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古朗月行》原文译文赏析
《古朗月行》古诗词翻译及原文
![《古朗月行》古诗词翻译及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01915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09.png)
《古朗月行》古诗词翻译及原文【导语】以下是作者为大家准备的《古朗月行》古诗词翻译及原文(共12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古朗月行》古诗词翻译及原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创作背景此诗应该是创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
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
”(《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
日,君象;月,臣象。
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
”赏析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然后用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接着写好景不长,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
诗人引出后羿这样的`英雄,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
该诗前四句表现了儿童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后四句表现了对当时黑暗朝政忧心如焚的感情。
作者简介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篇2:《古朗月行》原文及翻译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古朗月行」赏析
![「古朗月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0b34e74b35eefdc9d33399.png)
「古朗月行」赏析古朗月行朝代:唐代作者: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青云一作:白云)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摧心肝。
《古朗月行》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注释:【按】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仙人】虞喜《安天论》说,月中有仙人和桂树,月初生只见仙脚,渐明乃见仙及桂成丛状。
【白兔】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淮南子·山林训》“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赏: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
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
传说月蚀就是食月所造成,月亮被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翻译赏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dcea54b4daa58da1114a7f.png)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翻译赏析古朗月行①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
少居蜀中,读书学道。
25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
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
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
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
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
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象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注释] ①古朗行:《乐府诗集》作“朗月行”,乐府古题。
②白玉盘:白玉做成的盘子。
③瑶台:传说西王母居住的宫殿。
④青云端:青云的顶端。
[说明] 这也是一首乐府诗。
鲍照有《朗月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
此诗开始描写月亮的形状,然后用了一些关于月亮的传说。
后面叹息月蚀后朗月不再可欣赏。
这可能有所讽喻,有所指,但现在已不清楚到底是比喻什么事情了。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bd7f9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5.png)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古朗月行》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古诗如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前言】《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注释】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⑹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古诗《古朗月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诗《古朗月行》原文、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fe1c06f61fb7360a4c6529.png)
古诗《古朗月行》原文、译文及赏析原文:《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注释:1、呼作:称为。
2、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3、疑:怀疑。
4、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5、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6、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赏析:这是一首乐府诗。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
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
幼儿唐诗《古朗月行》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古朗月行》原文译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c467ec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2.png)
幼儿唐诗《古朗月行》原文|译文|鉴赏《古朗月行》是一首乐府诗。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
是对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的抨击。
下面请欣赏诗作。
幼儿唐诗《古朗月行》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及注释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韵译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
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月中仙人垂下双脚?月中桂树多么圆圆!白兔捣成不老仙药,借问一声给谁用餐?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
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
月亮沦没迷惑不清,不值观看想要离开。
心怀忧虑不忍远去,凄惨悲伤肝肠寸断。
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古朗月行 唐 李白](https://img.taocdn.com/s3/m/3231600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6.png)
医院院感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医院院感工作总结医院院感工作是指医疗机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医院院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声誉和患者的安全。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医院院感工作小组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此,我将对我院的院感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为提高下一阶段的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我们医院在疫情期间加强了院感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通过举办院感知识培训班、制作院感宣传资料等活动,提高了全院医护人员对院感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大家普遍认识到,院感工作关乎每一位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需要每个人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我们医院加强了消毒措施和医疗废物管理。
在疫情期间,加强了对医院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消毒工作,确保了医疗器械、设备和患者病房的清洁卫生。
及时清理和处置医疗废物,有效防止了院感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有效的消毒和废物管理是院感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患者提供安全就诊环境的必要条件。
我们医院建立了院感监测和报告机制。
通过对院内患者感染情况和院感事件的监测和统计,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和整改措施。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院感工作的监控和处置效率,也为院内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就诊环境。
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医院院感工作的责任划分不够清晰。
在工作中出现过一些医护人员对院感工作的认识不清,责任不明确的情况。
我们需要在下一阶段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对院感工作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工作分工和协作,确保院感工作的高效推进。
其次是医院院感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
虽然我们定期举办院感知识培训班,但部分医护人员反映培训内容较为枯燥和理论性强。
我们需要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优化和创新,引入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活动,激发医护人员学习的热情,提高培训效果。
最后是医院院感监测和反馈机制还需完善。
虽然我们建立了院感监测和报告机制,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监测数据不够及时准确、反馈机制不够有效等。
《古朗月行》全文及分析
![《古朗月行》全文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503f4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a.png)
《古朗月行》全文及分析《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浪漫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描绘了月亮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原文如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诗的前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生动地描绘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天真认识。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作白玉盘。
又怀疑它是瑶台仙人的镜子,飞到了青云之上。
这几句充满了童趣,以孩子般的视角和天真的想象,展现出月亮的洁白和神秘。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这四句中,诗人的想象进一步展开。
先是看到仙人垂着两只脚,然后看到了团团的桂树。
白兔一直在捣药,那捣好的药又是给谁吃的呢?这些想象既奇妙又充满了浪漫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话般的世界。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蟾蜍把月亮啃食得残缺不全,明亮的月亮在夜晚变得暗淡。
这里的蟾蜍象征着破坏美好的事物,暗示着世事的无常和美好易逝。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后羿曾经射落了九个太阳,使得天上人间都清净平安。
这两句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眼前月亮被侵蚀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诗人感慨月亮的沉沦和迷惑,觉得这样的景象实在不值得观看。
忧愁袭来,心情如此悲伤,简直让人肝肠寸断。
这里的忧,不仅仅是对月亮的担忧,更是对人生和社会的忧虑。
从整首诗来看,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将月亮的变化与人生的感慨紧密结合在一起。
首先,在表现手法上,诗歌运用了比喻和想象。
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月亮的形状和光泽。
通过对仙人、桂树、白兔等神话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氛围。
其次,在情感表达上,诗中既有对月亮的好奇和喜爱,也有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惋惜和悲哀,更有对人生无常、社会动荡的忧虑和无奈。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赏析与翻译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赏析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d6c33d5a0116c175e0e480b.png)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赏析与翻译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品名称:古朗月行创作年代:唐代作者:李白作品格式:乐府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译文:作品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古朗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朗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ce821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9.png)
《古朗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项:1、诗歌原文2、诗歌翻译3、诗歌赏析的主要观点4、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5、诗歌的历史文化背景11 《古朗月行》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11 翻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能怎样呢?凄怆悲痛让我肝肠寸断。
112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113 诗歌开篇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以儿童天真烂漫的口吻,写出了对月亮的最初印象,充满了童趣和天真。
114 中间四句“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通过对月中仙人、桂树、白兔的想象,进一步展现出月亮的神秘和美妙。
115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则描绘了月亮遭受蟾蜍的侵蚀,变得残缺不全,暗示了世间美好的事物也会受到破坏。
116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借后羿射日的神话,表达了对清明世界的向往。
117 结尾四句“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诗人面对昏暗的月亮,深感忧愤,情绪由美好的想象转为深沉的感慨。
12 艺术特色121 丰富的想象诗人以神奇的想象,将月亮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创造出如梦如幻的意境。
122 象征手法月亮的变化象征着社会的黑暗和美好事物的挫折。
123 语言生动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童真童趣,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
《古朗月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朗月行》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cbb35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e.png)
李白《古朗月行》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瑶台: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今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解析]《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
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
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赏析]这是一首乐府诗。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
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
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
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
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古朗月行诗文鉴赏及解释 古朗月行节选的意思
![古朗月行诗文鉴赏及解释 古朗月行节选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2589b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9.png)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 也。”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古朗月行诗文鉴赏及解释 古朗月行节选的意思
《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及翻译: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 “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 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 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 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 “玄都阿母”。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 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赏析: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 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 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 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然而诗人的 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 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 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 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李白古诗《古朗月行》赏析
![李白古诗《古朗月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dabd8281c758f5f61f677d.png)
李白古诗《古朗月行》赏析《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注释】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⑹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⑺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
《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⑻天人:天上人间。
⑼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⑽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为决绝之辞。
⑾凄怆:伤心之意。
【《古朗月行》白话译文】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
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
古朗月行唐李白全文及释义
![古朗月行唐李白全文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61081b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5.png)
古朗月行唐李白全文及释义
《古朗月行》是唐朝李白的诗作。
全文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释义
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的忧愤不平之情。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古朗月行全文注释 古诗古朗月行李白
![古朗月行全文注释 古诗古朗月行李白](https://img.taocdn.com/s3/m/6f9a95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9.png)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 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赏析: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 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 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 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然而诗人的 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 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 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 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பைடு நூலகம்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 “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 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 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 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 “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 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 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 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 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 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 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赏析与翻译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赏析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b81ab6c312b3169a451a48e.png)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赏析与翻译作品名称:古朗月行创作年代:唐代作者:李白作品格式:乐府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译文:作品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韵译: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
古朗月行李白古诗翻译赏析
![古朗月行李白古诗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0e313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7.png)
古朗月行李白古诗翻译赏析古朗月行李白古诗翻译赏析《古朗月行》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古诗如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前言】《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注释】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⑹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⑺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李白《古朗月行》翻译赏析
![李白《古朗月行》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cb716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d.png)
李白《古朗月行》翻译赏析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摧心肝。
简:《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注释: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⑹:《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
”,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因此古诗文常以“”指代月亮。
但此诗中似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⑺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
《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⑻天人:天上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古诗:《古朗月行》原文译文赏析
《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青云一作:白云)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足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静。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韵译】
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
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月中仙人垂下双足?月中桂树多么圆圆!
白兔捣成不老仙药,借问一声给谁用餐?
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
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
月亮沦没迷惑不清,不值观看想要离开。
心怀忧虑不忍远去,凄惨悲伤肝肠寸断。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奇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足,月亮慢慢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中国神话传奇中为月驾车之神,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毕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奇月中有
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本诗中蟾蜍则
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
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
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
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
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奇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
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前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
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
新颖有味。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
当月亮
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足,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
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奇,写出
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不过好景不长,月亮慢慢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
传奇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
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
“羿昔落九乌,天
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
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
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
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
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
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不过,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
足观。
”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
趁早走开吧。
这是无可奈何的方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
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
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
唐玄宗晚年沉湎
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
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
(《唐诗别裁》)不过诗人的主旨却不
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
十分深婉曲折。
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
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
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扩展阅读:
李白姓名由来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
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
父亲平
常喜爱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
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
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
下去。
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
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
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
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
树而生伯阳。
惊姜之夕,长庚入梦。
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范
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
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
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
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依据这一梦境
得来的。
唐朝长安元年,李白出生于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
李白
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
诸子百家之书。
他很早就相信喜爱道教,喜爱隐居山林,求仙学道;
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
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
想基础。
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