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8全科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合集下载

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师规培

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师规培

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师规培培训对象在基层实践基地进行6个月的培训,主要研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医学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接受实际的临床实践训练。

基层实践基地应当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条件,包括有完备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有一定的病人流量、有相应的医疗管理和卫生教育工作等。

基层实践期间,学员应当完成一定的临床任务,并且参与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工作中去,积极开展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

基层实践基地应当为学员提供良好的研究和实践环境,同时注重学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临床技能培训和基层医疗卫生实践。

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理论培训内容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包括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有关法律法规、临床科研设计与方法、临床专业相关理论、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

时间安排可集中或分散在3年培训过程中完成,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集中面授、远程教学、临床医学系列讲座、专题讲座、临床案例讨论、读书报告会等。

临床技能培训内容详见各科室轮转具体要求。

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感染疾病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和选修科室等,都是规范化培训的科室。

例如,精神科规范化培训需要掌握常见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抑郁等,以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常见临床表现、检查方法、治疗原则和基本治疗药物,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与转诊。

此外,还需要熟悉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以及社区接诊精神疾病时的注意事项。

了解酒与药物依赖的识别、处理原则和转诊指征,以及精神病人的社区家庭康复原则与方法。

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
科室轮转期间,每月应安排不少于 2 天 时 间 参 与 基 层 实 践 基 地 全 科 医 学 科 实 践。 每 周 应 安 排 不 少 于 4 学 时 学 习 相 关 学 科 知 识 ,学 习 形 式 包 括 教 学 查 房 、小讲课、病例点评、案例讨论、专题讲座、相关学术会议、自 —2—
全科培训细则
儿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 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其他科室轮转安排在门诊完成。同时,应保证全科住院医师在门诊轮转 期间一定的接诊量(建议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少于 5 人次)。
二、培训时间和方式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全科医疗实践和其他临床科室轮 转培训。
(一)全科医疗实践 全科医疗实践(以下简称“全科实践”)总计培训时间为 10 个月。轮转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 年修订版)
地点包括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开始,最后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全部培训。
门诊
2
全科实践 临床基地
全科医学科
门诊或病房
1
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
门诊为主
3
预防保健科
门诊
2
选修科室 临床基地或基 临床科室、影像科或基层 门诊或病房
3
层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
合计
36
注:1. 各基地可根据本标准适当调整轮转顺序。 2. 临床基地为综合医院,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月至少安排 2 天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固 定在同一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门诊)。 3. 基层实践基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4. 轮转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开始,第 3 年在基层实践基地结束。 5. 基层实践基地部分培训内容不达标的,可弹性安排临床基地完成。原则上同一基地轮转计 划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6. 选修科室重点考虑当地疾病谱发病情况与住院医师实际需求。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培训细则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全科培训细则,、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整合目前的生物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合格的全科医师应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医疗保健提、、、.供者保健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康倡导者及健康资源管理者、一培训目标,,主要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师、二培训年限和方式333.()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为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个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培训.1具体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表轮转科室及时间()轮转科室时间月1227()内科临床科室个月2神经内科2儿科2外科1妇产科3??5急诊医学科0??5皮肤科0??5眼科0??5耳鼻咽喉科0??5感染疾病科——6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续)表()时间月轮转科室1精神科0??5康复医学科0??5中医科0??5选修科室6()基层实践个月基层实践基地33合计.,:各培训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订轮转计划随着基层实践基地的健全根据实际情注,.况有关地区可逐步探索适当延长基层实践培训的时间()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培训对象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27,..,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内科和个月轮转期间,,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85,;内科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张神经内科安排病13,;房时间不少于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6、.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总计培训时间为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三培训内容和要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临床技能培训和基层医疗卫生实①②.,:;践理论培训内容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主要包括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③;、()有关法律法规具体见附表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推荐目录临床科研设计④⑤;.;、与方法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时间安排临床专业相关理论全科医学3.、、可集中或分散在年培训过程中完成可采用集中面授远程教学临床医学系、、、.列讲座专题讲座临床案例讨论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理论和临床技能——66全科培训细则.培训内容详见各科室轮转具体要求12()(一内科)个月1??轮转目的(),、,通过内科培训系统学习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1、、;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及心电图检查等必要的诊疗技术培;、,养缜密的临床思维能力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急危重症的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以及专科治疗后的社区照顾与随访(),,内科学习结束时培训对象应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2,.识别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并能给予正确的急救与转诊2??基本要求()症状学1、:、、、、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发热头痛胸痛心悸腹、、、、、、、、、、、、痛头晕晕厥意识障碍咳嗽咯血黄疸呕吐腹泻便秘血尿蛋白尿呕血、、()、、、、.与便血水肿浆膜腔积液贫血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消瘦肥胖()主要疾病2)心血管系统疾病1①高血压:,、,,掌握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型高血压的分级及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的急慢性并发症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高血压一二,.三级预防原则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熟悉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了解高血压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②冠心病:,、、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期的处理及转诊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心电图特征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院前急诊处理转诊指征及注意事项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冠心病一二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熟悉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治疗:;了解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型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证③慢性心力衰竭:、、、、,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转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药物过量的临床——67()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表现与处理原则心力衰竭的预防原则及康复:、.熟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发因素④心律失常:,,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低危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高危心律失常的识别急诊处理及转诊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证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呼吸系统疾病2①上呼吸道感染:、、,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用药原则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熟悉上呼吸道症状的鉴别诊断:.了解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②支气管哮喘:、、,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重症哮喘的诱因、、.及临床表现急救原则缓解期社区防治:、.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峰流速仪和呼吸机的使用③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三级预防措施与康复:、,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社区预.防管理及家庭氧疗方法④肺炎:、,,掌握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常见肺炎的鉴别和治疗原则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熟悉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⑤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掌握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型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熟悉睡眠呼吸监测多导睡眠图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防治原则.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机的操作和使用:.了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68全科培训细则⑥急性肺栓塞:、、.掌握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急诊处理原则:.熟悉急性肺栓塞的防治原则:.了解急性肺栓塞的发病机制)消化系统疾病3①、慢性胃炎急:、.掌握急慢性胃炎的分型及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常用治疗方法②消化性溃疡:、、,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处理及转诊措施:、,.熟悉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及处理溃疡病的手术治疗指征:.了解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检查前的准备③、慢性腹泻急:、、掌握急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常规治疗特殊性治疗和预防原.则:,熟悉感染和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的鉴别诊断肠道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消毒处.理措施:、.了解结肠镜检钡灌肠的适应证及检查前的准备工作④胃食管反流病:.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熟悉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⑤肝硬化:、、掌握肝硬化的病因肝功能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防:、、.熟悉肝硬化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治疗要点)泌尿系统疾病4①泌尿系统感染:、、、掌握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常规治疗及预防措.施②肾小球病:、,.掌握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熟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急慢性肾炎并发症的,(、)处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性肾硬化的诊断与处理.原则——69()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③慢性肾衰竭:、、.掌握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及早期筛查:,.熟悉非透析疗法腹膜透析的适应证及实施步骤:.了解血液透析的适应证)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5①糖尿病:、、,、掌握糖尿病的分型与诊断标准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诱发因素诊断及救治措施转诊指征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熟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处理原则:.了解糖尿病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②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掌握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分类血脂异常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标准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方法:.熟悉血脂异常治疗进展:、、.了解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及其代谢③痛风:、、.掌握痛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原则:、、.了解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④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药物治疗甲状腺危象.诱因及临床表现:.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实验室检查:、、、、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学分类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副作用⑤甲状腺功能减退:、、.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风湿性疾病6①系统性红斑狼疮:、.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熟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检查指标疾病活动度的判定药物治疗及其.预后:、、.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诱发因素——70全科培训细则②类风湿关节炎:、、.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康复:、.熟悉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血液系统疾病7①贫血:、、、、掌握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和筛查方法:.了解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②出血性疾病:、、掌握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③、慢性白血病急:.熟悉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了解急慢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药物治疗原则)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8:(、、、、掌握常见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的诊治骨质疏松跌倒前列腺增生痴呆,、),.尿失禁便秘等老年人患病的特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了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药物耐受性组织感受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等老年人心理与沟通)各系统常见肿瘤9:.掌握各系统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方法:、、.熟悉各系统常见肿瘤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康复:、.了解各系统常见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地方病10:、、、、熟悉当地常见地方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监测和.防治措施.2,内科轮转期间学习病种及其例数要求见表——7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2表内科学习病种和例数病种最低例数心血管系统疾病10高血压5冠心病5充血性心力衰竭15(、、、常见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呼吸系统疾病5呼吸道感染5支气管哮喘5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肺炎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急性肺梗死消化系统疾病5、急慢性胃炎5消化性溃疡2、急慢性腹泻2胃食管反流病2肝硬化泌尿系统疾病10泌尿系统感染10肾小球肾病5慢性肾功能不全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①10糖尿病②5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③2痛风④Graves2()甲状腺功能亢进病风湿性疾病2系统性红斑狼疮2类风湿关节炎血液系统疾病5(、、)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2出血性疾病、急慢性白血病不作具体要求5(、、、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包括骨质疏松跌倒前列腺增生阿尔茨海默、、)病尿失禁便秘等5各系统常见肿瘤地方病根据各地要求——72全科培训细则),.(基本技能要求见表333表内科基本技能和例数操作技术名称最低例数:掌握10系统查体和物理诊断10吸痰术X10胸部射线读片30,(、,心电图机操作书写心电图诊断报告包括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及各种常见心律)失常2直肠指诊检查技术50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熟悉不作具体要求、胸腔腹腔及骨髓穿刺技术、输液的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导尿术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灌肠法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各种注射操作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标本粪便尿痰血液标本采集方法步骤:了解不作具体要求,,,、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测定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的应用范围、、支气管镜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病人检查的准备肺功能测定方法CT、禁忌证检查的适应证、磁共振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X、、、胃镜结肠镜及消化道射线检查的适应症禁忌证并发症、超声和核医学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三腔两囊管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骨髓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输血的适应证2()(二神经内科)个月1??轮转目的,,通过神经内科培训系统学习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7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CTMRI、、;;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了解等必要的诊疗技术;.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2??基本要求()症状学1、:、、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构音、、、、、、、、、障碍眼球运动障碍面肌瘫痪听觉障碍眩晕头痛晕厥癫痫发作感觉障碍、、、、、.瘫痪肌肉萎缩步态异常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尿便障碍()主要疾病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熟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血管介入治疗:.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2:、、,掌握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缓解期的治疗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的二三级预防原则康.复指征:.熟悉急性期的处理原则:、.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发病机制)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3:、、,掌握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缓解期的治疗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的二三级预防原则康复.指征:.熟悉脑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腔隙性脑梗死4:、、、.掌握腔隙性脑梗死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熟悉腔隙性脑梗死的常见综合征:.了解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脑出血5:、、,,掌握脑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急性期不同的处理原则康复指征:.熟悉脑出血的病因:、.了解脑出血的发病机制病理)蛛网膜下腔出血6——74全科培训细则:、、,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治疗原则康复指征:.熟悉急性期的处理:、、.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高血压脑病7:、、,掌握高血压脑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恢复期的预防康复指征:.了解高血压脑病的病因):、、、、、其他疾病如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偏头痛8、.脑肿瘤脑膜炎等:、.熟悉上述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及康复措施:、.了解上述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4,神经内科轮转期间学习病种及其例数要求见表4表神经内科学习病种和例数病种最低例数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3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3腔隙性脑梗死3脑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2高血压脑病(、、、、、不作具体要求其他疾病如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重症肌无力癫痫多发性硬化症脑肿瘤脑膜炎等(),.基本技能要求见表535表神经内科基本技能和例数操作技术名称最低例数操作技术名称最低例数::掌握了解不作具体要求5MRI体格检查头颅阅片CT5头颅阅片腰椎穿刺——7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2()(三儿科)个月1??轮转目的,,通过儿科培训学习儿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特殊性小儿用药特点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以及正确配奶的方,,;法小儿生长发育指标的正常值和测量方法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2??基本要求()症状学1、:、、、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小儿发热咳嗽气促喘、、、、、、、、、、息呕吐肥胖婴儿哭闹青紫头痛小儿高血压腹痛肝脾肿大腹部肿块便、、.血血尿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小儿生长发育与主要疾病2)小儿生长发育与评估1:、、、、、掌握体重身长头围前囟牙齿体格发育指标的正常值测量以及计算方.法:、.熟悉小儿神经精神发育的规律:、.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临床意义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新生儿常见疾病2①新生儿窒息Aarpg:.,掌握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以及转诊指征评分法:(、).熟悉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青紫窒息苍白窒息及诊断:、.了解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并发症及后遗症②新生儿肺炎:.掌握新生儿肺炎的预防措施及转诊原则:.熟悉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了解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及治疗原则③新生儿黄疸:.掌握新生儿黄疸的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熟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展过程:,、了解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的特点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危害性及防治方法④新生儿败血症:.熟悉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原则:.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76全科培训细则⑤新生儿出血症:.了解新生儿出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营养性疾病3①营养不良:、、.掌握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与预防措施:、.熟悉营养不良的病因病理生理②单纯性肥胖症:、、.掌握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措施:、.了解单纯性肥胖症的定义病因及病理生理③小儿贫血WHO:.、掌握治疗及预防原则关于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熟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B:、.了解小儿铁代谢及小儿叶酸维生素代谢的特点12④佝偻病及婴儿手足搐搦症:、、掌握佝偻病及婴儿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各期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熟悉佝偻病及婴儿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DD:,、了解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维生素过量或中毒的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各系统疾病4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喉炎肺炎呼吸道疾病:、.掌握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熟悉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特点②小儿腹泻.:、()掌握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包括液体治疗:、.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③小儿腹痛:、、、熟悉小儿腹痛的病因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内外科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④、癫痫小儿惊厥:、;,掌握高热惊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救措施和预防原则癫痫的治疗原则.常用抗癫痫药的使用方法:;.熟悉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各型癫痫的诊断要点——77()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了解高热惊厥的病因发病机制癫痫的病因临床分型及各型特点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危害性及治疗原则⑤急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掌握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和转诊指征:.熟悉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急性肾炎重症病例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衰竭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及.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要点与鉴别⑥先天性心脏病:、,熟悉小儿各年龄段心界心率和血压的正常值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类及.特点:,、、、了解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征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转诊原则⑦病毒性心肌炎:、.熟悉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转诊原则:.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及预防原则⑧小儿糖尿病:、.掌握小儿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原则与日常管理:,.熟悉小儿糖尿病实验室检查酮症酸中毒的早期发现和紧急处理:.了解小儿糖尿病的发病特点⑨小儿急性白血病:.掌握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熟悉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方法:.了解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包括脊髓灰质炎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5、)猩红热手足口病等:.掌握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熟悉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及常见并发症:、、了解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病因流行病学特点监测与报告及。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最新整理By阿拉蕾)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最新整理By阿拉蕾)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最新整理By阿拉蕾)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培训目标】通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全科医学思想指导医疗卫生服务实践~提高其对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常见疾病的防治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努力成为医疗保健提供者、保健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康倡导者及健康资源管理者。

【培训方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经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

受训人员在培训基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社区实践基地轮转。

在临床培训基地的科室轮转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年~并另外安排一定时间在社区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培训科室及时间】,、临床轮转部分: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29个月。

轮转期间~学员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医疗工作~内科12个月~神经内科2个月~儿科2个月~外科2个月~妇产科1个月~传染科1个月~急诊科,含院前急救,4个月~皮肤科0.5个月~眼科0.5个月~耳鼻咽喉科0.5个月~康复科1个月~中医科1个月。

,、基层实践部分:主要在社区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时间为,个月。

由指导医师实行一对一带教。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1将基层实践部分与临床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培训目的及要求】一、内科目的:1、通过内科培训~系统学习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及心电图检查等必要的诊疗技术,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专科治疗后的社区照顾与随访。

2、内科学习结束时学员应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识别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并能给与正确的急救与转诊。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一、内科系统1、【心血管内科】第一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一)掌握内容1.必须掌握的疾病心律失常:分类、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含心电图诊断)、各类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高血压(原发性,继发性),高血压危象。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诊断和治疗。

冠心病分型、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药物、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心肌梗塞:临床表现、诊断(临床心电图、酶学)、治疗、介入治疗、非介入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

2.必须掌握与心血管专业相关的辅助检查熟悉操作心电图机,阅读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并作出心电图诊断。

掌握胸片读片方法,对心内科常见病:风心、高心、心衰、心包炎的X-片作出诊断。

能正确理解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24H动态血压、平板运动试验、心肌显像报告及理解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二)熟悉内容常见瓣膜病、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肺复苏、晕厥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了解内容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电复律术;心包穿刺;心脏起博;射频消融术;冠脉造影、扩张、支架术。

第二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1.在前3年第一阶段轮转中掌握的病种应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并要掌握这些疾病的新进展。

2.在第一阶段轮转中熟悉的内容在本阶段应转为掌握内容。

3.在第一阶段轮转中了解的内容应转为熟悉内容。

4.在相应心血管专业小组轮转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地参与或在现场观摩介入性诊疗技术操作,以了解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经过、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5.积极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病案讨论、教学查房、重视基本技能规范操作的实践。

6.能熟练阅读心动超声波的报告,熟知其临床意义。

7.熟练阅读正常和异常心电图和较疑难的心电图:如房室肥大、心肌梗死(各期)、电解质紊乱、各类心律失常(阻滞型、异位型、预激综合征)等。

全科医师培训详细介绍

全科医师培训详细介绍

P18 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细则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的各类健康问题 . 疾病。

经过该专业培训出来的全科医师主要工作在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时间为3 年。

一、培训目标通过全科医学专科医师教育,培训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

二、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分3 个部分,即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习。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时间为3 个月,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的方式进行。

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26 个月。

在轮转期间,学员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的主要临床三级科室和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相关管理工作依照临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此外,在医院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与案例讨论等方式,学习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新进展知识。

同时每月安排1 天到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安排的教学活动。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时间为7 个月。

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社区培训基地安排经过师资培训合格的医师,实行一对一带教。

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的内容及时间分配:注: 每个月按22 天计算; 理论课学时按每天6 学时计算。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理论课学习(3 个月)本部分学习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培训相关课程(详见总则)和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的主要课程及学时分配详见下表。

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与细则(全科)

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与细则(全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㊁预防医学㊁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医学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不同年龄和性别㊁各个器官与系统㊁各类疾病及健康问题㊂一、培训目标为基层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㊁良好职业素养和大健康理念,掌握全科医学专业知识㊁基本技能及沟通合作技巧,能够在基层独立开展全科医疗工作,以人为中心㊁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㊁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㊁协调性㊁连续性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承担基层防控职责,具备六大核心胜任力的合格全科医师㊂把全科住院医师培养成强临床㊁懂公卫㊁识中医㊁能教学㊁晓研究㊁善管理㊁具备在城乡基层条件下独立行医及健康管理能力的全科医师㊂以独立承担全科工作为主线,开展分层递进的培养模式㊂第1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通过跟随指导医师门诊㊁管理病床㊁出诊等方式,系统学习全科医学核心问题的诊疗技能,重点掌握常见病㊁多发病诊治,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如服务内容㊁服务方式㊁沟通方法等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不断提高全科临床诊疗能力;参与指导医师在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工作㊂第2年,采取指导医师监督指导方式,使全科专业住院医师掌握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模式和接诊技巧等,横向拓展相关专业临床技能,奠定扎实的临床医疗工作基础;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工作㊂第3年,通过重点问题㊁疑难问题向指导医师请示㊁参与科研及低年资住院医师教学等方式,使全科专业住院医师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内容,具备全科48医生的独立接诊能力㊁团队服务与协调管理能力㊁基本教学与终身学习能力㊁科研素养和健康素养等;独立完成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健康管理工作㊂二、培训方法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法包括理论学习㊁全科医疗实践及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培训㊂(一)理论学习理论学习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时间安排可集中或分散在3年培训过程中完成,培训方法可采用集中面授㊁远程教学㊁系列讲座㊁专题讲座㊁临床案例讨论㊁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㊂(二)全科医疗实践全科医疗实践(以下简称全科实践)总计培训时间为10个月㊂由临床基地全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共同完成相关培训工作㊂每周应安排不少于4学时全科相关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学习形式包括接诊示范㊁全科教学查房㊁教学门诊㊁小讲课㊁病例点评㊁案例讨论㊁专题讲座㊁社区卫生调查及自学读书笔记等㊂轮转安排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开始,第1㊁2年采取临床基地的科室轮转与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实践相互穿插进行,第3年在基层实践基地连续实践完成全部培训㊂临床基地全科轮转时间为3个月(可分散或集中安排)㊂安排临床基地全科病房或全科门诊;病房轮转期间管理床位3~5张,同时参与临床基地全科门诊工作㊂基层实践基地轮转时间为7个月,其中全科(含中医㊁康复)5个月,预防保健科2个月,以门诊学习为主㊂基层实践基地因培训条件㊁师资及患者数量达不到培训要求时,可弹性安排在临床基地相应科室或由其他相关专业机构共同完成,但基层实践基地总轮转时间不得少于4个月,其中预防保健科不得少于1个月㊂(三)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其他临床科室轮转(以下简称 科室轮转 )培训时间总计为23个月㊂轮转地点为临床基地各相关科室㊂主要参加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㊂其他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不少于4学时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形式包括教学查房㊁教学门诊㊁小讲课㊁病例点评㊁案例讨论㊁专题讲座㊁相关学术会议㊁自学读书笔记等㊂少见病种㊁地方病㊁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㊁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㊂内科轮转时间总计为10个月,病房轮转安排在心内科㊁内分泌科㊁呼吸内科㊁消化内科等科室,病房轮转时间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2~3张;其余时间可选58 全科培训细则择内科其他科室,以门诊为主;病房轮转期间可穿插安排跟随指导医师的专家门诊或普通门诊㊂儿科轮转时间为2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2~3张;病房轮转期间可穿插安排跟随指导医师的专家门诊或普通门诊㊂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2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2~3张;病房轮转期间可穿插安排跟随指导医师专家门诊或普通门诊㊂传染科(含发热门诊)轮转时间为1个月,安排门诊或病房,病房轮转期间管理床位2~3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安排跟随指导医师的专家门诊或普通门诊㊂其他科室轮转安排在门诊完成㊂同时应确保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在门诊轮转期间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少于5人次㊂(四)其他各基地可根据本标准建议适当调整轮转顺序㊂原则上同一基地轮转计划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㊂培训第3年应安排3个月时间的选修㊂可根据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情况㊁基层工作的实际需求(如心电图㊁医学影像等)㊁当地疾病谱(如肿瘤㊁地方病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选择临床基地的相关科室(如传染科等)或基层实践基地轮转㊂轮转安排建议时间,见表1㊂表1 轮转安排建议表年度培训内容培训基地轮转科室培训地点时间分配(月)第1年全科实践基层实践基地全科门诊为主1临床基地全科病房或门诊1科室轮转临床基地内科(心血管内科㊁呼吸内科㊁消化内科㊁内分泌科)主要在病房㊁门诊补充8神经内科主要在病房㊁门诊补充2第2年全科实践基层实践基地中医科㊁康复科门诊1临床基地全科病房或门诊168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续 表)年度培训内容培训基地轮转科室培训地点时间分配(月)科室轮转临床基地内科(肾内科㊁血液科㊁风湿内科㊁肿瘤科等)门诊或病房2儿科主要在病房㊁门诊 补充2外科(普外科㊁泌尿外科㊁骨科)门诊2妇产科门诊1皮肤科门诊1五官科(眼科㊁耳鼻喉科)门诊1精神科门诊1第3年科室轮转临床基地传染科门诊1急诊内㊁外科门诊2全科实践临床基地全科病房或门诊1基层实践基地全科门诊为主3预防保健科门诊2选修科室临床基地或基层实践基地临床科室㊁影像科或基层实践基地门诊或病房3合计36三、培训内容和要求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㊁临床技能训练和基层医疗卫生实践㊂理论学习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主要包括:①医德医风㊁思想政治㊁医学人文;②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③有关法律㊁法规(具体见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推荐目录);④临床科研设计与方法;⑤临床专业相关理论及相关医学英语知识;⑥全科医学㊁社区卫生服务㊁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相关理论㊂78 全科培训细则第一部分 全科医疗实践通过在临床基地全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参加基本医疗卫生服务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居民健康管理实践,树立以人为中心㊁家庭为单位㊁社区为基础的观念,培训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性㊁综合性㊁协调性㊁人性化服务的能力,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居民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不断提升发现问题㊁解决问题及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的能力㊂(一)临床基地全科(3个月)1.轮转目的通过全科培训,系统学习全科医学基本理论㊁培养全科临床思维,并应用于基层常见病与多发病处理中㊂掌握病史采集㊁体格检查㊁病历书写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疾病治疗㊁随访管理等临床技能㊂2.基本要求(1)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理论①全科/家庭医学的主要概念与原则掌握:医学模式转变与健康观的理论,全科医学㊁全科医疗㊁全科医生概念;全科医学对个人㊁家庭和社区进行综合性㊁连续性㊁协调性一体化照顾的理论㊂熟悉:全科医生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㊂②全科医生临床思维与工作方式掌握:以人为中心㊁家庭为单位㊁社区为基础㊁预防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原则和内容㊂熟悉:生命周期各阶段主要健康问题的社区照顾㊂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㊁分类与分级㊁报告及处理原则㊂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㊂(2)症状学掌握:常见症状如发热㊁乏力㊁消瘦㊁肥胖㊁淋巴结肿大㊁头痛㊁头晕㊁眩晕㊁发绀㊁结膜充血㊁视力障碍㊁耳鸣㊁耳聋㊁口腔溃疡㊁牙痛㊁咽痛㊁咳嗽㊁嗅觉改变㊁胸闷㊁胸痛㊁胸腔积液㊁心悸㊁吞咽困难㊁呕吐㊁腹痛㊁黄疸㊁腹水㊁腹泻㊁便秘㊁血尿㊁蛋白尿㊁关节痛㊁水肿㊁贫血㊁腰腿痛等的病因分析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处理原则㊁生活方式指导;常见急危重症状如晕厥㊁意识障碍㊁咯血㊁呼吸困难㊁鼻出血㊁呕血与便血㊁尿潴留的紧急处理与急救措施㊁病因分析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进一步处理原则㊁生活方式指导㊂88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熟悉:其他症状的判别㊁初步处理与转诊;常见症状在特殊人群中的特点㊂(3)主要疾病①疾病早期与健康问题掌握:常见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处理原则㊁生活方式指导;常见健康问题的识别与干预㊂熟悉:生命周期各阶段常见健康问题与周期性健康体检建议㊂②基层常见病与多发病掌握:基层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处理原则㊁生活方式指导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包括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评价㊁筛检方法㊁防治原则㊁健康管理㊂熟悉:疑难病例的临床诊断思维模式,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与会诊的内容与方式㊂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工作内容㊂③合并多种疾病的临床情况掌握:合并多种疾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综合治疗㊂熟悉:多病共患时主要处理原则㊂了解:与各临床科室分工协作方式㊂临床基地全科轮转期间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见表2㊂表2 全科学习内容及例数要求学习内容最低例数常见症状30疾病早期与健康问题20基层常见病与多发病20合并多种疾病的临床情况20(4)基本技能要求,见表3㊂98 全科培训细则表3 全科基本技能要求基本技能名称最低例数掌握全科接诊流程训练20 多病共患案例分析20熟悉周期性健康体检(二)基层实践基地(7个月)1.全科医疗服务技能(5个月,含中医及康复1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①全科临床思维特点,逐步将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服务内容从疾病管理转变为健康管理㊂全科医疗接诊方式的特点,通过良好的沟通与居民建立和谐信任关系的技巧,逐步培养独立接诊能力㊁处理出诊时常见健康问题㊂②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㊂急危重症的识别与转诊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规范化管理,包括高血压㊁冠心病㊁脑血管病㊁糖尿病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㊁慢性肾疾病㊁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一㊁二㊁三级预防措施及基层管理方法;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10例㊂根据常态化传染病疫情防控需要,基于互联网服务模式开展全科诊疗工作的方法㊂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疾病筛查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初步处理原则,转诊的流程与注意事项,随访管理内容与方法㊂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家庭访视与家庭病床管理技能㊂培训期间每位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至少与10个家庭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该家庭中至少应包括老人㊁儿童㊁残疾人㊁妇女㊁慢性病人等中的两类人,对家庭进行评估并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及长期健康管理,对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家庭访视;协助管理家庭病床2张㊂⑤健康档案(S O A P )的书写与使用㊂培训期间每人至少完成10份个人健康档案(S O A P ),其中应包含基层常见健康问题如高血压㊁糖尿病㊁冠心病㊁脑血管病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㊁慢性肾疾病㊁肿瘤㊁骨关节病与骨质疏松症等,并能实行动态管理㊂家庭健康档案10份,并进行连续性管理㊂⑥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㊂肺结核的临床表现㊁检查方法㊁治疗原则和基本治疗药物,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肺结核患者转诊指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0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生服务规范“规范管理肺结核患者2例,包括服药督导㊁随访评估㊁分类干预㊁结案评估㊂⑦健康教育技能(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结合)㊂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健康教育常用方法及其特点;基于互联网服务开展健康知识传播的方法和技能㊂培训期间参与至少5个健康问题(可含网络健康教育课)的健康教育方案设计㊁实施㊁咨询㊁评价等活动,其中独立完成健康教育课ȡ2次,时间不少于20分钟㊁听众不少于15人㊂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用法㊁用量㊁常见的不良反应㊁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㊂合理用药原则㊂常用中成药的适应证㊁常见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事项㊂熟悉:①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脑血管病所致功能障碍㊁骨关节病及各种常见损伤等疾病的康复评定㊁康复的最佳时间㊁康复指征㊁转诊指征㊂②肿瘤㊁帕金森病㊁老年期痴呆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临床特点㊁治疗原则㊁预防措施及基层管理㊂③常用中医适宜技术;中医的饮食㊁养生常识㊂了解:①中医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的运用,中医诊断思维和治疗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临床常见症候的辨证施治方法㊂②常用物理因子治疗㊁作业治疗㊁言语治疗的方法和康复注意事项㊂(2)基本要求: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医疗服务主要技能要求,见表4㊂表4 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医疗服务主要技能要求主要技能名称最低例数接诊平均每日ȡ10人出诊平均每周ȡ2次健康档案的书写与使用10家庭访视10规范管理高血压10规范管理糖尿病10规范管理肺结核2健康教育课(可含网络课)5(独立健康教育课ȡ2次)管理家庭病床219 全科培训细则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主要内容㊂具体要求如下㊂①预防接种的对象与流程㊂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㊂②新生儿访视的内容和技巧;儿童体格检查操作技术(测量身高㊁体重㊁头围㊁胸围等),并能针对体检结果进行评价和指导㊂婴儿喂养指导和儿童营养咨询技术,辅助食品添加的顺序及原则㊂有关视力及听力筛查㊁牙防工作流程和口腔问题的健康教育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其他疫苗预防接种方法㊁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㊂儿童系统管理方法㊂完成新生儿访视及儿童智力发育测量㊁跟随指导医师完成儿童预防接种工作㊂③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和处理方法㊁传播途径及预防原则㊂④与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㊂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㊁治疗原则和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转诊指征㊂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程序㊁防疫原则㊂个人与群体防控措施㊁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机制等㊂熟悉:①疫苗管理与冷链管理㊂②各年龄儿童保健原则㊁具体措施及小儿保健组织机构㊂③妇女保健经期卫生及劳动保护;婚前检查及生育指导;孕期饮食㊁营养㊁起居环境㊁性生活㊁胎动自我监测和乳房护理;产褥期的产后访视㊁产褥期卫生㊁乳房护理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产后抑郁症筛检;孕产妇常见问题的指导;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与诊治㊁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证;妇女常见疾病(宫颈癌㊁乳腺癌)普查的意义和方法㊂④不同传播途径典型传染病的筛查原则㊁常见传染病的检测方法和基层用药原则,传染病病人基层随访管理方法㊂流行病学调查方法㊂⑤影响老年人功能减退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运动锻炼的积极作用与方式;老年家庭安全问题与老年营养的要求;生命质量的概念㊁内涵㊁测定方法㊂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包括随访评估㊁分类干预㊁监护人管理㊁社区及家庭康复的原则及方法㊂⑦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有关政策,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流程及特点,社区康复的实施与转介㊂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措施㊁处理原则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2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分级及相应的防控措施㊂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的内容㊂了解:①学校卫生㊁安全教育㊁性教育内容㊂②健康预期寿命的内涵和表达方法;老年人常见负性情绪及其表现特点;老年人心理问题及处理;老年口腔问题的健康教育;老年人分级护理的概念及护理需求的评估;临终关怀的概念,镇痛,心理与社会等方面的照顾原则㊂③残疾人心理特点及其需求㊁咨询与康复指导㊂④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相关统计学知识㊂(2)基本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技能要求,见表5㊂表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技能要求主要技能名称最低例数儿童预防接种10新生儿访视5儿童智力发育测查5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5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技能了解以下内容㊂①本地区和本机构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内容及管理程序㊂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团队合作的服务模式(尤其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团队建设的意义和方法㊂③人际沟通技巧,包括与患者㊁团队成员㊁基层管理者及社会工作者沟通技巧㊂④参与社区卫生诊断,建立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的意识㊂(三)外语㊁教学与科研要求全科医疗实践期间(临床基地全科或基层实践基地),熟悉本专业主要外语词汇;有条件的可以协助临床教学工作(理论课㊁病例讨论等)2次,参与相关科研工作1次㊂39 全科培训细则第二部分 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一)内科(10个月)1.轮转目的(1)通过内科培训,系统学习内科常见病㊁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㊁体格检查㊁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及心电图检查等必要的诊疗技术;培养缜密的临床思维;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㊁治疗,急危重症的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专科治疗后的社区照顾与随访;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培养独立接诊及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㊂(2)内科学习结束时,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应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及时识别急危重症并给予正确的急救与转诊㊂2.基本要求(1)症状学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㊁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发热㊁头痛㊁头晕㊁眩晕㊁晕厥㊁意识障碍㊁咳嗽㊁咯血㊁呼吸困难㊁胸腔积液㊁胸痛㊁心悸㊁吞咽困难㊁腹痛㊁腹胀㊁黄疸㊁呕吐㊁腹水㊁腹泻㊁便秘㊁呕血与便血㊁腹部肿块㊁血尿㊁蛋白尿㊁水肿㊁贫血㊁关节痛㊁淋巴结肿大㊁消瘦㊁肥胖㊂(2)主要疾病①心血管系统疾病a .高血压掌握: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㊁分型,高血压的分级及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的急㊁慢性并发症,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高血压一㊁二㊁三级预防原则,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㊂熟悉:高血压诊断及治疗进展㊂了解:高血压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㊂b .冠心病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㊁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㊁稳定期的治疗㊁急性期的处理及转诊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㊁心电图特征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㊁处理原则与院前急救处理㊁转诊指征及注意事项,介入治疗后基层照顾与随访,冠心病一㊁二㊁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㊂熟悉: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㊂了解: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型;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4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应证㊂c .心力衰竭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㊁分型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心功能分级,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转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㊁适应证㊁禁忌证,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心力衰竭的预防原则,慢性心力衰竭的基层管理与康复㊂熟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㊁诱发因素㊂d .心律失常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㊁心电图诊断及处理原则,高危心律失常的识别㊁急诊处理及转诊㊁介入治疗后基层照顾与随访㊂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㊁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㊂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㊁血流动力学改变,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证及术后注意事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㊂②呼吸系统疾病a .上呼吸道感染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㊁诊断及处理原则,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㊂熟悉:上呼吸道症状的鉴别诊断㊂了解: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㊂b .支气管哮喘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治疗原则,重症哮喘的诱因及临床表现㊁急救原则,缓解期基层防治与康复措施㊂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㊁流行病学特点㊂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峰流速仪和呼吸机的使用㊂c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㊁临床表现㊁分型㊁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一㊁二㊁三级预防原则与康复措施㊂熟悉:肺功能测定方法及结果判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方法㊂了解: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㊁流行病学特点㊂d .肺炎掌握:肺炎的病因㊁临床表现与诊断,常见肺炎的鉴别和治疗原则,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㊂熟悉:肺炎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㊂e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掌握: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㊁分型㊁常见病因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㊂59 全科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一、培训目标和背景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提升,对住院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住院医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规范化培训已经成为必要的举措。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旨在通过系统和全面的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专业知识和医疗行为规范,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培训内容和要求1.临床技能培训: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2.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相关医学科学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的学习。

3.医疗行为规范培训:培养住院医师的医德医风,包括尊重患者权益、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能力、医疗纪律等方面的培训。

4.学术研究培训:提供住院医师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和培训,鼓励住院医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1.系统培训:住院医师需要参加相关专业的系统培训,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

2.师承培训:住院医师需要由资深医师担任导师,进行师徒制的培训。

导师将对住院医师进行指导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评估。

3.医院轮岗:住院医师需要在不同医院和科室轮岗,以获得更广泛的临床经验和培训机会。

4.培训时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长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培训阶段进行安排,一般为3-5年。

四、考核和评估1.学术考核:住院医师需要参加学术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考核。

2.培训评估:导师将对住院医师的培训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临床技能、专业知识和医疗行为规范等方面。

3.患者评价:患者可以对住院医师的服务进行评价,并提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4.培训总结和反馈:住院医师需要进行培训总结和反馈,包括自我评价和导师的评价,并进行个人发展规划。

五、培训管理和机构责任1.培训管理:医院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资源的配置、培训过程的监管和评估等工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指为了培养和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和专业素养而制定的一系列培训和管理规定。

该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模式和评估体系,确保住院医师在各个学科和临床环境下都能够胜任临床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1.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的目标是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医学知识和专业素养。

培训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住院医师的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相一致。

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要求进行规划。

包括临床技能培训、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学习、学科培训和研究等。

培训内容要与住院医师的职业需求相匹配,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

3.培训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案例研讨、讲座、演示等。

同时,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例如远程教育、虚拟仿真等,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效果。

4.培训周期:培训周期应根据住院医师的职业发展需求进行确定。

可以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高级培训等不同阶段。

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逐步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和专业能力。

5.培训导师:培训导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起着重要作用。

导师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并能够指导和评估住院医师的学习和工作。

同时,应加强导师的培训和评估机制,提高导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

6.培训评估: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对住院医师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可以包括笔试、临床技能考核、病例分析、科研成果等。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住院医师职称晋升和培训合格证书的重要依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医疗服务的效率。

需要医院和相关机构共同参与,加强培训管理和监督,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质量。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一、培训背景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责任,需要具备全面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为了提升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规范化的培训成为必要的举措。

本文档旨在规范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的培训内容和标准,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

二、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对各种疾病的基本认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对各种疾病的基本认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临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体格检查技巧、常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常见病例的处理等。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全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体格检查技巧、常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常见病例的处理等。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全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

3.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训:全科医生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配合和沟通,因此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内容包括有效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训:全科医生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配合和沟通,因此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内容包括有效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4. 医疗管理与健康教育培训:全科医生除了提供医疗服务外,还需要参与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管理知识、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策略等。

医疗管理与健康教育培训:全科医生除了提供医疗服务外,还需要参与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管理知识、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策略等。

三、培训标准1. 培训时间: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期限为一年,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期限为一年,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P18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细则

P18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细则

P18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全科医学教育,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基地认定第二条:医疗机构、医学院校等可向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认定申请。

第三条: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1.拥有一定规模的普通医学科室,包括内、外、妇产、儿科等科别,并有确定的全科医学科室。

2.具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条件。

3.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综合实力和医疗服务质量应达到一定标准。

4.有较高水平的临床医师和指导教师,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全科医师和培训经验丰富的专家。

第四条: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认定程序:1.基地建立申请:医疗机构、医学院校提交建立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申请材料,包括建设规划、人员配置、设备情况和培训计划等。

2.评审组成立:相关管理部门成立评审组,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3.现场考察:评审组对申请基地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实际情况。

4.综合评审:评审组综合考察和评审结果,形成评审报告。

5.审批结果:相关管理部门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认定为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并进行公示。

第三章:基地建设第五条: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应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条件,具备以下设施和条件:1.教学楼:拥有舒适的教室、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室等教学场所。

2.实验室:有全科医学实验室和模拟病房,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模拟病例训练。

3.图书资料:拥有完备的医学文献和参考书籍,供学生借阅和查询。

4.学术会堂:用于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和讲座等活动。

第六条: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应有完善的师资队伍,包括临床医师和指导教师。

第七条: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应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内容和考核要求,并定期进行培训总结和评估。

第四章:基地管理第八条: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应设立管理机构,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组织。

第九条:基地管理机构应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培训要求、师生管理、考核标准和纪律处分等。

全科医生培训细则

全科医生培训细则

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的要求,为做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制定本培训标准。

总则一、培训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拟在或已经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目标(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愿意在农村基层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二)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有全科医学理念,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公共卫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具有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能力、预防保健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和农村社区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三、培训年限和方式(一)培训年限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年限为2年(共104周)。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训年限,但原则上不超过1年。

具体时间安排。

临床培训82周,安排在认定的临床培养基地进行;基层实践16周,安排在认定的基层实践基地进行;理论和综合素质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理论授课2周,临床、基层实践和人文等综合素质课程穿插在临床培训、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试考核与结业1周,机动3周(基地可结合本地特点自行安排,如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强化训练或由学员自选科室学习等)。

(二)培训方式1.培训须在省级有关部门认定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培养基地由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为主)和基层实践基地(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成;培训过程中综合素质和职业相关能力培养的课程可由有关高等医学院校承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一、内科系统1、【心血管内科】第一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一)掌握内容1.必须掌握的疾病心律失常:分类、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含心电图诊断)、各类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高血压(原发性,继发性),高血压危象。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诊断和治疗。

冠心病分型、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药物、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心肌梗塞:临床表现、诊断(临床心电图、酶学)、治疗、介入治疗、非介入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

2.必须掌握与心血管专业相关的辅助检查熟悉操作心电图机,阅读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并作出心电图诊断。

掌握胸片读片方法,对心内科常见病:风心、高心、心衰、心包炎的X-片作出诊断。

能正确理解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24H动态血压、平板运动试验、心肌显像报告及理解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二)熟悉内容常见瓣膜病、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肺复苏、晕厥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了解内容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电复律术;心包穿刺;心脏起博;射频消融术;冠脉造影、扩张、支架术。

第二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1.在前3年第一阶段轮转中掌握的病种应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并要掌握这些疾病的新进展。

2.在第一阶段轮转中熟悉的内容在本阶段应转为掌握内容。

3.在第一阶段轮转中了解的内容应转为熟悉内容。

4.在相应心血管专业小组轮转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地参与或在现场观摩介入性诊疗技术操作,以了解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经过、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5.积极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病案讨论、教学查房、重视基本技能规范操作的实践。

6.能熟练阅读心动超声波的报告,熟知其临床意义。

7.熟练阅读正常和异常心电图和较疑难的心电图:如房室肥大、心肌梗死(各期)、电解质紊乱、各类心律失常(阻滞型、异位型、预激综合征)等。

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师规培

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师规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全科培训细则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整合目前的生物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合格的全科医师应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医疗保健提供者、保健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康倡导者及健康资源管理者。

一、培训目标主要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师。

二、培训年限和方式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培训,具体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表1轮转科室及时间注:各培训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订轮转计划。

随着基层实践基地的健全,根据实际情况,有关地区可逐步探索适当延长基层实践培训的时间。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培训对象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

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内科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

P18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细则

P18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细则

P18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细则为了推动全科医学科的培训发展,提高我国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制定了P18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细则,以规范全科医学科培训工作,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

本细则适用于具备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资格的医疗机构。

一、培训基地的条件和要求1.培训基地应为三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具备群众就诊能力强、科室设置合理、设备齐全等基本条件。

2.培训基地应有完善的全科医学科组织机构和合理的人员编制,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等。

3.培训基地应具备一定数量的全科床位,并设有全科门诊,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4.培训基地应具备教学研究条件,包括教室、图书资料、电子教具等。

二、培训内容和要求1.培训基地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全科医学科培训大纲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医学伦理、沟通技巧等。

2.培训基地应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培训目标和内容,并根据住院医师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培训。

3.培训基地应安排全科医学科指导教师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指导,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交流讨论,提高培训质量。

4.培训基地应组织住院医师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病例讨论会等,提升其学术水平和临床能力。

5.培训基地应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为住院医师提供学习机会和平台,使其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职业素养。

三、培训质量和考核1.培训基地应建立住院医师培训档案,记录住院医师的培训情况和成绩,进行定期评估。

2.培训基地应定期组织培训机构评估,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和合规性。

3.培训基地应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住院医师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临床能力评估等,考核结果作为住院医师毕业的重要依据。

四、师徒传承和培训机制1.培训基地应优先培养全科医学科指导教师,建立师徒制度,实现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承。

2.培训基地应加强住院医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学习氛围和团队精神。

3.培训基地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通过定期轮转、培训交流等方式,使住院医师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做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制定本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师。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

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二)基层实践培训。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等技能训练。

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注:各培训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定轮转计划。

三、培养内容和要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和临床技能培训。

理论培训内容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主要包括①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②有关法律、法规(具体见附表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推荐目录);③临床科研设计与方法;④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⑤临床专业相关理论。

时间安排可集中或分散在3年培养过程中完成。

可采用集中面授、远程教学、临床医学系列讲座、专题讲座、临床案例讨论、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理论和临床技能培训内容详见各科室轮转具体要求。

(一)内科(11个月) 1.轮转目的(1)通过内科培训,系统学习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及心电图检查等必要的诊疗技术;培养缜密的临床思维;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以及专科治疗后的社区照顾与随访。

(2)内科学习结束时,学员应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识别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并能给予正确的急救与转诊。

2.基本要求阶 段 轮转科室 时间分配(月)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合计27个月)内科 11 神经内科 2 儿科 2 外科 2 妇产科 1 急诊医学科 3 皮肤科 1 眼科 0.5 耳鼻咽喉科 0.5 传染科 1 精神科 1 康复医学科 1 中医科1 基层实践培训基层实践基地 6 合计33(1)症状学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发热、头痛、胸痛、心悸、腹痛、头晕、晕厥、意识障碍、咳嗽、咯血、黄疸、呕吐、腹泻、便秘、血尿、蛋白尿、呕血与便血、水肿(浆膜腔积液)、贫血、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消瘦、肥胖。

(2)主要疾病1)心血管系统①高血压掌握: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型,高血压的分级及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的急、慢性并发症;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高血压一、二、三级预防原则;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熟悉: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了解:高血压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

②冠心病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期的处理及转诊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心电图特征、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院前急诊处理,转诊指征及注意事项;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冠心病一、二、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

熟悉: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治疗。

了解: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型;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症。

③充血性心力衰竭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转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心力衰竭的预防原则及康复。

熟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发因素。

④心律失常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低危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高危心律失常的识别、急诊处理及转诊、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

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症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呼吸系统①上呼吸道感染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用药原则;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熟悉:上呼吸道症状的鉴别诊断。

了解: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②支气管哮喘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重症哮喘的诱因及临床表现、急救原则;缓解期社区防治。

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峰流速仪和呼吸机的使用。

③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三级预防措施与康复。

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社区预防管理及家庭氧疗方法。

④肺炎掌握: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常见肺炎的鉴别和治疗原则;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熟悉: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⑤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掌握: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型、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熟悉:睡眠呼吸监测(多导睡眠图);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防治原则;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机的操作和使用。

了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⑥急性肺梗死掌握:急性肺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急诊处理原则。

熟悉:急性肺梗死的防治原则。

了解:急性肺梗死的发病机制。

3)消化系统①慢性胃炎掌握:慢性胃炎的分型及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常用治疗方法。

②消化性溃疡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处理及转诊措施。

熟悉: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及处理,溃疡病的手术治疗指征。

了解: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检查前的准备。

③急、慢性腹泻掌握:急、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常规治疗、特殊性治疗和预防原则。

熟悉:感染和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的鉴别诊断;肠道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消毒处理措施。

了解:结肠镜检、钡灌肠的适应症及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④胃食管反流病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

⑤肝硬化掌握:肝硬化的病因、肝功能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防。

熟悉:肝硬化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治疗要点。

4)泌尿系统①泌尿系统感染掌握: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常规治疗及预防措施。

②肾小球病掌握: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预防原则。

熟悉: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急、慢性肾炎并发症的处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性肾硬化)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③慢性肾功能不全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及早期筛查。

熟悉:非透析疗法;腹膜透析的适应症及实施步骤。

了解:血液透析的适应症。

5)内分泌及代谢系统①糖尿病掌握:糖尿病的分型与诊断标准,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诱发因素、诊断及救治措施、转诊指征;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熟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了解:糖尿病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

②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掌握: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分类;血脂异常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标准;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方法。

熟悉:血脂异常治疗进展。

了解: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及其代谢。

③痛风掌握:痛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了解: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④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甲状腺危象诱因及临床表现。

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实验室检查。

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学、分类;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

⑤甲状腺功能减退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

6)风湿性疾病①系统性红斑狼疮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熟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检查指标、疾病活动度的判定、药物治疗及其预后。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诱发因素。

②类风湿关节炎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康复。

熟悉: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7)血液系统①贫血掌握: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和筛查方法。

了解: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②出血性疾病掌握: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③急、慢性白血病熟悉: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急、慢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药物治疗原则。

8)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掌握:常见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的诊治(骨质疏松、跌倒、前列腺增生、痴呆、尿失禁、便秘等);老年人患病的特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了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及老年人药物耐受性和组织感受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老年人心理与沟通。

9)各系统常见肿瘤掌握:各系统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方法。

熟悉:各系统常见肿瘤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康复。

了解:各系统常见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

10)地方病熟悉:当地常见地方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地方病监测和防治措施。

内科轮转期间学习病种及其例数要求,见表2。

表2 内科学习病种和例数要求病种最低例数(1)心血管系统①高血压10②冠心病 5③充血性心力衰竭 515④常见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2)呼吸系统①呼吸道感染 5②支气管哮喘 5③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④肺炎 5⑤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2⑥急性肺梗死 2(3)消化系统①慢性胃炎 5②消化性溃疡 5③急、慢性腹泻 2④胃食管反流病 2⑤肝硬化 2(4)泌尿系统①泌尿系统感染10②肾小球肾病10③慢性肾功能不全 5病种最低例数(5)内分泌及代谢系统①糖尿病10②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5③痛风 2④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 2 (6)风湿性疾病①系统性红斑狼疮 2②类风湿关节炎 2 (7)血液系统①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 5②出血性疾病 2③急、慢性白血病5 (8)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包括骨质疏松、跌倒、前列腺增生、痴呆、尿失禁、便秘等)(9)各系统常见肿瘤 5 (10)地方病根据各地要求(3)基本技能要求:见表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