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法国画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让· 弗朗索瓦· 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法 国现实主义画家,是 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 受人民爱戴的画家。 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 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 所喜爱。他出身于农 民世家,幼年时便显 露出绘画的天才,受 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 学习绘画。
《拾穗者》
• 克劳德· 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 -1926年12月5日),法 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 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 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 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 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 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 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 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 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 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日出· 印象》
• 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 “印象· 日出”。 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 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 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 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 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真实地描绘了 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 的视觉印象。由于它突破了传统画法的 束缚,有位批评家就借用此画的标题, 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创造 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这一画派 以此得名。这幅画在1874年开幕的印象 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 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
•
•
•
文森特· 威廉· 梵高(又称”凡高”, 以下称“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 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 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 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梵高的作品,有《星夜》、《向日 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 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 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 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曾割掉耳 朵,后在法国瓦兹河饮弹自杀,时 年37岁。
•
•Biblioteka Baidu
《播种者》
• • 《播种者》 (1850年);101×82.5 CM;收藏美国 波士顿美术馆 苍凉的麦田里,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 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正是 一幅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壮丽图景。 这幅画招到了“高等市民”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 充满韵律感和强有力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 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 反映。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 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文艺评论家戈蒂叶说这个 形象是用播下种子的土地的泥土画成的,太真实了。 画家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 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梵高评述说:“在米 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米勒从来没有画过农民反抗的场面,这也许是由于他 的温厚的人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绪的缘故。但他画的 胼手胝足,粗衣陋食的劳动者的形象,实际上对纸醉 金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就是一种抗争,虽然这种 抗争是较温和的。这幅《播种者》即是如此。
《向日葵》
• 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 里的向日葵,呈现出 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 辉煌。梵· 高以重涂的 笔触施色,好似雕塑 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 黏土。黄色和棕色调 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 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 的美丽世界。
《星夜》
• 《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 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 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 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高 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 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 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 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 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 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 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 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 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
《睡莲》
• 莫奈常常可以从普通 的风景中挖掘其魅力。 他观察景物细致入微, 对光线的变化十分敏 锐。他可以就同一处 场景画出十几幅作品。 如《谷堆》《睡莲》 等。而这仅仅是为了 表现同一场景的不同 天气、光线下的不同 表象,这是其他画家 很难做到的。
•
•
《晚钟》
• • 《晚钟》时间:1859年;布画;巴黎卢浮宫 这幅画深刻地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农民精神生活:画面 上,夕阳西下,一天辛勤的田野劳作结束了。一对农 民夫妇刚听到远方的教堂钟响,便自然而然地、习惯 地俯首摘帽祷告。画家着重于描绘这两个形象对命运 的虔诚。在充满黄昏雾气的大地上,立着两个农产品 的创造者,他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 天劳动的恩惠,并祈求保佑。这个恩惠就是农妇身旁 小车上的两小袋马铃薯!这样的恩惠竟是他们一天劳 动的报酬?形象在画上是显得那样孤立无援,他们体 现了农民那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简陋的生 产工具,左侧一把挖马铃薯的铁杈,两人中间一只盛 物的破篮子,除此以外,只有他们身上那件褴褛的袄 衫。日落给大地蒙上一层萧瑟的氛围,画家在这里倾 注全部心血去刻画这种萧瑟氛围,让它来笼罩这对可 亲可怜的劳动夫妇的形象。 他着重描绘了农夫妇的 虔诚和质朴,寄托了他对农民生活境遇的无限同情。 色调上,暮色沉沉,农夫脱帽少妇合掌祈祷,黄褐色 调庄严温暖,地平线与人物恰组成两个端肃的十字, 可用上温克尔曼用来评述古希腊雕塑的名句,“高贵 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样的情怀后来我们只能在 凡.高的《食土豆者》和大大小小关于农鞋的描绘中 遥遥感应了,他们同是伟大的农民画家,在日常劳动 与俭朴生活中感受诗意。
• • 《拾穗者》时间:1857年;油画;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这幅画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 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 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 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 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 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 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 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 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 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 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 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 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 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 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 活的特别的挚爱。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 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展现在我们 面前的是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 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 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 要特色。
《拾穗者》
• 克劳德· 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 -1926年12月5日),法 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 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 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 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 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 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 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 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 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 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日出· 印象》
• 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 “印象· 日出”。 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 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 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 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 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真实地描绘了 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 的视觉印象。由于它突破了传统画法的 束缚,有位批评家就借用此画的标题, 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创造 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这一画派 以此得名。这幅画在1874年开幕的印象 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 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
•
•
•
文森特· 威廉· 梵高(又称”凡高”, 以下称“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 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 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 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梵高的作品,有《星夜》、《向日 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 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 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 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曾割掉耳 朵,后在法国瓦兹河饮弹自杀,时 年37岁。
•
•Biblioteka Baidu
《播种者》
• • 《播种者》 (1850年);101×82.5 CM;收藏美国 波士顿美术馆 苍凉的麦田里,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 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正是 一幅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壮丽图景。 这幅画招到了“高等市民”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 充满韵律感和强有力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 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 反映。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 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文艺评论家戈蒂叶说这个 形象是用播下种子的土地的泥土画成的,太真实了。 画家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 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梵高评述说:“在米 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米勒从来没有画过农民反抗的场面,这也许是由于他 的温厚的人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绪的缘故。但他画的 胼手胝足,粗衣陋食的劳动者的形象,实际上对纸醉 金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就是一种抗争,虽然这种 抗争是较温和的。这幅《播种者》即是如此。
《向日葵》
• 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 里的向日葵,呈现出 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 辉煌。梵· 高以重涂的 笔触施色,好似雕塑 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 黏土。黄色和棕色调 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 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 的美丽世界。
《星夜》
• 《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 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 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 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高 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 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 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 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 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 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 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 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 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
《睡莲》
• 莫奈常常可以从普通 的风景中挖掘其魅力。 他观察景物细致入微, 对光线的变化十分敏 锐。他可以就同一处 场景画出十几幅作品。 如《谷堆》《睡莲》 等。而这仅仅是为了 表现同一场景的不同 天气、光线下的不同 表象,这是其他画家 很难做到的。
•
•
《晚钟》
• • 《晚钟》时间:1859年;布画;巴黎卢浮宫 这幅画深刻地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农民精神生活:画面 上,夕阳西下,一天辛勤的田野劳作结束了。一对农 民夫妇刚听到远方的教堂钟响,便自然而然地、习惯 地俯首摘帽祷告。画家着重于描绘这两个形象对命运 的虔诚。在充满黄昏雾气的大地上,立着两个农产品 的创造者,他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 天劳动的恩惠,并祈求保佑。这个恩惠就是农妇身旁 小车上的两小袋马铃薯!这样的恩惠竟是他们一天劳 动的报酬?形象在画上是显得那样孤立无援,他们体 现了农民那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简陋的生 产工具,左侧一把挖马铃薯的铁杈,两人中间一只盛 物的破篮子,除此以外,只有他们身上那件褴褛的袄 衫。日落给大地蒙上一层萧瑟的氛围,画家在这里倾 注全部心血去刻画这种萧瑟氛围,让它来笼罩这对可 亲可怜的劳动夫妇的形象。 他着重描绘了农夫妇的 虔诚和质朴,寄托了他对农民生活境遇的无限同情。 色调上,暮色沉沉,农夫脱帽少妇合掌祈祷,黄褐色 调庄严温暖,地平线与人物恰组成两个端肃的十字, 可用上温克尔曼用来评述古希腊雕塑的名句,“高贵 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样的情怀后来我们只能在 凡.高的《食土豆者》和大大小小关于农鞋的描绘中 遥遥感应了,他们同是伟大的农民画家,在日常劳动 与俭朴生活中感受诗意。
• • 《拾穗者》时间:1857年;油画;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这幅画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 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 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 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 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 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 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 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 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 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 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 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 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 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 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 活的特别的挚爱。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 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展现在我们 面前的是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 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 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 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