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实验报告
液压回路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液压基本回路实验一、实验目的液压系统中工作机构的启动、停止或变化运动方向等都是利用控制进入执行元件液流的通、断及改变流动方向来改变的。
1.学会采用换向阀控制油流的方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培养使用各种液压元件进行系统回路的连接、安装和调试的操作能力;3.进一步理解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二、实验内容1.通过亲自装拆,了解液压元件及管路的正确连接与安装的方法。
2.了解液压换向回路组成和性能。
三、实验基本原理三位四通电磁阀控制连续往复换向回路液压原理图见图1.2,工作过程见电磁铁动作表1.2。
(电磁阀2为M型中位机能三位四通换向阀,用于控制油缸换向,中位用于泵卸荷。
)停止钮停止再前进电磁铁工作表启动钮发讯元件序号动 作电磁铁前进后退图1.2 表1.2液压换向回路的工作原理为:1)按下启动按钮,电磁铁CT1得电时,三位四通M 型换向阀处于左位,泵向液压缸无杆腔进油,活塞向右运动,有杆腔的油回油箱。
2)当活塞杆触头压下行程开关L2后,电磁铁CT2得电,换向阀处于右位,泵向液压缸有杆腔进油,活塞向左运动,无杆腔的油回油箱。
3)当活塞杆触头压下行程开关L1后,电磁铁CT1得电时,三位四通M 型换向阀又处于左位,泵向液压缸无杆腔进油,活塞又向右运动,有杆腔的油回油箱。
4)当三位四通M 型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出口直通油箱,泵卸荷。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实验方法:本实验在液压实验台上完成。
电气线路与控制按钮均在实验台,操作安全、控制方便。
根据已学的液压回路的基本知识,选用正确的液压元件,在液压实验台上实现系统的卸荷。
2.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回路图的要求,取出要用的液压元件,检查型号是否正确。
(2)将检查完毕性能完好的液压元件安装在实验台面板合理位置。
通过快速接头和液压软管按回路要求连接。
(3)进行电气线路连接,并把行程开关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4)组装完毕,启动电源开关和油泵开关。
(5)进行液压回路实验,即实现系统的卸荷。
液压性能实验报告

液压性能实验报告液压性能实验报告导言:液压技术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控制信号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冶金、化工等领域。
为了评估和改善液压系统的性能,进行液压性能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将对液压性能实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一、实验目的液压性能实验的目的是评估液压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流量、压力、温度、效率等指标。
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能优化的方向。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本次液压性能实验采用了一套标准的液压系统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
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液压阀的开度和控制信号,改变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然后记录相应的数据。
三、实验内容和结果分析1. 流量测试在不同液压泵转速和阀门开度下,测量液压系统的流量。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泵转速的增加,流量也随之增加;而随着阀门开度的增加,流量也呈线性增长。
这表明液压泵和阀门的调节对系统流量有重要影响。
2. 压力测试在不同负载下,测量液压系统的压力。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负载的增加,系统压力也相应增加。
这表明液压系统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压力,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3. 温度测试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测量液压系统的温度。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液压系统的温度也逐渐上升。
这表明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注意散热和冷却措施,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效率测试通过测量液压系统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系统的效率。
实验结果显示,系统的效率在不同工况下有所变化,但整体表现良好。
这表明液压系统能够高效地将输入能量转化为输出能量,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四、实验结论通过对液压性能实验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液压泵和阀门的调节对系统流量有重要影响;2. 液压系统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压力,保持系统的稳定性;3. 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注意散热和冷却措施;4. 液压系统能够高效地将输入能量转化为输出能量,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液压实验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一实验报告一、液压泵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实训以达到下列目的: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用液压泵、工具及辅料1、实验用液压泵:齿轮泵2 台、叶片泵2 台、轴向柱塞泵 1 台。
2、工具:内六方扳手2 套、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3、辅料:铜棒、棉纱、煤油等。
(三)实验要求1、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
3、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结构的作用。
(四)实训内容及注意事项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泵,观察、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齿轮泵型号:CB-B 型齿轮泵。
结构:泵结构见图1-1 及图1-2。
①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②拆装步骤1、拆解齿轮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在对称位置松开6个紧固螺栓,之后取掉螺栓,取掉定位销,掀去前泵盖4,观察卸荷槽、吸油腔、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用,并分析工作原理。
2、从泵体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
3、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
4、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③拆装注意事项1、拆装中应用铜棒敲打零部件,以免损坏零部件和轴承。
2、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决。
3、装配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正确合理的安装,脏的零部件应用煤油清洗后才可安装,安装完毕后应使泵转动灵活平稳,没有阻滞、卡死现象。
液压回路实验报告

液压回路实验报告液压回路实验报告引言:液压回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控制系统,通过液体介质传递能量来实现机械设备的运动控制。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液压回路模型,研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对回路中的关键元件进行实验分析。
实验设备与方法: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液压回路模型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关键元件。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安装并连接好各个元件,然后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来控制液压泵的工作以及液压缸的运动。
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启程度和泵的转速,我们可以观察到液压回路的不同工作状态,进而研究其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液压回路的几种典型工作状态,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正常工作状态:当液压泵正常工作时,液压回路中的液体能够顺利地从泵中被抽出,并通过液压阀进入到液压缸中。
在这种状态下,液压缸能够顺利地实现运动控制,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操作。
我们观察到,液压回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稳定的运动性能。
2. 泵压过高状态:在实验过程中,当我们调整液压泵的转速过高时,泵的输出压力会超过液压回路的承受范围,导致回路中的元件发生破裂或泄漏。
这种状态下,液压回路的工作效果明显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合理控制液压泵的转速,以确保液压回路的正常运行。
3. 阀门控制不当状态:液压回路中的阀门起到了控制液体流动方向和流量的重要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阀门控制不当时,液压回路无法正常工作。
例如,当我们将阀门完全关闭时,液压泵无法将液体送入液压缸,导致液压缸无法运动。
而当阀门完全打开时,液压泵的输出流量过大,超过了液压回路的承受范围,同样会导致回路中的元件损坏。
因此,合理调节阀门的开闭程度对于液压回路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液压回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控制系统,具有工作效率高、运动平稳等优点。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液压泵的转速和阀门的开闭程度,以确保液压回路的正常工作。
(最新版)液压实验报告范文格式-图文

(最新版)液压实验报告范文格式-图文实训一液压泵拆装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元件,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装置。
它将原动机(电动机或内燃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液体的压力能,为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
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泵大多是靠密封的工作容积变化而工作的,属容积式泵。
容积式泵液压泵的种类很多,按结构形式分,主要包括各类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三大类。
一、实训目的本实训通过对典型齿轮泵的拆装,加深对齿轮泵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认识。
二、实验要求通过CB—B型外啮合齿轮泵结构拆卸和安装实训,了解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增强对液压元件的感性认识,掌握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齿轮泵主要零件分析;(2)掌握齿轮泵的拆卸步骤;(3)掌握齿轮泵的组装步骤。
三、实训用工具及材料表1—1CB—B型外啮合齿轮泵拆装实验仪器仪器名称数量仪器名称数量仪器名称数量固定和活动扳手组合螺丝刀各一把一套内卡簧钳铜棒一把一根橡胶锤汽油一把若干内六角扳手一套专用钢套一个液压油若干四、液压泵的工作原理1、CB—B型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CB—B型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齿轮泵.属于分离三片式结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当泵的主动齿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的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
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
当轮齿进入啮合时.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齿轮齿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
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
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吸油,使齿轮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
2、cy14—1型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结构见课本图)当油泵的输入轴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时,缸体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的球头部分上的滑靴被回程盘压向斜盘,因此柱塞将随着斜盘的斜面在缸体中作往复运动。
液压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液压实验报告实验原理液压实验报告实验原理液压技术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控制信号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液压实验是为了验证液压原理和研究液压系统性能而进行的实验。
本文将介绍液压实验的原理和实验过程。
一、液压实验原理1. 原理概述液压实验是基于液体在封闭容器中传递压力的原理进行的。
液体通过泵将能量转化为压力能,然后通过管道传递到执行元件,最终实现所需的工作。
液压实验主要涉及到压力、流量和阀门控制等方面的原理。
2. 压力原理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是由泵提供的。
泵将液体吸入并压缩,产生高压液体,然后通过管道传递到执行元件。
液体在管道中传递时,会产生压力损失,因此需要通过压力表来测量压力变化。
在液压实验中,可以通过调整泵的转速或改变液体的流动阻力来调节系统的压力。
3. 流量原理流量是液压系统中液体流动的速度。
流量由泵提供,通过管道传递到执行元件。
在液压实验中,可以通过流量计来测量流量的大小。
流量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泵的转速或调节阀门开度来实现。
4. 阀门控制原理阀门在液压系统中起到控制液体流动和压力的作用。
常见的阀门类型包括单向阀、溢流阀、调压阀等。
在液压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液体的流动和压力。
阀门的调节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或电气控制来实现。
二、液压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进行液压实验之前,需要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液压系统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泵、管道、执行元件和阀门等。
然后,准备好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如压力表、流量计、液压油等。
2. 实验目标确定实验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验证某种液压元件的性能,研究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变化规律等。
根据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3.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启动泵,使液体流动起来。
然后,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液体的流动和压力。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如压力变化曲线、流量变化曲线等。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液压泵性能实验报告

液压泵性能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液压泵性能的测试,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为液压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其主要功能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流体动能,为液压系统提供所需的压力和流量。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包括排量、压力、效率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
三、实验内容。
1. 流量测试,通过流量计测量液压泵的输出流量,了解泵的排量。
2. 压力测试,利用压力表测试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掌握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3. 效率测试,通过测量泵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液压泵的效率。
四、实验装置。
1. 液压泵。
2. 流量计。
3. 压力表。
4. 功率表。
五、实验步骤。
1. 将液压泵与流量计、压力表、功率表连接好。
2. 启动液压泵,记录流量计的读数,并计算出液压泵的排量。
3. 调节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利用压力表测量泵的输出压力。
4. 测量液压泵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出泵的效率。
六、实验数据。
1. 流量测试结果,液压泵排量为XX L/min。
2. 压力测试结果,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为XX MPa。
3. 效率测试结果,液压泵的效率为XX%。
七、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压泵的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流量、压力和效率均在合理范围内,说明液压泵的工作性能良好。
八、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液压泵的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液压泵的排量、工作压力和效率等重要参数,为液压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九、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2.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设备的清洁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十、参考文献。
[1] 《液压传动与控制》。
[2] 《液压与气动技术》。
十一、致谢。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
以上为液压泵性能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液压泵实验报告

液压泵实验报告
03120 瓦里克
2010-7-1
一、实验名称: 液压泵性能试验
1.实验目的:
2.通过实验, 理解并掌握液压泵的主要技术指标;
通过实验, 学会小功率液压泵性能的测试方法。
实验设备及实验系统原理图:
该实验在液压泵性能实验台上进行, 主要实验设备及元件包括交流电机、变频器、齿轮泵、溢流阀、油箱、滤油器、流量计、转速传感器、压力表等。
原理图见附图一。
1.实验步骤:
二、排量测定: 调定驱动电机转速一定, 使泵的输入转速保持稳定,
测定排出固定液体体积所用的时间, 进而计算出流量和排量。
压力流量特性:保持泵的输入转速不变, 调节出口压力, 测定排出固定液体体积所用的时间, 进而计算出流量。
去规定出口压力下数值, 计算泵的容积效率。
实验数据及结果:
实验原始数据见附表一、二, 整理曲线见附图二。
实验小组人员:
吴、谢、瓦里克。
附表1:
液压泵型号: GPC4-20-130R 额定工作压力: 25 MPa 额定转速: 3300 r/min
测得泵的排量: 20.41 mL/r
附表2:
液压泵流量—压力特性实验数据记录表:
7 2300 4.0 10 17.75 33.80
泵在该转速及 3.5 MPa 出口压力的工况下, 其容积效率为76.3 % 。
附图1:
附图2:。
液压实验报告_5

(五) 实验四变量叶片泵静、动态特性实验一、概述液压泵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使电机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泵的压力能,输出压力-流量。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当系统压力达到限定压力后,便自动减少液压泵的输出流量。
该类液压泵的q—p(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如图5-1所示,调节液压泵的限压弹簧的压缩量,可调节液压泵拐点的压力Pb的大小,就可改变液压泵的最大供油压力,调节液压泵的限位块位置螺钉,可改变液压泵的最大输出流量。
二、实验目的1、测量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静态特性:(1)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如图5-1)(2)液压泵拐点压力90%前的容积效率及液压泵的总效率;2、测量叶片泵的动态特性:记录液压泵突然升压和卸荷时的压力变化情况(如图5-2),从而确定压力超调量P,升压时间t1及卸荷时间t2。
三、实验装置参阅图1-1,选择液压模块A、C、D组成叶片泵实验台液压系统。
节流阀A3调外负载大小,输出流量由流量计10测试。
四、实验步骤1、静态试验:关闭节流阀A3,将溢流阀1调至6.3 MPa作安全阀,在节流阀A3加载和卸荷下逐点记录压力p、流量q,输出功率P以及泵的外泄漏量qx,作出q—p特性曲线,记录并计算各不同压力点的功率,总功率,液压泵的拐点处90%压力前的各点容积效率。
2、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相应表格中,由计算机显示及打印流量—压力,功率—压力,液压泵效率—压力特性曲线或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通过计算绘制相应的曲线。
3、压力动态响应试验:(1) 将节流阀A3调节到一定的开度与压力;(2) 按电磁铁AD1的得电按钮,使系统突然加载;系统的压力波形由压力传感器5和功率放大等单元转换成电压波形,由计算机记录与绘制动态压力上升响应曲线。
(3) 按AD1复位按钮,使系统突然卸荷,系统的压力波形由压力传感器5和功率放大等单元转换成电压波形,由计算机记录与绘制动态压力卸荷响应曲线。
五、数据测试1、压力P :用压力表P1和压力传感器5测量;2、流量q :采用安置在实验台面板上的椭圆齿轮流量计10和秒表测量(流量计指针每转一圈为10升)或流量数显表读出;3、外泄漏量qx :用秒表测tx 时间内小量杯11的容积(AD3得电);4、输入功率P :用功率表测量电机输入功率P1(安置在实验台面板上)。
液压系统实验报告

液压系统实验报告液压系统实验报告引言: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液压系统并进行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设备及原理1.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油箱和连接管路等。
其中,液压泵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液压缸则利用液压能产生力和运动。
2. 实验原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压力传递和流体力学定律。
当液压泵工作时,产生的高压液体通过管路传递至液压缸,使活塞产生运动。
液体的流动速度和压力可通过调节液压阀来控制。
二、实验过程1. 搭建液压系统:首先,将液压泵与油箱连接,并确保油箱内有足够的液体。
然后,通过连接管路将液压泵与液压缸相连接。
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密封性,防止液体泄漏。
2. 进行实际操作:将液压泵启动,观察液压缸的运动情况。
可以通过调节液压阀来控制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从而控制液压缸的速度和力的大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液压系统具有较大的输出力和稳定的运动性能。
通过调节液压阀,可以实现不同速度和力的控制,适用于各种工况需求。
2. 液压系统的能耗较低。
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液压系统在传递能量时能够保持较高的效率,减少能量损耗。
3. 液压系统的维护成本较高。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同时需要保持管路的密封性,以防止液体泄漏。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液压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能量传递方式,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液压系统的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液压系统的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加深了对其原理和特点的理解。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液压技术有望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工业自动化和能源传递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液压性能实验报告

液压性能实验报告液压性能实验报告引言液压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技术,其性能的稳定与可靠性对于工程设备的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液压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液压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压力稳定性、液压缸的运动速度等方面。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工程设备的设计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套液压系统实验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缸、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
实验装置的搭建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过程1. 测试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将流量计连接至液压泵的出口处,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流量数值。
通过计算平均值和波动范围,评估液压泵的输出流量稳定性。
2. 测试液压泵的压力稳定性将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液压泵的出口处,记录不同工况下的压力数值。
通过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评估液压泵的压力稳定性。
3. 测试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将液压缸与流量计连接,记录液压缸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速度。
通过计算平均速度和速度波动范围,评估液压缸的运动性能。
实验结果1. 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在不同工况下,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分别为:工况1为100ml/s,工况2为120ml/s,工况3为90ml/s。
通过计算平均值和波动范围,得出液压泵的输出流量稳定性为±5%。
2. 液压泵的压力稳定性在不同工况下,液压泵的压力分别为:工况1为10MPa,工况2为12MPa,工况3为9MPa。
通过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得出液压泵的压力稳定性为±0.2MPa。
3. 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在不同工况下,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分别为:工况1为0.5m/s,工况2为0.6m/s,工况3为0.4m/s。
通过计算平均速度和速度波动范围,得出液压缸的运动性能为±0.1m/s。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液压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液压泵的输出流量稳定性较高,波动范围在可接受范围内;液压泵的压力稳定性良好,压力波动较小;液压缸的运动速度稳定性较高,速度波动范围较小。
中学液压实验报告

中学液压实验报告中学液压实验报告引言:液压技术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液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我们进行了一次中学液压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装置、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1. 了解液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掌握液压系统的搭建和操作方法。
3. 研究液压系统中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装置:实验中使用的装置主要包括液压泵、油箱、液压缸、压力表和流量计。
液压泵通过提供压力将液体推送到液压缸中,从而实现液压缸的运动。
压力表用于测量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变化,流量计用于测量液体的流量。
实验过程:1. 搭建液压系统:首先,将液压泵与油箱连接,并将油箱中的液体注入液压泵。
接下来,将液压泵与液压缸连接,确保连接口紧密。
最后,将压力表和流量计连接到液压系统中。
2. 测试液压系统:打开液压泵的开关,观察液压缸是否能够正常运动。
同时,观察压力表和流量计的读数,记录下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变化。
3. 调整液压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流量。
通过调整液压泵的转速或液压缸的工作面积,可以改变液压系统的输出能力。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液压系统中液压缸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当液压泵提供足够的压力和流量时,液压缸能够顺利地完成运动任务。
而当压力和流量不足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和力量会减弱。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发现液压系统中的泄漏问题。
由于连接口没有严密,液体会从泄漏处流失,导致液压系统的效率降低。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加仔细地检查连接口,并使用密封材料进行修补。
其次,我们注意到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和流量变化。
当液压泵的转速过高时,会导致压力升高,而流量减少。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液压泵的转速,以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此外,我们还发现液压系统中的液体温度会升高。
这是因为液压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摩擦热量,导致液体温度上升。
液压回路实验报告

液压回路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1.1 学习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1.2 掌握液压元件的使用方法2. 实验原理2.1 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2.2 液压元件的功能和作用3. 实验材料与设备3.1 实验所需材料3.2 实验所需设备4. 实验步骤4.1 安全注意事项4.2 实验准备4.3 进行实验5. 实验结果与分析5.1 观察实验现象5.2 分析实验结果6. 实验结论6.1 总结实验收获6.2 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7. 参考文献1. 实验目的1.1 学习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根据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工作机制和结构特点。
1.2 掌握液压元件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各种液压元件的使用方法及功能。
2. 实验原理2.1 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液压回路是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组成。
2.2 液压元件的功能和作用液压元件在液压回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液压阀控制液体流动方向和流量,液压缸产生机械运动等。
3. 实验材料与设备3.1 实验所需材料液压油、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压力表等。
3.2 实验所需设备实验台架、液压元件连接管道、调节阀等。
4. 实验步骤4.1 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2 实验准备连接液压元件,调试系统,确认各个元件工作正常。
4.3 进行实验操作液压泵,观察液压缸的运动情况,记录压力表的数据等。
5. 实验结果与分析5.1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液压缸运动情况、压力表数据等实验结果。
5.2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验证理论知识。
6. 实验结论6.1 总结实验收获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加深对液压回路原理的理解。
6.2 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7. 参考文献。
液压泵实验报告

液压泵实验报告引言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设备。
它通过向液体施加压力来产生流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液压泵的实验研究,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1.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液压泵的工作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和分析。
3.实验验证液压泵的性能参数与理论计算值的一致性。
实验仪器与设备1.液压泵实验装置2.数字压力表3.流量计4.示波器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装置,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
2.启动液压泵,注意观察其运行状态。
3.使用数字压力表测量液压泵的出口压力并记录。
4.使用流量计测量液压泵的流量并记录。
5.将实验数据输入电脑,使用示波器绘制出液压泵的压力-时间曲线和流量-时间曲线。
6.分析曲线数据,计算液压泵的各项性能参数。
实验数据与结果数据记录出口压力(单位:MPa):时间(s)压力0 1.51 1.62 1.73 1.84 1.85 1.76 1.67 1.58 1.49 1.3流量(单位:L/s):时间(s)流量0 0.11 0.22 0.33 0.44 0.45 0.36 0.27 0.18 0.19 0.0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压力-时间曲线和流量-时间曲线如下图所示:压力-时间曲线:压力-时间曲线压力-时间曲线流量-时间曲线:流量-时间曲线流量-时间曲线通过对曲线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液压泵的各项性能参数:1.最大出口压力:根据压力-时间曲线,最大出口压力为1.8MPa。
2.最大流量:根据流量-时间曲线,最大流量为0.4L/s。
3.效率:液压泵的效率可以通过流量和功率的关系计算得到。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每个时间点的功率,并根据流量和功率的关系计算得到液压泵的效率曲线。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液压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液压泵的性能参数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液压泵的设计和制造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1.赵xx, 李xx. 液压泵实验教程. 机械工程出版社, 2010.2.xxx等. 液压泵性能测试与分析. 科学出版社, 2015.。
(完整版)液压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校日期实 验 报 告实验题目一 用“O ”型、“M ”型机能换向阀的换向、锁紧回路实验班级 姓名 同组人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通过“O ”型、“M ”型机能换向阀的换向、锁紧回路实验,进一步掌握换向、锁紧回路的基本原理。
二、 实验用仪器、设备、材料本实验主要由YY-18型透明液压传动控制面板、双作用油缸、O 型或M 型三位五通换向阀、溢流阀、压力表、齿轮油泵、油箱、三通接头、连接塑料软管等组成。
三、 实验步骤a) 掌握实验所涉及的“O ”型、“M ”型机能换向阀的锁紧回路基本原理;b) 熟悉实验所使用的零部件,并按给出的实验油路在YY-18型透明液压传动控制面板上进行组装;c) 组装实验油路后,检查各连接处密封情况,确保无泄漏; d) 启动油泵电机按钮,通过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的断电进行油缸中活塞锁紧的控制,并观察泄漏的情况。
四、 实验油路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的换向动作大都由换向阀来实现。
如图中的换向回路,根据执行元件换向的要求,可以选用二位或三位,四通或五通人工、机械、液压和电器等各种图 “O ”型机能换向阀的锁紧回路控制类型的换向阀,实现油缸换向的要求。
实验演示系统的构成如图所示。
为了使执行元件在任意位置上停止及防止其停止后窜动,可采用锁紧回路。
本实验是用三位五通“O ”型机能换向阀的锁紧回路,如图所示,实验演示系统的构成如图所示。
当1DT 、2DT 电磁铁都断电时,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液压缸的工作油口被封闭。
由于缸的两腔都充满了油液,而油液是不可压缩的,所以向左或向右的外力都不能使活塞移动,于是活塞就被双向锁紧。
调节行程开关改变撞铁的位置,就可使活塞锁紧在任何行程位置。
这种闭锁回路由于换向阀密封性差,存在泄漏,故锁紧效果也差,但结构简单。
五、实验总结通过“O ”型、“M ”型机能换向阀的换向、锁紧回路实验,已经了掌握换向、锁紧回路的基本原理。
图 手动换向阀的换向回路实 验 报 告实验题目二 压力调定回路实验班级 姓名 同组人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通过单级、二级调压回路实验,掌握“溢流定压”、多级压力控制的概念及原理。
液压实验报告

液压实验报告液压实验报告引言液压技术作为一种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了解液压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实验一: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组成。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了解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通过机械力驱动,将液体压力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提供动力给液压系统。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负压和正压区域,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实验二:液压系统的性能测试我们对液压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包括液压泵的流量测试、液压缸的压力测试和液压阀的流量特性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三: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模拟了液压系统的故障情况,并学习了故障排除的方法。
常见的液压系统故障包括液压泄漏、液压缸无法正常工作等。
通过对故障的模拟和排除,我们可以提高对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处理能力。
实验四:液压系统的应用案例在实验的最后,我们还了解了液压系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
通过案例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液压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了解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故障排除技巧。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液压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液压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传动方式,为工程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对液压技术的理论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液压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为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作报告 液压实训报告

液压实训报告液压实训报告实习报告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大四时一个关键的时期,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过渡。
大四是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面临着毕业还有一个毕业设计,我的课题是“单斗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
我的社会阅历较少尤其是这种大型机械的内部构造,这个学期我有幸在工厂完成了这个设计,通过现场的观察是我知道许多不是课本多能提供到的,做为一名学生,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沟通和学习的能力,通过多问多学多去动手,这才是实习的意义。
二实习单位简介我实习的单位在大连,是一家大型化工机械厂大连市旅顺口区佐竹机械厂。
主要生产重型机械,我做的这个课题就是工厂里面的一个项目,挖掘机的回路设计。
企业凭借实力铸品牌,以诚信求发展,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依托日本、韩国先进液压技术,研制生产适合国情的高配置、低价位、高性价比的优良产品。
三实习的内容和时间三月中旬,我来到工厂开始正式接触这个课题的内容,我由工厂的师傅带领参观了车间的每个工作流程,这是我从来没见过的。
设计液压回路首先要知道内部的构造和用途,先从液压油开始,这是一个关键的所在。
工程机械使用的液压油,主要是抗磨液压油,液力油为液力传动油。
每台设备有其指定标号的用油,这主要考虑系统的工作条件,如液压泵的类型(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工作压力、温度、液压元件使用的金属、密封件的性质。
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及元件的寿命与系统用油的清洁有极密切的关系;另外,为保证油的质量,加注或更换油时须过滤,保持清洁,防止水或异物进入,液压系统维护或更换新的液压元件,也要非常注意清洁。
中、小型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有向变量系统转变的明显趋势。
因为变量系统在油泵工作过程中,压力减小时用增大流量来补偿,使液压泵功率保持恒定,亦即装有变量泵的液压挖掘机可经常性地充分利用油泵的最大功率;当外阻力增大时则减少流量(降低速度),使挖掘力成倍增加;采用三回路液压系统,产生三个互不成影响的独立工作运动,实现与回转机构的功率匹配,将第三泵在其他工作运动上接通,成为开式回路第二个独立的快速运动。
液压机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液压机器的基本操作方法;3. 通过实验,熟悉液压机器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不可压缩的特性,通过液体压力传递来实现机械能的转换。
实验中所使用的液压机器主要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组成。
1. 动力元件: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2. 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3. 控制元件:各种阀门,如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等,对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和方向进行控制和调节;4. 辅助元件:油箱、滤油器、管道、管接头等,为液压系统提供油液和保证系统正常工作;5. 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传递压力和能量。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液压实验台:TMY-01型单向透明液压试验台;2. 液压泵:单向液压泵;3. 液压缸:夹紧缸;4. 溢流阀:2个;5. 节流阀:1个;6. 换向阀:1个;7. 油箱:1个;8. 滤油器:1个;9. 油管:若干;10. 油管连接工具:扳手、螺丝刀等。
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2. 将液压元件按照原理图连接到实验台上;3. 检查液压元件的连接是否正确,确保系统无泄漏;4. 启动液压泵,调节泵的转速至约500r/min;5. 观察压力表读数,调整溢流阀,使系统压力稳定;6. 调节节流阀,观察液压缸的运行速度;7. 操纵换向阀,观察液压缸的换向情况;8. 记录实验数据;9. 实验结束后,关闭液压泵,拆卸液压元件,放回原处。
五、实验数据1. 液压泵转速:500r/min;2. 液压系统压力:0.4Mpa;3. 液压缸运行速度:约10mm/s;4. 液压缸换向时间:约0.5s。
六、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了解了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了液压机器的基本操作方法;3. 熟悉了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4. 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液压实验报告_3

一、由行程控制自动返回的电器、液压回路A.液压回路如图(1)所示:图(1)B.液压元件清单如下表所示:C.电气控制原理图如图(2)所示:图(2)D.参数调试:(1)参数计算①返回过程∆P(A1−A2)=P5A1+f节②伸出过程(A1−A2)+F+f=P5′A1∆P节③节流阀由于节流阀为薄壁小孔,则有:q=kA(∆P)12又因为在全开时,通过4L/min的流量压力损失为4bar,希望开度为30%左右,因此有:4L/min=kA(4bar)12而流过节流阀的流量为:q=Q泵−Q油缸=4L/min−15mm/sec×A2=3.36L/min则开度为30%时:3.36L/min=k×0.3A(∆P节)12所以∆P节=31.36bar。
由①②③可得:P5=1.75MPa,P5′=3.28MPa 伸出过程时,泵出口压力为P1P1−∆P管道−∆P换向阀=P5′解得P1=3.56MPa返回过程时,泵的出口压力为P1′P1′−∆P管道′−∆P换向阀′=P5解得P1′=2.11MPa为保证一定余量和压力损失,取溢流阀2的压力为4MPa,溢流阀5的压力为2MPa。
(2)调试过程液压回路和电气回路连接结束后,限位开关暂时不安装。
将两个溢流阀的压力调至0,节流阀关闭。
打开液压泵,此时慢慢增大溢流阀2的压力并观察第一个液压表的读数,当达到4MPa时停止。
然后打开节流阀,按动启动开关,慢慢增大溢流阀5的压力,此时油缸开始伸出,到达极限位置后,观察第二个液压表的读数,调节溢流阀5的压力到2MPa,这样压力调节就完成了。
调节节流阀的开度控制油缸运动速度,最后将限位开关安装到正确位置,调试结束。
E.动作过程液压泵启动后,初始状态下油缸杆返回到极限位置(未伸出)。
当按下开关S,1号线接通,线圈K1得电,2号线接通,线圈K1保持接通状态,3号线接通,电磁阀DT得电,液压回路换向,油缸杆开始伸出。
当杆伸出到达极限位置后,触碰限位开关,4号线接通,线圈K2得电,1、2号线断开,K1失电,3号线断开,电磁阀DT失电,液压回路换向,液压杆返回。
液压回路 实验报告

液压回路实验报告液压回路实验报告引言液压技术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力量和能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液压回路作为液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起到传递能量、控制执行器运动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液压回路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液压回路,深入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液压元件的安装和调试方法,以及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技巧。
二、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装置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
首先,将液压泵与液压缸通过管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液压回路。
然后,通过操作液压阀控制液压泵的启停和液压缸的运动。
实验中还需要调整液压泵的压力和液压缸的速度,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液压泵的工作状态和液压缸的运动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液压回路能够有效地传递能量和控制运动,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通过调整液压泵的压力和液压缸的速度,可以灵活地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四、实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液压泵无法正常启动、液压缸运动不平稳等。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液压元件的安装不当、管路堵塞或液压油质量不合格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重新安装液压元件、清洗管路、更换优质液压油等。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五、实验的启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了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方法,提高了对液压系统故障排除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液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控制方法,提高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溢流阀压力调成0,然后开启油泵,逐渐增大溢流阀压力值,待到压力表3显示压力值为7MPa时,溢流阀调试完毕;
然后将行程限位开关和压力继电器调试到合适的位置与压力大小,整个调试完毕。
D.动作过程
油泵启动后,活塞杆回到最左边位置,按下启动按钮,换向阀4换向,活塞杆向右伸出,同时触碰行程限位开关和触发压力继电器,指示灯亮,其他电路断电,换向阀返回原来位置,活塞杆向左移动到最左端,完成一个循环。
在下一个循环,按一下启动按钮,K4断电,重复上一个循环的过程。
然后打开节流阀,按动启动开关,慢慢增大溢流阀5的压力,此时油缸开始伸出,到达极限位置后,观察第二个液压表的读数,调节溢流阀5的压力到2MPa,这样压力调节就完成了。
调节节流阀的开度控制油缸运动速度,最后将限位开关安装到正确位置,调试结束。
E.动作过程
液压泵启动后,初始状态下油缸杆返回到极限位置(未伸出)。当按下开关S,1号线接通,线圈K1得电,2号线接通,线圈K1保持接通状态,3号线接通,电磁阀DT得电,液压回路换向,油缸杆开始伸出。
1
提供油液、液压能
2
溢流阀
1
限定安全压力
3
液压表
2
显示所在位置的油压
4
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1
完成油缸换向功能
5
调速阀
1
调节油缸活塞杆速度
6
单向阀
1
活塞杆返回时油不经过调速阀直接进入油缸
7
油缸
1
将液压能转化为位移做功,完成移动和换向动作
C.孔,则有:
又因为在全开时,通过4L/min的流量压力损失为4bar,希望开度为30%左右,因此有:
一、由行程控制自动返回的电器、液压回路
A.液压回路如图(1)所示:
图(1)
B.液压元件清单如下表所示:
序号
名称
数量
作用
1
液压泵
1
提供油液、液压能
2
溢流阀
1
限定安全压力
3
液压表
2
显示所在位置的油压
4
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
完成油缸换向功能
5
溢流阀
1
提供背压;限定安全压力
6
油缸
1
将液压能转化为位移做功,完成移动和换向动作
三、压力机装置的电液回路
A.液压回路以及电气连接图如下:
B.液压元件清单如下表所示:
序号
名称
数量
作用
1
液压泵
1
提供油液、液压能
2
节流阀
1
调节油缸活塞杆速度
3
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
1
完成不同压力值的转换
4
溢流阀
1
提供一个高的压力值
5
溢流阀
1
提供一个低的压力值
6
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1
完成油缸换向功能
7
油缸
1
将液压能转化为位移做功,完成移动和换向动作
而流过节流阀的流量为:
则开度为30%时:
所以 41.82bar。
在油缸活塞杆伸出压合装配时,系统压力最高,此时
解得
考虑到管道压力损失以及换向阀处的压力损失,取安全阀的安全压力为7MPa,现场实际测量工件正常装配完成时油缸活塞伸出的距离,假定为10mm,则设定行程开关在10mm处,这样当系统装配完成,如果活塞杆位置达到10mm指示灯亮表明零件加工完成,如果指示灯不亮则说明材料毛坯不合格。
8
液压表
1
显示所在位置的油压
C.参数调试
(1)参数计算
前100mm冲压时
解得 ,
之后更换压力值冲压时
解得 ,
故溢流阀4,5的设定值分别为2MPa和1MPa
(2)调试过程
将节流阀开口度调成0,溢流阀4调成0,溢流阀5的压力值调的尽可能大,然后启动液压泵,让DT1通电,换向阀3换向,逐渐增大溢流阀5的压力值,当压力表显示值为2MPa时,关闭液压泵和电源,将溢流阀5的压力值调成0,然后启动液压泵,逐渐增大溢流阀的压力值,直到压力表数值显示为1MPa时,关闭液压泵,将节流阀开口度调成50%,调试结束。
7
节流阀
1
旁路节流调速
C.电气控制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D.参数调试:
(1)参数计算
①返回过程
②伸出过程
③节流阀
由于节流阀为薄壁小孔,则有:
又因为在全开时,通过4L/min的流量压力损失为4bar,希望开度为30%左右,因此有:
而流过节流阀的流量为:
则开度为30%时:
所以 31.36bar。
由①②③可得:
伸出过程时,泵出口压力为
解得
返回过程时,泵的出口压力为
解得
为保证一定余量和压力损失,取溢流阀2的压力为4MPa,溢流阀5的压力为2MPa。
(2)调试过程
液压回路和电气回路连接结束后,限位开关暂时不安装。将两个溢流阀的压力调至0,节流阀关闭。打开液压泵,此时慢慢增大溢流阀2的压力并观察第一个液压表的读数,当达到4MPa时停止。
当杆伸出到达极限位置后,触碰限位开关,4号线接通,线圈K2得电,1、2号线断开,K1失电,3号线断开,电磁阀DT失电,液压回路换向,液压杆返回。
所有元器件恢复到起始状态,按下开关键进入下一个循环。
二、液压压合装配装置
A.液压回路以及电气连接图如下:
B.液压元件清单如下表所示:
序号
名称
数量
作用
1
液压泵
D.动作过程
按下启动按钮,DT2得电,换向阀6换向,活塞杆向右运动,触发行程开关XK1,使得DT1得电,换向阀3换向,这是系统压力值由溢流阀4的值决定,当活塞触碰行程开关XK2时,活塞向左移动,继电器K2断电,同时继电器K4得电,使得活塞在返回的过程中即使碰到行程开关,因为K4断开,换向阀3不会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