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荔枝图序》课件

合集下载

《荔枝图序》PPT课件(上课用)

《荔枝图序》PPT课件(上课用)


3、大概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毫无顾虑的勇气,才变成现在所谓成熟稳重的样子。

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

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

1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就必须通过磨练。若是自己没有尽力,就没有资格批评别人不用心。开口抱怨很容易,但是闭嘴努力的人更加值得尊敬。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
下,改变模样。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3 荔枝图序 长春版(共18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3 荔枝图序 长春版(共18张PPT)

品探内容 1.本文是从 、 、 、 、 、 等几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来介绍荔枝的。 2.以上几个方面,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3.本文在介绍荔枝时,按照 、 、 的顺序来写的。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
法?
赏读名段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如丹,夏熟 抓住特点,暗含比较,讲究对仗,有节奏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 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可口)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并列盘餐而 互芬齿颊者也。
总体来说,本文更为直观可感。尤其是在可目方面运用 了大量比喻,有丰富的色彩感,描写更为细腻;在可口方面 运用了极富刺激的比喻,调动了多种感官,可感性大大增强。
1.请仿照课文的句子写一种水果。
——(明)陈辉《荔枝》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比较探究
本文与《芙蕖》写荷的可目、可口对比,
哪一篇描述得更为直观可感?
(可目)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 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至菡 萏成花,娇姿欲滴。
读中体悟
荔枝图序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 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 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 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 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3 荔枝图序 长春版 (共24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3 荔枝图序 长春版 (共24张PPT)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 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 者云。
荔枝图序
帷盖(wéi ɡài ) 华( huā )如橘 核如枇杷( pí pa ) 壳如红缯( zēnɡ ) 膜如紫绡(xiāo ) 瓤(ránɡ)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lǐ lào ) 盖为(wèi)不识者与识而 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荔枝图序
1、荔枝生巴峡间。
2、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 而书之。
3、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 及一二三日者云。
疏通文意
要求: 结合注释,同桌合作翻译全文并找
出疑难。
荔枝图序
1、华如橘,春荣。 2、朵如葡萄,实如丹。 3、壳如红缯,膜如紫绡。 4、浆液甘酸如醴酪。 5、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6、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7、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 三日者云。
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 如 丹 , 夏 熟
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肉 瓤 莹 白 如 冰 雪
浆 液 甘 酸 如 醴 酪
合作探究
思考: 1、本文围绕荔枝介绍了哪些知识?是按 什么顺序介绍说明的? 2、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找出例子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13:54
《荔枝图序》
产地 树形 树叶 花
荔 枝

保鲜
13:54
朵 核 壳 膜 瓤肉 浆液
不易
巴峡间 如帷盖
如桂
如橘 如葡萄 如枇杷 如红缯 如紫绡 如冰雪 如醴酪
拓展延伸
我是荔枝代言人 结合课文介绍荔枝的
说明顺序和方法,适当 加入生物、地理知识和 历史典故为荔枝代言, 介绍荔枝。
作业: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荔枝图序》课件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荔枝图序》课件
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 络显得格外清晰。
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 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 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
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
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 络显得格外清晰。
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 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 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
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
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 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 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
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
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 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 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
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
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 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 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
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
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 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 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
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
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 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 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
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
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 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 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

《荔枝图序》PPT课件

《荔枝图序》PPT课件
《荔枝图序》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新 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的长篇叙事诗. 《荔枝图序》属于说明文,选自《白氏长庆 集》。
序是一种文体。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 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 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 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文章内容。
… 叶子像桂花树的叶子, 冬天还是青青的;
大致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但实际情况要胜过它们。 (果实)如果离开树枝,一天过去颜色就变了,

元和十五年夏天,南宾郡太守乐天让官府的画 工画《荔枝图》,并且写下了这篇序,是为没见 过 荔枝或虽然见过但还没有看到摘下三天以内的荔 枝 的人们写的。
你知道吗?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是 从哪些方面介绍荔枝的?请根 据屏幕上的提示,从文中找出 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 作的序。
扫清文字障碍
峡 ( xiá )
缯 ( zēng )
帷盖 ( wéi gài ) 绡
pa 枇杷 ( pí 壳 ( Ké )
(
( xiāo )
( ráng ) ) )
) 瓤
醴酪 ( lǐ lào 华 ( huā
紫绡
xiāoBiblioteka )朗读课文荔枝/生巴、峡间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用课文的语 言注解图片
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 如 丹 , 夏 熟
核如枇杷
膜如紫绡
瓤 肉 莹 白 如 冰 雪
浆 液 甘 酸 如 醴 酪
结合课下注释小组翻译课文
提示
1.通假字: 华如橘 2.一词多义: 实如丹 实 其实过之 而 之 “华”通花 ,花朵 果实 实际情况

《荔枝图序》PPT课件

《荔枝图序》PPT课件

一日而色变
其实过之
表顺接
表转折 它们,代词,代上面的描述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代词,指这篇《荔枝图序》 3.古今异义词: 古义 消失,没有 色香味尽去矣 到 今义 4、词类活用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名词作动词 画图 写
荔枝生长在巴州、峡州之间, 树的形状圆圆的,像周围带有围帐的伞盖。
《荔枝图序》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新 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的长篇叙事诗. 《荔枝图序》属于说明文,选自《白氏长庆 集》。
序是一种文体。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 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 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 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文章内容。
瓤肉—瓤肉莹白冰雪 浆液—浆液甘酸如醴酪
保鲜—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 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 (从外到内)
逻辑顺序
整体——局部 外观——内部 观赏——品尝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 候,使用了哪些说明 方法?试举例说明。
作比较 如:叶如桂,冬青;华 如橘,春荣。 打比方 如:瓤肉莹白如冰雪。
… 叶子像桂花树的叶子, 冬天还是青青的;
大致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但实际情况要胜过它们。 (果实)如果离开树枝,一天过去颜色就变了,

元和十五年夏天,南宾郡太守乐天让官府的画 工画《荔枝图》,并且写下了这篇序,是为没见 过 荔枝或虽然见过但还没有看到摘下三天以内的荔 枝 的人们写的。
你知道吗?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是 从哪些方面介绍荔枝的?请根 据屏幕上的提示,从文中找出 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荔 枝 图 序
产地——巴峡间 形状—— 树形团团如帷盖 树叶—— 叶如桂,冬青 花—— 华如橘,春荣 果实 ——实如丹,夏熟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十单元 荔枝图序|长春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十单元 荔枝图序|长春版
介绍鲸呼气的样子。 鲸呼气时浮出水面,从鼻孔喷出来 的气形成一股水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积累
课外: 与荔枝有关的诗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
丹(dān):朱砂。
2.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试着填一填。 《荔枝图序》一文对荔枝树的( 叶 )、( 花 )、 ( 果 )等一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写果实是由( 外 ) 壳 实 写到( )、( )、( ),并说明了荔枝在 果 浆 内 肉 液 膜 离开枝叶后( 打比方 ) 发生的变化 )。文章大量运用( 的说明方法,使我们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
(2)特殊语句
找一找,文中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有哪些,有感情
地读一读,从中体会这些句子的作用?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
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源自(4)结构图示树形 叶子 花
荔 枝 图 序
外形 果实
朵 核 壳 膜 瓤肉 浆液 完整的荔枝图
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
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点拨:荔枝如果离开了树枝,一天颜色就
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
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这 里主要写荔枝离开树枝后不易保鲜的特性。
四、互动反馈
我来说 你来写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 长作岭南人”,荔枝之味 美自古已有佳名。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形象
白居易
多,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 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 《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五年级语文上册 荔枝图序课件 长春

五年级语文上册 荔枝图序课件 长春

仿《荔枝图序》的写法描写一 种水果或蔬菜
再见
Good-bye
长春版 五年级 语文上册
10 奥妙的世界
荔枝图序
白居易
Hale Waihona Puke 你了解作者吗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唐代大诗人。
曾官居太子少傅,晚
年自号香山居士。他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
者,提出了“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白 居
事而作”的观点。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 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课文条理清晰的特点。 3. 了解荔枝的特色 4.读读背背,培养文言语感。
产地:巴峡间
形状:如帷盖 整体 树叶:如桂
花 :如橘 局部 果实:如丹
朵:如葡萄 外 核:如枇杷
壳 :如红缯 膜:如红绡
瓤肉:如冰雪
浆液:如醴酪 内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72022/1/17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荔枝图序》|长春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荔枝图序》|长春版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说明了荔枝什么特点?
不易储藏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产地:巴峡间
整 形状:如帷盖 体 树叶:如桂
花 :如橘
果实:如丹 局
朵:如葡萄 外 核:如枇杷
壳 :如红缯 膜:如红绡

瓤肉:如冰雪
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 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 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 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写 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荔枝性热,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荔枝果 实除食用外,核入药为收敛止痛剂,治心气痛和小肠气痛。木材坚实,深红褐色, 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花多,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朵—— 如葡萄
核—— 如枇杷
果 壳—— 如红缯

膜—— 如紫绡 瓤肉— 莹白如冰雪
浆液— 甘酸如醴酪
保鲜—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
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
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 南宾守 乐天/命/工吏 图/而书之,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是为没见过荔枝,或虽然见过但还没有 看到摘下三天以内的荔枝的人们写的。)
今义: (到)
友情提示
3.一词多义:

实如丹 其实过之
果实 实际情况

一日而色变 表顺接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表转折
之 其实过之 它们,代词,代上面的描述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 代词,指这篇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荔枝图序》课件4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荔枝图序》课件4
请用自己的话 简单介绍荔枝
白居易
《荔枝图序》,属于说明 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 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 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 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的观点。代表作品有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琵琶行》等。
序是一种文体。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 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 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 文内容。
1.通假字: 华如橘:“华”通花 ,花朵
2.古今异义词: 古义:(开放) 华如橘,春荣 今义: (繁荣)
古义:(消失,没有)
色香味尽去矣
今义: (到,去)
3.一词多义:
盖 树形团团如帷盖(名词,伞盖) 盖为不识者 (句首发语词,表推论)
荔枝“树形____。 叶__,__;华__,__; 实__,__。 朵____, 核___, 壳___,膜 ____, 瓤肉____, 浆液____。” 荔枝一旦离开本枝, “一日___,二日__, 三日_____,四五日 外,____。”
你还知道 哪些写荔枝的诗词美文
惠州一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请A层的同学们仿照课文, 写一种你熟悉的水果。
BC层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荔枝的诗词美 文。
《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来掌握
生字词及翻译。 3、理解文章内容。 4、背诵。
课前检测
完成目标一:(4分钟) 课前检测2(1)(2)

《荔枝图序》PPT课件

《荔枝图序》PPT课件
壳 :如红缯 膜:如红绡
瓤肉:如冰雪
浆液:如醴酪 内Biblioteka 文章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
惠州一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花如雪,春荣;叶如卵,夏青;实如玛瑙,春熟。
《荔枝图序》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唐代大 诗人。主要作品有: 《忆江南》《暮江吟》
《琵琶行》《长恨歌》 等。
序是一种文体。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
《荔枝图序》是作者为 《荔枝图》作的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荔枝生于巴郡三峡 一带,树的形状团团像车 上的帷幕和篷盖。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实如丹,夏熟。
花如霞,春荣;叶如卵,夏青;实如珊瑚珠,春熟。
感谢下 载
元和十五年夏天,南宾太守白乐天让 工吏作画,并亲自写下这篇序,是给那些 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和味道, 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 变化的人看的。
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了荔枝的特点?
由整体到部分, 由外到内。
产地:巴峡间
形状:如帷盖 整体 树叶:如桂
花 :如橘 局部 果实:如丹
朵:如葡萄 外 核:如枇杷
叶子像桂树叶,冬 天青色;花像橘, 春天开花;果实像 朱砂一般的红,夏 天成熟。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 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如果果实离开树枝, 一天颜色变了,两天 香气变了,三天味道 变了,四五天后,色 香味全都没了。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 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 者云。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3、荔枝图序 长春版 (共24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3、荔枝图序 长春版 (共24张PPT)
《荔枝图序》
帷 盖
桂 树
橘 树
枇 杷
朱 砂

古代指没有品级 的小公务人员
序是一种文体。
也叫“序文”或“前言”。有作 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作的目的 和写作的经过,也有别人写的, 叫“代序”,多介绍和评论文章内 容或艺术价值。序的结尾一般注 明写序的时间和写序人的姓名或 身份。

元和十五年夏,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 图识二• 三者/而•日/书与者之识云,/而•。盖不为及/一不

〇 〇
•〇 〇
叶如 — ,冬青; 华如 — ,春荣; 实如 — ,夏熟。
叶如桂 ,—青; 华如橘 , —荣; 实如丹 , —熟。
叶如桂,冬— ; 华如橘,春—; 实如丹,夏—。
————
如葡萄,
————
如枇杷, ———— 如红缯, ———— 如紫绡, ———— 莹白如冰雪, ———— 甘酸如醴酪。
朵如 ————, 核如 ————, 壳如 ————, 膜如 ————,
瓤肉
如 ————。
————
浆液 如 ———— ————。
大略如彼, 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 一日日而香而•• 色变,变三,日二 而味变,四五日 外色香味尽去矣。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若离本枝,
一日而————,二日
而 ,三日而 ,
————
———
四五日外 尽去 ————
矣。
过华清宫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长恨歌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叶: 如桂 花 :如橘 果实: 如丹
朵: 如葡萄 核: 如枇杷 壳: 如红缯 膜: 如红绡 瓤肉: 如冰雪 浆液: 如醴酪


仿《荔枝图序》的写法描写一 种水果或蔬菜


Good-bye
你能正确读出下列字和词语吗
i 缯 zēng 绡 xiāo 醴 lǐ 帷盖 wé
pá o 枇杷 pí 酪 là
自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 子。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华如橘,春荣;
实如丹,夏熟
大略如彼此,其实过之
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是一篇序言,作者写序的目的 是什么?
(2)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介绍了荔 枝的哪些方面的情况?
长春版 五年级 语文上册
10 奥妙的世界
荔枝图序
白居易
你了解作者吗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唐代大诗人。 曾官居太子少傅,晚 年自号香山居士。他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 者,提出了“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的观点。
白 居 易 墓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 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课文条理清晰的特点。 3. 了解荔枝的特色 4.读读背背,培养文言语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