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流的理解
关于物流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1. 实物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的定义:“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传统意义上的物流特点:①只重视商品的供应程忽视了与⽣产有关的调达物流;②是⼀种单向的物质流通过程,没有考虑回收与废弃物流;③是⽣产销售的附属⾏为,只着重商品的传递,忽视了物流的能动作⽤。
2. 现代物流(Logistics)(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CLM)定义1998年CLM对物流的最新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部分,是为了满⾜客户需求⽽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效率、⾼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该定义不仅把物流纳⼊了企业间互动协作关系的管理范畴,⽽且要求企业在更⼴阔的背景上来考虑⾃⾝的物流运作。
即不仅要考虑⾃⼰的客户,⽽且要考虑⾃⼰的供应商: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于降低某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且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
总之,该定义反映了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美国物流界对物流的认识更加深⼊,强调“物流是供应链的⼀部分”;并从“反向物流”⾓度进⼀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
(2)《物流术语》(GB/T18354-2001)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 物流概念产⽣的动因分析国际物流学界对物流概念产⽣的动因有两种观点:⼀是经济因素;⼆是军事因素4.对现代物流的认识(1)对物流的常见的错误或者⽚⾯认识:①认为物流就是物资流通;②认为物流就是储运;③认为物流是⽣产销售活动的附属⾏为;④认为物流只属于流通领域,是流通运动的⼀个组成部分。
⑤将物流等同于“实物分配”。
(2)现代物流概念的特点①现代物流的宗旨是“以客户为中⼼”,强调满⾜顾客要求。
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理解

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理解
现代物流是指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信息化技术,对物流活动进行全面优化,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
现代物流的出现,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产的发展。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快捷、安全、可靠、低成本”。
“快捷”是指物流服务需要快速、及时,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安全”是指物流服务需要保障货物的安全和稳定,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丢失等问题;“可靠”是指物流服务需要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低成本”是指物流服务需要控制成本,降低物流服务的费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
在现代物流中,信息化技术是推动物流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物流信息化系统,可以对物流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了解物流运输的全过程,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物流信息化系统还可以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的物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物流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物流企业还需要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建立共赢的合作关系,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现代物流是一种全新的物流管理方式,通过信息化技术和创新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物流将会越来越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加便利和舒适的体验。
第二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国家出台物流政策: 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2009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中,将物流业作为了需要大力振兴的第十大产业;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 厅以国办发〔2011〕38 号印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 见》;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
Physical Distribution 和Logistics比较
概念最先 出现的时
间 最先使用 的领域 当前使用 的领域 概念的外 延关系
概念的内 涵
美国物流 管理协会 使用的名
词
Physical Distribution
1915年阿奇•萧出版的著作《市场流通中的若干 问题》
第二节 物流与流通
一、流通 二、物流与商流 三、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
一、流通
在经济学特别是商业经济学中,流通指的是商品流通,即以 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包括商品买卖行为以及相互联系、相 互交错的各个商品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的总体。纵观其发展 历程,传统的流通承接着两大使命: 一是沟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社会间隔。(商流) 二是联结场所、时间的间隔。(物流)
二、物流与商流
(二)物流与商流的分离
分离的形式 ➢商流在前,物流在后 ➢物流在前,商流在后 ➢商流迂回,物流直达 ➢只有商流,没有物流 ➢只有物流,没有商流
三、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
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支柱, 构成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四流”互为存在,密不可分,相 互作用,既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是一个组合体。 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 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终 结和归缩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有时是互为因果关系
对物流的认识与理解

对物流的认识与理解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我认为现代物流的概念应该定义为:在仓储空间的极限压缩条件下,转为时间与地点下的物品流动。
在物流发展上,仓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时间的量化所代替,而这种趋势也将更加的明显,因此,从这一点上讲,物流的价值产生因素就会由物品本身在目的地与供应地的所处形式以及在运动过程的时间因素决定,而在物流的一个实际定义也就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是否就用V=S/T 模型将其阶段分清,同时其反映在物流链中,是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个流动过程,最终的价值也就是企业所追求的价值。
一个物流企业,要达到理想的物流价值,就必须对时间价值做一个合理的量化,这时模型中,TIME也就是最关键的,在成功的物流运作中,企业对物流的TIME都做了极为准确的量化,当然我要指出的一点是此处的TIME是在以程度的上的零时间的界定,但其可谓争分夺秒,这一系列的定向具体的量化使得物流价值得以准确地量化。
中国物流,在中国战争史上,这样一个词是很出名的,兵贵神速。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用来解释物流,或者可改为“物贵神速”。
我认为这个词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物流的核心。
在这里我也认为古人的思想对物流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当然我并不是想要说明这个问题,在这里我并没有过多地去查看相关的资料,但是这里我想试着从人的角度去解释中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不过首先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物流的现状。
中国物流大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政府推动力度加大,但没有形成合力二、物流发展的地域性、行业性特点明显,呈不均衡发展三、城市成为物流重要结点,但综合物流水平不高四、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实行“抢滩战略”,物流业已成为外资与民间资本投资热点五、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转型,工商企业物流管理有所加强,但物流需求增长慢于供给增长六、用信息化、标准化带动物流现代化有所推进,但差距很大七、物流人才工程已经启动,但人才短缺短期内难于解决现代物流的发展也许在有一天会达到V=S/T的理想效果,我也相信一个完整的物流管理制度,优化的组织模式,全新的员工时间价值理念将不再是中国物流企业的瓶颈。
简述物流的概念

简述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指用信息、时间、空间和物流设施对物品的需求、采购、生产、库存和分销等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和管理,使物品流过程实现高效、经济和可靠的过程。
物流可以理解为产品的流通和仓储,通过配备有效的信息系统,物流能够使供应链更有效和有助于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在公司或组织范围内,物流是关系到公司有序运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物流的主要目标是在外部市场竞争的背景下,通过低成本的物流方式获得给定质量和时间的物品进出口,以增加组织或公司的市场份额和降低成本。
这意味着通过物流优化,组织可以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迅速可靠地完成订单,并将产品提供给客户。
物流包括几个不同的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的目的来考虑物流定义:1.采购物流—管理产品和服务的采购,以确保供应商、成本和质量都能得到满足。
2.生产物流—管理产品制造的过程,包括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制造过程和质量方法。
3.库存物流—对库存进行计划和控制,以支持生产和销售计划,并确保库存成本有效。
4.分销物流—管理产品在销售渠道中的分销,并确保产品到达客户的时间和成本。
以上几个环节都在不同的层次上协调管理,并且要考虑到产品移动所涉及的成本,寻找成本最低的路线,确保物品的安全和交货时间,以最大化公司效益的同时托起着经济发展的重任。
物流过程强调技术和信息,通过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技术手段,实现全球进口,生产,仓储和物流流程的协调、统一和管理。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物流成为企业之间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物流管理方式、技术及用户服务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在大幅提高物品仓储和流通效率的同时,物流也能够通过降低能源和物资的使用,减低环境污染和社会成本。
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物流行业也推动了诸如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等的发展。
总体而言,物流是组织之间进行贸易的重要环节,通过使物品的仓储、流通和分销协调、高效、可靠和安全,为企业赢得商业和消费者的信任,并为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什么是物流.谈谈你对物流的认识和理解

什么是物流.谈谈你对物流的认识和理解物流是现代企业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区域,在日益强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与生存关键在成本领先。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全球化、多功能化、系统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征,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通过供应链建立起对企业产供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而实现物流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水平的目的。
而这些恰恰是国内物流所缺的东西,所以中国的物流要实现现代物流与国际接轨必须从多功能化、一流服务、信息化、全球化等多方面进行提高。
一、物流的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二、现代物流的特点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现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电子商务物流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三、物流当前形势目前国内外的各种物流配送虽然大都跨越了简单送货上门的阶段,但在层次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配送,因此在经营中存在着传统物流配送无法克服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尚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的特征。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化生存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因此要求整体生态环境要完善,要求打破原有物流行业的传统格局,建设和发展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商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使各种流的畅通无阻,才是最佳的电子商务境界。
四、物流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时代,由于企业销售范围的扩大,企业和商业销售方式及最终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使得送货上门等业务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服务业务,促使了物流行业的兴起。
我对物流的认识

我对物流的认识之前我对物流理解为物流就是把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这就是我之前所理解的物流物流物流以为物流很简单没什么的当我开始学物流这门课程的时候才知道物流没我想的那么简单,回头想想起来当时的想法有点显得幼稚。
,什么是物流?在物流的、( Logistics )的定义里: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这样的定义甚为准确,没任何可敲击之处。
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完全体现和表达现代物流的含义,我认为现代物流的概念应该定义为:在仓储空间的极限压缩条件下,转为时间与地点下的物品流动,此是我对现代物流的新的认识。
物流的一个实际定义也就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同时其反映在物流链中,是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个流动过程,最终的价值也就是企业所追求的价值。
物流作为一门科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物流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距离发达国家的物流系统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里面,比如老师经常举例的苹果公司他的物流资源整合可以说是在当今很好的,所有的加工,零件生产都是很有先见性,中国生产手机运用廉价的劳动力进行加工而在整个利润率方面才占1.8%左右苹果公司占大半部分。
这就是很好的运用现代物流系统得以实现的。
在现代物流运用方面中国的物流还与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虽然中国现在又比较大的物流,比如说顺丰、圆通中通EMS但跟国外比起来还远远不够,物流系统发展单一化,好多物流公司专搞运输,整体得不到优化,使物流成本难以降低,而系统优化是使物流成本能够得到优化达到,成本降低货物能的到有效的配置这才是物流系统优化所想要得到的结果,能够低成本的,运送效率更快更好谁就占优势,国内运输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现在又很很多第三方物流简称(TPL)。
他的定义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设计物流系统,并运行的结果承担责任。
比较出名的是德国邮政、联邦快递日本的运通。
对物流的理解

对物流的理解(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对物流的解释解释一: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解释二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解释三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化学或物理变化的物料常常以气态或液态参与生产过程,并以管道输送,这样参与过程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等称为物流。
在连续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加入或排出的固体物料也可称为物流在当今的电子商务时代,全球物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物流的价值:1、“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了价值。
2、“物”从供给者到需求之间有一段空间差。
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空间,由于改变这一空间的差别,创造“空间价值”。
3物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决定了它的性质是服务产业,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即实现了它的价值4、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
因此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整个系统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传统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现代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
对物流的认识与理解

对物流的认识与理解对物流的认识与理解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商品或服务从供应商手中流向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物品实体的流动,信息的流通,以及资金的转移。
对于物流的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物流的重要性物流是企业的重要支柱,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物流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企业通过物流将商品或服务传递给消费者,实现价值转移。
其次,物流是企业运营效率的关键因素,高效的物流能够减少库存、提高响应速度,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物流也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物流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二、物流的构成要素物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和装卸等环节。
1.运输是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是物流的核心环节。
运输方式包括陆运、海运、空运和多式联运等。
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
2.保管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库存管理和仓储管理。
库存管理涉及到库存水平的控制、库存盘点等方面;仓储管理涉及到货物的存放、分拣、打包等作业。
合理的保管能够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库存成本。
3.配送是指按照客户的要求,将商品从仓库或其他地点送达到目标客户手中。
配送涉及到路线的规划、车辆的调度、送货时间等方面的管理。
通过优化配送方案,可以提高送货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4.包装和装卸是物流过程中的辅助环节。
包装是为了保护商品,方便运输和储存;装卸是将商品装入运输工具或从运输工具中卸下的过程。
合理的包装和装卸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货损。
三、物流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流业也在不断发展变革。
现代物流技术不断提高,推动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1.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技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RFID标签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等,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对于物流的理解

对于物流的理解物流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通过合理组织和协调,将物品从产地运输到使用地的一系列活动。
物流是现代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流的核心是运输。
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基本的环节,它负责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运输方式有很多种,包括陆运、海运、空运和铁路运输等。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比如,陆运适用于短距离和小批量的货物运输,海运适用于远距离和大批量的货物运输。
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和运输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决策。
物流还包括仓储和配送。
仓储是指将货物暂时存放在仓库中,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分拣、包装和配送。
仓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货物的流转效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停顿时间。
配送是指将货物从仓库送达到用户手中的过程。
配送的效率和准确度对于用户满意度和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因此,合理的仓储布局和高效的配送系统是物流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物流还涉及到信息流和资金流。
信息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
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货物位置、运输状态和交付时间等信息,帮助企业做出及时的决策和调整。
资金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涉及到货物购买、运输和销售等方面的资金流动。
合理的资金管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物流还需要高效的管理和协调。
物流管理旨在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它包括物流战略的制定、物流网络的设计、物流流程的优化和物流资源的配置等方面。
物流管理需要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工具,如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等,以实现物流目标和满足用户需求。
物流协调是指在物流活动中,各环节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物流协调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物流是将货物从产地运输到使用地的一系列活动,它涉及到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方面。
物流的核心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以满足用户需求和企业利益最大化。
物流学原理复习资料 整理版

1物流的概念一)对物流的初步认识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流通是物流的“流”的一部分流程:物流中之“流”可以理解为生产的“流程”。
(生产领域)(二)物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以“P.D命名的时代第二阶段:从P.D到Logistics时代第三阶段:物流与供应链(Logistics & Supply-chain )第四阶段:社会物流、供应链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三)物流的含义•我国的物流定义:GB: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客户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可以是物料。
2商流与物流(一)产生的原因•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间隔:社会间隔:商品所有权的不同空间间隔:生产和消费场所不同时间间隔:生产和消费时间上的不同(二)二者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商流:物品所有权的转移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实物流动过程。
物流和商流两者相辅相成:a、商流是物流的基础b、物流是商流的实现途径3物流的分类(一)从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角度•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1、宏观物流: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如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
—2、微观物流: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二)从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角度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区域物流:行政区域物流,经济区域物流城乡物流:城镇物流,乡村物流(三)从物流系统的性质的角度社会物流企业物流:正向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四)从物流服务的对象的角度物流服务的对象:1、一般物流:医药物流、农产品物流。
2、特殊物流:化工物流、易燃易爆物品物流物流作业执行者:—1、企业自营物流:海尔物流、沃尔玛物流。
—2、第三方物流: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如:南方物流、安得物流、九川物流(六)其他物流活动•主要包括:1、绿色物流2、军事物流3、定制物流4、虚拟物流4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1、顾客满意第一2、企业整体优化为目的3、注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4、重视效率更注重效果5、是商品运动的全过程管理6、重视以信息为中心5现代物流管理的原则1、服务性原则2、通用性原则3、合理化原则6物流成本冰山说提出者日本物流之父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时间1970文献著作《物流会计知识》涵义揭露了物流成本的隐含性物流成本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所能看见的向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好比冰山的一角,而大量的是人们所看不到的沉在水下的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当水下的物流内耗越深反而露出水面的冰山就越小,将各种问题掩盖起来。
如何认识和理解物流概念(徐剑)

如何认识和理解物流概念(徐剑)其实,物流这个概念是在发展中才形成并逐步得到完善的。
“物流”当初被称作“PhysicalDistribution”(简称PD),译成“货物配送”,这一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国。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阐述了货物配送的概念:“货物配送是把销售过程中的物料和服务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流通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进入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时期,降低流通成本的矛盾引人注目,货物配送概念更为系统化。
1963年引入日本,被译为“物的流通”,日本著名学者、被称为物流之父的平原直就用“物流”这一更为简捷的表达方式代替“物的流通”,之后迅速地被广泛使用。
在国外“物流”也译为“供应链管理”。
物流“Logistics”的原意为“后勤”,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在运输武器,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一个名词。
因此,物流最初是从军方后勤理念发展过来的,在二战后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部门所发展的“后勤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方法对军需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分发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管理,取得显著效果。
战后引入经济部门,应用于流通领域和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中所有的与物品获取、运送、存储、分配有关的活动。
后来人们把“Logistics”一词专用于物资的流通中,逐渐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时物流就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到从供应商到消费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德国的R.尤尼曼曾经对此给出了比较完整的定义:“物流是研究对系统(企业、行业、城市、地区、国家、国际)的物料流(materialflow)及有关的信息流(informationflow)进行规划与管理的科学理论。
”我国是在80年代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物流是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通过日本引入我国的过程中被翻译为“物流”的,此时已被称为“Logistics”,已经不是过去“PD”的概念了。
物流的定义与分类

物流的定义与分类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一节物流的定义与分类一、物流的定义物流(Logistics)的最初定义来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事后勤保障。
那时的物流是作为军事科学的一个分支,即从事采办、保障和运输军事物资、人员以及设备的活动。
对于那时的物流,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准确的时间,将正确数量的人力、食品、武器、弹药,运送至精确的地点,在战斗中供应前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上的后勤概念逐渐被引入了经济生活。
进入六十年代以后,由于西方管理科学研究的重点从生产领域转向服务领域,由此形成了“PD”的概念(Physical Distribution):即从生产厂家到用户的“货物配送”或“实物分销”。
而当日本引入logistics 的概念时,其内涵似乎与PD的概念类似。
因此,当我国从日本引入这一概念时就将这一概念称之为“物流”。
当物流的概念用于工商界时,其含义便成为:一个企业对其原材料管理、货物运输和仓储、集散之间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物资流通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已不能满足于原先那种分割式的物资流通模式,逐步要求形成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Logistical Management System)。
物流在日本发展的成功,引起了各国的关注,物流的概念也逐步被各国所接受,并由此引申出对物流一系列新的理解。
目前,比较权威的对物流概念的定义来自于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该协会认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有效流动和存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Logistics is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implem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efficient, cost-effective flow and storage of raw materials, in-process inventory, finished good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point of origin to point of consumption for the purpose of conforming to customer requirements)。
对现代物流的理解

对现代物流的理解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现代物流呀!你说这现代物流,就像是一条神奇的纽带,把世界各地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想象一下,你在网上下单买了个稀罕玩意儿,可能是来自大洋彼岸的某个小物件。
没过几天,嘿,它就出现在你家门口了!这多神奇呀!这背后可全是现代物流的功劳呢。
现代物流就像是一个超级魔法师,能让货物快速地“飞”到需要它们的地方。
从生产厂家到仓库,再到运输车辆,然后到配送中心,最后到我们手中,这一路就像一场奇妙的旅程。
以前啊,要运个东西可麻烦了,又慢又容易出错。
但现在可不一样啦!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用上了。
那些大货车、大轮船、大飞机,就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不停地运送着货物。
而且啊,现代物流可不仅仅是运东西这么简单哦!它还得保证货物的安全呢。
不能磕了碰了,也不能丢了少了。
这就像是照顾宝贝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你说要是没有现代物流,咱的生活得变成啥样?买个东西得等好久好久,那得多着急呀!说不定有些新鲜的玩意儿都等坏了还没到呢。
再看看现在,我们坐在家里,动动手指,想要的东西就能送到面前。
这多方便呀!现代物流可不就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嘛。
它就像一个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我们可能平时都不太注意到它,但它却一直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咱平时买的那些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是通过现代物流来到我们身边的呀?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能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好东西。
现代物流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呢!让不同地区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合作,把生意做得更大更强。
这多了不起呀!所以说呀,现代物流可真是太重要啦!我们得好好珍惜它,感谢它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和美好。
让我们一起为现代物流点个赞吧!。
物流面试问题及答案

物流面试问题及答案物流面试问题及答案:问题一:请简单介绍一下你对物流的理解和认识。
回答一:物流是指在供应链管理中,将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管理。
物流的目标是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货物的流转效率和效益,以满足客户需求,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销售和生产的竞争力。
问题二:在物流领域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回答二:在物流领域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效率和可靠性。
物流业务的核心是货物的运输和配送,而效率和可靠性则是衡量物流业务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高效率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可靠性可以保证货物按时到达目的地,不会耽误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问题三:请举例说明你是如何保证物流流程的高效率和可靠性的。
回答三: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方法来保证物流流程的高效率和可靠性:1. 精细化管理:通过对仓库、运输车辆和人员的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货物的装卸、搬运和运输过程高效顺畅。
2. 信息化系统支持:利用物流管理系统,实现对货物流转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准时到达。
3. 合理的决策和调度:根据需求和资源的变化,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调度和路线规划,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4. 供应链协同:与供应链伙伴密切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供应链的顺畅协同,从而提高整体物流的效率和可靠性。
问题四:在处理物流问题时,你是如何保持高效沟通和协调的?回答四:在处理物流问题时,我会采取以下措施:1. 及时沟通:确保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问题的详细情况,避免信息滞后导致问题的扩大。
2. 多方协调:与相关部门和供应链伙伴保持密切联系,共同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解决问题。
3. 主动沟通:积极主动地与客户沟通,及时告知物流信息和问题处理进展,增强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
4. 有效反馈:对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及时反馈,以便客户和供应链伙伴了解处理情况,避免重复劳动和误解。
(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与理解)

现代物流的认知-发展人类社会自有了商品和商品交换以来,物流活动就与一切生产和交换活动相伴而生。
物流在一年的365天,一天的24小时,在全世界各地不停的发生着。
那么,到底什么是物流呢?简单地说,物流就是一种最先进的管理。
即是一种供应链管理,它强调的是什么呢?它强调的是核心竞争力。
每个企业都强调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都有物流,但不是每个企业都做物流,所以应该把它外包出去,因而就有了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它既不生产产品也不销售产品而是给别人做物流。
在没有学习物流管理基础前,天真的以为那些个送快递的就是物流,其实不然。
在学习了近半学期的物流管理后,通过Gary 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课堂讲析和自身揣摩理解,逐渐对物流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现代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
信息化是提高营运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物流信息化建设包括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建设、各类物流信息专业应用系统建设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等。
作为实现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步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将在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物流资源良好整合,解决物流企业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及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国际多式联运发展方向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各种运输方式间,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了,而多式联运的优点就决定了它本身的优越性,如简化托运、结算及理赔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下)无论货物运输距离有多远,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且不论运输途中货物经过多少次转换,所有一切运输事项均由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办理。
自己对物流的理解

物流之我见
哎呀,说起物流嘛,那可真是个大学问,也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便利事儿。
在咱四川这块宝地上,物流就像那麻辣火锅一样,热腾腾、火辣辣,又高效又贴心。
你想嘛,早上在网上下单,买个啥子成都特产,啥子张飞牛肉、龙抄手,嘿,下午就送到你手上了,快得跟飞一样。
这就是咱们现代物流的魅力,让距离不再是问题,山城的弯弯绕绕也挡不住包裹飞奔的脚步。
不过啊,物流里头学问也多得很。
得讲究个效率,还要保证东西完好无损,就像咱们四川人做事,既要麻利又要细致。
有时候遇到个双十一、双十二,那物流小哥简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但人家还是笑眯眯的,服务态度好得不得了,这就是咱们四川人的热情与坚韧嘛。
再来说说环保,现在物流行业也越来越注重绿色发展了。
用可循环的包装材料,减少浪费,保护咱们的大自然。
毕竟,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咱四川的好山好水可不能遭了罪。
总之,物流这事儿,在咱们四川是越做越红火,越做越有门道。
它不仅连接了城乡,更连接了人心,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便捷高效。
所以说,物流之重要,不言而喻,咱们都得给它点个赞!。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笔记

一.物流的内涵一定义: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物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二对物流定义的理解:1.传统而通俗的理解:物的流动2.正确的理解:①“物”:实体—物品、物资、物料、货物②“流”:表现形式—7项活动3物流的六要素:①流体:货物包装、维护、设计、作业次数、成本②载体:设施、设备、工具仓储③流向:流动的方向,供应地到接收地,自然流向④流量:重量、体积、数量⑤流速:流动的速度⑥流程:流通的距离、路线最优路径三.物流的意义与价值:1.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系纽带;2.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作用,就像人体的动脉、静脉系统,起到物质资源的配置作用;3.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加工价值4.物流的使用价值:合适的时间、准确的数量、正确的场所、需要的形体四.物流的生产与发展1.物流活动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当社会出现了商品交换,便有了原始的物流;2.“物流”作为名词最早被提出萌芽:1915年美国营销阿奇萧提出;3.美国营销协会提出PhysicalDistributionPD实物分销、分配、分拨即包含于销售中的物资流动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4.真正意义上的logistics始于:二战期间,美国将物流管理理想应用于军备供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我国物流的发展历史:①1978年通过访日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习国外物流管理先进经验;②真正的物流发展在90年代以后;6.当前物流热的分析:①全面形成买方市场,卖方竞争空前激烈,流通作为沟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②企业之间竞争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企业通过对市场要求的快速反应,大鱼吃小鱼转变为快鱼吃慢鱼;③电商呼唤着物流业的支持;五.生产与流通、物流与商流1.生产与流通:①生产:制造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②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包括物流活动和商流活动;2.物流与商流:①在商品流通中,消费者取得商品所有权的过程,简称商流;②在商品流通中,通过进行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活动;将商品送达目的地的过程,简称物流;3.流通是介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克服生产与消费之间距离的活动,包括物流与商流: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物质基础;4.①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②商流与物流的分离是合理化的必然要求;5.物流分离:①在实现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②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六.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一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消费者与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即购销过程,流通经济学称之为商流过程;二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一般是在商流过程完成后,将买到的商品按运输、保管的要求包装,通过装卸、运输、储存等过程,将商品运到买者手中,这个过程即为物流过程;三在商品流通中,所有信息的流动过程,简称信息流,它包括商流信息和物流信息;如市场行情、物流供求、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信息的生产、加工、传递四伴随商品流通过程,信用证券、汇票、现金,通过银行、在各个交易之间的流动,简称为资金流;二.物流管理(一).物流管理的含义: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二).物流管理的目标:以较低的物流成本,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具体体现7R: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条件合适的成本正确的客户合适的产品合适的数量(三).物流管理的特点:1.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3.注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全过程管理;4.注重效率更注重效果;5.重视以信息为中心;四.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1.交易理论:物流费用发生在企业各个部门、各环节中,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进行物流运作的主要目标;2.供应链管理理论: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通过彼此的高度协调合作、信息共享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最终实现整条链上所有企业的利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①供应链上所有企业成员必须高度协调,信息实时共享,风险共担,以实现整条供应链的共赢②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练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3.资源基础理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社会资源、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应充分、有效且可持续发展地使用本企业资源,并巧妙利用、共享其他企业的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4.企业核心能力理论:①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最主要的资源,能使整个企业保持稳定的竞争优势,并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能力;②企业集中资金、人才、资源等优势与其核心竞争力的业务环节,将其他从属采取业务外包等方式交给其他的企业完成;③企业避免“遍地开花”却“无一精通”,没有突出特色,没有“卖点”;5.企业流程再造理论BPR:①即: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改善,使企业能最大限度适应顾客、竞争、变革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②主要思想:整合优化各个环节、节省各环节的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无缝对接,向各个环节要效益;5.物流创新理论:①柔性化:为了适应多频次、小批量、个性化的要求;②标准化:利于管理,提高流通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③时间管理:时间是物流的重要资源,时间价值是企业物流的核心价值;为了适应快速反应的要求;④同步化简理论:将循序渐进的多项工作安排在同步中进行,目地是较少浪费,满足快速反应的要求;三.认识物流系统(一).物流系统的含义: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它是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结构稳定性与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的特点;3.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4.研究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二).物流系统的目标:1.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部分,其目标是获得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2.5S目标:①服务service②快速及时speed③节约saving④规模优化scaleoptimization⑤库存控制stockcontrol(三).物流系统的模式:和一般系统一样,物流系统也具有输入、转换、输出三大功能;(四).物流系统的要素:与一般的管理系统一样,物流系统是由人、财、物、设备、信息和任务目标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物流系统自身的特点,物流系统的要素可具体分为功能要素、支撑要素、物资基础等;物流系统的要素:①从功能要素的角度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②从支撑要素的角度分:体制制度、法律法规、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③从物资基础要素的角度分:物流设施设备与工具、信息技术与网络组织与管理(五).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效益背反关系: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者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一种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是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重要;①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②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③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制约关系;④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所消耗费用之间的制约关系;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要求企业在物流合理化过程中,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重视调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使之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以实现最佳效益;(六).物流系统分析:一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优势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环境的相互影响;二通过系统分析,寻求使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分配最佳的方案,即寻找实现目标的最优化方案;系统问题系统分析最优系统方案(七).物流系统化:1.物流系统化是将物流从一种“混乱”的状态转化为有秩序的状态,以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大化或者整体最合理化;2.物流系统化的设计要素:P/Q/R/S/T/C,即--①商品的种类、品目Product②商品的数量Quantity③商品的流向Route④服务水平Service⑤时间Time⑥物流成本Cost3.物流系统化的方法:大量化、共同化、短距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四.认识物流功能活动——运输运输transportation:是指用工具和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运送到另一地点,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等操作;(一).运输概述:1.运输的作用:①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②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③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④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构成;2.运输的功能:①空间位移②短时间存放3.运输的原理:①规模经济;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单位重置的运输成本降低;②距离经济:本质也是规模经济,随距离的增加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减少;4.运输的分类:①按运输氛围分类:干线/支线/二次/厂内运输②按协作程度分:一般/联合运输A联合运输——一次委托,由两家以上运输企业或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共同完成运输任务的运输方式;B国际多式联运: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方式运输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的交付货物的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单到底、全程负责、统一理赔的特点;C复合运输:是含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的运输;常见的形式有载车运输,即由牵引车直接将载货的半挂车拖吊上轮船或火车,到达港或站后,再由牵引车将载货的半挂车从车或船上拖下,然后直接送到目的地;在铁路上叫做“驼背”运输,在水运上叫做“滚装”运输或者“开上开下”运输;③按是否中途换装分:直达/中转运输④按组织方式分:整车/零担运输⑤按运输的工具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二).运输的基本方式和特点:1.公路:①基本特点:运价低、速度快、灵活性强、可靠性好、可用性有限、距离中、短程、规模小;②载重量小、经济里程短、技术速度快;③设施、工具:A路:高速公路、1-4级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其他公路;B车:普通货车、厢式货车、专用货车、自卸车、牵引车与挂车;C“门到门”:从发货可取货,经过运输各个环节,最后将货物送到收货人手上;2.铁路:①基本特点:运价较低、速度较慢、灵活性较差、可靠性一般、可用性广泛、距离长、规模大;②载重量大、经济里程长、技术速度快;③设施、工具:A设施:线路、车站、机车;B车:平车、敞车、棚车、罐车、漏斗车、保温及冷藏车、特种车;3.航空:基本特点:运价高、速度很快、灵活性差、可靠性好、可用性有限、距离很长、规模很小;4.水路:①基本特点:运价低、速度慢、灵活性差、可靠性有限、可用性很有限、距离很长、规模很大;②设施、设备:集装箱船、散装船、油船、液化气船、滚装船、载驳船、冷藏船、运木船;、5.管道:基本特点:运价很低、速度很慢、灵活性很差、可靠性很好、可用性专业化、距离长、规模中;6.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应考虑如下因素:①运输物品的种类与特征;②运输量;③运输距离;④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⑤运输的方式和特性;7.合理化运输的标志:①运输距离最短:②运输环节最少;③运输时间最短;④运输费用最省8.运输不合理的表现:①空载最严重:利用自备车辆运输、调运不当,货源计划不周,车辆过分专用等原因;②对流运输又叫做相向运输:A狭义同一种货物,在可以相互替代而又不影响管理等情形下,在同一路线上或者平行路线上进行相对方向的重叠交错运送;B广义与合理流向图指定方向相反的运输;③迂回运输:不走直线舍近求远的运输;计划不周、组织不当、地形不熟造成;④过远运输:调运物资舍近求远;⑤无效运输:运输不需要的物品、含杂质如含水分等的物品如含边角、余料,及包装过度臃肿;⑥倒流运输:从销地往产地的回流,属隐蔽对流,双程消费;⑦重复运输:A可直达运输的货物中途卸下再装运的运输;B同品种的货物在同一地点、面运进同时又向外运出;⑧运力选择不当:A弃水走陆;B铁路或大型船舶过近运输;C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超载、不满载、“大型车走近,小型车走远”9.运输合理化的措施:①充分利用运输动力不增加机车的情况下增加运输量:A水运拖排和拖带法;B顶推法;C拖挂法;②发展社会哈运输体系共同运输;③公路、铁路合理分流;④尽量发展直达运输;⑤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A轻重商品混合配载;B解体运输;C运用先进的堆码技术;D合装整车运输;⑥“四就”直拨:减少中间环节、就厂、就站码头、就库、就车船运送;⑦发展特殊的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⑧采用流通加工;五.认识物流功能活动——储存(一).储存保管的作用:1.通过对商品储存可以调节商品的时间需求,进而消除商品的价格波动;2.通过商品储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3.通过商品在消费地的储存,可以达到更好的客户满意度;4.通过商品储存,可以调节供需矛盾;二.储存保管的设施设备:包括:仓储、货架、其他仓储设备工具;1.仓储:①生产仓库:中转/储运仓库、国家储存仓库;②普通仓库、恒温恒湿仓库、冷藏仓库、特殊仓库;③自由仓库、公共仓库、营业仓库;④流通性仓库、储存型仓库;2.货架与其他仓储设备工具;(三).储存保管的工作内容:包括: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1.入库作业内容:入库准备、接运卸货、入库验收、办理入库、交接手续;2.在库管理内容:保管货位安排、在库盘点与控制、养护;3.出库作业内容:核单、备货、复核、点交、登帐与清理;四.储存的合理化:1.仓储合理化的标志:①质量标志;②数量标准;③时间标志;④结构标志;⑤分布标志;⑥费用标志;2.不合理的储存表现:①储存时间过长:②储存数量过大;③储存质量过低;④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⑤储存结构失衡;3.储存合理化措施:①实行ABC分类管理;②适度集中库存;③加速周转;④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重力货架、双仓法、计算机存取系统;⑤提高仓容利用率:高垛、缩小通道宽度、减少通道数量;⑥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⑦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五五堆码法等;六.认识物流功能活动——包装定义: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规定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操作活动;一.包装的功能:1.保护功能:①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②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③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④防止异物混入,污染物质,丢失,散失;2.方便功能:①方便物资的储存;②方便物质的装卸;③方便物质的携带、搬运;④方便消费;3.明确标识功能:①提高效率;②确保质量;4.促销功能:包装的装潢设计;5.对货物施加包装时必须考虑包装的功能,同时还应该注意两个问题:合适的成本、包装与其他物流功能的衔接;①包装与运输的衔接:包装的尺寸规格、形状、重量等要要符合运输需要;②包装与搬运的衔接:包装必须考虑装卸作业的形式人力操作或机械作业;③包装与储存保管的衔接:包装会影响储存保管的堆码高度,包装物的标志也影响储存操作、管理;2..包装的分类:1.按照包装功能分;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2.按照包装材料分:纸/玻璃/木/塑料包装等;3.按照包装方法分;防湿/防锈/缓冲/收缩包装等;4.按照包装内容状态分:液体/固体/粉末包装等;5.按照包装使用范围分:专用包装和通用包装; (三).包装的材料和容器:1.包装的材料:①主要材料:纸/玻璃/金属/木/塑料包装等;②辅助材料:涂料、粘合剂、填充和钉接材料等;③材料的性能:保护/加工/外观/方便使用/易处理;④材料的发展趋势:生态化、可食化、天然生物等;2.包装的容器: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瓶、包装罐、包装箱等;(四).包装的标志:包装标志是用来指明被包装物质的性质和物流活动安全以及理货分运的需要进行的文字和图像说明;1.运输标志收发货标志:注明商品起运、到达地点和收、发单位的文字记号,反应的内容是收、发货具体地点收货人的地点、发货人的地点,收货到站、到港和发货站、发货港和收、发单位的全称;2.指示标志储运图示标志:指示标志用来指示运输、装卸、保管人员在作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保证物资的安全,这种标志主要表示物质的性质、物质堆放、开启、吊运等的方法;3.危险品标志警告性标志:表示危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危险程度的标志,用来提醒人们在运输、储存、保管、搬运等活动中注意操作;4.10小类危险品:爆炸性物品、氧化剂、压缩气体或液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有毒物品、腐蚀物品、放射性物品;5.包装标记和包装状态的要求:①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办理;②必须精明清晰、易于辨认;③涂刷、拴挂、粘贴标记和标志的部位要适当;④要选用明显的颜色作标记和标志;⑤标志的尺寸一般分为三种:用于拴挂的标志为74×;用于印刷和打印的标志为105×74mm和148×105mm两种;(五).包装作业和技术:1.包装作业:——拼装、改装、配装、分装、加固换装等;①物质换装:将不同规格、品种和牌号的货物按一定的要求拼装在一个包装物中的过程;注意:物资拼装应符合安全的原则,凡性质不同、互有抵触的不可拼装;此外,还应符合节约的原则,对运价等级相差大的也不能拼装,应使用拼装要适合装卸、搬运条件,以利于提高作业效率;②物资改装:由于需要对商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剔除不合格的商品后重新包装;③物资配装:对于要成系列销售的货物,则进行配装;④物资分装:物资的进出业务,往往是整进零出,需要对大件包装拆整分装成一定规格、数量小的货物单元,以适应用户的需要,物资的分装应根据物资的性质、设备条件作业场所合理组织作业;⑤物资包装的加固和换装:即对已经破损,不合适保证货物继续运输或储存的包装应进行维修、加固、重新包装、以保证物资安全;2.包装技术:(1).产品包装的一般技法:①对内装物进行合理置放、固定和加固;②对松散产品进行压缩;③合理选择内包装盒的形状尺寸;④喝了选择外包装的形状尺寸;⑤包装外的捆扎;(2).包装操作技术:①充填技术:充填是将商品装入包装容器的操作,分为装放、充填与灌装三种形式;②封口和捆扎技术;③裹包:裹包是用一层绕行材料包裹商品或包装作的操作;④加标和检重:A加标:就是将标签粘贴或拴挂在商品或包装件上,标签是包装装潢和标志,因此加标也是很重要的工作;B检重:检查包装内容物的重量,目前大多数采用电子检重机进行监测;(3).包装的特殊技术:①防震技术:又称缓冲,缓解内装物收到冲击和振动;A全面防震——内装物与外包装间全部填满防震材料;B部分防震——对整体性好的产品只在产品与内包装之间的拐角或局部填充衬垫,如泡沫塑料,充气型塑料薄膜和橡胶等;C悬浮式——贵重易损物品用绳带、弹簧等悬吊在容器中;②防破损技术:捆扎及裹紧、集装、使用高强度保护的材料;③防锈技术:涂封油层厚度、完整、均匀、连续、气相缓蚀剂挥发和升华以充塞整个空间阻止大气与金属接触而抑制缓蚀;④防霉腐技术:冷冻、真空包装、高温灭菌、无毒防霉剂食品、通风孔和通风窗;⑤防虫技术:驱虫剂;⑥危险品包装技术:危险品共三大类易燃、易爆、有毒十小类,做标记,严密包装;⑦特殊技术:充气、真空、收缩、拉伸、脱氧技术;(六).包装合理化:1.包装合理化的要求:①防止包装不足②防止包装过剩③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2.包装合理化的途径:——标准化、机械化、大型化、轻摩化、低廉化、绿色化、七.认识物流功能活动——装卸搬运物品装卸搬运活动功能渗透到物流的各环节、各领域,是联系物流活动各个子系统功能,是物流顺利进行的关键;装卸搬运活动伴随着物流的始终,成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条件、保证物流质量最重要的物流环节之一;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一装卸loadingandunloading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进行的垂直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二搬运hanging/carrying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三装卸搬运就是在某一物流节结点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活动;2..装卸搬运的作业内容:——装货卸货、堆放拆垛、分拣配货、搬运移送3..装卸搬运的机械:——用来搬移、升降、装卸和短距离输送物料或货物有起重机械、连续输送设备、装卸搬运车辆和专用装卸搬运机械;4..装卸搬运的作业方法:1.按照作业对象划分:①单件作业法②集装作业法③散装作业法2.按照作业工具划分:①叉上叉下采用叉车和托盘等②吊上吊下采用起重机、吊车、集装箱等③滚上滚下驼背运输④移丄移下水平运动(五).装卸搬运的合理化:1.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无效作业是指在装卸作业活动中超出必要的装卸搬运量的作业,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可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提高装载效率,并尽量减少装卸次数。
大学生面试问关于物流岗位的理解

大学生面试问关于物流岗位的理解很多人认为物流就是运输。
现在我们国家里很多的小的所谓的物流公司,大多也是原来运输企业改换而来的。
但当我通过学习了解之后,渐渐知道物流不只有运输,而是让物质能顺畅流通的一种方法,所以现在我将物流理解为一种方法。
物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为内部物流,即物流区域不超过厂区范围;还有一类就是外部物流,即超越厂区的物流活动。
内部物流主要研究的应该是,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供应,在制品、零部件、产成品的运输和存储及生产计划的控制,使得物质流通顺畅,生产连续,减少等待和搬运的时间,减少没有附加值的活动。
而外部物流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供应过程中,这个时候作为生产者在这里应该关注的是货物定单的发出,原材料以及零部件库存的控制,以及接货检验入库的程序的正确性。
在销售配送过程中应该想到的是,如何组织车队,是用自有运输方式,还是用TPL合作的方式来送达产品,产品库存的预测等。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物流。
在每个公司里都有一个物流平台,平台的好坏密切关系到公司的发展。
所以对一个物流人员来说一定要控制好这个物流平台,为公司带来利润。
物流行业理解和认识

物流行业理解和认识
物流行业是指将商品从生产地点运输到销售地点的全过程中涉及
的各种物流活动和服务。
它包括了物流信息的流动、物流资源的配置、物流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等方面。
物流行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流行业包括了很多不同的环节和业务,例如货物的运输、仓储
管理、供应链管理、信息处理和国际贸易等。
在物流过程中,物流企
业承担着货物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任务,以及相关的信息处理
和跟踪等工作。
物流行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供应链管理
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
的需求不断增加。
物流企业需要发展新的服务和技术,提高运输能力
和效率,以满足社会对快速、安全、可靠的物流服务的需求。
另外,物流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环境
污染等问题。
因此,物流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运输效率,降
低能源消耗和环境负担,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物流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物流行业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
机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物流的解释解释一: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解释二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解释三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化学或物理变化的物料常常以气态或液态参与生产过程,并以管道输送,这样参与过程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等称为物流。
在连续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加入或排出的固体物料也可称为物流在当今的时代,全球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物流的价值:1、“物”从者到需要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了价值。
2、“物”从供给者到需求之间有一段空间差。
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空间,由于改变这一空间的差别,创造“空间价值”。
3物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决定了它的性质是服务产业,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即实现了它的价值4、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分装、、等物流过程。
因此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整个系统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传统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
5、企业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达到一定限度不能再扩大利润的时候,如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时候发现如果能有效降低在企业成本中占据相当高比例的物流费用,就等于说提高了企业的利润。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把物流管理称为现代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的紧密结合;现代物流是物流、、和的统一;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物流设施、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组成:1.条码技术技术3.射频技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比传统物流更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现代物流以满足消费者和的为目标,以第三方物流为基础联合供应商和商,把战略、市场、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各环节活动整合在一起,作为现代经济领域的支撑国家和世界的发展。
而传统物流则把它简单的视为一种“后勤保障系统”。
从现代物流的特征来看,现代物流比传统物流更具有:1、信息电子化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Visibility)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物流活动的有效性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物流活动将容易被科学地计划和控制,使整个物流活动经济有序。
物流的有序化使原先的“盲目调度”的情况减少到最低程度,促使物流资源充分利用、货物周转次数大大减少、位移的平均距离缩短,减少不协调与浪费现象,使得物流活动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其中又分为很多的子系统,同时各系统密切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紧密。
物流系统要通过这些信息把各个子系统有机地联合起来,只有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把物流信息收集好、处理好,并使之指导物流活动,才能使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畅和高效。
3)、物流信息的应用有利于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由于信息的及时、全面的获取与加工,供需双方可以充分地交互和共享信息,使得物流服务更准确、客户满意度提高;同时顾客可以有更多自我服务功能,可以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获得定制的物流服务;另外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可以为顾客提供信息、资金等双赢的和有效的增值服务。
4).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物流经常被称作“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和“物流冰山”,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过程中货物的状态和变化透明化,使得物流成本和费用的实际情况更容易被掌握,从而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使人们能更清楚地认识这片大陆和冰山下面的部分。
同时由于动态信息的及时掌握,可以根据情况做出快速而有效的反应,实现物流运作的动态决策。
5.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物流服务与技术的创新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推进作用,物流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
信息技术为物流服务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使为顾客提供及时、准确、周到的物流服务成为促进了物流的发展;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新需求的不断涌现也为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和应用领域,促使信息技术的推陈出新和在物流领域的深入应用。
2、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3、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
4、服务系列化现代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巨大的现代物流站场善化、系列化。
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5、作业规范化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
6、物流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活动与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7、手段现代化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标准的现代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
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
8、组织网络化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
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
9.管理模式现代化海尔物流管理模式1、内向物流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与创新过程中,JIT采购配送中心整合海尔集团的采购与配送业务,形成了极具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JIT采购及配送体系。
2、1)海尔物流管理JIT采购管理体系:实现为订单而采购,降低物流采购成本;推行VMI模式,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合作。
目前,JIT采购面向包括50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实施全球化采购业务,在全面推进实施寄售采购模式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第三方服务业务。
信息同步,一体化的计划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了准时采购;采购、备料同步,使供应链上原材料的库存仅有7天;距离同步,建立了两个国际工业园,已有7家国际化供应商在工业园建厂,同时爱默生等12家国际化分供方正准备进驻,保障了JIT采购与配送。
2)海尔物流管理JIT配送管理体系提高原材料配送的效率,“革传统仓库管理的命”,通过建立两个现代智能化的立体仓库及自动化物流中心及利用ERP物流信息管理手段对库存进行控制,实现JIT配送模式。
从物流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到物料搬运机械化,到车间物料配送的“看板”管理系统、定置管理系统、物耗监测和补充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管理目标。
3)原料配送JIT:目前,JIT配送全面推广信息替代库存,使用电子标签、条码扫描等国际先进的无纸化办公方法,实现物料出入库系统自动记账,达到按单采购、按单拉料、按单拣配、按单核算投入产出、按单计酬的目标。
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看单配送体系。
2、外向物流:海尔物流管理使用SAPLES系统进行全球物流运作管理,包括:资源管理: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降低物流成本;订单管理:订单信息同步共享,提高订单响应速度;运输管理:配送、运输系统监控,在途库存监控;仓库管理:库存信息共享、实时查询,库存报警。
另外,海尔物流管理使用HLES系统,进行产品先进先出、窜货、超期库存等管理一流三网”,“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
“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
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海尔物流管理“一流三网”的同步模式的优势:为定单而采购,消灭库存;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JIT速度实现同步流程;计算机连接新经济。
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
作为物流系统的“输入”就是采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销售、物流信息处理等环节的劳务、设备、材料、资源等,由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的过程。
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特点:1)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
2)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
3)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围,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4)物流系统的复杂性使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强的"背反"现象,常称之为"交替损益"或""现象,处理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系统总体恶化的结果。
5)物流系统是一个整体,它并不是追求局部最优,它要权衡各个部分,使得整体达到最优化6)物流系统具有层次性,物流子系统是指构成物流系统的各功能子系统,主要包括:运输子系统、储存子系统、装卸运子系统、包装子系统、流通厍工子系统、配送子系统及信息子系统。
物流系统整体又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