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抵抗力
霍乱弧菌对干燥、加热和消毒剂均敏感。一 般煮沸1-2分钟,可杀灭。正常胃酸中 仅能存活5分钟。但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 间较长
流行病学
霍乱自古以来即在印度恒河三角洲呈地方性流行, 1817~1923年百余年间发生过六次世界大流行。 于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koch从埃及患者粪便 中首次发现了霍乱弧菌。1905年Cotschlich 在埃 及西奈半岛EL-Tor检疫站从麦加朝圣者尸体分离 出类似霍乱弧菌菌株,命名为EL—Tor弧菌,后将 EL-Tor弧菌所致疾病称为副霍乱。由于两种弧菌 的形态和血清学特性基本一样,临床表现及防治 也完全相同,故1962年5月第十五届世界卫生大 会决定将两者所致的疾病统称为霍乱。1820年该 病传入我国,解放前每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我国, 曾引起上百次大小流行,解放后几乎绝迹,但近 年与国外交往频繁,极易从国外再度传入。有形 成第八次世界大流行趋势。
古典型 埃尔托型

-(+)



-(+)
-(+) (+)-

+(-)

+(-)




O139 - - - + +(-) + - +
并发症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急性肺水肿
诊断
(一)诊断标准 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 1.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在疫区内有典型的霍乱腹泻的呕
病原学
(一)分类
1.O1群霍乱弧菌 包括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 型。本群霍乱弧菌是霍乱的主要致病菌。
2.非O1群霍乱弧菌 本群弧菌鞭毛抗原与O1群相 同,而菌体(O)抗原则不同,又称为不凝集弧 菌。根据O抗原不同可分为137个血清型。1 992年发现O139型
3.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 本群在体内不产生肠毒 素,没有致病性。
2.口服补液法 霍乱患者肠道对氯化钠的吸收较差,但对钾、
碳酸氢盐仍可吸收,对葡萄糖吸收亦无影响,而且葡萄糖
的吸收能促进水和钠的吸收。因此对轻、中型脱水的患者 可予口服补液。口服液配方有:①每升水含葡萄糖20g、 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和氯化钾1.5g;②每升水含葡 萄糖24g、氯化钠4g、碳酸氢钠3.5g、柠檬酸钾2.5g。成 人轻、中型脱水初4~6小时每小时服750ml,体重不足 25kg的儿童每小时250ml,经后依泻吐量增减,一般按排 出1份大便给予1.5份液体计算,也可采取能喝多少就给多
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鉴别诊断
一急性细菌性肠炎 二病毒性胃肠炎 三急性细菌痢疾
治疗
(一)一般处理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 本病列为甲类传染病,故对患者应严密隔 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培养致病菌连 续3次阴性为止。对患者吐泻物及食具等均 须彻底消毒。可给予流质饮食,但剧烈呕 吐者禁食,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重症者 应注意保暖、给氧、监测生命体征。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霍乱弧菌经口进入人体胃部,当胃酸缺乏或被稀释或 入侵菌量较多时,便经胃抵达肠道后通过鞭毛运动,以及弧菌产生的 蛋白酶作用,穿过肠粘膜上的粘液层,在毒素协同菌毛和胡乱弧菌血 凝素的作用下,粘附于小肠上段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并不侵入肠 粘膜下层,在小肠的硷性环境中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的肠毒素,细 菌崩解还可释出内毒素。霍乱肠毒素为分子量84kd的蛋白质,由亚单 位A和B组成,肠毒素借助于亚单位B与细胞膜表面的单涎酸神经节苷 脂结合,使活性亚单位A进入细胞膜,A单位中具二磷酸腺苷(ADP) ―核糖基转移酶活性,刺激ADP―核糖,使其转移到具有控制腺苷环 化酶(AC)活性的三磷酸鸟呤核苷(GTP)结合蛋白中,使GTP酶 活性受到抑制,GTP不能水解成GDP,使AC活性相对增强,促使细 胞内三磷酸腺苷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cAMP浓度的急剧升 高,抑制肠粘膜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并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氯化物和 水,导致肠腔水份与电解质大量聚集,因而出现剧烈的水样腹泻和呕 吐。
流行病学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一定 的免疫力。能产生抗菌抗体和抗肠毒素抗体,但 有再感染的报告。
(四)流行季节与地区 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 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流行地区以沿海 一带为主。
(五)O139型霍乱弧菌的流行特征 病例无家庭 集聚性,发病成人为主,男性多于wenku.baidu.com性病例。主 要经水和食物传播。以O139型霍乱是新发现的 流行株,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霍乱肠毒素还能促使粘膜杯状细胞分泌粘 液增多,使腹泻水样便中含有大量粘液。 此外腹泻导致的失水,使胆汁分泌减少, 因而腹泻出的大便可成“米泔水”样。 除肠毒素外,内毒素和霍乱弧菌产生溶血 素、酶类及其他代谢产物,也有一定的致 病作用。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二)病理生理 1.水和电解质紊乱 2.代谢性酸中毒 (三)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
(2)循环衰竭 (3)尿毒症酸中毒 (4)肌肉痉挛 (5)低血钾
临床表现
3.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 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约三分之一患者 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 出现发热反应,体温约38~39℃,持续1~ 3天自行消退。 整个病程平均3~7天,也有长达10余天者。
(五)抗原结构
霍乱弧菌具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 鞭毛(H)抗原。 H抗原为霍乱弧菌所共有;O 抗原特异性高,有群和型两种抗原,是霍乱弧菌 分群和分型的基础。群的特异性抗原有100余 种为相。O结1O合群1又群弧可霍菌分乱所为弧共三菌有种特,血异A清抗抗型原原,有与即AB稻、或叶B/、型和C(三CIn种a抗b。原a,A 原型,含AC),小川型(Ogawa,异型,含AB)和 彦岛型(Hikojima,中间型,含ABC)。O139群霍 乱交C弧叉因菌凝子与 集 单O , 克1与 隆群O 抗霍体1乱群也弧霍不菌乱发的弧生多菌反价特应诊异。断性血的清 A不 、发 B生 、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 是重要传染源。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近来已有动物 (含水生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值得 重视。
(二)传播途径 本病是胃肠道传染病,主要 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 而传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
霍乱弧菌能产生肠毒素、神经氨酸酶、血 凝素,菌体裂解后能释放出内毒素等。其 中霍乱肠毒素在古典型、埃尔托生物型和 O139型霍乱弧菌均能产生,且互相之间 很难区别。肠毒素具有免疫原性,经福尔 马林处理后所获得的无毒性霍乱弧菌肠毒 素称为霍乱原,免疫人后产生的抗体,能 对抗肠毒素的攻击。
霍乱弧菌体表有一种特殊的菌毛,能与肠 毒素协同调节表达,称为毒素协同菌毛。 其在霍乱弧菌定居人类肠道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被称为“定居因子”。
(二)临床类型
临床表现 脱水(体重%) 精神状态 音哑
轻型 5%以下 尚好 无
皮肤
稍干,弹性略差
发绀 口唇
无 稍干
眼窝、囱门凹陷
稍陷
指纹皱缩 腓肠肌痉挛 脉搏
不皱 无 正常
血压(收缩压)
正常
尿量 血浆比重
稍减少 1.025~1.030
中型 5~10% 呆滞或不安 轻度 干燥,乏弹性 易抓起 存在 干燥
明显下陷
皱瘪 痉挛 细速
12.0~9.3kPa
很少,500ml以下 /24小时
1.030~1.040
重型 10%以上 极度烦躁或静卧不动 音哑失声 弹性消失,抓起后久
不恢复 明显 极度干裂 深凹,目闭不紧,眼
窝发青 干瘪 明显痉挛 微弱而速或无 9.3kPa以下或测不

少尿或无尿
1.040以上
实验室检查
(四)生化反应
➢ O1群霍乱弧菌和非O1群霍乱弧菌均能发 酵蔗糖和甘露糖,不发酵阿拉伯糖。非O1 群霍乱弧菌对蔗糖和甘露糖发酵情况不同。 此外埃尔托生物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乙酰 甲基甲醇。O139群霍乱弧菌能发酵葡萄 糖、麦芽糖、蔗糖和甘露糖,产酸不产气, 不发酵肌醇和阿拉伯糖。氧化酶试验和明 胶试验阳性,对绵羊红细胞溶血试验结果 不定,对多粘菌素和复方新诺明不敏感, 鸡血球凝集试验阳性。
霍乱
概述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 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 地区腹泻的主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 国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 者仅有轻度腹泻;典型患者出现剧烈吐泻大量米 泔水样排泄物,并引起严重脱水、酸硷失衡、周 围循环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少的办法。重型、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则先行静脉补液,待 病情好转或呕吐缓解后再改为口服补液。
(四)对症治疗 1.纠正酸中毒 2.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 3.纠正低血钾 4.抗肠毒素治疗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提高人群免疫力
严重脱水,脏器实质性损害不重。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 6天。典型患者多急骤起病,少数病例病前 1~2天有头昏、倦怠、腹胀及轻度腹泻等 前驱症状。典型病例病程通常分为三期。
临床表现
(一)病程分期
1.泻吐期 以剧烈的腹泻开始,继而出现呕吐。一 般不发热,仅有少数低热。
(1)腹泻: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 烈腹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轻度 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每日10余次 至数10次,甚至大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数。 大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或无 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
吐的症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 痉挛者。虽然粪便未培养出霍乱弧菌,但并无其 他原因可查者。如有条件可作双份血清凝集试验, 滴度4倍以上者可诊断。 32.疫源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前5天内有腹泻 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诊断
(二)疑似诊断 1.具有典型霍乱症状的首发病例,病原学检
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与霍乱患者有明显接触史,
(2)呕吐:一般为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 为胃内食物残渣,继之呈“米泔水”样或清水样。
临床表现
2.脱水期 (1)脱水
轻度
中度
皮肤弹性
轻度减低 中度减低
皮皱恢复时间 1-2秒 2-5秒
眼窝
稍凹陷
明显下陷
指纹
正常
皱瘪
声音
正常
轻度嘶哑
神志
正常
呆滞或烦躁
尿量
正常

血压
正常
轻度下降
重度 重度减低 5秒以上 深度凹陷 干瘪 嘶哑或失声 嗜睡或昏迷 无尿 出现休克
治疗
(二)补液疗法 合理的补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补液的原则 是: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 见尿补钾。
1.静脉补液法 静脉补液可采用5:4:1溶液,即每升液体 含氯化钠5g,碳酸氢钠4g和氯化钾1g,另加50%葡萄糖 20ml;或用3:2:1溶液,即5%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2 份、1.4%碳酸氢钠液1份或1/6mol/L乳酸钠液1份。输液量 与速度应根据病人失水程度、血压、脉搏、尿量和血球压 积而定,严重者开始每分钟可达50~100ml,24小时总入 量按轻、中、重分别给3000~4000、4000~8000、 8000~12000ml。小儿补液量按年龄、体重计算,一般轻、 中度脱水以100~180ml/kg/24小时计。快速输液过程中应 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肿。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 (二)血清学检查 (三)病原学检查 1.粪便涂片染色 2.悬滴检查 3.制动实验 4.增菌培养 5.核酸检测
实验室检查
6.鉴别试验
鉴别试验 Ⅰ组霍乱噬菌体裂解试验 Ⅴ组霍乱噬菌体裂解试验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鸡血清凝集试验 Ⅴ-P试验 绵羊血球溶血试验 O139弧菌抑制试验 O139血清凝集试验
(二)形态及染色
菌体短小,稍弯曲,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和荚 膜,长约1.5~2.0μm,宽0.3-0.4μm。菌体尾端有 鞭毛,运动极为活泼,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流星样 一闪而过,粪涂片呈鱼群排列。O139型菌体单端 有一根鞭毛
(三)培养特性
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属兼性厌氧菌。 在硷性(Ph8.4~8.6)蛋白胨培养基上易于生 长。可以抑制其他细菌生长。 O139型霍乱弧菌能在无氯化钠或30g/l氯化钠 蛋白胨水中生长,而不能在80 g/l浓度下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