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可逆反应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
答案:D
思悟升华 利用寻找变量法判断化学平衡的关键是选定反应中的“变量”, 当变量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常见的变量有: 1.混合气体的颜色。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的反应来说,混合气体的 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当体积不变时的 压强均为变量。 3.对于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进行的反应来说,若反应物和生成 物全部是气体,根据气体密度公式 ρ=������������,质量 m 和体积 V 都是恒量, 故密度 ρ 为恒量,即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密度不变,故密度不变不 能作为判断反应是否平衡的标志。
(5)平衡时,N2 的转化率为146mmooll×100%=25%,H2 的转化率为 1224mmooll×100%=50%,故 α(N2)∶α(H2)=1∶2。
(6)平衡时,n(N2)∶n(H2)∶n(NH3)=12∶12∶8=3∶3∶2。 答案:(1)a=16 (2)n(NH3)平=8 mol (3)5∶4 (4)2∶3 (5)1∶2 (6)3∶3∶2
迁移应用
1.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 和 8 mol H2 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 的转化率为 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 分数接近于( )
A.5%
B.10%
C.15%
D.20%
解析:H2 转化量为 8 mol×25%=2 mol,则有:
N2+3H2 2NH3
起始量/mol 2
答案:B
2.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
衡:C(s)+H2O(g) 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 正(CO)=v 逆(H2O) C.生成 n mol CO 的同时生成 n mol H2 D.1 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mol H—O 键 解析:A 项,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相等的 反应,当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B 项,根据 v 正(CO)=v 逆(H2O),可知 CO 的正反应速率等于其逆反 应速率,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 项,生成 CO、H2 均表示反 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没有表示出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不能说明 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项,H—H 键断裂和 H—O 键断裂是两 个相反的反应方向,1 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mol H—O 键, 即消耗 1 mol H2 的同时消耗了 1 mol H2O,可知 H2 的消耗量等于其 生成量,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C
思悟升华 利用寻找变量法判断化学平衡的关键是选定反应中的“变量”, 当变量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常见的变量有: 1.混合气体的颜色。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的反应来说,混合气体的 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当体积不变时的 压强均为变量。 3.对于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进行的反应来说,若反应物和生成 物全部是气体,根据气体密度公式 ρ=������������,质量 m 和体积 V 都是恒量, 故密度 ρ 为恒量,即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密度不变,故密度不变不 能作为判断反应是否平衡的标志。
(5)平衡时,N2 的转化率为146mmooll×100%=25%,H2 的转化率为 1224mmooll×100%=50%,故 α(N2)∶α(H2)=1∶2。
(6)平衡时,n(N2)∶n(H2)∶n(NH3)=12∶12∶8=3∶3∶2。 答案:(1)a=16 (2)n(NH3)平=8 mol (3)5∶4 (4)2∶3 (5)1∶2 (6)3∶3∶2
迁移应用
1.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 和 8 mol H2 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 的转化率为 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 分数接近于( )
A.5%
B.10%
C.15%
D.20%
解析:H2 转化量为 8 mol×25%=2 mol,则有:
N2+3H2 2NH3
起始量/mol 2
答案:B
2.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
衡:C(s)+H2O(g) 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 正(CO)=v 逆(H2O) C.生成 n mol CO 的同时生成 n mol H2 D.1 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mol H—O 键 解析:A 项,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相等的 反应,当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B 项,根据 v 正(CO)=v 逆(H2O),可知 CO 的正反应速率等于其逆反 应速率,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 项,生成 CO、H2 均表示反 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没有表示出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不能说明 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项,H—H 键断裂和 H—O 键断裂是两 个相反的反应方向,1 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mol H—O 键, 即消耗 1 mol H2 的同时消耗了 1 mol H2O,可知 H2 的消耗量等于其 生成量,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C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状态课件新人教选修4.ppt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全部
[解析] ①中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必消 耗2n mol NO2,而生成2n mol NO2时,必消耗n mol O2, 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②中只指明正反应,不能说明是 否达到平衡。③中不论是否达到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之 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且未指明反应进行的方向。 ④有色气体的颜色不变,则表示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⑤体积固定、气体质量反应前后
[例1] (2012·郑州高二检测)下列对于反应C(g)+
H2O(g)
CO(g)+H2(g)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达平衡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同
B.增大压强,对此反应速率无影响
C.达平衡时,c(H2O) ∶c(CO)=1 ∶1 D.达平衡时,H2O转化为CO的速率等于CO转化为 水的速率
[解析] A项中平衡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不变,但不一定相同,A错;B项中增大压强,反应 速率增大,B错;C项平衡时c(H2O)、c(CO)不再变 化,但不一定是c(H2O) ∶c(CO)=1 ∶1,C错;D项 说明v正(H2O)=v逆(H2O),D正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可逆反应必须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 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①中的反应条件不同,② 中H2SO4的浓度不同,性质不同。 答案:C
3.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HI(g) H2(g)+I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反应 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I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 B.HI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 C.HI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D.无法判断HI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第1课时化学平衡精品课件 新人
结论
c(H+)增大,平衡向 _逆__反__应_______方向移 动
NaOH 溶液使 c(H+)变小,平衡 向__正__反__应____方 向移动
• 实验Ⅱ: 原理 Fe3++3SCN-
Fe(SCN)3(红色)
实验(1) 步骤
原理 Fe3++3SCN-
Fe(SCN)3(红色)
现象 溶液颜色_变__深___ 溶液颜色_变__深____
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习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溶解过程的可逆性 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中:
=
不变 不变
2.可逆反应 (1)概念 在_相__同__条__件____下,既能向 _正__反__应___方向进 行又能向__逆__反__应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
• (3)特征
3.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可忽略, 把 _几__乎__完__全__进__行____ 的 反 应 叫 不 可 逆 反 应 , 用“_=__=_=_”号表示。
NO2 浓度减小,即平衡向正__反__应__方向移动
结论:温度升高,平衡向__吸__热__反__应____方向 移动; 温度降低,平衡向_放__热__反__应____方向移动。 ③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增大压强,平衡向_气__体__体__积__减___小__的方向移 动,减小压强,平衡向__气__体__体__积__增__大_____ 的方向移动。
④催化剂
由于催化剂能够_同__等____程度地改变正、逆 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__无___ 影响,但是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达到平 衡所需的_时__间_______。
5.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_温__度__、__压__强_ _、__浓__度_____等),平衡就向着能够__减__弱___这 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1优质课件PPT
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 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 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 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 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 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 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 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 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 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 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 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 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 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觉 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 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 是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 你,你现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 倍,得分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 出水来了,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有 终得到的结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最 再以此类推,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 第一位。而新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
可逆反应ppt课件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 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 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注 前提(适用范围):可逆反应
意 内在本质:v(正)= v(逆) ≠0
三 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
点
的浓度保持不变
2、化学平衡状态的条件:外界条件不变
3、化学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态的特征
(1)动:动态平衡(v(正)= v(逆) ≠0) (2)等:v(正)= v(逆) ( 3 ) 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 变 , 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4)变 : 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 条 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思考: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能全部转 化为生成物吗?举例说明。
有些化学反应能进行完全,如镁的燃烧,钠与水 的反应;有些化学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如合成氨,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等。
思考: 在恒温压的条件下,有人将一定质量的蔗糖粒放
入它的饱和水溶液中,过了一天之后再来看时,发 现许多小的颗粒不见了,而大的颗粒变得更大,取 出干燥后称量,发现质量却与原来一样。
高温高压
N2+3H2催化剂 2NH3
高温高压
2SO2+O2催化剂 2 SO3
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 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
(1)不能进行到底,有一定限度
(2)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在同时进行
(3)一定条件下,正逆反应达平衡
速 率
正反应速 率
相等
逆反应速 率
时间
1、定义
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 同时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用
表示。 例:
正反应: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 逆反应: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
注 前提(适用范围):可逆反应
意 内在本质:v(正)= v(逆) ≠0
三 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
点
的浓度保持不变
2、化学平衡状态的条件:外界条件不变
3、化学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态的特征
(1)动:动态平衡(v(正)= v(逆) ≠0) (2)等:v(正)= v(逆) ( 3 ) 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 变 , 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4)变 : 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 条 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思考: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能全部转 化为生成物吗?举例说明。
有些化学反应能进行完全,如镁的燃烧,钠与水 的反应;有些化学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如合成氨,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等。
思考: 在恒温压的条件下,有人将一定质量的蔗糖粒放
入它的饱和水溶液中,过了一天之后再来看时,发 现许多小的颗粒不见了,而大的颗粒变得更大,取 出干燥后称量,发现质量却与原来一样。
高温高压
N2+3H2催化剂 2NH3
高温高压
2SO2+O2催化剂 2 SO3
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 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
(1)不能进行到底,有一定限度
(2)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在同时进行
(3)一定条件下,正逆反应达平衡
速 率
正反应速 率
相等
逆反应速 率
时间
1、定义
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 同时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用
表示。 例:
正反应: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 逆反应: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1)
-12-
思考·交流
(3)应选择什么样的炉(灶)膛材 料?理由是什么?
• 应选择保温隔热且耐热的炉(灶)膛材料。 • 尽管煤燃烧是放热反应,但反应过程中煤燃烧
需要提供部分能量才能进行,而利用煤燃烧放 出的部分热量就可维持反应的持续进行。 • 选用保温隔热材料的目的,是为防止热量散失。
-13-
思考·交流
-7-
4.化学平衡的特征 (1)逆:研究对象是_可__逆__反_ 应 反应。 (2)等:v(正)=v(逆)≠0。即同一种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 速率相等。(本质)。 (3)动:化学平衡是__动__态__平衡,即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仍在进行。 (4)定:在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__恒__定__。(标 志)。 (5)变:化学平衡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改 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平衡会 发__生__改__变__ ,最后达到新平衡。
小结
反应条件的控制
• 关于人类需要或对人类有利的化学反应 升高反应温度、使用催化剂等增大反应速
率,以提高生产或工作效率; 增大廉价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气体反应
物的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转化率。
-16-
小结
• 关于对人类有害或人类不需要的化学反应 降低反应温度、使用负催化剂等,降低反应
速率; 隔离会引发反应的物质,如在金属表面形成
-8-
优化·训练2
•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
-9-
四、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 思考·交流
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0页
①尽可能使燃料 充分燃烧 ,提高能量的转化率。 充分接触 关键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尽可能_________ ,且空气要适当过量 。 ②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能, 提高 热能的利用率 。
给定条件下 的最大限度
可逆反应 化 学 反 应
作业
1.完成学案巩固练习
2.完成对灶具改进的 调查报告
直 观 比 喻
C(SO2)减小、C(O2)减小、C(SO3)增大 (2) 50—70min各物质的浓度如何变化? SO2、O2、SO3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3)不改变外界条件, 70分钟以后各物 质的浓度会怎么样呢?
C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 20 30 40 50 60
C(SO3)
展 示 成 果
2、化学平衡状态
外在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
(3)特征
①逆: 可逆反应 同一物质! ②等: V正=V逆 ③动: V正=V逆≠0,动态平衡。
④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 ⑤变:条件改变,平衡会改变
小试牛刀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B、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 成物增加的分子数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C(SO2) C(O 2)
70
t
知识点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本节学习难点:
给定条件 下化学反 1.定义:在—————— 最大程度 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
再次合作探究
(1)反应刚开始时,由于C(SO2)=
10mol/L , C 0 ,所以化学反应速 (O2)= 5mol/L ,C(SO3)= 率V(正)最 大 ,而V(逆)最 小(为零) 。 (2)0---50min,各物质浓度的变化趋势为: C(SO2) 减小,C(O2) 减小 ,C(SO3)增大 ,从而化学 反应速率的变化为V(正)减小,V(逆)增大。 (3)当反应进行到V (正)与V(逆) 相等 时,反应 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如图50—70min)。 (4)试着在坐标系中画出任一反应物的正、逆反应速率 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给定条件下 的最大限度
可逆反应 化 学 反 应
作业
1.完成学案巩固练习
2.完成对灶具改进的 调查报告
直 观 比 喻
C(SO2)减小、C(O2)减小、C(SO3)增大 (2) 50—70min各物质的浓度如何变化? SO2、O2、SO3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3)不改变外界条件, 70分钟以后各物 质的浓度会怎么样呢?
C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 20 30 40 50 60
C(SO3)
展 示 成 果
2、化学平衡状态
外在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
(3)特征
①逆: 可逆反应 同一物质! ②等: V正=V逆 ③动: V正=V逆≠0,动态平衡。
④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 ⑤变:条件改变,平衡会改变
小试牛刀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B、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 成物增加的分子数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C(SO2) C(O 2)
70
t
知识点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本节学习难点:
给定条件 下化学反 1.定义:在—————— 最大程度 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
再次合作探究
(1)反应刚开始时,由于C(SO2)=
10mol/L , C 0 ,所以化学反应速 (O2)= 5mol/L ,C(SO3)= 率V(正)最 大 ,而V(逆)最 小(为零) 。 (2)0---50min,各物质浓度的变化趋势为: C(SO2) 减小,C(O2) 减小 ,C(SO3)增大 ,从而化学 反应速率的变化为V(正)减小,V(逆)增大。 (3)当反应进行到V (正)与V(逆) 相等 时,反应 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如图50—70min)。 (4)试着在坐标系中画出任一反应物的正、逆反应速率 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对于稀溶液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0BB(aq),
在等温等压下达到平衡时:
B
J B
(cB ,eq/c)vBK
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产物浓度时,反应
商减小,则 K J ,可逆反应正向进行,反应商 逐渐增大,当反应商增大到等于标准平衡常数时,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 二、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
有些化学反应几乎能进行到底,反应物基 本上能全部转变为产物。这些几乎进行到底的 反应称为不可逆反应。
实际上,大多数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只有 一部分反应物能转变为产物。这种在同一条件 下能同时向两个相反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 可逆反应。为了表示反应的可逆性,在化学方 程式中用“ ”代替“ ”或“ ”。
在可逆反应中,把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称 为正反应,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为逆反应。
二、化学平衡
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等于逆 反应的反应速率时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化学平 衡。化学平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和逆反应的反应速 率相等是建立化学平衡的条件。
(2)化学平衡是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 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变化,这是 建立化学平衡的标志。
系统又建立了新的平衡状态。显然达到新的平衡
状态时,产物的浓度比原平衡状态时增大了,化
学平衡正向移动。
同理,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产物浓度 时,反应商增大,使 K J ,化学平衡逆向移 动,反应商逐渐减小,直至反应商重新等于标准 平衡常数时,又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归纳如下: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产物 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产物浓 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对于稀溶液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0BB(aq),
在等温等压下达到平衡时:
B
J B
(cB ,eq/c)vBK
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产物浓度时,反应
商减小,则 K J ,可逆反应正向进行,反应商 逐渐增大,当反应商增大到等于标准平衡常数时,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 二、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
有些化学反应几乎能进行到底,反应物基 本上能全部转变为产物。这些几乎进行到底的 反应称为不可逆反应。
实际上,大多数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只有 一部分反应物能转变为产物。这种在同一条件 下能同时向两个相反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 可逆反应。为了表示反应的可逆性,在化学方 程式中用“ ”代替“ ”或“ ”。
在可逆反应中,把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称 为正反应,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为逆反应。
二、化学平衡
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等于逆 反应的反应速率时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化学平 衡。化学平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和逆反应的反应速 率相等是建立化学平衡的条件。
(2)化学平衡是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 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变化,这是 建立化学平衡的标志。
系统又建立了新的平衡状态。显然达到新的平衡
状态时,产物的浓度比原平衡状态时增大了,化
学平衡正向移动。
同理,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产物浓度 时,反应商增大,使 K J ,化学平衡逆向移 动,反应商逐渐减小,直至反应商重新等于标准 平衡常数时,又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归纳如下: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产物 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产物浓 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教学PPT
22、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 延时间 最不费 力。 2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 是三思 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 ,以经 验为参 谋,以 小心为 兄弟, 以希望 为哨兵 。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 最大的 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 情。
若 B ( g ) = 0 ,则 NB(g)=1, J=K,
表明缩小体积增大压力时,化学平衡不发生移
动。
若 vB (g ) 0 ,则 0< N B(g)< 1, J< K,
表明缩小体积增大压力时,化学平衡向正反应
(气体分子总数减少)方向移动。
若 vB (g ) 0 ,则 NB(g)> 1, J> K,
小产物的分压力时,反应商减小,使 K J,化
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同理,当减小反应物的分压力或增大产物的
分压力时,反应商增大,使 K J,化学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
气体分压力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归 纳如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 物的分压力或减小产物的分压力,化学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产物的分压力或减小反 应物的分压力,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上式对 T 微分得: dlnK/d T rH m/R T2
对于吸热反应,rHm 0 ,则 d l n K / d T > 0 , 当温度升高 (dT>0) 时,K 增大( d l n K > 0 ),使 K J ,化学平衡向正反应(吸热反应)方向移 动; 当温度降低(dT<0) 时,K 减小( d l n K < 0 ), 使 K J ,化学平衡向逆反应 (放热反应)方向 移动。
例题
标准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只要知道 某温度下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或分压力, 就能计算出反应的平衡常数。通常是测定反应物 的起始浓度或分压力及平衡时任一反应物或产物 的浓度或分压力,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推算出其 他反应物和产物的平衡浓度或平衡分压力,计算 出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 是三思 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 ,以经 验为参 谋,以 小心为 兄弟, 以希望 为哨兵 。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 最大的 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 情。
若 B ( g ) = 0 ,则 NB(g)=1, J=K,
表明缩小体积增大压力时,化学平衡不发生移
动。
若 vB (g ) 0 ,则 0< N B(g)< 1, J< K,
表明缩小体积增大压力时,化学平衡向正反应
(气体分子总数减少)方向移动。
若 vB (g ) 0 ,则 NB(g)> 1, J> K,
小产物的分压力时,反应商减小,使 K J,化
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同理,当减小反应物的分压力或增大产物的
分压力时,反应商增大,使 K J,化学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
气体分压力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归 纳如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 物的分压力或减小产物的分压力,化学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产物的分压力或减小反 应物的分压力,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上式对 T 微分得: dlnK/d T rH m/R T2
对于吸热反应,rHm 0 ,则 d l n K / d T > 0 , 当温度升高 (dT>0) 时,K 增大( d l n K > 0 ),使 K J ,化学平衡向正反应(吸热反应)方向移 动; 当温度降低(dT<0) 时,K 减小( d l n K < 0 ), 使 K J ,化学平衡向逆反应 (放热反应)方向 移动。
例题
标准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只要知道 某温度下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或分压力, 就能计算出反应的平衡常数。通常是测定反应物 的起始浓度或分压力及平衡时任一反应物或产物 的浓度或分压力,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推算出其 他反应物和产物的平衡浓度或平衡分压力,计算 出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共23张ppt)
+2H2SO4互为可逆反应吗? 不是。反应条件不同
3.特点
双向性
可逆反应分为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
双同性
正、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
共存性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
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
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程度,这就是该化学反应在这
个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即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物都
可逆反应无法进行到底,那如果给予充足的时间,让 1 molN2 和
3 mol H2 充分反应,其反应历程是怎样的?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往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
发生反应N2 +3H2
2NH3
(1)该可逆反应的v正 、v逆取决于什么因素?
(2)反应刚开始时, v正 、v逆 的大小比较?
动:正逆反应均未停止,只是速率相等,是动态平衡
定: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平衡移动
4、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标志
(1)直接标志:
① v正 = v逆 (≠0)
对于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生成速率=消耗速率
对于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速率之比=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反
应
速
率
v (正)
v (正)= v (逆)
化学
平衡
状态
v (逆)
0
t1
时间(t)
2、化学平衡状态概念
内在本质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
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外在标志
3、化学平衡状态特征
3.特点
双向性
可逆反应分为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
双同性
正、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
共存性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
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
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程度,这就是该化学反应在这
个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即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物都
可逆反应无法进行到底,那如果给予充足的时间,让 1 molN2 和
3 mol H2 充分反应,其反应历程是怎样的?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往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
发生反应N2 +3H2
2NH3
(1)该可逆反应的v正 、v逆取决于什么因素?
(2)反应刚开始时, v正 、v逆 的大小比较?
动:正逆反应均未停止,只是速率相等,是动态平衡
定: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平衡移动
4、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标志
(1)直接标志:
① v正 = v逆 (≠0)
对于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生成速率=消耗速率
对于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速率之比=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反
应
速
率
v (正)
v (正)= v (逆)
化学
平衡
状态
v (逆)
0
t1
时间(t)
2、化学平衡状态概念
内在本质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
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外在标志
3、化学平衡状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4CO2 + C ⇌ 2CO,达到化学平衡后, 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 。
14CO 14C、14CO 、 2
3、将1moLN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容器,使其在一 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 ⇌ 2NH3下列哪一种状 态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1、1molNH 分解, 同时0.5molN 消耗. √ 2、H 的浓度不再变化. √
v逆
0
开始
t1
时间(t)
一定时间
二、化学平衡与反应的限度
在给定的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 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 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 态,称为 “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此时,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 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 转化率。 转化的量 转化率 = ×100% 起始的量
2、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或消耗速率相等) 注意:①体现出正、逆两个反向. ②速率符合系数之比. 2)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或各组分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
注意:①浓度相等不一定平衡. ②浓度符合系数之比不一定平衡.
原来不断变化的量现在不变了
【背记】化学平衡
请仔细阅读教材P52,然后指出如何“提高 燃料的燃烧效率”? 1.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 转化率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空气要适当过量。
2.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 热能,提高热效率。
【随堂练习】
1、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 AC ) N2 + 3H2 ⇌ 2NH3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 H H键形成 B.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 H H键断裂 C.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 N H键断裂 D.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 N H键形成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 3 课时
化学魔术:原子大挪移
S
16O 18O
SO2
18O
18O 2
有放射性,可以通过监 测仪器检测到这种物质的变 化,称为“示踪原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子大挪移
S
16O 18O
SO2
18O 2
原子大挪移
S
16O 18O
2 SO2 + 18O2 ⇌ 2SO3
你能用一个化学专用 名词破解这个魔术吗?
“量” : m、n、V、c 等。
二、化学平衡与反应的限度
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化学平衡)有哪 些主要特征? 逆、等、定、动、变 1.逆:可逆反应 2.等: v(正)= v(逆) ≠ 0 3 . 定 : 外界条件一定 , 混合体系中各组 分的百分含量一定,浓度不变 4.动:动态平衡 5 . 变 : 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 , 发生移 动,建立新的平衡(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 生变化)。
S O2 S16O18O
18
可逆反应
2SO2 +O2 ⇌ 2SO3
科学研究表明:很多化学反应在实际进 行时,反应物不能按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 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变为生成物。
H2 +F2 = 2HF H2 +I2 ⇌ 2HI
1、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
向均能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
2SO2 +O2 ⇌ 2SO3
N2+3H2 ⇌ 2NH3
SO2+H2O ⇌ H2SO3 CO2+H2O ⇌ H2CO3 Cl2+H2O ⇌ HCl+HClO
H2 +I2 ⇌ 2HI
1、可逆反应
分析合成氨反应中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N2+3H2 ⇌ 2NH3
反 应 v正 速 v >v 平衡 率 正 逆 v正=v逆 化学平衡状态
特征:逆、等、定、动、变。 标志:速率相等;浓度不变。
练习
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D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2.对于可逆反应 M+N ⇌ Q 达到平衡状态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B. C. D. 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M、N全部变成了Q M、N、Q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反应已经停止
A v正SO2=2 v正O2 B v正O2= v逆SO3 C v正O2=2 v逆SO3 D v正SO2= v逆SO3
作业:P53- 2、5 P56- 3
3 2 2
3、c(N2)=c(H2)=c(NH3) 4、c(N2):c(H2):c(NH3)=1:3:2
√5、N 、H 、NH 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或各组分
含量不再变化.
2 2 3
4.可逆反应O2+2SO2 ⇌ 2SO3的正、逆 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 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D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 2C(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 )
A. A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浓度比为1:3:2
三、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
在生产生活中,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发生, 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发生,这就要讨论反 应条件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