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讲座
毛笔书法基础知识讲座及书法常识
![毛笔书法基础知识讲座及书法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41a65c58fafab069dc0294.png)
三、如何开始学 习书法?
临摹碑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 是书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过 程如何是取得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临摹法帖是传承书法艺术的必由之 路。
初学多选正书为范本(小篆、隶书、 楷书)
楷书
楷书又叫真 书, 成熟于东汉 末年 ,是现代汉 字的标准字体。
“楷”是楷模 、准则的意思, 楷书由隶书演变 来的,是点、横 、竖、撇、捺等 笔画进一步发展 形成的字体。
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
鼠
虎
牛
兔
龙
马
蛇
羊
鸡
猪
猴
狗
金 文
与甲骨文几乎同时兴起的书体是金文, 因铸刻在青铜器上而得名。在商周,一个人 如果为王朝策立了功勋,君王就大量地予以 赏赐。立功的人常常要铸造青铜器,并铸刻 上自己的功勋,以显耀于后世。这些记录功 勋的文字流传到现在,也成为书法艺术的瑰 宝。
小篆又称秦 篆——它的 笔画首尾匀 圆,结构对 称;给人以 刚柔并济, 圆浑挺健的 感觉,对汉 字的规范化 起了很大的 作用。
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 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 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 化多姿,自成一家。魏征称赞说: “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 体。”
序褚 遂 良 的 代 表 作
雁 塔 圣 教
四、如何临摹碑 帖范本?
描红法
双钩法
临与摹
五、如何选择学 书工具和材料?
文房四宝— 笔 墨 纸 砚
楷书结构方 正,点划规范, 是真正的方块字 。
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欧阳询(唐) 柳公权(唐) 颜真卿(唐) 赵孟頫(元)
《九成宫醴泉铭》
《玄秘塔碑》
《颜勤礼碑》
《三门记》
《书法十讲》
![《书法十讲》](https://img.taocdn.com/s3/m/bfe4212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4.png)
《书法十讲》目录书学前言第一讲书法约言第二讲选帖问题第三讲执笔问题第四讲工具问题第五讲运笔问题第六讲结构问题第七讲书病第八讲书体第九讲书髓第十讲碑与帖书学前言书学在古代为六艺之一,本来是一种专门的学问。
周秦以来,历代都非常重视,尤其是汉、晋、唐三朝。
五千年来,期间书体颇有变迁,不过可以这样概括地说:我国的书法直到魏晋,方才走上一条大道,锺王臻其极诣,右军尤其是集大成,正好像儒家的有孔子一样。
在书法的本身上说,不侫并无新奇之论。
现在愿诸位在学习书法时注意的有三个字:第一个是“静”字。
我常说艺是静中事,不静无艺。
我人坐下身子,求其放心,要行所无事。
一方面不求速成,不近功;一方面不欲人道好,不近名。
像这样名心既澹,火气全无,自然可造就不同凡响。
第二个字是“兴”。
我人研究一种学问,当然要对所研究的一门要先发生兴趣。
但是一时之兴是靠不住的,是容易完的。
那么如何可以使兴趣不绝地发生呢?总之,在于有“困而学之”的精神。
俗语所谓“头难、头难”,开始的时候,的确不易,没有毅力的人,不免见难而退,就此灰心。
所以我们要不怕难,能够不怕,自会发生兴趣。
起始是一种浅尝的兴趣,到后来便得深入的兴趣,有了深入的兴趣,不知不觉便进入“不知肉味”的境界里去了。
将来炉火纯青,兴到为之,宜有杰作。
第三个字是“恒”。
我们要锲而不舍,不能见异思迁,不可一曝十寒。
世界上许多学问事业,没有一种学问、一种事业可以无“恒”而能够成功的。
易经恒卦的卦辞,开始就说:“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那是说有恒心是好的、是通的、是有益的,如果锲而不舍,那就无往而不利了。
当年永禅师四十年不下楼,素师退笔成塚,可见他们所下的苦功。
又如卧则划被,坐则划地,无非是念兹在兹,所以终于成功。
但是,梁庾元威说:“才能关性分,耽嗜妨大业”,不侫平时对书学就有这一点感想。
请诸位也想一想看:现在通俗的碑帖是谁写的?他们在当时的学术经济是什么样?可不是都很卓越吗?唐宋诸贤,功业文章,名在简册,有从来不以书法出名的,但是我看到他们的书法,简直大可赞叹!所以我往常总是对讲书法的朋友说:“书当以人传,不当以书传!”此话说来似乎已离开艺术立场,然而“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我人不可不知自勉。
书法教育机构学校讲座家长会书法入门课件
![书法教育机构学校讲座家长会书法入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b6768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e.png)
书法教育机构学校讲座家长会书法入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内容选自《书法入门》教材第一章“书法概述”及第二章“基本笔画与结构”,详细内容包括书法的历史沿革、书体简介、书写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基本笔画的认识与书写、简单字的结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的历史发展,认识书法的基本书体,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2. 掌握基本的笔画书写方法,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3. 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本笔画书写的规范性和字的结构平衡。
教学重点:书法基本知识的学习,笔画书写的正确方法,以及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书法作品示例、书写示范视频。
学具:毛笔、墨汁、练习纸、字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引发家长和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介绍书法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展示书法作品,讲述书法故事。
简述书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书法的基本书体。
演示书写工具的使用方法。
讲解基本笔画的书写要点。
3. 例题讲解(15分钟):示范书写“一”、“丨”、“丶”、“乙”等基本笔画。
分析并示范“人”、“大”、“小”等简单字的结构。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示范,在练习纸上书写基本笔画。
家长辅助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笔法。
5. 互动环节(10分钟):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分析优秀书法作品,讨论其美感与技巧。
家长分享书法教育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板书包括:1. 课程“书法入门”。
2. 书法基本书体列表。
3. 基本笔画书写示范。
4. 简单汉字结构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个基本笔画,如“横折钩”,并反复练习,达到流畅和规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的互动效果,收集家长和学生的反馈,以优化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参观书法展览,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和艺术形式,提升艺术修养。
书法学习入门讲座之田英章欧楷书法结构28法(精美ppt精华讲解版)
![书法学习入门讲座之田英章欧楷书法结构28法(精美ppt精华讲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f4cc66a98271fe900ef908.png)
第13法 下方迎就
凡上有撇捺开张、宽博舒展之字者,下方宜上移迎就。 上移则为抱紧,下坠必为脱节。上移者,钩环盘纡, 紧密而势出;下坠者,中宫散涣,软弱而缓滞。
第14法 左收置 于左部,其形必变,以收敛而逊于右,“林”、 “双”、“晶”即是。
第15法 左斜右正
谢谢收看
第11法 上正下斜
上正者,竖笔务须垂直;下斜者,重心则应不倒。上 正者以平其势,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结体之字, 务须注意斜正,当斜则斜,当正则正。斜而不倒、正 而不僵,正中求其动势,斜中取其稳健。
第12法 上斜下正
凡上下结体之字,上斜下正者居多。上以斜势而呼于 下,下以收缩而呈于让。顾盼相应,神气贯连。飘然 飞动中求其肃穆,稳重古朴中存于风神。禀阴阳于动 静,体物象而成形。
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 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 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 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 上展下收
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 以标其端庄。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 涩滞,当缓不缓是为浮滑。
第 1法
首点居正
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 变,”首点者,应以 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 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 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 通变顾盼
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 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 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 一,便不为书。
二、书法字体结构
书法字体的结构也称结字、结体、间架,是指运 用笔画组成疏密斜正、正合不同的字,形成不同 的体式风格。在注重书法的形式与用笔的同时, 也要注重书法的结构。字的结构是通过笔画来完 成的,要在掌握笔画的基础上完成结构。
书法入门讲座
![书法入门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14d8b9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2.png)
书法入门讲座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形式,通过练习书法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修身养性。
以下是关于书法入门的讲座内容概要:
1. 书法的起源和发展
- 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从甲骨文、金文到汉字演变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 探讨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价值。
2. 书法的基本知识
- 汉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构造,包括横、竖、撇、捺、提、勾等基本笔画。
- 介绍毛笔、墨汁、宣纸等书写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3. 基础书法字体
- 介绍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书体的特点和书写规范。
- 指导学习者如何正确握笔、落款、运笔等书写技巧。
4. 练习方法和技巧
- 初学者如何练习书法,包括如何控制笔画粗细、书写速度、用笔重轻等技巧。
- 强调反复练习、模仿名家作品以及注重笔法与意境的结合。
5. 书法的审美与情感
- 讲解书法作品的审美标准,如端庄美、灵动美、神韵美等。
- 引导学习者理解书法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方
式。
6. 书法与人生
- 探讨书法对修身养性的意义,如如何通过书法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塑造品格。
- 引导学习者在书法练习中体验自我调适与心灵宁静的过程。
通过这样一场书法入门讲座,学习者能够初步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书写书法的基本要领,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理解,从而为日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书法学习《中国书法》讲座PPT课件
![书法学习《中国书法》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7b91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6.png)
纸张的纹理也会影响书写的流 畅度和字迹的效果,一般来说 ,纹理较粗的纸张更适合表现 粗犷豪放的书法风格,而纹理 较细的纸张则更适合表现细腻 精致的风格。
砚法
总结词
砚法是关于砚台的选择和使 用的方法,砚台是研磨和储 存墨汁的工具,对墨汁的质 量和书写效果都有影响。
砚台的材质
砚台的材质有很多种,如石 砚、陶砚、瓷砚等,不同材 质的砚台会影响墨汁的性质 和效果。
隶书
总结词
方正而刚劲
详细描述
隶书起源于秦代,是古代书法的又一重要流派。其字形方正,笔画有粗细之分,结构严谨,刚劲有力。隶书的出 现标志着古代书法从篆书的繁复向更为简洁的书写形式转变,对后世的楷书、行书等书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楷书
总结词
规范而秀丽
详细描述
楷书是现代书法的代表之一,其字形端正,笔画规范,结构严谨,给人以秀丽之感。楷书在唐代得到 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成为唐代文化的代表之一。楷书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书法向现代书法的转变。
沙孟海
沙孟海的书法气势磅礴,笔力千钧,其作品既有传统的功底,又有 现代的创新,是中国现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当代书法作品欣赏
1 2
总结词
当代书法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 有对现代的创新,展现了当代书法家的风采。
启功
启功的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其作品结构严谨, 笔法精妙,是中国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篆书
篆书是秦代官方书体,其笔画 圆润,结构严谨,风格典雅, 代表作品有《泰山刻石》等。
隶书
隶书是汉代通行书体,其笔画 方折,结构扁平,风格庄重,
代表作品有《礼器碑》等。
现代书法作品欣赏
总结词
现代书法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展现出新 的艺术魅力。
书法知识讲座
![书法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a9354512284ac850ac0242a0.png)
书法知识讲座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
它的基本要求有: 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
因此,其有两义: 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方法;一指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
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造型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其为侧重于“心画”。
者相融合,便构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
所以从书法构成的要素来说,包括了三个方面: 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还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 二是笔势。
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 三是笔意。
要求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书者的气质、情趣、学素和人品。
从书体、风格上说,更是多姿多态,美不胜收。
我国的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主要取决于中国人善于把实用的东西上升为美的艺术,同时与中国独特的文字和毛笔关系密切有关。
其文字以象构思、立象尽意的特点酝酿着书法艺术的灵魂,而方块构形,灿然于目的姿质又构成书法艺术的形式基础。
其工具,“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
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再辅以专门制作的纸墨,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
韵味无穷。
书法不仅成为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且居于所有艺术之首。
书法在中国不仅举世同好,千古一风,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传播友谊的媒介,在东方世界颇有影响,也倍受西方世界的瞩目。
结体】亦称“结字”、“间架”“结构”。
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
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 (清康有为)故结体尤显重要。
元赵盂頫《兰亭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
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
书法讲座全套课件
![书法讲座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61ee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1.png)
幻灯片 1返回
▪ 6、穿插避让 ▪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 7、依形造势
▪ 这就是说长形的字就要写长身, ▪ 扁形的自救要写扁血而尚, ▪ 字形小的要写小,字形大的要写大蜜, ▪ 字形圆的要写圆香, ▪ 三角形之
返回
▪ 六、关于临帖
▪ 1、坚持携一碑而走天下 ▪ 2、象与原帖
返回
楷书结构分析
1、独体字.
独体字或写 得小巧精致,或 写得开张奔放, 有些字由于斜笔 多而呈斜形,但 重心仍然安稳, 形态变化十分丰
一般是:
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的起笔较轻.
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
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然后逐渐转 为轻快,收笔出尖.
撇、挑都要出尖.
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 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 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思考:它们有何相似的地方
都有横折笔画
12.竖折折钩 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 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如图:
13.横折提 下笔写短横,顿笔折向下写竖, 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如图:
14.横折折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左下写 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小短横, 最后折向下撇出,要出尖.
15.横撇弯钩 下笔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 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 左上.
书法艺术
一、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二、楷书结构常用结构与部首分析 三、汉字结构要点 四、汉字结构规律
2024年书法教育机构学校讲座家长会书法入门课件
![2024年书法教育机构学校讲座家长会书法入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705e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c.png)
2024年书法教育机构学校讲座家长会书法入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座依据《书法基础教程》第1章“书法概述”及第2章“基本笔画与结构”,详细内容涉及书法的历史沿革、基本笔画的认识与练习、简单结构的分析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背景,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兴趣与尊重。
2. 掌握书法基本笔画及其书写要领,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书法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与力度控制,结构的平衡与美感。
教学重点:书法基本笔画的练习,对简单结构的认识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书法教学视频、书写示范用白板、笔墨纸砚。
学具:毛笔、墨汁、练习用毛边纸、砚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书法名作图片,引出书法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情景引入:介绍一幅楷书作品,分析其美感所在。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书法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基本笔画的特点。
例题讲解:以“一”字为例,讲解基本笔画“横”的书写方法。
3. 示范练习(20分钟):现场示范基本笔画书写,指导学生跟随练习。
随堂练习:学生练习书写“一”、“丨”、“丿”、“乙”等基本笔画。
4. 结构分析(15分钟):分析简单汉字结构,指导学生书写完整的汉字。
例题讲解:以“人”字为例,讲解结构平衡与笔势连贯。
5. 实践应用(20分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书写指定的简单汉字。
随堂练习:学生练习书写“人”、“大”、“小”、“土”等字。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1. 书法历史及基本概念简介。
2. 基本笔画书写要领及示范。
3. 简单汉字结构分析及书写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五个基本笔画,每个笔画书写十个例字。
答案:教师提供每种笔画的书写要领及正确书写的例字。
2. 作业题目:自行选择五个简单汉字,按照课堂所学进行书写。
答案:教师批改作业时,给出结构及笔画的修正建议。
书法艺术讲座
![书法艺术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55e635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2.png)
书法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早期发展
书法源于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文 字,逐渐发展出篆、隶、草等书
体。
魏晋南北朝
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高 峰,出现了王羲之等著名书法家。
唐宋元明清
随着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书法作品在艺术产业 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重要的艺术品门类。
05 书法艺术的未来发展
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在传承方面,应该注重保留和弘扬传统书法的精髓,如笔法、结构、章法等, 同时培养新一代书法爱好者和专业人才。
挑战
全球化也意味着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书法艺术需要面对 来自其他文化的竞争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 ,书法艺术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墨法
总结词
墨法是书法艺术的重要一环,通 过墨色的变化来表现书法的层次
和韵味。
详细描述
墨法的运用涉及到墨的浓淡、干 湿以及蘸墨的方式。不同的用墨 技巧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丰富书法的表现力。
墨法的要点包括
掌握蘸墨的量和次数,以及根据 书写需要调整墨色的浓淡和干湿
度。
纸法
总结词
纸法是指书法作品所用的纸张及其处理方式,对书法作品的整体效 果有着重要影响。
结构
书法作品的结构是指字形的构造和排列,包括笔画之间的搭配、呼 应、平衡等,是构成作品整体美感的重要因素。
章法
章法是指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和排列,包括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 与行之间的呼应等,是形成作品整体风格的关键。
书法讲座提纲
![书法讲座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6dbdd18ff00bed5b9f31d07.png)
第一讲姿势与执笔
写字的姿势
执笔的方法
第二讲运腕与用笔
第一,五指执笔的部位
第二手,掌空虚、虎口张开。
第三,腕平掌竖,笔杆正直。
第四,执笔的高低。
总之,执笔的要领是:指实、掌虚、腕平、掌竖、五指齐力。
能够符合这几点就对了。
第三讲结体与布局
第四讲临摹碑帖
一、临摹碑帖的方法
二、怎样学楷书
三、怎样学行书
四、怎样学隶书
第五讲笔墨纸砚
笔:
毛笔,主要有狼毫(黄鼠狼毛)、羊毫、紫毫(野兔毛)。
墨:
墨主要有松烟、油烟两种。
松烟墨取材于松树烟、墨色黑而无光;油烟墨取材于桐油烟、菜油烟等,墨色黑而有烟光。
纸:
中国的纸,种类繁多,一般适宜于写毛笔字的是宣纸、毛边纸和元书纸。
砚:
由于材料不同、品类也甚为繁多、有所谓秦砖、汉瓦、玉砚、端砚、歙砚等等。
书法讲座(执笔方法)
![书法讲座(执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9e2dc8050876323112122a.png)
書法講座(執筆方法)一、硬筆執筆法要寫好硬筆字,首先要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猶如打乒乓毬須要先學會握拍一樣,方法不正確,就不能靈活地推擋扣殺。
同樣,執筆方法不當,寫出來的字就會出現筆畫乏力現象。
如果養成不正確的執筆習慣,就會使你的硬筆字難以長進。
所以學習正確的執筆方法,培養正確的執筆習慣,就是一項基本功練習。
在硬筆執筆上(以鋼筆爲例),我們所見的形式可謂花樣繁多,枚不勝舉。
主要表現和問題是:①有的人寫字時,將小拇指伸出來支撐在紙面上,這樣的執筆會産生一種不踏實的感覺,而且筆尖不易著力,寫出字來則顯得變化單調,線條乏力。
②有的人寫字時,用大拇指鈎住筆管,以食指頂端圧之,再用中指第一關節處抵住筆管。
這種執筆法是不科學的,從力學角度講,由於三指所執筆的部位不同,致使三指表現在筆管上的力量是不均等的,大拇指有力量要勝於食指的力量。
因此對於橫、豎、捺等筆畫,就難以如意地表現出來,整個字形則顯得瘦長有餘而寬綽不足,並且的向左傾倒的感覺。
③有的人寫字時,執筆的部位過於偏下,筆杆幾乎垂直,其結果是既會損壞筆尖,又易劃破紙面,而且因執筆的部位過於偏下,筆頭的活動範圍受到限制,所以寫出來的字必然出現縮頭縮尾、拘謹擁擠的面目,從而有失疏朗大方之風韻。
那麽什麽是正確的執筆方法呢?這主要看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鐵筆的特性,使寫出來的字流暢圓潤,重心安穩,挺勁大方,變化豐富。
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不必在執筆上繩求一律。
宋代蘇東坡說過“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
”根據這一要求,在此提供一種比較科學的執筆方法。
①用指部位:主要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這三指具體使用哪個部位去握筆呢?要用大拇指、食指的頂端內側、中指第一關節處或偏下處自然握住筆管,做到緊面不死,活而不脫,三指呈鼎足之勢,均勻用力。
對硬筆雖然只用三指提筆,但並不是說其餘二指就閑置不用,而只是沒有與筆管直接接觸而已,它們同樣起著輔助支撐作用,不可忽視。
②執筆部位:按照上面所說的用指部位執筆於筆杆兩部分交接處或稍偏下處。
书法基础知识讲座
![书法基础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6b601f6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0.png)
书法基础知识讲座嘿,各位书法爱好者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书法这门古老而又迷人的艺术。
书法啊,说白了就是写字的艺术,但可不是简单地拿起笔就瞎划拉。
这里面,学问大了去了!要说书法,咱们得先聊聊它的历史。
书法这玩意儿,跟咱们中华文化一样悠久,少说也得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古人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不好,能直接反映出他的性格、修养和气质。
所以啊,古代那些文人墨客,哪个不是书法高手?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那都是书法界的瑰宝,看得人那叫一个赏心悦目,心里头直痒痒,恨不得自己也能写出一手好字来。
书法啊,讲究的是“四法”: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
笔法就是怎么拿笔、怎么运笔,这里面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等等,听着就让人头大,但其实呢,你多练练,慢慢就上手了。
字法呢,就是单个字的结构和布局,你得让每个字都站得稳、长得俊,就像人一样,得有个好身材、好气质。
章法呢,就是整篇字的布局和排列,你得让整篇字看起来协调、美观,就像一幅画一样,得有远近高低、疏密有致。
墨法呢,就是怎么用水和墨,调出不同的浓淡干湿来,让字看起来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要想写好书法,那可得下点苦功夫。
你得天天练,时时练,手上磨出茧子都不带怕的。
记得我小时候,刚开始学书法那会儿,握笔都握不稳,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的,跟虫子爬似的。
但我妈说:“儿子,别怕,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就这样,我咬着牙,天天练,慢慢地,字就写得有模有样了。
书法啊,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修行。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你能静下心来,忘却烦恼,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古人云:“心静则明,水止则清。
”书法就是这样,它能让你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而且啊,书法还能培养人的耐心和毅力。
你知道吗?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往往要写上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
这中间,你得一直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耐心,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松懈。
所以啊,那些能写出好书法的人,往往都是特别有耐心和毅力的人。
书法讲座讲义
![书法讲座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2f1311eff00bed5b9f31d2b.png)
书法讲座讲义课题:中国书法简史授课人:时间:地点:听课人员:书法爱好者授课前言:(略)一、中国文字的起源说法(一)、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故名。
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1954年在西安半坡仰韶遗址,又出土了很多陶器,其口缘外往往刻有不同的符号。
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地区也发现了仰韶文化的文字符号。
经考征,这些符号即是简单的文字,有的已经释出。
至于大汶口陶器文字图的文字则是意符“热”字,已是合体图画的会意字。
太阳烤得下面起了火,就是热。
有人认为这些符号就是“结绳而治”以后的“书契”。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图画文字);表意文字,(字体表示语言中的词或词素);表音文字(拼音文字)。
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
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
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下面,我们按照年代顺序来介绍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说法(二)、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文字的创始人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
诸多学者说法不一,但都认为这时间大约相当于传说的五帝时期之初上至三皇时期。
二是文字创制的方法或途径。
在这个问题上,历代学者各抒己见,缺乏共识,这包括:1,文字源于结绳。
毛笔字教学《书法基础》专业知识讲座
![毛笔字教学《书法基础》专业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7b9fc000912a2161579291e.png)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长横 短横 凸横 细腰横
左尖横 右尖横 横钩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1、长横
运笔方法如前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2、短横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
笔 3、挫笔后向右偏
上边提边行笔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7、横钩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1、向左逆锋起笔 2、折锋右下顿笔 3、折锋向右中锋
行笔 4、作钩时提笔向
左下重顿 5、转锋回收至画
中后挫笔向左下出 钩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书法基础知识讲座
![书法基础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82e67d60172ded630b1cb6a8.png)
12
二王即王羲之、王献之,又称大令 小令,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 第一行书。
《兰亭序》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3
北魏大方广华严经 墨迹
鸭头丸帖,王献之书。
此系唐代模本,行草书二行 十五字,内容为王献之写给 亲朋的短札。行笔流畅舒展, 结体妍美质朴。笔迹转折清 晰,起落分明,气脉相连, 系王献之“极草纵之致”, 变通古法,于神驰之际寄兴 于万象、潜心于笔端的真趣 流露。
卫夫人《近奉帖》。卫夫人师承钟繇,是我国书法史上最重要女书家之 一。她不但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突出成就,而且在书法艺术理论方面也 有重大建树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她撰有《笔阵图》一卷,对后世影 响深远。王羲之少年时曾拜在门下,学习书法。
14
王珣《伯远 帖》,纸本, 行书,5行 47字, 25.1cmx17. 2cm,被誉 为天下第五 行书
量
峄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
铭
年(前 219)李斯书 高
文
218厘米,宽84厘米
8
越王勾践剑铭铭文,此风格与当代之 美术字相近,而与书法精神相悖,某种艺 术,其对于细部的装饰夸大到了繁琐、成 为一种负担的时候,就意味这一路风格的 穷途末路不远了。
“春
越秋
王《
鸠越
浅王
,勾
பைடு நூலகம்自践
乍剑
用铭
剑》
秦 古 隶
”鸟 虫 篆
的书写特征是:线条有棱有角,长短不一,
结体或大或小,或正或斜,自然质朴,毫
无造作。
殷
商
早
期
征
讨
卜
辞
甲骨文百家姓局部
5
2、先秦(周朝晚期至秦朝统一,即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法简史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1 甲骨文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
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
2 金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
兴盛于周代。
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
3篆书•大篆(石刻文)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
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
4篆书•小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5 隶书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
"隶书,篆之捷也"。
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
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6 草书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
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7 楷书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
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
8 行书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第五节学习书法的方法学书法主要靠引导。
靠字帖引导和老师引导。
学书一般经过选帖、读帖、摹帖、临帖、出帖、集字创作、创作步骤。
1、选帖临摹时选帖很重要。
选帖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选古代书法家的代表作,二是所选字帖要与自已的情趣相契,书坛对选什么帖入门众说纷纭。
一般主张先临正书(篆、隶、楷)书体。
因为它们讲究笔法,而且点画清晰,易于掌握。
行、草书结体变化较大,运笔复杂,初学者难于掌握。
在篆、隶、楷三种这种书体中,一般又以楷书、隶书入手为多,楷书可选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玄秘塔》、《神策军碑》等。
这些唐代楷书法度森严,结体端庄,从笔法,结字法来看十分完美,且碑石清晰,字形完整,利于初学;隶书右选用《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礼器碑》、《乙英碑》等,这些汉碑古朴端庄,容易入门。
2、读帖选好字帖后,不应急于动笔临,而要先仔细看帖,分析字的特点,这叫“读帖”。
读帖可先察用笔,即它的起笔、收笔,藏锋、露锋以及中侧粗细,转折提按等特点,再看笔画的笔势,结字的正侧,向背、疏密、大小的特点,然后再分析一下字与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关系,从用笔、结字、章法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反复揣摩,然后再临写。
在写的过程中要力争能将其特点反映出来。
读帖中分析得越仔细,理解得越深刻,动笔时就会反映得越全面。
3、摹帖摹帖是将半透明的纸,如拷贝纸或油光纸等蒙在字帖上,将字的轮廓线用细笔钩描下来,称双钩本;如在轮廓线内再填内墨,称为双钩填廓本。
这原是古人用来复制法帖的一种手段,后来初学者了有直接在蒙纸上按帖摹写的,称之为“描红”。
摹帖易得字形,是临帖的辅助手段。
对学龄儿童来说此法是入门的种方法,但对感觉较好的学书者来说,一般不用此法。
不过,在临帖时遇到个别难写的字,写了多遍以后仍然感到有差距,则不妨用摹帖的办法先写一遍,然后再徒手临写,将会有助于进展。
4、临帖临帖分为对临、背临和意临三种。
“对临”是指临帖时边看字帖边完写,看一笔写一笔或看一个偏旁写一个偏旁。
临帖时要求点画的用笔及结字的态势尽可能形似,使所写的字与原帖接近。
临一定要遵守“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原则,即先认真看字帖,对所要写的字的笔画、笔法、结构特点加以分析、记忆,然后再写。
写完后要将年写的字与字帖中的字进行对照,比出不足,然后再写。
每个字临写三遍即可,绝对不能只临一启遍而不对照,也不宜一个字临数十次,这样会感到厌倦。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逐渐减少写一个字的看帖次数,直到看一次写一个字,最后甚至不看帖背着写,这叫“背临”。
通过较长时间的对临、背临,做到形准神完,形神兼备,则可进入“意临”,即用遗貌取神的办法临帖,使临作与原帖相比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种临习实际上已加入了自己的观点。
5、出帖经过对字帖反复临摹后,对此帖的形神均已基本掌握以后,可换同一类型的字帖继续临习,以巩固学到的技法和造型能力。
待这一系统的技法熟悉以后,再转益多师,学别的类型的字帖。
这是由初级的“入帖”向高级的“出帖”阶段的过渡。
入帖得技法,出帖得已貌,诚如清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的:“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
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先要入,后再出。
古人云:“入帖难,出帖更难。
”出帖需要有对古人多种风格流派佳作的“入帖”为基础,再加上对多种书体的摹习,以获得变通的能力,从而融会贯通,第六节书法的形式书法样式是多种多样的。
历代书法家遵循的书法样式约定俗成,有一定的规律,但又无严格的定式。
传统的样式有:1、中堂中堂指较大幅的作品(整幅三尺宣以上),以古来多悬挂厅堂正中而得名。
中堂一般长大于宽,竖幅布局,偶有正方形中堂或横式布局者。
其内容不限,从一字到若干行字均可。
中堂两侧赏配有对联。
2、对联对偶工整,平仄协调的两个句子称为对联,也称楹联。
对联右边的叫上联,左边的叫下联。
一般上款题于上联的右侧,下款落于下联的左侧。
对联一般少则三四字,多则七八字,若字数多至十数字以上的长联可以用“龙门对”的形式来书写,其排列次序均由外向里互为对称地书写,即上联行序为自右向左排列,下联行序为自左向右排列,落款也同例。
3、条幅和屏条条幅是窄长形式的书作。
成偶数排列起来则称为屏条。
屏条有四屏条、六屏条等,由屏风的形式演化而来,独幅条幅的形式亦由此演化而成。
4、横幅、长卷尺幅横长竖短的书法作品称为横幅(或横披)。
横幅可由右至左写横式一行字(二字以上),亦可用竖行由右至左若干行字,行式也有多样。
将若干张条幅横着连接成接长尺幅的作品叫长卷。
由于长卷太长,无法悬挂,只能手捧摊开欣赏,因此又叫手卷。
手卷多写长篇诗文。
1、斗方和册页长宽在一尺左右,,基本上呈方形或长方形的书作称为斗方。
将斗方这样小而呈长方形或方形的作品以单片式的方法装成一盒,或将若干张单片连在一起,装裱成折叠式的一册谓之册页。
在现成装裱好的单片式或折叠式册页上书写的作品也称册页。
2、扇面扇面有团扇和折扇。
团扇为圆形或椭圆形,书写时每行字数要就着圆形来排列;折扇的扇面因上大下小,书写时也往往采用字数多寡相间的手法,或适合扇形弧线式规律的章法,以求得能篇的匀称和协调。
7、团扇:团扇又叫纨扇,多为平坦的圆形或椭圆形,古时常用绢素制成。
团扇中的书法就环形取势,书写内容及字数皆因扇形及执扇人喜好而定,一般团扇左右两边的字数相等排列对称。
第七节书法章法章法就是对一幅书法作品进行全盘的安排,又称作是大布白,或者叫篇章结构,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幅作品的艺术要求,不仅需要把每个单字写好,而且应当把众多的字成完整的章。
无论字与字间、行与行间,以至天头地脚、题款用印,都须作一番总体设计,合理布局。
作品内容怎样排列、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
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组成部分。
正文、款式、印章是书法作品的三个组成要素,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三者确一不可。
1、章法总则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萦带,连绵,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气运,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2|书法作品正文的布局形式书法作品正文的布局形式有四种。
即有行有列、有行无列、有列无行、无列无行。
2、题款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
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
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
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双款: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
双款,就是在右上位置书写赠送对象,在左下位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内容。
如对联,则须将上款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联的左下方,以示礼貌谦逊。
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 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年”。
1) 上款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
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
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词(1) 写给长辈: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是款的题法一般称XX同志,xx先生,xx方家,XX女士,XX 老师。
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XX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XX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世耐先生清赏、宝星方家正(2) 写给同辈: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XX同志,XX书友,XX仁兄,XX同窗,XX大兄XX贤弟,XX小妹,XX学友等。
这里应当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XX大姐,XX二哥等。
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
如:长生书友惠存剑明贤弟雅属(3) 写给晚辈: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XX学生,XX贤契,XX贤侄,XX爱孙,XX爱女等。
如:丽珍侄女铭记(4) 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王阁序句杜甫诗客至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以略正文出处题款。
2、下款下款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姓名(号字)+谦词1)时间(1) 年份的别称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2)季节的别称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3)、农历月份的别称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