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临床应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镇静药物使用 ppt课件

镇静药物使用 ppt课件
能移动肢体
3不动合作 无需外界刺激,病人能自发活动和有目的调整被单和衣 服和能对指令应答
4安静合作 无需外界刺激,病人能自发活动和寻找被单或导管或不 盖被服和能对指令应答
5 激 惹 无需外界刺激,病人能自发活动和试图坐起或将肢体移 出床外和不能可靠的指令应答
6 非常激惹 无需外界刺激,病人能自发活动和试图拔出气管导管或 输液管或不停翻滚或攻击医护人员或试图攀越床栏和不
镇静药物使用 ppt课件
11
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
(Riker镇静、躁动评分)
• 分值 状态
• 1 不能唤醒 • 2 非常镇静 • 3镇 静 • 4 安静合作 • 5激 惹 • 6 非常激惹 • 7 危险激惹
临床症状
对伤害性刺激反应无或轻微,无指令应答 身体刺激能唤醒,无法指令回答,可自发移动 语言能唤醒,但随后又入睡,对简单指令应答 安静、易醒、能对指令应答 紧张、中度激惹、试图坐起,口头提醒能平静 口头提醒仍不能平静,咬管,需固定病人肢体 试图拔管道,越床,攻击,不停翻滚
目前我科最常用的镇静药物为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啶。
镇静药物使用 ppt课件
3
临床使用镇静药物对比
镇静药物使用 ppt课件
4
镇静镇痛治疗的目的
• 减轻或消除疼痛及躯体的不适感,减少伤害性刺激。
• 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痛苦记忆,改善睡眠。
• 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躁动和谵妄。
• 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降低应激反应。
镇静药物使用 ppt课件
16
病情观察
镇静类药物多对心血管及呼吸有抑制作用,
应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尤其呼吸、血压、瞳孔、
神志的变化。每30~60min记录1次。使用中每日执

临床医疗教学资料之十三:咪达唑仑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临床医疗教学资料之十三:咪达唑仑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 咪达唑仑仅用于肌内或静脉注射。
• 本品可用 0.9% 氯化钠或 5% 葡萄糖溶液稀释。
用法用量
• 单剂量过量或过快静脉给药会导致呼吸抑制、气 道梗阻和/或窒息。
• 镇静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患者很容易从轻度镇 静转成深度镇静,同时可能保护性反射消失。
用法用量
• 采用多个小剂量滴定直至达到疗效对安全 用药很重要。给药间隔时间应使咪达唑仑 有足够的时间达到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峰 值(3〜5 min) 以避免过度镇静。
• 成人常用剂量:如需滴注快速引起镇静的剂量, 0.01〜0.05 mg/kg(正常成人约为 0.5〜4 mg)的剂量 必须缓慢给予或持续滴注数分钟。这个剂量必须 隔 10〜15 min 重复给药直至达到充分镇静。作为 维持麻醉,通常起始滴注速度为 0.02〜0.1 mg/kg 小时(1〜7 mg/小时)。
用法用量
1. 术前镇静/抗焦虑/记忆缺失
• 肌内注射: • 咪达唑仑用于肌内注射时,必须注射于大肌肉深部。 • 对于 60 岁以下状态良好(ASA 体能状态Ⅰ和Ⅱ)的成人患者
,咪达唑仑的推荐前驱用药剂量为 0.07〜0.08 mg/kg 肌注( 大约为 5 mg 肌注),于手术前 1 h 给药。 • 当慢性阻塞性肺病、其它高风险外科手术患者、60 岁或 60 岁以上老人以及合用麻醉剂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的患者肌注咪达唑仑时,剂量应个体化并作减量。(23mg,甚至1mg)
• B.60 岁以上老人、体弱者以及慢性病患者:缓慢给药直至达到预期效果(如患者开始出 现口齿不清)。有些患者剂量低至 1 mg 时即有反应。给予不超过 1.5 mg 的剂量必须超 过 2 min,等待 2 min 或更长时间以便完全评估其镇静效果。如需进一步滴定,应以每 2 min 内不超过 1 mg 的速度给药,之后等待 2 min 或更长时间以便完全评估其镇静效 果。总剂量一般不超过 3.5 mg。

力月西在ICU中的镇静作用PPT演示文稿

力月西在ICU中的镇静作用PPT演示文稿
30
神经外科术后病人镇静
20例病人,男8、女12,年龄23-74y(48.9), 70%脑膜瘤。术后入ICU带机械通气。用咪唑安定 或异丙酚镇静,需要时加用镇痛及肌松剂至次日晨。 结果:
M0.075mg/kg/h(0.026-0.176);拔管出ICU时间 9.79(6-57.5)h P2.67mg/kg/h(0.56-1.15);拔管出ICU时间 6.25(1.5-8.5)h 结论:均可达到满意镇静,恢复时间P组稍快。
37
呼吸系统
诱导剂量的MDZ可降低每分钟通气量, 导致呼吸暂停,但持续输注很少发生。长 时间镇静的病人,因呼吸抑制可延长脱机 时间,可按需使用氟马西尼拮抗。
38
戒断综合征
停用MDZ后可出现苯二氮卓类药戒断综合征: 抽搐发作、震颤、神志错乱、幻觉、焦虑、躁动、 失语、失眠、呕吐、心动过速及发热。 长时间(3-5d)使用大剂量MDZ更易出现,应 逐步减量,输注速度每次减慢50%,不要突然 停药或给予长效苯二氮卓类药作为过渡。
_ Br.J.Anae管 手术后镇静
14例主动脉-冠脉吻合术后病人,监测血药浓度、 血浆儿茶酚安及拔管时间,对比咪唑安定和安定 的镇静效果。 结果:咪唑安定组血浆儿茶酚安水平低、停药后 血药浓度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短;镇静效果优于 安定。
——Barvais L.Acta Anaesthesiol Belg 1988;39
34
咪唑安定与异丙酚比较--费用
异丙酚做为一种新型短效镇静催眠药,可以 避免因药物蓄积造成病人脱机拔管延迟的问题, 但价格昂贵
力月西( 咪唑安定)镇静费用明显低于丙泊酚, 仅为丙泊酚镇静费用的11.6% 在我国现有国情下,费用仍然是临床医生选择用 药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咪达唑仑注射液

咪达唑仑注射液
安全性
在正常使用剂量下,咪达唑仑注 射液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 少,但仍需密切观察。
效果评估方法
症状评分量表
通过使用症状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焦 虑、失眠等症状进行量化评估,以客 观地评价咪达唑仑注射液的效果。
患者报告结局
患者报告结局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 ,通过收集患者对自身状况的感受和 评价,了解咪达唑仑注射液对患者生 活质量的影响。
05 药理作用与机制
药理作用
镇静作用
咪达唑仑注射液可以迅速产生镇静作 用,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催眠作用
该药物能够诱导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 态,并且延长睡眠时间。
抗惊厥作用
咪达唑仑注射液可以抑制惊厥反应, 对于治疗癫痫等惊厥性疾病有一定的 疗效。
顺行性遗忘作用
该药物能够使患者在使用后对近期发 生的事情产生遗忘,常用于麻醉前给 药。
分布
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泛, 主要分布在脂肪组织和 肌肉中。
代谢
咪达唑仑在体内主要通 过肝脏代谢,代谢产物 无活性。
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 通过肾脏排泄,一般给 药后24小时内可完全排 出体外。
06 临床试验与效果评估
临床试验结果
有效性
咪达唑仑注射液在临床试验中表 现出良好的有效性,能够快速缓 解患者的焦虑、失眠等症状。
0.1mg/kg,肌肉注射或 静脉注射。
辅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的剂量, 通常为0.5-2mg/日,口
服或肌肉注射。
抗癫痫治疗
作为辅助药物,剂量根 据医生建议而定,通常 为每日1-2次,口服或肌
肉注射。
麻醉诱导
与麻醉药物联合使用, 剂量根据麻醉药物的种
类和剂量而定。
使用注意事项

咪达唑仑

咪达唑仑

咪达唑仑编辑锁定声明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咪达唑仑,用于治疗失眠症,亦可用于外科手术或诊断检查时作诱导睡眠用。

药物名称咪达唑仑药品类型基本药物英文名称Midazolam中文别名咪唑安定;咪唑二氮卓英文别名Ro-21-3981目录1 化学名称2 分子结构式3 分子式4 分子量5 理化性质6 药理学7 适应症8 用法和用量9 不良反应10 禁忌症11 注意事项12 药物相互作用13 制剂14 药典介绍化学名称1-甲基-8-氯-6-(2-氟苯基)-4H-咪唑并[l,5-a][l,4]苯并二氮杂䓬分子结构式分子式C18H13C1FN3分子量325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至微黄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遇光渐变黄。

在冰醋酸或乙醇中易溶,在甲醇中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为160—164°C。

药理学本品具有典型的苯二氮䓬类药理活性,可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及肌肉松弛作用。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后,可产生短暂的顺行性记忆缺失,使患者不能回忆起在药物高峰期间所发生的事情。

本品作用特点为起效快而持续时间短。

服药后可缩短入睡时间(一般自服药到入睡只需20分钟),延长总睡眠时间,而对快波睡眠(REM)无影响,次晨醒后,患者可感到精力充沛、轻松愉快。

无耐药性和戒断症状或反跳。

毒性小,安全范围大。

本品口服与肌内注射均吸收迅速而完全,可分布于全身,分布容积为1〜2L/kg,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布容积会增加2〜3倍,肥胖患者也会增加。

本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7%,经肝脏代谢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活,最后自肾脏排出。

血浆浓度可分为两个时相,分布时相为10分钟,消除时相t1/2为1.5〜2.5小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t1/2可延长2〜3倍。

长期用药无蓄积作用,药动学数据及代谢保持不变。

适应症用于治疗失眠症,亦可用于外科手术或诊断检查时作诱导睡眠用。

用法和用量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咪达唑仑注射液》课件

《咪达唑仑注射液》课件

咪达唑仑注射液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 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有助于医生合理配伍用药,降低不良 反应的发生风险。
03
咪达唑仑注射液的临床应 用
临床应用范围
术前用药
用于手术前镇静、抗焦 虑,缓解紧张情绪。
麻醉辅助用药
与麻醉药合用,减少麻 醉药用量,增强麻醉效 果,减少术中应激反应
《咪达唑仑注射液》PPT课 件
目录
• 咪达唑仑注射液简介 • 咪达唑仑注射液的药理作用 • 咪达唑仑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 咪达唑仑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 咪达唑仑注射液的研发历程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咪达唑仑注射液简介
药物组成与作用
药物组成
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 ,常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如麻 醉剂、止痛剂等。
注意事项
在使用咪达唑仑注射液期间,应避免饮酒或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 以免加重不良反应。同时,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慎用该药物。
02
咪达唑仑注射液的药理作 用
药效学研究
01
02
03
04
药效学研究主要探讨咪达唑仑 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究表明,咪达唑仑注射液具 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
厥和抗癫痫等作用。
这些作用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 递质如GABA(γ-氨基丁酸)
的活性实现的。
药效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 科学依据,有助于医生合理选 择和使用咪达唑仑注射液。
药动学研究
药动学研究主要关注药物在体内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具有 药理活性,排泄以原型和代谢产物的 形式通过尿液排出。

镇静镇痛药物及应用ppt课件

镇静镇痛药物及应用ppt课件

2010 德国指南
2006 中国指南
2002 美国指南
对镇静期超过7天的患者,应使用咪达唑仑 在较短的镇静期内,可使用丙泊酚或咪达唑仑
对于急性躁动患者可以使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来获得快 速的镇静 短期镇静可选择咪达唑仑或者丙泊酚
咪达唑仑或安定应用于急性躁动病人的快速镇静
28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7):1158-1166 Martin J, et al. Ger
9
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 通过作用于脑干蓝斑核内的α2A-AR,而产生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 通过作用于脊髓及脊髓上、甚至外周的α2A-AR及α2C-AR而产生镇痛作用 循环方面:直接激活外周血管平滑肌的α2B-AR,产生血管收缩,可引起短暂的高血 压并反射性地降低心率;其后由于中枢性抗交感和增加迷走活性的作用,血压和心率 可发生中度下降
镇痛药物
• 苯二氮卓类 • 丙泊酚 • 右美托咪定
镇静药物
• 氟哌啶醇
治疗谵妄
肌松药物 • 去极化 • 非去极化
3
镇痛药物
• 治疗剂量的吗啡对血容量 正常病人的心血管系统一 般无明显影响
• 5-10mg sc/iv st
• 强效镇痛效应
• 作用时间短
• 重复用药后可导致明显的蓄 积和延时效应
• 快速静注芬太尼可引起胸壁 、腹壁肌肉僵硬
10
问题 用什么? 怎么用:单用vs联合 注意事项
11
理想的镇静药物
起效快—剂量-效应可预测 清除快—半衰期短、无蓄积,停药后能迅速恢复 代谢方式不依赖肝肾功能 对呼吸循环抑制最小 抗焦虑与遗忘作用可预测 性价比高
12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7)
药代动力学比较

咪达唑仑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概况

咪达唑仑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概况

咪达唑仑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概况咪达唑仑属于新一代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较短水溶性及半书衰期,可起到较好的催眠、镇静、抗焦虑与惊厥的作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

本文则对咪达唑仑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概况做一简要综述。

标签:咪达唑仑;临床麻醉;应用近几年来,随着医学药品的不断发展,麻醉药物也得到不断更新。

咪达唑仑作为新一代的麻醉药物,在诊断检查及外科手术中有着重要作用。

当患者肌内注射或者静脉注射后,可产生较短的顺行性记忆缺失,使患者忘记痛苦,而进入到睡眠。

当患者醒后,无耐药性及反跳症状,且有着较小的毒性,因而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

1、咪达唑仑的药理作用咪达唑仑(Midazolam)也可稱之为咪唑二氮卓,其化学分子式为C18H13C1FN3。

咪达唑仑主要是通过苯二氮卓受体(该受体属于γ氨基丁酸受体的一部分)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大脑边缘系统[1]。

γ氨基丁酸受体由γ氨基丁酸识别位点、苯二氮卓识别位点及C1通道所组成。

当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苯二氮卓与受体结合,能够增加Cl内流使得细胞膜发生超极化,从而降低兴奋性,抑制中枢神经。

而咪达唑仑则是以上受体的结合,有着较高的抗焦虑(结合率25%-30%)、镇静(结合率25%-50%)、催眠(结合率91%-100%)作用。

已有学者[2]通过研究发现,咪达唑仑的药物作用不仅与剂量相关,而且还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相关。

2、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2.1麻醉前用药通常情况下,咪达唑仑用于成人麻醉前用药的剂量约为0.09mg,在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

但有的部分患者在进入到手术室后,意识开始消失,则可能由于所用的麻醉药剂量过大导致。

根据临床学者的大量研究[3]证实,患者进入手术前15分钟是最佳用药时间,一般用量为0.08mg/kg,对于老年患者则用0.04mg/kg。

李晓峰[4]学者通过选取75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麻醉前给予咪唑安定个体化用药,得到咪达唑仑可消除患者对麻醉与手术的不良记忆,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

咪达唑仑麻醉诱导阶段的临床应用

咪达唑仑麻醉诱导阶段的临床应用

谢谢观看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选取一定数量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 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药物,实 验组给予咪达唑仑。
通过对照实验,发现咪达唑仑在麻醉诱导 阶段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麻醉 诱导时间和减轻患者痛苦。
临床效果评价
评价标准
通过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术后恢复情 况等指标,对咪达唑仑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用药剂量
咪达唑仑的麻醉诱导剂量应根据患者 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推荐剂量为0.2-0.3mg/kg。
术中维持
术中维持目的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咪达唑仑可 以起到镇静、镇痛、遗忘等作用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减少
其他麻醉药物的用量。
用药剂量
咪达唑仑的术中维持剂量应根据 患者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个
咪达唑仑可以与其他麻醉药物联合使用,如芬太尼、丙泊酚等,以增强 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咪达唑仑在麻醉诱导阶段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 药,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方式,以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麻醉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咪达唑仑在麻 醉诱导阶段的药理机制、作用靶点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其临床 应用效果。
注意事项
在使用咪达唑仑作为术前用药时, 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抑制 、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麻醉诱导
麻醉诱导目的
注意事项
咪达唑仑作为麻醉诱导药物,主要用 于使患者迅速进入麻醉状态,便于手 术的顺利进行。
在使用咪达唑仑作为麻醉诱导药物时 ,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抑制 、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咪达唑仑为基础的镇静方案ppt课件

咪达唑仑为基础的镇静方案ppt课件



研究表明,以镇痛或镇痛药物为基础的镇静 方案能减少镇静药物用量,减轻镇静药物对 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缩短带机时间、脱机 过程和ICU住院时间,有助于避免镇静药物 对患者长期心理问题的影响。 镇痛及镇静越来越被重视

因此我们使用微量注射泵,精确泵入以咪达 唑仑为基础的镇静方案,观察了32例机械 通气患者的短程镇静效果及相关血气指标。 我们认为咪达唑仑为基础的镇静方案适应于 不同基础病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




1 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32例患者用药后 24h Ramsay评分: 1分0例; 2分~4分28例(87.5%); 5分~6分4例(13.5%)。

讨论 ICU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是抢救的非常重要的 基础治疗手段之一,机械通气是为了保障危 重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下一步的治疗赢得宝 贵的时间,最终能够挽救患者生命。但是 ICU清醒患者往往无法耐受气管插管及疼痛、 灯光等刺激,容易出现躁动不安、恐惧感、 人机对抗、甚至出现非计划拔管等严重后果。 机械通气治疗通常不容易顺利实施。

根据患者反应,每2小时动态调节维持剂量 直至达到理想的镇静深度,获得3-4级 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各项镇静指标, 并记录SPO2,血气分析,停药清醒时间, 药物使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果:2组 ICU中的机械通气患者均表现 呼吸稳定,SPO2、血气结果都有改善,镇 静效果满意。 结论:咪达唑仑适用于ICU中各种类型的机 械通气患者,短期(<48小时)安全性高。 但是对于老年患者的循环可能会产生影响, 需要根据个体制定计划镇静方案。

1.3观察指标;2组患者均记录应用咪唑安 定前和应用后12h、24 h呼吸(RR)、心 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 度(Sp02),并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 2小时、 24小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酸碱度 (pH)、二氧化碳分压(PCO:)、氧分压 (PO2)的改变和用药后镇静效果。

咪达唑仑麻醉诱导阶段临床应用

咪达唑仑麻醉诱导阶段临床应用

01
03
直肠给药:将 咪达唑仑栓剂 插入直肠,起 效较慢
05
02
肌肉注射:将 咪达唑仑溶液 注入肌肉,起 效较慢
04
吸入:将咪达 唑仑溶液雾化 后吸入,起效 较快
06
皮肤贴片:将 咪达唑仑贴片 贴在皮肤上, 起效较慢
咪达唑仑的剂量控制
咪达唑仑的剂量 应根据患者的年 龄、体重、身体 状况等因素进行 个体化调整。
咪达唑仑的初始 剂量通常为0
咪达唑仑的剂量 应逐渐增加,避 免一次性给予大 剂量,以免引起 呼吸抑制等不良 反应。
咪达唑仑的剂量 应根据患者的麻 醉深度和手术需 求进行实时调整, 以确保手术顺利 进行。
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评估
01
镇静效果:咪达唑仑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可 降低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02
随着研究的深入,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 广阔,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咪达唑仑的市场前景
市场需求:随着手术量的增加,咪达唑仑的 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竞争格局:咪达唑仑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 断创新和优化产品
法规政策:随着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咪达 唑仑市场将更加规范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咪达唑 仑的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咪达唑仑麻醉诱导 阶段临床应用
演讲人
目录
01. 咪达唑仑的作用原理 02. 咪达唑仑的麻醉诱导方法 03. 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效果 04. 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前景
咪达唑仑的作用原理
咪达唑仑的药理作用
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 抗焦虑等作用。
咪达唑仑通过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 增加GABA的活性,从而产生镇静、催眠等作用。

咪哒唑仑(力月西)的临床应用

咪哒唑仑(力月西)的临床应用
注意个体差异**
临床应用:
• 麻醉前用药* • 麻醉诱导+术前*+维持 • ICU 镇静* • 局麻辅助镇静* • 自控镇静* • 所有涉及焦虑(检查,心脏消融,口腔
科检查……)
ICU 镇静*
镇静!!目的
• 带气管插管的病人,除少数病人可自然 耐受外,大多数病人不能耐受,需要应 用镇静、镇痛药物.
临床应用:
• 麻醉前用药* • 麻醉诱导+术前+维持 • ICU 镇静* • 局麻辅助镇静* • 自控镇静* • 所有涉及焦虑(检查,心脏消融,口腔
科检查……)
麻醉前用药*
国内麻醉前用药现状1-(100家医院)
麻醉前用药 ✓麻醉科医师开处方的仅有40%, ✓手术科室开处方的有60%。 ✓安定的使用率占60%,
4
0.019 4组与3 组比较 有差异
上呼吸 道梗阻
8% 10% 14% 15% 6% 6.113
4 0.191
躁动 0% 1% 1% 1% 1%
1.000
SpO2≤ 95% 19% 19% 20% 22% 18% 0.58
肌张力 增高 0% 0% 0% 0% 0%
0.965
恶心、呕吐
5% 12% 5% 5% 0% 14.329
1组: 咪唑安定0.04mg/kg +芬太尼0.75 µg/kg; 2组: 咪唑安定0.04mg/kg +芬太尼1.0 µg/kg; 3组: 咪唑安定0.06mg/kg +芬太尼0.75 µg/kg; 4组: 咪唑安定0.06mg/kg +芬太尼1.0 µg/kg; 5组: 氟哌利多0.05mg/kg +度冷丁1.0 mg/kg;
• 负荷剂量0.025~0.1mg/kg, • 静脉微量泵控速输入维持剂量0.03~0.15mg/kg.h, • 起效时间平均(4.5±2.5)min, • 停药后平均清醒时间为(4.5±0.6)h • 86%Ramsay分级维持在2~4级 • 呼吸循环功能改变

咪达唑仑复合异丙酚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PPT课件

咪达唑仑复合异丙酚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PPT课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临床资料: 2009.10~. 4 我院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 ASAⅠ~Ⅱ级,男女不限,年龄15~64 岁,随机分为3组,依托咪酯组(A 组) 、 异丙酚组(B组) 、复合组(咪达唑仑复 合异丙酚组,C组)。 • 对苯二氮卓类药物或依托咪酯或脂肪 乳剂过敏、重症肌无力、精神分裂症、 严重抑郁状态、重症糖尿病及高钾血 症患者排除本试验。
咪达唑仑复合异丙酚对腹 部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时血 流动力学的影响
姓 名: 院 系: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专 业: 麻醉专业 年 级: 05级02班 学 号: 2019150882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 2009年10月29日
一、立题依据
• 目前临床常用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 但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大;依托 咪酯对循环抑制较轻,不过临床应用 较少,本文旨在寻求一种更安全、更 平稳的诱导方法。
五、仪器设备与药品来源
• • • Ohmeda麻醉机 Engle-3000型多功能监测仪 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 公司,批准文号H10980025。 • 异丙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H20190368。 • 依托咪酯: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 公司,批准文号H20190511。 • 经费预算暂免。
六、研究进度安排
• 2009年7月~10月查资料、确定研究 方向; • 2009年10 月~2019年4月收集数据; • 2019年5月~6月统计学处理并撰写 论文; • 2019年6月答辩。
七 预期研究结果
咪达唑仑复合异丙酚对腹部手术 患者麻醉诱导安全平稳,且异丙酚用 量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 依托咪酯静脉注射作用迅速而短暂, 入睡快苏醒快,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 但可引起短暂的呼吸抑制、收缩压略 下降及心率稍增快,偶尔可有恶心呕 吐、不自主的肌肉活动及咳嗽、呃逆 和寒战等不良反应。

咪达唑仑消除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临床应用

咪达唑仑消除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临床应用

咪达唑仑消除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安全状态下咪达唑仑消除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可行性及合适用量。

方法选择中下腹及下肢手术患者8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硬膜外麻醉后静脉予咪达唑仑,B组40例硬膜外麻醉后氟哌利多,两组均按2ug/kg给芬太尼。

术中观察患者呼吸指标、循环指标、镇静评分,术后对患者进行遗忘评分,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米达唑仑组,患者无知晓,且呼吸循环等生命征平稳。

与静脉予氟哌利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咪达唑仑能有效消除CEA患者术中知晓。

【关键词】咪达唑仑硬膜外麻醉术中知晓连续硬膜外麻醉最大的缺点是不能消除患者围手术期的知晓。

患者的紧张和焦虑伴随整个围手术期,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增加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分泌,引发一些手术后遗症,如睡眠障碍、恶梦、焦虑等自主神经反应,还有可能因为患者对术中医护人员对话有不良的记忆而引发一些医疗纠纷。

咪达唑仑和氟哌利多作为两种主要的镇静催眠药,很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两种药物在催眠遗忘方面发生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手术过程中的术中知晓。

本文以咪达唑仑静脉注射用于CEA手术病人,旨在这一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为其在CEA手术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择期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80例,男43例,女37例。

年龄20-60岁。

体重40-80kg。

ASAⅠ-Ⅱ级。

所有病人均无听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镇静药物服用史,排除孕产妇,术前均不用任何镇静药物。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咪唑安定+芬太尼,B组为氟哌利多+芬太尼。

1.2 方法麻醉前禁食禁饮12h,进入手术室后,接监护仪,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静脉通路,输入乳酸钠林格液。

取左侧卧位穿刺。

选择穿刺点为T7/T8到L2/L3,置管3cm。

穿刺置管成功后,先给实验量2%利多卡因3ml,观察5-10分中,确定无全脊麻及局麻中毒反应后,根据麻醉阻滞平面与全身情况追加麻醉药0.5%罗派卡因,每次5ml,共2次。

咪达唑仑临床应用 ppt课件

咪达唑仑临床应用 ppt课件

咪达唑仑临床应用
16
3.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分次静脉注射0.03-
0.04mg/kg。
4.ICU病人镇静,先静注2-3mg,继之以0.05mg/(kg· h)静
脉滴注维持。
咪达唑仑临床应用
11
七、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镇静过度、 头痛、幻觉、共济失调、呃逆和喉痉挛: 2.静脉注射还可发生呼吸抑制及血压下 降,极少数可发生呼吸暂停、停止或心跳 骤停。有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3.直肠给药,一些病人可有欣快感。
咪达唑仑临床应用
14
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咪达唑仑不能用于孕妇,在分娩过程 中应用须特别注意,单次大剂量注射可致 新生儿呼吸抑制,肌张力减退,体温下降 以及吸吮无力。 2.咪达唑仑可随乳汁分泌,通常不用于 哺乳期妇女。
咪达唑仑临床应用
15
十一、药物相互作用ຫໍສະໝຸດ 1.咪达唑仑可增强催眠药、镇静药、抗 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麻醉药 和镇静性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 2.一些肝酶抑制药,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 3A抑制药物,可影响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 学,使其镇静作用延长。 3.酒精可增强咪达唑仑的镇静作用。
国内临床中,麻醉前用药普遍重视不够。2001 年6月长江流域麻醉学术研讨会上,对50家医 院的一项调查证实:麻醉前用药使用鲁米那的 占90%,使用安定的占60%。
咪达唑仑临床应用
7
三、药理毒理
本品具有明显的镇静、肌松、抗 惊厥、抗焦虑药理作用。
咪达唑仑临床应用
8
四、药代动力学
本品肌肉给药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本 品在体内完全被代谢,主要代谢物为羟基咪达唑仑,然后 迅速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呈无活性的代谢物。60%~70%剂 量由肾脏排出体外。静脉给药的稳态分布容积可达50~60 升,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5%,血中廓清率300~400ml/分, 半衰期为1.5~2.5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十二、药物过量
1.过量一般主要表现是药理作用的增强:中枢
抑制—从过度镇静到昏迷、精神失常、昏睡、
肌肉松弛或异常兴奋。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注 意监测生命体征即可。 2.严重过量可导致昏迷、反射消失、呼吸循 环抑制和窒息,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人工呼吸、 循环支持),以及采用苯二氮卓类受体拮抗剂如 氟马西尼逆转。
17
4
(四)消除不利反射,如插 管引起的效感性或副效感性反射, 喉痉挛和牵拉内脏反。
5
(五)减少麻醉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 和局部麻醉药反应。
6
二、力月西(咪唑安定)作为 术前用药的前景
国外在80年代后期,咪唑安定就以其无可比拟 的顺行性遗忘作用,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对 呼吸循环影响小,使用方便等特点;替代鲁米 那作为麻醉前基础用药。 国内临床中,麻醉前用药普遍重视不够。2001 年6月长江流域麻醉学术研讨会上,对50家医 院的一项调查证实:麻醉前用药使用鲁米那的 占90%,使用安定的占60%。
12
八、禁忌
对苯二氮卓过敏的病人、重症肌无力患 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抑郁状态患 禁用;
13
九、注意事项
1.用作全麻诱导术后常有较长时间再睡眠现象,应注意保持病人 气道通畅。 2.本品不能用6%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 3.长期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突然撤药可引起戒断综合症,推荐逐渐 减少剂用量。 4.肌内或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至少3个小时不能离开医院或诊室, 之后应有人伴随才能离开。至少12个小时内不得开车或操作机器 等。 5.慎用于体质衰弱者或慢性病、肺阻塞性疾病、慢性肾衰、肝 功能损害或充血性心衰病人,若使用咪达唑仑应减小剂量并进行生 命体征的监测。
3.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分次静脉注射0.03-
0.04mg/kg。
4.ICU病人镇静,先静注2-3mg,继之以0.05mg/(kg· h)静
脉滴注维持。
11
七、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镇静过度、 头痛、幻觉、共济失调、呃逆和喉痉挛: 2.静脉注射还可发生呼吸抑制及血压下 降,极少数可发生呼吸暂停、停止或心跳 骤停。有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3.直肠给药,一些病人可有欣快感。
9
五、适应症
1.麻醉前给药。 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4.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 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 5.ICU病人镇静。
10
六、用法用量
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
病人生理状态、年龄和伍用药物情况而定。
7
三、药理毒理
本品具有明显的镇静、肌松、抗 惊厥、抗焦虑药理作用。
8
四、药代动力学
本品肌肉给药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本 品在体内完全被代谢,主要代谢物为羟基咪达唑仑,然后 迅速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呈无活性的代谢物。60%~70%剂 量由肾脏排出体外。静脉给药的稳态分布容积可达50~60 升,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5%,血中廓清率300~400ml/分, 半衰期为1.5~2.5小时。
14
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咪达唑仑不能用于孕妇,在分娩过程 中应用须特别注意,单次大剂量注射可致 新生儿呼吸抑制,肌张力减退,体温下降 以及吸吮无力。 2.咪达唑仑可随乳汁分泌,通常不用于 哺乳期妇女。
15
十一、药物相互作用
1.咪达唑仑可增强催眠药、镇静药、抗 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麻醉药 和镇静性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 2.一些肝酶抑制药,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 3A抑制药物,可影响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 学,使其镇静作用延长。 3.酒精可增强咪达唑仑的镇静作用。
力月西(咪唑安定、多美康)
1 版权所有, 1997 (c)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一、麻醉用药的临床意义
(一)解除病人的焦虑状态,充分镇静, 产生遗忘,减少麻醉药3
(三)抑制腺体的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
1.肌内注射 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静脉给药 用
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果糖注射
液、林格氏液稀释。
2.麻醉前给药 在麻醉诱导前20-60分钟使用,剂量为
0.05-0.075mg/kg肌内注射,老年患者剂量酌减;全麻诱导
常用5-10mg(0.1-0.15mg/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