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缺氧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缺氧

第五章 缺氧
血氧含量 → PaO2降低较快
2014-10-1
(三)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 摄取氧 携带氧 输送氧 利用氧 1 1
2014-10-1
.
组织 细胞
4
1
2 1
输送氧障碍 3
(三)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 摄取氧 携带氧 输送氧 利用氧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2014-10-1
供氧 PO2159
PCO20.3 (mmHg)
氧的周转
摄取 肺-外呼吸 携带 血红蛋白 传输 血液循环
PO 组织 240 PCO 细胞 2 46
2014-10-1
利用
用氧
组织-内呼吸
缺氧(Hypoxia)
概念
由于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供氧不足) 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用氧障碍),引起细胞 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 过程。
2014-10-1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2014-10-1
1、血氧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定义:溶解于血液中 的氧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 PaO2 100mmHg (13.3kPa) 影响因素 吸入气氧分压 外呼吸的功能 PvO2 40mmHg (5.33kPa) 影响因素 组织用氧能力
血氧指标变化
动脉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正常(摄取和 携带氧功能 均正常) 动脉血氧含量 动脉血氧饱和度 动-静脉氧差 ↑(血流减慢,弥散增多,静脉血氧含量↓)
临床特征
脱氧血红蛋白 紫绀
组织缺氧机制
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流量↓→弥散到组织的氧↓

第5章 缺氧

第5章  缺氧

二、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二)损伤性变化(injured manifestations ) 3 心律失常(Arrhythmia)
缺氧
PaO2↓↓ 颈A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 迷走N(+)↑ 窦性心动过缓
4 静脉回流下降(Decreased venous return)
缺氧
静脉血管扩张 血液淤滞 呼吸运动↓ V回流↓ 胸内负压↓
缺氧类型 组织性 缺氧 动脉血 氧分压 N
vitB2、 vitPP缺乏抑制氧化呼吸链
动脉血 氧饱和度 N
血 氧 容 量 N
动脉血 氧含量 N
动-静 脉氧差 ↓
动静脉血含氧量均增高 氧不能有效利用,氧合Hb含量高,皮肤粘膜呈鲜红或玫瑰红
各型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
PaO2 低张性 血液性 循环性 组织性 CO2max CaO2 SaO2 CO2 (a-v)
二、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一)代偿性反应(compensatory reaction ) 3 血流重新分布 (保证缺氧时心、脑的血氧供应)
增加心、脑血供,皮肤、内脏、骨骼和肾脏的血量减少
心脏代谢物增加: 乳酸、腺苷、PGI2,扩张血管
缺氧
心、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加通道开放,Ca2+进入细胞减少, 血管平滑肌舒张,血流量增多 皮肤、骨骼肌、肾脏的血管的α-肾上腺素受体对儿茶酚胺敏 感性高,血管收缩明显,血供减少
因进食大量血红蛋白氧化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症
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养不足,又称低动 力性缺氧 (血液循环障碍)
全身性循环障碍
休克、心力衰竭心输出量减少
外局部循环障碍
血管栓塞、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动脉狭窄或阻塞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缺氧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缺氧

09年级病理生理第五章缺氧一、单项选择题1、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是13.3kPa,氧含量是19ml/dl,氧饱和度是95%。

有一严重贫血病人,血红蛋白含量是正常人的50%,则其动脉血氧状况最接近A.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47.5%B.氧分压 6.6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47.5%C.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95%D.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19ml/dl,氧饱和度 47.5%E.氧分压 6.6kPa,氧含量 19ml/dl,氧饱和度 47.5%2、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C.失血性休克 D.氰化钠中毒E.慢性贫血3、呼吸加深加快对下列哪一种缺氧代偿作用最大?A.吸入气氧分压降低 B.静脉血掺入动脉C.血红蛋白减少 D.低动力性休克E.氰化钾中毒4、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对机体的益处是A.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血流比例 B.增加肺尖部的肺泡通气量C.减慢血流,使Hb充分氧合 D.肺部组织液渗出增加,刺激呼吸频率加快E.适当提高血压,增加心肌氧供。

5、单纯的急性低张性缺氧对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一般不包括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C.pH值下降 D.阴离子间隙增大E.碱剩余增大6、紫绀的发生是因为A.脱氧血红蛋白比例过高,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5B.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0g/LC.血红蛋白性质改变,成为高铁血红蛋白,且积聚到一定量D.流经皮肤粘膜浅表血管的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0g/ dlE.皮肤粘膜浅表组织的细胞外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g/L7、运动员与未经正规训练的人相比,对缺氧的耐受力更强,是因为运动员经过训练后A.肺泡膜对氧气的通透性提高 B.通气/血流比例提高C.线粒体的数量和活力提高 D.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提高E.各组织血管密度降低,心脏负担减轻8、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时,氧分压一般低于:A.PaO2<4.00kPa(30mmHg) B.PaO2<5.33kPa(40mmHg)C.PaO2<6.67kPa(50mmHg) D.PaO2<9.33kPa(70mmHg)E.PaO2<8.00kPa(60mmHg)9、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氧差含量大于正常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10、CO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O2与脱氧Hb结合速率变慢B.HbO2解离速度减慢C.HbCO无携氧能力D.CO使RBC内2,3-DPG减少E.以上都不是11、下列哪项可引起肠源性发绀A.一氧化碳中度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硫化物中毒E.砷化物中毒12、急性缺氧对下列血管的影响是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13、某患者血氧容量为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 ml%,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3.5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疾病?A.慢性支气管炎B.矽肺C.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D.慢性贫血E.氰化物中毒14、某患者血氧容量为20ml%,动脉血氧含量15 ml%,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4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类型缺氧?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15、下列哪项可引起用氧障碍性缺氧A.COB.亚硝酸盐C.磺胺D.氰化物E.高锰酸钾16、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A.右心排血量增加B.左心功能不全C.肺小动脉收缩D.肺小静脉淤血E.肺血流量增加17、关于血氧指标的说法,下述哪项不确切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结合的能力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人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1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1/dl18、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肝脏使红细胞生成素原生成增加B、刺激肾小管旁间质细胞产生并释放促红细胞生成酶,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C、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D、增强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E、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19、氰化物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Hb与氧亲和力增高C、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D、形成高铁血红蛋白E、直接损伤线粒体20、缺氧是由于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C、血液氧含量过低D、血液氧容量降低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21、无发绀的缺氧多见于A.呼吸功能不全B.心功能不全C.组织用氧障碍D.静脉血掺杂E.窒息22、下述对于P50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 P50是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B. P50是反映Hb与O2的亲和力的指标C. P50的正常值为3.47-3.60kPa(26-27mmHg)D. P50降低表明氧离曲线右移E.红细胞内2,3-DPG浓度增高, P50升高23、动脉血氧分压是指A.100ml血液中实际含O2的毫升数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2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亚硝酸盐中毒D.一氧化碳中毒 E.氰化物中毒25、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理为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严重缺氧时组织细胞损伤的机理是:A.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B.细胞内钠离子增多C.细胞内钙离子增多D.自由基生成增多E.酸性物质增多2、左心衰竭伴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存在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以上都不是3、缺氧初期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增加C.静脉回流增加D.呼吸运动增强E.儿茶酚胺增多4、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因素有A.严重贫血B.氰化物中毒C.碳氧血红蛋白增多D.高铁血红蛋白增多E.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5、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A.老年人耐受性低B.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高,耐受性降低C.机体代谢率高,耐受性降低D.体温增高,耐受性降低E.适应性锻炼可提高耐受性三、名词解释1、cyanosis2、肠源性紫绀3、缺氧4、低张性缺氧5、血液性缺氧6、循环性缺氧7、组织性缺氧8、血氧容量9、血氧含量10、血氧饱和度四、填空题1.常用的血氧指标有、、、。

病理生理学5-缺氧

病理生理学5-缺氧

肺通气↑
PaO2↓
主动脉体 颈动脉体
肺血流量↑ 心输出量↑
氧摄取↑ 氧运输↑
PaO2↑
肺血管收缩
局部血流量↓ → 肺动脉压↑
通气/血流↑ 肺上部血流↑
30
(二)损伤性变化
1、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进入4000m高原后1~4d内出现
发病率:5.7%~17.7%
低代谢状态
肌红蛋白和氧的亲和 力较大 肌红蛋白的增加可能 具有储存氧的作用。

46
(二)损伤性变化
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的损伤
47
1、细胞膜的损伤
[Ca 2 +]i ↑ 钙离子 内流↑ Ca 2 +进入线粒 体形成不溶性钙 [Ca 2 +]i可促进自由基生成 膜通 透性 K+外流↑ [K+]i↓ 酶合成↓
2. 组织缺氧机制:单位时间流经组织血量,氧供 3.皮肤颜色及血氧变化
皮肤颜色 发绀
23
血氧特点
各型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
PaO2 低张性 血液性 CO2max CaO2 SaO2 CO2 (a-v)
循环性
24
四. 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特征
1. 原因与机制
(1) 组织中毒: 氰化物 呼吸链酶活力↓ 用氧障碍
第五章 缺 氧
高仁甫
硕士、讲师、执业医师
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生命支持导师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访问学者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访问学者
1
学习目标
①缺氧、低张性缺氧、发绀、血液性缺氧、循 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的概念 ②四型缺氧的发病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①缺氧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的变 化 ②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 的概念

缺氧习题

缺氧习题

缺氧(习题)————————————————————————————————作者: ————————————————————————————————日期:ﻩ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1.乏氧性缺氧又称为A.低张性低氧血症B.等张性低氧血症C.缺血性缺氧D.淤血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ﻫ2.严重贫血可引起A.循环性缺氧B.乏氧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3.血液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B.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C.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般均正常D.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一般均降低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4.循环性缺氧时静脉的A.血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B.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降低C.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D.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正常E.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5.循环性缺氧可由下列何种原因引起ﻫA.大气供氧不足B.血中红细胞数减少C.组织供血量减少D.血中红细胞数正常但血红蛋白减少 E.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的氧量减少6.下列何种物质可使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的导致缺氧的发生A.硫酸盐B.尿素 C.亚硝酸盐D.肌酐E.乳酸7.贫血时,血红蛋白低于下列哪一数值则可因心肌营养障碍而出现全心扩大甚至心力衰竭A.11g/dlB.9g/dl C.7g/dl D.5g/dl E.3g/dl8.组织中毒性缺氧是由于药物或毒物抑制下列何种细胞酶使递氢或传递电子受阻而引起生物氧化障碍A.溶媒体酶B.呼吸酶C.磷脂酶D.丙酮酸脱氢酶 E.ATP9.静脉血短路(分流〕流入动脉可造成A.血液性缺氧B.缺血性缺氧C.瘀血性缺氧D.乏氧性缺氧E.组织中毒性缺氧10.缺氧是由于A.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B.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血液中氧容量降低11.正常人进入高原或通风不良的矿井中发生缺氧的原因是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 B.肺气体交换障碍ﻫC.循环血量减少D.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E.组织血流量减少12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 E.慢性贫血13.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ﻫA.钠离子 B.钾离子 C.肾上腺素 D.尿素 E.腺苷答案:1-5.ACDDC ;6-10.CEDDA;11-13ADE二、填空题1.缺氧是指或引起细胞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5章 缺氧

5章 缺氧

第五章缺氧【A型题】1.决定血氧饱和度最重要的指标是( )分压A.CO2B.血液温度C.血液pH值D.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浓度2.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 )A.缺氧不一定出现发绀B.发绀不一定是缺氧引起的C.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时机体出现发绀D.由严重的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比较明显E.循环性缺氧机体可以出现发绀3.对组织性缺氧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B.动脉血氧含量C.动脉血氧容量D.动脉血氧饱和度E.动脉血氧分压4.缺氧时氧离曲线的左移是由于( )A.血液温度的升高B.酸中毒C.血液CO分压升高2D.红细胞内2,3-DPG浓度下降E.以上都不是5.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5ml/dl,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血液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低张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6.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1.4ml/dl,动脉血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6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肺气肿B.大叶性肺炎C.休克D.慢性贫血E.甲醇中毒7.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9ml/dl,动脉血氧分压13.37kPa(10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6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先天性心脏病B.休克C.CO中毒D.支气管炎E.KCN中毒8.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引起缺氧性的呼吸加深加快( )A.CO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高原地区(>4000 米)D.休克E.KCN中毒9.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A.脑B.肾C.心D.肺E.肝10.CO和Hb亲和力与O和Hb亲和力比较( )2A.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快B.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慢C.结合速度极快,解离速度稍慢D.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也快E.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更慢11.缺氧时血管的反应( )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脑血管,肺血管都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肺血管收缩E.冠脉、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12.缺氧时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 ) A.钠离子B.钾离子C.肾上腺素D.尿素E.腺苷13.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发生低张性缺氧( )A.吸入大量氯气B.吸入大量COC.支气管炎D.气胸E.服用过量安眠药14.严重缺氧时可以导致细胞损伤,此时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 )A.细胞外Ca2+增加B.细胞外K+减少C.细胞外H+ 减少D.细胞内Na+ 减少E.细胞内Na+增加15.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增加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A.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B.刺激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C.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16.关于CO中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和Hb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不具有携氧能力B.CO抑制红细胞内的糖酵解,使得2,3-DPG减少,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恢复的损伤D.呼吸明显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17.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 )A.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偶联18.最能反应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19.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指标变化不存在( )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E.血氧容量正常20.缺氧是指( )A.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B.血液中的氧含量过低C.血液中的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的氧容量降低E.组织细胞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21.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血液中溶解的O2量与总O2量的比值B.Hb结合的O2量与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C.HbO2与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D.HbO2与Hb总量的比值E.未结合O2的Hb量与Hb总量的比值22.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 ) A.肝脏B.肺脏C.胰腺D.胃肠道E.肾脏23.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CO2的排出B.提高CaO2C.提高SaO2D.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E.提高CO2max24.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 )A.氧浓度B.氧分压C.氧流量D.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25.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脉血氧容量降低26.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 ) A.12.0kPa(90mmHg)B.10.7kPa(80mmHg)C.9.3kPa(70mmHg)D.8.0kPa(60mmHg)E.6.7kPa(50mmHg)27.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 )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E.肠道淤血水肿28.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 )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静脉瘘D.动脉血栓形成E.静脉淤血29.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30.下列哪一种物质是氧中毒时细胞受损的重要因素( ) A.氢离子B.组织胺C.前列腺素D.白三烯E.活性氧31.下列哪种中毒不引起血液性缺氧( )A.亚硝酸钠中毒B.煤气中毒C.输入大量库存血D.三氧化二砷中毒E.叶酸缺乏32.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紫绀( )A.呼吸功能不全B.氰化物中毒C.心力衰竭D.静脉血掺杂E.窒息33.人体中不需要氧气维持代谢的细胞是下列哪种细胞( )A.脂肪细胞B.红细胞C.神经细胞D.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E.I型肺泡上皮细胞34.氧中毒是指吸入气的氧分压为( )A.大于1.0个大气压B.大于1.5个大气压C.大于0.5个大气压D.小于0.5个大气压E.小于1.0个大气压35.缺氧引起呼吸系统变化的叙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低张性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B.等张性低氧血症时,一般不出现呼吸运动的增强C.慢性低张性缺氧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不是很明显D.急性低张性缺氧时,只有当氧分压下降到8kPa的时候才会出现明显的呼吸中枢的兴奋E.低张性缺氧的情况越严重,呼吸中枢的兴奋越强烈,呼吸运动的加强越明显【B型题】题36~40A.缺氧时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B.缺氧时皮肤黏膜呈咖啡色C.缺氧时皮肤黏膜苍白D.缺氧时皮肤黏膜发绀E.缺氧时皮肤黏膜呈玫瑰红色36.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7.肺心病( )38.氰化物中毒( )39.CO中毒( )40.严重贫血( )题41~45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B.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小于正常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高于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E.血氧容量低于正常41.严重贫血( )42.心力衰竭( )43.氰化物中毒( )44.矽肺( )45.法洛四联症( )题46~51A.低张性缺氧合并血液性缺氧B.低张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D.低张性缺氧合并组织性缺氧E.血液性缺氧合并组织性缺氧46.肺心病心力衰竭可以引起( )47.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出血性休克可以引起( )48.贫血患者合并氰化物中毒可以引起( )49.肺癌肺切除放疗后可以引起( )50.高血压性心脏病常常可以出现左心衰竭与急性肺水肿,此时机体往往可以引( )51.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食大量腌菜可以引起( )题52~55A.吸入麻醉药物过度稀释的空气B.氰化钾中毒C.严重贫血D.心力衰竭E.剧烈运动52.静脉血氧含量增高的是( )53.动脉血氧分压降低的是( )5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而组织的耗氧量不升高的是( ) 55.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变化最明显是( )【C型题】题56~59A.动脉血氧含量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6.低张性缺氧( )57.血液性缺氧( )58.循环性缺氧( )59.组织性缺氧( )题60~63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B.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0.血液性缺氧( )61.单纯性循环性缺氧( )62.低张性缺氧( )63.组织性缺氧( )题64~67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4.肺气肿的患者( )65.煤气中毒的患者( )66.创伤性休克的患者( )67.输入过多库存血的患者( )【X型题】68.一氧化碳中毒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缺氧它们的相同点是( ) A.皮肤黏膜呈特征性的改变B.呼吸系统的改变不明显C.氧含量和氧容量均减少D.氧疗的效果欠佳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69.贫血和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相同点是( )A.皮肤黏膜呈特征性的改变B.氧含量和氧容量均减少C.呼吸加深加快D.氧疗的效果欠佳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70.决定组织供氧量的因素有( )A.动脉血氧含量B.动脉血氧容量C.静脉血氧含量D.静脉血氧容量E.组织血流量71.决定组织耗氧量的因素有( )A.动脉血氧含量B.动脉血氧容量C.静脉血氧含量D.静脉血氧容量E.组织血流量72.对于急性的缺氧而言,机体的代偿性的变化主要是( ) A.呼吸系统的变化B.循环系统的变化C.血液系统的变化D.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E.组织细胞的变化73.对于慢性的缺氧而言,机体的代偿性的变化主要是( ) A.呼吸系统的变化B.循环系统的变化C.血液系统的变化D.消化系统的变化E.组织细胞的变化74.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主要因素有( )A.代谢耗氧量B.机体的代偿能力C.缺氧的类型D.缺氧的病因E.血氧变化的特点75.氧中毒的类型有( )A.肺型氧中毒B.肝型氧中毒C.脑型氧中毒D.肾型氧中毒E.肌型氧中毒76.常用的血氧指标有()A.氧分压B.氧饱和度C.氧容量D.氧含量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77.缺氧的分型主要是根据()A.缺氧的原因B.血氧变化的特点C.氧分压的改变D.皮肤黏膜的改变E.机体的代偿78.可以出现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79.可以出现动脉血氧分压正常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80.缺氧时可以出现机体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偿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81.缺氧时机体出现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偿的意义是()A.增加PaO2B.促进静脉回流C.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D.肺血流量增加E.心输出量增加82.缺氧时机体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A.心率加快B.血液的重新分布C.心肌收缩性的增强D.肺血管的收缩E.静脉回流增加83.缺氧时机体出现心血管代偿的表现主要是()A.心输出量增加B.血流分布改变C.肺血管收缩D.毛细血管增生E.静脉回流增加84.缺氧时机体组织细胞的代偿主要表现为()A.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B.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增加D.低代谢状态E.线粒体功能增强85.缺氧时机体出现心血管失代偿的表现主要是()A.肺动脉高压B.心肌的收缩功能降低C.心肌的舒张功能降低D.心律失常E.静脉回流减少【判断题】86.缺氧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7缺氧

7缺氧

(2)缺氧使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 碍,活性氧(ROS)产生增多,抑制Kv通道,钙 离子内流增多,ROS还可激活雷诺丁受体。
(3)缺氧使血管内皮细胞及肺组织细胞产生 缩血管细胞因子增多,如内皮素,TXA2等。 (4)缺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肺血管α-受 体密度较高。 是维持通气和血流比相适应的代偿性保护机制。
一、低张性缺氧(乏氧性缺氧)
1、定义: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 少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名低张性低氧血症。 2、原因: (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高空飞行、矿井作 业等。 (2)外呼吸功能障碍:又称为呼吸性缺氧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室间隔缺损
3、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血氧含量降低 血氧饱和度均降低 动-静脉血的氧含量差减小 血氧容量正常。 发绀(cyanosis): 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 白超过5g/dl时,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称为 发绀。 PaO2 血管
(二)损伤性变化
1、细胞膜的损伤:各种离子顺浓度差透过细 胞膜。 (1)钠离子内流 ,细 胞水肿; (2)钾离子外流,蛋 白、酶合成减少; (3)钙离子内流,抑 制线粒体呼吸功能, 激活磷脂酶;
2、线粒体的损伤
机制: (1)氧自由基增多 (2)钙稳态破坏(钙超载)
严重缺氧时线粒体肿胀、外膜破碎、ATP 生成减少。
1、定义: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 减少所引起的缺氧。 2、原因 (1)全身性因素:休克、心衰 (2)局部性因素:血栓形成、血管受压。 3、 血氧变化的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可引起明显的发绀。
血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和氧饱和度均正常。
四、组织性缺氧 1、定义:组织细胞利用氧的功能障碍所引起 的缺氧。 2、原因: (1)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障碍:。 ①呼吸链受抑制:如氰化钾中毒、胍乙啶、 鱼藤酮、异戊巴比妥、氰化钾、三氧化二砷 (砒霜)等。 ②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如2,4-二硝基苯酚等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 缺氧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    缺氧
C.其发生取决于氧浓度而不是分压D.主要因脑部损伤引起
E.病人不会缺氧
B型
9.A.取决于PaO2和CO2max
B.取决于PAO2(肺泡气氧分压)和肺换气功能
C.取决于血中Hb的质和量
D.取决于PaO2和Hb的质
E.取决于CaO2和血流量
题①组织供氧量 E
②血氧容量(CO2max) C
②贫血时血氧特点有BD
③左心衰时血氧特点可为ABC
④细胞色素氧化酶抑制时血氧特点可为BE
12.病人PaO2正常不能说明ABCDE
A.CaO2正常B.氧容量正常C.病人不缺氧D.SaO2正常E.PvO2正常
13.低张性缺氧时2,3-DPG↑的原因是BDE
A.pH↓B.脱氧Hb↑C.CO2↑D.呼吸性碱中毒E.糖酵解↑
③动脉血氧含量(CaO2) A
④动脉血氧分压(PaO2) B
⑤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D
10.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混合性缺氧---E1(A+C);E2(A+D+C);E3(C+D)
题①支气管肺炎可引起(无其它合并症)A
②氰化物中毒可引起D
③CO中毒可引起B
④失血性休克+休克肺可引起E1
⑤感染性休克(内毒素性)(无休克肺)可引起E3
⑥烧伤性休克可引起C
⑦左心衰可引起E1
⑧肺炎合并心衰可引起E2
X型
11.A.PaO2↓
B.动--静脉氧含量差↓
C.SaO2↓
D.CO2max↓
E.CaO2正常
题①外呼吸功能障碍时血氧特点有ABC

5章 缺氧

5章 缺氧

第五章缺氧【A型题】1.决定血氧饱和度最重要的指标是( )分压A.CO2B.血液温度C.血液pH值D.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浓度2.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 )A.缺氧不一定出现发绀B.发绀不一定是缺氧引起的C.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时机体出现发绀D.由严重的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比较明显E.循环性缺氧机体可以出现发绀3.对组织性缺氧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B.动脉血氧含量C.动脉血氧容量D.动脉血氧饱和度E.动脉血氧分压4.缺氧时氧离曲线的左移是由于( )A.血液温度的升高B.酸中毒C.血液CO分压升高2D.红细胞内2,3-DPG浓度下降E.以上都不是5.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5ml/dl,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血液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低张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6.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1.4ml/dl,动脉血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6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肺气肿B.大叶性肺炎C.休克D.慢性贫血E.甲醇中毒7.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9ml/dl,动脉血氧分压13.37kPa(10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6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先天性心脏病B.休克C.CO中毒D.支气管炎E.KCN中毒8.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引起缺氧性的呼吸加深加快( )A.CO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高原地区(>4000 米)D.休克E.KCN中毒9.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A.脑B.肾C.心D.肺E.肝10.CO和Hb亲和力与O和Hb亲和力比较( )2A.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快B.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慢C.结合速度极快,解离速度稍慢D.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也快E.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更慢11.缺氧时血管的反应( )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脑血管,肺血管都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肺血管收缩E.冠脉、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12.缺氧时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 ) A.钠离子B.钾离子C.肾上腺素D.尿素E.腺苷13.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发生低张性缺氧( )A.吸入大量氯气B.吸入大量COC.支气管炎D.气胸E.服用过量安眠药14.严重缺氧时可以导致细胞损伤,此时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 )A.细胞外Ca2+增加B.细胞外K+减少C.细胞外H+ 减少D.细胞内Na+ 减少E.细胞内Na+增加15.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增加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A.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B.刺激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C.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16.关于CO中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和Hb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不具有携氧能力B.CO抑制红细胞内的糖酵解,使得2,3-DPG减少,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恢复的损伤D.呼吸明显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17.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 )A.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偶联18.最能反应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19.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指标变化不存在( )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E.血氧容量正常20.缺氧是指( )A.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B.血液中的氧含量过低C.血液中的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的氧容量降低E.组织细胞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21.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血液中溶解的O2量与总O2量的比值B.Hb结合的O2量与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C.HbO2与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D.HbO2与Hb总量的比值E.未结合O2的Hb量与Hb总量的比值22.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 ) A.肝脏B.肺脏C.胰腺D.胃肠道E.肾脏23.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CO2的排出B.提高CaO2C.提高SaO2D.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E.提高CO2max24.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 )A.氧浓度B.氧分压C.氧流量D.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25.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脉血氧容量降低26.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 ) A.12.0kPa(90mmHg)B.10.7kPa(80mmHg)C.9.3kPa(70mmHg)D.8.0kPa(60mmHg)E.6.7kPa(50mmHg)27.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 )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E.肠道淤血水肿28.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 )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静脉瘘D.动脉血栓形成E.静脉淤血29.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30.下列哪一种物质是氧中毒时细胞受损的重要因素( ) A.氢离子B.组织胺C.前列腺素D.白三烯E.活性氧31.下列哪种中毒不引起血液性缺氧( )A.亚硝酸钠中毒B.煤气中毒C.输入大量库存血D.三氧化二砷中毒E.叶酸缺乏32.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紫绀( )A.呼吸功能不全B.氰化物中毒C.心力衰竭D.静脉血掺杂E.窒息33.人体中不需要氧气维持代谢的细胞是下列哪种细胞( )A.脂肪细胞B.红细胞C.神经细胞D.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E.I型肺泡上皮细胞34.氧中毒是指吸入气的氧分压为( )A.大于1.0个大气压B.大于1.5个大气压C.大于0.5个大气压D.小于0.5个大气压E.小于1.0个大气压35.缺氧引起呼吸系统变化的叙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低张性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B.等张性低氧血症时,一般不出现呼吸运动的增强C.慢性低张性缺氧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不是很明显D.急性低张性缺氧时,只有当氧分压下降到8kPa的时候才会出现明显的呼吸中枢的兴奋E.低张性缺氧的情况越严重,呼吸中枢的兴奋越强烈,呼吸运动的加强越明显【B型题】题36~40A.缺氧时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B.缺氧时皮肤黏膜呈咖啡色C.缺氧时皮肤黏膜苍白D.缺氧时皮肤黏膜发绀E.缺氧时皮肤黏膜呈玫瑰红色36.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7.肺心病( )38.氰化物中毒( )39.CO中毒( )40.严重贫血( )题41~45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B.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小于正常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高于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E.血氧容量低于正常41.严重贫血( )42.心力衰竭( )43.氰化物中毒( )44.矽肺( )45.法洛四联症( )题46~51A.低张性缺氧合并血液性缺氧B.低张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D.低张性缺氧合并组织性缺氧E.血液性缺氧合并组织性缺氧46.肺心病心力衰竭可以引起( )47.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出血性休克可以引起( )48.贫血患者合并氰化物中毒可以引起( )49.肺癌肺切除放疗后可以引起( )50.高血压性心脏病常常可以出现左心衰竭与急性肺水肿,此时机体往往可以引( )51.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食大量腌菜可以引起( )题52~55A.吸入麻醉药物过度稀释的空气B.氰化钾中毒C.严重贫血D.心力衰竭E.剧烈运动52.静脉血氧含量增高的是( )53.动脉血氧分压降低的是( )5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而组织的耗氧量不升高的是( ) 55.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变化最明显是( )【C型题】题56~59A.动脉血氧含量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6.低张性缺氧( )57.血液性缺氧( )58.循环性缺氧( )59.组织性缺氧( )题60~63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B.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0.血液性缺氧( )61.单纯性循环性缺氧( )62.低张性缺氧( )63.组织性缺氧( )题64~67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4.肺气肿的患者( )65.煤气中毒的患者( )66.创伤性休克的患者( )67.输入过多库存血的患者( )【X型题】68.一氧化碳中毒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缺氧它们的相同点是( ) A.皮肤黏膜呈特征性的改变B.呼吸系统的改变不明显C.氧含量和氧容量均减少D.氧疗的效果欠佳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69.贫血和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相同点是( )A.皮肤黏膜呈特征性的改变B.氧含量和氧容量均减少C.呼吸加深加快D.氧疗的效果欠佳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70.决定组织供氧量的因素有( )A.动脉血氧含量B.动脉血氧容量C.静脉血氧含量D.静脉血氧容量E.组织血流量71.决定组织耗氧量的因素有( )A.动脉血氧含量B.动脉血氧容量C.静脉血氧含量D.静脉血氧容量E.组织血流量72.对于急性的缺氧而言,机体的代偿性的变化主要是( ) A.呼吸系统的变化B.循环系统的变化C.血液系统的变化D.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E.组织细胞的变化73.对于慢性的缺氧而言,机体的代偿性的变化主要是( ) A.呼吸系统的变化B.循环系统的变化C.血液系统的变化D.消化系统的变化E.组织细胞的变化74.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主要因素有( )A.代谢耗氧量B.机体的代偿能力C.缺氧的类型D.缺氧的病因E.血氧变化的特点75.氧中毒的类型有( )A.肺型氧中毒B.肝型氧中毒C.脑型氧中毒D.肾型氧中毒E.肌型氧中毒76.常用的血氧指标有()A.氧分压B.氧饱和度C.氧容量D.氧含量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77.缺氧的分型主要是根据()A.缺氧的原因B.血氧变化的特点C.氧分压的改变D.皮肤黏膜的改变E.机体的代偿78.可以出现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79.可以出现动脉血氧分压正常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80.缺氧时可以出现机体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偿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81.缺氧时机体出现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偿的意义是()A.增加PaO2B.促进静脉回流C.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D.肺血流量增加E.心输出量增加82.缺氧时机体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A.心率加快B.血液的重新分布C.心肌收缩性的增强D.肺血管的收缩E.静脉回流增加83.缺氧时机体出现心血管代偿的表现主要是()A.心输出量增加B.血流分布改变C.肺血管收缩D.毛细血管增生E.静脉回流增加84.缺氧时机体组织细胞的代偿主要表现为()A.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B.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增加D.低代谢状态E.线粒体功能增强85.缺氧时机体出现心血管失代偿的表现主要是()A.肺动脉高压B.心肌的收缩功能降低C.心肌的舒张功能降低D.心律失常E.静脉回流减少【判断题】86.缺氧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医学 第五章 缺氧

医学 第五章 缺氧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1.右心衰竭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变化特点是A.血氧容量降低B.血氧含量降低C.血氧饱和度降低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2.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何项不正确?A.CO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约50%的Hb变成HbCOD.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3.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静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高于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B.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C.氰化物中毒D.亚硝酸盐中毒E.一氧化碳中毒5.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发生低张性缺氧?A.支气管异物B.吸入大量氯气C.服用过量催眠药D.CO中毒E.Fallot症6.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A.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2+结合B.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抑制丙酮酸氧化酶7.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心率减慢B.心肌收缩性减弱C.肺通气量和心输出量增加D.脑血流量减少E.腹腔内脏血流量增加8.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主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使脑组织pH升高9.慢性缺氧可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肝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B.增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C.抑制肝、脾对红细胞的破坏D.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E.肾脏生成和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10.严重缺氧导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A.细胞外K+减少B.细胞内Na+和Ca2+增多C.细胞内Ca2+减少D.细胞外H+减少E.细胞内Na+减少11.慢性缺氧时引起组织细胞的代偿性反应有A.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B.糖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增加D.低代谢状态E.以上都是12.吸氧疗法对下列何种病变引起的缺氧效果最佳?A.COPDB.失血性休克C.先天性心脏病所致右-左分流D.亚硝酸盐中毒E.氰化物中毒二、名词解释1.Hypoxia2.低张性缺氧3.呼吸性缺氧4.Cyanosis5.Hemic hypoxia6.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7.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8.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三、问答题1.试述CO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病理生理学5.缺氧

病理生理学5.缺氧

第五章缺氧一、A型题1.缺氧的概念是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D.血液氧含量过低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E.血液氧容量降低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答案]C[题解]组织得不到充足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使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产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之为缺氧。

2.低张性低氧血症主要血气特点是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答案]E[题解]低张性低氧血症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使组织供氧不足,但由于氧分压在8kPa(60mmHg)以上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近似水平线。

在8kPa以下,曲线斜率较大,所以PaO2降低至8kPa以下,才会使SaO2及CaO2显著减少,引起组织缺氧。

3.血液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降低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E.血氧含量正常C.血氧饱和度降低[答案]A[题解]此类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降低,从而导致血氧含量减少。

8.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 D.血液温度升高B.血液H+浓度升高 E.以上都不是C.血液CO2分压升高[答案]A[题解]A、B、C、D四项变化均可导致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减弱.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

机制为:2,3-DPG和脱氧血红蛋白结合,可稳定脱氧血红蛋白的空间构型,降低与O2的亲和力;2,3-DPG是一种不能透出红细胞的有机酸,其浓度升高使红细胞内pH值下降,通过Bohr效应,而使红细胞结合氧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氧离曲线右移。

9.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力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答案]C[题解]上述五项均系常用表示血氧变化的指标,但C项表示不完整,血氧分压是指溶解在血浆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取决于吸入气体氧分压和肺的呼吸功能。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 缺氧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 缺氧试题和答案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 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静脉瘘D.动脉血栓形成E.静脉淤血2.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具特征的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氧差增大3.心肌组织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增加其供氧量? A.从血液中摄氧量增加B.增加肺泡通气量C.增加血液携氧能力D.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E.增加组织氧化酶活性4.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氧中毒E.肠道内毒素的作用5.下列疾病中,哪种不会出现血液性缺氧? A.肠源性发绀B.蚕豆病C.煤气中毒D.肺炎E.严重贫血6.下列哪项不是血液性缺氧的血氧变化?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C.动-静脉氧含量差减少D.血氧含量降低E.血氧饱和度正常7.初入高原者的血气变化中,不会出现: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D.血氧容量正常E.血氧饱和度降低8.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患者,以下哪一项不符合?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静脉血氧含量降低D.动脉血氧分压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9.健康者进入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可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在于:A.吸人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部气体交换差C.肺循环血流量少D.血液携氧能力低E.组织血流量少10.关于发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1便可出现发绀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 67kPa(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易出现发绀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一般出现较明显的发绀E.发绀是否明显,还和皮肤、黏膜中的血流量有关11.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 B.刺激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以上都不是12.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低张性缺氧,呼吸可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B.等张性低氧血症一般不发生呼吸系统的改变C.慢性低张性缺氧,肺通气量增加不明显 D.急性低张性缺氧时PaO2 降至8.OokPa (60mmHg)才会明显兴奋呼吸中枢E.低张性缺氧的动脉氧分压下降越明显,呼吸中枢兴奋越强烈,呼吸运动加强越明显13.初入高原者发生过度通气,可使PaCO2下降,从而限制了肺通气的增强,这是由于: A.PaO2升高,使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B.PaO2升高,使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C.PaO2升高,使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D.PaCO2降低,使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E.PaCO2降低,使外周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14.能明显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缺氧类型是: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以上全是15.心肌缺氧的主要代偿方式为:A.提高摄氧率B.降低耗氧量C.释放储备氧D.增加冠脉血流量E.以上都不是16.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右心输出量升高B.肺血流量升高C.左心功能不全D.肺小动脉痉挛E.肺小静脉淤血17.初入高原者循环系统改变,下列哪项不符合? A.肾血管收缩B.肺血管收缩C.冠脉血管扩张D.脑血管收缩E.皮肤血管收缩18.一定程度的急性低张性缺氧可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这是因为:A.中枢化学感受器受刺激B.外周化学感受器受刺激C.压力感受器受刺激D.肺牵张感受器受刺激E.容量感受器受刺激19.缺氧时下列血管改变,哪项是正确的? A.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D.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E.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收缩20.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是:A.脑灰质 B.脑白质C.心肌 D.肾皮质E.肝小叶21.缺氧时,细胞内外离子的变化为:A.钠离子内流,钾离子、钙离子外流B.钠离子、钾离子内流,钙离子外流C.钾离子外流,钠离子、钙离子内流D.钠离子、钾离子外流,钙离子内流E.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均内流22.缺氧时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改变是:A.呼吸功能增强,ATP生成增多B.呼吸功能减弱,ATP生成减少C.轻度缺氧呼吸功能增强,严重缺氧呼吸功能减弱D.急性缺氧可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增加,呼吸功能增强E.长期慢性缺氧可使线粒体肿胀、嵴崩解,呼吸功能减弱23.关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肾间质细胞生成并释放B.可促进肠道铁的吸收C.可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D.可促进红系单向干细胞向原始红细胞分化 E.可促进网织红细胞的释放24.慢性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的主要机制是: A.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B.过度通气使PaCO2降低C.缺氧使呼吸中枢抑制,PaCO2升高D.红细胞2,3-DPG生成增多E.缺氧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使pH下降25.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的疗效最佳? A.严重缺铁性贫血B.充血性心力衰竭C.肺间质纤维化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6.应用吸氧疗法治疗效果最差的缺氧类型是: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以上全是27. 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Hb与氧亲和力增高28. 能使皮肤,粘膜发绀的缺氧原因是:A.肺心病 B.CO中毒C.氰化物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E.严重贫血29.下列哪组动物对低张性缺氧的耐受性最强? A.正常成年小鼠B.注射咖啡因的成年小鼠C.注射可拉明的成年小鼠D.正常新生小鼠E.注射内毒素的成年小鼠30.氧中毒的发生取决于:A.大气氧分压B.大气氧含量C.吸入的氧气流量D.吸入气氧含量E.吸入气氧分压31.缺氧诱导因子-1(HIF-1)可诱导表达的基因是:A.EPO B.VEGFC.糖酵解酶 D.血红素氧合酶E.以上全是32. 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A. 红细胞增加B. 肺通气量增加C. 肌红蛋白增加D. 线粒体数目增加E.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33. CO中毒时:A. 皮肤、粘膜发绀B.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 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 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 皮肤、粘膜呈苍白色34.氰化钾中毒时:A. 皮肤、粘膜发绀B.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 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 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 皮肤、粘膜呈苍白色35.肺心病患者:A. 皮肤、粘膜发绀B.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 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 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 皮肤、粘膜呈苍白色36.严重贫血时:A. 皮肤、粘膜发绀B.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 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 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 皮肤、粘膜呈苍白色37.反映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减弱指标是:A. 血氧容量增加B. 动脉血氧分压增加C. 动脉血氧含量增加D. 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E. 静脉血氧含量增加38. 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A.心力衰竭B. 呼吸衰竭C. 失血性休克D. 氰化物中毒E. 慢性贫血39.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变化与组织性缺氧不同的是:A. 动脉血氧分压B. 血氧容量C. 动脉血氧含量D. 动脉血氧饱和度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0.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动脉血氧含量15ml%,动脉血氧分压6.7kPa,动脉血氧饱和度85%,动-静脉氧差4ml%,其缺氧类型是:A. 低张性缺氧B. 血液性缺氧C. 循环性缺氧D. 组织性缺氧E. 混合性缺氧41. 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动脉血氧分压13.3kPa,动脉血氧饱和度95%,动-静脉氧差3.5ml%,其缺氧类型是: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42.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13.3kPa,SaO295%,CO2max 20ml%,CaO219ml%,CaO2-CvO2 6ml%,其缺氧类型是: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43.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3kPa,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5m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44.血中Hb含量低于多少时,即使重度缺氧,亦难发现发绀:A.<50 g/L B.<60 g/LC.<70 g/L D.<80 g/LE.<90 g/L45.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46.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47.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48.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49.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A.血氧容量降低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50.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27.0kPa (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51.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D.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52.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53.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54.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A.肺气肿B.贫血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55.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56.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57.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58.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A.10.0kPa(75mmHg)B.8.0kPa (60mmHg)C.6.7kPa (50mmHg)D.5.32kPa (40mmHg)E.4.0kPa (30mmHg)59.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60.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61.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Ca2+激活型钾通道C.ATP敏感性钾通道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E.Mg2+激活型钾通道62.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63.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64.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65.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A.ATP生成不足B.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66.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A.大脑灰质B.大脑白质C.中脑D.小脑E.延脑67.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A.线粒体数量增加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68.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69.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增加细胞利用氧二、名词解释1.缺氧(hypoxia)2.乏氧性缺氧(或低张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or hypotonic hypoxia)3.等张性缺氧(或血液性缺氧)(isotonic hypoxia or hemic hypoxia)4.循环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or hypokinetic hypoxia)5.组织性缺氧(或氧利用障碍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or dysoxidative hypoxia)6.发绀(cyanosis)7.肠源性青紫(enterogenous cyanosis)8.氧中毒(oxygen intoxication)三、简答题1.缺氧的分型及每种类型的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2.一氧化碳引起缺氧的类型和机制是什么?3.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缺氧的类型和机制是什么?4.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的类型和机制是什么?5.举例说明缺氧与发绀的关系。

病理生理缺氧模拟题

病理生理缺氧模拟题

第五章缺氧一、名词解释1.缺氧2.血氧容量(CO2max)3.血氧饱和度(SO2)4.动-静脉氧含量差5.P506.氧离曲线7.低张性缺氧8.血液性缺液9.淤血性缺氧10.组织性缺氧12.紫绀13.肠源性发绀14.氧中毒二、选择题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血红蛋白的含量 B.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 )A.细胞摄氧的能力 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 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A.氧离曲线左移 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 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 )A.吸入气氧分压 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 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 ) A.血氧容量降低 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6.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7.0kPa(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 (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A.氰化物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 D.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8.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 ( )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 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 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9.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 )A.哮喘 B.肺气肿C.慢性贫血 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 ( )A.肺气肿 B.贫血C.动脉痉挛 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 )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 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 (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3.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 ( )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4.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 )A.10.0kPa(75mmHg) B.8.0kPa (60mmHg) C.6.7kPa (50mmHg) D.5.32kPa (40mmHg) E.4.0kPa (30mmHg)15.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 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 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 E.肺循环血量增加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 (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 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7.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 ( )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Ca2+激活型钾通道C.ATP敏感性钾通道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E.Mg2+激活型钾通道18.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 )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 )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 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0.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血液H+浓度升高 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 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21.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 )A.ATP生成不足 B.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 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22.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 ( )A.大脑灰质 B.大脑白质C.中脑 D.小脑E.延脑23.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 ( )A.线粒体数量增加 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 D.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24.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 ( )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 )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 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 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增加细胞利用氧三、填空题1.外呼吸功能障碍因肺______不足、气体______障碍,致使肺通气与肺血流的比例失调而导致缺氧,此型缺氧又称为______缺氧。

缺氧教案

缺氧教案

教案第五章缺氧一、概述(20分钟,重点掌握)1.概念缺氧是因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障碍,引起组织器官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病理过程(hypoxia)。

成人每分钟耗氧量250ml,而体内储存的氧气量仅为1500ml,因此,当呼吸、心跳停止后,体内储存的氧量仅能满足机体代谢6分钟的需要,就会导致缺氧。

缺氧常常是很多疾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病理过程。

2.血氧指标氧的获得和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外呼吸、氧气的运输和利用(内呼吸)。

组织供氧量=动脉血氧含量×组织血流量组织耗氧量=(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组织血流量血氧含量多少可以反应组织的供氧与耗氧情况。

常用的血氧指标有: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xygen, PO2):是溶解在血浆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约为13.3kPa(100mmHg),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肺的呼吸功能。

静脉血氧分压(PvO2)正常约为本13.3kPa,它可以反应内呼吸状况。

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 , CO2max)为本100ml血液中Hb为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它取决于血液中Hb的质和量。

反应血液携氧的能力。

血氧容量正常约为20ml/100ml。

氧含量为100ml血液实际的带氧量,包括Hb实际结合的氧和极少量溶解于血浆的氧。

氧含量取决于氧分压和氧容量。

动脉血氧含量通常为19ml,静脉血氧含量通常为14ml。

氧饱和度是指Hb的氧饱和度。

主要取决于氧分压,呈氧和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关系。

P50为反应H和O2亲和力的指标。

是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

二.缺氧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45分钟,重点掌握)(一)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1.原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大气性缺氧)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性缺氧)静脉学分流入动脉2.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发绀cyanosis(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1.原因贫血一氧化碳中毒樱桃红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咖啡色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强2.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三)循环性缺氧(低动力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缺血性缺氧、淤血性缺氧1.原因全身性循环性缺氧休克心衰局部性循环性缺氧2.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四)组织性缺氧(氧利用障碍性缺氧)1.原因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2.血氧变化特点鲜红色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5分钟,熟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包括机体对缺氧的代性反应和缺氧引起的代谢与功能障碍。

第五章缺氧

第五章缺氧

第五章缺氧第五章缺氧选择题A型题1 •缺氧是由于A. 吸人气氧含量减少B.血液中氧分压降低C.血液中氧含量降低D.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2•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发生低张性缺氧A.支气管异物 B •服用过量催眠药C.胸腔大量积液 D .吸入大量氯气E.吸入大量CO3. 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氧离曲线左移 B . Hb与氧的亲和力增高C.血液H浓度升高D.血X升高E.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4.反映组织利用氧多少的指标是A.动脉血氧含量 B .静脉血氧含量C静脉血氧饱和度 D . P50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6 •低氧血症是指正常C. 血氧饱和度降低量差低于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7.健康人攀登3000m 以上高峰发生缺氧的原因是 A.吸入气氧分压低 B .血液携氧能力低C.肺部气体交换差 D .组织利用氧能力低E.肺循环血流量少8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最易发生下列哪种类型的缺氧 A.大气性缺氧 B .呼吸性缺氧 C.等张性缺氧 D.低动力性缺氧E.组织性缺氧9.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动脉血最具特征性 的变化是A.氧容量降低 B C.氧分压降低 D E .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A.低张性缺氧 B C.缺血性缺氧 DE.淤血性缺氧11.下列哪项不是血液性缺氧的原因.动-静脉血氧含.氧含量降低 .氧饱和度降低 .血液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A.煤气中毒 B .亚硝酸盐中毒C 硫化物中毒D •大量输入库存血E.大量输入碱性液12・下列哪一种疾病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含量可明显降低?A.脑血栓形成 C.肾小动脉硬化 E.食道静脉曲张13 .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性缺氧是 A ・贫血BC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E .血红蛋白病14 .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发绀A.呼吸功能不全 B ・组织用氧障碍 C.心力衰竭 D .静脉血掺杂E .窒息15 .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最具特征的动脉血氧变化是 A ・冠状动脉痉挛 ・肺栓塞.CO 中毒 ・过氯酸盐中毒丿Hi 、C 降低E .血氧分压降低 ・氧饱和度降低 .氧离曲线右移 ・氧容量降低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16・关于发绀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 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液可发生发绀C.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 (50mmH)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寸易出现发绀D. 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E. 发绀是否明显,还和皮肤、粘膜血管中的血量有关17. 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13.3kPa(100mmHg,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1.4ml /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5ml /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 哮喘 B •肺气肿C .慢性贫血D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8. 动脉栓塞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变化特点是A .氧容量降低B .氧含量降低C .氧饱和度降低D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19 .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血氧容量正常 B. 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氧差大于正常 D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一E.可出现呼吸性硷中毒20 •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特殊变化是 A •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 •动脉血氧含量下 降 C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血氧容量降低E.动-静脉氧差下降21 •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表现为A. CN -中毒 B C.法乐氏四联症 DE. NO 中毒22. 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 A .一氧化碳中毒 B C.氰化物中毒D挛收缩E.肠道淤血水肿23. 下列哪种原因不能引起低动力性缺氧 C .休克 D.心力衰竭E .肺动-静脉短路24. —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 Q 与HHb 结合速率变慢B . HbQ 解离速度减 C. HbCC 无携带Q 的能力D . CC 使 RBC 内 2, 3-PaQ 降低?.CQ 中毒 .VitB 2严重缺乏.亚硝酸盐中毒 •肠系膜血管痉A .动脉栓塞B .静脉淤血DPG减少E.以上都不是25. 关于一氧化碳中毒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 CC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带氧能力B. 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 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 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D. 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E. 皮肤,粘摸呈樱桃红色26.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A .心脏B •大脑C .肺D •肾E .胃肠道27. 氰化物中毒时最具特征的血氧变化是A .氧容量降低B .动脉血氧含量正常C .静脉血氧含量降低D •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28. PaQ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A . 10.0kPa(75mmHg)B . 8.0kPa(60mmHg)C . 6.7kPa(50mmHg)D . 5.33kPa(40mmHg)E. 4.0kPa(30mmHg)29. 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有特征性变化为A •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 •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D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30. 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A •血氧容量JB •动脉血氧分压C.动脉血氧含量J D •静脉血氧含量T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T31•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减弱的机制是其A.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 B •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 D .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偶联32. 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符合严重贫血所致的缺氧?A.血氧容量减少压下降C.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和度正常E .静脉血氧含量减少33. 缺氧引起呼吸系统的变化,下列哪项不正确 A. 血液性缺氧时呼吸一般无明显增加 B. 低张性缺氧最易引起呼吸加深加快C. 肺通气量增加的机制是由于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 各种类型严重缺氧都可抑制呼吸中枢E. 慢性低张性缺氧肺通气量增加不明显 34. 缺氧时使冠状动脉扩张的最重要的物质是 A .乳酸 B.腺苷C . PGI 2D . H 、K +E. 儿茶酚胺35 .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A. 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B. 刺激颈动脉、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 C. 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D. 刺激肺牵张感受器.动脉血氧分.动脉血氧饱E .以上都不是36 •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反映是力增强C 肺通气量增加D•脑血流量增加E. 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37 .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咼的主要机制是 A.右心输出量增加 B •左心功能 C 肺血流量增加D收缩E .肺小静脉淤血38.心肌缺氧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提高摄氧率 B C.释放储备氧D流量E .增加血液携氧能力40.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部位是 A •肝细胞BC •肾小管上皮细胞 DE .血管内皮细胞A.心率加快 B •心肌收缩 ・肺小动脉.降低耗氧量 •增加冠状动脉血•肾小管间质细胞 .骨髓细胞41.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D .肝脾储血释•肝脏促红细放C •红细胞破坏减少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42.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 •血液H浓度升高升高B.血液CQ分压C .血液温度升高2,3-DPG 增加E. 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D•红细胞内43 •脑静脉血氧分压低于何值时可出现意识丧失A 4.53kPa(34mmHg)B. 3.73kPa(28mmHg)C 2.53kPa(19mmHg)D. 1.6kPa(12mmHg)E . 1.0kPa(7.5mmHg)44. 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A . ATP生成不足B .细胞内游离CsT增多C •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 •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 .脑血管收缩45. 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是A .大脑灰质BC •中脑DE •延脑46. 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的代偿性变化A •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加酵解增强C •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 质合成减少E •钙泵功能加强47. 下列哪项不是缺氧性细胞损伤的表现A .细胞内N6增多B增多C . Ca外流增多D成减少E. 细胞外H浓度升高48 .组织性缺氧的患者吸氧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血氧容量B .C .提高动脉血氧含量D织之间的氧分压差E.改善组织供氧.大脑白质•小脑B .无氧.蛋白.K外流.ATP生提高氧饱和度.提高血浆与组49. 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A •氧浓度B •氧分压C. 氧流量 D .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50. 氧疗对于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病变基本无效A.通气障碍B. 气体弥散障碍C. 功能性分流D.死腔样通气E. 肺内动静脉交通支大量开放B型题A. 皮肤、粘膜发绀B.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 .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 .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 .皮肤、粘膜呈苍白色51. CO中毒时52. 氰化钾中毒时53. 肺心病患者54. 严重贫血时A •低张性缺氧B •血液性缺氧C •循环性缺氧D .组织性缺氧E .以上都是55. 肺通气量增加最常见于56. 氧疗效果最佳的是57. 红细胞内脱氧Hb不增加的是58•严重时抑制呼吸中枢的是59. 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的是60. 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是二、判断题(对者用T表示;错者用F表示)1. 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称为循环性缺氧()。

五章节缺氧Hypoxia

五章节缺氧Hypoxia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血氧容量
(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2max) 概念:
氧分压为19.95kPa(150mmHg),二氧化碳分 压为5.32kPa( 40mmHg),温度38℃,在体外 100毫升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氧的最大毫升 数。
反映血液中Hb的最大带氧能力 正常值:
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
氧离曲线
氧离曲线
动-静脉血氧差(CaO2-CvO2)
概念: 即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所得的毫升 数。 反映组织对氧的消耗量。
正常值: 50ml/L(5ml%)
影响因素: 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的多少。 PaO2 流经真毛细血管的血量 血液流变性 细胞利用氧的能力
该患者为何发生呼吸心跳加快?
该患者发绀的机制是什么?
一、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概念:
乏氧性缺氧是指由于肺泡氧分压降低,或静脉血分流入 动脉,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以致PaO2 降低,动脉血氧 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低张性低氧血症 (hypotonic hypoxemia)。
• 动脉血氧含量
降低
• 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
降低
• 动-静脉血氧差 • 皮肤粘膜
降低或正常 紫绀
紫绀 (cyanosis) :
概念:
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 过50g/L时,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 紫绀。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发绀不一定有缺氧。
当血红蛋白过多或过少时,发绀与缺氧常不一致。例如
肺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 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血红蛋白结构、功能异常 全身循环功能障碍 局部循环功能障碍 组织中毒 呼吸酶合成减少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 功能受抑制

病理生理缺氧发热习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缺氧发热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A型题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A.血氧容量降低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6.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D.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8.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9.某患者血氧检查为: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A.肺气肿B.贫血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3.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4.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A.75mmHgB. 60mmHgC. 50mmHgD. 40mmHgE. 30mmHg15.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7.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 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激活型钾通道敏感性钾通道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激活型钾通道18.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0.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21.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A.ATP生成不足B.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22.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A.大脑灰质B.大脑白质C.中脑D.小脑E.延脑23.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A.线粒体数量增加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24.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增加细胞利用氧二、问答题1.什么是呼吸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2.什么是肠源性紫绀,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3.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4.什么是发绀缺氧患者都会出现发绀吗5.缺氧患者是否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其机制和代偿意义是什么6.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7.试述肺动脉平滑肌的钾通道类型及其在缺氧时的作用;8.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是什么9.急性和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什么10.试述缺氧时红细胞中2,3-DPG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11.高压氧是如何治疗缺氧的第五章缺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B二、问答题1.因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的缺氧称为呼吸性缺氧;其血气变化特点及发生机制是肺通气障碍使肺泡气PO2降低,肺换气功能障碍使经肺泡弥散到血液中的氧减少,血液中溶解氧减少,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减少,引起动脉血氧含量和动脉氧饱和度降低;急性缺氧患者血氧容量正常,而慢性缺氧患者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加,血氧容量可升高;患者因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减少,使单位容积血液弥散向组织的氧量减少,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以减少;但慢性缺氧可使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代偿性增强,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化可不明显;2.大量食用含硝酸盐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肠道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入血后可将大量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因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氧的能力,导致患者缺氧;因高铁血红蛋白为棕褐色,患者皮肤粘膜呈青紫色,故称为肠源性紫绀;因患者外呼吸功能正常,故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因高铁血红蛋白增多,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降低;高铁血红蛋白分子内剩余的二价铁与氧的亲合力增强,使氧解离曲线左移;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和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造成向组织释放氧减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低于正常;3.急性左心衰竭常引起循环性缺氧和低张性缺氧的混合类型;由于心输出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组织供血供氧量减少,引起循环性缺氧;同时急性左心衰竭引起广泛的肺淤血和肺水肿,肺泡内氧弥散入血减少而合并呼吸性缺氧;患者PaO2、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可降低,血氧容量正常,从毛细血管内向细胞弥散的氧量减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以减少,但如外周血流缓慢,细胞从单位容积血中摄氧量增加,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以增大;4.氧合血红蛋白颜色鲜红,而脱氧血红蛋白颜色暗红;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 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体征称为发绀;发绀是缺氧的表现,但不是所有缺氧患者都有发绀;低张性缺氧时,因患者动脉血氧含量减少,脱氧血红蛋白增加,较易出现发绀;循环性缺氧时,因血流缓慢和淤滞,毛细血管和静脉血氧含量降低,亦可出现发绀;患者如合并肺循环障碍,发绀可更明显;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患者皮肤和粘膜呈咖啡色或类似发绀;而严重贫血的患者因血红蛋白总量明显减少,脱氧血红蛋白不易达到5g/dl,所以不易出现发绀;碳氧血红蛋白颜色鲜红,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皮肤粘膜呈现樱桃红色;组织性缺氧时,因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增加,患者皮肤可呈玫瑰红色;5.不是所有的缺氧患者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这是因为缺氧引起呼吸中枢兴奋的主要刺激是PaO2降低;当PaO2低于 kPa 60 mmHg可剌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兴奋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一方面可提高肺泡气PO2,促进肺泡内O2向血中弥散,增加PaO2;另一方面,胸廓运动增强使胸腔负压增大,通过增加回心血量而增加心输出量和肺血流量,有利于血液摄取和运输更多的氧;而没有PaO2降低的血液性、循环性和组织性缺氧患者,呼吸系统的代偿不明显;6.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心输出量增加;因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和静脉回流量增加引起;②肺血管收缩;由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放和缩血管物质释放增加引起;③血流分布改变;皮肤、腹腔内脏血管收缩,心、脑血管扩张;④毛细血管增生;长期缺氧使脑和心肌毛细血管增生,有利于血液中氧的弥散;7. 肺动脉平滑肌的钾通道是介导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主要机制;肺动脉平滑肌和ATP 含有3种类型的钾通道: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Ca2+激活型钾通道KCa;细胞内钾离子可经3种钾通道外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其敏感性钾通道KATP中Kv是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急性缺氧可抑制Kv 的功能,而慢性缺氧可选择性抑制肺动脉Kv通道亚单位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使钾离子外流减少,膜电位降低,引发细胞膜去极化,从而激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Ca2+内流增加引起肺血管收缩;8.肺源性心脏病是指因长期肺部疾病导致右心舒缩功能降低,主要与持续肺动脉高压和缺氧性心肌损伤有关;缺氧可引起肺血管收缩,其机制有①交感神经兴等缩血管物质生成与释放;奋,刺激肺血管α-受体;②刺激白三烯、血栓素A2③抑制肺动脉平滑肌Kv通道,引起肺血管收缩;长期缺氧引起的钙内流和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还可导致肺血管重塑,表现为血管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肥大,胶原和弹性纤维沉积,使血管壁增厚变硬,造成持续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后负荷加重,引起右心肥大,加之缺氧对心肌的损伤,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9.急性缺氧时红细胞数量可不变或轻度增多,主要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肝脾等脏器储血释放所致;慢性缺氧时红细胞数量可增多,主要原因是肾小管间质细胞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骨髓造血增强;10.缺氧时,因生成增加和分解减少,红细胞内2,3-DPG含量增加;生成增加:①脱氧血红蛋白增多时,红细胞内游离的2,3-DPG减少,对磷酸果糖激酶抑制作用减弱,使糖酵解加强;②对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抑制作用减弱,增加2,3-DPG的生成;③如合并呼吸性碱中毒,pH增高可激活磷酸果糖激酶,促进糖酵解;pH增高抑制2,3-DPG磷酸酶的活性,使2,3-DPG分解减少;2,3-DPG增加的意义是使氧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的的亲和力降低,有利于红细胞向细胞释放更多的氧;但当PaO降至 kPa 60mmHg以下时,则氧离曲线右移2使肺泡血结合的氧量减少,失去代偿作用;11.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原理是增加血液中的溶解氧量;在PaO2为 kPa 100mmHg时,97%的血红蛋白已与氧结合,故吸入常压氧时血氧饱和度难以再增加,而血浆内物理溶解的氧量可以增加;在海平面吸入空气时,血液内溶解氧为 ml/dl;吸入1个大气压的纯氧时,溶解氧增加到 ml/dl,在吸入3个大气压纯氧时可达6 ml/dl;正常情况下,组织从每100 ml血液中平均摄取5 ml氧,所以吸入高压氧可通过增加溶解氧量改善对组织的供氧;另外,对CO中毒病人,PaO2增高后,氧可与CO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加速CO从血红蛋白解离;第六章发热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体温超过正常值℃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C.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D.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升高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体温升高2.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途径是A.肺B.皮肤C.尿D.粪E.肌肉3.下述哪一种体温升高属于过热A.妇女月经前期B.妇女妊娠期C.剧烈运动后br /> D.先天性无汗腺E.流行性脑膜炎4.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A.视前区-前下丘脑B.延脑C.桥脑D.中脑E.脊髓5.炎热环境中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是A.发汗B.对流C.血流D.传导E.辐射6.引起发热的最常见的病因是A.淋巴因子B.恶性肿瘤C.变态反应D.细菌感染E.病毒感染7.输液反应出现的发热其产生原因多数是由于 A.变态反应B.药物的毒性反应C.外毒素污染D.内毒素污染E.霉菌污染8.下述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B.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C.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D.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单核细胞等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9.近年来证明白细胞致热原LP与下述哪种物质相一致 A.肿瘤坏死因子B.组织胺C.淋巴因子D.IL-1E.IL-210.发热的发生机制中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A.外致热原B.内生致热原C.前列腺素D.5-羟色胺E.环磷酸腺苷11.下述哪一种细胞产生和释放白细胞致热原的量最多 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粒细胞D.肝脏星形细胞E.淋巴细胞12.茶碱增强发热反应的机制是A.增加前列腺素B.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C.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E.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肾上腺素13.内毒素是A.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B.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C.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D.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E.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14.多数发热发病学的第一环节是A.产热增多,散热减少B.发热激活物的作用C.内生致热原的作用D.中枢发热介质参与作用E.体温调定点上移15.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A.产热和散热平衡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大于散热D.产热障碍E.散热障碍16.发热病人最常出现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混合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17.退热期可导致A.Na+潴留B.Cl-潴留C.水潴留D.脱水E.出汗减少18.下述对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叙述中那项是错误的 A.物质代谢率增高B.糖原分解加强C.脂肪分解加强D.蛋白质代谢出现负氮平衡E.维生素消耗减少19.体温每升高1°C,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A.5次B.10次C.15次E.20次20.尼克酸使发热反应减弱的机制是A.增强磷酸二脂酶活性B.扩张血管C.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D.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介质E.降低脑内5-羟色胺含量21.外致热原引起发热主要是A.激活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B.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D.激活产EP细胞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E.加速分解代谢,产热增加22.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包括A.IL-1和TNFB.CRH和NOSC.内生致热原和某些体外代谢产物D.前列腺素和其体内代谢产物E.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23.革兰阳性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A.全菌体和其代谢产物B.脂多糖C.肽聚糖E.全菌体和内毒素24.革兰阴性细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A.外毒素B.螺旋毒素C.溶血素D.全菌体、肽聚糖和内毒素E.细胞毒因子25.病毒的致热物质主要是A.全菌体及植物凝集素B.全病毒体及血细胞凝集素C.全病毒体及裂解素D.胞壁肽及血细胞凝集素E.全病毒体及内毒素26.疟原虫引起发热的物质主要是A.潜隐子B.潜隐子和代谢产物C.裂殖子和疟色素等D.裂殖子和内毒素等E.疟原虫体和外毒素27.内生致热原是A.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内在介质 B.由产热器官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内在介质C.由产热原细胞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神经激素D.由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E.由产EP细胞在磷酸激酶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二、问答题1.体温升高包括哪几种情况2.试述EP引起的发热的基本机制3.在发热的体温上升期的变化及其机制是怎样的4.发热时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有那些变化5.发热时机体的物质代谢有那些变化6.急性期反应有那些主要表现7.体温升高是否就是发热,发热与过热的基本区别在哪里为什么8.外致热原通过哪些基本环节使机体发热 9.对发热病人的处理原则是什么第六章发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 B 3. D 4.A 5.A 6.D 7.D 8.E 9.D 10.B 11.B 12.C 13.B 14.B 15.C 16.A 17.D 18.E 19.D 20.A 21.D 22.E 23.A 24.D 25.B 26.C 27.D二、问答题1.体温升高可见于下列情况:①生理性体温升高;如月经前期,妊娠期以及剧烈运动等生理条件,体温升高可超过正常体温的0.5℃;②病理性体温升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发热,是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二是过热,是体温调节机构失调控或调节障碍所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的水平可超过体温调定点水平;见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产热异常增多,先天性汗腺缺乏引起的散热障碍等;2.发热激活物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产生和释放EP;EP作用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某些中枢发热介质的参与,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因此,发热发病学的基本机制包括三个基本环节:①信息传递;激活物作用于产EP细胞,使后者产生和释放EP,后者作为“信使”,经血流被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②中枢调节;即EP以某种方式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细胞,产生中枢发热介质,并相继促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于是,正常血液温度变为冷刺激,体温中枢发出冲动,引起调温效应器的反应;③效应部分,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增高或寒战,使产热增加,另一方面,经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于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生至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3.发热的第一时相是中心体温开始迅速或逐渐上升,快者几小时或一昼夜就达高峰,有的需几天才达高峰,称为体温上升期;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畏寒、皮肤苍白,严重者寒战和鸡皮;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表现为皮色苍白;因皮肤血流减少,皮温下降刺激冷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而有畏寒感觉;鸡皮是经交感传出的冲动引起皮肤立毛肌收缩而致;寒战则是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是下丘脑发出的冲动,经脊髓侧索的网状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通过运动神经传递到运动终板而引起;此期因体温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低于调定点水平,因此,热代谢特点是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上升;4.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8次/分;这是血温增高刺激窦房结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结果;心率加快可增加每分心输出量,是增加组织血液供应的代偿性效应,但对心肌劳损或有潜在性病灶的病人,则因加重心肌负担而易诱发心力衰竭;寒战期动脉血压可轻度上升,是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心率加快,使心输出量增加的结果;在高峰期由于外周血管舒张,动脉血压轻度下降;但体温骤降可因大汗而失液,严重者可发生失低血容量性休克;5.发热时,一般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因此,持续高热或长期发热均可使体内物质消耗,尤其是糖、脂肪、蛋白质分解增多,使机体处于能量代谢的负平衡;①蛋白质代谢:高热病人蛋白质加强,长期发热使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量减少,尿素氮明显增高,呈负氮平衡;②糖与脂肪代谢:发热时糖原分解增高,血糖增高,糖原的储备减少;发热患者食欲低下,糖类摄入不足,导致脂肪分解也加强,大量脂肪分解且氧化不全可使血中酮体增加;由于糖分解代谢加强,氧供应相对不足,于是糖酵解增加,血乳酸增多;③水、电解质与维生素代谢:发热病人维生素不足,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缺乏;在发热的体温上升期和高热持续期,由于尿量减少,可致水、钠、氮等在体内储留;在体温下降期,由于皮肤、呼吸道大量蒸发水分,出汗增多及尿量增多,可引起高渗性脱水;发热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强,细胞内钾释放入血,血钾增高,肾脏排钾减少,尿钾增高;严重者因乳酸、酮体增多及高钾血症,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6.急性期反应的主要表现包括:①发热反应,为急性期最早出现的全身反应之一,属于自稳性升温反应;②代谢反应包括急性期蛋白合成增多,如纤维蛋白原、α2巨球蛋白等增多数倍;而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A蛋白等可增加近百倍;负急性期反应蛋白,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减少;脂蛋白脂酶、细胞色素P450减少;骨骼骨蛋白合成降解加强,大量氨基酸入血;③免疫激活,白细胞激活、T细胞激活增生,IFN和IL-2合成增多;细胞激活大量合成免疫球蛋白,NK细胞活性加强等;④血液造血反应表现为循环血中性白细胞增多,造血功能激活;血中各种蛋白质及其产物浓度明显变化;血浆Fe2+、Zn2+浓度下降,Cu2+浓度升高,表现为低铁血症,低锌血症和高铜血症;⑤内分泌反应:CRH、ACTH、糖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血管加压素增多,出现高血糖素血症;7.体温升高有两种情况,即生理性体温升高和病理性体温升高,它们共同特点是体温超过正常水平0.5℃;病理性体温升高又分为发热和过热;发热时体温调定点上移,为调节性体温升高;过热时体温调定点不上移为被动性体温升高;所以体温升高不一定就是发热;在发生原因上,发热多因疾病所致,过热多因环境温度过高或机体产热增加、散热障碍所致,在发热环节上;发热与致热原有关、过热与致热原无关;在发热机制上,发热有体温调定点上移,过热无体温调定点上移;在发热程度上,过热时体温较高,可高达41℃,发热时体温一般在41℃以下;8.外致热原发热激活物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EP通过血脑屏障后到达下丘脑,通过中枢性发热介质正负调节介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9.除对引起发热的原发性疾病积极进行治疗外,若体温不太高,不应随便退热,特别是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以免延误诊治;对于高热或持续发热的病人,应采取解热措施,补充糖类和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缺氧

缺氧

HHb
2
2
2,3-DPG结合部位
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 低张性缺氧时,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 蛋白浓度增加,当平均浓度增加至5g/dl 以上,或SO2≤80%~85%时,皮肤粘膜呈青 紫色,称为紫绀(cyanosis)。
(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液的携 氧能力降低,以至CaO2减少;或氧合血红蛋白不 易释出结合的氧,引起组织氧供不足称为血液性 缺氧,血液缺氧时外呼吸功能正常, PaO2及血氧 饱和度正常,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
血氧变化特点
Hb量↓ 或质改变 PaO2 正常
SaO2 正常
CaO2 ↓
CO2 max ↓
A-VdO2 ↓
皮肤颜色
贫血:皮肤苍白,无明显发绀 CO中毒:血液中实际血氧容量,血氧含量↓ (呈樱桃红色)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咖啡色)
(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氧供减少所引 起的缺氧,称循环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 (hypokinetic hypoxia)。 循环性缺氧可分为缺血性缺氧(ischemic hypoxia)和淤血性缺氧(congestive hypoxia)。
动脉压↓或动脉阻塞 静脉压↑或血液回流受阻 ——缺血性缺氧 ——淤血性缺氧
原因
全身性血循环障碍 局部性血循环障碍
休克 心衰 栓塞 血管病变
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机制 血氧特点
PaO2
N SaO2 N CaO2 N 单位容积 弥散氧 A-V氧含量差 CO2 max N
组织缺氧的机制
血流缓慢 流经时间
刺激,限制肺通气量的增加
代偿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血氧变化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oxygen)
• 动脉血氧分压 • 血氧容量 • 动脉血氧含量 • 动脉氧饱和度 • 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 • 动-静脉血氧差 • 皮肤粘膜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降低
增高 易出现发绀 或苍白
四、组织性缺氧 (Histogenous Anoxia)

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 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吸收后形成高铁血红蛋 白血症,当血液中HbFe3+OH达到15g/L时,皮 肤、粘膜可出现青紫色,称为“肠源性发绀” (enterogenous cyanosis)。
血氧变化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oxygen)

一、低张性缺氧
(Hypoxic Hypoxia)
概念:
以PaO2 降低为特征的缺氧,即低张性
缺氧(hypotonic hypoxia)。
又称乏氧性低氧血症(hypotonic
hypoxemia)。
(一)原因(causes)

1.外环境PO2过低(单纯性或大气性缺氧) 由于吸入气氧分压(PiO2)低,PAO2和 PaO2随之降低。 2.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性缺氧)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静脉血掺杂)增多
检查:PaO295mmHg, HbCO 30%,血浆HCO313.5mmol/L。入院后立即吸氧,不久渐醒,给 于纠酸补液等处理后,病情迅速好转。 【思考题】 1.讨论引起该患者昏倒的原因和机制。 2.该患者属何种类型缺氧? 3.该患者为何会有血浆HCO3-降低?为什么会有 呼吸和心率加快?

(1)VitB1↓→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 (2)VitB2↓→FMN和FAD↓ (3)VitPP↓→NAD+和NADP+↓


3、线粒体损伤
内毒素、严重缺氧、钙超载、高压氧 大剂量放射线照射等。
(二)血氧变化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oxygen)
• 动脉血氧分压 • 动脉氧饱和度 • 血氧容量 • 动脉血氧含量 • 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 • 动静脉血氧差 • 皮肤粘膜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增高 降低 红色或玫瑰 红色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机制
(Classification 、 Etiology、mechanism)
肺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 乏氧性缺氧 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供氧不足 缺氧 血液性缺氧 血红蛋白结构、功能异常 全身循环功能障碍 循环性缺氧 局部循环功能障碍 呼吸酶合成减少 用氧障碍 组织性缺氧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功能受抑制
• 动脉血氧分压 • 血氧容量 • 动脉血氧含量 • 动脉氧饱和度 动-静脉血氧差 • 皮肤粘膜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正常 降低 降低 正常 降低 咖啡色
4.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高

输入大量库存血 输入大量碱性液体 血红蛋白病
血氧变化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oxygen)
二、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2max)

概念:

PO2为150mmHg、PCO240mmHg、温度 38℃,在体外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被 氧充分饱和时最大携氧量。
正常值:约20ml/dl 影响因素:
Hb的质(与O2结合的能力)和量; 反映血液携氧能力的强弱;

五、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O2)
概念: Hb的氧饱和度,即Hb结合氧的百分数。 SO2=氧含量/氧容量×100% 正常值: SaO2:约95~97% SvO2:约70 ~75%。 影响因素: 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 氧离曲线

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P50概念
• 动脉血氧分压 • 血氧容量 • 动脉血氧含量 • 动脉氧饱和度 动-静脉血氧差 • 皮肤粘膜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降低
不发绀

【案例5-2】 某男性患者,因当日清晨4时在蔬菜温室内为火炉 添煤时,昏倒在温室台阶上,4h后被发现,急诊入 院。患者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7.5℃,呼吸24 次/min,脉搏110次/min,血压100/70mmHg。 神志不清,口唇呈樱桃红色,其他无异常。实验室
二、血液性缺氧 (Hemic Hypoxia)

概念:

是指由于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和性质改 变,致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减少, 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 缺氧,而导致组织缺氧。
(一)原因(causes)

1.贫血(anemia)


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减少 氧容量降低,氧含量随之减少。 又称为贫血性缺氧(anemic hypoxia)

1)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 使Hb失去携氧的能力。 2)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生成减少,氧解离曲线左移。
3)剩余的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不 易释放氧。


血氧变化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oxygen)
• 动脉血氧分压 • 血氧容量 • 动脉血氧含量 • 动脉氧饱和度 动-静脉血氧差 • 皮肤粘膜 碳氧血红蛋白血症 正常 降低或正常 降低 正常 降低 樱桃红色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教学内容
一、常用的血氧指标 二、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三、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四、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教学要求



掌握:缺氧的概念,各类型缺氧的原因和 主要特点(指标变化),发绀的概念及临 床意义; 熟悉:缺氧时机体的主要机能和代谢变化 与机制; 了解: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了解氧疗与氧中毒概念)。
1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Parameters of Blood Oxygen)

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动-静脉血氧差 血氧饱和度
一、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概念: 为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 动脉血氧分压(PaO2):约100mmHg; 静脉血氧分压(PvO2):约40mmHg; 影响因素: PaO2:吸入气氧分压、外呼吸功能、动-静脉血分 流 PvO2:组织摄氧和用氧能力


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methemoglobinemia) ——亚硝酸盐中毒
1)在氧化剂作用下,血红蛋白的二价铁被氧化 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并与羟基牢固 结合(methemoglobin,HbFe3+OH),从而失去 携氧能力。 2)剩余的二价铁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高, 导致氧离曲线左移,使组织缺氧。



【案例5-3】 某男性患者,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30min入 院。入院前中午烧菜时不慎将白色粉末状物当盐撒 入菜中,半小时后患者突觉恶心、呕吐。入院查体: 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23次/min,血 压115/80mmHg,神志清,口唇、四肢青紫。心脏 (-),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少许干性啰音,全 腹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5g/L,N 0.70,L 0.30,抽血查高铁血红蛋白定性试验 (+),吸氧紫绀无明显改善。给予洗胃,输入维 生素C,亚甲蓝60mg、50%GS 40ml缓慢静注,约 30min紫绀减轻,2h后重复应用1次,紫绀消失, 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继续住院观察2天,患者无 异常,痊愈出院。
氧的摄取、携带、运输、利用过程 空气中的O2
携 带 运 输
呼吸道
通 气 利 用

换气
血液
细胞
生物氧化
缺氧的概念(hypoxia)
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 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基本病 理过程称为缺氧。
•是多种疾病中的基本病理过程; •也是造成细胞损伤的最常见原因; •机体一旦呼吸、心跳停止,数分钟内就可能死于缺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病例5-1】 某男性患者,77岁,咳嗽,痰多,喘憋加重伴发热 3天入院。患者20年前开始反复发作咳嗽、咳痰并 有时伴喘憋,上述症状逐年加重。本次于入院前3 天受凉后出现发热,畏寒,咳嗽,咳脓痰,喘憋加 重并且夜间不能平卧,来院就诊。 体格检查:口唇、指尖部皮肤出现发绀。体温 38.9 ,脉搏 120次/分,呼吸 28次/分。胸廓略呈 桶状,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粗并可闻大量痰鸣 音,右下肺呼吸音低。 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H 7.14 ,PaO2 42mmHg, PaCO2 80mmHg。 【思考题】 该患者缺氧原因是什么?属何种类型缺氧?为什么? 该患者为何发生呼吸心跳加快? 该患者发绀的机制是什么?
【思考题】 该患者发生何种类型缺氧?机制是什么? 为何吸氧紫绀无明显改善?


案例5-2 1、患者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属血液性缺氧。 2、患者发绀是高铁血红蛋白的颜色, 由于吸氧不能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

案例5-3 1、患者昏倒的原因为CO中毒,属血液 性缺氧。PaO2无明显改变。 2、患者因缺氧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引 起血浆HCO3-降低,并可刺激外周化 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 快。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发绀不一定有缺氧。

当血红蛋白过多或过少时,发绀与缺氧常不一致。例如
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可降至50g/L(5g/dl)以下, 出现严重缺氧,但不会发生紫绀。

红细胞增多病患者,血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 50g/L(5g/dl),出现发绀,但可无缺氧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