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5章蒸发2
化工原理上第5章5 蒸发
效数选择:
生蒸汽经济性随效数提高幅度减小,而设备费用始终 正比于效数。 选取原则: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总和最小,
通常选取2-3效。
5.4.4 提高加热蒸汽经济性的措施
(1) 额外蒸汽的引出 (2) 冷凝水的闪蒸 (3) 多效变级闪蒸 (4) 热泵蒸发
(1) 额外蒸汽的引出
在多效蒸发中,可在前几效引出部分二次蒸气,称为额外蒸气,作为 其它加热设备的热源。引出额外蒸气时,生蒸气的消耗量增加,但 所增加的生蒸气量小于引出的额外蒸气总量,从总体来看,生蒸气 的经济性提高了.
(2)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计算和有效温差分配
各效有:
Ai
Qi K i ti
t1
: t2
: t3
Q1 K1 A1
:
Q2 K2 A2
:
Q3 K3 A3
一般取: A1 A2 A.3 ...An
得:
t1
:
t2
:
t3
Q1 K1
:
Q2 K2
: Q3 K3
t1
Q1
/ K1 Qi
已知: F, x0 , t0 , x, p, p
求: W,D,A ( 以平流流程为例)
(1)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 物料衡算
W
n
Wi
总溶质:
Fx0
i 1
(F
W )xn
W
F (1
x0
)
xn
任一效溶质:Fx0 (F W1...Wi )xi
xi
(F
Fx0 W1...Wi )
蒸发室
加热室
完成液 Fq-mW0,-xqmw,w, t,tc,,ch,,h
化工原理习题解答(第二版)(祁存谦)习题解
祁存谦丁楠吕树申《化工原理》习题解答第1章流体流动第2章流体输送第3章沉降过滤第4章传热第5章蒸发第6章蒸馏第7章吸收第9章干燥第8章萃取第10章流态化广州中山大学化工学院(510275)2008/09/28第1章 流体流动1-1.容器A 中气体的表压力为60kPa ,容器B 中的气体的真空度为Pa 102.14⨯。
试分别求出A 、B 二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若干Pa 。
该处环境大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
(答:A,160kPa ;B,88kPa )解:取标准大气压为kPa 100,所以得到:kPa 16010060=+=A P ;kPa 8812100=-=B P 。
1-2.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 12kPa -和157kPa ,当地大气压为101.3kPa ,试求此设备进、出口的压力差为多少Pa 。
(答:169kPa -) 解:kPa 16915712-=--=-=∆出进P P P 。
1-3.为了排除煤气管中的少量积水,用如图示水封设备,水由煤气管道上的垂直支管排出,已知煤气压力为10kPa (表压)。
问水封管插入液面下的深度h 最小应为若干? (答:m 02.1)解:m 02.18.910101033=⨯⨯=∆=g P H ρ习题1-3 附图1-4.某一套管换热器,其内管为mm,25.3mm 5.33⨯φ外管为mm 5.3mm 60⨯φ。
内管流过密度为3m 1150kg -⋅,流量为1h 5000kg -⋅的冷冻盐水。
管隙间流着压力(绝压)为MPa 5.0,平均温度为C 00,流量为1h 160kg -⋅的气体。
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为3m 1.2kg -⋅,试求气体和液体的流速分别为若干1s m -⋅?( 答:1L s m11.2U -⋅=;1g s 5.69m U -⋅= )习题1-4 附图解:mm 27225.35.33=⨯-=内d ,m m 5325.360=⨯-=外d ;对液体:122s m 11.2027.011503600/500044/-⋅=⨯⨯⨯===ππρ内d m A V u l l l l l ; 对气体:0101P P =ρρ⇒3560101m kg 92.51001325.1105.02.1-⋅=⨯⨯⨯==P P ρρ,()224内外内外D d A A A g -=-=π()2322m 1032.10335.0053.04⨯=-=π,13s m 69.592.51032.13600/160/--⋅=⨯⨯===ggg gg g A m A V u ρ。
化工原理蒸发
化工原理蒸发
蒸发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分离技术,它利用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从液态转
变成气态的特性,实现了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和浓缩。
蒸发技术在化工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涵盖了食品加工、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在化工原理蒸发中,液体混合物首先被加热至其沸点以上,使得部分液体蒸发
成为气体。
然后,通过冷凝器将气体冷却,使其再次变成液体,从而实现了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分离。
这一过程中,蒸发器和冷凝器是两个关键的设备,它们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到蒸发过程的效率和成本。
在蒸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蒸发器类型对于实现高效的分离和浓缩至关重要。
常见的蒸发器类型包括单效蒸发器、多效蒸发器、膜蒸发器等。
每种类型的蒸发器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化工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
另外,冷凝器的设计也是影响蒸发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冷却系统
设计和运行参数的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冷凝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除了设备的选择和设计,蒸发过程中的操作条件也对分离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控制蒸发器的进料流量和温度,调节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量和温度等操作参数都会影响到蒸发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的来说,化工原理蒸发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它在化工工业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优化设计和操作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的分离和浓缩,为化工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夏清主编的《化工原理》(第2版)上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5章 蒸 发【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溶液的稀释热效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解:需要蒸发的水量
由蒸发室真空度为 80kPa,且当地大气压为 100kPa,则绝对压强为 20kPa,查得 T'=59.7℃,r'=2356kJ/kg。
因为原料沸点进料,所以原料液的传热速率
又由题意知温差损失 18℃,则溶液沸点为
则由总传热速率方程得
故
查得 109.5℃时的加热蒸汽的压强为 143kPa。
6.在双效并流蒸发设备中,每小时蒸发 1000kg 的 10%某种水溶液。第一效完成液 的组成为 15%,第二效的为 30%。两效中溶液的沸点分别为 108℃和 95℃。试求溶液自 第一效进入第二效时因温度降低而自蒸发的水量及自蒸发量占第二效中总蒸发量的百分数。
解:第一效蒸发的水量
在第二效操作下,
5/8
圣才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自蒸发水量
两效共蒸发水分
则第二效蒸发的水量
自蒸发水分占第二效蒸发百分数为
1.并流加料的多效蒸发装置中,一般各效的总传热系数逐效减小,而蒸发量却逐效 略有增加,试分析原因。
解:因为操作中溶液沸点上升,溶液粘度加大易析出固体晶体,同时由于后效溶液的 组成较前效高、且温度较低,所以传热系数随溶液流动方向的组成提高而逐渐下降。由于 后效溶液的沸点较前效低,故前效溶液进入后效时,会因过热而自动蒸发,因而可多产生 一部分二次蒸汽。
液温度为 40℃。分离室的真空度为 60kPa,加热蒸汽表压为 30kPa,蒸发器的总传热系
数为 2000W/(m2·℃),热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试求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及加热蒸汽消
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
5.4 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
• 当传热系数K和比热cpc为常数时,积分上式可得
• 式中NTUc(Number of Transfer Unit)称为对冷流体而言的传热单 元数,Dtm为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
• 同理,以热流体为基准的传热单元数可表 示
• 在换热器中,传热单元数定义 为
5.4 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
• 2.由选定的换热器型式计算传热系数K;
• 3.由规定的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计算参数e、CR; • 4.由计算的e、CR值确定NTU。由选定的流动排布型
式查取e—NTU算图。可能需由e—NTU关系反复计算 NTU;
• 5.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
。
5.5 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
• 例5-2 一列管式换热器中,苯在换热器的管内 流动,流量为1.25 kg/s,由80℃冷却至30℃; 冷却水在管间与苯呈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口温 度为20℃,出口温度不超过50℃。若已知换热 器的传热系数为470 W/(m2·℃),苯的平均 比热为1900 J/(kg·℃)。若忽略换热器的散 热损失,试分别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和传热效 率—传热单元数法计算所需要的传热面积。
• 如图5-4所示,按照冷、热流 体之间的相对流动方向,流体之 间作垂直交叉的流动,称为错流 ;如一流体只沿一个方向流动, 而另一流体反复地折流,使两侧 流体间并流和逆流交替出现,这
种情况称为简单折流。
•图 P2
•55
5.3 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计算
•通常采用图算法,分三步: •① 先按逆流计算对数平均温差Dtm逆; •② 求出平均温差校正系数φ;
•查图 φ
•③ 计算平均传热温差: • 平均温差校正系数 φ <1,这是由于在列管式换热器内增设了
《化工原理》第5章 蒸发
1.真空蒸发装置
在真空蒸发装置中,除了蒸发器以 外,还应有冷凝器、真空泵等附属 设备。
2.真空蒸发的流程
图5-12为单效真空蒸发流程示意图。
1.蒸发器 2、4.分离器 3.混合冷凝器 5.缓冲罐 6.真空泵 7.真空贮存罐 图5-12 单效真空蒸发流程示意图
22
第5章 蒸发
3.真空蒸发的优点 (1)真空蒸发的温度低,适用于处理在高温下易分解、聚 合、氧化或变性的热敏性物料。 (2)蒸发操作的热源可以采用低压蒸汽或废汽,提高了热 能的利用率。 (3)在减压下溶液的沸点降低,使蒸发器的传热推动力增 3 加,所以对一定的传热量,可以相应减小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4)真空蒸发的操作温度低,可减少蒸发器的热损失。 4.真空蒸发的缺点 (1)在减压下,溶液的沸点降低,其粘度则随之增大,从 而导致蒸发器总传热系数的下降。 (2)需要有一套真空系统,并消耗一定的能量,以保持蒸 发室的真空度。
4
第5章 蒸发
5.1.2 蒸发过程的特点
蒸发操作总是从溶液中分离出部分(或全部)溶剂。常见的蒸发过程实际上 是通过传热壁面的传热,使一侧的蒸汽冷凝而另一侧的溶液沸腾,溶剂的汽化速 率由传热速率控制,所以蒸发属于传热过程。但蒸发又有别于一般的传热过程, 具有下述特点: (1)传热性质:传热壁面一侧为加热蒸汽冷凝,另一侧为溶液沸腾,所以属于壁面 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传热过程。 (2)溶液性质:在蒸发过程中溶液的黏度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加强。有些溶液在 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易产生泡沫,在高温下易分解或聚合。 (3)溶液沸点的改变: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蒸气压较同温度下溶剂的蒸气压 低。换句话说,在相同压强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所以当加热蒸汽 的压强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溶剂时的温度差。溶液浓度越 高这种现象越显著。 (4)泡沫夹带:溶剂蒸气中夹带大量泡沫,冷凝前必须设法除去,否则不但损失物 料,而且污染冷凝设备。 (5)能源利用:蒸发时产生大量溶剂蒸气,如何利用溶剂的汽化热,是蒸发操作中 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蒸发 化工原理
蒸发化工原理
蒸发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从液态到气态的相变过程,广泛应用于化工工艺中。
蒸发是通过加热液体使其产生蒸汽,将液体中的溶质分离出来。
这一过程主要依靠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克服和蒸汽与环境之间的质量传递完成。
在化工原理中,蒸发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如单效蒸发、多效蒸发、闪蒸、蒸发结晶等。
其中,单效蒸发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通过加热液体,使其沸腾产生蒸汽,然后分离出液体中的溶质。
多效蒸发则是在单效蒸发的基础上,将蒸汽传导给下一个蒸发器加热新的液体,从而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蒸发过程中,液体分子的动能逐渐增高,能量不断转化为蒸汽的动能,导致液体温度升高。
当液体温度超过其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开始沸腾,产生大量蒸汽。
蒸汽与液体之间的传质过程是通过蒸汽在气液界面上的传递完成。
蒸汽与液体之间的传质速率取决于温度差、接触面积、液体流动情况等因素。
蒸发的应用广泛,常见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食盐生产、化工中间体的提纯等工艺中。
通过蒸发,可以实现对溶液中的溶质进行分离和浓缩,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品质。
蒸发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化工原理第5章 蒸发
三、几个基本概念:
1.生蒸汽:即新鲜加热蒸汽。 生蒸汽: 生蒸汽 2.二次蒸汽:蒸出的蒸汽。 二次蒸汽: 二次蒸汽 3.单效蒸发:将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热的操 单效蒸发: 单效蒸发 作。 4.多效蒸发:将二次蒸汽引到下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作 多效蒸发: 多效蒸发 为加热蒸汽以利用其冷凝热,这种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 蒸发。 。 5.生产能力: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分量,即蒸发量。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 6.生产强度:单位传热面积的蒸发量,即单位时间、单位传 生产强度: 生产强度 热面积蒸发的水份量 [ kg ]
最常用的为杜林法则 杜林法则,即一定浓度的某种溶液的沸点为相 杜林法则 同压强下标准液体的沸点的线性函数。由于不同压强下水的 沸点可水蒸汽表查得,故一般取纯水为标准液体。根据杜林 法则,以溶液的沸点tA 纵坐标,以同压强下水的沸点tW为横 坐标,只要已知某溶液在两个压强下的沸点值,并查出这两 个压强下纯水的沸点,即可作图得一直线,其直线方程为:
DH + Fh0 = ( F − W )h + WH '+ Dhw + Q损
(1) (2)
Q = D( H − hw) = F (h − h0 ) + W ( H '−h) + Q损
D:加热蒸气的消耗量,kg/s H:加热蒸气的焓,J/kg h0 :料液的质量焓,J/kg hw:冷凝水的质量焓,J/kg h :完成液的质量焓,J/kg H’ :二次蒸气的质量焓,J/kg Q损 :蒸发器的热损失,W Q :蒸发器的热流量,W
(四)按操作方式 1.间歇蒸发:它又可分为一次进料、一次出料和连续进 料、一次出料两种方式。排出的蒸浓液通常称为完成液。在整 个操作过程中,蒸发器内的溶液浓度和沸点均随时间而变化, 因此传热的温度差、传热系数等各参数均随时间而变,达到一 定溶液浓度后将完成液排出。 2.连续蒸发:连续进料、完成液连续排出。一般大规模 生产中多采用连续蒸发。
化工原理蒸发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蒸发习题及答案第五章蒸发一、选择或填空1. 为蒸发某种粘度随浓度和温度变化较大的溶液,应采用_____流程。
A 平流加料B 并流加料C 逆流加料D 双效三体并流加料2.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_________。
欲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必须设法提高________。
3.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1)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
4.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 。
多效蒸发操作流程有______ 、_______ 和______ 。
5.循环型蒸发器的传热效果比单程型的效果要________ 。
6.要想提高生蒸汽的经济性,可以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7.计算温度差损失时以__________ 计算。
二、计算题1.用一单效蒸发器将1500kg/h的水溶液由5%浓缩至25%(均为质量%)。
加热蒸汽压力为190kpa,蒸发压力为30kpa(均为绝压)。
蒸发器内溶液沸点为78℃,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为1450W/(m2·℃)。
沸点进料,热损失不计。
(1)完成液量;(2)加热蒸汽消耗量;(3)传热面积;2. 浓度为2.0%(质量)的盐溶液,在28℃下连续进入一单效蒸发器中被浓缩至3.0%。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为69.7m2,加热蒸发为110℃饱和蒸汽。
加料量为4500Kg/h,料液的比热Cp=4100J/(Kg.℃)。
因为稀溶液,沸点升高可以忽略,操作在1atm下进行。
(1)计算蒸发的水量及蒸发器的传热系数;(2)在上述蒸发器中,将加料量提高至6800Kg/h,其他操作条件(加热蒸汽及进料温度、进料浓度、操作压强)不变时,可将溶液浓缩至多少浓度?3. 一并流操作的三效蒸发器用以浓缩水溶液,加热蒸汽为121℃饱和蒸汽,末效蒸发室的操作压强为26.1Kpa(绝压)。
原料预热至沸点加入第一效内,料液的浓度很低,沸点升高可以不计。
化工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 全回流
37、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下限称为
。 最小回流比
38、精馏操作中,全回流时塔顶的产品量 。 为零
39、精馏操作中,再沸器相当于一块
板。 理论板
40、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用一次
方程就计算出一层
理论板。
相平衡
41、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
代表一层理论板。 一个梯级
42、精馏操作中,当q=0.6时,表示进料中的
混合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 5、精馏:
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 的过程。 6、理论板:
气液两相在该板上进行接触的结果,将使离开该板的两相温度 相等,组成互成平衡。 7、采出率:
产品流量与原料液流量之比。 8、操作关系: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第n层板下降液相的组成与相邻的下一层 (n+1)板上升蒸汽的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 9、回流比:
16、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为:原料为F、,塔顶为,塔底为,若塔釜上
升蒸汽量不变,加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汽改为饱和液体,则所需理
论板。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7、精馏分离的二元理想混合液,已知回流比R=3,塔顶=0.96,测得第
三层塔板(精馏段)的下降液体浓度为0.4,第二层板下降液体浓度为
率为_________,苯与甲苯的相对挥发度=_______。
0.632、
0.411、2.46
8、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精馏操
作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中国石化出版社)-第5章----传热
第五章 传热1.一立式加热炉炉墙由厚150mm 的耐火材料构成,其导热系数为λ1=1.3W/(m ·K),其内外表面温度为ll00℃及240℃,试求通过炉墙损失的热量(W/m 2);若外加一层25mm ,λ2=0.3W/(m·K)的绝热材料,并假定炉内壁温度仍为1100℃,而热损失降至原来的57%,求绝热层外壁温度及两层交界面处的温度。
解:211213.74533.115.02401100m W b t t AQ q =-=-==λ24.424857.0'm W q q ==4.42483.0025.03.115.01100'3221131=+-=+-==t b b t t A Qq λλ解得:3t =255.8℃4.42483.115.01100''21121=-=-==t b t t A Q q λ解得:'2t =609.8℃2某加热炉炉墙由耐火砖、绝热层与普通砖组成,耐火砖里侧温度为900℃,普通砖外侧温度为50℃,各层厚度分别为:耐火砖140mm ,绝热层(石棉灰)20mm ,普通砖280mm ;各层导热系数:λ1=0.93W /(m·K),λ2=0.064W /(m·K),λ3=0.7W/(m·K)。
(1)试求每m 2炉墙的热损失;(2)若普通砖的最高耐热温度为600℃,本题条件下,是否适宜? 解: (1)2332211419.9847.028.0064.002.093.014.050900m W b b b t t q =++-=++-=λλλ (2)2333439.9847.028.050m W t b t t q =-=-=λ 解得:3t =444℃ 适宜3.用平板法测定某固体的导热系数,试件做成圆形薄板,直径d =120mm ,厚度为δmm ,与加热器的热表面及冷却器的冷表面直接接触。
所传递的热量(一维导热),用加热器的电能消耗计算之。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传质理论之一)超详细讲解
被吸收NH3的体积: VNH3=80*(0.25-0.053) =15.8 m3
传热过程
吸收过程
理论 将对流给热视为壁 实质 附近滞流层的热传
导过程—付立叶定
将吸收视为A穿过相界面附 近滞流双膜的分子扩散过 程—费克定律
At
T
T
t
t
A1 (T tw1 ) A2 (tw2 t )
N
DAC
DgP
RTpBg
A(
Dl (CA CS
CSl
p )
pi) A(Ci C)
作业: P185 7
§5-3 吸收速率
吸收速率决定吸收达到平衡的时间,决定吸收操作的 生产强度,是吸收设备选型和设备设计的重要依据。
一、吸收速率定义:NA= dnA/dτ 对于稳定吸收过程:NA=nA/τ mol(A)/s 吸收过程是物质的相转移过程,通过扩散方式进行。
二、扩散 1、分子扩散:物质以分子热运动方式穿过静止或滞流流 体的传递过程——特点:传递速率慢。 2 、对流扩散:物质以相对运动方式穿过湍流流体的传递 过程——特点:传递速率快。
A(Ci
C) =klA(Ci-C)
kl
DlCT
lCS
所以,可用界面附近气膜中的扩散速率:
NA=kgA(p-pi) 或液膜中的扩散速率:
计算吸收速率。
NA=klA(Ci-C)
作业: P185 12、13
六、吸收速率方程 1 气膜吸收分速率方程
化工原理蒸发
不同类型的蒸发器,各有特点,对溶液的适应性 也不相同,见P302表5-1。
2024/10/10
28
5.2 单效蒸发
5.2.1 溶液的沸点和温度差损失 1.溶液的沸点
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蒸汽压较同温度下纯 水的低,即在相同的压强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 水的沸点,所以当加热蒸汽一定时,蒸发溶液的 传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水的温度差,两者之差称 为温度差损失,而且溶液浓度越高,温度差损失 越大
tW
tW′
纯水沸点,℃
线即可求得该溶液在其它压
强下的沸点。
2024/10/10
33
求解方法有两种:
总的温度差损失为三项之和,即Δ=Δ’ +Δ’’
+20Δ24’/10/’10 ’
30
1).因溶液蒸汽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
设tA为仅考虑因溶质存在时引起蒸汽压下降时溶液 的沸点,则Δ′=tA-T′。Δ值的大小与溶液的种类、 浓度以及操作压强有关,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计算:
(1).经验估算法(吉辛科法) 对常压下由于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Δa′进 行修正用于操作压强下的温度差损失。
冷凝水
2024/10/10
完成液
水
5
蒸发操作时,溶液由分离室底 部加入,沿中央循环管流向加
1.加热室 2.加热管 3.中央循环管 4.分离室 5.除沫器
不凝性气体
热室,在加热室垂直管束内通 过时与饱和蒸汽间接换热,被 加热至沸腾状态,汽液混合物
6.冷凝器 二次蒸汽
冷却水
沿加热管上升,达到分离室时
蒸汽与溶液分离。为与加热蒸 汽相区别,产生的蒸汽称为二 料液
2024/10/10
9
溶液沸点的改变(升高):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 其蒸汽压较同温度下纯水的低,即在相同的压强 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水的沸点,所以当加热蒸 汽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水 的温度差,两者之差称为温度差损失,而且溶液 浓度越高,温度差损失越大
第五章 蒸发
取效间二次蒸汽温度下降1℃;末效或单效蒸发器至冷凝
器间下降1~1.5 ℃。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单效蒸发,若指定的是蒸发器内的操作压 强,则Δ″ ′ 不计入温度差损失中。
11:01:43
化工原理教学与实验中心
Page 28
5.1.2 单效蒸发的计算
计算内容: ① 溶剂的蒸发量; ② 加热蒸汽消耗量; ③蒸发器所需传热面积。 通常生产任务中已知的项目有: (1)原料液流量、组成与温度; (2)完成液组成; (3)加热蒸气压强或温度;
11:01:39 化工原理教学与实验中心 Page 17
1).因溶液蒸气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 溶液的沸点升高主要与溶液类别、组成及 操作压强有关,一般由实验测定。 查手册 —— 常压下( 1atm )某些无机盐水 溶液的沸点升高与组成的关系见附录21 获取 当缺乏实验数据时,可以用下式先估算出沸 点升高值———估算 (1)吉辛柯公式 (2)杜林规则(Duhring’s rule)
f a
0.0162( T 273)2 0.0162(81. 2 273)2 f 0.8819 r 2304.5
11:01:41
化工原理教学与实验中心
Page 22
boiling point of solution / C
(2)利用图5-12求50 kPa时溶液的沸点 50 kPa时,水的沸点为81.2 oC,因此 根据20% NaOH杜林线图可得到,溶液 沸点为88 oC。 (3)利用经验公式计算50 kPa时溶液 的沸点。 杜林直线斜率为:
11:01:39
化工原理教学与实验中心
Page 16
2. 温度差损失
引起蒸发中温差损失(沸点升高)的因素如下。
南工大化工原理第五章习题解答
南⼯⼤化⼯原理第五章习题解答第五章习题解答1)总压100,温度25℃的空⽓与⽔长时间接触,⽔中的的浓度为多少?分别⽤摩尔浓度和摩尔分率表⽰。
空⽓中的体积百分率为0.79。
解:将空⽓看作理想⽓体:y=0.79p*=yp=79kPa查表得E=8.76×kPaH=C=p*.H=79×6.342×10-5=5.01×10-4kmol/m32)已知常压、25℃下某体系的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亨利系数E为⼤⽓压,溶质A的分压为0.54⼤⽓压的混合⽓体分别与三种溶液接触:①溶质A浓度为的⽔溶液;②溶质A浓度为的⽔溶液;③溶质A浓度为的⽔溶液。
试求上述三种情况下溶质A在⼆相间的转移⽅向。
解: E=0.15×104atm,p=0.054atm,P=1atm,y=p/P=0.054①∴∴∴平衡②∴∴∴⽓相转移⾄液相③∴∴∴液相转移⾄⽓相④ P=3atm y=0.054 E=0.15×104atm∴m=E/P=0.05×104x4=x3=5.4×10-5∴∴∴⽓相转移⾄液相3)某⽓、液逆流的吸收塔,以清⽔吸收空⽓~硫化氢混合⽓中的硫化氢。
总压为1⼤⽓压。
已知塔底⽓相中含 1.5%(摩尔分率),⽔中含的浓度为(摩尔分率)。
试求塔底温度分别为5℃及30℃时的吸收过程推动⼒。
解:查表得(50C)E1=3.19×104kpa m1=E1/P=315p*1=Ex=0.3194)总压为100,温度为15℃时的亨利系数E为。
试计算:①H、m的值(对稀⽔溶液密度为);②若空⽓中的分压为50,试求与其相平衡的⽔溶液浓度,分别以摩尔分率和摩尔浓度表⽰。
5)在总压为100、⽔温为30℃⿎泡吸收器中,通⼊纯,经充分接触后测得⽔中的平衡溶解度为溶液,溶液的密度可近似取为,试求亨利系数。
解: p*=100KPa(mol/L)/kPakPa6)组分A通过另⼀停滞组分B进⾏扩散,若总压为,扩散两端组分A的分压分别为23.2和 6.5。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解析(第五章)
第5章 蒸发5-1、在葡萄糖水溶液浓缩过程中,每小时的加料量为kg 3000,浓度由15%(质量)浓缩到70%(质量)。
试求每小时蒸发水量和完成液量。
(答:1h kg 2357-⋅,1h 43kg 6-⋅)解:⑴蒸发水量10h kg 2357)70.015.01(3000)1(-⋅=-=-=x x F W ; ⑵完成液量1h kg 64323573000-⋅=-=-W F 。
5-2、固体NaOH 的比热容为11K kg kJ 31.1--⋅⋅,试分别估算NaOH 水溶液浓度为10%和25%时的比热。
(答:11K kg kJ 77.3--⋅⋅,11K kg .47kJ 3--⋅⋅)解:⑴%10浓度的NaOH 溶液:11K kg kJ 77.3)1.01(183.4)1(--⋅⋅=-=-=x c c w ;⑵%25浓度的NaOH 溶液:11K kg kJ 47.325.031.1)25.01(183.4)1(--⋅⋅=⨯+-=+-='x c x c c w 质。
5-3、已知单效常压蒸发器每小时处理kg 2000 NaOH 水溶液,溶液浓度由15%(质量)浓缩到25%(质量)。
加热蒸汽压力为92kPa 3(绝压),冷凝温度下排出。
分别按20℃加料和沸点加料(溶液的沸点为113℃)。
求此两种情况下的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单位蒸汽消耗量。
假设蒸发器的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答:1h kg 1160-⋅、45.1,1h50.9kg 8-⋅、06.1)解:蒸发水量110h kg 800)25.015.01(2000)1(-⋅=-=-=x x F W , 92kPa 3时蒸气的潜热1kgkJ 2132-⋅=r ,NaOH 溶液的比热11K kg kJ 56.3)15.01(183.4)1(--⋅⋅=-=-=x c c w ,⑴原料于C 20︒加入 二次蒸气的焓1kg kJ 2670-⋅1h kg 116021322056.32000267080011356.3)8002000(-⋅=⨯⨯-⨯+⨯⨯-=D45.18001160==W D ; ⑵沸点加料1h kg 9.850213211356.32000267080011356.3)8002000(-⋅=⨯⨯-⨯+⨯⨯-=D 06.18009.850==W D 。
化工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蒸馏一、名词解释:1、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挥发性不同的性质,人为的制造气液两相,并使两相接触进行质量传递,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拉乌尔定律:当气液平衡时溶液上方组分的蒸汽压与溶液中该组分摩尔分数成正比。
3、挥发度:组分的分压与平衡的液相组成(摩尔分数)之比。
4、相对挥发度:混合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
5、精馏: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
6、理论板:气液两相在该板上进行接触的结果,将使离开该板的两相温度相等,组成互成平衡。
7、采出率:产品流量与原料液流量之比。
8、操作关系: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第n层板下降液相的组成与相邻的下一层(n+1)板上升蒸汽的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
9、回流比:精流段下降液体摩尔流量与馏出液摩尔流量之比。
10、最小回流比:两条操作线交点落在平衡曲线上,此时需要无限多理论板数的回流比。
11、全塔效率:在一定分离程度下,所需的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之比。
12、单板效率:是气相或液相通过一层实际板后组成变化与其通过一层理论板后组成变化之比值。
二、填空题:1、在精馏塔的任意一块理论板上,其离开塔板的液相泡点温度与离开塔板的气相露点温度的大小相比是_________。
相等2、当塔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称该塔板为理论塔板。
离开的汽相与液相之间达到平衡时3、直接水蒸汽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合。
难挥发组分为水,且要求釜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很低4、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________,其沸点则逐渐_________。
降低,升高5、间歇精馏操作中,若欲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必须不断______________,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蒸发
化工原理-蒸发1. 引言蒸发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分离技术,通过加热液体使其转化为气体,并经过冷凝得到回收物质的方法。
蒸发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如化工、食品、制药等。
本文将介绍蒸发的原理、工艺和应用,并探讨蒸发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影响因素。
2. 蒸发原理蒸发是一种物质从液体相向气体相的转变过程。
在蒸发过程中,液体分子通过克服表面张力从液体表面逸出,形成气体。
蒸发过程中液体的分子能量分布是一个连续的谱,具有不同的速度。
在蒸发的过程中,能量较高的分子会从液体表面逸出,使得液体内部分子的平均能量降低,从而使液体温度降低。
在蒸发过程中,温度的提高会加速分子能量的增加,从而使得蒸发速度增加。
同时,蒸发速率还受到液体表面积、液体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3. 蒸发工艺蒸发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加热蒸发过程中,需要加热液体以增加其能量,使液体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逸出液体表面。
加热可以通过蒸汽、电加热或火焰等方式实现。
3.2 汽化在液体加热过程中,当液体获得足够的能量后,液体分子会逸出液体表面形成气体。
这个过程称为汽化。
3.3 冷凝蒸发产生的气体经过冷凝,使其重新变为液体。
冷凝可以通过冷却器或传热器实现,将气体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使气体冷凝成液体。
3.4 回收通过冷凝得到的液体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以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回收液体通常需要进一步处理,去除杂质和溶剂等。
4. 蒸发过程的关键参数蒸发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包括:4.1 温度温度是控制蒸发速率的关键参数。
提高温度可加快分子能量增加的速度,从而增加蒸发速率。
4.2 压力蒸发过程中的压力与温度有关,通常通过控制压力来控制蒸发速率。
较低的压力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从而增加蒸发速率。
4.3 液体性质液体的性质对蒸发速率也有影响。
液体的表面张力、粘度和热导率等参数会影响蒸发速率的大小。
4.4 流动状态蒸发过程中的流动状态也会影响蒸发速率。
流动状态可以增加液体表面积,促进分子从液体表面逸出,从而增加蒸发速率。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五章
9. 在一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分离某双组份溶液。进料组分为 0.3, 馏出液组分为 0.95, 釜液 组分为 0.4, 均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进料热状态参数 q=1.2, 塔顶液相回流比 R=2。试 写出该精馏操作条件下的精馏段及提留段操作线方程。 (答案: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n+1=0.667
习题 7 的附图 解: (1)因为是理论板,y2 与 x2 为平衡关系。用相平衡方程式从 x2=0.75 计算 y2 y2=x2/[1+(1)x2] =2.92×0.75/[1+(2.921) ×0.75]= 0.898 (2) 已知 x1=0.88,x2=0.75,y2=0.898,L/V=2/3,求 y3 V(y2y3) = L(x1x2) y3= y2L/V(x1x2)= 0.811 (3) 计算回流比 R R/(R+1) =L/V=2/3, R=2 (4)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n=[R/(R+1)] xn-1 + xD/(R+1) xD= 0.934 将 x1=0.88,y2=0.898 及 R=2 代入,求得
8. 利用一连续操作的精馏塔,分离含甲醇 0.3 摩尔分数的水溶液。要求得到含甲醇 0.95 摩 尔分数的馏出液及含甲醇 0.03 摩尔分数的釜液。回流比 R=1.0,操作压力为 101.33kPa。在 饱和液体及冷液体 (q=1.07) 的两种条件下, 试用图解法求理论板数及加料板位置。 101.33kPa 下的甲醇水溶液相平衡数据见下表. (答案:饱和液体条件下,理论板数为 11(包括蒸馏 釜) ,加料板为第 8 板;冷液体 q=1.07 条件下,理论板数为 10(包括蒸馏釜) ,加料板为第
待求的温度 t,就是 PAo/ PBo=3.5 时的温度,用试差法计算。 假设 t=80℃,PAo=181.1 kPa,PBo=50.93 kPa PAo/ PBo=181.1/50.93=3.556>3.5 温度 t 越小,则 PAo/ PBo 就越大,故所假设的 t 偏小。 假设 t=85℃,PAo=215.9 kPa,PBo=62.78 kPa PAo/ PBo=215.9/62.78=3.44 用比例内插法求 PAo/ PBo=3.5 时的温度 t (t80)/(8580)=(3.53.556)/(3.443.556) 求得 t=82.4℃,在此温度下,PAo=197.2 kPa,PBo=56.35 kPa,则 PAo/ PBo=197.2/56.35=3.5 故 t=82.4℃是待求温度 总压 P= PAox/y=197.2×0.6/0.84=140.9 k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越高,沸点升高数 值越大。
二、传热温度差损失(传热推动力损失)
(1)、定 义 加热蒸汽温度 T 一定时,由于溶液沸点 升高,使得实际传热温度差 △t 小于未考虑沸 点升高时理论上传热温度差,两者之差值称为 “传热温度差损失”。
理论传热温度差 实际传热温度差 传热温度差损失
tT T T
已知:原料液的流量F、浓度x0和温度t0,完成液的浓度x,
§5.3.1 溶液的沸点和温度差损失
因为蒸发操作是将溶液加热到沸腾,所以 通常要知道该溶液的沸点。 溶液的沸点与溶液的种类,浓度和压力有 关。
一、溶液的沸点升高
(1)、定 义 在一定P下,溶液的沸点较纯水的沸点来 得高,两者的沸点之差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 用△表示。
以tw 为横坐标,tA 为纵坐标,标绘上述两组 数据(tw’、tA’)、(tw、、tA),那么这两点连线即为
该溶液(在某浓度下)的杜林直线(沸点线)。
此直线的斜率为
t tA k ' tW tW
' A
(1)
' A ' W
将 tw=0 代入上式 可得此直线的截距
m t kt
书本 P362 图5-12 为NaOH水溶液的杜林线
位,因而溶液内部的压强必定高于液面上的压 强,因为存在着液体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强,造成 溶液内部的沸点较液面处来得高,二者的差即为 由于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溶液内部平均压强 Pm = 液面与底部平均深度处的压强
。
''
Pm p
gh
2
Pm p
gh
2
Pm:蒸发器中溶液的平均压强,Pa
e:称为蒸发 1 ㎏ 水所需要的加热蒸汽量, 称为单位蒸汽消耗量,㎏/㎏。
由于蒸汽的汽化潜热随压强变化不大。 和
即每蒸发 1㎏ 水约需 1㎏ 的加热蒸汽,但实际上 因蒸发器有热量损失等原因,e 值约为 1.1 或稍 多,一般D/W=1.1~1.2
3、稀释热和溶液的焓浓度
有些溶液,如NaOH、CaCl2 等水溶液,在稀
x0 对溶质作物料衡算: W F (1 ) x1
由此可得水分蒸发量:
Fx0 Lx1 ( F W ) x1
或
Fx0 x1 F W
2、蒸发器中焓衡算(求加热蒸汽用量D)
D: 加热蒸汽消耗量 kg/h h0:原料液焓 kJ/kg H:加热蒸汽焓 kJ/kg c0:原料液比热 kJ/kg.℃ t0: 原料液温度 ℃ T: 加热蒸汽温度 ℃ T/:二次蒸汽温度 ℃ H/:二次蒸汽焓 kJ/㎏ t/ : 完 成 液 温 度 , 即 溶 液 沸 点 ℃ h1:完成液焓 kJ/㎏ hw:冷凝液焓 kJ/㎏ QL:蒸发器热损失 kJ Q:蒸发器的热负荷 或传热速率 kJ/h
t : 二次蒸汽压强 P 下求得的水的沸点 ' "。
' p
③、管路流体阻力产生的压强引起温度差损失 '''
''' 与二次蒸汽在管道中流速、物性及管道
尺寸有关,难以作出定量计算,所以一般取经 验值, '''
1℃
蒸发器中总温度差损失
' ''
'''
5.3.2、单效蒸发的计算
' ''
'''
' ①、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温度差损失
A、计算式
tA T
'
' 1
tA:常压测定的溶液沸点 注意: tA 测定时仅因溶液蒸汽压下降这一个原因 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与前面讲的溶液沸点 t 是 不同的。t 是在三种原因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下所测 定的溶液沸点,即为溶液的实际沸点。
c p0 c pw (1 x0 ) c pB x0 c pw (c pw c pB ) x0
c p1 c pw (1 x1 ) c pB x1 c pw (c pw c pB ) x1
Fx0 x1 F W
(F W)c p1 Fcp0 Wc pw
p:二次蒸汽压强,即液面处压强,Pa
ρ:溶液的平均密度,㎏/m3 h:液层高度,m g:重力加速度,m/s2
根据算得的平均压强Pm 查溶液的沸点差tpm
(近似取为水的沸点),所以可根据下式求出因 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t pm t
"
' p
t pm: 平均压强 Pm 下的水的沸点;
释时有显著的放热效应;那么在蒸发时,水分不
断蒸发,溶液不断浓缩,溶液就需要吸收热量, 称为浓缩热,此浓缩热在数值上就等于稀释热; 如果浓度越大,此浓缩热就越大,所以这时溶液 的焓值与浓度关系由焓浓图查得,若再用比热求 算焓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书本P378图7-15为NaOH水溶液的焓浓图,横 坐标表示NaOH水溶液的浓度,纵坐标表示NaOH 水溶液的焓,每一根曲线表示该溶液的温度,即每 一根曲线都为等温曲线。若已知溶液的浓度和温 度,则可在图上查得相应溶液的焓值。 对这类不能忽略稀释热的情况,加热蒸汽消耗
L :液体的导热系数,w/m· ℃ d i :加热管的内径,m
w :水的表面张力,N/m
u m :平均流速,m/s
L :液体密度,㎏/m3 L :液体黏度,Pa· s
c pL :液体比热,kJ/㎏.℃
L :溶液的表面张力,N/m
上式适用于常压操作,对于高压或真空操作误差较大。
(3) 升膜蒸发器 (4) 降膜蒸发器
tA 可在有关手册中查得,书本附录二十三 (P386)中也列出了值(常压下);蒸发操作
可以在加压下或在减压下操作,不一定是在常
压下操作,所以 tA 值不一定在手册中查到,在 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下式估算
'
实际操作压强下
f0
' '
'0 :常压下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
差损失,可由
k 1 0.142x m 150.75 2.17x
x:水溶液的质量分率。
如无杜林线图可查,只要知道两个不同压力
下溶液及水的沸点,便可用式(1)求出 k 值,然后
再应用 (1)式 求出在该压强下的溶液沸
t
' 点 A
。
②、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蒸发器在操作中,器内溶液需维持一定的液
'
t(实际压) - T(实际压) t
B、实际压强下溶液沸点的求取
b、可用杜林规则求取 杜林规则: 某种溶液的沸点和相同压力下的标准液体
(用水作为标准液)的沸点呈线性关系。
' t A 分别表示P1、P2 下溶液的沸点; 设 tA、
' tW 分别表示P 、P 下水的沸点; t 设 W、 1 2
'
t T t
tT t (T T ' ) (T t ) t T '
传热温度差损失实际就是溶液的沸点升高。 T: 加热蒸汽温度 t: 溶液沸点 ' T : 二次蒸汽温度,即水的沸点
1
(2)、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
① 溶液的沸点升高: 由于溶质的存在,使溶液蒸气压降低,所以溶液的沸点高于 纯水的沸点,二者之差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记为 '。 ② 液体静压头的影响: 在有些蒸发器中,沸腾侧液层保持一定高度,由于液体静压 头的影响,下部溶液的沸点高于液面处溶液的沸点,由此引 起的沸点上升值记为 '' 。 ③ 二次蒸气流动阻力: 由于二次蒸气由蒸发器流入冷凝器时存在流动阻力,蒸发器 内的实际压力略大于冷凝器的压力,如计算中采用冷凝器内 二次蒸气的温度,则也需做相应校正,记为 '''。 总的温度差损失
量应根据下式求取:
D
WH (F W)h1 Fh0 QL
4、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可由传热速率方程求得:
Q KSt m
Q S Kt m
(1) 因为蒸发器中两溶液的传热是蒸汽冷凝与液体 沸腾之间的传热,所以传热温度差
t m T t
T:加热蒸汽的温度 t:溶液的沸腾温度即沸点
第五章
蒸 发
5.3单效蒸发计算
单效蒸发器的物流 关系如图5.3.1所示。 其计算问题可以分 为两类:设计型和 操作型。 基本关系式:物料 衡算式,热量衡算 式,传热方程
设计型:
加热蒸气的压力和冷凝器内(或蒸发室内)的压力。求: 水分蒸发量W,加热蒸气消耗量D和蒸发器所需要的传热面 积 A。 操作型: 已知:原料液的流量、浓度和温度,加热蒸气和冷凝器的 压力,蒸发器的传热面积。求:水分蒸发量,加热蒸气消 耗量和完成液浓度。
图,图中有几根直线,其中每一根直线分别表示
在某一浓度下该NaOH溶液在不同压强下的沸点 与对应压强下水的沸点之间的关系。 注:不同溶液有不同的杜林线图。 书本上此图仅代表水溶液的杜林线图,其它 溶液则不能在此图上查得。
由上图可看出:不同的浓度下杜林线不是平 衡的,即杜林线的截距 m 与斜率 k 与溶液的浓 度有关系,它们的近似关系为
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冷凝潜热
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
Q D Fcp0 (t1 t0 ) W QL
或
D
Fcp 0 (t1 t0 ) W QL
若原料液在沸点下进入蒸发器,即 t0=t1,
并且可忽略蒸发器热损失,即QL=0
上式可简化为:
D
W
或
D e W
将上式代入A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