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2015 2

合集下载

4.2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参考答案

4.2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参考答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1 以下哪个组织机构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5分)A卫生计生行政部门B卫生监督机构C采供血机构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E医疗机构考生答案:D2对于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内通过网络完成确认审核。

(5分)A、12小时B、24小时C、6小时D、48小时E、2小时考生答案:B3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5分)A、12小时B、24小时C、6小时D、1小时E、2小时考生答案:E4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5分)A每三日B每月C每周D不定期E每日考生答案:E5《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自()年1月1日起执行。

(5分)A、2016B、2014C、2015D、2017E、2018考生答案:A6当收到以下哪些传染病的报告信息,需要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10分)A肺炭疽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霍乱D鼠疫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考生答案:A,B,C,D7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和()四类。

(10分)A临床诊断病例B住院病例C疑似病例D病原携带者E确诊病例考生答案:A,C,D,E8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的职责单位包括()?(10分)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卫生计生行政部门C采供血机构D卫生监督机构E医疗机构考生答案:A,B,C,D,E9关于报告信息的订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分)A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因该病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B已具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自动抽取交换功能时,以唯一身份标识实现传染病个案报告与专病的数据动态管理。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4.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可调整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方案等。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4)负责国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并为省级相关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2)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4.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可调整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方案等。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4)负责国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并为省级相关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
一、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物质流动的加快,国际传染病健康安全形势
日趋严峻。

为了及时掌握各类传染病疫情,加强国内预防和控制
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5年发布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
理规范》。

二、概述
该规范共分为6个章节,包括传染病信息报告的重要性、报告
机制、报告流程、报告内容、报告要求、报告审核和汇总。

其中,重要性章节介绍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意义和作用。

报告
机制章节规定了报告的主体和对象、时间要求、报告方式和渠道等。

报告流程章节详细阐述了报告信息的收集、筛选、汇总和反
馈的具体过程。

报告内容章节规定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的标准要求,包括报告周期、报告时间点、报告人群、报告结构等内容。

报告
要求章节介绍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报告唯一性、
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保密性等要求。

报告审核和汇总章节规定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的审核和汇总流程。

三、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该规范,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加强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建立健全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制定落实报告制度的工作规范和程序,构建全员参与、及时报告、科学决策、公开透明的信息报告机制。

同时,各级疾控机构应当加强传染病信息的监测和研究,及时掌握传染病动态,预测和预警可能发生的疫情,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和应对措施。

四、总结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传染病信息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该规范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保障公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内容—1.组织机构职责
遵循原则:
分级负责 属地管理
1.1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
修订要点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级以上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 或各省(区、市)疾病预防 控制工作需要,可调整传染 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既往
卫生部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 省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 可增加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 和内容。
施办法》
地方性卫生法规
卫生行政规章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136部)
(2015年版)
地方性卫生规章
其他
传染病报告法制建设历史
沿革 十届人大修订通过:《传
七届人大审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 9月1日
染病防治法》(主席令 (第十七号)),12月1 《乡日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86号))
★2015年10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 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5]53号)
★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 (2016年征求意见稿)(中国疾控中心)
小结
与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
1.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方各级疾控: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 训和工作指导,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 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2)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 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 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 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 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4.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可调整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方案等。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4)负责国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并为省级相关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2)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xx 年版)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4.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可调整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方案等。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4)负责国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并为省级相关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2015

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2015

组织机构职责
四、医疗机构
执行首诊负责制,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要求的落实。 1.制定传染病报告工作程序,明确各相关科室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2.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培训、质量管理和自查等制度。 3.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必须配备2名或以上专(兼)职人员,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人员。 4.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配备传染病信息报告专用计算机和相关网络设备,保障疫情报告及其 管理工作。
三、关于报告数据管理。明确了传染病信息的审核、订正、补报和查重等相关要求,增加了电子传染 病报告卡审核、订正等要求。
四、关于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进一步明确了传染病疫情信息的通报和对外发布、动态监控、信息 利用等相关要求。
五、关于资料保存。明确了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信息资料保存等相关要求,增加了电子传染病 报告卡的保存要求。
六、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系统的变更和调整、网络报告、管理维护、密码管理 等相关要求。
七、关于考核与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 考核与评估等相关要求。
主要修订内容
依据 组织机构职责 传染病信息报告 报告数据管理 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 资料保存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考核与评估
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2015
《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的通知》文件解读
一、关于组织机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 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等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增加了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细化了医疗 机构的职责。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4.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可调整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方案等。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4)负责国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并为省级相关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2)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8
1
卫生健康委员会
2
疾病控制中心
3
医疗机构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Your Account
@youraccount
your@

(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9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 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 供保障条件。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Your Account
@youraccount
your@
7

报告管理与内容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Your Account
@youraccount
your@
10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Your Account
@youraccount
your@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1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 和工作指导,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 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5)负责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确 保报告数据安全。
➢(6)开展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考核和评估。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Your Account
@youraccount
your@

12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对本辖区内医疗 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传染病信息的审核;
➢(2)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 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或指导本辖 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对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 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网络报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规范(2015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5.10.29
•【文号】国卫办疾控发〔2015〕53号
•【施行日期】2015.10.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
正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15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疾控发〔2015〕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适应传染病防控工作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我委制定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可从
疾病防控业务频道下载),现予印发,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

2006年5月19日原卫生部印发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同时废止。

附件: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5年10月29日。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4.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可调整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方案等。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页脚内容1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4)负责国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并为省级相关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2)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 年版)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

1.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3. 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4. 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可调整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方案等。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4)负责国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并为省级相关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 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2)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3)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机构职责
四、医疗机构
5.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诊断标准和 信息报告管理技术等内容的培训。
6.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日常管理、审核检查、网络 报告(数据交换)和质量控制,定期对本单位报告的 传染病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汇总和通报。协助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调查和信息报告质量 考核与评估。
组织机构职责
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4、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工 作的需要,可调整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原为“增加”
组织机构职责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 支持。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 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方案等。
原为“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采供血机构”
传染病信息报告
二、报告病种
1、法定传染病
a) 乙类传染病:增加“人感染H7N9禽流感”,“艾滋病”更改 为“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b) 丙类传染病:增加“手足口病” c) 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
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
新增内容
传染病信息报告
三、诊断与分类(原填报要求中第二部分内容)
旧版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 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 例、实验室确诊病例、
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 结果五类。其中,需报
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 括霍乱、脊髓灰质炎、 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 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 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 填写。
新版
责任报告人应按照传染 病诊断标准(卫生计生行 业标准)及时对传染病病 人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断。 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 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 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 带者四类。其中,需报告 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 乱、脊髓灰质炎以及国家 卫生计生委规定的其他传 染病。
三、关于报告数据管理。明确了传染病信息的审核、订正、补报和查重等相 关要求,增加了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审核、订正等要求。
四、关于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进一步明确了传染病疫情信息的通报和对 外发布、动态监控、信息利用等相关要求。
五、关于资料保存。明确了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信息资料保存等相关 要求,增加了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的保存要求。
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范围 内的传染病信息,并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 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 告的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
任报告单位;其执行 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 报告人。
对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传染病 信息的审核;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 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或指导本辖 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对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 病信息进行网络报告。
新增内容
组织机构职责
三、卫生监督机构(新增) 配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对传染病报告管理
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履行职责的单位或个人依 法进行查处。
建立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主导,疾 控机构为技术支持,卫生监督部门执法的 联动工作机制,落实传染病报告要求
组织机构职责
四、医疗机构
新版细化了医疗机构的职责 要求医疗机构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职人员、配
备专用计算机和相关网络设备,保障疫情报告及其管 理工作等。
原为“协助卫生部制定相关标准和方案。”
(4)负责国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应用性能 的改进与完善,并为省级相关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原为“负责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 完善,提供技术支持。”
组织机构职责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
《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的通知》 文件解读
一、关于组织机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等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 的职责,增加了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细化了医疗机构的职责。
二、关于传染病信息报告。明确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报告病种、诊断与分类、登记与报告、填报要求、报告程序与方式、报告时 限等,增加了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和患者身份识别号码等相关要求。
依据
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 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 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新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 子签名法》,加强信息安全 管理。
组织机构职责
明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原“卫生行政部门”)、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新增内容)、医疗机构和 采供血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六、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系统的变更和调整、网络报 告、管理维护、密码管理等相关要求。
七、关于考核与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考核与评估等相关要求。
主要修订内容
依据 组织机构职责 传染病信息报告 报告数据管理 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 资料保存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考核与评估
进一步发挥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主力军的作用。
组织机构职责
四、医疗机构
执行首诊负责制,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负 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要求的落实。 1.制定传染病报告工作程序,明确各相关科室在传染病信 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2.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培训、质量管理和 自查等制度。 3.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 报告管理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配备2名或以上专 (兼)职人员,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 人员。 4.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配备传染病信息报告专用计算机 和相关网络设备,保障疫情报告及其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