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第课《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第课《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语文要素1.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即《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和《花之歌》。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色;《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

本单元这四篇文章,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安排这一要素,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3.通过播放视频,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番草原风光。

播放课件,歌曲《天堂》,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

背诵《敕勒歌》,介绍一下你看到的草原美景。

对比老舍先生看到的草原,有什么不同?4.简介作者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根据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卡,结合自己的完成情况,汇报预习成果。

1.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

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生字的书写。

2.听写词语。

两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写。

听写后出示答案集体订正,练习书写容易出错的字词,重点指导书写“勒、微、涩”。

第一组: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第二组:襟飘带舞响成一片礼貌羞涩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

【预设】检查读写,教师指导重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3.课件出示词语:蒙古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优秀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优秀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优秀3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优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九个生字,理解字意,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渲染”“勾勒”等词语。

(2)揣摩文中优美语句,体会文中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书法情感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1)熟练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学习课文中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主感受课文中描述的草原风光及风土人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课文对内蒙古大草原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赞美,感悟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风光及草原人民的热爱。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对内蒙古大草原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赞美,感悟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对草原风光及草原人民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两个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暑假期间有没有去什么地方旅游呢?(学生答,师生互动)那有没有哪位这次去了草原或者以前去过草原的同学们愿意说一说你们都去了哪里的草原,都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呢?(学生答,师生互动)看来同学们的草原经历还都挺有意思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第一篇课文《草原》,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一起再去那片美丽的大草原走一走。

没有去过草原的同学们也跟随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板书:草原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出示作者简介课件: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1]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

草原课文六年级上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精选9篇)

草原课文六年级上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精选9篇)

草原课文六年级上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较优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9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草原课文六年级上册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渲、勒、鄂、涯”四个生字,会写“毯、渲” 等14个生字,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4.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材分析本文记述了作者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赞美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先写了草原秀美的风景,再写了草原迎客和联欢场景。

作者移步换景,有景及人,较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难点具体体会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教具教学准备课时安排三课时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认识本课“渲、勒、鄂、涯”四个生字,会写“毯、渲” 等14个生字,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

2.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1.你去过草原吗?在电视上见过草原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草原,看看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上生活着的人们。

2.介绍作者老舍3.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三、检查自学情况,指导书写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第1课《草原》(教学设计) 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课《草原》(教学设计) 语文六年级上册

《草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文中生字词;理清文章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想象,体会草原美景和人们的热情好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感受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草原美景和人们的热情好客,感受“蒙汉情深”。

2、教学难点:理解主旨句,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交流生活中的惜别经历。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播放草原图片,请学生齐诵《敕勒歌》,随后交流草原风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借助直观的图片和熟悉的诗歌唤醒旧知,进而引出课题《草原》。

二、初读1.字词:指导“毯、腐”书写。

(“毛”字的竖弯钩要充分向右伸展;“腐”字书写时,“广”字要舒展,包住里面的两个部件)2.内容: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

(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依依惜别)三、析读层次一:走进画面,感知“草原”小组合作讨论: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 风景美1.课文描写了草原的哪些风景? (空气、天空、平地、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2.这些景物是怎样美丽迷人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空气:清鲜;天空:明朗;平地:一碧千里;小丘:翠色欲流;羊群:白色大花;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3.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草原的? (从上到下的方位顺序)4.结合图片感受草原风光美。

5.面对这样的场景,你们会是什么心情? (喜爱、惬意、舒适)6.边想象画面,边朗读。

(二)人情美1.“人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喜迎远客、主客联欢、依依惜别)2.课文是怎样描绘这些场景的?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联系生活经历,说说从“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这里大家读出了什么? (来得快,和“飞过来”相对应;表现草原人民迎接远客的急切心情)4.为什么说蒙族人民穿的衣裳像“彩虹”呢? (因为蒙族人民的盛装颜色各异,非常鲜艳,同时也比喻蒙族人民对客人的热情)5.如果你在场,会有什么感受?6.让我们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草原》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夏日草原》:草原上的云朵,有时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蓝天上列队而行,天高云低,风起的时候,一朵一朵依序飞过,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梦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闪着金光,逆光处背后的丘陵像镶上了发亮的边线,身体被阳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后忽然间所有的颜色都沉静了下来,在云影掠过之处,草色在泛白的灰绿和透明的青绿之间挪移,风也凉多了,像搽了薄荷油一样。
了解内容,找出课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指名阅读,并相机正音。
3.小组分享、交流。
二、“两翼”带文教学环节:
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草原即景》《夏日草原》,按以下方式进行学习:
在《 》中,我圈出了描写草原的景物有、 、 、等,我还画出了表现作者心情(感受)的句子有。我想分享的优美语句是。
2.汇报交流:
(4)欣赏图片朗读(边读边出示草原、小丘、羊群等画面)。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5)填空式朗读。
这种境界,既( ),又( ),既( ),又( )。
(6)思考: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7)尝试背诵读。
总结: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不仅有景,更加有情。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生齐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草原》: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思考:两位作者在观察“小河”时有何不同?
三、读写联动、先仿后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 把握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合作探讨小说主题。

3. 了解蒙古草原狼的生活习性,感受动物身上的精神魅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

2. 通过深入品味、鉴赏精彩语句来把握小说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身上表现的“人性”。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提到狼,人们总会想到它那犀利的目光和滴着涎液的大嘴巴。

成语世界中的狼,如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更是道尽了狼的凶残、贪婪。

长久以来固有的认识限定了我们对狼的评价,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蒙古草原狼》也许会带给我们全新的阅读体验。

二、初读课文,畅所欲言。

1. 阅读课文。

给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小说情节本身就极富魅力,学生会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欲罢不能。

2. 交流初读体验。

此环节,教师尽量不做引导不做过多评价,给学生创设原汁原味地思考与交流的空间,保留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整理字词。

蛮荒战栗千钧一发睿智肃杀2. 梳理内容。

组织学生复述课文。

(在学生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明确小说情节。

)情节安排:开端:陈阵忘记老人的叮嘱从小路返回大队,危险迫近。

发展:单人匹马遭遇狼群,强作镇定企图迷惑群狼。

高潮:面对草原狼的狡猾,陈阵急中生智击打马镫吓退狼群。

结局:狼群井然有序的撤退令人瞠目结舌。

四、课堂小结。

“文似看山不喜平”,场面宏大而神奇,情节奇谲而神秘,该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读文读到心潮澎湃,有身临其境之感,该是阅读的一种至高境界。

五、布置作业。

1. 深入阅读课文。

2. 找出小说主要塑造的形象,并作批注式阅读。

一、导入新课。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好文章就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感受。

路途的凶险、陈阵的困境、青马的警觉仍牵引着我们的神经,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欲罢不能,这节课老师和大家继续进行这次精神之旅。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草原》教案最新12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草原》教案最新12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草原》教案最新12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我还带回了几张照片。

你们看!这是哪里呀?(板书:草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小学课文《草原》。

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

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灵之旅”。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1.整体感知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2.自主研读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让你感受很深的关键词句。

3.放声朗读师:自由地、放声朗读这一段,读出你对草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一会儿把你感受最深、�”(想象点拨,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分享经验,指导朗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

”(借助经验,唤起想象)●“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

”(以读代讲)●“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第1课《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四制)

第1课《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四制)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课文,引出话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

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草原的?(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美)2.(欣赏草原风光图)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草原,走进蒙古包,去感受那里的人情美。

学习任务二:品读课文,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聚焦“喜迎远客”“主客联欢”场面,体会蒙汉情深。

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作者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热情好客)3.指名读,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4.交流讨论:(1)课件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一词。

师:瞧,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身着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②学生圈画“飞过来”“飞驰着”“飞过小丘”,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通过反复写“飞”,表现出蒙古族人民喜迎远客的热情。

(2)课件出示: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着不放。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中两个“许多”和一个“很多”,把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把双方见面的激动与友好表现得非常充分。

(3)课件出示: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鄂温克族的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有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蒙古族人民“端肉、敬酒”“举杯”“唱民歌”等一系列待客的举措,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待客的特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草原》教学设计(完整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草原》教学设计(完整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草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课文《草原》是由著名作家老舍第一次去内蒙古后写下的游记中的一个片段改写而来。

原游记发表于1961年10月13日的人民日报,还包括了一段引语和“林海”“草原”“渔场”“农产”“风景区”“呼和浩特”“工业基地”七个片段。

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1.从课文内容看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描绘了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所构成的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第二部分为第2、3自然段,描绘了陈巴尔虎旗的主人们迎接远方来客的情景,“男女老少”“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生动再现了草原由静寂变得热闹的情形;第三部分为第4、5自然段,描绘了作者到达目的地后,主人热情接待客人、主客联欢和话别的情形。

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

文章第一段是从总体上写草原,之后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写作。

2.从课文语言看课文语言优美,写景文字诗情画意,叙事部分娓娓道来,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写景和感受融合起来写。

从“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进而产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的感受,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进而产生“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感受,并且想“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情因景生,景因情美,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

如,把绿色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骏马大牛也“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丰富的想象使景物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充满画面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3.从单元整合看把《草原》和《丁香结》两篇课文进行比较,《草原》记述了老舍先生作为陌生人第一次来到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激动、新鲜的心情难以抑制,所以在写作中,特别突出真切的即时性感受。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草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文中的生字词,正确读写“渲染、勾勒、迂回、襟飘带舞”等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文中描写草原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感受语言的优美。

-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2.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 体会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时展示草原的图片。

问学生:“同学们,听着这悠扬的歌曲,看着这美丽的画面,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引导学生回答出草原。

2. 提问学生对草原的了解,比如有没有去过草原,在电视或者书上看到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等,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

(二)作者介绍老舍(1899 - 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他的作品多以市民生活为题材,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出示生字词:- 生字:毯、陈、裳、虹、蹄、腐、稍、微。

第1课《草原》(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第1课《草原》(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1《草原》同步课堂活动设计【学习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重点:赏析文中优美语句,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难点: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欣赏草原美景。

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著名作家老舍,走进《草原》,去触摸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心跳”。

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重点:赏析文中优美语句,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难点: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读本课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三.提问预习:1.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剧本《茶馆》等。

很多年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

2.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出自老舍的游记《内蒙风光》,全文收在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的《小花朵集》。

1961年夏,老舍与一批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歌唱家等二十来人,应乌兰夫邀请,由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组织,到内蒙古东部、西部参观访问八周,看了林区、牧区、农区、渔场、风景区、工业基地和一些古迹、学校、展览馆。

游记分七节对上述内容依次作了介绍,牧区的一节小标题为《草原》,即这篇文章。

四.课堂活动:活动一: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查字典,扫除障碍。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成语和句子的理解与运用;
-文章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的把握;
-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尤其是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成语,加强记忆,提升语文素养。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字数在400字左右。
2.选做作业:
-深入了解草原文化,收集有关草原的民间故事、风俗习惯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享。
2.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重点问题;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课堂讲解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师适时进行课堂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解读文章结构;
-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仿写、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4.学生的情感态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容易产生共鸣。通过学习《草原》,引导学生体验美好情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5.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章深层含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启发。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如:填空、选择、仿写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优秀4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篇一设计思想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要加强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

在设计时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草原的美丽,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悟中生情,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初步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课堂上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

教学目标: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会本课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难点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轻松掌握生字、检查把课文读生动、读流利。

2、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让学生了解草原。

3、利用榜样示范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举不胜举,那居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湖,无不令我们神往,而那辽阔的草原更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范读,出示多媒体课件。

(草原美丽风光的`图画)你们想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吗?下面让老师带着同学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大草原吧!(草原离学生太遥远了,教师配上美丽的多媒体图画,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为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向同桌或查字典解决。

2、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理解课文要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所以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真正地做到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同桌互相每人读一自然段,检查字音读正确与否,读得流不流利。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学生更有兴趣,检查的力度更高,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6课《草原》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6课《草原》苏教版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汲取名家的写作经验,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作业布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升自己。
-通过讲述老舍先生与草原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增加他们对课文背景的了解。
2.精讲精练,突破难点
-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3.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精神。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生字、生词及修辞手法。
-指导学生通过课后练习题,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
2.写一篇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字数在300-400字左右。
1.学生对草原的认知较为有限,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在书本或影视作品中见过草原,缺乏实际体验。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对草原的直观感知。
2.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已经能够把握文章大意,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细节理解、推理判断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3.收集关于草原的资料,可以是图片、文章、诗歌等,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对草原的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8个生字,查字典并联系图片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襟飘带舞、奶豆腐”等词语的意思。

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对草原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草原的诗一般的境界,获得审美体验。

感悟老舍先生情景交融的写法和联想的丰富。

3、练习从所读内容想开去的阅读策略,感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依依惜别的真情。

二、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情景交融写法的好处,体会文章表达的深意。

2、结合课文内容,重点体会和练习从读到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策略。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出示导读页提问:从两部分的内容中,你预测到这个单元的文化主题会是什么?在学习语文的方法上,要重点关注什么呢?预设:Δ感知美丽的大自然。

Δ从文字中联系相应的画面,边读边想象,感受作者描写事物的美丽与神奇或是某种独特的感受。

Δ学习作者使用发哪些方法,把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写详细的。

二、学习《草原》1、导入新课大自然神奇而充满魅力,而其中有一种地貌以它独特的美吸使很多人对他充满向往,那就是——草原。

(出示课题)有谁去过草原,来说说你对那里对深刻的印象。

学生交流。

(关注,引导学生抓住对主要事物的描述来介绍所见、所感)2、介绍作者大文豪老舍先生也曾去过草原,起老舍你会想到哪些关键词?老舍是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谁来为我们介绍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

3、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好生字。

检查生字,新词绿毯稍微柔美渲染勾勒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迂回马蹄衣裳奶豆腐同行蒙古包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洒脱礼貌不拘束热乎乎多音字蒙mēng:瞎蒙(胡乱猜测)蒙méng:蒙蒙细雨蒙měng:内蒙古“同行xíng”也可以读“同行háng”,那我们如何区分它的读音呢?同行xíng:同路。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草原》一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如文章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等。
2. 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朗读技巧,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仿写;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辽阔的疆域中,草原文化独具魅力。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草原》一文,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描绘了草原的壮美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为了让学生深入感受文章的意境,理解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本教学案例将运用启发式、情境式教学方法,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探讨,体会草原文化的内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进行仿写。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原的作文。
3. 查找关于草原文化的资料,了解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同学分享。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五、案例亮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以一首描绘草原美景的诗歌作为开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草原的壮丽。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对草原有什么了解?你们心中的草原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对草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
紧接着,我会简要介绍《草原》一文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草原》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草原》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草原》教案优秀10篇小学六年级课文《草原》教学设计篇一课前预习问题单:1、布置同学搜集老舍先生的简历和他的作品。

2、搜集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图片、歌曲等。

3、学会本课9个一类生字,积累词语,运用关联词语造句。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找出文中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词句。

学讲目标1、学会本课9个一类生字,积累词语,运用关联词语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培养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学讲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自主学习探究1、检测预习内容,组内交流所收集到的资料思考: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板:风景美人情美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草原风景美”1、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2、学生汇报。

3、找出句子,抓对比。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指导朗读。

(2)理解草原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草原图)板书:开阔(3)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4)理解“清鲜”、“明朗”。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4、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指导朗读。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指导朗读。

5、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合作学习后三部分内容1、课文又是怎样写我们的亲切相见、主人热情款待及蒙汉同胞联欢的呢?同学们,书要自己读,以下几部分内容让大家自主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认识草原特点,提高认识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要求】
1、学会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2、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认识草原特点,体会民族感情。

【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第1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2—5段。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2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9、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与体会。

三、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了解草原“天”的特点,理解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的天“更可爱”,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点,抓住“一碧千里”带动全段的学习。

3、体会作者感情。

4、理解“骏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去牧业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2、理解“欢迎远客”这层文字,结合“彩虹”“欢呼”句理解。

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3、结合汽车“飞”与“走”的不同描写,深入体会作者心情的激动。

二、学习课文第3—5段。

1、第三段:结合“热乎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语句,体会主人的热情,客人的动情。

2、第四段:结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们的表现,体会主人的热情;结合“会心”等句,体会两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结合主客表现,理解结尾诗句,深入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归纳全文,回到整体,揭示“民族大团结”的课文主题,体会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族感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2设计思想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要加强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

在设计时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以加深
学生的直观印象,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草原的美丽,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悟中生情,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初步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课堂上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会本课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难点
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轻松掌握生字、检查把课文读生动、读流利。

2、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让学生了解草原。

3、利用榜样示范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举不胜举,那居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湖,无不令我们神往,而那辽阔的草原更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范读,出示多媒体课件。

(草原美丽风光的图画)
你们想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吗?下面让老师带着同学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大草原吧!
(草原离学生太遥远了,教师配上美丽的多媒体图画,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为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
二、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向同桌或查字典解决。

2、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理解课文要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所以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真正地做到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相每人读一自然段,检查字音读正确与否,读得流不流利。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学生更有兴趣,检查的力度更高,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

)
四、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理解重点的词语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随文识字的方法,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更容易理解,而且没那么枯燥。

)
五、写生字
1、请学生在黑板上范写两个容易写错的“涩”。

2、学生写生字。

(描红、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3、学生对照书本自己评析、同桌互相评析,推荐写得好的让大家欣赏,说明推荐的理由。

(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

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去自纠自查,共同进步。

)
六、质疑、总结
(“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如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
板书设计:
风光美
草原
人情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