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
普通化学教案物质结构基础
表面吸附与反应
表面吸附的概 念:物质在固 体表面上的聚
集现象。
表面吸附的原 理:由于表面 分子的作用力 与内部不同, 导致气体分子 在表面上的聚
集。
表面吸附的分 类:物理吸附 和化学吸附。
表面反应的定 义:在表面吸 附的基础上, 表面上的分子 与其他分子或 离子发生化学
反应。
界面现象与性质
润湿现象:液体在固体表面 铺展的现象
相变:晶体在不同 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发生结构转变的现 象
晶体缺陷对相变的 影响:缺陷可以促 进或抑制相变的发 生
相变在晶体缺陷中 的应用:通过控制 晶体缺陷来调控材 料的性能和功能
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硬度、熔点、导电性等。
不同晶体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不同,如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 展性。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
反应速率常数:描 述化学反应快慢的 物理量
活化能:反应进行 所需的最低能量
反应机理:化学反 应的步骤和过程的 描述
催化剂:降低反应 活化能,加速反应 进程的物质
溶液中的相变与热力学
相变:溶液中物质 状态的变化,如溶 解、结晶等
热力学基本概念: 如熵、焓、自由能 等在溶液结构中的 意义
振动与转动的能量:较低,常温下即可发生。
振动与转动的光谱特征:可通过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进行检测和研究。
分子的极性
影响因素:元素的电负性、 键的极性、分子构型等
定义: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 不重合,导致分子表现出极 性
极性分类:永久极性、诱导 极性、取向极性
物理性质:溶解度、熔点、 沸点等
分子光谱与分子能级
THANK YOU
汇报人:XX
表面张力:液体表面抵抗变 形的能力
生物化学第5章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9
α-螺旋
特征: 每隔3.6个AA残基螺旋上升 一 圈,螺距0.54nm; 螺旋体中所有氨基酸残基R 侧链都伸向外侧; 每个氨基酸残基的>N-H与 前 面第三个氨基酸残基的 >C=0形成氢键,肽链上所有 的肽键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取向几乎都平行于螺旋轴。
原胶原纤维中原胶 分子的排列
一股原胶 原 蛋白 分子
原胶原蛋白分子中的 单链 (左手螺旋)
胶原纤维(collagen fibril)中原胶原蛋白分子的排列19
胶原纤维通过Lys-Lys的交联得到进一步稳定和增强
20
六、 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1.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在蛋白质分子中,特别是球状蛋白质中,由若干 相 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即α-螺旋、β-折叠片和β-转 角等 )彼此相互作用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在空 间上能 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 单元,称 超二级结构或模体(motif)或折叠花样 (folding motif)。
类型:αα; β α β ; β β
∆G = ∆H –T ∆S ∆G is change in Gibbs Free Energy. If the ending state
is lower in free energy than the starting state, reaction will proceed spontaneously. ∆H is change in Enthalpy. Enthalpy is the energy from bonds and attractive interactions. Negative ∆H is favorable. (e.g. forming more bonds.) ∆S is change in Entropy. Entropy is disorder. Positive ∆S is favorable. (e.g.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disorder.)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特别提醒】①结合水主要与维持细胞的基本
活性有关,如晒干的种子再加热失去结合水后则永
远不能萌发。
②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的
新陈代谢越旺盛,其抗性越小;若该比值越小,生
物的新陈代谢越缓慢,其抗性越大。
14
无机盐
含量很少:1%~1.5%
1) 2)
存在方式:大部分以离子的形式,少量与其他化 合物结合。 生理功能:
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连
接在一起。这些肽链不呈直线, 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形 成非常复杂的空间结构。如图12
22
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肤称前胰岛 素原,接着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肤被 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 水解,生成胰岛素和一个C肽(如图所示)。胰岛素原水 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 )
28
有关蛋白质类物的计算问题
(1)蛋白质类物质形成过程中肽键、水分子 的计算 由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可知,蛋白质形成过程 中每形成一个肽键,同时失去一分子水,即形成的 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数-肽链条数 (2)形成的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 和-失去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特别提醒】有时还要考虑一些其他化学变化 过程,如二硫键(―S―S―)形成等。
26
(6)部分抗原: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 原。某些抗原成分是蛋白质。如红细胞携带的凝集 原、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衣壳,其成分都是蛋白 质。 (7)神经递质的受体:突触后膜上存在的一些 特殊蛋白质,能与一定的递质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 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或发生抑制。 (8)朊病毒: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微生物,其成 分为蛋白质,可导致疯牛病等。
普化第一章
用来描述体系状态的物理量(p、T、V、H、 U…)叫做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征
体系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值一定
体系变化时,状态函数值的变化只与体系 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变化值为零
1.1.3 过程和途径
1.1 热力学基本概念
热力学:专门研究能量相互转变过程中所遵 循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化学热力学:用热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化 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问题、化学反应方向 问题以及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1.1.1 体系和环境
被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或空 间称为体系(系统)。
体系之外并与体系有密切联系的那部分物质 或空间称为环境。
体系分类:敞开体系 封闭体系 孤立体系 依据: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有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敞开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 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 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
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没有 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敞开体系
封闭体系
孤立体系
1.1.2 状态和状态函数
始态
p1=100 kPa T1=298K
恒温过程
p2=200 kPa T1=298K
恒压过程
恒压过程
p1=100 kPa T2=398K
恒温过程
p2=200 kPa T2=398K
终态
1.1.4 热力学能
热力学能(内能): 是体系内各种形式的能量的总和,用符号U
表示。单位: J 或 kJ
热力学能特点: 状态函数; 其绝对值不可测量; 具有加和性
1.1.5 热和功
普通化学课件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普通化学课件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周期 系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周期系
(Atomic Structure and the periodic table)
(引言)物质结构的研究对于化学乃至整个自然 科学的研究来说,相当于基石的作用。因为结构决 定性质,只有深入了解物质的深层结构,才有可能 深入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量 子 化— 学化 学 键 ( 化 学 反 应 中
物
质
结
构 结
构
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 化— 学分 子 和 晶 体 的 结 构 、
)
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简史: 道尔顿(英)——1803.原子论
“近代化学之父”
汤姆逊(英)——1897.发现电子。“蛋糕”模型 1906.获Nobel奖
卢瑟福——1911.“行星式模型” 解释了散射现 象
Planck常数)。一束单色光,有n个光子,具有的能
量E = n·h(nN,Einstein光子学说)。
§5.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Spectrum of the hydrogen atom and Bohr’s model )
一、氢原子光谱(Spectrum of the hydrogen atom)
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讲解课件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5-368张PPT - 副本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即旧化学键的 断裂与新化学键的生成的理解程度以及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 的判断。 A 选项中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B 选项中 没有离子键的断裂,也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C 选
- 项中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生成; D 选项中反应前有 Na+与 O2 2 的
【解析】
KOH 中含有 K+和 OH-有离子键也有共价键,
属于离子化合物,A 正确; N2 属于单质,含有 N≡ N,B 不正 确; MgCl2 中含有 Mg2+和 Cl-只含有离子键, C 不正确; NH4Cl 中含有共价键,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属于离子化合物, D 不正确。
【答案】 A
(1)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 HCl 溶于 水、NaCl 晶体熔化。 (2) 许多非金属单质和许多共价化合物在熔化时并不破坏 共价键,如 O2、HCl、CO2、H2O 等。
【解析】 NH4Cl 中既含有共价键,也含有离子键,A 错; 非金属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 HCl,也 可能为单质如 H2、 O2,B 错;NH4NO3 为离子化合物,C 错; 共价化合物,最少含有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原子是 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的,D 对。
【答案】 D
(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如 Na2O2、CaC2、 NH4Cl、NaOH、Na2SO4 等。 (4)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等。 2.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大、熔点高, 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能量。
熔点、沸点、溶解度
,而
化学键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③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
第5章物质结构基础《普通化学》(第五版)PPT课件
pz轨道投影
dxy轨道投影
图5.5 原子轨道形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5
(3) 磁量子数 m 的物理意义:
m 的取值: m = 0,1,2,···l, 共可取2l + 1个值 确定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除s轨道外,都是各向异性的
p轨道, m=-1,0,+1,有三个伸展方向 d轨道, m=-2,-1,0,+1,+2有五个伸展方向
r2 = x2 + y2 + z2
r
θ
• P(x,y,z)
z = r cos θ
φ
rsin y
x
x = r sinθ cos φ
y = r sin θ sin φ
图5.3 球面坐标变换
r12 rr2 rr2s1in(sin )r2s1i2n 22 82m(EV)0
h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0
31
6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量估算
多电子原子存在能级交错的现象,如何估算主量子 数n和角量子数l 不相同的两个能级的能量高低呢?
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教授根据原子轨道能量与量子 数n 和l 的关系,归纳得到了一个近似规律:
l=p
不同时,可以
n =3
l=s
发生能级交错
的现象。
n =2
n =1
l 相同时
n 相同时
图5-11 不同量子数的原子轨道能级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4
5.2.2 核外电子分布原理与方式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要服从以下规则: 泡里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洪德规则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补充规则,用以解释以上规则 不足以说明实验事实的一些特例。
(人教)高考化学(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5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基础课时1
质子数
考点一
考点二
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_失__去__电子, 形成阳离子,表现出_还__原__性,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2) 非 金 属 元 素 原 子 的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一 般 大 于 或 等 于 4 , 较 易 _获__得__电子,活泼非金属原子易形成阴离子。在化合物中主要 显负化合价。 (3)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氦为2电子)稳定结构, 不易失去或得到电子,通常表现为0价。
考点一
考点二
提醒:①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规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 不能孤立地应用其中一条,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 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M层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 个电子。 ②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时要注意审题和书写规范:看清是原子还 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勿忘记原子核内的“+”号。
考点一
考点二
[题组精练·提考能]
题组一 原子的构成 1.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蕴含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总能量。在地 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 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2He 原子核内含有 4 个质子 B.32He 原子核内含有 3 个中子 C.32He 和42He 互为同位素 D.42He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所以42He 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考点一
考点二
பைடு நூலகம்
题组二 以同位素为核心的概念辨析
3.具有广泛用途的2670Co 放射源首次实现了国内批量生产。另外, 钴还有多种原子,如5267Co、5277Co、5287Co 和5297Co。下列关于钴原 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267Co、5277Co、5287Co、2579Co 和6207Co 是摩尔质量不同的五种同素 异形体 B.6207Co 放射源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其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等于
第五章物质结构基础
5.1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5.1.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5.1.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1.3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5.1.4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像 5.1.5四个量子数
5.1.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经典物理学概念面临的窘境
Rutherford “太阳-行星模型 ”的要点 :1.所有原子都有一个核即原子核(nucleus);
象的图形称为电子云图。电子云不是一个 科学术语, 而只是一种形象化比喻.
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电子云的形状是不相 同的,s 态的电子呈球形对称分布,在原子核 附近电子出现的概率最大。
p态电子云与角度有关,其电子云空间分布 图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哑铃”形分布, 其几率密度最大的地方不是在原子核附近, 而是分别在三个坐标轴的方向上。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遵循 不确定原理和统计性,因此不能根据经典力 学的方法,用动量和坐标来描述核外电子的 运动状态,而只能用量子力学规律来描述。 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可以用描述经典波 的方法来描述电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任何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都可以用一个波 函数来描述,通常波函数用(x,y,z)表示。
状态变化规律的基本方程之一,是二阶偏微分 方程。
对于一个质量为m的微粒来说,当它处于势 能为V的力场中运动时,其每一个定态可以用
满足这个方程的合理解的波函数来描写,与 每一个相应的常数E,就是微粒处在该定态
时的能量。
波函数是薛定谔方程的一个解。薛定谔方程
有无数个解,只有合理的解才能用作描述电子 运动状态的波函数。
(2)曲线是由若干个峰所组成的。它们符合 的规律是有n-l个峰。
(3)当n 相同,l 不相同时,虽然它们所具 有的峰数不一样,但是它们概率最大的主 峰却具有相似r值。
物质结构基础
光有波动性,用表征波动性的波长(λ)和频率(v)描述。1905 年,爱因斯坦
(A.Einstein,1879~1955)受普朗克量子理论的启发提出了光子学说,认为光
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还具有动量,对一个光子而言,其E和p分别为:
E = hv
(1-1)
·8·
第 1 章 物质结构基础
p = mv = h /λ
速度射出,其德布罗意波长又为若干?
解:普朗克常数h = 6.626×10-34J·s,1J = 1kg·m2·s-2
对于电子,由式 1-3:
λ
=
h mv
=
6.626 ×10−34 ×103 g ⋅ m2 ⋅ s −1 (9.11×10−28 g )(5.97 ×106 m ⋅ s −1 )
=
1.22 ×10−10
在微观世界中,量子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微观粒子运动的重要特征。 量子论提出的所谓“连续”或“不连续”的概念,实质上就是量的变化有没 有一个最小单位。在描述宏观物体运动规律性的经典物理学中,许多物理量 是可以连续变化的。例如物体的电量的测量可以为几十库仑或零点几库仑, 仿佛物体的电量可以增减任意一个无穷小量。但从微观角度分析,物体的电
表为牛顿,认为光是一种作直线运动的微粒,不同种光的微粒有不同颜色,
白色是各种微粒的混合结果。波动学说的代表为惠更斯(Christian Huygens,
1629-1695),认为光是一种波,不同波长的光波有不同颜色,白色由各种波长
的光波混合而得。
证明光是粒子的论据有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和光电效应等。证明光的波
在宏观物体中,物理量的量子化特征常常难以觉察出来。例如测出的电 量往往都是最小单位一个电子电量的极大倍数,但对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 就完全不同了,一个一个的电子电量的增减就不可认为是连续变化了。因此, 不连续性是微观世界的重要特征。
2019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5章 第1节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 Word版含解析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基础知识自查]1.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2)核素(原子)符号表示 A Z X 表示质子数为Z 、质量数为A 、中子数为A -Z 的核素原子,如氘21H 。
(3)微粒中的“各数”间的关系①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②电性关系⎩⎨⎧ 原子(A Z X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Z )= 核电荷数=原子序数阴离子(A Z X n -):核外电子数=Z +n 阳离子(A Z X n +):核外电子数=Z -n2.元素、核素、同位素(1)“三素”关系及含义(2)几种重要的核素及其应用(3)1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12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13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1[应用体验]现有下列9种微粒:11H、21H、136C、146C、147N、5626Fe2+、5626Fe3+、168O2、168O3。
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1)11H、21H、31H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________,它们互称为_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微粒是____________。
(3)5626Fe2+的中子数为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4)11H、21H与16O、18O形成的H2O的种类有________种。
(5)互为同位素的为________________。
(6)对于A Z X n b,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要求:每小题分别写出符合题意的两种粒子,且从以上所给微粒中选择):①Z、n、b相同而A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n、b相同而Z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A、Z、b相同而n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Z、n、A相同而b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5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51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课件
12/12/2021
30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第三十页,共五十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经典版)
2.用 A+、B-、C2-、D、E、F、G 和 H 分别表示含有 18 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元素是___K___、B 元素是__C__l__、C 元素是__S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题组一 等电子粒子的判断与应用 1.A+、B+、C-、D、E 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中,每 个粒子均有 10 个电子,已知: ①A++C-===D+E↑;②B++C-===2D。
12/12/2021
28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第三二十八页,共五十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经典版)
请回答: (1)C-的电子式是_____··O_····_··H__]_-______。 (2)分别写出 A+和 D 反应、B+和 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N__H_+ 4__+__H_2_O____N__H_3_·_H_2_O_+__H__+_____、 _________H_3_O__+_+__N_H__3=_=_=__N_H__+ 4 _+__H_2_O_________。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经典版)
第5章 物质结构(jiégòu) 元素周期律
第1节 原子结构
12/12/2021
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第一页,共五十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经典版)
考试说明
1.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的表示方法。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 行有关计算。
12/12/2021
《工程化学》教案
《工程化学》教案总纲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工程化学》是全校非化学化工专业理工科本科生校级必修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工程化学是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传递、生命科学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的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该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将化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传授给学生,通过介绍化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把化学对人类进步的影响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
二、课程内容:工程化学课程内容包含绪论、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化学反应原理、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水体保护、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等六部分。
纵观工程化学所含内容可知,该课程内容较为庞杂。
具有三多的特点;即所谓内容头绪多、原理规律多(涉及原理、规律几十个)、概念定义多,由于该课程具有上述特点,加之微观结构看不见、摸不到。
因此,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
三、教学对象: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本科新生。
四、教学时间: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五、教学指导思想:1.从工程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讲授《工程化学》,体现21世纪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精神和世界工程教育思想。
2.严格按《工程化学》教学大纲及《工程化学实验大纲》进行教学,注意课程内容的准确定位和整体优化,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开设的实验及课堂讨论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知识创新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1.系统与环境、反应进度、化学计量数;2.气体分压定律,大气相对湿度,等离子体;3. 稀溶液的依数性;3.晶体及其性质;4.热力学第一定律;5.焓与焓变,熵与熵变,吉布斯函数变;6.盖斯定律;7.化学反应等温式;8.浓度(压力)、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0.酸碱质子理论;11.酸碱解离平衡常数;12.缓冲溶液及有关pH计算;13.溶度积及溶度积规则的应用;14.难溶电解质稳定平衡常数;15.四个量子数的意义、符号及电子组态表示的意义;16.杂化轨道理论;17.周期系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18.分子间作用力;19.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的关系;20.电极电势的计算及其应用;21.金属腐蚀原理与防护措施。
无机化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物质结构基础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第二章分子结构第三章晶体结构第四章配合物第二篇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第三篇水溶液化学原理第九章酸碱平衡第十章沉淀平衡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第十二章配位平衡第四篇元素化学(一)非金属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第十四章卤素第十五章氧族元素第十六章氮磷砷第十七章碳硅硼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第五篇元素化学(二)金属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第二十二章ds 区金属第二十三章 d 区金属(一)第四周期d区金属要求绪论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和方法。
了解化学发展的现状。
掌握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
第一篇物质结构基础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教学基本要求:初步了解原子能级、波粒二象性、原子轨道(波函数)和电子云等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近代概念。
熟悉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熟悉s、p、d原子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和各区元素原子层结构的特征。
会从原子半径、电子层构型和有效核电荷来了解元素的性质。
熟悉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及主要氧化值的周期性变化。
1.本章第1、2、3节讨论原子、元素、核素、同位素、同位素丰度、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概念。
其中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最重要的,其余都是阅读材料。
2.本张第4节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基本要求是建立定态、激发态、量子数和电子跃迁4个概念,其他内容不作为教学要求。
3.第5节是本章第1个重点。
基本要求是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初步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的推算。
本节小字部分为阅读材料。
4.第6节是本章第2个重点。
基本要求是掌握确定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在给定原子序数时能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状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能量最低原理。
本节小字内容不作教学要求。
5.第7、8节是本章最后1个重点。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第4章 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5章 物质的性质与环境保护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1章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介绍
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 本单位,其结构与性 质直接影响着物质的 行为和特性。本章将 探讨物质的结构及其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感谢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事在本课题研究中的支持 和帮助。感谢您的聆听,希望本次分享对您有所 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作者1,文章1,期刊1,年份1 作者2,文章2,期刊2,年份2 作者3,文章3,期刊3,年份3
未来发展方向
纳米材料设 计
利用纳米技术制 备新型材料
环境友好材 料开发
研究生态友好型 材料的制备方法
● 04
第4章 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结晶结构与性能
结晶结构是晶体内原 子或分子的排列规律, 直接影响材料的机械、 电学和热学性能。通 过调控晶体结构可以 改善材料的功能和性 能。
纳米结构与应用
医学应用
纳米药物传输
电子应用
纳米电路技术
能源应用
纳米材料储能
高分子结构与材料设计
机械强度
高分子链长短 交联密度
原子结构
质子、中子 和电子
构成原子的基本 粒子
化学性质
原子结构决定元 素的反应能力 Nhomakorabea分子结构
01 化学键结合
形成分子的基本方式
02 物理和化学性质
分子结构决定物质特性
03
晶体结构
原子或分子排列
按规律排列形成固体晶体
晶体形态
_《基础化学》(第三版)电子教案[4页]
基础化学(第三版)
机化合物。 电子教案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减调整,既为使
用该教材的广大教师备课和进行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便 利,又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参考。
电子教案由王宝仁组织制作。制作过程中得到大 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由于制作时间和编者水平所限,教案中不妥和错 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改。
基础化学(第三版)
前言
本电子教案供王宝仁 王英健主编的“十二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基础化学》(第三 版)一书配套使用。
电子内容紧扣教材,主要包括气体、溶液及相 平衡,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 法,物质结构基础知识,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 滴定法,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脂肪烃,环烃和 杂环化合物,卤烃和含氧有机化合物、含氮有
基础化学 (第三版)
电子教案
主编: 王宝仁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1章 气体、溶液与相平衡 第2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3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4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5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第6章 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第7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8章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第9章 脂肪烃 第10章 环烃和杂环化合物 第11章 卤烃和含氧有机化合物 第12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编者E-mail联系地址:wbr8886@ 王宝仁
2017年9月
上页 下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件(人教版)第5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2节元素周期律(1)
答案:
一、1. K L M N O P Q 由近到远 由低到高 2.(1)能量低 (2)2n2 (3)8 2 (4)18 2 32 二、1. 性质 原子序数 周期性 2. 核外电子排布 3. 减小 增大 相同 逐渐增多 逐渐增多 相同 减弱 增强 增强 减弱 减弱 增强
增强 减弱 主族序数 主族序数 增强 减弱 减弱 容易 增强 难 减弱
其他
分子 Ar F2、HCl
离子
K+、Ca2+、Cl-、 S2-
O22-、HS-
H2S
PH3、H2O2
SiH4、CH3F
N2H4、CH3OH
C2H6、CH3NH2等
【温馨提示】上表中有些18电子粒子符合“9+9”规律,如 C2H6、H2O2、N2H4、F2、CH3F、CH3OH等(-CH3、-OH、 -NH2、-F为9电子基团)。
三、2. (1)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2)过渡元素 (3)右上角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自主解答】
C 解析: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只有H,A正确;L层或M层电 子数为奇数时,此层为最外层,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B、D 均正确;第二周期以后元素的L层中电子数均为8个,但族序数与L 层电子数无关,C错误。
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 的形成与稳定性
最高正价=______最 低负价=主族序数-8
酸性逐渐________碱 性逐渐________
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 越______,其稳定性 逐渐______
最高正价数= ________(O、F除外)
酸性逐渐________碱 性逐渐________
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 越______,其稳定性 逐渐______
②最高价氧化物性也就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r sinq cos y r sinq sin z r cosq
r x y z
2 2 2
Ψ
x , y , z Ψ r , q , R r Y q ,
9
无机及分析化学
薛定谔方程的解是一个含有三个变量x、y、 z和三个参数n、l、m的函数式,叫做波函数ψ, 表示为ψ(x,y,z)。 波函数ψ (原子轨道),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 态的数学函数式。 一个波函数ψ(x,y,z)代表电子的一种运动状态
无机及分析化学
28
小 结
• n, m, l三个量子数可确定一个原子轨道ψ(n, l, m) • n, l, m, ms四个量子数确定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 • n, l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相同,称为简并轨道
• 每个电子层的亚层数 = n 值
• 每个电子亚层的轨道数为(2l+1 )个 • 每个电子层的轨道总数为n2个,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
16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对比
无机及分析化学
17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比较
名称 原子轨道
电子云
Y2(q, )
角度分布函数
相同 不同
Y (q , ) 形状相似
伸展方向相同
图的形状较“胖” 图的形状较“瘦” 为 正、负值 为正值
18
无机及分析化学
1. 最低能量原理
电子在核外排列应尽先分布在低能级轨道上 , 使 整个原子系统能量最 低。 2. Pauli不相容原理 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 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 在。 每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容纳两个自旋方式相反的电子 3. Hund 规则 在 n 和 l 相同的轨道上分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 m 值不同的轨道, 且自旋平行。
据。根据Y(q, φ) ~ (q, φ) 可以画出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 无机及分析化学
11
q /°
0 15 30 45
cosq 1.00 0.97 0.87 0.71
cos2 q 1.00 0.93 0.75 0.50 Z
60
90 120 135 150
0.50
0.00 - 0.50 - 0.71 - 0.87
)
思考3、如果一个原子的主量子数是3,则它( ) A. 只有s电子 B. 只有s和p电子 C. 只有s、p和d电子 D. 只有d电子
无机及分析化学
32
思考4、在多电子原子中,有下列四个电子,其中 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
A. (2, 1, 1, -1/2) C. (3, 1, 1, -1/2)
B. (2, 1, 0, -1/2) D. (3, 2, -2, -1/2) √
5-3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一、原子半径 三、电子亲和势 二、电离势 三、电负性
5-4 离子键
无机及分析化学
3
§5-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氢原子光谱和Bohr理论
道尔顿
原子论
a粒子散射研究
卢 瑟 福
核式模型
无机及分析化学
4
• 氢原子光谱
• 将一只装有氢气的放电管,通过高压电流,氢原子被 激发后的光通过分光镜,在屏幕上可见光区内得到不 连续的红、青、蓝、紫、紫五条明显的特征谱线。 这种谱线是线状的,所以称为线状光谱,它又是不连 续的,所以也称不连续光谱。 线状光谱是原子受激后从原子内部辐射出来的,因而 又称为原子光谱。
无机及分析化学
33
§5-2 多电子原子结构
一、近似能级图
徐光宪教授 (n + 0.7l)规则, 与Pauling的 近似能级图一致。
徐光宪,1920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
无机及分析化学
34
由图可见: ▲ 角量子数相同,能级能量随主量子数的增
大而升高,即E1s < E2s < E3s < E4s ...... 。
31
无机及分析化学
√
思考1、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是( A.3, 3, 0, 1/2 B.2, 3, 1, 1/2 C.3, 1, 1, -1/2 D.2, 0, 1, -1/2
)。
√ √
思考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较正确的是( A. 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 B. 电子在离核一定距离的球面上运动 C. 电子在核外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动 D. 电子的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样
0.25
0.00 0.25 0.50 0.75
165
180
- 0.97
- 1.00
0.93
1.00 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 12
无机及分析化学
z
z
z
y x x
y x
y
Y2p z
z y
Y2p x
z y
Y2p y
z y
x
Y
2 2p z
x
Y
2 2p x
x
Y
2 2p y
无机及分析化学
13
z
y
y x
x z
3d z 2
无机及分析化学
22
•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由n 、 l 共同 决定。 • (n + 0.7l)值越大,轨道能量越高。
n、l 相同的电子,能量相同,处于同 一能级, 称为等价轨道(简并轨道)。
单电子原子: Ens= Enp= End= Enf 多电子原子: Ens< Enp< End< Enf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2
目 录
5-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二、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 三、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四、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形 五、四个量子数及其对核外电子运动状 态的描述 一、离子键的形成 二、离子键的特征 三、离子的特征 四、晶格能
5-5 共价键
一、键参数 二、价键理论 三、杂化轨道理论
• •
无机及分析化学
5
玻尔(N. Bohr)假设 ①定态假设 ②能级假设 ③跃迁假设
玻 尔 原 子 模 型
玻尔
玻尔理论原子能级
无机及分析化学
6
二、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
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λ = h/mV 电子衍射
2.测不准原理
△ x· △p ≈ h
无机及分析化学
7
三、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SchrÖdinger方程: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波动方程
2Ψ 2Ψ 2Ψ 8π 2 m 2 2 2 E V Ψ 2 x y z h
Ψ: 波函数 V:势能 h:Planck 常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
E:能量 m:质量
x, y, z:空间直角坐标
8
直角坐标( x,y,z)与球坐标(r,θ,φ)的转换
• 单电子原子(离子),电子能量完全决定于n,
13.6 E 2 eV n
n值越大,能量越高
多电子原子,电子能量与n和原子轨道形状有关。 无机及分析化学
21
2、角量子数 l
取值: 0,1, 2,· · ·(n-1) 共n个 光谱符号:s,p,d,f , …, • • • • 等
物理意义: ① 描述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形状; ② 表示同一电子层中具有不同的亚层; ③ 在多电子原子中,确定能量的次要因素。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4d, 6p 7s, 5f, 5d, 7p
4.0, 4.4, 4.7
5.0, 5.4, 5.7 6.0, 6.1, 6.4, 6.7 7.0, 7.1, 7.4, 7.7
第四能级组
第五能级组 第六能级组 第七能级组
36
无机及分析化学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四、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五、分子轨道理论
5-2 多电子原子结构
一、近似能级图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三、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系
5-6 分子间力和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及量度 二、分子间力 三、氢键
5-7 离子极化
5-8 晶体结构
一、晶体的基本概念 二、离子晶体 三、原子晶体 四、分子晶体 五、金属晶体 六、混合型晶体
无机及分析化学
29
6
C外层电子: 2s 2p
2
2
2
1 1 2s : (2, 0, 0, );(2, 0, 0, ) 2 2 1 1 2 2p : (2,1, 0, );(2,1, 1, ) 2 2 1 1 或(2,1, 0, );(2,1, 1, ) 2 2 1 1 或(2,1, 1, );(2,1, 1, ); 2 2
。
无机及分析化学
10
四、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形
1、 波函数角度分布图
Ψ 2,1,0
z 1 ( ) 4 2π a 0
Zr 2a0
5 2
re
Zr
2 a0
cos q
R(r) re Y (q , ) cos q
为径向部分 ,
为角度部分 。
经过计算,得到 q 及对应 Y(q, φ)or | Y(q,φ) | 2 的数
23
3、磁量子数(m) 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取值:0,±1,±2,……,±l, m值受l值的限制,m可有(2l+1)种状态
无机及分析化学
24
如 2p 轨道(n = 2 ,l = 1)在空间有三种不同的取向
y z
x
即每一种 m 的取值,对应一种空间取向。
同一亚层中,有几个不同的m值,就有几条
无机及分析化学
30
例:给下列各组填入适 当的量子数。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