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中应注意的重音和句调的小知识
朗诵技巧之重音_朗诵稿_

朗诵技巧之重音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朗诵应该怎么读呢?哪里应该读重一点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朗诵重音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朗诵技巧之重音一、什么是重音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需要突出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突出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
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加以区别。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练习:我是山东省滕州市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确定重音的依据(一)依据语法结构。
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
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②定语常重读;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③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
④补语常重读;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二)依据语意和感情。
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或由于表意曲折,或由于感情特殊,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它细加观察,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重音,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强调重音)。
诗歌朗诵中语音技巧运用

诗歌朗诵中语音技巧运用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诗歌朗诵有什么技能呢?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诗歌朗诵语音技巧运用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朗诵中语音技巧运用一、重音与诗歌“文气”解构所谓重音,就是表演者运用声音形式着意强调和突出的音节(词语和词组)。
[5]它是诗歌朗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恰当的运用重音,能准确地表达具体语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突出地表达作品的主题。
而重音的确定是在仔细钻研、准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把握住全篇的中心,根据每词、每句、每段在表义上所处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逐一确定每一语句应该着意强调和突出的音节(词语或词组)。
如果按照语法结构来判断,重音词语的位置一般是: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也常常重读。
一般来说,重音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三种,如能准确地把握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线索,使三种重音配合得适当匀称,能够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再现诗歌的“文气”。
而具体到某一重音该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表达重音的方式常用的有加强音量、夸大调值、拖长音节、一字一顿、重音轻读等等。
(一)加强音量(二)夸大调值把要强调的字词调值读得夸张一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更好的渲染情感。
(三)拖长音节诗歌朗诵中,拖长重音音节,其意在渲染内在情绪,表达深挚的情意。
同时,有利于加深听众的印象,借助想象,启动共鸣。
(四)一字一顿一字一顿就是在强调的字词前后作必要的顿歇。
这种情况往往应用于朗诵深沉感人或者有号召力的诗歌。
(五)重音轻读这是一种特殊现象。
把要强调的字词减少音量,加重气息,这种方式常用来表达轻柔深挚的细腻感情。
此外,还可采用停顿重读,语调抑扬与节奏变化,运用特殊技巧(如气音、喷口、抽气、托气、笑语、颤音、模拟)来强调重音,突出情感。
二、停顿与诗歌“文气”解构停顿就是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在说话的时候,停顿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朗诵重音重读及轻读

(一)重音重读
重读是利用声音的强弱对比以突 出重音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在说 重音时,唇舌要有力一些,音量 要加大一些,从而使重音的强声 与非重音的弱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清晰的突现重音。重读的方法一 般用来表达明朗的态度、观点、 以及形象鲜明的事物。
重读实例
二、重音表达训练:
确定了重音后,还有一个怎样将重音 表达出来的问题。重音的突出鲜明, 不仅仅在于声音的轻重,而在于是否 能与非重音形成对比。也就是说,重 音是在与非重音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
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 高低变化、虚实变化以及语速的快慢 等பைடு நூலகம்化来体现重音。总的来说,重音 的表达方式应该服从于语言目的和所 要表达的感情色彩的要求,其方法也 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重读实例
海燕(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狂 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 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 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 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 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二)重音轻读
轻读是把被确定为重音 的词或短语的声音压得 低于非重音,有力地轻 轻吐出。具体来说,就 是在读重音时,尽量把 发音部位往后靠,降低 音高加大气音,然后有 力地轻轻吐出。这种方 法常常用来烘托意境, 表达深沉凝重、含蓄内 向的细腻情感,听来轻 柔深挚,回味无穷。
月光照进窗 子来,茅屋 里的一切好 像披上了银
我不是不肯,我是不会。 你们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团结、最刚
强的人,因为你们的名字叫工人。 《囚歌》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
朗诵的重点与重音

朗诵的重点与重音流行的播音和朗诵、演讲理论中把”重音”这一概念扩大了.这样脱离了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基本常识.也远离了社会约定俗成的词语意义.使人们对”重音”概念陷于懵懂之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朗诵的重点与重音,欢迎借鉴参考。
一、有关”重音”的界定:词目:重音拼音:zhòng yīn基本解释1. [accent]2. 指词、词组、句子里重读的音3. 乐曲中强度较大的音,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因素详细解释1. 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里重读的音。
参见“ 重读”。
2. 乐曲中强度较大的音,是构成节奏的主要音符。
语言概述:重音:(1)在语音学中,重音是相连的音节中某个音节发音突出的现象。
重音有通过增加音强来表示的力重音和通过音高的变化来表示的乐调重音。
重音还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而在播音和朗诵理论中.”重音”有了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
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另一种说法是:语言是由各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而词语在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又有次要些的。
其中,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音。
因此,给重音下的定义是: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是不同的!第一种说法,和词条和平常理解的”重音”是一致的,即重音就是读得重的音.第二种说法,则把重音当成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词语”。
一种是声音在语流中的轻和重的关系,是语音层面的概念,一种是在”稿件”中的重要和次要的的关系,是语义层面的概念。
这是继续含混和厘清重音这一概念的关键所在。
这里我们把第一种说法还称为“重音”:第二种说法中的概念改为“重点”。
由此来构建“重点”、“重音”的理论结构。
二、首先,我们来弄清重点和重音的关系重点是稿件词语或语句中所要强调的东西,重点的强调。
表现在语音上可以是重读、高调音或低音的重音,也可以是轻读或弱读的音,也可以是表现在语流中的停顿或拖音、拐音、怪音等,即一切能够突出这一重点词语的声音形式都可以是的重点表达手段。
朗读朗诵技巧重音训练

朗诵朗诵技能重音训练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入透彻地掌控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
要公道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朗诵朗诵技能重音训练,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鉴戒,感爱好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朗诵朗诵技能重音训练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
一样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别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形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样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
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常常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如: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别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别意义而成心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发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
内容和感情安排的。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常常不同,例如: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此,在朗诵时,第一要认真研究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分是:①从音量上看。
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样的轻重有所区分,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
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②从显现的位置看。
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
有时,两种重音显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朗诵的技巧与方法要领

朗诵的技巧与方法要领
一、朗诵的技巧与方法要领
(一)语调
1、朗诵时,要学会把握语调,其目的在于配合文字内容的意思,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以通过言语表达文章内容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朗诵要注意语调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句子的首尾用文律音,中间用自然音。
古诗词的朗诵,要把握语调突出其中的句子或词的重音,以体现作者的意境。
3、朗诵要用正确的语调,表达准确的意思。
语调有四:降调、升调、升调末尾、平调。
(二)发音
1、读准字音,读正确。
发音准确,审音重,连贯性强。
准确的发音不仅有助于造成读者朗读时良好的语气,表达准确的意思,而且能使读者发出正确的发音。
2、了解文章背景,需要熟练掌握。
现代文用词更多,发音更为复杂,因此要求更加认真地把握这些句子及词的发音,这是朗诵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语速
1、根据文体不同,一般讲话容许采用的语速也有所差异。
古诗词等文体应比较慢,现代文则比较快。
2、一般而言,语速过快常常导致发音不清,歌唱不流畅,文字内容无法表达。
一般地来说,中文朗诵语速最好控制在一秒一词以内,
英文则应控制在一秒两个单词左右。
(四)朗诵时的动作
1、朗诵时,还要注意动作的表现。
即尽量利用表演动作,表达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使文章更加有力。
2、表演动作不仅提升朗诵板文的感染力,也有助于改善观众的视觉效果,从而使文章更加有力,渗透力更强。
(五)朗诵的礼仪
1、朗诵应按礼仪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有选择性地用动作带动作文的情感。
2、朗诵时,尤其要注意按照礼仪规定,守口如瓶,以免说错。
朗诵中应注意的重音和句调的小知识

朗诵中应注意的重音和句调的小知识重音1 词重音词重音指词语里重读的音节(字下加“·”表重音)木.头孩.子棉.花衣.服制.服无.限未.来2 语句重音说话和朗读时,把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较重的现象,叫语句重音。
语句重音就语句中重读的词语而言,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1)语法重音句子里某些语法成分需要重读。
①谓语中的主要动词或形容词要重读。
如: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小草绿.了.②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要重读。
如:你不要慌,慢慢..地说。
大家要特别..小心!③表示性状和强调的定语要重读。
如:这是多么感人..的祖国在前进。
....的场面那!伟大④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如:这件衣服漂亮极.了!他跳得真.高。
⑤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要重读。
如:谁.来了?那.可不行!⑥句子中用作比喻的词语常常要重读。
如:五彩缤纷的野花,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2)逻辑重音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需重读,这是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感情而改变鞠总原来重读的词语。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思想感情需要强调不同的词语,所以句子中因强调而重读的地方也是不固定的。
例如: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别人不知道你会弹。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你不要瞒着我了。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你怎么说不会呢?)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会不会别的乐器我不知道。
)句调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
它与声调都是音高的变化形式,但声调只指一个音节(字)的音高变化。
所以又叫“字调”。
句调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它是贯串在整个句子中的,所以它属于超音段成分,不同于音素、音节等音段成分。
1 句调的四种形式(1)升调调子由平升高,常用来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
例如:①难道我是个小孩?(反问)②王小萌来了吗?(疑问)③这件事,是他办的?(惊异)(2)降调调子先平后降,常用来表示陈述、感叹、请求等语气。
“朗读中的重音”

2、感情重音
• 语句重音的一种。指根据语句感情变化而确 定的重音。
• 朗读时重音节的音量增强,有时还伴随音调 的升高或降低。
• 比如: “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 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
大家好
9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不需要重读的一项是[ C]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 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C.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 D.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 令人精神振奋。
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大家好
“没有孔子的牌位,我们便对那梅花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读第二句话时,应该强调哪些词语? 下面几种读法,最合适的是( B ) A.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B.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C.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D.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大家好
10
下面一句话四种停顿中,意在强调学生负担 过重的一项是[ C ] A.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B.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C.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D.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大家好
11
谢谢
大家好
12
大家好
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也不同,使 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重音恰当的一项是[ C ] (1)这次书展第一天就售书一万多册。 (太少了!) (2)这次书展第一天就售书一万多册。 (真不少!)
朗诵技巧之语调重音停顿语速句调方法要领提示指导

朗诵技巧之语调重音停顿语速句调方法要领提示指导朗诵技巧是指在表演朗诵时运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目的是通过声音的处理来更好地表达文意和情感。
以下是关于语调、重音、停顿、语速和句调的一些要领提示和指导:1.语调:语调是朗诵中表达情感和意思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高低变化、升降调等方法来调整语音的音调。
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上升调可以增加句子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而下降调则可以强调句子的决断力和确定性。
2.重音:重音对于朗诵的节奏和节拍非常重要。
在每个句子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重音词来突出重要的词或词组。
重音部分应该加强语气和表达,注意将重音音节发声清晰有力,同时调整其他音节的音量和语调,使之与重音形成对比。
3.停顿:停顿是朗诵中划分语义和呼吸的重要方式。
在适当的地方使用停顿可以使句子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
停顿的位置应该考虑到句子的结构和意思,以及自然语言的语法规则。
在停顿时,可以适当延长音节的时间来给听众留出反应和理解的空间。
4.语速:语速是指朗诵的快慢程度。
适当的语速可以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意和情感。
根据朗诵的内容和目的,可以选择快速朗诵来表达紧迫感和激情,或者选择缓慢朗诵来表达深思和内省。
5.句调:句调是指句子的整体音调和语音腔调。
在朗诵中,可以通过合适的句调来表达句子的结构和情感。
一般而言,陈述句的句调下降,疑问句的句调上升,感叹句则可以适度上扬。
合理运用句调可以凸显句子的重要信息和情感色彩。
总而言之,朗诵技巧是通过语调、重音、停顿、语速和句调等方式来提升朗诵效果的方法。
在实践中,要根据具体的朗诵内容和目的来选择和运用这些技巧,同时注重呼吸和自然表达,以便更好地与听众进行沟通和共鸣。
朗读中的重音

朗读中的重音和停顿一样,重音也是朗读的基本技巧之一。
朗读过程中,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传达出生动活泼的语气,突出文章的重点。
如果将所有音节都读得一样重,就很难把文章的内容传达清楚。
根据出现场合的不同,重音可分为词重音、短语重音和句子重音三类。
多音节词里往往有一个音节读音比较重,这个音节就是词重音音节。
词的轻重音格式与其音节数量和结构有关,双音节词多数为“中重”格式,如“火车”;少数为“重轻”格式,如“工人”。
三音节词绝大多数为“中轻重”格式,如“图书馆”;少数为“中重轻”格式,如“同志们”;极少数为“重轻轻”格式,如“朋友们”。
四音节词绝大多数为“中轻中重”格式,如“北京大学”。
词重音除了指词的内部结构重音以外,还包括词的外部关系重音,即词和词相互比较的重音。
朗读中,实词比虚词总体要读得重些。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读得重些;助词永远轻读;介词和连词一般轻读;数词和量词连在一起是数词重,量词轻;副词作状语,读音一般较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一般重读,人称代词一般轻读。
短语的轻重音格式由构成短语的关系决定。
一般来说,主谓关系谓语重,如“精神伟大”;并列关系同样重,如“光荣而伟大”;动宾关系宾语重,如“听报告”;动补关系中表趋向的补语不重,动词重,如“说下去”,表结果、程度、情态的补语重,如“说得流利”;修饰关系修饰语比中心词重,如“勇敢的战士、热烈地欢迎”。
词和短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作品表情达意往往以句为单位,所以重音经常是在语句范围内起作用的,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的重要手段。
根据需要,句子重音可分为意群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三类。
一个长句子一般要分成几段来读,每段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这叫意群。
一个意群可能是一个短句,也可能只是句中的一个成分。
每个意群都有一个合适的重音,这就是意群重音,也叫语法重音。
意群重音的规律主要有如下几条:(1)主语+谓语,一般是谓语重,如“天冷了。
”主语是疑问代词主语重,如“什么坏了?”谓语前有能愿动词,能愿动词不重主要动词重,如“小孩会走了。
朗读指导中的重音

朗读指导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语气、语调朗读指导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语气、语调重音重音实为音强,在句子中可分为两类:一类与语法结构有关,称为“结构重音”;另一类与说话人强调的某个意思有关,称为“强调重音”。
结构重音是指说话人无特殊需要强调的情况下反映出来的,与语法结构有关的重音。
大致规律如下:1、主谓句中谓语要重读。
如:风停了,雨住了。
大水冲来,房屋倒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2、动宾句子中宾语要重读。
如:这叫中国石。
皂荚树像大伞。
3、补语要重读。
如:跑得快,跳得高。
在绿叶间,花儿显得更加艳丽。
大家都乐得前俯后仰。
4、表示特指的疑问词要重读。
如:谁在那里?你的家在哪里?5、修饰语要重读。
如: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
强调重音无固定位置,要根据说话人强调的意思决定。
朗读时可通过上下文联系得到启示。
例如《趵突泉》第三自然段中一句:“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离开上下文,便可以赋予多种不同的强调重音: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水流的欢快不是吗?)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就是那样的。
)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水花的透明与闪亮。
)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总是那样。
)但是,联系上下文,稍作思考就会知道,应是第四种情况,重音在“永远”上,这样才能与上文的“没昼没夜”,下文的“永远……不知疲倦”相照应,充分表现原文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强调重音切忌割裂句子。
往往在把句子分段之后会产生片面性。
例如“人们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这句话如果分段来看,很容易误认为重音在修饰成分“凶恶残酷”或者在宾语“借口”上。
但是纵观全句(假设复句)就不难发现,作者愿意是说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所以很显然,重音应该放在“存心”和“很容易”上。
这样,两个分句才能相互响应,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特别是作为故事的结尾,更不可能仍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不去提示道理,不是吗?在实际的朗读中,结构重音与强调重音往往并存,相比之下,强调重音更为明显,此时结构重音便要服从强调重音。
朗读指导中的重音

朗读指导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语气、语调朗读指导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语气、语调重音重音实为音强,在句子中可分为两类:一类与语法结构有关,称为“结构重音”;另一类与说话人强调的某个意思有关,称为“强调重音”。
结构重音是指说话人无特殊需要强调的情况下反映出来的,与语法结构有关的重音。
大致规律如下:1、主谓句中谓语要重读。
如:风停了,雨住了。
大水冲来,房屋倒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2、动宾句子中宾语要重读。
如:这叫中国石。
皂荚树像大伞。
3、补语要重读。
如:跑得快,跳得高。
在绿叶间,花儿显得更加艳丽。
大家都乐得前俯后仰。
4、表示特指的疑问词要重读。
如:谁在那里?你的家在哪里?5、修饰语要重读。
如: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
强调重音无固定位置,要根据说话人强调的意思决定。
朗读时可通过上下文联系得到启示。
例如《趵突泉》第三自然段中一句:“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离开上下文,便可以赋予多种不同的强调重音: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水流的欢快不是吗?)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就是那样的。
)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水花的透明与闪亮。
)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总是那样。
)但是,联系上下文,稍作思考就会知道,应是第四种情况,重音在“永远”上,这样才能与上文的“没昼没夜”,下文的“永远……不知疲倦”相照应,充分表现原文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强调重音切忌割裂句子。
往往在把句子分段之后会产生片面性。
例如“人们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这句话如果分段来看,很容易误认为重音在修饰成分“凶恶残酷”或者在宾语“借口”上。
但是纵观全句(假设复句)就不难发现,作者愿意是说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所以很显然,重音应该放在“存心”和“很容易”上。
这样,两个分句才能相互响应,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特别是作为故事的结尾,更不可能仍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不去提示道理,不是吗?在实际的朗读中,结构重音与强调重音往往并存,相比之下,强调重音更为明显,此时结构重音便要服从强调重音。
朗诵艺术创造外部技巧·重音

朗诵艺术创造外部技巧·重⾳朗诵艺术创造外部技巧·重⾳重⾳是使创作主体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法之⼀。
停顿和连接,解决了创作依据内容构成的分与合;⽽重⾳所要解决的是创作依据内容词语关系的主次关系。
第⼀节重⾳的概念⼀、什么是重⾳关键要掌握重⾳的概念:语⾔是由各个句⼦组成的,句⼦⼜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词语在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有次要些的。
其中,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
因此,我们给重⾳下的定义是:在播⾳中,那些根据语句⽬的、思想感情需要⽽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
⼆、理解重⾳概念时要注意的问题:1、重⾳存在的单位是语句,⼀般以单句、复句为限。
注意不能把重⾳局限在“意群”的范围内。
因为“意群重⾳”的所辖范围太⼩,有的句⼦包括很多个意群,以意群为单位确定重⾳容易使重⾳过多,从⽽语句的⽬的也就显得不明确。
2、重⾳不同于词的轻重格式。
词的轻重格式是⼀种⽐较稳定的语⾳现象,是指⾳节之间的⾳强⽐较,多数情况下词的轻重格式在语流中是不变的,即相对稳定。
这是受语⾳规律限定的。
3、重⾳不等于重读。
“重读”就是加重声⾳朗读。
它只是加重声⾳这⼀种表达⽅法。
⽽重⾳是有主有次的,主要重⾳⽤加重声⾳来处理,次要重⾳也⽤加重声⾳来处理,就没有主次之分了。
再者,重⾳并不是⼀成不变的,不能要求每个⼈强调的重⾳必须⼀致。
因为,播讲⼈表达⽅法、表达风格的不同,或每个⼈运⽤节奏的快慢、声⾳的⾼低强弱、感情⾊彩的变化、⽓息的深浅不同等等⽽发⽣⼀些变化。
因此,重⾳的强调也不可能每个⼈都限于重读这⼀种格式。
再有,重⾳是播讲⼈在准备稿件过程中,通过感官接触到稿件中所反映的事物、现象,然后经过认识感受,使稿件内容在头脑中有⼀个概括的反映。
在此基础上将主要重⾳和次要重⾳从稿件中提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的重⾳,到表达时,重⾳的强调已是播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个飞跃了。
每个⼈的感受能⼒、概括能⼒各不相同,重⾳的表达也不可能只有⼀种⽅法“重读”。
朗诵技巧之重音

朗诵技巧之重音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朗诵应该怎么读呢?哪里应该读重一点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朗诵重音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朗诵技巧之重音一、什么是重音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需要突出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突出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
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加以区别。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练习:我是山东省滕州市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确定重音的依据(一)依据语法结构。
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
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②定语常重读;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③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
④补语常重读;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二)依据语意和感情。
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或由于表意曲折,或由于感情特殊,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它细加观察,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重音,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强调重音)。
朗诵发音技巧及气息训练

朗诵发音技巧及气息训练朗诵发音技巧1、重音技巧这里所说的重音,是指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意加重音量与力度的某个或某些词。
人们说话时,往往把主要的意思加语气来表达,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力,重读的部分就是一句话里中心和主体。
汉语中的重音有词语重音和与重音两大类:词语重音是比较固定的、有规律的。
就读音轻重程度可分为重,中,轻三个等级。
两个字的词语有“重轻”格式。
2、升降技巧语调的升降,是指语调的高低抑扬变化。
同一语句,往往因为语调升降处理不一样,而能表达出多种多样的异地。
(1)高升调:句子的语势由低到高。
一般表示惊讶、疑问、反诘、呼唤、号召等。
(2)降抑调:句子的语势由高到低。
一般表示肯定、感叹、恳求、自信、祝愿等。
(3)平直调:整个句子语势平稳舒展,没有明显的高低变化。
一般用于陈述、说明、解释,表示严肃、庄重、平静、冷漠、悼念等。
(4)曲折调:句子的语势曲折变化,有起有伏。
一般用来表示夸张、讽刺、幽默等。
朗诵气息训练方法第一、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呼吸、说话用声都是下意识“自动化”的,而日常的呼吸控制能力,不能满足广播电视艺术语言的要求。
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艺术从业人员,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基础,通过有意识地呼吸控制训练,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并进1步掌握艺术发声的呼吸控制方法;训练和使用尽量不要脱节,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说话发声时的实际呼吸控制能力。
只要基本状态对了,应尽快结合实际发声训练,在发声综合训练中提高呼吸控制能力。
呼吸控制方法的改善是改变不良呼吸习惯、养成良好呼吸习惯和增强呼吸控制能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时间的锻炼才可见效,呼吸肌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只有坚持天天练,直至将生活中的呼吸控制与话筒前用声的呼吸控制统一起来。
达到新的“自动化”调节呼吸控制时,才能使呼吸控制达到纵控自如。
第二,呼吸能力的训练是1个过程。
第三,呼吸控制应以实际发声效果来检验。
第四,应学会换气、补气、偷气、救气等多变的用气方法。
朗诵时需要注意四种基本技巧

朗诵时需要注意四种基本技巧
朗读技巧主要包括停顿、重音、语速、语调。
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
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
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
应试者在朗读时,适当掌握朗读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朗读的速度决定于作品的内容和体裁,其中内容是主要的。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
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朗读指导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语气、语调

朗读指导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实为音强,在句子中可分为两类:一类与语法结构相关,称为“结构重音”;另一类与说话人强调的某个意思相关,称为“强调重音”。
结构重音是指说话人无特殊需要强调的情况下反映出来的,与语法结构相关的重音。
大致规律如下:1、主谓句中谓语要重读。
如:风停了,雨住了。
大水冲来,房屋倒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2、动宾句子中宾语要重读。
如:这叫中国石。
皂荚树像大伞。
3、补语要重读。
如:跑得快,跳得高。
在绿叶间,花儿显得更加艳丽。
大家都乐得前俯后仰。
4、表示特指的疑问词要重读。
如:谁在那里?你的家在哪里?5、修饰语要重读。
如: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
强调重音无固定位置,要根据说话人强调的意思决定。
朗读时可通过上下文联系得到启示。
例如《趵突泉》第三自然段中一句:“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离开上下文,便能够赋予多种不同的强调重音: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水流的欢快不是吗?)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就是那样的。
)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水花的透明与闪亮。
)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总是那样。
)但是,联系上下文,稍作思考就会知道,应是第四种情况,重音在“永远”上,这样才能与上文的“没昼没夜”,下文的“永远……不知疲倦”相照应,充分表现原文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强调重音切忌割裂句子。
往往在把句子分段之后会产生片面性。
例如“人们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这句话如果分段来看,很容易误认为重音在修饰成分“凶恶残酷”或者在宾语“借口”上。
但是纵观全句(假设复句)就不难发现,作者愿意是说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所以很显然,重音应该放在“存心”和“很容易”上。
这样,两个分句才能相互响应,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特别是作为故事的结尾,更不可能仍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不去提示道理,不是吗?在实际的朗读中,结构重音与强调重音往往并存,相比之下,强调重音更为明显,此时结构重音便要服从强调重音。
【朗诵外部技巧:语调,重音】

外部表达技巧训练1.语调的运用:语调是语气外在的快慢、高低、长短、强弱和虚实等各种声音形式的总和。
“曲折性”是语调的根本特征。
语调的“曲折性”表现在有声语言中,就是语句的进行趋向和态势,也叫“语势”。
同是一个表应答的词语“嗯”,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轻降调:一般的答对了,表示认可。
重降调:答得很正确,表示肯定。
曲升调:完全答错了,表示惊疑。
曲降调:创造性地答出,表示惊叹。
升调: 答偏了,表示提醒。
长平调:答对一部分,表示思索。
啊!知道了。
(肯定)啊?你说谁?(疑问)啊?怎么会是他啊?(惊奇)啊!原来是这样啊!(恍然大悟)1)高升调。
高升调多在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或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
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1)你说什么?为什么又是我!(2)只要下到功夫,你一定可以学好朗诵。
(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降抑调。
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
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
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1)罗盛教烈士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2)韶山的路,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路啊!(3)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3)平直调。
平直调一般多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
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最典型的是天气预报。
(1)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2)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
4)曲折调。
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
朗读时由高而低后又高,或由低而后高低,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1)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
(2)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2.重音的运用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朗读技巧句调

朗诵旳技巧
• 朗诵旳技巧是指在作品旳朗诵过程中利 用声音旳变化来表情达意旳技能。它是 朗诵成功旳关键。没有技巧旳朗诵,只 能算是以声带字旳简朴过程,不能完全 体现作品旳内蕴,让人听后索然无味, 达不到感染人,教育人和愉悦人旳目旳。 所以朗诵除了语音原则,语句流畅外, 更侧重于技巧旳训练。
• 四种基本朗诵技巧: • 句调、停止、重音、快慢
• 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旳林阴路走 着。——作品21号
• 是旳,智力能够受损,但爱永远不 会。——作品36号
二、高升调
• 句尾语气上扬 ↗
• 一般用来表达疑问、反问、惊异、命令、 号召、呼唤、愤怒等语气 。
例句:
• 同志们,我们一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号召)
• 难道我们班就甘心落后吗?(反问) • 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旳下士
•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旳 沙地来,上面深蓝旳天空中挂着一轮金 黄旳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旳。这正如地上旳路:其实地 上本没有路,走旳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品例句:
• 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旳 必要条件。——作品11号
• 读小学旳时候,我旳外祖母逝世了。— —作品12号
三、降抑调
• 由高往低降,句尾读得短促 。↘
• 多用于陈说句、感叹句、祈使句表达肯 定旳语气。有坚定、祝愿、赞美、反诘 等等。
例句:
• 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旳队伍。 • 王木匠可真是一把好手啊!
• 在朝鲜旳每一天,我都被某些事情感动 着↘。我旳思想感情旳潮水,在放纵奔流 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 祖国旳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旳,
综合训练: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駢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 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口才朗诵需要注意的变调

口才朗诵需要注意的变调一、朗诵的要求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
用标准的普通话播读,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
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
2、语速适当,用心感受。
要抓住文章特点,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
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
根据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抑扬顿挫,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朗诵中的换气1、停顿除为了休息换气外,更是为了充分表达朗读者的思想情感。
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
语法停顿包括自然段落,标点符号的停顿,要显示条理分明。
句子中的也要注意逻辑停顿,语断气连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2、重音,就是在词和语句中读得比较重,扩大音域或延长声音,可突出文章的重点,表达自己的感情,重音可分为语句重音和思想重音。
三、朗诵气息的控制1、换气就是用气的过程,播出的内容千变万化,就要采用不同的用气方法,补气和换气是一种朗诵技巧。
依情取气,依照感情发展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用气方法。
2、补气的方式:偷气,抢气,就气。
边听边读边体会。
方法指导:读短小精悍的诗歌,绕口令,散文之类进行训练。
3、紧张实际是口唇的紧张,在朗诵之前要做些口唇练习,如:将舌头在口腔内360度大循环十五次左右。
四、朗诵声音的魅力1、美妙的声音来自正确的呼吸,气息短,做姿不正确会造成紧张。
坐如钟,头背一线,双脚自然垂直,深呼吸时要深,不要耸肩。
2、朗诵爱好者最主要是要抒发一种情怀,一种心情,引起听众的共鸣。
你应该为自己而读。
将自己揉入文章中,不要理会其他,不要玩嗓子。
3、练习远近距离感。
这个练习对于我们读文章中的对话是很有帮助的。
朗读要有目标对象。
4、呼吸,要有一定的呼吸储量,要口鼻共同呼吸。
呼吸要深,要用丹田呼吸,将两肋打开,小腹收紧,肚皮始终是硬的,这就是气息支撑。
不要管自然条件多么困难,也要把气沉下去。
胸腔共鸣能产生磁性的声音。
练习24个葫芦48个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诵中应注意的重音和句调的小知识
重音
1 词重音
词重音指词语里重读的音节(字下加“·”表重音)
木.头孩.子棉.花衣.服制.服无.限未.来
2 语句重音
说话和朗读时,把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较重的现象,叫语句重音。
语句重音就语句中重读的词语而言,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1)语法重音
句子里某些语法成分需要重读。
①谓语中的主要动词或形容词要重读。
如: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小草绿.了.
②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要重读。
如:你不要慌,慢慢
..地说。
大家要特别
..小心!
③表示性状和强调的定语要重读。
如:这是多么感人
..的祖国在前进。
....的场面那!伟大
④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如:这件衣服漂亮极.了!他跳得真.高。
⑤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要重读。
如:谁.来了?那.可不行!
⑥句子中用作比喻的词语常常要重读。
如:五彩缤纷的野花,像天边的彩霞
..那么耀眼。
(2)逻辑重音
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需重读,这是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感情而改变鞠总原来重读的词语。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思想感情需要强调不同的词语,所以句子中因强调而重读的地方也是不固定的。
例如: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别人不知道你会弹。
)
我知道
..你会弹钢琴。
(你不要瞒着我了。
)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
)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你怎么说不会呢?)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
(会不会别的乐器我不知道。
)
句调
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
它与声调都是音高的变化形式,但声调只指一个音节(字)的音高变化。
所以又叫“字调”。
句调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它是贯串在整个句子中的,所以它属于超音段成分,不同于音素、音节等音段成分。
1 句调的四种形式
(1)升调调子由平升高,常用来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
例如:
①难道我是个小孩?(反问)②王小萌来了吗?(疑问)
③这件事,是他办的?(惊异)
(2)降调调子先平后降,常用来表示陈述、感叹、请求等语气。
例如:
①我们一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陈述)②天安门多雄伟啊!(感叹)
③王老师,您再给我们讲个故事吧。
(请求)
(3)平调调子始终保持同样的高低,常用来表示严肃、冷淡、叙述等语气。
例如:
①烈士们的英名和业绩将永垂不朽!(严肃)②少说闲话,随你处理吧。
(冷淡)
③大伙儿都说张老头儿是个厚道的人。
(叙述)
(4)曲调调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常用来表示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的语气。
例如:哎呀呀,你这么大的力气,山都会被你推倒呢。
(讽刺)
2 句调对字调的影响
这里,我们还要谈谈句调的高低升降跟声调(字调)的高低升降的关系。
句调往往影响字调,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句末音节上,大体情形如下:
(1)句调上升时
①字调后部为上升,则使其升得更高一点。
阳平+升调:你姓李?
②字调是平的,则使字调后部上升。
阴平+升调:你喜欢小说?
③字调是降的,则变为降升。
去声+升调:你想去重庆?
(2)句调下降时
①字调后部为上升,则变为升降调。
阳平+降调:我去桂林。
上声+降调:你快走。
②字调是平的,则是字调变为平降调。
阴平+降调:我们今天去北京。
③字调是降的,则降得更低。
去声+降调:她姓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