机调整与故障排除5.汽车变速器(1)变速器的分类和基本结构(2)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原理和构造(3)变速器的调整与故障排除6.汽车车身、底盘和轮胎(1)汽车车身的结构和分类(2)汽车底盘的组成和功能(3)轮胎的组成和分类7.汽车动力传动方式(1)前驱、后驱、全驱的构造和性能(2)传动系的构造和原理(3)四轮驱动原理及其应用8.汽车驱动方式(1)驱动方式的分类(2)传统驱动方式和新型驱动方式的比较(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构造和原理9.汽车制动与悬挂(1)刹车与制动(2)悬挂系统的构造和原理(3)悬挂系统的调整和故障排除10.汽车转向和安全系统(1)转向系统的构造和原理(2)转向系统的调整和故障排除(3)汽车安全性能和安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11.汽车节能环保技术(1)汽车节能原理和技术(2)汽车环保原理和技术三、教学方法上课以理论为主,结合实际案例和情景模拟,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汽车相关知识的实用性,通过课堂讲解、案例研究、问答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汽车理论第5版课程设计
汽车理论第5版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汽车行业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年产量数以百万计的汽车在世界各地运行。
因此,对于汽车行业的了解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程旨在介绍汽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应对各种挑战。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理解汽车基本结构和原理;2.理解汽车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3.理解车辆操作和驾驶安全;4.理解汽车维修和保养。
2.2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和解决汽车故障;2.能够进行汽车维护和保养;3.能够进行汽车驾驶和操作;4.能够进行汽车设计和改进。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 教学内容3.1 汽车基本结构1.汽车组成和分类;2.汽车构造和功能。
3.2 汽车动力系统1.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2.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3.3 汽车传动系统1.变速器和离合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2.差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3.4 车辆操作与驾驶安全1.车辆操作和驾驶技巧;2.驾驶安全和交通规则。
3.5 汽车维修和保养1.认识汽车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常见故障预防措施。
4. 教学方法1.有导向的课堂讲授;2.分组讨论,合作探究;3.实验演示;4.实践实训。
5.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成绩等;2.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汽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 教学资源1.课程教材:《汽车理论第5版》;2.实验室设备:汽车发动机模型、变速器模型、离合器模型等;3.媒体资源:教学视频、动画、PPT等。
7. 课程计划地点时间课程内容教室第1周课程介绍、汽车基本结构实验室第2周汽车发动机实验教室第3周变速器和离合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实验室第4周变速器和离合器实验教室第5周差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实验室第6周差速器实验教室第7周车辆操作和驾驶技巧实验室第8周驾驶模拟器实验地点时间课程内容教室第9周驾驶安全和交通规则实验室第10周维修和保养实验教室第11周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实验室第12周设计和改进实验8. 总结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有所作为。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年月日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任务书本次计算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计算两种车型(大型车、小型车)。
先进行手工计算并绘图(每个档位选取5-8个特征点),然后计算机编程(MATLAB)实现并绘图,最终打印计算说明书和程序。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计算通过查阅收集有关资料,计算分析给定型号汽车的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并绘出该车型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百公里油耗曲线。
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该车型发动机参数和底盘性能参数匹配是否合理,并提出修改意见。
2.参数部分车型参数不完整,请查阅相关资料或用经验公式计算选取,并经手动计算分析后修正获得。
(说明书中注明出处)3.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包括:任务书、目录、各车型参数、参数分析、计算、图表、结论、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车型一:解放CA1091载货汽车一、发动机CA6102(附表一)Nmax=99kw(相应转速3000r/min)Mmax=373N.m(相应转速13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7205mm,全宽B=2476mm,全高H=2436mm,轴距L1=4050mm,前轮距B1=1850mm,后轮距B2=1740mm.2.重量参数(附表二)3.性能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7.64,i2=4.835,i3=2.856,i4=1.895,i5=1.377,i6=1,i 倒=7.66。
主减速器比i0=6.33。
车轮:9.00-20。
三、使用数据:滚动阻力系数f=0.03;道路阻力系数:强度计算用Φ=1性能计算用Φ=0.8空气阻力系数:Cd=0.8;迎风面积:A=0.78×宽×高;最大速度:Vmax=90km/h;最大爬坡度:28%;传动系效率:η=0.9表二:重量参数车型四:SATANA2000轿车一、发动机2VQS(附表一)Nmax=74kw(相应转速5200r/min)Mmax=155N.m(相应转速38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4680mm,全宽B=1700mm,全高H=1423mm,轴距L1=2656mm,前轮距B1=1414mm,后轮距B2=1422mm.2.重量参数(附表二)3.性能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3.45,i2=1.94,i3=1.29,i4=0.985,i5=0.8,主减速器比i0=4.1。
汽车理论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分析汽车故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驾驶技能。
二、教学重点1. 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常见汽车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三、教学难点1. 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2. 驾驶技能的提高和安全意识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展示汽车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1)汽车的基本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2)汽车的工作原理: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与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的协调工作。
(3)汽车故障诊断: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方法。
(4)汽车故障排除:故障排除步骤、常用维修工具和设备。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讨论排除方法。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辆汽车,模拟实际操作,分析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
(2)学生根据故障原因,提出排除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3)教师点评,总结经验教训。
5. 安全意识培养(1)讲解交通安全法规,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模拟交通事故场景,让学生学会紧急处理方法。
(3)讨论驾驶技巧,提高驾驶技能。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2. 知识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对汽车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安全意识培养:评估学生是否具备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适用性。
2. 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反思学习方法和态度的改进。
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汽车理论教学设计样例
汽车理论教学设计样例汽车理论课的教学设计样例: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车辆动力系统;2. 掌握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3. 理解汽车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和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车身、底盘、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操控系统等;2. 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和冷却系统等;3. 汽车的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4. 汽车的操控系统:包括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5. 汽车的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汽车的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基本构造讲解:通过图片和动画,对汽车的基本构造进行介绍,并强调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探讨汽车构造中的一个部分,并向全班汇报。
4. 总结归纳:对汽车的基本构造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汽车的基本构造。
2. 动力系统讲解: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对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燃油系统的作用。
3. 示范实验:利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介绍点火系统和冷却系统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动力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5. 总结归纳:对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
第三课时:1. 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动力系统。
2. 传动系统讲解: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对汽车的传动系统进行详细讲解,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的作用。
3. 示范实验:利用模型或实物,演示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并介绍各个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讲稿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对已经学过的汽车理论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2、学会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汽车性能的评价、分析并给出结论。
3、培养集体协作能力,为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此次课程设计主要给定三个题目,每个同学承担其中一项:1、《汽车理论》课后习题1.3,利用题目所给数据进行汽车动力性分析与评价。
2、《汽车理论》课后习题2.7,利用题目所给数据进行汽车经济性分析与评价。
3、《汽车理论》课后习题4.3,利用题目所给数据进行汽车制动性分析与评价。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1、按题目要求,完成计算,绘制图形,找寻评价指标,给出评价结论。
2、要求编程上机实现上述过程,输出结果,打出图形。
每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但每个人必须独立完成。
建议采用MATLAB或者Maple软件。
3、课程设计要求内容完成后,每个同学要撰写一份《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对所承担任务的解决过程给出一个详细说明,内容包括:封面,目录,题目要求,解决过程及结果,结论,心得体会,参考资料。
4、分组方式:按照学号,1,4,7……..分别对应上述题目一;2,5,8……..分别对应上述题目二;3,6,9……..分别对应上述题目三;5、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时间:9月17-22号6、出勤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2:00------5:30;晚上:6:30-9:30(建议)四、上机安排:1、1人一台计算机,如果计算机不够,可以自由组合,2个人一台;2、上机地点:交通学院五楼机房;3、上机时间:从周1上午至周6上午,按照要求时间上机。
上机的剩余时间查找资料,对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五、课程设计指导老师:李旭,徐家川,李迪,石莹;六、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出勤率:占20分。
每天不定时点名,缺勤一次扣5分,三次不得分。
2、课程设计说明书:占50分。
要求格式规范、过程论述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结论正确,并要求每个同学要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题目: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研究姓名: XXX班级: 09交通A1 学号: 09481XXX 指导教师: XXX日期: 2011.12.20目录1、任务书 (3)1.1 参数表 (3)1.2 任务列表 (4)2、汽车动力性能计算 (5)2.1 汽车发动机外特性计算 (5)2.2 汽车驱动力计算 (6)2.3 汽车驱动力-阻力平衡图 (7)2.4汽车行驶加速度 (8)2.5汽车的动力特性曲线 (9)2.6.汽车的功率平衡 (10)3.汽车的经济性能计算3.1汽车的百公里油耗曲线 (11)4.设计小结 (12)1、任务书姓名:XXX 学号:094813XXX 班级:09交通A1 姓名:XXX 学号:094813XXX 班级:09交通A1朗逸1.6L自动汽车参数如下:1.1 参数表表1 汽车动力性参数表表2 汽车燃油经济性拟合系数表表3 六工况循环参数表1.2 任务列表根据上述参数确定:1、发动机的外特性并画出相应的外特性图;2、推导汽车的驱动力,并画出汽车的驱动力图;3、计算汽车每档的阻力及驱动力,画出各档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求出每档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通过分析确定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数值,并计算出最大爬坡度时的相应的附着率;4、计算汽车行使的加速度,并画出加速度曲线;5、计算汽车动力特性,画出动力特性图,求出每档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利用动力特性分析确定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数值;6、自学汽车的功率平衡图,画出汽车功率平衡图,分析确定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数值7、画出最高档与次高档的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2、汽车动力性能计算2.1 汽车发动机外特性计算1.由于朗逸1.6L 自动汽车发动机由试验台架测得的扭矩接近与抛物线,因此用式2-1近似的拟合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
k k tq n a n a n a a T ++++=........2210 (2-1)=-0.00000832986*(n-3450)2+195通过计算及作图得:朗逸1.6L自动汽车发动机外特性曲线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n/(r.min^-1)P e /K w050100150200250T t q /(N .m )图2-1 朗逸1.6L 汽车用汽油机发动机外特性图根据图2-1可知,在n=5500r/min 时,该发动机具有最大功率max e P ,最大功率为92.14kw ,当转速继续增加时,功率会下降;在n=3500r/min 时,具有最大扭矩m ax tq T ,最大扭矩为194.98N*m.该发动机的最小稳定转速为600r/min …,允许的最大转速为6000r/min …2.2 汽车驱动力计算2. 1)轮胎半径16*25.4205*%55*22+=0.32m① 驱动力为:02000.00000832986*n 34501950.3770.377q g tt q a g a g T i i F r T u i i rn u n i i r η⎫⎪=⎪⎪=--+⎬⎪⎪=⇒=⎪⎭()⇒02(0.00000832986*n 3450195)t gt i i F rη⋅⋅=⨯--+()朗逸1.6L汽车的驱动力图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050100150200250300ua/(km.h^1)F t /k N3. 行驶阻力为:220.66210.621.1521.15D f w a a C A F F Gf u u +=+=+朗逸1.6L汽车的驱动力-阻力平衡图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050100150200250300ua/(km.h^1)F t /k N最大速度Umax :根据图2-2可知,一档时u max =45km/h,二档时u max =79km/h,三档时u max =120km/h 四档时u max =162km/h ,五档时u max =217kn/h,六档时u max =270km/h11(1) 1.4g gblh Lb l aqh b q L Lϕϕϕψ+=--==-⋅附着率的计算:等效坡度q=自动调节q=前驱:C194.98 3.875 4.150.858328.730.320.3235000.3770.37726.26/3.875 4.15cos 162000.013210.6cos 0——tq g o tg o T i i Ft N mrrn ua km h i i Ff Gf Ff ηαααα⨯⨯⨯===⨯==⨯=⨯==⨯==车速滚动阻力由于汽车上坡速度很小,所以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坡度阻力Ff=Gsin =16200sin 加速阻力由驱动力行驶阻力平cos Gsin =()arcsin tan 57.71%t f i tq g o tStf w F F F T i i Gf R F F F Gi i ηαααααα=+=+-+===衡公式得即代入数据:8328.73210.6cos +16200sin 计算求得即该汽车的最大爬坡度为57.71%。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领域。
汽车理论是汽车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建立扎实的汽车工程基础知识和培养应用能力的必修课程。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汽车的基本构造、性能参数、运动学原理、动力学原理及其它与汽车设计、制造和维修相关的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创新及合作互助意识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基本构造和性能参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熟练掌握汽车运动学原理和动力学原理及其应用。
3.了解不同类型车辆的工作原理,能够对不同类型车辆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设计。
4.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汽车的设计、制造和维修,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本课程的具体内容按模块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汽车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参数基本构造: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行驶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
性能参数:动力性能、行驶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等。
2.汽车运动学原理运动学基础: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转向运动:转向架的结构和参数、转弯半径、车辆稳定性等。
车辆悬挂系统:四轮转向原理、悬挂系统类型、悬挂参数等。
3.汽车动力学原理发动机基本参数:缸径、行程、气门机构、点火系统、供油系统等。
变速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等。
行驶系统:后桥类型、差速器的结构和作用、万向节等。
4.不同类型车辆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商用车辆:货车、客车、吊车、混凝土搅拌车等。
客车辆:轿车、SUV、豪华轿车等。
动力车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课外阅读、应用仿真、实验演示等,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三、实验设计为了更好地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我们将设置实验,让学生具有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二五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交通运输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本次计算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计算两种车型(大型车、小型车)。
先通过手工计算并绘图(选取5-8个特征点),然后计算机编程实现并绘图,并打印计算说明书和程序。
答辩时应交上查阅资料,计算草稿,设计说明书。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计算通过查阅收集有关资料,计算分析给定型号汽车的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并绘出该车型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百公里油耗曲线等。
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分析该车型发动机参数和底盘性能参数匹配是否合理,并提出修改意见。
2.汽车平均技术速度的分析计算通过计算给定型号汽车在假设给定路面上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来分析该车型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
3.参数有的车型参数不完整,请查阅相关资料或用经验公式计算选取,并经手动计算分析后修正获得。
4.说明书全班统一设计格式(封面、目录、版式。
具体参照毕业设计说明书格式—见校园网);说明书内容包括:任务书、目录、各车型参数分析、计算、图表、结论、设计体会等。
一、车型参数车型二:黄河JN1181载货汽车一、发动机X6130附表一)Nmax=(相应转速2100r/min)Mmax=(相应转速13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7920mm,全宽B=2500mm,全高H=2910mm,轴距L1=4300mm,前轮距B1=1972mm,后轮距B2=1824mm.2.重量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i2=,i3=,i4=,i5=1,i倒=。
主减速器比io=。
车轮:。
三、使用数据:滚动阻力系数f=;道路阻力系数:强度计算用Φ=1性能计算用Φ=空气阻力系数:K=;迎风面积:A=宽X高;最大速度:Vmax=80km/h;最大爬坡度:25%;传动系效率:η=车型五:BJ122轻型载货汽车一、发动机475Q(附表一)Nmax=66马力(相应转速4500r/min)Mmax=(相应转速30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4425mm,全宽B=1695mm,全高H=1795mm,轴距L1=2400mm,前轮距B1=1440mm,后轮距B2=1260mm.2.重量参数(附表二)3.性能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i2=,i3=,i4=1,i倒=。
主减速器比io=。
车轮:175R12子午线轻卡轮胎,滚动半径261mm。
三、使用数据:滚动阻力系数f=(v<50km/h);f=[1+(v-50)](v>50km/h);道路阻力系数:强度计算用Φ=1;性能计算用Φ=;空气阻力系数:Cd=0.05公斤.秒2/(米2)2;迎风面积:A=宽X高;最大速度:Vmax=90km/h;最大爬坡度:28%;传动系效率:η=表一:发动机参数二、车型二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分析计算1、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已知发动机参数如下表2-1所示表2-1 发动机X6130式中:M:最大扭矩Mp:最大功率时相应的扭矩M:发动机扭矩mm n :最大扭矩时相应的转速 p n :最大功率是时相应的转速 已知发动机X6130中m ax P =max N = p n =2100r/min m M = m ax M = m n =1300 r/min 由公式9550n T P tq e ==m ax P ⇒ Mp =.tq T =)()(22)(n n n n m m p M M M M p m m --•--= ⇒ 55.7721=tq T 73.7822=tq T =3tq T=4tq T =5tq T =6tq T 由公式9550n T P tq e =得=1e P =2e P =3e P=4e P =5e P =6e P 整理如下表2-2所示表2-2n=1000:100:2200; M_m=784; M_p=; n_m=1300; n_p=2100;Ttq=M_m-(M_m-M_p).*(n_m-n).^2/(n_p-n_m).^2; Pe=Ttq.*n/9550; plot(n,Pe); plot(n,Ttq);plotyy(n,Pe,n,Ttq);图2-1 X6130发动机外特性曲线2、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1)驱动力t F 和速度a u由车轮:11:00—20查得车轮半径r== 由公式ri i T F g tq t η0=和0377.0i i rnu g a =可得下表2-3数据 表2-3(2)空气阻力w F 和滚动阻力f F 式中 G=Mg=172600N f= d C = A=×宽×高=××m2=m2不妨取a u =10,20,30,40,50,60,70,80,90(km/h) 计算结果如下表2-4表2-4Ua1=5:1:12;Ft1=.*.*.*Ua1/.^2/(800).^2).*.*.*;plot(Ua1,Ft1);hold on;Ua2=8:1:18;Ft2=.*.*.*Ua2/.^2/(800).^2).*.*.*;plot(Ua2,Ft2);hold on;Ua3=14:1:32;Ft3=.*.*.*Ua3/.^2/(800).^2).*.*.*;plot(Ua3,Ft3);hold on;Ua4=25:1:54;Ft4=.*.*.*Ua4/.^2/(800).^2).*.*.*;plot(Ua4,Ft4);hold on;Ua5=39:1:83;Ft5=.*.*.*Ua5/.^2/(800).^2).*.*.*;plot(Ua5,Ft5);hold on;Ua6=0:1:83;G=172600;f=;Cd=;A=;F=172600.*f+Cd.*A.*Ua6.^2/; % F表示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之和plot(Ua6,Ff+Fw);图2-2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3、动力特性图由公式GF F D w t -= 式中15.212aA C F u d w =,=Cd ,由上述已知A=m2G=Mg=172600N 计算可得下表2-5表2-5由matlab 编程即 Ua1=5:1:12;D1=(.*.*.*Ua1/.^2/(800).^2).*.*.* on ; Ua2=8:1:18;D2=(.*.*.*Ua2/.^2/(800).^2).*.*.* on ; Ua3=14:1:32;D3=(.*.*.*Ua3/.^2/(800).^2).*.*.* on ; Ua4=25:1:54;D4=(.*.*.*Ua4/.^2/(800).^2).*.*.* on ; Ua5=39:1:83;D5=(.*.*.*Ua5/.^2/(800).^2).**.* on ; Ua6=[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f=[ ];plot(Ua6,f);图2-3 动力特性图4、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由公式gu bP Q a e s ρ02.1=式中g ρ=8,由于五档,故而取五档时的速度则经计算可得下表2-6表2-6x=[ ]; y=[ ]; plot(x,y);图2-4 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曲线5、求解最高车速Uamax由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可以知道,a u ≈73km/h6、求解最大爬坡度max i由图可知汽车在I 档时,爬坡度最大即所求max imax i =tan max α=tan(arcsinGF F F w f t )(+-)=tan(arcsin172600)15.2167.58.003.0172600(84.4753627.72⨯⨯+⨯-)≈7、综合分析(1)、汽车最高车速Umax在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时,由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求得最高车速为73km/h ,转速n ≈min 。
由可知,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驱动力是大于行驶阻力的,所以该货车驱动力是能够满足要求的。
(2)、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 max一挡时爬坡能力最强 此时由于车速低,可忽略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由受力平衡可得:max i =由上述计算可得该货车理论最大爬坡度为i max =,参照已知参数条件可知,该货车要求的最大爬坡度为i=25%,所以该货车最大爬坡度能满足要求。
(3)燃油经济性汽车燃油经济形势在保证汽车动力型的基础上,已经可能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
黄河JN1181载货汽车行驶时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如图2-4可知最高档时随着车速的提高,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明显降低。
因此,货车在不换挡的情况下,若道路条件好尽量高速行驶,从而降低燃油消耗量。
三、车型二的平均技术速度假设郊区路面(只取一段坡度)如图所示:L5L35105单位:(m )①将如图所示路段的纵向坡度分段L2 1L4 25 1 L6 15 1 10 1 L1 20 130 166mL1=5122+≈; L2=10122+≈; L3=15122+≈;L4=20122+≈; L5=25122+≈; L6=30122+≈;L=L1+L2+L3+L4+L5+L6=;②求出各分段Li 占整个路段长度L 的比值Ki ; 即Ki=%100⨯LLi;由此计算得 K1=%; K2=%; K3=%; K4=%; K5=%; K6=%;③假设每一段匀速,则有;i f +=ϕ即D=;i f +=ϕf=, i1=;i2=;i3=; i4=;i5=;i6=; 由此计算可得D1=; D2=; D3=; D4=; D5=; D6=; Ua1=5:1:15;D1=(.*.*.*Ua1/.^2/(800).^2).*.*.* on ; Ua2=8:1:25;D2=(.*.*.*Ua2/.^2/(800).^2).*.*.* on ; Ua3=14:1:40;D3=(.*.*.*Ua3/.^2/(800).^2).*.*.* on ; Ua4=25:1:54;D4=(.*.*.*Ua4/.^2/(800).^2).*.*.* on ; Ua5=39:1:83;D5=(.*.*.*Ua5/.^2/(800).^2).**.* on ; Ua6=[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f=[ ]; plot(Ua6,f); Ua11=[0 5 10 15]; D11=[ ]; plot(Ua11,D11); hold on ;Ua12=[0 10 15 20 25];D12=[ ]; plot(Ua12,D12); hold on ;Ua13=[0 20 30 40]; D13=[ ]; plot(Ua13,D13); hold on ;Ua14=[0 20 30 40]; D14=[ ]; plot(Ua14,D14); hold on ;Ua15=[0 20 30 40]; D15=[ ]; plot(Ua15,D15); hold on ;Ua16=[0 30 40 50]; D16=[ ]; plot(Ua16,D16); ④算出理论速度Ucom 结合动力特性图 可得出U1com=13km/h ; U2com=22km/h ; U3com=28km/h ; U4com=36km/h ; U5com=40km/h ; U6com=42km/h ; ⑤求出平均技术速度Uav ; Uav=∑=61)(1i icom U Ki λ由于在郊区载货汽车的λ可取可求出UavUav=h四、车型五BJ122轻型载货汽车1、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发动机参数如下表4-1所示表4-1发动机475Q已知发动机475Q 中max P =max N =66马力=66×≈ p n =4500r/min m M = m ax M = = m n =3000 r/min 为方便计算(g=10s m 2/)9550n T P tq e ==m ax P ⇒ Mp =tq T )()(22)(n n n n m m p M M M M p m m --•--= ⇒ 59.971=tq T 02.1032=tq T =3tq T =4tq T=5tq T =6tq T =7tq T 8tq T =由公式9550n T P tq e =得1e P = =2e P =3e P 4e P ==5e P =6e P =7e P 8e P =整理如下表4-2表4-2n=1000:100:4500; M_m=110; M_p=; n_m=3000;n_p=4500;Ttq=M_m-(M_m-M_p).*(n_m-n).^2/(n_p-n_m).^2; Pe=Ttq.*n/9550; plot(n,Pe); plot(n,Ttq);plotyy(n,Pe,n,Ttq);图4-1 475Q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2、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1)驱动力t F 和速度a uri i T F g tq t η0=和0377.0i i rnu g a =式中r=, 计算数据如表4-3所示表4-3w f 式中 G=Mg=24450N d C =f= (a u <50km/h) f=×[1+(a u -50)](a u )50km/h ) A=×宽×高=m2不妨取a u =20,40,60,80,100 (km/h) 其计算结果如下表4-4所示表4-4Ua1=4:1:20;Ft1=.*.*.*Ua1/.^2/(1500).^2).*.*.*; plot(Ua1,Ft1); hold on ; Ua2=7:1:36;Ft2=.*.*.*Ua2/.^2/(1500).^2).*.*.*; plot(Ua2,Ft2); hold on ; Ua3=13:1:60;Ft3=.*.*.*Ua3/.^2/(1500).^2).*.*.*; plot(Ua3,Ft3); hold on ; Ua4=21:1:130;Ft4=.*.*.*Ua4/.^2/(1500).^2).*.*.*; plot(Ua4,Ft4); hold on ; Ua5=0:1:50; G=24450; f=; Cd=; A=;F1=G.*f+Cd.*A.*Ua5.^2/;% F1表示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之和 plot(Ua5,F1); hold on ; Ua6=50:1:130;G=24450;f=.*(1+.*(Ua6-50)); Cd=; A=;F2=G.*f+Cd.*A.*Ua6.^2/;% F2表示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之和 plot(Ua6,F2);图4-2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3、动力特性图由公式GF F D wt -=式中15.212a A C F ud w = ,=Cd ,由上述已知A=m2G=Mg=24450N 计算可得下表4-5表4-5滚动阻力系数f=⎩⎨⎧<>-⨯+⨯)/50(0165.0)/50)](50(01.01[0165.0h km u h km u u a a a当a u >50km/h 时可取a u =60,70,80,90,100(km/h )计算结果如下表4-6表4-6Ua1=4:1:20;D1=(.*.*.*Ua1/.^2/(1500).^2).*.*.* on ; Ua2=7:1:36;D2=(.*.*.*Ua2/.^2/(1500).^2).*.*.* on ; Ua3=13:1:60;D3=(.*.*.*Ua3/.^2/(1500).^2).*.*.* on ; Ua4=21:1:130;D4=(.*.*.*Ua4/.^2/(1500).^2).*.*.* on ; Ua5=[0 10 20 30 40 50]; f1=[ ]; plot(Ua5,f1); hold on ; Ua6=50:1:130;f2=.*(1+.*(Ua6-50)); plot(Ua6,f2);图4-3 动力特性图4、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由公式gu bP Q a e s ρ02.1=式中g ρ=7,由于是四档,故而取四档时的速度则经计算可得下表4-7表4-7x=[ ]; y=[ ]; plot(x,y);图4-4 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曲线5、最高车速Uamax有图可知,max a u ≈118km/h6、求解最大爬坡度max i在I 档时,爬坡度最大即所求max imax i =tan max α=tan(arcsinGF F F w f t )(+-)=tan(arcsin24450)15.2134.25.00165.024450(18.882469.122⨯⨯+⨯-)≈7、综合分析(1)、汽车最高车速Umax在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时,用matlab 编程求得最高车速为Ua1≈118km/h ,转速n ≈min ,大于发动机最大转速4500r/min ,所以取n=4500,由 ua=r.nig.io 可理论计算出最高挡最高车速为即图中Ua=h.由可知,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驱动力是大于行驶阻力的,所以该货车驱动力是能够满足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