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九章旅游影响 第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1绪论

旅游学概论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1绪论
今年(2019年)五一劳动节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 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 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
小结: 近年来,国内旅游业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收入
皆呈不断增长趋势,发展前景可观。
2020年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
2020年世界十大客源国
国外旅游学研究的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三 个时期:
A. 早期的认知时期 B. 中期的过渡时期 C. 近期的发展时期
A.早期的认知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
旅游学研究始于欧洲,最初是从统计学的角度, 依据游客人数、逗留时间和消费能力等指标进行比 较直观的描述和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各国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经济,旅游业因其强劲的经 济拉动能力而受到格外关注。
中国旅游收入
2007年
旅游创汇419美元,世界第4位
中国旅游发展预测:
世界旅游组织(WTO)在1997年做出关于 21世纪前20年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预测,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
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国; 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仅次于德国、日 本和美国而超过英国和法国。
(德国、日本、美国、中国、英国、法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 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978年
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次,世界第41位
2002年
中国旅游人数
旅游接待人数9791万人次,世界第5位
2007年
旅游接待人数1.32亿人次,世界第4 位
1978年
旅游创汇2.6亿美元,世界第47位
2002年
旅游创汇204美元,世界第5位
文化和旅游部:
春节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

旅游学概论(第二版)第九章 生态旅游-精选文档

旅游学概论(第二版)第九章 生态旅游-精选文档

旅游学概论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特性及类型
一、生态旅游的特性
(一)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人(包括游人)与环境的和谐。 (二)生态旅游的目标 更好地保护和建设当地的生态环境。 (三)生态旅游的活动场所 包括部分人化自然(如人工林地),以及自然环境中的一些乡村社区。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
(一)并非所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如森林、草地、湿地和海滨等都是生态 旅游资源 (二)生态旅游资源不是旅游资源单体,而是旅游资源的集合体 (三)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生态旅游产品不宜过多地人为加工
• 第三节 生态旅游的国内外实践
• 实训项目
• 思考题
旅游学概论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产生
一、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人类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导致各种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诞生,而且在不断发展并日益深入人 心。全球绿色浪潮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生态旅游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实际上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 形式之一。
5、生态探险旅游资源
6、绿洲生态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
第三节 生态旅游的国内外实践
一、生态旅游实践的主要地域和内容
• 主要地域: 非洲是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野生动物资源为世人瞩目,尤 其是南部非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肯 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 美洲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是亚马孙河流域,代表国家有哥斯达黎加、 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美国、加拿大等。 亚洲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地区出现在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 及马来西亚等地。
第九章 生态旅游

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9章 旅游的影响

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9章 旅游的影响

1、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合理的 变化 3、过分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
理论依据
1、旅游乘数
(1)乘数 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
变化之间的比率。
以投资为例,投资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 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他商品和劳务上,这意味着生 产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增加,随后他们也将花费 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每一轮的收入总量 越来越小。显然,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的大小取决于每 一阶段有多少收入用于消费。
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 (李天元第七版)第9章 旅
游的影响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旅游创汇的优势 (1)换汇率高 (2)结算及时 (3)免受关税壁垒影响
2、有助于货币回笼 3、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 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7、增加就业机会
可持续发展,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为目的,同 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进行发展的 能力为原则。
可持续旅游: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应当实现经济上可 行,但又不会破坏未来旅游将赖以开展的资源和接待地 区的社会结构。
➢ 加强生态意识 ➢ 促进旅游公平发展 ➢ 改善旅游地生活质量 ➢ 提供游客高质量旅游经历 ➢ 保护未来旅游开发的环境质量
1、不良的示范效应 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化
象形文字:丽江东巴文字
丽江古城大街小巷“东巴文” 的旅游商品
第四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1、历史建筑和文化古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2、户外休闲和娱乐场所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增加 3、道路及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改观 4、旅游接待地区环境保护以及绿化等环境容貌改进工作得 以重视和维护

旅游学概论 第九章 旅游影响 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旅游学概论 第九章  旅游影响 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 相关知识
➢ 旅游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 旅游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 ➢ 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动循环
案例分析
➢位于杭州城西、紧邻市区的西溪湿地面积10 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 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淡水、排毒纳炭、净 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 样性等巨大生态功能,被科学家喻为“地球 之肾”。杭州西溪湿地内分布着维管束植物 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湿地内的 鸟类有12目26科89种,占杭州所有鸟类总数 近50%。
(3)管理中的失误造成目的地原有环境及氛围破坏
➢ 在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中,管理部门的一些不正当 行为也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管理部门为了追求经 济利益,不顾自然资源和历史建筑的脆弱性和不可 再生性,出场地举办商业表演、大型聚会等。
➢ 例如,本是皇家祭天的神圣庄严的天坛,曾经是举 行商品交易会之所;
➢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明代长城——金山岭长城,曾 经连续几年向外出租场地举行狂欢派对,人数最多 时达1300多人,这些参加者在长城上烧烤、跳舞、 彻夜狂欢,对长城城体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神农架国家级
三、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 1.旅游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和破坏
➢ (1)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 ➢ 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知识或考虑不
周,旅游接待设施缺乏规划,对景区的过度开发 和建设都会造成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 主要表现在:维修建道路大规模的开山劈石;舍 弃自然的登山步道而铺设拙劣的水泥台阶;建设 的建筑式样与景区整体景观不协调;
➢另一方面,旅游业生产出了诸多“副产 品”——垃圾、废气、废水等,会使旅游 目的地的环境发生变化。

旅游学概论 第九章 旅游影响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旅游学概论 第九章  旅游影响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 为什么说旅游创汇具有传统商品出口所不具 备的很多优点呢?
旅 游
旅游出口的换汇成本低于 外贸商品的换汇成本



受 关 税
2.旅游 创汇优





旅游出口是“就地出口、即时结算”
旅 游 出 口 可 以 产 生 服 务 换 汇 效 应
商业出口
商品流动
中国
付款流动
旅游出口
旅游者流动
中国
付款流动
一、 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 调节外贸差额,平衡国际收支
➢ 增加外汇收入,发展国民经济
目 ➢ 促进货币回笼,缓解市场压力 的 ➢ 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 地 ➢ 扩大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 经 ➢ 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区域经济 济
发展
➢有可能导致物价和 地价的上涨
➢有可能影响产业结 构发生不利变化
4.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客源地
旅游者 财富
目的地
国内旅游收入和 国际旅游收入对经济的影响?
海南省1987-2010年旅游接待收入情况
年份
1987 2010
旅游外汇 收入
(万美元)
国内旅游
收入(亿 元)
旅游总收 入(亿元)
1150
0.7
1.14
32227.65 2235.61 257.63
➢有可能导致国民经 济的大幅度波动
(一)积极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 期内(通常以一年为期)同其他国家或地区 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
❖ 收与支的关系:
❖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获取外汇收入的途径有 三条: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全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最新)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全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最新)

(三)旅游活动的类型
(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第一,从消费程度方面看,国内旅游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低,而国
际旅游的消费水平通常较高。 第二,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的开展一般很少存在语言障碍,
而且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而出国旅游时大都会遇到语言障碍问 题,而且必须办理各种规定的旅行手续,例如出入境证件(护照与 签证)、海关的报关与验关、卫生检疫、货币兑换手续等等。 第三,从经济作用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地 区间的重新分配,并不直接带来国家财富总量的增加;而国际旅 游则是国际旅游者将其在客源国的所得收入用于在旅游接待国消 费,所以会直接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
际旅游和不过夜的国际一日游。
《旅游学概论》
(三)旅游活动的类型
(2)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
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 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活动也可根据是否在旅游目的地停留过夜, 划分为过夜旅游和不过夜的一日游。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一)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旅游概念性定义
7.世界旅游组织的技术性定义: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 (WTO)在关于旅游统计标准的一本科技手册中对旅 游所下的定义是: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 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 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点: 第一,规定了外出旅游的目的,包括休闲、娱乐、度 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 朝圣及其它;第二,离开其惯常环境到其它地方的旅 行;第三,在外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
《旅游学概论》
(一)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旅游概念性定义
4.流动定义: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动,是人们离开 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 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注意:这个定义强调了旅游的本质特 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旅游学概论(全套课件)

旅游学概论(全套课件)

第二节 古代旅行活动
一、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
1.国外奴隶社会旅行的发展
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客观上为当 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商业、秩序 奴隶社会,促使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 交换商品和贸易经商,商旅活动十分常见。
在古代西方,古罗马帝国的旅游最具代表 性 “七大奇迹”
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历山大灯 塔、罗德港巨人雕像、宙斯神像、阿提密斯神殿、 摩索拉斯陵墓。
2.中国封建社会旅行的发展
中国的封建社会在政治上比较安定,经济上比较 繁荣,甚至在技术上也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遥 遥领先于世界。所有这些条件的存在,给旅行的 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3.封建社会旅行活动的种类 (1)帝王巡游 秦始皇 (2)官吏宦游 苏轼、欧阳修 (3)学术考察 徐霞客 (4)士人漫游 陶渊明
1855年,英国莱斯特到法国巴黎参加世界博览会
4天 费用:36先令 一次性包价:住宿费和 交通费
4.最早的旅行支票
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立; 发行代金券,这种代金券被认为是当今旅行支票 的最早雏形,实际上可以说是最早的旅行支票。
(5)宗教旅游 (6)休闲旅游 (7)探险旅游 (8)商务旅游
法显 鉴真 郑和下西洋
茶马古道 丝绸之路
4.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1)中西方旅行发展不平衡
(2)旅行的条件日渐完善 (3)旅行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第三节 近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兴起
一、近代世界产业革命是旅游业形成和发展 的催化剂 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大众旅游创造了条件
二、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
1.国外封建社会旅行的发展 到了11世纪,西欧的封建社会有了明显的发展。 旅行的水平有所恢复,但是,由于当时地区间无 休止的封建混战,旅行的状况远远没有古罗马时 期兴旺。 西欧旅行发展的再次开始是从年英国女王伊丽 莎白一世即位( 1558 年)开始的。教育、医疗等 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日益显现。

旅游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旅游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旅游活动1、旅游活动:指人们基于和平目而移动至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短暂居留的活动。

2、旅行休闲:旅行是指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地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休闲指时间上的闲暇状态。

3、入境旅游:是指非本国居民基于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其惯常环境到访某一特定地区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访问活动。

4、出境旅游: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的居民为了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而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区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5、旅游影响:是指由于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而对自身和其他事物造成的影响。

6、国内旅游: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基于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其惯常环境而在该国或该地区境内针对某些地方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及滞留活动。

7、旅游活动和旅行活动,休闲活动,户外游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粗略地说,旅行活动的范围比旅游活动更宽泛,旅游活动必然是旅行活动,但旅行活动不一定是旅游活动。

如果不考虑移民、战争等特殊性质的人类流动,旅行活动和广义的旅游活动基本一致,如果指的是狭义层次的旅游,则旅行活动的范围显然比旅游活动要宽泛得多。

旅游和旅行活动都不仅指人们在空间上的移动或滞留本身,也包括人们在移动和逗留过程中伴随的其他活动;由于广义的旅游活动既包括愉悦旅游,也包括商务旅游,因此,休闲活动和广义的旅游活动有一定的重叠。

而狭义的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闲暇时间内,属于休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休闲活动中除了狭义旅游,还包括本地游憩活动。

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很难截然给出界线;户外游憩与旅游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户外游憩包括日常游憩、看演出、去餐馆等以及一日游,而旅游活动多半是愉悦旅游和商务旅游,距离可能是中远程的,同样地,也很难划分出两者之间的界线。

8、简单谈谈旅游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影响:(1)对目的地区来讲,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旅游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2)旅游活动具有综合性,旅游消费涉及众多部门;(3)旅游活动的发展能够优化旅游接待地的产业结构;(4)通过旅游活动提供接待等相关服务,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不利的影响:旅游者大量的涌入会引起本地的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普通物价和资源供给的上升或紧张。

《旅游学概论》第九章 旅游组织与旅游产业政策

《旅游学概论》第九章  旅游组织与旅游产业政策

二、国际性旅游组织
第二节
旅游产业政策
一、旅游产业政策的性质与作用 二、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出发点 三、旅游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旅游产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基本手段
一、旅游产业政策的性质与作用
(-) 产业政策的基本性质
1. 2. 3. 4. 产业政策是客观存在的。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是产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产业政策是多层次的。 产业政策是动态性的。
( 一 ) 世 界 旅 游 组 织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WTO) (二) 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NIVERSAL FEDERATION OF TRAVEL AGENTS ASSOCIATION ——UFTAA) ( 三 ) 国 际 饭 店 协 会 (INTERNATIONAL HOTEL ASSOCIATION ——IHA) ( 四 ) 国 际 民 用 航 空 组 织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 (五)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 (六) 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EXPERTS IN TOURISM ) (七) 其他国际性旅游组织
二、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出发点
(一)旅游产业政策的连续性 (二)旅游经济运行的特殊性 (三)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 题
三、旅游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旅游产业结构政策 (二)旅游产业地区政策 (三)旅游产业组织政策 (四)旅游市场开发政策 (五)旅游产品政策 (六)旅游技术政策 (七)实施保障政策 (八)旅游体制保障体系

旅游学概论-第09章 旅游的影响

旅游学概论-第09章 旅游的影响
外支付的比例)。 在这一模型中,漏损有两种表现形式:①储蓄,即l-c;②购买进口
商品和服务及其他有关对外支付的支出,即m。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目的地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如果目的地的经济实力很
强,技术先进,并且生产门类齐全,经济上自给的程度很高,无论是 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能够满足国内旅游企业、居民及外来旅游者 对各种物质商品和服务的需要,那么便有可能使游客的旅游消费所带 来的收入更多地留在目的地经济内,减少对进口商品和服务的购买。 自给的程度越高,旅游乘数的值也就越大。反之,旅游乘数效应则会 降低。
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
游客消费而带来的直接营业收入
间接效应 Indirect Effect
诱导效应 Induced Effect
旅游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将缘于旅游的新增收入用于生产和扩大再生 产而产生的经济效应。
目的地居民将缘于旅游的工资收入用于购买当地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从而产生的经济效应。
1987年7月
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Our Common Future》 的报告,其内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人类 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992年
,联合国环发组织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再次阐述了上述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类社会在空间上应遵守互利互补的 原则,在时间上应遵守理性分配的原则,在伦理上应遵守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 平衡、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等原则。认为世界应保持高效和谐、有序发展的良性状 态。其内容主要体现于公平观、发展观、持续观及和谐观。
第09章 旅游的影响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旅游学概论》第九章:旅游的影响

《旅游学概论》第九章:旅游的影响

第九章旅游的影响学习目的与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能正确认识旅游对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旅游活动对一个旅游地区的影响;学会全面认识旅游及旅游业。

本章分三节来学习: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第二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一、旅游的经济增值效应理论二、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三、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的经济影响是指旅游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总和,它是旅游所依赖的经济手段——支付能力的外在表现。

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都表现出与经济之间深刻的依赖关系。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行为给当地的旅游企业提供了商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又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其直接表现就是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一笔收益。

(一)相关的基本概念注入的资金不仅仅表现为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收入,而且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经济中的流转而刺激该地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旅游的直接效应。

1. 直接效应一、旅游的经济增值效应理论所谓漏损是指旅游的直接营业收入中那些没有进入流通的税金、储蓄或购买进口商品的部分资金。

2. 漏损随着旅游业营业收入在旅游目的地经济中逐渐渗透,不仅会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产出总量,还会增加就业机会和家庭收入。

这种效应称之为间接效应。

3. 间接效应4. 诱导效应5. 继发效应由于旅游营业收入存在增值现象,旅游对一个区域经济的实际贡献远远大于其直接经济效应。

(二)旅游经济增值效应的原理要测定旅游消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收入)所带来的全部经济效应(直接效应+继发效应),一般采用旅游乘数。

旅游乘数是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目的地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三)旅游经济增值效应的测定1. 营业额(营业收入)乘数2. 产出乘数3. 收入乘数4. 就业乘数(一)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一个国家赚取外汇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对外贸易的外汇收入,二是非贸易外汇收入。

《旅游学概论》第九章:旅游的影响

《旅游学概论》第九章:旅游的影响

第九章旅游的影响学习目的与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能正确认识旅游对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旅游活动对一个旅游地区的影响;学会全面认识旅游及旅游业。

本章分三节来学习: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第二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一、旅游的经济增值效应理论二、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三、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的经济影响是指旅游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总和,它是旅游所依赖的经济手段——支付能力的外在表现。

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都表现出与经济之间深刻的依赖关系。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行为给当地的旅游企业提供了商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又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其直接表现就是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一笔收益。

(一)相关的基本概念注入的资金不仅仅表现为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收入,而且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经济中的流转而刺激该地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旅游的直接效应。

1. 直接效应一、旅游的经济增值效应理论所谓漏损是指旅游的直接营业收入中那些没有进入流通的税金、储蓄或购买进口商品的部分资金。

2. 漏损随着旅游业营业收入在旅游目的地经济中逐渐渗透,不仅会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产出总量,还会增加就业机会和家庭收入。

这种效应称之为间接效应。

3. 间接效应4. 诱导效应5. 继发效应由于旅游营业收入存在增值现象,旅游对一个区域经济的实际贡献远远大于其直接经济效应。

(二)旅游经济增值效应的原理要测定旅游消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收入)所带来的全部经济效应(直接效应+继发效应),一般采用旅游乘数。

旅游乘数是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目的地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三)旅游经济增值效应的测定1. 营业额(营业收入)乘数2. 产出乘数3. 收入乘数4. 就业乘数(一)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一个国家赚取外汇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对外贸易的外汇收入,二是非贸易外汇收入。

旅游学概论教案第九章旅游影响

旅游学概论教案第九章旅游影响
题目
第九章旅游影响
学时
3
教学目标 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影响的一般途径,掌握扩大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的原则方法,

重点
扩大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的原则和方法。
难点
扩大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具、多媒体教室等。
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
废气
废物
废水
噪声
目的地
旅游业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二)
历史古迹
自然环境
生态系统长期大量接待来访者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及损害旅游业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三)开发 经营中的不当行为破坏了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超负荷接待对环境产生不利 影响
主要教学 内容及过

【旧课复习】
旅游文化的三大主干
【导入新课】你认为旅游对经济、文化、环境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旅游创汇优势旅游出口的换汇成本低于外贸商品的换汇成本旅游出口免受尖税壁垒影响
旅游出口可以产生服务换汇效应旅游出口是“就地岀口、即时结算”国际收支一一是指一个国家或 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一年为期)同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
积极影响(二)
・・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客源地
目的地
旅游者
财富
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对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三)
--促进货币回笼物化劳动,又 能满足人们日常增长的需要,收到回笼货币的良好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观点认为,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其经济不宜过重依赖旅游业。你是赞成或反对这种观点?为什么?
◆动动手
查阅资料,就“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
第四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们共同的未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模式。
《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需求,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碍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目的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与和谐、协调发展。
旅游者
开Hale Waihona Puke 商复习题◆动动脑1.旅游业在解决一国就业问题方面有哪些作用?
2.为什么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3.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4.2004年年底,我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试分析“红色之旅”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
5.在预防和控制旅游的消极影响方面,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动动嘴
1995年4月西班牙
核心:
代际公平
增进理解加强意识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物质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
设施用地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
社会承载力
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使当地环境质量和游客经历感受下降的前提下,所能吸纳游客参观的最大能力
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政府
(社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