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以成都某建筑小区为例浅析海绵城市设计
以成都某建筑小区为例浅析海绵城市设计摘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的建设,就与主体结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本文章以成都市某商业住宅小区为例,浅析海绵城市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利用下沉绿地雨水蓄水池近年来全国各地夏季气候多变,强降雨导致洪涝灾害经常发生,成都市年平均将于厚度879.3mm,雨水丰富,夏季的强降雨导致道路阻断、地铁站进水、下穿隧道被淹和车辆被浸泡等现象在夏季经常发生,海绵城市的设计势在必行。
2017年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了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建设全过程管理的通知,海绵城市建设与建筑小区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本文章以成都市某商业、住宅小区为例,执行《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浅析成都市海绵城市的设计要点。
1 项目基本情况本商业、住宅小区规划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8734.32m2,规划总建筑面积161220.83m2,地上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110411.85m2,建筑总基底面积19493.73m²,建筑密度40.00%;总绿化面积14620.30m2(包含集中绿地面积、绿化停车绿地面积),绿地率30% 。
拟设置两个排水口排往市政雨水管网。
项目总平面下垫面分析图见图1。
图1:总平面下垫面分析图根据场地内下垫面的布置,传统开发模式下,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见表1。
表1:传统开发模式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表2 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及水文资料拟建场地地处成都市郫都区,地貌单元为岷江水系毗河流域Ⅲ级阶地。
场地现为空地,地势平坦,海拔高程为532.20m。
成都地区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终年温暖潮湿,四季分明,气候特征为春旱、夏热、秋雨、冬干,日照少,无霜期长,降雨集中在 6~9 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 74.2%。
2.1气象资料据成都气象台的观测资料,成都市气象站主要气象资料汇总表见表2。
海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海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一、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概述1.1 目标与原则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应遵循“全流域治理、多元复合、生态保护、灾害防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目标是通过改善城市水系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城市在面对极端气候事件时的抗灾能力,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1.2 手段与策略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应注重通过生态水系恢复重塑城市水文循环,强化城市的雨水资源化利用,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提高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等措施,提高城市水管理效率。
1.3 实施路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应采用系统工程思维,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城市更新、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全面推进城市空间功能重塑。
二、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内容和实施要点2.1 生态水系恢复通过对城市的水系进行规划和设计,恢复城市自然溪流、湿地、水塘等自然水体和绿色生态系统,打造多样化的城市水体景观,提高城市景观、生态和环境质量。
2.2 雨水资源化利用通过对城市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储存、利用和净化等处理,形成完善的城市雨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雨水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2.3 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城市新建和更新改造项目中,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减少建设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2.4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绿色屋顶、生态廊道、生态岛等绿色景观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城市内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调控和适应能力。
2.5 建设防洪排涝设施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水灾风险,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三、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实施路径和途径3.1 政策引导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贯彻执行,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政策法律保障。
各类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要点说明
1、宜采用透水性路面。人行道一般采用透水砖;自行车道可采用透水砖或透水沥青路面。
1、道路绿化带宜建为下凹式绿地;为增大雨水滞蓄量,绿化带内可采用浅沟、雨水花园等。
2、在有坡度的路段,绿化带应采用梯田式。
3、道路雨水径流宜引入两边绿地入渗。
1、宜采用开孔路牙、格栅路牙或其他形式,确保道路雨水能够顺利流入绿地。
2、非机动车道路超渗雨水应引入附近下凹式绿地入渗。停车场、广场、庭院应尽量坡向绿地,或建适当的引水设施,超渗雨水可自流至绿地入渗。
3、雨水口宜置于道路绿化带内,其高程应高于绿地而低于路面,超渗雨水可排入市政管线,改造项目中路面径流雨水也可以使用雨水口收集,然后通过支管和横沟进入绿地。
1、景观水体应兼有雨水调蓄功能,并应设溢流口。超过设计标准的雨水可溢流入市政系统。
1、公共建筑绿地应建为下凹式绿地,充分利用绿地入渗雨水。
2、绿地临近城市水体、城市绿带时,应利用城市水体、绿带进行整体雨水综合利用设计。
3、绿地植物宜选用耐涝耐旱本地植物。
公共建筑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应采用透水铺装地面。人行道、广场可采用透水砖,雨水调蓄设施,并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调蓄池应设溢流口,超过设计标准的雨水可排入市政管系。调蓄池雨水在非雨季时可收集利用,经适当处理回用于绿化、冲洗地面、景观用水等。
2、对树池、雨水口等进行生态化改造。
(3)工业仓储类(M、W)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
规划要点
设计要点
建筑屋面
工业区绿地
道路广场
水体景观
排水系统
改造要点
1、工业区屋面应采用屋顶绿化的方式蓄存雨水。
2、厂区非机动车道路、人行道、小车停车场等应采用透水铺装。
海绵城市设计全措施(完整版)
海绵城市设计全措施(完整版)
海绵城市设计全措施(完整版)
一、城市住宅区海绵策略
随着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自然地表被居住区域的不透水硬质材料替代,雨水自然下渗、净化和收集面临很大挑战。
住宅区的景观用地应考虑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在有限的绿化面积里,采用下渗、滞留、净化的策略,缓解城市居住区洪涝灾害。
1、传统住宅区——宅间雨水花园
传统住宅区中的绿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宅间雨水花园,用来收集周边硬质铺装的雨水。
2、传统住宅区——停车场雨水花园
传统住宅区中的停车场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砖生物滞留带,用来收集周围雨水。
3、传统住宅区——活动场地
传统住宅区中的树池可以改造成滞留式生态树池,用来收集开放场地中的雨水。
4、传统住宅区——宅间道路
传统住宅区中的宅间道路和绿化带可以改造成透水路面和生物滞
留池,用来收集道路上的雨水,避免路面雨水沉积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5、传统住宅区——车行道
传统住宅区中的车行道考虑机动车荷载,一般不建议使用透水路面,而是利用道路两侧绿化带收集、消纳路面雨水径流。
6、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园路
7、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广场
高层住宅区中的硬质广场可以结合透水铺装、排水明沟及生物滞留设施,设计成一个集收集、净化、储存雨水于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
8、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绿地。
24种海绵城市设计措施全图解
24种海绵城市设计措施全图解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城市住宅区海绵策略随着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自然地表被居住区域的不透水硬质材料替代,雨水自然下渗、净化和收集面临很大挑战。
住宅区的景观用地应考虑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在有限的绿化面积里,采用下渗、滞留、净化的策略,缓解城市居住区洪涝灾害。
1、传统住宅区——宅间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绿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宅间雨水花园,用来收集周边硬质铺装的雨水。
2、传统住宅区——停车场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停车场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砖生物滞留带,用来收集周围雨水。
3、传统住宅区——活动场地传统住宅区中的树池可以改造成滞留式生态树池,用来收集开放场地中的雨水。
4、传统住宅区——宅间道路传统住宅区中的宅间道路和绿化带可以改造成透水路面和生物滞留池,用来收集道路上的雨水,避免路面雨水沉积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5、传统住宅区——车行道传统住宅区中的车行道考虑机动车荷载,一般不建议使用透水路面,而是利用道路两侧绿化带收集、消纳路面雨水径流。
6、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园路7、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广场高层住宅区中的硬质广场可以结合透水铺装、排水明沟及生物滞留设施,设计成一个集收集、净化、储存雨水于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
8、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绿地二、绿色屋顶海绵策略雨洪来临时,建筑屋顶产生的径流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将城市的建筑屋顶改造为绿色屋顶能有效缓解城市雨水径流压力。
一方面,通过海绵城市结构来收集、储存雨水,并利用雨水进行浇灌,可以节省各种能耗;另一方面,绿色屋顶将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绿化率。
规划 海绵城市 专篇设计
规划海绵城市专篇设计规划-海绵城市-专篇设计1、建筑工程和社区的海绵工程措施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功能性、景观性和安全性,采取保护措施,确保公共安全。
2新建建筑与小区中高度在30m以下、坡度小于10°的屋顶宜采用屋顶绿化,且屋顶绿化面积宜占该类建筑屋顶面积的30%-85%。
改造建筑与小区可根据建筑条件考虑采用屋顶绿化。
--根据气候特点和屋顶形式,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种类。
不应选择根系穿孔强烈的植物种类,也不应选择生长迅速的树木和灌木。
屋顶绿化应根据建筑荷载适当选择树木,并在建筑柱上种植。
如果土壤深度不够,可以选择箱式种植树。
种植屋顶应设置雨水收集系统,防水层上应铺设水管、电缆等设施,屋顶周围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并进行滴灌,灌溉应采用喷灌和渗灌设施。
3屋面雨水宜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等方式将屋面雨水断接并引入周边绿地或雨水沟中的小型分散式低影响开发设施用于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储存设施。
4屋面及硬化地面雨水回用系统均应设置弃流设施。
初期径流弃流量应按根据实测下垫面收集雨水中SS、COD等污染物浓度,无数据时,屋面弃土可采用径流厚度5~7mm,地面弃土可采用径流厚度5~10mm。
雨水可用于建筑和住宅区的杂用水、绿地洒水、道路冲洗和景观供水。
5建筑与小区内无大容量汽车通过的路面、停车场、步行及自行车道、休休闲广场、室外庭院采用透水路面。
新区透水铺面率不低于50%,改建区透水铺面率不低于40%。
6建筑与小区道路最大道路纵坡为8%,最小道路纵坡为0.3%。
对于下沉式绿地段道路,竖向高程应高出绿地标高不小于50mm。
7建筑物及社区道路、广场两侧采用植被浅沟、渗水沟等地表排水形式输送、消纳、滞留雨水径流,减少小区内雨水管道的使用。
若必须设置雨水管道,设施规模原则上应该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21,2021年版)中相应标准进行设计。
8建筑物和社区的雨水口应设置在集水面最低处,顶部标高应低于排水面10mm~20mm,并应高于周边绿地种植面40~50mm;雨水口应截污挂篮、环保雨水口等措施。
小区海绵工程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如排水能力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即通过改造现有城市区域,使其具备吸水、渗水、蓄水、净水等功能,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利用效率和应对内涝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个小区海绵工程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1. 提高小区排水系统能力,减少内涝损失。
2.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改善小区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促进生态平衡。
三、设计原则1. 优先考虑自然力量排水,减少人工干预。
2. 整体规划,综合利用各种海绵设施。
3. 以人为本,满足居民需求。
4. 经济、环保、可持续。
四、设计内容1. 提升排水系统(1)改造排水管道,提高排水能力。
(2)设置雨水收集池和储水罐,用于储存雨水。
2. 规划生态停车场(1)采用生态停车场,通过渗透回补地下水。
(2)增设生物滞留设施,引导雨水径流排入生物滞留池中。
3. 打造透水道路(1)采用生态透水砼铺装,提高道路透水性。
(2)增加绿化带,提高小区绿化量。
4. 增设海绵设施(1)设置雨水花园,用于收集和净化雨水。
(2)建设湿地景观,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5. 改造小区环境(1)优化绿化布局,提高绿化覆盖率。
(2)修复破损路面,改善小区景观。
五、实施步骤1. 项目前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小区现状,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2. 设计阶段: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3. 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改造。
4. 运营管理: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海绵工程效果的持续性。
六、预期效果1. 提高小区排水能力,减少内涝风险。
2.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节省水资源。
3. 改善小区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4.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实施小区海绵工程设计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构建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其中,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措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个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案。
一、规划目标本次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具体目标包括: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 75%以上,即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雨水外排总量不超过开发前的 75%。
2、雨水资源利用率达到 20%以上,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景观补水等。
3、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 50%以上,通过雨水的净化处理,减少雨水携带的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
4、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有效降低内涝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二、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生态本底,保护和修复城市原有水生态系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和生态措施解决雨水排放和利用问题。
2、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水资源状况等因素,制定适合本地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避免生搬硬套。
3、统筹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排水防涝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园林绿地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实现多规合一。
4、安全为重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避免因过度追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而影响城市的防洪安全。
三、规划区域概况本次规划的区域位于_____市_____区,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地形起伏较小,土壤类型以壤土和黏土为主,年平均降雨量为_____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设计实践及要点探析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设计实践及要点探析基于某海绵城市住宅小区设计案例,从海绵城市设计思路、场地下垫面分析、LID措施选择分析入手,探寻重庆地区海绵城市的技术设计途径及构思。
提出优化场地下垫面是最容易实现也是对场地雨水径流控制和污染控制最有效的措施。
住宅小區海绵城市设计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等下垫面优化措施后,场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应不大于0.5。
屋顶绿应采用轻质模块式屋顶绿化,透水铺装应将面层、基层和垫层均设计为透水铺装。
标签:海绵城市;屋顶绿化;透水铺装;雨水花园重庆市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方针是推进“1+3”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力争到2030年,全市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1】。
住宅小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既是雨洪的收纳体又是主要排出单元。
若是在小区规划设计阶段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将会从源头降低雨水量并削减污染。
本文通过分析重庆某小区海绵城市设计技术,探索重庆地区低成本、可复制的海绵城市技术实施路线,可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1、项目介绍及设计思路1.1项目介绍本工程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兴大道与云竹路、金开大道之间,项目西南侧紧邻园博园。
总用地面积100495.4m2,总建筑面积224159.08平方米。
项目的容积率1.98,建筑密度小于40%,绿地率大于35%。
本项目雨水管控指标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50%。
1.2设计原则将雨水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相结合,充分利用绿地滞留净化雨水;优先采用源头控制措施,通过分散化、小型化、低成本的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尽量在源头净化、收集和利用雨水。
与道路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规划设计协调衔接。
采用经济、适用的雨水控制利用措施,充分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和现有设施。
2、海绵技术策略2.1 场地下垫面分析雨量径流系数是指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不同下垫面因其对雨量的下渗、吸收能力不同,因此径流系数不同。
小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小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小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构建可持续的雨水管理系统,提高城市的水资
源利用效率,减轻城市内涝等问题,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首先,小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需要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充分考虑雨水的收集、利用和排放。
在小区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建造雨水花园、设置雨水收集池等措施,将雨水纳入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其次,小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对雨水的治理和处理,通过建设雨水沉渍池、湿地和人工溪流等设施,对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减少雨水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景观水体补给等方面,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小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对城市绿地和水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自然透水性,减缓城市的洪涝灾害风险。
在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合理规划绿地和水体的布局,增加绿地和水体的面积和密度,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力,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城市水体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改善城市水体的水质和水量,提升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小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城市水管理举措,通过构建可
持续的雨水管理系统,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城市内涝等问题,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雨水的收集、利用和排放,加强对雨水的治理和处理,加强对城市绿地和水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从而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希望通过小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的实施,能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解析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解析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和综合治理,以最大限度减少雨水径流过程中的排泄和渗漏,保持雨水城市化、自然化、人工化的平衡,并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城市。
在海绵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中,主要应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1. 绿色建筑设计。
海绵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强调建筑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选择适宜的材料、合理设计建筑立面,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在绿色屋顶、绿色墙面、绿化景观等方面做出努力,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
3. 雨水渗透系统。
海绵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还强调通过雨水渗透系统来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通过设置透水铺装、透水绿地等措施,将雨水渗透到土壤中,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洪涝的风险。
4. 水景设计与湿地建设。
海绵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注重将水景与湿地融入城市规划中。
通过设计湿地公园、湿地广场等水景区域,提高城市的景观效果,湿地还可以起到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5. 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
海绵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还注重废水处理与回用。
通过设置废水处理设施,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需求。
废水处理还可以保护水环境,避免废水对周围水体的污染。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设计、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雨水渗透系统、水景设计与湿地建设以及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等方面。
通过这些解决方案的应用,可以减少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海绵城市设计研究方案精品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自然的生态系统模拟,利用地表自然地形充分利用天然水文循环的城市模式。
在城市区域建设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更好地管理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同时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
下面是2024年海绵城市设计研究方案的精品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一、整体规划:建立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统筹规划城市水资源的获取、利用和保护,确保城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二、水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科学布置水网系统,建立起完整的城市排水系统,确保城市内涝问题的解决。
三、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地比例,营造湿地、河岸带和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地表土壤的渗透能力,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污染。
四、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景观设计的生态循环性,利用雨水、河水和地下水等水源进行景观灌溉,减少对自来水的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物的可调节性和适应性,合理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利用设施,减少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
六、小区设计:注重小区内部的绿地规划和雨水花园的建设,通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小区的景观效果,改善小区内部的水环境质量。
七、水源管理:建立城市水资源管理机构,经营和管理城市的水资源,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质。
八、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九、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规范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落实责任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十、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上推广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和经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推动全球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一)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水灾和洪涝灾害的频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的土地利用、建筑物、道路和绿地等,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渗透、蓄存和净化,从而达到减少水灾和洪涝灾害的目的。
二、工作原理海绵城市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雨水的自然渗透: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保留足够的绿地和湿地,使得雨水能够自然渗透到地下水中,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
2.雨水的蓄存:在城市内部设置雨水蓄存设施,如雨水花园、雨水湖等,将雨水暂时储存起来,减少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3.雨水的净化:通过建设湿地、雨水花园等绿色景观,利用植物和土壤的吸附和分解作用,对雨水进行净化,减少水体污染。
4.雨水的利用: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城市绿化、冲洗马路、灌溉等用途,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实施计划步骤1.制定规划方案: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包括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建筑物设计标准、道路设计标准等。
2.建设基础设施: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雨水蓄存设施、湿地建设、绿地建设等。
3.推广宣传: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
4.监测评估:对已实施的海绵城市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适用范围海绵城市规划方案适用于各类城市,特别是那些经常发生水灾和洪涝灾害的城市。
同时,海绵城市规划方案也适用于新建城市和城市更新改造项目。
五、创新要点1.综合规划:海绵城市规划方案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等因素,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在建筑物设计中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如屋顶绿化、雨水收集系统等,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3.智能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海绵城市的智能管理,提高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某住宅小区海绵城市的设计与应用
某住宅小区海绵城市的设计与应用摘要:近年来,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发生了内涝灾害,为了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及财产安全,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并且全国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前几年,海绵城市主要用于公园、市政道路等公共设施里,住宅小区比较少见,目前随着国家的大力提倡及政策规定,所有新建住宅小区也基本上同步设计了海绵城市,本文以江苏某住宅小区为例来浅谈海绵城市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色建筑下凹绿地雨水回用前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不同的环境变化和解决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存储的水净化处理并可加以利用。
建造具有自然存储、自然渗透以及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
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江苏省靖江市,总用地面积77137㎡,总建筑面积171312㎡,其中地下总建筑面积34900㎡。
本工程包含17栋高层住宅楼、1栋物业社区配套用房(4#楼)和2栋配电间。
建筑密度22%,绿化率40%。
根据《靖江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规定,本项目属新建小区,需设计海绵城市设施。
2.设计目标及主要指标:本项目主要设计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1.通过海绵城市设施避免和减少城市内涝,控制径流,降低汇流,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多项措施联合作用,达到降低地表径流量、控制城市内涝;2.降低径流污染,通过下凹绿地、生态滤池等措施过滤和降解汇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控制面源污染、保护城市水环境;3.缓解水资源短缺,通过各类净化设施的处理和各级管网的输送,将处理达标的雨水回用于市政浇洒、景观水补充等用途,实现水资源的“开源节流”,节约了水资源也降低了污水的排放。
本地块总海绵指标设计值: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污染物削减率56%。
浅析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D0l:10.16767/ki.10-1213/tu.2019.11.053浅析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肖合章福州山清水秀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同时,传统城市固有的弊端日益凸显,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其中,城市内涝问题较为突出。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海绵城市应运而生。
从宏观层面来看,海绵城市可指导生态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建设,从微观层面来看,海绵城市能指导环境友好型的住宅小区建设。
本文浅析了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原则,探究了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措施,以期为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1前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具备海绵的特点,能对环境变化进行良好适应,还能实现对自然灾害的弹性应对。
在下雨时,海绵城市能有效吸水、蓄水、渗水以及净水,在需要的情况下,海绵城市能有效释放并合理利用所储存的水。
依据海绵城市理念对住宅小区进行规划设计,能有效提升住宅小区的宜居程度,并优化住宅小区的排水系统。
对此,有必要立足于实践,遵循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原则,釆取有效措施开展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2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原则2.1生态优先生态优先,是指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首先要注重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要对当地固有的自然条件和排水系统,诸如湖泊、河流、暗渠等进行充分利用,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自然排水进行充分利用,避免对自然条件造成破坏,在此基础上对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2.2因地制宜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部分优秀规划设计方案,诸如湿地公园,并不是对所有城市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湿地公园,要求城具备良好的气候、地质和水文条件。
对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盲目适用,未必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因此.要深入考察住宅小区具备的气候、土壤、水文以及植被条件,明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住宅小区的雨季时间以及降雨量,对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确定。
谈新建小区海绵城市方案设计
关键词:海绵城市;新建小区;方案设计;SWMM模拟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60mm,年均蒸发量约1065mm。
降雨多集中于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造成洪、涝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其它季节又较干旱,故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对地块雨水进行原地消纳、收集和控制十分必要。
本项目在进行海绵专项设计时,已完成了总建筑、室外景观、室外给排水等专业施工图设计,因此本次海绵专项低影响开发设计有充分结合各专业情况。
2方案设计2.1设计目标根据《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海绵城市重点区详细规划》要求,本地块设计目标如下:(1)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控制目标为8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16.9mm;(2)SS削减率50%;(3)3年一遇管网排水标准;(4)30年一遇内涝标准。
2.2场地分析2.2.1场地条件。
本项目设计范围约4ha,用地类型包括建筑屋面、绿地、道路、以及铺装、停车位、活动广场等,绿地面积较大。
绿地率为49.39%,场地综合径流系数为0.52。
场地整体较为平坦,略呈北高南低之势,场地两个低点分别位于小区入口和活动广场南侧。
2.2.2管网条件。
崇文庄园项目C地块采用雨污分流。
根据地块室外雨水管网设计资料可知,地块雨水管网最终由东侧排入正阳大道市政雨水管网。
2.2.3径流情况。
屋面雨水通过雨落管直接外排至散水,漫流到绿地及道路上,经管网收集后排到东侧市政管网。
地块道路整体坡向从北向南,在区内南侧活动广场南侧为最低点,暴雨时,易成为内涝积水风险点;东侧局部区域出现低洼点,暴雨时,有短时间积水风险。
2.3设计思路本次设计结合区域用地情况,地库边界及雨水组织情况,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主要采用不同蓄水深度雨水花园、下沉绿地以及雨水桶等低影响开发设施。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2.4分区计算2.4.1汇水分区。
结合设计地形条件和管网条件,将地块划分成如图2所示4个汇水分区。
2.4.2控制雨量计算。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推荐中推荐的容积法计算得到地块总设计目标调蓄容积,各分区设计目标控制容积如表1所示。
从四类下垫面谈小区海绵城市设计
从四类下垫面谈小区海绵城市设计摘要:结合常见建筑(小区)下垫面特征,归纳出四类常见下垫面,提出了立足“四类下垫面”进行海绵城市设计的思路。
立足每一类下垫面自身的特征,首先就地采取与本下垫面相适应的海绵技术措施。
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技术,合理处理四类下垫面之间的联系与径流转输。
同时,对有关海绵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四类下垫面块料铺装地域性特征绿色屋面旱溪软隔离前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点强调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和统筹建设。
那么,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整体框架下,紧密结合所在地区大气降水、植被和下垫面的地域性特征,针对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四类下垫面”,合理运用行之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各项技术指标落到实处,则是后续工作的重点。
现行海绵城市设计思路,较多按照下垫面综合径流系数,结合所在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降雨厚度进行核算,不足部分进行人工调蓄。
也有部分地区按照技术指标细分的方法进行海绵城市设计。
事实上,鉴于大气降水、植被与下垫面的地域性特征显著,不同的地区,“渗、滞、蓄、净、用、排”,其侧重点必然是不同的。
另外,在上述六字方针的基础上,建议增加一个“防”。
毕竟,城市内涝防治,国内外均有一定难度。
再者,对于“LID”,在借鉴的同时,建议辩证对待。
现阶段,关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尽管尚存争议,但是,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地区大气降水的地域性特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那么,关于项目专项规划阶段海绵城市的设计思路,既可通过不同下垫面径流系数的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径流系数,或许也可考虑如下思路:“首先立足某一下垫面开展海绵城市设计,不足部分,通过相邻下垫面进行互补,以此类推。
”无论是新建城区,还是既有城区;无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个小区,除裸地之外,其下垫面类型大致可以划分为道路广场、各类绿地、建筑屋面和水面湿地等。
上海某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
上海某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摘要:上海嘉定区某海绵城市试点小区海绵城市设计采用植草沟,雨水桶、高低位花坛,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屋顶绿化,雨水调蓄回用系统等海绵设施,满足上海市海绵城市设计导则要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单位硬化面积蓄水量>250m3/ha硬化面积,透水铺装率≥70%等。
关键词:住区海绵城市技术,工艺流程,海绵设施海绵城市介绍及设计要求海绵城市介绍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 海绵城市建设包含建筑与小区,绿地与广场,道路,水系四部分内容。
小区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受到各个地方政府的重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建设。
在上海地区,由于地价贵,用地紧张,小区通常为满铺地库,空间局促,设置海绵蓄水设施难度大,小区海绵城市设计更加困难。
在此条件下,开展了本项目的海绵城市设计,该项目为上海嘉定区海绵城市试点小区,倍受各方政府重视。
海绵城市设计要求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设计导则:新建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年径流污染控制率≥80%,其他约束性及鼓励性指标如表1所示表1:建筑与小区系统指标[2]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一、项目概况某住宅小区总用地面积为61589.6m2,硬化面积为3588m2,道路面积15617m2,绿化率为35%,集中绿化率为10%(设置于高层住宅区域内)。
项目包含高层住宅、叠加住宅、保障房及配套用房。
采用海绵城市措施: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桶、高低位花坛,透水铺装,雨水调蓄系统,屋顶绿化。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发表时间:2018-12-14T10:45:42.4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石晶晶李宁[导读] 不仅能有效改善水资源缺乏现状,同时也能为改善城市用水的质量以及内涝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提供助力。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近些年以来用水的问题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个是待解决的问题,用水量的短缺成为了阻碍和制约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而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出现的海绵城市理论逐渐的成为了一种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新的方式和思路,不仅能有效改善水资源缺乏现状,同时也能为改善城市用水的质量以及内涝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提供助力。
关键词: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引言小区“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的本质是充分发挥道路、建筑、绿地及水系等自身的生态系统功能,对小区雨水采用吸纳、渗蓄、净化、缓释等改造方式,控制雨水径流,恢复城市水文原生态,维持小区开发建设前后场地内水文特征的自然状态,从而实现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等目标[1-4]。
在确保排水防涝安全的情况下,可极大限度地降低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做到低影响开发建设。
1海绵城市的理论海绵城市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尤其是在应对自然灾害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上充分发挥出海绵一样的性能,既在有水分的时候吸收和储存甚至过滤和净化,而在水资源短缺的干旱时节可以将储存的水分释放出来以供使用。
这种技术理念充分的尊重了自然优先的原则的同时将人工技术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更加绿色节能的效果,最大限度的将雨水在城市区域的储存以及过滤净化从而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变位了现实。
这也对于环境保护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统筹和协调地表水,自然降水以及地下水的共同利用,在给水排水的过程之中充分的考虑到各个环节,并且将其长期的发展和利用考虑进去。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分析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城市化建设方面也已经体现出了比较可观的成效,而传统的城市中各方面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尤其是一些城市中出现的洪涝灾害,全部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相关的学者便提出了海绵城市的观点,并在部分地区实施后凸显出了非常可观的成效。
深入的分析,海绵城市属于一种生态型的城市建设,它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达到抗洪减排的效果,是新时期背景下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先阐述了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设计原则,然后又对住宅小区海绵城市的设计要点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引言: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按照海绵的特性对环境的变化利用材料改造,如此便可从容的应对自然灾害,当下雨的时候城市的海绵特征能够把蓄水、渗水以及储水和净水有机结合,并且当遇到干旱天气的时候能把这些储存的水源都释放出来,以缓解用水压力。
在对它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居民的实际需求,优化当地的排水系统,这些都是要从实践当中进一步论证的,还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化要求。
1.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设计原则第一点是生态性原则,在对住宅小区进行海绵城市规划的时候,需要秉承着环境保护的意识,把当地已有的各种自然地理条件与排水系统都结合到一起,就像附近的河流、暗渠等,都能利用起来,并且规划时需要把排水的方向明确,要与当地的排水系统结合到一起,尽最大努力避免环境损坏,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位以后去设计海绵城市,这才是它的最大化价值。
第二点是因地制宜,进行住宅区海绵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提前设计好方案,考虑到所有的因素,这是科学施工的前提。
而小区附近的湿地公园建设之前,必须要调查好以上问题,再根据方案去具体实施[1]。
1.住宅小区海绵城市的设计要点1.下沉绿地在下沉绿地设计之前,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当地的平均降水系统调查清楚,避免设计和具体施工两个方向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8-12-14T10:45:42.4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石晶晶李宁[导读] 不仅能有效改善水资源缺乏现状,同时也能为改善城市用水的质量以及内涝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提供助力。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近些年以来用水的问题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个是待解决的问题,用水量的短缺成为了阻碍和制约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而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出现的海绵城市理论逐渐的成为了一种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新的方式和思路,不仅能有效改善水资源缺乏现状,同时也能为改善城市用水的质量以及内涝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提供助力。
关键词: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引言
小区“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的本质是充分发挥道路、建筑、绿地及水系等自身的生态系统功能,对小区雨水采用吸纳、渗蓄、净化、缓释等改造方式,控制雨水径流,恢复城市水文原生态,维持小区开发建设前后场地内水文特征的自然状态,从而实现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等目标[1-4]。
在确保排水防涝安全的情况下,可极大限度地降低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做到低影响开发建设。
1海绵城市的理论
海绵城市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尤其是在应对自然灾害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上充分发挥出海绵一样的性能,既在有水分的时候吸收和储存甚至过滤和净化,而在水资源短缺的干旱时节可以将储存的水分释放出来以供使用。
这种技术理念充分的尊重了自然优先的原则的同时将人工技术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更加绿色节能的效果,最大限度的将雨水在城市区域的储存以及过滤净化从而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变位了现实。
这也对于环境保护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统筹和协调地表水,自然降水以及地下水的共同利用,在给水排水的过程之中充分的考虑到各个环节,并且将其长期的发展和利用考虑进去。
2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住宅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根据实际情况,看到这个方案在别的地区取得了一定效果就不管不顾的直接拿来使用。
在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时,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生态优先与因地制宜等。
2.1生态优先
生态优先原则是指在住宅小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为第一原则。
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河流、湖泊、暗渠与地下水等自然的排水系统,在规划设计时充分利用自然排水,在不破坏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化建设、规划住宅小区,做到保护生态与城市化建设的双赢。
此外,在如雨水花园和屋顶绿化等设计中,也要注意生态保护。
选择植物物种不能只看他是不是适宜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能不能自然生长,也要注意周边是不是有他的天敌存在,避免出现生物入侵,影响生态环境。
2.2因地制宜
住宅小区的海绵城市规划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有一些很好的海绵城市的设计方案,如湿地公园就并非每个城市都适用,它对城市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的要求都很高,如果盲目运用入住宅小区的设计中去,很有可能花了钱却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美国大多数城市都有很强的排水系统,他们遵循的是同一个设计理念,然而,在十分缺水的加利福尼亚州,这些雨水也只能白白流走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这就是没有因地制宜造成的后果。
每个住宅小区都有不同的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条件,在选择植被、确定设计方案的时候,都要具体分析小区的状况,降水量与雨季时间来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只有因地制宜,才能真正的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
3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的应用 3.1旱溪改造
旱溪是海绵城市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重要体现,这种形式在小区的规划设计阶段应该被广泛的采用以便于实现小区内能够进行雨水的渗透,并且能将地下水进行合理的净化和收集。
旱溪改造在不同的时期可以发挥多种作用,比如在没有降雨的枯水期可以作为居民日常活动的地方,而在暴雨降临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收集雨水以及存贮雨水,以便减少雨水在小区住宅内的过多的集聚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同时还能降低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危害。
因此旱溪可以减少径流的总流量,延缓峰值时间的到来以及减小峰值时的流量大小,这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3.2道路建设
小区内住宅应该进行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这样能够通过增加雨水的下渗来减小雨水在小区路面上的沉积。
机动车的绿化带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其设计为下凹绿地从而能够将雨水口设置在这种绿地的里面的位置。
绿化带中应该合理的设置有径流的会入口以及溢出雨水口,前者一般是设置在绿化带的开口位置处的路石附近同时一起还要设置有沉沙池以便能够对雨水进行必要的净化。
同时为了提高透水性要把一个软的透水塑料管安置在绿化带的底部位置。
绿化带内的植被选用原则是需要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固定。
3.3小区绿地改造
通过径流量控制初步计算,小区现状绿地率完全可满足径流控制要求,使得塑造绿地形态具备及宽松的优质条件,因此本着因地制宜、生态建设、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首先保留了一部分长势较好的慢生树种和植物群落,然后将其他绿地重新开挖,改造为下沉绿地,加强小区滞水能力的同时,形成若干“岛式绿洲”,塑造了形态丰富的绿植景观。
道路与下沉绿地之间设置0.5m宽砾石缓冲边沟,达到径流滞留、净化的作用;小区自身存在高差,设置了多处植草沟,形成独立的排渗系统,植草沟是海绵城市综合管理技术措施中的重要一项,具有滞留、渗透雨水的功能,可涵养地下水,还有起到转输、净化中水的功能。
枯水期,植草沟可结合绿化、景观小品、生态驳岸作为居民的运动、休闲场所。
在暴雨来袭时,由于其强大的蓄水能力,可将周边雨水径流快速汇集,减少周边地区的洪涝灾害,植草溪对于径流总量控制、延缓峰值时间、减小峰值流量都可发挥出色的作用。
靠近机动车道的绿化带改造为下凹绿地,路缘石做特殊开口设计,在下凹绿地内增设环保雨水口。
3.4雨水滞留设施
采用一带雨水滞留器,屋面径流经过水落管后通过植被缓冲带汇入滞留器,路面及广场径流通过植草沟,部分路面与超量雨水通过雨水口汇入滞留器,经由雨水管道排出。
选择生长习性适合的植物栽种配合滞留器贮藏雨水,可以节约土地资源,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净化空气,提供别具特色的城市花园与菜园,对海边城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滞留池内的植被可以吸收雨水,避免地下车库顶板的直接裸露,可以保护建筑物,同时减少雨水在车库顶板的沉积,增加空气湿度、净化雨水资源,同时大雨倾盆时,能避免给地面排水增加负担,甚至流到居民家中,给居民的财产造成损失。
总之,雨水滞留设施可以减轻地面及地下排水系统的压力,通过植被对雨水资源进行再次循环利用,缓解城市排水难的压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的建设,不只是通过对既有小区、广场、道路、公园、社会停车场等区域的后续改造来实施,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还可以在上述新建区域前期规划、设计阶段给予充分的通盘考虑,将“海绵城市”的建设融入到整体的开发建设中,对资源节约、合理规划、生态环境及技术应用均有较大好处。
参考文献:
[1]叶航,邱忠昊.住宅小区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4):94-95.
[2]李茜,易晓园.海绵城市建设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99.
[3]钟小平.老旧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17,39(08):152-153+157.
[4]曾庆红.某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探讨[J].市政技术,2017,35(02):117-120.
[5]王清江,王悦.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微观应用实践[J].山西建筑,2016,42(17):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