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9
2019年东京湾区分析报告
2019年东京湾区分析报告2019年9月目录一、东京湾区概况 (5)(一)发展水平高,创造了日本1/3的GDP (6)(二)东京一极化明显,区域功能明确 (8)(三)第三产业为主,高端制造业发达 (9)(四)交通网络发达,促进城市间联动 (12)二、东京湾区产业升级之路 (15)(一)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临港工业经济高度发达 (15)1、二战后国际形势利好,东京湾区以地理优势崛起 (15)2、吸引劳动力集聚,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 (17)3、制造业向高端升级,服务业逐渐壮大 (18)(二)上世纪80年代之后: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并举 (20)三、政府重视规划工作,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24)(一)基本规划统筹城市产业布局 (25)(二)事务规划落实具体部署 (28)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31)(一)政策指导“产学研”结合,加强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 (31)1、高等院校集聚,培养高素质人才 (31)2、研发支出强度高,企业研究经费占主体 (32)3、“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5)(二)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 (37)1、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37)2、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增信 (38)(三)拓宽股权融资渠道 (39)1、鼓励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 (39)2、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41)五、东京湾区面临的问题 (42)(一)环境污染 (42)(二)人口老龄化 (43)(三)交通拥堵 (46)(四)国际竞争力削弱 (48)六、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 (48)东京湾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主要依靠人工规划而缔造的湾区,和自然形成的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相比,有更为明显的规划设计和精密实施的痕迹,成为人工规划湾区建设的典范。
它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重大问题和解决方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东京湾区的崛起和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科学的基本规划和事务规划、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指导“产学研”结合、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等等。
城市群崛起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面积为 5.59 万平方公 里,超过了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和英国中南部 城市群。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中国城市群经济占比 优势显著,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和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最为成熟,有望发展成为世界 级城市群。”肖金成说,这三大城市群作为我国区 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肩负着加快我国创新驱 动发展的重要使命。
“在区域发展的实践中,城市群之间的联动 协调发展早已有端倪,新型区域合作已形成点线 面相结合的发展体系,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重大国家战略间的联 动格局也初具规模。”张学良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 协调发展串联起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正在谋划的 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联系起了黄 河流域的关中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中原 - 长三 角经济走廊建设拉近了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 群的互动合作。
“随着国家对城市群的定位逐渐清晰,城市群 内各地关联也愈发紧密。”肖金成说。
“与‘十三五’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中 部分城市群的名称更加细化、精准,城市群发展 的空间范围更加明确。例如,海峡西岸城市群改 称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为科学界定城市群的范 围提供了依据,一定程度避免了城市群盲目‘摊 大饼’式的发展。同时,也为未来对成熟型、培 育型和形成型城市群进行准确分类、制定差异化 和针对性的发展规划打下基础。”张学良告诉《瞭 望东方周刊》。
“随着进入我国五年规划范围内的城市群总 量的扩大,城市群的层次界定也越来越清晰。” 曾刚说。
强引擎
2022 年 8 月,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作业 现场。拖车快速有序通过闸口,堆场高效作业, 数以万计的集装箱在紧张有序地被装载上船,发 往全球各地。
上半年新型城镇化工作成效及未来推进的四个着力点
上半年新型城镇化工作成效及未来推进的四个着力点作者:陈伟伟王喆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22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
2013年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年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型城镇化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相关改革事项和政策措施正在全面有序推进,部分领域已取得积极成效。
2019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几个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文件,体现了国家布局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提出了,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等目标。
文件从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构建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制定了详细的重点任务部门分工方案。
其实,从十八大到十九大,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出过多重战略部署,从城市群到国家中心城市,到大中小城市的区域协同发展,到特色小城镇,到乡村振兴。
但是从区域格局出发,可以发现一直还缺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都市圈。
这次文件的出台,即补全了最后一块拼图。
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该文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
为了达到“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
A!"#$%&Ü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犛犺犪狀犵犺犪犻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犳狅狉犌犾狅犫犪犾犆犻狋狔,以下简称犛犐犌犆)是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新型智库和开放型研究新平台。
旨在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调动和汇聚各方力量积极投身实践,努力提供相应的学术理论支撑、决策咨询服务和政策研究储备。
犛犐犌犆理事会由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八所高校,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六家专业研究机构相关负责人组成。
犛犐犌犆首任院长为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经济学会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周振华。
犛犐犌犆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整合和运用多方面研究力量,加强对全球城市发展的跟踪研究,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同时总结上海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中的新进展新理念新经验,向世界讲好“上海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在标志性产品方面,犛犐犌犆于2019年陆续发布《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19》《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19》《全球城市发展指数2019》三个系列研究成果,并将每年拟定全球城市研究主题发布系列研究成果。
在其他产品方面,犛犐犌犆为加强对接服务“一带一路”“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已组织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报送多项研究专报;同时,积极跟踪全球城市最新发展动态,持续编译《全球城市前沿情报》(简报)。
犛犐犌犆重视机制设计、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犛犐犌犆是一个课题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机构合作平台,通过出版物、研讨会、考察研究等方式,组织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各界人士开展专题交流;以犛犐犌犆理事单位、专家库成员与社会专家为基础层网络,以犛犐犌犆学术委员会成员、特聘专家、首席专家工作室及其团队为紧密层网络,以全球城市指数编制研究团队为核心层网络,形成“小机构,大网络”的基本格局。
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潜能
中国发展观察两会热点前瞻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同时又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之年。
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不平静的外部条件,中央作出了“挑战前所未有”的重大判断,提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全国两会时间确定,下一阶段如何推动经济全面恢复的政策举措将会陆续揭晓。
面对现阶段的中国经济,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指出,不论是短期内应对疫情冲击稳增长,还是未来一个时期保持中速增长,着眼点、立足点都应转到激发结构性潜能上。
今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将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推进等方面的发展潜能。
“十四五”时期,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加快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能。
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风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带来的经济下滑,是一次意外的超级外部冲击,而非国家经济内部出现问题。
因此,对于如何做好经济复苏的准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潜能本刊记者 张 倪备工作,基于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体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未来中国仍然有相当大的结构性增长潜能。
“今后,刺激经济将主要依靠结构性潜能而非宏观政策。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日前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改革走势座谈会” 上发言指出,未来五到十年,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加快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结构性潜能。
下一步,应以要素市场改革推动都市圈建设,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风口。
初步估算,今后10年,都市圈建设每年能够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至少0.5个到1个百分点的增长动能。
所谓城市群,简而言之,是由若干大都市以及围绕大都市形成的都市圈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城市密集区。
一般来讲,城市群是人口密集、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支撑。
“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概念辨识与转变
“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概念辨识与转变□ 马向明,陈 洋,陈昌勇,熊丽芳[摘 要]文章通过回顾国际上不同国家提出“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等概念的背景及目的,辨析这些概念的内涵,分析相关概念在中国化过程中的起伏变化及其原因,指出“城市群”概念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可是与“市带县”的城市制度相关的,而在核心大都市影响力不断增大、“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及空间形态不断连绵的背景下,传统空间尺度下的城市区域治理受到挑战,“都市圈”概念再度兴起,都市地区发展也将在产业逻辑、交通组织和治理模式等方面发生新的转变。
[关键词]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都市带;治理[文章编号]1006-0022(2020)03-0005-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引文格式]马向明,陈洋,陈昌勇,等.“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概念辨识与转变[J].规划师,2020(3):5-11.Ident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Metropolitan Area, Metropolis Area, and Urban Agglomeration/Ma Xiangming, Chen Y ang, Chen Changyong, Xiong Lifang[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e concepts of metropolitan area, metropolis area, and megalopolisproposed b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analysis of the fluctuations of related concepts in their sinicization shows the widespread of the concep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rel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c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But the concept of metropolitan area is emerging again since the governance of urban region on traditional spatial scales has been challenged due to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core metropolises, the "big city disease" and urban spatial integration.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reas will also undergo new changes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ogic,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governance models.[Key words] Metropolitan area, Metropolis area, Urban agglomeration, Megalopolis, Governance2019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这一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交通资讯Information中国机动车驾驶人超4亿2018小汽车保有量首破2亿据公安部统计,2018年中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17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其中汽车2.4亿辆,小型载客汽车首次突破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4亿人,达4.0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69亿人。
全国汽车保有量2018年比2017年增加2285万辆,增长10.51%。
从车辆类型看,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达2.01亿辆,比2017年增加2085万辆,增长11.56%,是汽车保有量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私人小微型载客汽车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保有量达1.89亿辆,近5年年均增长1952万辆;载货汽车保有量达2570万辆,新注册登记326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从分布情况看,全国有61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27个城市超2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苏州、郑州、深圳、西安等8个城市超300万辆,天津、武汉、东莞3个城市接近300万辆。
2018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9%,比2017年增加107万辆,增长70.00%。
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1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06%。
从统计情况看,近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加50万辆,呈加快增长趋势。
(中国新闻网,2019-01-31)中国高速公路中国高速公路、、铁路里程均居世界首位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球首位。
截至2017年末,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13.65万km,远高于1988年的147km,年均增长26.6%,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覆盖97%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
同期,中国公路总里程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89.02万km攀升至477.35万km,年均增长4.4%;公路网密度从0.0927 km·km-2上升至0.4972km·km-2;全国公路桥梁83.25万座、5225.62万m,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6.5和15.9倍。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19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201 9 年第 4 勘 - 工程建设标准化 2 3
简 称 意 见 (
《
》) 。
《 意见 》 明
确提 出 要 加 快建 设 统 开 一 放市场 打 破 地 域分 割 和
,
,
行业 垄 断 ,
营造标准互 认 的市场 环境 。
意 见 指 出 《
》
,
城镇 化 是 现代 化 的 必 由 之路 是我 国 发展 最 大 的潜 力 ,
所在 。
化 工作 的 总 体思 路 :
以 习 近 平 新 时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为 指
导 全 面 贯 彻 党 的 十 九 大 和 十 九 届 二 中 、 三 中 全 会 ,
以 及 中 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精 神 , 紧 紧 围 绕 统 筹 推 进
近 曰 , 市 场 监管 总 局 副 局长 、 标准 委 主 任 田 世 宏
率团 赴瑞士参加第
1 08
次
SO
I
理事会会议 ,
S 〇 理
I
事会 成 员 集 中 讨 论 国 际 标准 化 未来 战略 , 中 国 国 家 标
准委 应 邀 做专 题报告 并 提 出 建 议意 见 。 田 世 宏在 会 上
,
,
不 断 完善 标 准 体 系 强 化 标 准 实 施与 监 督 加 强 标
,
,
准 化 职称 保 障 为 促 进 经 济 社 会 平 稳 健 康 发 展 作 出 ,
新 献 贡
。
丨 S O 制 窆 宋 来 1 0 年 狹 略? 现 Xd , 吸 纳 “ 中 国 方 亲 ,, 精 髓
作 经验 。 中 国 方案 受到 SO 主 席 、 秘书 长和 理事 会 成 I
我国都市圈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我国都市圈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作者:胡敬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14期摘要:基于中国知网1998-2021年收录的1243篇都市圈研究的CSSCI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都市圈研究的主要特征进行回顾并揭示其热点及趋势。
结果显示:第一,都市圈主题文献数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高产作者以罗守贵、高汝熹、孙久文等10位为代表,研究机构以南京、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科研院所为主;第二,都市圈、城市群和城市化等主题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第三,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等主题是近年来我国都市圈研究的前沿方向。
关键词:都市圈CiteSpace热点趋势都市圈建设是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其要求是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在区域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的整合,从而缩小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1]。
因此,都市圈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缺乏对其研究进展的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都市圈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本文将对都市圈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一、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CSSCI数据库,为了更好地体现我国都市圈研究在近年来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动态,以“都市圈”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检索时间为2021年2月1日,共检索出1245篇论文,并对会议、报纸、评论、报告等无关文献进行人工筛选剔除,最终得到1243篇论文。
同时,借助由美国德雷克赛大学陈超美团队在2004年研发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2],利用都市圈相关领域的核心作者、研究机构、高被引文献及关键词等方面的信息,识别并展示当前我国都市圈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
二、我国都市圈研究现状(一)发文时间分布都市圈相关文献的发布时间和发文量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能够展现出特定时间内的研究成果产出情况。
1998-2021年我国都市圈主题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见图1)。
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圈
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圈◎ 赵 弘一、现代化都市圈的提出是城市治理理念和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城市化速度非常快,规模特别大。
中国城市化率从30%到60%用了23年,英国、美国和日本则分别用了180年、90年和60年。
中国人口基数大,从人口规模来看,中国几乎完成了一两百年来发达国家所完成的城市化人口总和。
在充分肯定我国城镇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病,最集中的是很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
不但一线城市拥堵,二线、三线城市也拥堵,四线城市也开始拥堵。
城市为什么会拥堵?如果人口多就得城市病,至少有几个现象解释不了:一是为什么国外许多大都市不拥堵?比如东京都市圈,人口比北京还要多,这些城市从大城市病中解脱出来了,没有北京这样拥堵。
二是为什么国内没有达到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甚至大城市规模体量的城市也陷入了拥堵状态?一直以来,我们并不强调要把人口集中在大都市里,过去一直在讲城镇化,就是希望人们能在镇一级和县一级更多集聚而实现城镇化。
但现实情况是,人们往大都市里来这个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城市群的发展,希望通过城市群使得更多的城市协调发展起来,不要让个别大都市发展得过大,以避免城市病问题,但效果并不太理想。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里明确指出,全国重点发展19个城市群。
中国几乎所有大都市都在某一个特殊的城市群里,但城市病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为什么中国的城市普遍出现了城市病?根源到底在哪里?我们还是要从城市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去探究。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经济活动也一样。
没有一定的规模肯定不经济,成本过高;但反过来,规模过大就会衍生出其他的成本,总体成本会更高。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遵循“规模经济”的规律要求。
在实践当中,伦敦早期的城市病是通过什么办法解决的呢?是城市分散化,即通过既集聚又分散的过程来解决。
实用类文本都市圈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城市群理论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的“Megalopolis”城市群概念。
他提出“城市沿城市交通网络发展会演化成一个有机的社会经济体系,继而通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把多个社会经济体系连接,产生一个呈多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时至今日,都市圈及城市群概念日渐成熟,也被广泛应用于大都市规划的蓝图中。
发展都市圈不仅成为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更是发挥虹吸效应,吸引资金、人才产业集聚,带动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9 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都市圈的概念一“都市圈是城市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摘编自戴德梁行《2019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摘编自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材料三想“撬动”城市圈发展,向心力的支点究竟在哪?苏锡常三座经济强市给出的答案是,产业协同。
4月21日,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上,三市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制造业。
会议提出,苏州、无锡制造业“底盘”很大,常州“智造”也是全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道风景线,三市有能力共同打造产业智造服务联盟,共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同样是发展产业,合肥都市圈则得益于科创与新兴产业的崛起。
北京都市圈发展历程与城镇化思考
城市北京都市圈发展历程与城镇化思考_i宋苗苗段植林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 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首次提 出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来支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继 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新总规之后,北京都市圈如何通过 中心城区与外围联动发展,持续深化城镇化发展水平,值得 大家广泛讨论。
一、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都市圈的发展历程(—)1949年~ 1978年:向心城市化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与第一个“五 年计划”之后,1957年城镇化率从建国初的43%上升至 55%,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全国城镇化水平为15.4% );但直 至1978年,北京的城镇化率仍维持在55%左右,2f)年来几 乎停滞不前。
此时,与其紧密相连的天津市、河北省的城镇 呈点状集聚,发展规模很小,大部分是农村地区。
新中国成 立后30年,北京经过1958年与1973年两次总体规划,明 确了城市定位,奠定了重点发展中心城区.呈现单中心发展 空间结构特点。
(二)1979年〜2003年:郊区化发展阶段1979年开始,北京市随着市场开放、农民工进城及外 资流入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1982年,北京市城市 总体规划提出了“中心大团+边缘集团”的空间布局。
期 间外来人口大量向京津冀集聚,北京中心城区快速扩张,在严控市区人口规模的同时城市功能不断外溢,基本形成 了以建成区为中心,辐射近郊区的发展格局。
至199(>年,城镇化率由1979年的56.9%提高到"73.5%,以年均l.M%的速度快速增长。
而此时,河北省城镇化率仅为1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与北京的城镇化进程形成了鲜明对 比。
1993年版北京市总体规划继续坚持单中心的城市格局,以强化城市内部功能为重心,进一步加密和扩展城市空间。
1991年至2003年期间,北京的城镇化速度适当放缓,城镇 化率由73.86%提高到79.05%,现代商务和商业功能区初步 形成,基本形成了以建成区为中心辐射近郊、远郊区的发 展格局。
2019-2025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报告摘要:●本篇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探讨未来五年相对而言更有确定性的一些趋势。
●趋势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台阶,步入“中速增长阶段”。
●趋势二:第三产业增速继续高于整体。
●趋势三:基建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超低增长之后,增速逐步向合理值回归。
●趋势四:都市圈化成为新一轮城市化主线索,城市半径和区域格局进一步变化。
●趋势五:消费整体稳定于名义GDP附近的速度,一二线的看点是消费新形态,三四线看点是品牌化和消费升级。
●趋势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将在更多行业形成。
●趋势七:就业压力与劳动力供给缺口并存,劳动力成本进入“结构性上升”期。
●趋势八:工程师红利(教育、科研、产业化应用)对经济贡献进一步上升,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和东南亚的低成本替代成为全球制造业的ɑ。
●趋势九:利率周期性变化的同时中枢将有所下行,但周期性依旧重于趋势性。
●趋势十:房地产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意义下降,权益投资和养老产品普及度有所上升。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看短期用显微镜,看长期用望远镜。
本篇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探讨未来五年相对而言更有确定性的一些趋势。
对于宏观分析来说,我们一方面需要对短周期密切跟踪,捕捉宏观变量变化对于资产价格的边际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中长期趋势进行判断,因为它往往更深刻地影响资产定价环境。
中长期研究更具有“粗线索”的特征。
在《为什么我对未来10年的中国经济不悲观》中,我们曾指出:短期波动本质是经济各要素的周期性均值回复,中长期则包含着一些内生趋势性。
短期看上去天衣无缝、一定能够成立的几十条逻辑,放在长期可能都是细枝末节,即并不是不对,只是并非是事情的关键。
对中长期判断最重要的,是找到那条最关键、最具有确定性的逻辑。
趋势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台阶,步入“中速增长阶段”。
从OECD国家的经验来看,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四十年,经济增速在呈现周期性的同时,整体是震荡下行的,中间有几个阶段下台阶,这反映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收敛。
都市圈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策略研析
都市圈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策略研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不断进步。
本文将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与都市圈相结合,探究其协同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
基于轨道交通四网与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特征和相关关系,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从居民轨道交通出行需求供给、出行时间-费用的等距离曲线、轨道交通运行与衔接时间等方面剖析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和都市圈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出行需求供给不平衡与衔接时间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协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交通四网融合;都市圈引言轨道交通在城市群、都市圈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引导城市群空间布局的重要力量,并且随着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塑,轨道交通呈现多制式、网络化发展态势。
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和《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不同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及构建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等建设规划。
“四网融合”成为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1四网融合主要制约因素分析1.1空间要素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将形成不同尺度的空间结构及功能,为此需要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撑其发展:全国空间下,都市圈承担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引领功能,需要建立都市圈与其他城市群的交通圈;城市群空间下,都市圈承担城市群内部的辐射功能,需要建立都市圈城际交通圈;都市圈中心至外围的通勤圈空间下,都市圈承担中心城市至外围城镇的同城化功能,需要建立都市圈市域(郊)交通圈;都市圈主城区或通勤圈层空间下,都市圈承担主城区交通功能,需要建立主城区通勤交通圈。
城市群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
城市群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城市群阶段,城市群内部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目前,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城市群内部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初见成效(一)顶层设计初步形成党和政府对生态城市协同建设高度重视,并就此做出了相关的顶层设计。
国务院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加强城市群建设,并拟定了19个城市群作为重点发展目标。
[1]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城市建设要走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路子,“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2]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专门设置了“中国城镇化的城市群模式”分论坛。
为了配合生态城市协同建设,国务院及国家各部委、各省区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及相关政策。
例如,从2015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准通过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规划。
此外,还相继批复了成渝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次级城市群,以及淮河生态经济带等中小城市群。
目前,已经基本确立了梯次结构合理、覆盖全国重点区域的城市群架构。
为了促进城市群的发展,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依照该《意见》标准,《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共识别出上海、杭州、青岛、南京、银川、合肥等34个都市圈。
根据发展程度的不同,《报告》把34个都市圈划分为成熟型都市圈(如南京、杭州、深圳都市圈)、发展型都市圈(如合肥、成都、沈阳都市圈)和培育型都市圈(如重庆、哈尔滨、乌鲁木齐都市圈)三类。
每个都市圈都编制了如《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等发展规划。
这些都市圈发展规划,都以“共建、共享、同城化”为目标,重点在城市间一体化、同城化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30分钟快速通勤圈、1小时生活圈。
(二)政府间合作越来越紧密区域内城市的市长联席会议、合作办公室以及定期召开的会议、高端论坛、研讨会等是当前生态城市协同建设的主要工作方式。
都市圈同城化进程中产业同构问题及优化路径
都市圈同城化进程中产业同构问题及优化路径摘要:产业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而且推动都市圈之间的产业协同是都市圈同城化进程的核心。
建立地区分工清晰、配套完善的错位发展格局,不失为一种产业协同的有效方式。
然而,目前部分城市地区产业空间分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同构现象。
这一现象是都市圈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固有的,也是都市圈在同城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关人员应通过各种途径,逐步削弱“不可取”的产业同构,而强化“可取”的产业同构,促进都市圈产业空间结构由“同构”向“协同”方向发展。
关键词:都市圈同城化;产业同构;优化路径前言:城市群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地带,对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圈,加强对都市圈的领导与发展”。
当前,我国已有24个城市(上海,北京,佛山,昭平),以及珠三角,上海,苏州,杭州等都市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和发展现代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办〔2019〕328号)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为基础”,从而使都市圈同城化进程中产业同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一、产业同构是都市圈同城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产业同构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由于各自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产业间的相互竞争。
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杭州,珠三角地区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地区,中三角地区的武汉、长株潭、南昌地区,均有一定的产业同构性。
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受供给、需求和政策三个因素的影响。
部分都市圈由于其区位相近、资源相似等表现出某种程度之间的共性,说明都市圈的产业同构是都市圈经济发展所必然存在的,也是都市圈同城化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类似资源禀赋为都市圈地区产业同构奠定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既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
18930530_从大数据看中国都市圈人口迁移
文 / 沈建光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情况,提振内需在支持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促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对于拉动消费增长、促进消费升级、提高投资边际收益、带动就业市场增长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城镇化方向的改变:从“小城镇”到“都市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截至2018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3亿人,较1978年末增加6.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78年末提高41.6个百分点。
但和世界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一般认为,城镇化率达到70%之后才会进入缓慢增长期,中国城镇化尚且孕育着巨大的潜力。
在中国城镇化道路方面,过去十几年一直存在争议,以往中国的城镇化战略长期重视以中小城镇为核心,控制大城市人口。
而在今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文件中,新型城镇化战略更加强调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探索建立中心城市牵头的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机制”,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方向的重大改变。
同时,《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亦从人口、土地、社会根据总量来看,笔者发现,基于京东大数据观察到的一线城市人口迁移情况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变化在2018年有所差异。
从大数据看中国都市圈人口迁移中国城镇化道路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构成都市圈悄然形成。
21CHINA REAL ESTATE FINANCE 中国房地产金融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笔者观察到中国城镇化道路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构成都市圈悄然形成。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12个城市群依靠不到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聚集了中国人口总量的六成,贡献了中国经济总量的八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9城镇化白皮书5.0C O N T E N T S1234国内都市圈的发展现状导读(本章要点)2-1 从大数据看国内都市圈的发展格局2-2 京津冀都市圈2-3 长三角都市圈2-4 粤港澳都市圈2-5 成渝都市圈宏观环境解读导读(本章要点)1-1 都市圈的内涵及要素条件 1-2 都市圈的政策导向及发展意义国外都市圈的实践经验导读(本章要点)3-1 世界都市圈的发展格局及趋势特点3-2 东京都市圈3-3 伦敦都市圈3-4 旧金山都市圈3-5 世界都市圈的发展经验总结戴德梁行观点导读(本章要点)4-1 都市圈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4-2 推动都市圈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4-3 都市圈发展的未来展望2 | 城镇化白皮书 5.0前言戴德梁行自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深度参与中国城镇化进程,见证了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发展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我们看到随着城市交通、产业体系、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都市圈概念逐渐衍生并日渐成熟。
发展都市圈对于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告由戴德梁行独家发布,通过大数据分析、国内外案例比较、行业专家访谈等展开研究并总结经验,旨在与各方共同探讨更科学、更可持续以及更高效的都市圈发展路径。
赵锦权环球董事、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都市圈已经成为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合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协调区域发展的最大推动引擎。
未来都市圈的发展更将是吸引资金、人才和产业,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带动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戴德梁行拥有完整的新型城镇化服务体系,其未来角色将不仅仅是专业的房地产领域咨询顾问,更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合伙人。
陶汝鸿大中华区副总裁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CUSHMAN & WAKEFIELD | 31宏观环境解读导读(本章要点)发展都市圈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吸引更多资金、人才和产业,推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已具备都市圈发展的四个要素条件:城市型社会的到来、强大的核心城市、成长的周边城市、发达的公共交通。
都市圈发展将基于产业引导(IOD)、公交引导(TOD)、服务引导(SOD)、生态引导(EOD)四大策略向高质量推进。
4 |城镇化白皮书 5.0都市圈的内涵及要素条件从世界各国发展进程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率超过50%时,会逐渐步入工业化快速发展及经济繁荣时期。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暴增、交通拥挤、配套不足、环要素条件1城市型社会的到来都市圈发展的要素条件经济发展情况发展课题年英国钢产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1851 年伦敦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城市人口膨胀,空间高度拥挤,居住环境恶化资源环境过度恶化土地资源高度紧张,1910年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年代城市住宅通电比例从10%上升到20%1956-1972年是日本工业化发展的黄金时期,3纵观国外代表性都市圈,达58.4%,在国内,心城市产业转移的同时,近年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城市区域化、区域一体化趋势背景下,都市圈以其发展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作为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活动开展的空间载体,相比于单一城市节点,更有利于承载并体现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
都市圈政策的提出背景及目标愿景1-2 都市圈的政策导向及发展意义政策的提出背景目标愿景到2022年,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梯次形成若干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产业引导发展(IOD)⸺重塑产业格局、强化区域协同分工推动超大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向周边城镇疏解 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提升经济密度 夯实中小城市制造业基础,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加快构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等都市圈多层次公路网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推动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市政和信息网络建设,强化都市圈内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布局公交引导发展(TOD)⸺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服务从按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转变推动政务服务联通互认,建设涵盖各类社会保障信息的统一平台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灾害事件、紧急救援等联动联防机制服务引导发展(SOD)⸺推动公共服务合理化配置、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加强中心城市生态用地维护与建设,严格保护跨区重要生态空间推动环境联防联治,建立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机制生态引导发展(EOD)⸺强调低碳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市圈政策的四大导向128 | 城镇化白皮书 5.0都市圈通过“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模式,使城市功能分散化,形成分工协作、有机联动的空间格局。
都市圈的发展意义通过基础设施的全网化以及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增加高品质的多元服务供给,实现居民服务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在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中小城市制造业基础的过程中,产业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产业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有序转移、合理分布。
通过产业共振实现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都市圈聚集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核心,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都有着巨大影响力。
承载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主要载体,提高国际影响力避免城市出现拥挤效应,解决城市病3CUSHMAN & WAKEFIELD | 92国内都市圈的发展现状导读(本章要点)基于大数据评价体系,戴德梁行对国内26个都市圈进行了层级分类: 成熟型都市圈(2个)、赶超型都市圈(2个)、成长型都市圈(12个)、培育型都市圈(10个)国内都市圈整体发展课题:核心城市的资源过度集中、产业同质化竞争、区域协同合作机制的挑战等。
成熟型都市圈成长型都市圈培育型都市圈赶超型都市圈都市圈名称西安都市圈长春都市圈呼和浩特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太原都市圈贵阳都市圈银川都市圈南宁都市圈兰州都市圈西宁都市圈乌鲁木齐都市圈长春市呼和浩特市南昌市太原市贵阳市银川市南宁市兰州市西宁市乌鲁木齐市青岛都市圈厦门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沈阳都市圈长沙都市圈大连都市圈郑州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昆明都市圈济南都市圈哈尔滨都市圈西安市商洛市、宝鸡市、铜川市、渭南市、咸阳市四平市、吉林市、辽源市乌兰察布市新余市、抚州市、九江市、宜春市晋中市、阳泉市、吕梁市、忻州市安顺市、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毕节市、遵义市阿拉善盟、石嘴山市、吴忠市崇左市、防城港市、来宾市、贵港市、钦州市白银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市海东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威海市、潍坊市、烟台市、日照市泉州市、漳州市鄂州市、黄冈市、黄石市、仙桃市、咸宁市、孝感市、潜江市、天门市本溪市、抚顺市、鞍山市、辽阳市、铁岭市湘潭市、株洲市、益阳市、岳阳市丹东市、营口市开封市、新乡市、洛阳市、许昌市、焦作市、平顶山市、晋城市、鹤壁市宁德市、莆田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曲靖市、玉溪市滨州市、德州市、莱芜市、聊城市、泰安市、淄博市大庆市、松原市、绥化市青岛市厦门市武汉市沈阳市长沙市大连市郑州市福州市昆明市济南市哈尔滨市中心城市都市圈其他城市都市圈名称中心城市都市圈其他城市长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厦门都市圈南宁都市圈贵阳都市圈昆明都市圈南昌都市圈福州都市圈长沙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太原都市圈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哈尔滨都市圈呼和浩特都市圈银川都市圈兰州都市圈西宁都市圈乌鲁木齐都市圈长春都市圈12 | 城镇化白皮书 5.0成长型都市圈(12个)培育型都市圈(10个)国内都市圈综合发展格局及成熟度国内都市圈的发展水平对比从统计结果来看,各项指标发展的均衡程度和优势项目得分基本决定了都市圈的总体发展成熟度。
成熟型都市圈的各项分值均较高;赶超型都市圈总体得分也较高,但存在一级指标发展不够均衡的问题;而成长型都市圈往往拥有一到两个特别突出的指标,从而拉高其总体得分排名,同时由于其他指标分值明显偏低,导致拉低综合排名;培育型都市圈则各项指标分值均偏低,且多数都市圈指标得分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1009080706050403020100成熟型都市圈赶超型都市圈成长型都市圈培育型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西安都市圈青岛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沈阳都市圈长沙都市圈大连都市圈郑州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昆明都市圈济南都市圈哈尔滨都市圈长春都市圈呼和浩特都市圈厦门都市圈太原都市圈银川都市圈南宁都市圈乌鲁木齐都市圈南昌都市圈贵阳都市圈兰州都市圈西宁都市圈国内都市圈综合排名及一级指标得分经济活跃度商业繁荣度交通便捷度区域联系度读图说明:该图按照都市圈最终总体得分,将都市圈从左至右按得分由高至低排序;四种不同形状的点分别代表都市圈在经济活跃度、商业繁荣度、交通便捷度和区域联系度四项细分指标内的分别得分;浅蓝色的高低点连接线的长度则体现了都市圈在四项指标内得分的均衡程度,长度越长则表示最高得分的项目与最低得分的项目之间分值差距越大,即说明都市圈四项指标得分越不均衡。
CUSHMAN & WAKEFIELD | 13成熟型都市圈成熟型都市圈阵营中,值更为均衡。
长三角都市圈由上海市、区城市组成。
繁荣度、交通便捷度、粤港澳都市圈由广州市、在经济活跃度和商业繁荣度上,交通便捷度和区域联系度上仍有一些差距。
赶超型都市圈赶超型都市圈在综合评分上位列全国前茅,表现。
京津冀都市圈由北京市、的城市组成。
其总体得分紧随粤港澳都市圈其后,捷度和区域联系度指标上稍微落后。
成渝都市圈由成都市和重庆市两大中心城市及四川省内其他位于城市圈绵延区的城市组成。
其商业繁荣度上稳居全国前茅的位置,培育型都市圈培育型都市圈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呈单项评分偏低且不均衡情况。
这些都市圈多为西部和东北部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本身的发展水平受地域影响有较大的局限,导致核心城市对周围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也较弱,故导致四项得分较低。
培育型都市圈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的提升,从而带动周边城市,逐步向发展型梯队靠拢。
14|城镇化白皮书 5.0从一级指标看国内都市圈的指数排名成熟型都市圈及赶超型都市圈成长型都市圈成长型都市圈四项指标排名存在明显的波动情况,而且总体排名越靠后,指标间的排名差异越大,优势也越发不明显。
相比长三角和粤港澳都市圈的四项一级指标排名均位居前位,京津冀都市圈的交通便捷度和成渝都市圈的区域联系度都有待加强。
经济活跃度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商业繁荣度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西安都市圈交通便捷度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成渝都市圈西安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联系度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西安都市圈成渝都市圈排名12345经济活跃度成渝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呼和浩特都市圈呼和浩特都市圈南宁都市圈南宁都市圈长春都市圈长春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南昌都市圈贵阳都市圈贵阳都市圈乌鲁木齐都市圈乌鲁木齐都市圈太原都市圈太原都市圈银川都市圈银川都市圈西宁都市圈西宁都市圈兰州都市圈兰州都市圈昆明都市圈昆明都市圈青岛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厦门都市圈厦门都市圈济南都市圈济南都市圈西安都市圈西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郑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沈阳都市圈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大连都市圈长沙都市圈长沙都市圈福州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哈尔滨都市圈哈尔滨都市圈排名商业繁荣度交通便捷度区域联系度CUSHMAN & WAKEFIELD | 15成熟型和赶超型都市圈四项指标排名情况成长型都市圈四项指标排名情况培育型都市圈培育型都市圈的四项指标排名存在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