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八章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八章 第五代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八章 第五代移动通信

NFV基础设施(NFVI)
虚拟计算
虚拟存储
虚拟网络
虚拟化层
计算
存储
网络
图6 NFV架构
NFV 管理
和 编排
NFV优势
✓ NFV 是从运营商角度出发 提出的一种软件和硬件分 离的架构,将虚拟化技术 引入到电信领域,采用通 用平台来完成专用平台的 功能。
✓ NFV 能 实 现 软 件 的灵 活 加 载,从而可以在数据中心 、网络节点和用户端等不 同位置灵活地部署配置, 加快网络部署和调整的速 度,降低业务部署的复杂 度,提高网络设备的统一 化、通用化、适配性等。
同发展,实现网络变革。 ✓ 新型基础设施平台将引入互联网和虚拟化技术,设计实现基于通用设
施的新型基础设施平台,关键技术是NFV和SDN。 ✓ 新型的5G网络架构包含接入、控制和转发三个功能平面。
核心网 接入网
转发功能 控制功能 接入功能
5G网络逻辑架构
分布式组网 集中式组网 动态自组织网
Mesh网 Wi-Fi
➢ 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场景 ➢ 海量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MTC)
场景 ➢ 超 高 可 靠 、 低 时 延 通 信 ( 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 mMTC应用场景
• 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 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 点。这类终端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不仅要求网络具备超密集连接的 支持能力,满足每平方公里100万连接数密度的指标要求,而且还要保 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通信原理(第八章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八章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PPT课件

实例分析
QPSK(四相相移键控调制)
在PSK的基础上,将相位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状态,每个状态表示两个 比特的信息,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传输速率。
16-QAM(十六进制正交幅度调制)
在QAM的基础上,将幅度划分为16个不同的状态,每个状态表示4个 比特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传输速率。
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20世纪70年代,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 术的发展,多种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 术如QPSK、QAM等开始出现。
02
数字带通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字信号的调制过程
调制概念
调制是将低频信号(如声音、图像等)转换成高频信号的过程, 以便传输。
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
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主要有振幅键控(ASK)、频率键控(FSK) 和相位键控(PSK)等。
通信原理(第八章新型数字带 通调制技术)ppt课件
• 引言 • 数字带通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介绍 •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的应用场景
•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的优势与挑 战
•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的实现方法 与实例分析
01
引言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是指利用数字 信号调制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 以实现信号传输的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如偏振复用正交频分复用(PD-OFDM) 被用于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流量需求。
卫星通信系统
广播卫星
在广播卫星中,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被用于发送多路电视信号和其他多媒 体内容,提供高质量的广播服务。
将高速数据流分割成多个低速数据流,在多个子载波上进行调制,提 高了频谱利用率和抗多径干扰能力。

通信原理08PPT课件

通信原理08PPT课件

从星座图可以观察到:
若信号幅度(功率) 不变,当M增加时,相邻信号 点的欧氏距离减小,对应着噪声容限减小,抗噪 声性能减弱
-3
3
8.1 正交振幅调制
Q I
Q I
(a) 16PSK
图2.4.1 16PSK和16QAM星座图
(b) 16QAM
-4
4
8.1 正交振幅调制
QAM 基本原理
用两个独立的基带波形( 二进制或多进制), 对两路正交的同频载波进行抑制载波的 MASK 调制,可实现两路信号并行传输。
通信原理
第8章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
-1
1
第7 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 8.1 正交振幅调制 ❖ 8.2 最小频移键控和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 8.3 正交频分复用
随着VLSI 和DSP 技术的发展,一些性能 上各有所长但技术实现较复杂的新型调制 系统得以广泛应用
-2
2
8.1 正交振幅调制
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属于振幅、相位联合键控APK MASK、MPSK 分析
频带利用率:MQAM 和 MPSK 的频
带利用率为:
1
1
log2
M
bit/(s
Hz)
—升余弦信号滚降系数
-8
8
8.2 最小频移键控(MSK)
带宽最小、相位连续、包络恒定、频率正交 的2FSK
这里“最小”指的是能以最小的调制指数 (0.5)获得正交信号。
h f2 f1 fFra bibliotekRsRs
一个码元内包含Tc /4 的整数倍:
f1
f2
fc fc
1
4Ts 1

通信原理课件第八章 时分复用(一)

通信原理课件第八章 时分复用(一)

基带信号 m1(t)
m2(t)
信道
低通滤波器 1 低通滤波器 2
m1 ′(t ) m2′(t )
mn -1 (t ) mn(t)
发送端
接收端
低通滤波器 n-1 低通滤波器 n
mn -1 ′(t ) mn ′(t )
图 6-4 时分复用系统示意图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8
1路 2路 3路 4路
同步时分复用原理
4 32 1
D CB A d cb a
cC3 bB2 aA1
帧3
帧2
帧1
2
1
B
A
b
a
异步时分复用原理
2b B a A 1
帧6 帧5 帧4 帧3 帧2 帧1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12
TDM方式的优点(相对与FDM)
❖ 1、多路信号的汇合和分路都是数字电路,比 FDM的模拟滤波器分路简单、可靠。
❖ 把基群数据流采用同步(SDH)或准同步数字复接 技术汇合成更高速的数据(称为高次群),高次群 的复接结构称为高次群的复接帧。
❖ 对帧的研究是时分复用系统研究的重点,相当于 对频分复用系统中频道的研究。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17
E1帧结构源于语音通信:
❖ 抽样频率:
fs=8000Hz
❖ 空分复用方式(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 ) 无线通信中(包括卫星通信)的位置复用 有线通信中的同缆多芯复用。
❖ 码分复用方式(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 ) 编码发射、相关接收技术。

精品文档-数字通信原理(李白萍)-第8章

精品文档-数字通信原理(李白萍)-第8章

11
第 8 章 同步原理
平方变换法实现载波提取的原理方框图如图8-1所示。
图 8-1 平方变换法提取同步载波原理方框图
12
第 8 章 同步原理
如果基带信号m(t)=±1, 那么该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为 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2PSK信号), 这时已调信号sm(t)经过平方 律部件后得
sm2
(t)
1 2
1 2
cos
2ct
(8-3)
13
第 8 章 同步原理
(2) 平方环法。 为了改善平方变换法的性能, 使恢复的相 干载波更为纯净, 可以在平方变换法的基础上, 把窄带滤波器 改为锁相环, 这种实现的载波同步的方法就是平方环法。 其原 理方框图如图8-2所示。 由于锁相环具有良好的跟踪、 窄带滤 波和记忆功能, 因此平方环法比一般的平方变换法具有 更好的性能, 在载波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v6
1 2
m(t ) s in
v5、v6经过乘法器后得到
(8-6)
v7
v5
v6
1 m2(t)sin
4
cos
1 m2(t)sin 2
8
(8-7)
20
第 8 章 同步原理
当θ较小时, (t)
(8-8)
式中,v7的大小与相位误差θ成正比。v7相当于一个鉴相器的 输出, 通过环路滤波器后就可以控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相位,
图 8-6 DSB信号的导频插入示意图
28
第 8 章 同步原理
图 8-7 (a) 发送端; (b) 接收端
29
第 8 章 同步原理
设基带信号为m(t), 且无直流分量; 被调载波为acsinωct;
插入导频为被调载波移相90°形成的, 为-accosωct。 其中

《通信原理》樊昌信曹丽娜编著第六版课件第8章

《通信原理》樊昌信曹丽娜编著第六版课件第8章
调制原理
将变化的声音信号按照幅度的变化改变电波的振幅,实现信息的传递。
解调原理
将信号的振幅变化还原为原来的声音信号,还原信息。
频率调制的原理
1
基本原理
按照要传输的信息信号的频率的高低改
方案一
2
变电波的频率,实现信息的传递。
使用VCO将电压转变为频率同时使用LC
谐振电路接收信号。
3
方案二
使用FM发射机的鉴别器接收频率,再使 用解调器还原信号。
使用电容电感调制器将要传输的音频信号转化为调制电位。
2 解调器
使用共振电路将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将改变进入未来的通信世界。
深入了解通信的基础原理
这是研究未来技术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学 习、创新。
通信原理 第六版第8章
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
模拟调制的基本原理
AM调制
在载波波形的幅度上叠加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使载 波波形的振幅发生变化。
FM调制
在载波波形的频率上叠加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使载 波波形的频率发生变化。
PM调制
在载波波形的相位上叠加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使载 波波形的相位发生变化。
幅度调制的原理
相位调制的原理
调制原理
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的相位与电波的相位相互作用,实现信息的传递。
解调原理
解析电波中的相位变化,将其还原为原来的信息信号。
幅度调制与解调
接收器
通过天线捕获信号并通过解调器还原声音信号。
发射器
将声音信号通过麦克风转化为电信号,并使用振荡 器将其转化为信号频率。
频率调制与解调
1 调制器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第八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8. 0、概述数字信号接收准则:⎩⎨⎧→→相关接收机最小差错率匹配滤波器最大输出信噪比 8. 1、最佳接收准则最佳接收机:误码率最小的接收机。

一、似然比准则0 ≤ t ≤ T S ,i = 1、2、…、M ,其中:S i (t) 和n (t)分别为接收机的输入信号与噪声,n(t) 的单边谱密度为n 0n(t)的k 维联合概率密度:()似然函数→⎭⎬⎫⎩⎨⎧-=⎰ST kn dt t n n n f 0201exp )2(1)(σπ式中:k = 2f H T S 为T S 内观察次数,f H 为信号带宽出现S 1(t)时,y(t)的联合概率密度为:[]⎭⎬⎫⎩⎨⎧--=⎰ST kn S dt t s t y n y f 02101)()(1exp )2(1)(σπ → 发“1”码 出现S 2(t)时, y(t)的联合概率密度为:[]⎭⎬⎫⎩⎨⎧--=⎰ST kn S dt t s t y n y f 02202)()(1exp )2(1)(σπ→ 发“0”码 误码率:f S2(y) f S1(y)a 1 y T a 2 y()()()()()()(){t n t s t n t s i t n t s t y ++=+=12()()()()⎰⎰∞-∞++=iT iT V V S S e dyy f s p dy y f s p S P S S P S P S S P P )()()()(2211221112要使P e 最小,则:0=∂∂Tey p 即:()()()()02211=+-T S T S y f s p y f s p故:P e 最小时的门限条件为 :最小满足e T T S T S P y s p s p y f y f →=)()()()(1221 判定准则: 似然比准则判判→⎪⎪⎭⎪⎪⎬⎫→<→>2122111221)()()()()()()()(S s p s p y f y f S s p s p y f y f S S S S二、最大似然比准则最大似然比准则判判如时当→⎭⎬⎫→<→>=22112112)()()()(:,)()(S y f y f S y f y f s p s p S S S S用上述两个准则来构造的接收机即为最佳接收机。

通信原理8-同步技术

通信原理8-同步技术
多个用户相互通信而组成了数字通信网 为了保证通信网内各用户之间可靠的进行
数据交换,必须实现网同步 使得在整个通信网内有一个统一的时间节
拍标准
二. 同步信号的获取方式
外同步法
– 由发送端发送专门的同步信息, 接收端把这个专门的同步信息检 测出来作为同步信号的方法
– 需要传输独立的同步信号,需付 出额外的功率和频带
三. 同பைடு நூலகம்的技术指标
同步误差小 相位抖动小 同步建立时间短 同步保持时间长
数字通信系统中,要求同步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高于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载波同步是相干解调的基础。
判断
只有数字调制系统存在载波同步
无论是模拟调制信号还是数字调制信 号,都必须有相干载波才能实现相干 解调。
1. 载波同步
载波同步产生的本地载波应该与接收到的信 号中的调制载波同频同相,而不是与发送端 调制载波同频同相
在接收信号中,发送端调制的载波成分可能 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 只有定时脉冲正确,才谈得上正确地抽样判 决
– 位同步是正确抽样判决的基础
3. 群同步
包括字同步、句同步、帧同步 接收端为了正确恢复信息就必须识别
句或帧的起始时刻 接收端必须产生与字、句和帧起止时
间相一致的定时信号 群同步是正确译码和分路的基础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都存在群同步
4. 网同步
– 若接收信号中包含有载波,可用窄带滤波器直 接提取
– 若接收信号中不包含载波成分,则用载波同步 法提取
2. 位同步
是数字通信系统特有的一种同步
– 为了从接收波形中恢复出原始的基带信号, 须对它进行抽样判决,要求接收端提供“定 时脉冲序列”
– 定时脉冲序列的重复频率与码元速率相同, 相位与最佳抽样判决时刻一致

通信原理习题答案第八章

通信原理习题答案第八章

第八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系统未做出:11、12、17、20图见附文件:1、6③、14、218-1设有数字序列为:{}n a ={010011000001011100001}。

① 试画出对应的单极性NRZ 、RZ 和双极性NRZ 、RZ 、差分码、AMI码及3HDB码对应的波形;② 试画出绝对码和相对码互相转换的数字电路图及绝对码和相对码波形图。

解:①②绝对码-相对码:1-⊕n n b a相对码-绝对码:1-n b 绝对码即是①中的a n ,相对码即是①中的差分码b n 。

8-2 什么叫码间串扰?试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码间串扰的方法。

解:①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在信道中传输时,由于信道特性的不理想,使接收端的信号波形展宽。

从而在判决时刻,前后几个码元波形展宽的拖尾对当前码元判决产生干扰。

②可以合理设计信道总的传输函数H(ω),使得前一码元拖尾在当前码元判决时刻为过零点,则无干扰。

8-3 设有一传输信道,信道带宽为300 ~ 3000Hz ,现欲传输基带信号,其带宽为0 ~ 1200Hz ,试问:① 该基带信号能否在此信道中直接传输?为什么?② 若分别采用DSB 及SSB 二种调制方式传输,那么如何选择调制器所需的载波频率?解:(1)基带信号带宽不在信道带宽范围内,不能直接传输。

(2)DSB :信道带宽3000-300=2700Hz ,容纳双边带后的剩余量2700-1200×2=300Hz ,所以f 0下限300+1200=1500Hz ,上限为3000-1200=1800Hz 。

即1500Hz ≤≤0f 1800Hz 。

SSB :采用上边带,300Hz ≤≤0f 3000-1200=1800Hz 采用下边带,1500Hz =300+1200≤≤0f 3000Hz8-4设二进制随机序列中0和1分别用()g t 和()g t -表示,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 和1P -。

①试写出随机序列功率谱中连续谱部分和离散谱部分的表达式;② 若()g t 是如图E8.1(a )所示的波形,T 为码元宽度(T T f 1=)。

通信原理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

通信原理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
通信原理
第八章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 (8.1-8.2)
1
主要内容 第8章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
8.1 正交振幅调制(QAM) 8.2 最小频移键控和高斯最小
频移键控 8.3 正交频分复用
2
8.1 正交振幅调制(QAM)
① 问题旳提出:
A. 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旳频带利用率 高,功率利用率较高;
( 1,-1) ( 3,-1)
-1
-3
(-3,-3) (-1,-3) ( 1,-3) ( 3,-3)
-3
-1
1
I路 3
8
8.1 正交振幅调制(QAM)
B. 复合相移法:它用两路独立旳QPSK信号叠加, 形成16QAM信号。
9
8.1 正交振幅调制(QAM)
⑧ 16QAM信号和16PSK信号旳性能比较:
20
8.2 最小频移键控和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④ 因为1和0是任意常数,故必须同步有
sin(1 0 )Ts 0 cos(1 0 )Ts 1
(1 0 )Ts 2m f1 f0 m / Ts
⑤ 当m = 1时是最小频率间隔,最小频率间隔等于 1/Ts。
21
8.2 最小频移键控和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13
8.1 正交振幅调制(QAM)
实例:一种用于调制解调器旳传播速率为 9600 b/s旳16QAM方案,其载频为1650 Hz,滤波器带宽为2400 Hz,滚降系数为 10%。
A
1011 1001 1110 1111
2400
1010 1000 1100 1101 0001 0000 0100 0110
⑥ 对于相干解调,则要求初始相位是拟定旳,在接
受端是预知旳,这时能够令1 - 0 = 0。

通信原理第八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通信原理第八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fs1 ( y) P(s2 ) fs2 ( y) P(s1)
则判为“s1” ; 则判为“s2” 。
2008.8
copyright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原理教研组
13
2、最大似然准则
最小错误概率准则需要已知先验概率,而先验概 率在实际系统中很难获得。
我们通常认为数字通信中各个信号出现的概率相
等,即先验概率均匀分布P(s2)/P(s1)=1,最小错误概
[s1
(t
)
s
2
(
t
)]2
dt
ln p(s2 )
b
1
2n0
T
0 [s1(t)
s2 (t)]2 dt
2
1 2n0
p(s1 )
T 0
[s1
(
t
)
s
2
(t)]2
dt
2008.8
copyright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原理教研组
24
最佳接 收 机的 误 码性 能 与先 验 概率 P(s1) 和 P(s2)、噪声功率谱密度n0及s1(t)和s2(t)之差的 能量有关,而与s1(t)和s2(t)本身的具体结构无 关。
3、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
对于数字系统,我们并不关心波形是否失真,只是要求在 判决时刻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判决。
从前面几章的知识可知,增加输出信噪比有利于在噪声背 景中把信号区分出来,从而减少错误判决的可能性。因此,在 同样输入信噪比的情况下,希望输出信噪比越大越好,这就是 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
匹配滤波器理论
则判为发送码元是s2(t)。
2008.8
copyright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原理教研组
18

通信原理第八章-离散信道及信道容量

通信原理第八章-离散信道及信道容量
第八章 离散信道及信道容量
信道,顾名思义就是信号的通道。图 8.1 中位于调制器和解调器之间的信道指用来传 输电信号的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缆,自由空间等,我们把这样的信道称为狭义信道。狭 义信道的输入为波形信号,输出为连续信号。还有一种定义即凡是信号经过的路径都称为 信道,这就是广义信道的概念。如图 8.1 所示,由调制器,信道和解调器构成了一个广义 编码信道。编码信道的输入和输出均为数字信号,因此,我们也将这类信道称为离散信道。
P(a������b������) = P(a������)������(b������|a������) = P(b������)P(a������|b������)
(8.5)
其中 ������(b������|a������)是信道传递概率,即发送为a������,通过信道传输接收到为b������的概率。通常称为前向
(������ = 1,2, … , ������ ������ = 1,2, … ������) (8.7)
8.2 平均互信息及平均条件互信息 在阐明了离散单符号信道的数学模型,即给出了信道输入与输出的统计依赖关
系以后,我们将深入研究在此信道中信息传输的问题。
8.2.1 损失熵和噪声熵
信道输入信号 x 的熵为
I(X, Y) = ������(������) − H(������|������)
(8.12)
I(X, Y)称为 X 和 Y 之间的平均互信息。它代表接收到输出符号后平均每个符号获得的关于 X
的信息量。根据式(8.8)和式(8.11)得
I(X; Y)
=
∑������,������
������(������������)
H (Y
X)

第八章-同步技术

第八章-同步技术

11
同步技术的重要性
• 同步本身虽然不包含所要传送的信息,但只有收 发设备之间建立了同步后才能开始传送信息,所 以同步是进行信息传输的必要和前提。
• 同步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性能。 如果出现同步误差或失去同步就会直接导致通信 质量下降,降低通信系统性能,甚至使通信中断。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同步技术
• 从下图所示的频谱图可以看出,在载频处,已调信号的频 谱分量为零,载频附近的频谱分量也很小且没有离散谱, 这样就便于插入导频以及解调时易于滤出它。
(a)基带信号x(t)频谱函数
(b)对x(t)进行相关编码得到的频谱函数 (c)双边带调制后得到的频谱函数
插入导频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同步技术
20
双边带调制系统发送端电路框图
• 码变换器将Sd(t)频谱中的直流和相邻的低频信号滤掉或衰减。 • 经低通滤波器加给环行调制器,由带通滤波器取出上、下边带
送给加法器。 • 同时送给加法器的还有载波移相90°的Acsinωct。(发送端必须
正交插入导频,不能加入Acosωt导频信号,否则接收端解调后 会出现直流分量,这个直流分量无法用低通滤波器滤除,将对 基带信号的提取产生影响。)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同步技术
28
平方变换法
• 已调信号x(t)cosωct为2PSK信号,双极性矩形脉冲。 • 接收端经过平方律部件后得到
e(t)=[x(t)cosωct]2 = x2(t)/2+ x2(t) cos2ωct/2
∵ x(t)=±1 ∴ e(t)= (1+cos2ωct)/2
• 由此,通过窄带滤波器取出2fc,经过二分频得到的频率就 是所需要的载波频率。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同步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第八章第八章离散信道及信道容量信道,顾名思义就是信号的通道。

图中位于调制器和解调器之间的信道指用来传输电信号的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缆,自由空间等,我们把这样的信道称为狭义信道。

狭义信道的输入为波形信号,输出为连续信号。

还有一种定义即凡是信号经过的路径都称为信道,这就是广义信道的概念。

如图所示,由调制器,信道和解调器构成了一个广义编码信道。

编码信道的输入和输出均为数字信号,因此,我们也将这类信道称为离散信道。

编码信道图信道的定义本章首先讨论离散信道的统计特性和数学模型,然后定量地研究信道传输的平均互信息及其性质,并导出信道容量及其计算方法。

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我们已知信源输出的是携带着信息的消息,而消息必须首先转换成能在信道中传输或存储的信号,然后通过信道传送到收信者。

信道会引入噪声或干扰,它使信号通过信道后产生错误和失真。

故信道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一般不是确定的函数关系,而是统计依赖的关系。

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一般如图所示。

图中输入和输出信号用随机矢量表示。

输入信号X二,输出信号Y二,其中i二表示时间或空间的离散值。

而每个随机变量X i和Y i又分别取值于符号集A ={al,…r}和B二{bl,…,b s},其中r不一定等于s。

图中条件概率P二描述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依赖关系,它由调制器、信道和解调器的性能共同决定。

图离散信道模型XY根据信道的统计特性即条件概率P的不同,离散信道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无干扰信道。

信道中没有随机性的干扰或者干扰很小,输出信号Y与输入信号X之间有确定的--- 对应的关系。

即,y =f1 y=f 并且P 二{0 yHf有干扰无记忆信道。

实际信道中常有干扰,即输出符号与输人符号之间无确定的对应关系。

若信道任一时刻输出符号只统计依赖于对应时刻的输人符号,而与非对应时刻的输入符号及其他任何时刻的输出符号无关,则这种信道称为无记忆信道。

满足离散无记忆信道的充要条件是P 二P 二riNi二1P有干扰有记忆信道。

这是更一般的情况,即有干扰又有记忆。

实际信道往往是这种类型。

例如在数字信道中,由于信道滤波使频率特性不理想时造成了码字之间的干扰。

在这一类信道中某一瞬间的输出符号不但与对应时刻的输入符号有关,而且还与此以前其他时刻信道的输入符号及输出符号有关,这样的信道称为有记忆信道。

这时信道的条件概率P不再满足式。

下面我们着重研究离散无记忆信道,并且先从简单的单符号信道人手。

设单符号离散信道的输入变量为X,可能取值的集合为{al, a2,…,ar};输出变量为Y,取值于{bl, b2,…,b s}o并有条件概率P 二P 二P i 二这一组条件概率称为信道的传递概率或者转移概率。

因为信道中有干扰存在,若信道输入为x=a i时,输出是哪一个符号事先无法确定。

但信道输出一定是bl, b2,…,b s中的一个。

即有LP =1 i=j=l由于信道的干扰使输入的符号x,在传输中发生错误,所以可以用传递概率P)□ □输入和输出的联合概率为P 二p P 二PP其中P是信道传递概率,即发送为3 i,通过信道传输接收到为b j的概率。

通常称为前向概率。

它是由于信道噪声引起的,所以描述了信道噪声的特性。

而P是已知信道输出端接收到符号为b j 而发送的输入符号为a i的概率,又被称为后向概率。

根据联合概率可得输出符号的概率P 二工r i=lP P根据贝叶斯定律可得后验概率P =平均互信息及平均条件互信息在阐明了离散单符号信道的数学模型,即给出了信道输入与输出的统计依赖关P P二P P Li=lP P系以后,我们将深入研究在此信道中信息传输的问题。

损失炳和噪声炳信道输入信号x的炳为II =Eri=lP logP ilII是在接收到输出Y以前,关于输入变量X的先验不确定性的度量,所以称为先验炳。

如果信道中无干扰,信道输出符号与输入符号一一对应,那么,接收到传送过来的符号后就消除了对发送符号的先验不确定性。

但一般信道中有干扰存在,接收到输出Y后对发送的是什么符号仍有不确定性。

那么,怎样来度量接收到Y后关于X的不确定性呢?接收到输出符号y二b j后,关于X的平均不确定性为rII =LPlogi=llP 二-工P log PX这是接收到输出符号b j后关于X的后验爛。

后验炳在输出y的取值范围内是个随机量,将后验爛对随机变量Y求期望,得条件炳为II =E[H]=EPH =LP LPlogj=lrsj二li二IIP=E ZPlogi=lj=llP这个条件炳称为信道疑义度。

它表示在输出端收到输出变量Y后,对于输人端的变量X尚存在的平均不确定性。

它也表示信源符号通过有噪信道传输后所引起的信息量的损失,故也可称为损失炳。

这个对X尚存在的不确定性是由于干扰引起的。

如果是一一对应信道,那么接收到输出Y后,对X的不确定性将完全消除,则信道疑义度II 二0。

由于一般情况下条件爛小于无条件炳,即有IIII表示在已知X的条件下,对于随机变量Y尚存在的不确定性。

我们将H称为噪声炳,或散布度,它反映了信道中噪声源的不确定性。

II =E SP logi =lj =lr si P平均互信息根据上述,我们已知II代表接收到输出符号以前关于输入变量X的平均不确定性,而II代表接收到输出符号后关于输入变量X的平均不确定性。

可见,通过信道传输消除了一些不确定性,获得了一定的信息。

所以定义I=II- HI称为X和Y之间的平均互信息。

它代表接收到输出符号后平均每个符号获得的关于X的信息量。

根据式和式得I 二工X,YP根据炳的定义和表达式,可得以下关系I=II- II=H +11 一II=H 一II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炳只是平均不确定性的描述,而不确定性的消除才等于接收端所获得的信息量。

下面,我们观察二种极端情况的信道。

一种信道是输入符号与输出符号完全一一对应,即无噪信道。

输入符号集A ={al, a2, •••, a r},输出符号集B ={bl, b2,…,br},它们的信道传递概率为P 二{OiHjli二jP P它表示输入符号和输出符号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

根据可推出0P ={1由式和式计算得II 二0II 二0信道中损失炳和噪声炳都等于零。

所以,I =11 =11在此信道中,因为输入和输出符号一一对应、所以接收到输出符号Y后对于输入X不存在何不确定性。

这时,接收到的平均信息量就是输人信源所提供的信息量。

第二种极端情况,信道输人端X与输出端Y完全统计独立,即iHj i=jP =P xex,yeYP 二P xex, yeY在这种信道中输入符号与输出符号没有任何依赖关系。

接收到Y后不可能消除输入端X的任何不确定性,所以获得的信息量等于零。

同样,也不能从X中获得任何关于Y的信息量。

因此,平均互信息I二0。

平均互信息特性本节将介绍平均互信息I的一些特性。

1)平均互信息的非负性离散信道输入概率空间为X ,输出概率空间为Y ,则I20,当X和Y统计独立时,等式成立。

这个性质告诉我们:通过一个信道获得的平均信息量不会是负值。

也就是说,观察一个信道的输出,从平均的角度来看总能消除一些不确定性,接收到一定的信息。

除非信道输入和输出是统计独立时,才接收不到任何信息。

2)平均互信息的极值性I WH因为信道疑义度II总大于零,所以平均互信息总是小于炳IK只有当H =0,即信道中传输信息无损失时,等号才成立。

在一般情况下,平均互信息必在零和II值之间。

3)平均互信息的对称性根据I的定义式可以证明,I =1I表示从Y中提取的关于X的信息量,而I表示从X中提取的关于Y的信息量,它们是相等的。

4)平均互信息I的凸状性平均互信息I是输入信号X的概率分布函数P和信道传递概率P的函数。

关于互信息I和P, P的关系我们有如下结论:定理平均互信息I是信道输入信号的概率分布P的Q形凸函数。

例8、,1,设二元对称信道的输入概率空间为[所示。

可以算出X0]二[P31]。

而信道特性如图3 □二1 - 3 P = Cop□+ p=copD+W DpP = 3p+ pn=C0p4-CJ DpD因此,II 二log log DpD)1111 = p log+pDlog 因此,I = log log □pD)=H一n在式中当信道转移概率P固定时,可得I是3的Q型凸函数,其曲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当二元对称信道的矩阵固定后,输入变量X的概率分布不同,在接收端平均每个符号获得的信息量就不同。

只有当输人变量X是等概率分布,即P二P =2定理意味着,当固定某信道时,选择不同的信源与信道连接,在信道输出端接收到每个符号后获得的信息量是不同的。

而且对于每一个固定信道,一定存在有一种信源),使输出端获得的平均信息量为最大。

信道容量及其一般计算方法我们研究信道的目的是要讨论信道中平均每个符号所能传递的信息量,即信道的信息传输率R o由前已知,平均互信息I就是从信道输出符号Y后中获得的关于X的信息量。

因此信道的信息传输率就是平均互信息。

即R =1 =11 - II p其单位是比特/符号,而对应的输入信号概率分布称为最佳输入分布。

若平均传输一个符号需要t秒钟,则信道单位时间内平均传输的最大信息量为1C 二t m ax {1} t p信道容量C与输入信源的概率分布无关,它只与信道的转移概率有关。

所以,信道容量是完全描述信道特性的参量,是信道能够传输的最大信息量。

如例中,二元对称信道的平均互信息I二II - II。

由图看出,当3二3 □二2时,I取得最大值。

因而平均互信息的极大值为I =1- II因此,二元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为由此可见,二元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只是信道传输概率P的函数,而与输入符号X的概率分布3无关。

下面我们讨论一些特殊类型信道的信道容量。

三类特殊信道容量信道输人和输出间有确定的--- 对应关系的信道,称为无噪无损信道。

无噪无损信道的疑义度H和信道的噪声爛H都等于零,所以I =11 =H因此,无噪无损信道的信道容量为1 C=1 - II C=max Il=logr p表明当信道输入等概分布时,信道的传输速率达到信道容量。

另一类信道是输入一个X值对应有几个输出Y值,而且每个X值所对应的Y值不重合,如图所示。

这类信道被称为有噪无损信道。

在这类信道中,输入符号通过传输变成若干输出符号,虽它们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但这些输出符号仍可分成互不相交的一些集合。

所以接收到符号Y后,对发送的X 符号是完全确定的,即损失炳H二0,但噪声炳H H0。

X无噪无损信道有噪无损信道图无损信道因此这类信道的平均互信息为:I =11其信道容量C=max H=logr p 比特/符号第三类特殊信道如图所示。

信道的一个输出值Y对应好几个信道的输入,而且每个Y值所对应的X值不重合。

这类信道被称为有噪无损信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