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2反证法教案
反证法-北师大版选修2-2教案
反证法-北师大版选修2-2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反证法的概念及其基本思想。
2.掌握反证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反证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反证法的概念和基本思想反证法是一种推理方法,它是在假设与原论题相反的结论为真的前提下,证明假设是错误的,从而证明原命题为真的方法。
反证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一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命题所对应的任何反命题都是错误的,即如果反命题成立,则原命题必为假。
2. 反证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反证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对原论题进行推定,即假设所证明的结论为假。
第二步:在推定的前提下,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发现与推定的结论不符的一些事实或规律。
第三步:根据前两步的结果,推翻假设的结论,证明原论题的论证是正确的。
3. 反证法的应用举例反证法可以运用到各种不同领域的问题中,如数学、哲学、物理等。
以下举例说明反证法的应用:(1)数学比如用反证法证明勾股定理:设有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
如果假设勾股定理不成立,即c2≠a2+b2,那么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之一:c2>a2+b2或c2<a2+b^2。
经过推理可得出结论,这两种情况都是不成立的,说明假设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正确的。
(2)哲学比如用反证法证明存在的必要性:假设不存在某一事物B,那么与这个事物相关的一系列因果关系也将不存在,导致整个世界都会发生变化。
但是,事实上这个世界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说明假设不成立,从而证明存在的必要性是成立的。
(3)物理比如用反证法证明相对论时空间的变化与物理定理的一致性:如果假设时空间的变化对物理定理没有影响,那么在不同的参考系中,物理现象的规律将会发生改变,这与实验观测结果是不符的,因此假设不成立,从而证明了时空间的变化对物理定律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给学生讲解反证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反证法,帮助他们理解反证法的基本原理。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选修2-2 反证法 学案
反证法[学习目标] 1.了解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方法.2.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会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知识点一间接证明不是直接从原命题的条件逐步推得命题成立,像这种不是直接证明的方法通常称为间接证明.常见的间接证明的方法是反证法.知识点二反证法1.反证法定义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2.反证法常见的矛盾类型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等.3.反证法中常用的“结论词”与“反设词”如下:思考(1)有人说反证法就是通过证明逆否命题来证明原命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反证法主要适用于什么情形?答案(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反证法是先否定命题,然后再证明命题的否定是错误的,从而肯定原命题正确,不是通过逆否命题证题.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是对立的,原命题正确,其命题的否定一定不对.(2)要证的结论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不明显,直接由条件推出结论的线索不够清晰;如果从正面证明,需要分成多种情形进行分类讨论,而从反面进行证明,只要研究一种或很少的几种情形.题型一用反证法证明结论否定的问题例1如图所示,AB,CD为圆的两条相交弦,且不全为直径,求证:AB,CD不能互相平分.证明连接AC,CB,BD,DA,假设AB,CD互相平分,则四边形ACBD为平行四边形,∴∠ACB=∠ADB,∠CAD=∠CBD.∵四边形ACBD为圆的内接四边形,∴∠ACB+∠ADB=180°,∠CAD+∠CBD=180°,∴∠ACB=90°,∠CAD=90°,∴对角线AB,CD均为圆的直径,与已知条件矛盾,∴AB,CD不能互相平分.反思与感悟对于结论否定型命题,正面证明需要考虑的情况很多,过程烦琐且容易遗漏,故可以考虑采用反证法.一般当题目中含有“不可能”“都不”“没有”等否定性词语时,宜采用反证法证明.跟踪训练1已知正整数a,b,c满足a2+b2=c2.求证a,b,c不可能都是奇数.证明假设a,b,c都是奇数,则a2,b2,c2都是奇数.左边=奇数+奇数=偶数,右边=奇数,得偶数=奇数,矛盾.∴假设不成立,∴a,b,c不可能都是奇数.题型二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问题例2用反证法证明:过已知直线a外一点A只有一条直线b与已知直线a平行.证明假设过点A还有一条直线b′与已知直线a平行,即b∩b′=A,b′∥a,又b∥a,由平行公理知b′∥b.这与b∩b′=A矛盾,故假设错误,所以过已知直线a外一点A只有一条直线b与已知直线a平行.反思与感悟证明“唯一性”问题的方法:“唯一性”包含“有一个”和“除了这个没有另外一个”两层意思.证明后一层意思时,采用直接证法往往会相当困难,因此一般情况下都采用间接证法,即用反证法(假设“有另外一个”,推出矛盾)或同一法(假设“有另外一个”,推出它就是“已知那一个”)证明,而用反证法比用同一法更方便.跟踪训练2求证:过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已知:平面α和一点P.求证:过点P与α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证明如图所示,不论点P在α内还是在α外,设P A⊥α,垂足为A(或P).假设过点P不止有一条直线与α垂直,如还有另一条直线PB⊥α,设P A,PB确定的平面为β,且α∩β=a,于是在平面β内过点P有两条直线P A,PB垂直于a,这与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矛盾,∴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题型三用反证法证明结论中含有“至多”“至少”“都”等词语的问题例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函数f(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那么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多有一个实数根.(不考虑重根)证明假设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少有两个实数根,设α,β为它的两个实数根,则f(α)=f(β)=0.因为α≠β,不妨设α<β,又因为函数f(x)在[a,b]上是增函数,所以f(α)<f(β),这与f(α)=f(β)=0矛盾,所以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多有一个实数根.反思与感悟用反证法证明“至少”“至多”型命题,否定结论时,需弄清楚结论的否定是什么,以免出现错误.还应仔细体会“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等表达的意义.跟踪训练3 若x ,y 都是正实数,且x +y >2,求证:1+x y <2与1+yx <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证明 假设1+x y <2和1+yx <2都不成立,则有1+x y ≥2和1+yx ≥2同时成立.∵x >0且y >0,∴1+x ≥2y ,且1+y ≥2x , 两式相加,得2+x +y ≥2x +2y ,∴x +y ≤2,这与已知条件x +y >2相矛盾, ∴1+x y <2与1+y x<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因反证法中的反设不当致误例4 用反证法证明:若a >b >0,则a >b . 错解 假设a >b 不成立,则a <b . 若a <b ,则a <b ,与已知a >b 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结论a >b 成立. 错因分析a >b 的否定应为a ≤b ,即“大于”的否定是“小于或等于”.同理,“小于”的否定是“大于或等于”,不能漏掉“等于”.因此在用反证法证题时,一定要正确地找出结论的否定,不能犯否定不全的错误. 正解 假设a >b 不成立,则a ≤b . 若a <b ,则a <b ,与已知a >b 矛盾; 若a =b ,则a =b ,与已知a >b 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a >b 成立.防范措施 在利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往往要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而问题结论的反面一定要全面,漏掉任何一种情况,证明都是不正确的.1.证明“在△ABC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第一步应假设()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直角或钝角B.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直角或钝角C.三角形中没有直角或钝角D.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直角或钝角答案B2.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有一个内角小于60°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C.有一个内角大于60°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答案B3.“a<b”的反面应是()A.a≠bB.a>bC.a=bD.a=b或a>b答案D4.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A.a不垂直于cB.a,b都不垂直于cC.a⊥bD.a与b相交答案D5.已知a是整数,a2是偶数,求证a也是偶数.证明(反证法)假设a不是偶数,即a是奇数.设a=2n+1(n∈Z),则a2=4n2+4n+1.∵4(n2+n)是偶数,∴4n2+4n+1是奇数,这与已知a2是偶数矛盾.由上述矛盾可知,a一定是偶数.1.反证法的证题步骤:①反设;②推理归谬;③存真,即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2.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必须先否定结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当结论的反面呈现多样性时,必须罗列出各种可能性结论,缺少任何一种可能,反证都是不完全的.(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推理,就不是反证法.(3) 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事实矛盾等,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一、选择题1.实数a,b,c满足a+b+c=0,则正确的说法是()A.a,b,c都是0B.a,b,c都不为0C.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D.a,b,c不可能均为正数答案D2.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①与已知条件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④与事实矛盾.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3.已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平行于直线a,那么c与b的位置关系为()A.一定是异面直线B.一定是相交直线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答案C解析假设c∥b,而由c∥a,可得a∥b,这与a,b异面矛盾,故c与b不可能是平行直线.故应选C.4.有下列叙述:①“a>b”的反面是“a<b”;②“x=y”的反面是“x>y或x<y”;③“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的反面是“三角形没有钝角”.其中正确的叙述有()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解析①错:应为a≤b;②对;③错:应为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或在三角形的边上;④错:应为三角形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的钝角.5.命题“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结论的否定是()A.有两个内角是直角B.有三个内角是直角C.至少有两个内角是直角D.没有一个内角是直角6.若方程x 2+(a -1)x +a 2=0,x 2+2ax -2a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2]∪[-1,+∞)B.[-2,1]C.(-∞,1]∪[2,+∞)D.[-2,-1]答案 A解析 若方程x 2+(a -1)x +a 2=0有实根,则(a -1)2-4a 2≥0,∴-1≤a ≤13.若方程x 2+2ax-2a =0有实根,则4a 2+8a ≥0,∴a ≤-2或a ≥0.∴当两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有实根时,-1≤a ≤13或a ≤-2或a ≥0,即a ≤-2或a ≥-1.二、填空题7.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有三个步骤:①∠A +∠B +∠C =90°+90°+∠C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故假设错误. 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③假设△ABC 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A =90°,∠B =90°. 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③①②8.某同学准备用反证法证明如下问题:函数f (x )在[0,1]上有意义,且f (0)=f (1),如果对于任意不同的x 1,x 2∈[0,1],都有|f (x 1)-f (x 2)|<|x 1-x 2|,求证:|f (x 1)-f (x 2)|<12.那么它的反设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x 1,x 2∈[0,1],使得|f (x 1)-f (x 2)|<|x 1-x 2|且|f (x 1)-f (x 2)|≥12.9.“任何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的否定应是________. 答案 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解析 “任何三角形”的否定是“存在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的否定是“最多有一个”.10.有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是乙或丙获奖.”乙说:“甲、丙都未获奖.”丙说:“我获奖了.”丁说:“是乙获奖.”四位歌手的话只有两句是对的,则获奖的歌手是________. 答案 丙解析 若甲获奖,则甲、乙、丙、丁说的话都是错的,同理可推知乙、丙、丁获奖的情况,最后可知获奖的歌手是丙.11.如图所示,设SA ,SB 是圆锥的两条母线,O 是底面圆心,C 是SB 上一点,求证:AC 与平面SOB 不垂直.证明 连接AB ,假设AC ⊥平面SOB .∵直线SO 在平面SOB 内, ∴AC ⊥SO . ∵SO ⊥底面圆O , ∴SO ⊥AB , ∴SO ⊥平面SAB , ∴平面SAB ∥底面圆O .这显然出现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AC 与平面SOB 不垂直.12.已知直线ax -y =1与曲线x 2-2y 2=1相交于P ,Q 两点,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以PQ 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O ?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不存在.理由如下:假设存在实数a ,使得以PQ 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O ,则OP ⊥OQ .设P (x 1,y 1),Q (x 2,y 2).由⎩⎪⎨⎪⎧ax -y =1,x 2-2y 2=1,消去y ,整理得(1-2a 2)x 2+4ax -3=0,∴x 1+x 2=-4a1-2a 2,x 1x 2=-31-2a 2.∵x 1x 2+y 1y 2=0,∴x 1x 2+(ax 1-1)(ax 2-1)=0, ∴(1+a 2)x 1x 2-a (x 1+x 2)+1=0,即(1+a 2)·-31-2a 2-a ·-4a1-2a 2+1=0,∴a 2=-2,这是不可能的.故不存在满足题设条件的实数a .13.已知a ,b ,c ∈(0,1),求证(1-a )b ,(1-b )c ,(1-c )a 不可能都大于14.证明 假设三个式子同时大于14,即(1-a )b >14,(1-b )c >14,(1-c )a >14,三式相乘得(1-a )a ·(1-b )b ·(1-c )c >143,①又因为0<a <1,所以0<a (1-a )≤⎝⎛⎭⎪⎫a +1-a 22=14.同理0<b (1-b )≤14,0<c (1-c )≤14,所以(1-a )a ·(1-b )b ·(1-c )c ≤143,②①与②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原命题成立.。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2.2.2反证法-教案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2 反证法【提出问题】对于一个命题,如果直接证明比较困难,这时我们可以通过间接证明的方法来解决。
那么间接的证明方法有哪些呢?【获得新知】一般地,由证明p⇒q转向证明:¬q⇒r⇒…⇒t.t与假设矛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从而判定¬q为假,推出q为真的方法,叫做反证法.反证法不是直接去证明结论,而是先否定结论,再否定结论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肯定结论的真实性。
【概念领悟】①反证法证明过程中推出的“矛盾”:(1)与假设矛盾;(2)与公理、定理、公式、定义或已被证明了的结论矛盾;(3)与公认的简单事实矛盾.②反证法的证明步骤:(1)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2)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设;(3)由假设出发,应用演绎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4)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做的假定不真,于是原结论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命题为真.【经典例题】例1 设0 < a , b , c < 1,求证:(1 - a )b , (1 - b )c , (1 - c )a ,不可能同时大于41 证:假设(1 - a )b >41, (1 - b )c >41, (1 - c )a >41, 则三式相乘: (1 - a )b •(1 - b )c •(1 - c )a >641 又∵0 < a , b , c < 1 ∴412)1()1(02=⎥⎦⎤⎢⎣⎡+-≤-<a a a a 同理,0<(1−b )b ≤[(1−b )+b 2]2=14 0<(1−c )c ≤[(1−c )+c 2]2=14三式相乘,得(1 - a )b •(1 - b )c •(1 - c )a ≤641 这就与前式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所以(1 - a )b , (1 - b )c , (1 - c )a ,不可能同时大于41 【规律技巧】对于结论中含有“不可能”、“至多”、“至少”等词语的命题,如果直接从条件推证证明方向不明确且分类情况很复杂,这样的证明常采用反证法.。
1[1].3反证法 教案(北师大版选修2-2)
§3 反证法(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发现间接证明的方法——反证法,探索反证法原理;(2)掌握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及利用反证法证明相关的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命题的证明及探究,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揭示反证法本质特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具体数学命题的证明方法的探究学习,经历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体会“正难则反”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2)通过本节学习和运用实践,体会反证法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认识世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难点:对反证法思考过程和特点的概括.教学时应根据具体问题的分析与探究,揭示何时考虑用反证法解决问题,并通过对不同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揭示反证法的思维特点及理论支持,归纳反证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从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对反证法有所接触.反证法的逻辑规则并不复杂,但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反证法的应用需要逆向思维.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反证法适用于什么情形;二是反证法的理论依据;三是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已知a是整数,2能整除a2,求证:2能整除a.⇒学生探究、自主解决:通过学生运用综合法、分析法等尝试以及师生交流,揭示问题从正面解决的困难.⇒通过引导学生对结论的分析,尝试证明结论的反面不正确,从而得出结论正确.即反证法.⇒通过例1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反证法的一般步骤.⇒通过例2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提高对“结论”的分析能力,能正确的反设结论.⇒通过例3及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证法证明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小结,整体认识反证法原理和应用步骤.⇒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问题导思】著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颗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棵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1.王戎的论述运用了什么推理思想? 【提示】实质运用了反证法的思想.2.反证法解题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否定结论,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原结论正确.1.反证法的概念在证明数学命题时,要证明的结论要么正确,要么错误,二者必居其一. 我们可以先假定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在这个前提下,若推出的结果与定义、公理、定理相矛盾,或与命题中的已知条件相矛盾,或与假定相矛盾,从而说明命题结论的反面不可能成立,由此断定命题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 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2.反证法证题步骤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求证:f (x )=0无整数根.【思路探究】 此题为否定形式的命题,直接证明很困难,可选用反证法,证题的关键是根据f (0),f (1)均为奇数,分析出a ,b ,c 的奇偶情况,并应用之.【自主解答】 假设f (x )=0有整数根n ,则an 2+bn +c =0(n ∈Z),而f (0),f (1)均为奇数,即c 为奇数,a +b 为偶数,则an 2+bn =-c 为奇数,即n (an +b )为奇数.∴n ,an +b 均为奇数,又a +b 为偶数,∴an -a 为奇数,即a (n -1)为奇数,∴n -1为奇数,这与n 为奇数矛盾.∴f (x )=0无整数根.1.对某些结论为肯定形式或者否定形式的命题的证明,从正面突破困难时,可用反证法.通过反设将肯定命题转化为否定命题或将否定命题转化为肯定命题,然后用转化后的命题作为条件进行推理,推出矛盾,从而达到证题的目的.2.求证:2,3,5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证明】 假设2,3,5成等差数列,则 23=2+ 5.所以(23)2=(2+5)2,化简得 5=210,从而52=(210)2, 即25=40,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假设不成立.从而,2,3,5不可能成等差数列.2+2cx +a和y =cx 2+2ax +b 确定的三条抛物线至少有一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思路探究】 假设三条抛物线都不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演绎推理,利用Δ≤0得出矛盾→原命题得证【自主解答】 假设题设中的函数确定的三条抛物线都不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由y =ax 2+2bx +c , y =bx 2+2cx +a , y =cx 2+2ax +b ,得Δ1=(2b )2-4ac ≤0, 且Δ2=(2c )2-4ab ≤0, 且Δ3=(2a )2-4bc ≤0. 同向不等式求和得:4b 2+4c 2+4a 2-4ac -4ab -4bc ≤0. ∴2a 2+2b 2+2c 2-2ab -2bc -2ac ≤0. ∴(a -b )2+(b -c )2+(a -c )2≤0. ∴a =b =c .这与题设a ,b ,c 互不相等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从而命题得证.1.写出结论的正确反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反证法证明“至少”“至多”型命题,否定结论时,需弄清楚结论的否定是什么,以免出现错误.需仔细体会“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等表达的意义.若下列三个方程:x 2+4ax -4a +3=0,x 2+(a -1)x +a 2=0,x 2+2ax -2a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求a 的取值范围.【解】 若三个方程都无实根,根据⎩⎪⎨⎪⎧Δ1=(4a )2-4(-4a +3)<0,Δ2=(a -1)2-4a 2<0,Δ3=(2a )2-4(-2a )<0,解得⎩⎪⎨⎪⎧-32<a <12,a <-1或a >13,-2<a <0,∴-32<a <-1.则满足题目要求a 的取值范围是{a |a ≤-3或a ≥-1}.已知a ≠0,证明关于x 的方程ax =b 有且只有一个根.【思路探究】 “有且只有”有两层含义:一是“有”,即存在性;二是“只有”,即唯一性.一般先证存在性,再用反证法证唯一性即可.【自主解答】 由于a ≠0,因此方程至少有一个根x =ba.假设方程不止一个根,则至少有两根,不妨设x 1,x 2是它的两个不同的根,则 ax 1=b , ① ax 2=b , ②①-②得a (x 1-x 2)=0,因为x1≠x 2,所以x 1-x 2≠0,从而a =0,这与已知条件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当a ≠0时,方程ax=b 有且只有一个根.1.“唯一型”问题的证明一般需两步完成:一是证存在性;二是证唯一性.2.结论以“有且只有”、“只有一个”、“唯一存在”等形式出现的命题,由于反设结论容易导出矛盾,所以用反证法证明简单而又明了.求证: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证明】 已知:平面α和一点P ,求证:过点P 与α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证明:如图,不管P 在α内或α外,设P A ⊥α,垂足为A (或P ), 假设存在另一条直线PB ⊥α,设P A ,PB 确定平面为β,且α∩β=a .∴在平面β内过P 点有两条直线P A 、PB 垂直于直线a .这与定理“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矛盾.∴假设不成立,命题结论正确.不能对结论全面否定而致误否定“自然数a ,b ,c 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反设为( ) A .a ,b ,c 都是奇数 B .a ,b ,c 都是偶数C .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 .a ,b ,c 中或都是奇数或至少两个偶数【错解】 恰有一个偶数的反面是一个偶数也没有,即a ,b ,c 都是奇数,故选A. 【错因分析】 没有对结论“a ,b ,c 恰有一个偶数”做出全面分析,仅凭“相当然”进行否定,从而致误.【防范措施】 对结论进行否定时,应对结论描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然后从集合理论中补集的角度进行否定.【正解】 a ,b ,c 中偶数的个数可能为0个,1个,2个或3个,而“恰有1个偶数”的反面应是“有0个或2个或3个偶数”,故应选D.【答案】 D1.当遇到“否定性”“唯一性”“无限性”“至多”“至少”等类型命题时,常用反证法.2.用反证法证明的一般过程是:(1)否定结论⇒A ⇒B ⇒C ;(注意分清命题和结论后,再否定结论)(2)而C 不合理⎩⎪⎨⎪⎧与教材公理抵触;与此前定理不相容;与本题题设冲突;与临时假定违背;自相矛盾;(3)因此结论C 不成立,原命题正确.1.如果两个数之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 )A .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B .两个都是正数C .至少有一个是正数D .两个都是负数【解析】 “两个数之和为正数”可能为“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两个都是正数”“一个是正数,一个是零”即“至少有一个是正数”.故选C.【答案】 C2.有下列叙述:①“a >b ”的反面是“a <b ”;②“x =y ”的反面是“x >y 或x <y ”;③“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一个钝角”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内角没有钝角”,其中,正确的叙述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解析】 显然①③④不正确,仅②正确. 【答案】 B3.(改编题)完成下面反面论证题的全过程:题目:若p 1p 2=2(q 1+q 2),则关于x 的方程x 2+p 1x +q 1=0与方程x 2+p 2x +q 2=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证明假设________________.则Δ1=p 21-4q 1<0,Δ2=p 22-4q 2<0,即0≤p 21<4q 1,0≤p 22<4q 2,∴(p 1p 2)2<16q 1q 2≤16·(q 1+q 22)2=4(q 1+q 2)2.∴-2(q 1+q 2)<p 1p 2<2(q 1+q 2), 这与________矛盾.故假设错误,原命题为真.【答案】 两方程都没有实数根 已知p 1p 2=2(q 1+q 2) 4.求证:△ABC 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 【证明】 假设△ABC 中三内角都小于60°, 则A <60°,B <60°,C <60°, 所以A +B +C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矛盾, 故假设错误,原命题正确.一、选择题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反设正确的是( ) A .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 B .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C .三个内角都不是钝角D .三个内角都不是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解析】 “至多一个”即要么一个都没有,要么有一个,故反设为“至少有两个”,故选B.【答案】 B2.实数a ,b ,c 满足a +b +c =0,则正确的说法是( ) A .a ,b ,c 都是0 B .a ,b ,c 都不是0C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0D .a ,b ,c 不可能均为正数【解析】 若a ,b ,c 均为正数,则a +b +c >0与a +b +c =0矛盾,故a ,b ,c 不可能均为正数.【答案】 D3.若a ,b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给出下列判断:①(a -b )2+(b -c )2+(c -a )2≠0;②a >b 与a <b 及a =b 中至少有一个成立;③a =c ,b =c ,a =b 不能同时成立.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解析】 “a ,b ,c 不全相等是a ,b ,c 全相等的否定”,故①②③均正确. 【答案】 D4.设x 、y 、z >0,a =x +1y ,b =y +1z ,c =z +1x,则a 、b 、c 三数( )A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B .都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D .都大于2【解析】 假设a 、b 、c 都小于2,则a +b +c <6,而事实上:a +b +c =x +1x +y +1y +z +1z≥2+2+2=6,与假设矛盾,∴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答案】 C5.已知a ,b ∈N ,ab 可以被5整除,那么a ,b ( ) A .都能被5整除B .最多有一个能被5整除C .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D .都不能被5整除【解析】 假设都不能被5整除,可设a =5m +1,b =5n +2(m ,n ∈N),则ab =25mn +10m +5n +2显然不能被5整除,(其它情形同理可证)这与已知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故C 正确.【答案】 C 二、填空题6.将“函数f (x )=4x 2-2(p -2)x -2p 2-p +1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 ,使f (c )>0”反设,所得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至少存在一个”的反面为“不存在”,“不存在c ,使f (c )>0”即“f (x )≤0恒成立”.【答案】 函数f (x )=4x 2-2(p -2)x -2p 2-p +1在区间[-1,1]上恒有f (x )≤0 7.和异面直线AB 、CD 都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 假设这两条直线平行,由空间几何知识可推出AB 、CD 共面,故假设错误,即这两条直线异面或相交.【答案】 异面或相交 8.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设a 3+b 3=2.求证:a +b ≤2.证明:假设a +b >2,则有a >________, 从而a 3>________,所以a 3+b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a 3+b 3>2,这与已知矛盾.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答案】 2-b 8-12b +6b 2-b 3 6b 2-12b +8 6(b -1)2+2 2 三、解答题9.已知a ,b ,c ∈(0,1),求证:(1-a )b ,(1-b )c ,(1-c )a 不可能都大于14.【证明】 假设三个式子同时大于14,即(1-a )b >14,(1-b )c >14,(1-c )a >14,三式相乘,得(1-a )a ·(1-b )b ·(1-c )c >143,①又因为0<a <1,所以0<a (1-a )≤(a +1-a 2)2=14,同理,0<b (1-b )≤14,0<c (1-c )≤14,所以(1-a )a ·(1-b )b ·(1-c )c ≤143,②①与②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原命题成立.10.已知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为b n =14(23)n -1.求证:数列{b n }中的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解】 假设数列{b n }存在三项b r 、b s 、b t (r <s <t )按某种顺序成等差数列,由于数列{b n }是首项为14,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于是有b t <b s <b r ,则只可能有2b s =b r +b t 成立.∴2·14(23)s -1=14(23)r -1+14 23)t -1.两边同乘3t -121-r,化简得3t -r +2t -r =2·2s -r 3t -s ,由于r <s <t ,所以上式左边为奇数,右边为偶数,故上式不可能成立,导致矛盾. 故数列{b n }中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11.求证:当x 2+bx +c 2=0有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根时,bc ≠0. 【证明】 假设bc =0,下面分情况进行讨论:(1)若b =0,c =0,则方程变为x 2=0,此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为x 1=x 2=0,这与已知条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根矛盾.(2)若b =0,c ≠0,则方程变为x 2+c 2=0,此时方程无实数根,这与已知条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根矛盾.(3)若b ≠0,c =0,则方程变为x 2+bx =0,此时方程的根为x 1=0,x 2=-b ,这与已知条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根矛盾.综上所述.假设错误.所以当x 2+bx +c 2=0有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根时,bc ≠0.(教师用书独具)实数a ,b ,c ,d 满足a +b =c +d =1,ac +bd >1,求证: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为负数.【思路探究】 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为负数的否定是a ,b ,c ,d 都是非负数. 【自主解答】 证明 假设a ,b ,c ,d 都是非负数,则由a +b =c +d =1, 有1=(a +b )(c +d )=ac +bd +ad +bc ≥ac +bd ,即ac +bd ≤1,这与ac +bd >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即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为负数.结论若是“都是”“都不是”“至多”“至少”形式的不等式,或直接从正面入手难以寻觅解题的突破口的问题,宜考虑使用反证法.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已知事实相违背等等,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已知f (x )=x 2+ax +b . (1)求:f (1)+f (3)-2f (2);(2)求证:|f (1)|,|f (2)|,|f (3)|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2.【解】 ∵f (1)=a +b +1,f (2)=2a +b +4, f (3)=3a +b +9,∴f (1)+f (3)-2f (2)=2.(2)证明 假设|f (1)|,|f (2)|,|f (3)|都小于12.则-12<f (1)<12,-12<f (2)<12,-12<f (3)<12, ∴-1<-2f (2)<1,-1<f (1)+f (3)<1. ∴-2<f (1)+f (3)-2f (2)<2, 这与f (1)+f (3)-2f (2)=2矛盾. ∴假设错误,即所证结论成立.。
高中数学 2.2.2反证法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2
2.2.2反证法教学建议1.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反证法的概念及应用反证法进行证明的一般步骤,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是非常有利的,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重点:了解反证法的含义及思维过程和特点,并能简单应用.难点:应用反证法解决问题.2.主要问题及教学建议(1)方法的选择.建议教师要求学生总结何时采用反证法证明更好.当问题涉及否定性,唯一性,至多,至少等字眼或问题很显然从正面无法下手时可以考虑反证法.(2)证明过程中的问题.建议教师注意展示学生的证明过程,有针对性地改正以下错误现象:不会反设或反设不全面,反设后不会应用反设(若不用反设就不是反证法了),对推出矛盾没有预见性或推不出矛盾,引导学生学会制造矛盾.备选习题1.如图,设SA,SB是圆锥SO的两条母线,O是底面圆的圆心,C是SB上一点.求证:AC与平面SOB不垂直.证明:如图,连接AB,OB,假设AC⊥平面SOB.∵直线SO在平面SOB内,∴AC⊥SO.∵SO⊥底面圆O,∴SO⊥AB.又AB∩AC=A,∴SO⊥平面ABC,∴平面ABC∥底面圆O.这显然与AB⊂底面圆O矛盾,∴假设不成立.故AC与平面SOB不垂直.2.设{a 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S n是它的前n项和.(1)求证:数列{S n}不是等比数列;(2)数列{S n}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1)证明:反证法:假设{S n}是等比数列,则=S1S3,即(1+q)2=a1·a1(1+q+q2).∵a1≠0,∴(1+q)2=1+q+q2,即q=0,与q≠0矛盾,∴{S n}不是等比数列.(2)解:当q=1时,{S n}是等差数列.当q≠1时,{S n}不是等差数列.假设q≠1时,{S n}是等差数列,则S1,S2,S3成等差数列,即2S2=S1+S3.∴2a1(1+q)=a1+a1(1+q+q2).由于a1≠0,∴2(1+q)=2+q+q2,q=q2.∵q≠1,∴q=0,与q≠0矛盾.∴当q≠1时,{S n}不是等差数列.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人教A版选修2-2第二章 2.2.2反证法 教学设计
反证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理解反证法的概念;2.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与特点,掌握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证法的应用体会“正难则反”的数学思想,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反证法的概念、反证法的特点,把握反证法的适用范围。
学习难点:如何假设问题的反面,如何在证明过程中导出矛盾。
【学法指导】通过预习教材和导学案,理解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自己总结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理解反证法的原理。
合作探究反证法的证明过程和一般思路,掌握反证法的特点和表述的规律及适用题型,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数学论证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如果有5只鸽子飞进两只鸽笼,至少有3只鸽子在同一只鸽笼,对吗?(2)将9个球分别染成红色或白色,无论怎样染,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分析:假设有某种染法使同色的球数都不超过4个,则球的总数不超过4+4=8,这与球的总数是9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无论怎样染,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
我们可以把这种说理方法应用到数学问题上。
(引出反证法)二.基本概念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假设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
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把这种不是直接从原命题的条件逐步推得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称为间接证明。
注:反证法是最常见的间接证明法。
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①假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命题结论的否定成立;②找矛盾——从假设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推出矛盾(与已知矛盾,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等矛盾,与假设矛盾,在证明过程中出现自相矛盾等),从而否定假设;③下结论——由矛盾结果,断定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成立。
简单记为:否定结论——推出矛盾——肯定结论(其中推出矛盾是反证法证明的关键)三.典型例题例1.求证:在三角形ABC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高中数学选修2-2教学设计1:2.2.2反证法教案
《反证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过程与方法: 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3. 教学难点: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4.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5.教学设想:利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的第三步所称的矛盾结果,通常是指所推出的结果与已知公理、定义、定理或已知条件、已证不等式,以及与临时假定矛盾等各种情况。
6.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综合法与分析法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推理必须严谨。
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
桌面上有3枚正面朝上的硬币,每次用双手同时翻转2枚硬币,那么无论怎么翻转,都不能使硬币全部反面朝上。
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假设经过若干次翻转可以使硬币全部反面向上,由于每枚硬币从正面朝上变为反面朝上,都需要翻转奇数次,所以 3 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时,需要翻转 3 个奇数之和次,即要翻转奇数次.但由于每次用双手同时翻转 2 枚硬币, 3 枚硬币被翻转的次数只能是 2 的倍数,即偶数次.这个矛盾说明假设错误,原结论正确,即无论怎样翻转都不能使 3 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 reduction to absurdity ) .例1、已知直线,a b 和平面,如果,a b αα⊄⊂,且||a b ,求证||a α。
证明:因为||a b , 所以经过直线a , b 确定一个平面β。
高中数学选修2-2优秀教案 §2.2.2 反证法
2.2.2 反证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用反证法证明简单问题的推理技能,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力目标:了解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会使问题出现转机.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反证法的概念,2、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及反证法证题的步骤,3、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难点:理解“反证法”证明得出“矛盾的所在”即矛盾依据.三、学情分析反证过程中的批判思想更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反证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正是反证法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应该具有的数学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与数学素养的很好教学机会.四、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综合法与分析法综合法与分析法各有其特点.从需求解题思路来看,分析法执果索因,常常根底渐近,有希望成功;综合法由因导果,往往枝节横生,不容易奏效.就表达过程而论,分析法叙述烦琐,文辞冗长;综合法形式简洁,条理清晰.也就是说,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宜于表述.因此,在实际解题时,常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运用,先以分析法为主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解题过程.分析归纳,抽象概括通过对这两个个问题的解答,有学生自主探究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明的步骤.(1)定义: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2)步骤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1.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假设)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推出矛盾;(归缪)3.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结论)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结论.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理必须严谨.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知识应用,深化理解例1、写出用“反证法”证明下列命题的第一步“假设”.【设计意图】:能否正确地写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保障(1)互补的两个角不能都大于90°.(2)△ABC中,最多有一个钝角(3)c b a ,,中至少有一个是正数例2:已知三个正数a ,b , c 成等比数列,但不成等差数列, 求证:c b a ,,不成等差数列.【设计意图】:本例是否定性命题,要证的结论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不明显,直接由条件推出结论的线索不够清晰,于是考虑采用反证法证明本例例3:用反证法证明关于x 的方程0)1(,0344222=+-+=+-+a x a x a ax x ,0222=-+a ax x ,当23-≤a 或1-≥a 时,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 【设计意图】:本例是“至少”“至多”等存在性问题.从正面证明,需要分成多种情形讨论,而从反面证明,只要研究一种或少数几种情形.故考虑采用反证法.例4、求证:方程32=x中有且只有一个根.【设计意图】:本题是证明唯一性问题.需要证明两个方面,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当证明的结论中含“有且只有”“只有一个”“唯一存在”等形式时,由于假设结论易导出矛盾,故采用反证法证明其唯一性往往比较简单.六、当堂检测1.否定下列命题的结论:(1) 在⊿ABC 中如果AB=AC ,那么∠B=∠C. .(2) 如果点P 在⊙O 外,则d>r (d 为P 到O 的距离,r 为半径)(3) 在⊿ABC 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4) 在⊿ABC 中,至多有只有一个直角.2.选择题:证明“在⊿ABC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第一步应假设:()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直角或钝角B.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直角或钝角C.三角形中没有直角或钝角D.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直角或钝角3.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有一个内角小于60° 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C.有一个内角大于60° 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物理模型,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深刻地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七、课堂小结1.知识建构2.能力提高3.课堂体验八、课时练与测九、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2教案:第1章 教材解读:反证法
《反证法》教材解读一、重点知识梳理反证法(间接证明)是不同于综合法与分析法(直接证明)的又一种证明方法,它不是从原命题的条件逐步推得命题成立。
反证法就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证明方法。
反证法的证明过程可以概括为“否定—推理—否定”,即从否定结论开始,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逻辑矛盾,从而达到新的否定(即肯定原命题)的过程。
用反证法证明“若p 则q ”的过程可以用以下框图表示:这个过程包括下面三个步骤:(1)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定原结论的反面为真; (2)归谬——从反设和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矛盾结果;(3)存真——由矛盾结果,断定反设不真,从而肯定原结论成立。
说明:1、反证法的原理: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2、反证法的实质: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二、疑、难点解析利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如何依据题设条件和不等式的结论制造矛盾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难点。
例1、若x 、+∈R y ,且2>+y x ,求证:xy +1与y x+1至少有一个小于2证明:假设x y +1与y x +1均不小于2,即21≥+xy,且21≥+y x ∵ x 、+∈R y ,∴x y 21≥+且y x 21≥+ ∴ y x x y 2211+≥+++,∴ 2≤+y x 这与已知2>+y x 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故原命题正确点评:证明的结论中若有“至多”“至少”等字词时,常可以考虑用反证法解决。
注意:(1)利用反证法证明时,第一步“假设”不要写成“设”。
(2)应用反证法证题要充分理解两个否定:第一个否定是指“否定结论”;第二个否定是指“逻辑推理结果否定了假设”。
例2、已知函数123)(+-+==x x x x f y试用反证法证明方程f(x)=0没有负数根。
证法1 假设存在)1(000-≠<x x 满足0)(0=x f ,则 120003+--=x x x ∵1300<<x ∴101200<-<+-x x ,即2021<<x 与假设矛盾, 故方程f(x)=0没有负数根。
2.2.反证法-人教A版选修2-2教案
2.2 反证法 - 人教A版选修2-2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反证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学会如何运用反证法证明命题;3.掌握反证法在数学、物理、哲学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反证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难点:熟练运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导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一些数学公式,引出反证法的概念和作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概念解释(15分钟)1.以“证明1=2”为例,讲解真正意义上的反证法;2.解释什么是自相矛盾,举例说明;3.举例说明反证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练习应用(25分钟)1.从几何中给出一个定理或命题,要求学生应用反证法来证明它;2.从代数中给出一个公式或方程,要求学生应用反证法解决它;3.通过其他领域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熟练应用反证法。
总结提高(10分钟)1.教师总结反证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2.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掌握反证法的应用场景和技巧;3.鼓励学生理解和运用反证法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灵活运用。
教学评估1.检测学生对反证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以小组形式讨论、出题解答等方式进行;2.通过教学调研、课堂练习、作业考核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对反证法的掌握程度,并针对性地布置练习和加强巩固。
讲师寄语反证法是数学证明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其应用不只限于数学领域。
同学们可以多思考、多实践,在生活中运用反证法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够善于运用反证法,不断追求真理和发现新的可能性。
高中数学 间接证明 反证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2
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3. 教学难点: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4.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5.教学设想:利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的第三步所称的矛盾结果,通常是指所推出的结果与已知公理、定义、定理或已知条件、已证不等式,以及与临时假定矛盾等各种情况。
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 个/至多有(n 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推理必须严谨。
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
(2)、例子例1、求证:2不是有理数例2、已知0>>b a ,求证:n n b a >(N n ∈且1>n )例3、设233=+b a ,求证.2≤+b a 证明:假设2>+b a ,则有b a ->2,从而.2)1(68126,61282233323+-=+->+-+->b b b b a b b b a 因为22)1(62≥+-b ,所以233>+b a ,这与题设条件233=+b a 矛盾,所以,原不等式2≤+b a 成立。
例4、设二次函数q px x x f ++=2)(,求证:)3(,)2(,)1(f f f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1. 证明:假设)3(,)2(,)1(f f f 都小于21,则 .2)3()2(2)1(<++f f f (1)另一方面,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有 2)39()24(2)1()3()2(2)1()3()2(2)1(=+++++-++=+-≥++q p q p q p f f f f f f (2)(1)、(2)两式的结果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原来的结论正确。
人教版数学高二B版选修2-2学案 反证法
3、用反证法证明:“在△ABC中,若∠C是直角,则∠B一定是
锐角”。有一个同学的证明如下,你认为是否正确。
证明:假设∠B是直角,因为∠C是直角,所以∠B+∠C=180º
所以∠A+∠B+∠C>180º,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矛盾,
所以∠B一定是锐角。
4、已知a、b∈R,若a+b>1,求证:a、b之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2
归纳反思:
合作探究:
1.已知函数 (a>1).
(1)证明: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
(2)用反证法证明方程 没有负数根.
2.设函数 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都有 ,且 成立.求证:对定义域内任意x都有 .
教师备课学习笔记教师Fra bibliotek课学习笔记
教师备课
学习笔记
教师备课
学习笔记
二:新课探究
1.间接证明定义:间接证明不是从正面论证命题的真实性,而是考虑证明它的等价命题,或是证明命题的否定不成立,一间接地目的达到证题的目的.
2.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
3.反证法的步骤:
1反设:假设所要证明的结论不成立,假设结论的反而成立.
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当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时,
有
即:得:
∴ -3/2<m<-1 ∴上述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的m的范围应为:
m≥-1或m≤-3/2.
例3若 ,且 ,
求证: 或 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证明(用反证法证明)
假设 和 都不成立,则有 和 同时成立.
因为 且 ,所以 且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学案:2.2.2反证法
2.2.2反证法【学习目标】1.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2.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3.会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新知自学】知识回顾:1.综合法:(1)一般地,利用,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综合法.(2)框图表示:(3)要点:顺推证法,由____导____.2.分析法(1)一般地,从要证明的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2)框图表示(3)要点:逆推证法;执____索____.新知梳理:1.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因此说明假设,从而证明了原命题.这种证明方法叫.2.反证法证题的一般规律:(1)证明基本步骤: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从假设出发,经推理论证得到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从而原命题的结论成立(2)方法实质:反证法是利用互为逆否的命题具有等价性来进行证明的,即由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通过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的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真实.对点练习: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正确的是()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2. 实数,,a b c不全为0等价于为()A.,,a b c均不为0B.,,a b c中至多有一个为0C.,,a b c中至少有一个为0D.,,a b c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3.设,,a b c 都是正数,则三个数111,,a b c b c a+++( ) A .都大于2B.至少有一个大于2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D.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4.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自然数,,a b c 中恰有一个偶数”的反设为 .【合作探究】 典例精析:ABC ∆中,若C ∠是直角,那么B ∠一定是锐角.变式练习: 证明:5,3,2不可能成等差数列.例2.设{a 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1)推导{a n}的前n项和公式;(2)设q≠1,证明数列{a n+1}不是等比数列.变式练习:求证: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少于60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1. 用反证法证明:“a b >”,应假设为( ).A.a b >B.a b <C.a b =D.a b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N ,ab 可被5整除,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A .a ,b 都能被5整除B .a ,b 都不能被5整除C .a ,b 不都能被5整除D .a 不能被5整除3.如果12x >,那么2210x x +-≠.4.ABC∆的三边,,a b c的倒数成等差数列,求证:90B<︒.【课时作业】1.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实数a,b,c,d满足a+b=c+d=1,ac+bd>1,则a,b,c,d中至少有一个是非负数”时,第一步要假设结论的否定成立,那么结论的否定是________.2.设x、y、z>0,a=x+1y,b=y+1z,c=z+1x,则a、b、c三数()A.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B .都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D .都大于23.设直线1:,1:2211-=+=x k y l x k y l ,其中k 1, k 2满足k 1+k 2+2=0,证明1l 与2l 相交.4.已知,0x y >,且2x y +>.试证:11,x yy x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5.求证22y ax bx c =++,22y bx cx a =++, 22y cx ax b =++(,,a b c 是互不相等的实数),3条抛物线至少有一条与x 轴有两个交点.。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2-2《反证法》教学设计
2.2.2 反证法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反证法,初步形成基本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2.学习目标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3.学习重点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4.学习难点根据问题特点,结合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任务1预习教材P89-91,思考什么是反证法?反证法的逻辑依据是什么?2.预习自测1. 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下列可作为条件的是()①结论的假设;②已知条件;③定义、公理、定理等;④原结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解:C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反设正确的是()A.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B.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C.三个内角都不是钝角D.三个内角中都不是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解:B(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综合法的逻辑是由因索果.(2)分析法的逻辑是执果索因.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反证法●活动一 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思想实例体会:桌面上有3枚正面向上的硬币,每次用双手同时翻转2枚硬币,那么无论怎么翻转,都不能使硬币全部反面向上.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问题:什么是反证法?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 ●活动二 运用反证思想,证明问题例1:已知:a +b +c >0,ab +bc +ca >0,abc >0.求证:a >0,b >0,c >0.【知识点:反证法的应用;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详解:假设a ,b ,c 不都是正数,由abc >0可知,这三个数中必有两个为负数,一个为正数,不妨设a <0,b <0,c >0,则由a +b +c >0,可得c >-(a +b ). 又a +b <0,∴c (a +b )<-(a +b )(a +b )ab +c (a +b )<-(a +b )(a +b )+ab即ab +bc +ca <-a 2-ab -b 2∵a 2>0,ab >0,b 2>0,∴-a 2-ab -b 2=-(a 2+ab +b 2)<0,即ab +bc +ca <0, 这与已知ab +bc +ca >0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a >0,b >0,c >0成立.点拨:反证法的初始理论依据是基于“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等价”的逻辑原理,通过“结论不成立推出条件不成立”产生“条件成立所以结论成立”的结果,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例2:求证:2、3、5不可能成等差数列.【知识点:反证法的应用;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详解:假设2、3、5成等差数列,则23=2+5.所以22)52()32(+=,化简得1025=,22)102(5=,即4025=,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假设不成立,从而原命题成立.点拨:反证法的难点在于如何由结论不成立去推导矛盾.这个矛盾常常是以下的三种情形:①与条件发生矛盾;②与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等发生矛盾;③自相矛盾.3.课堂总结【知识梳理】反证法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用这种方法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直到推理中导出矛盾为止;(3)断言假设不成立;(4)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成立.【重难点突破】反证法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形①要证的结论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不明显,直接由条件推出结论的线索不够清晰; ②如果从正面证明,需要分成多种情形进行分类讨论而从反面进行证明,只研究一种或很少的几种情形.常见否定用语是——不是 有——没有 等——不等 成立——不成立都是——不都是,即至少有一个不是 都有——不都有,即至少有一个没有 都不是——部分或全部是,即至少有一个是 唯一——至少有两个 至少有一个有(是)——全部没有(不是) 至少有一个不——全部都4.随堂检测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 为实数,则方程x 3+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x 3+ax +b =0没有实根B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一个实根C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两个实根D .方程x 3+ax +b =0恰好有两个实根【知识点:反证法;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解:A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A.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知识点:反证法;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解:B .3. 否定结论“至多有两个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一个解B .有两个解C .至少有三个解D .至少有两个解【知识点:反证法;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解:C .4. 下列命题不适合用反证法证明的是( )A .同一平面内,分别与两相交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必相交B .两个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D .已知R y x ∈,,且2>+y x ,求证y x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知识点:反证法;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解:C .5.否定“自然数a 、b 、c 中恰有一个偶数”时的正确反设为( )A .a 、b 、c 都是奇数B .a 、b 、c 或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C .a 、b 、c 都是偶数D .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知识点:反证法;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解:B .(三)课后作业基础型 自主突破1. 判断 (1)综合法是直接证明,分析法是间接证明.( )(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3)用反证法证明结论“a>b”时,应假设“a<b”.()(4)反证法是指将结论和条件同时否定,推出矛盾.()(5)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用分析法寻找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再用综合法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6)证明不等式2+7<3+6最合适的方法是分析法.()【知识点: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解:错;错;错;错;对;对.2.命题“对于任意角θ,cos4θ-sin4θ=cos2θ”的证明:“cos4θ-sin4θ=(cos2θ-sin2θ)(cos2θ+sin2θ)=cos2θ-sin2θ=cos2θ”过程应用了()A.分析法B.综合法C.综合法与分析法结合使用D.间接证法【知识点: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解:B3.要证明3+5<4可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最合理的为() A.综合法B.分析法C.反证法D.归纳法【知识点: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解:B4.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两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A.a,b,c都是偶数B.a,b,c都是奇数C.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a,b,c中都是偶数或至少有两个奇数【知识点:反证法】解:D5.有下列叙述:①“a>b”的反面是“a<b”;②“x=y”的反面是“x>y或x<y”;③“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的反面是“三角形没有钝角”.其中正确的叙述有()A.0个B.1个C.2个D.3个【知识点:反证法】解:B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N,ab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A.a,b都能被5整除B.a,b都不能被5整除C.a,b不都能被5整除D.a不能被5整除【知识点:反证法】解:B能力型师生共研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有理根,那么a,b,c中存在偶数”时,否定结论应为()A.a,b,c都是偶数B.a,b,c都不是偶数C.a,b,c中至多一个是偶数D.至多有两个偶数【知识点:反证法】解:B8.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a n+S n=2.(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求证:数列{a n}中不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知识点:反证法的应用;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解:(1)当n=1时,a1+S1=2a1=2,则a1=1.又a n+S n=2,所以a n+1+S n+1=2,两式相减得a n+1=12a n,所以{a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所以a n =12n -1. (2)证明 反证法:假设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记为a p +1,a q +1,a r +1(p <q <r ,且p ,q ,r ∈N *),则2·12q =12p +12r ,所以2·2r -q =2r -p +1.(*) 又因为p <q <r ,所以r -q ,r -p ∈N *.所以(*)式左边是偶数,右边是奇数,等式不成立.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9.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2,S 3=9+3 2.(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2)设b n =S n n (n ∈N *),求证: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知识点:反证法的应用;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解:由已知得⎩⎨⎧ a 1=2+1,3a 1+3d =9+32,∴d =2, 故a n =2n -1+2,S n =n (n +2).(2)证明 由(1)得b n =S n n =n + 2.假设数列{b n }中存在三项b p ,b q ,b r (p ,q ,r ∈N *,且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b 2q =b p b r ,即(q +2)2=(p +2)(r +2).∴(q 2-pr )+2(2q -p -r )=0.∵p ,q ,r ∈N *,∴⎩⎨⎧q 2-pr =0,2q -p -r =0.∴(p +r 2)2=pr ,即(p -r )2=0.∴p =r ,与p ≠r 矛盾.∴假设不成立,即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10. 直线y =kx +m (m ≠0)与椭圆W :x 24+y 2=1相交于A 、C 两点,O 是坐标原点.(1)当点B 的坐标为(0,1),且四边形OABC 为菱形时,求AC 的长;(2)当点B 在W 上且不是W 的顶点时,证明:四边形OABC 不可能为菱形.【知识点:反证法的应用;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解:(1)因为四边形OABC 为菱形,则AC 与OB 相互垂直平分.由于O (0,0),B (0,1),所以设点A ⎝ ⎛⎭⎪⎫t ,12,代入椭圆方程得t 24+14=1,则t =±3,故|AC |=2 3.(2)证明 假设四边形OABC 为菱形,因为点B 不是W 的顶点,且AC ⊥OB ,所以k ≠0.由⎩⎨⎧x 2+4y 2=4,y =kx +m ,消y 并整理得(1+4k 2)x 2+8kmx +4m 2-4=0.[6分] 设A (x 1,y 1),C (x 2,y 2),则x 1+x 22=-4km 1+4k 2,y 2+y 22=k ·x 1+x 22+m =m 1+4k 2. 所以AC 的中点为M ⎝ ⎛⎭⎪⎫-4km 1+4k 2,m 1+4k 2.[8分] 因为M 为AC 和OB 的交点,且m ≠0,k ≠0,直线OB 的斜率为-14k ,因为k ·⎝ ⎛⎭⎪⎫-14k =-14≠-1,所以AC 与OB 不垂直.[10分] 所以OABC 不是菱形,与假设矛盾.所以当点B 不是W 的顶点时,四边形OABC 不可能是菱形.探究型 多维突破11. 已知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f (c )=0,且0<x <c 时,f (x )>0.(1)证明:1a 是函数f (x )的一个零点;(2)试用反证法证明1a>c . 【知识点:反证法的应用;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证明:(1)∵f (x )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f (x )=0有两个不等实根x 1,x 2,∵f (c )=0,∴x 1=c 是f (x )=0的根,又x 1x 2=c a ,∴x 2=1a (1a ≠c ),∴1a 是f (x )=0的一个根.即1a 是函数f (x )的一个零点.(2)假设1a <c ,又1a >0,由0<x <c 时,f (x )>0,知f (1a )>0与f (1a )=0矛盾,∴1a ≥c , 又∵1a ≠c ,∴1a >c .1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2,3(1+a n +1)1-a n =2(1+a n )1-a n +1,a n a n +1<0(n ≥1),数列{b n }满足:b n =a 2n +1-a 2n (n ≥1).(1)求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2)证明:数列{b n }中的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知识点:反证法的应用;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解:由题意可知,1-a 2n +1=23(1-a 2n ).令c n =1-a 2n ,则c n +1=23c n . 又c 1=1-a 21=34,则数列{c n }是首项为c 1=34,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即c n =34·(23)n -1,故1-a 2n =34·(23)n -1⇒a 2n =1-34·(23)n -1. 又a 1=12>0.a n a n +1<0,故a n =(-1)n -1 1-34·(23)n -1.b n =a 2n +1-a 2n =[1-34·(23)n ]-[1-34·(23)n -1]=14·(23)n -1. (2)证明 用反证法证明.假设数列{b n }存在三项b r ,b s ,b t (r <s <t )按某种顺序成等差数列,由于数列{b n }是首项为14,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于是有b r >b s >b t ,则只能有2b s=b r +b t 成立.∴2·14(23)s -1=14(23)r -1+14(23)t -1,两边同乘以3t -121-r ,化简得3t -r +2t -r =2·2s -r 3t -s . 由于r <s <t ,∴上式左边为奇数,右边为偶数,故上式不可能成立,导致矛盾. 故数列{b n }中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自助餐1.实数a 、b 、c 不全为零等价于( )A .a 、b 、c 均不为零B .a 、b 、c 中至多有一个为零C .a 、b 、c 至少有一个为零D .a 、b 、c 至少有一个不为零【知识点:反证法】解:D2.设a 、b 、c 均大于0,则三个数:b a 1+,c b 1+,ac 1+的值( ) A .都大于2 B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C .都小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知识点:反证法】解:D.3.(1)已知233=+q p ,求证2≤+q p .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2≥+q p .(2)已知R b a ∈,,1||||<+b a ,求证方程02=++b ax x 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1x 满足1||1≥x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1)与(2)的假设都错误B .(1)与(2)的假设都正确C .(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D .(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知识点:反证法】解:D (1)的假设应为2>+q p .4.设a 、b 、c 是正数,c b a P -+=,a c b Q -+=,b a c R -+=,则“0>PQR ”是“P 、Q 、R 同时大于零”的(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知识点:反证法】解:C .5.命题“△ABC 中,若∠A >∠B ,则a >b ”的结论的否定应该是( )A .a <bB .a ≤bC .a =bD .a ≥b【知识点:反证法】解:B “a >b ”的否定应为“a =b 或a <b ”,即a ≤b .故应选B.6.已知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平行于直线a ,那么c 与b 的位置关系为( )A .一定是异面直线B.一定是相交直线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知识点:反证法】解:C假设c∥b,而由c∥a,可得a∥b,这与a,b异面矛盾,故c与b不可能是平行直线.故应选C.7.命题“任意多面体的面至少有一个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的结论的否定是________.【知识点:反证法】解:没有一个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的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①∠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相矛盾,则∠A=∠B=90°不成立;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③假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B=90°.正确顺序的序号排列为____________.【知识点:反证法】8.解:③①②9.用反证法证明质数有无限多个的过程如下:假设______________.设全体质数为p1、p2、…、p n,令p=p1p2…p n+1.显然,p不含因数p1、p2、…、p n.故p要么是质数,要么含有______________的质因数.这表明,除质数p1、p2、…、p n之外,还有质数,因此原假设不成立.于是,质数有无限多个.【知识点:反证法】解:质数只有有限多个除p1、p2、…、p n之外10.已知a,b,c∈(0,1).求证:(1-a)b,(1-b)c,(1-c)a不能同时大于14. 【知识点:反证法的应用;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证法1:假设(1-a)b、(1-b)c、(1-c)a都大于14.∵a、b、c都是小于1的正数,∴1-a、1-b、1-c都是正数.(1-a)+b2≥(1-a)b>14=12,同理(1-b )+c 2>12,(1-c )+a 2>12.三式相加,得(1-a )+b 2+(1-b )+c 2+(1-c )+a 2>32,即32>32,矛盾所以(1-a )b 、(1-b )c 、(1-c )a 不能都大于14.证法2:假设三个式子同时大于14,即(1-a )b >14,(1-b )c >14,(1-c )a >14, 三式相乘得:(1-a )b (1-b )c (1-c )a >143①因为0<a <1,所以0<a (1-a )≤1-a +a 22=14.同理,0<b (1-b )≤14,0<c (1-c )≤14.所以(1-a )a (1-b )b (1-c )c ≤143.②因为①与②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原命题成立.11.已知函数f (x )是(-∞,+∞)上的增函数,a ,b ∈R .(1)若a +b ≥0,求证:f (a )+f (b )≥f (-a )+f (-b );(2)判断(1)中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知识点:反证法的应用;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解:(1)证明:∵a +b ≥0,∴a ≥-b .由已知f (x )的单调性得f (a )≥f (-b ).又a +b ≥0⇒b ≥-a ⇒f (b )≥f (-a ).两式相加即得:f (a )+f (b )≥f (-a )+f (-b ).(2)逆命题: f (a )+f (b )≥f (-a )+f (-b )⇒a +b ≥0.下面用反证法证之.假设a +b <0,那么:a +b <0⇒a <-b ⇒f (a )<f (-b )a +b <0⇒b <-a ⇒f (b )<f (-a ) ⇒f (a )+f (b )<f (-a )+f (-b ).这与已知矛盾,故只有a +b ≥0.逆命题得证.12.已知函数f (x )=a x +x -2x +1(a >1),用反证法证明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 【知识点:反证法的应用;数学思想:转换与化归】证明:假设方程f (x )=0有负数根,设为x 0(x 0≠-1).则有x 0<0,且f (x 0)=0.∴ax 0+x 0-2x 0+1=0⇔ax 0=-x 0-2x 0+1. ∵a >1,∴0<ax 0<1,∴0<-x 0-2x 0+1<1. 解上述不等式,得12<x 0<2.这与假设x 0<0矛盾.故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数学视野直接论证与间接论证,正论证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根据论证的目的,论证可分为证明与反驳,证明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反驳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性的思维过程.根据论证方式,论证可分为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根据论证的方法,论证可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直接论证又可以分为直接证明和直接反驳,间接论证也可以分为间接证明和间接反驳.。
选修2-2反证法教案
2.2.2反证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反证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运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3)学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典型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反证法证明一些典型问题.三、教学过程:例1、已知直线和平面,如果,且,求证。
解析:让学生理解反证法的严密性和合理性;证明:因为, Array所以经过直线a , b 确定一个平面。
因为,而,所以与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因为,且,所以.下面用反证法证明直线a与平面没有公共点.假设直线a 与平面有公共点,则,即点是直线 a 与b的公共点,这与矛盾.所以 .点评:用反证法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分清欲证不等式所涉及到的条件和结论;第二步作出与所证不等式相反的假定;第三步从条件和假定出发,应用证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结果;第四步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作的假定不正确,于是原证不等利变式训练1.求证:圆的两条不全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例2、求证:不是有理数解析:直接证明一个数是无理数比较困难,我们采用反证法.假设不是无理数,那么它就是有理数.我们知道,任一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形如(互质,”的形式.下面我们看看能否由此推出矛盾.证明:假设不是无理数,那么它就是有理数.于是,存在互质的正整数,使得,从而有,因此,,所以 m 为偶数.于是可设 ( k 是正整数),从而有,即所以n也为偶数.这与 m , n 互质矛盾!由上述矛盾可知假设错误,从而是无理数.点评: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
变式训练2、已知,求证:(且)例3、设二次函数,求证: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解析:直接证明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比较困难,我们应采用反证法证明:假设都小于,则(1)另一方面,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有(2)(1)、(2)两式的结果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原来的结论正确。
伽利略妙用反证法-湘教版选修2-2教案
伽利略妙用反证法引言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他发现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用观察和实验结果反驳了当时基于哲学和信仰的“地心说”(geocentric theory),并很快成为了近代机械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伽利略在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领域的贡献极其丰富,他的实验和观察方法启发了后世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对科学哲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逻辑学和数学领域,伽利略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反证法”(reductio ad absurdum),今天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数学证明、逻辑推理、哲学思考等领域。
反证法简介所谓“反证法”,是指采用反证推理的方法,先假设一个命题为真,再假设其反命题为真,根据逻辑推理不能同时成立的原则,推出假设的命题必须为假。
也就是说,反证法的证明方法是,首先设定一个命题P,然后假设非P,即~P为真,推导出一条矛盾的结论,由此得到原命题P为真的证明。
例如,证明2是质数的一种方法是,先假设2不是质数,即是合数,可以表示为2=ab,其中a和b都是正整数。
然后可以得到a和b不能同时大于1的结论,否则2将不是最小的合数。
但是如果a和b至少有一个等于1,则2将是质数,而2不是1,因此矛盾。
因此,假设2不是质数的这个命题是不成立的,即2是质数。
伽利略的反证法应用伽利略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中应用反证法解决了许多问题。
以下介绍两个例子:例一:伽利略的落体运动实验伽利略经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落体运动的规律:不考虑空气阻力,所有的物体在同样的时间内下落的距离相同,与它的重量、材质等没有关系。
这个规律被许多人怀疑和反驳,认为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更快。
伽利略用反证法证明了这个规律,假设云母晶和铅球的重量,根据“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更快”这个命题,云母晶将先落地,但是根据另一个规律“最短时间原理”,两者应该同时触地。
高中数学选修2-2教学设计8:2.2.2反证法教案
2.2.2 反证法教材分析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是数学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直接证明的两种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反证法,可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以前我们的证明所采用的方法均为直接证明法,由已知到结论,顺理成章.而对于间接证明的反证法,许多同学难以走出直接证明的局限,从而不能深刻或正确地理解反证法思想.其实,反证法作为证明方法的一种,有时起着直接证明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明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两则故事入手,体会反证法的威力,领会反证法的含义.(2)引导学生掌握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反证法的概念;(2)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及掌握反证法证明的步骤;(3)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难点:理解“反证法”证明如何得出“矛盾的所在”.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事例一:诸葛亮的“空城计”与反证法: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屯兵阳平时,派大将魏延领兵去攻打魏国,只留下少数老弱军士守城,不料魏国大都督司马懿率大队兵马杀来,靠几个老弱军士出城应战,无异于以卵击石,怎么办?诸葛亮冷静思考之后,决定打开城门,让老弱军士在城门口洒扫道路,自己则登上城楼,摆好香案,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幽雅,司马懿见此情景,心中疑虑:“诸葛亮一生精明过人,谨慎有余,从不冒险,今天如此这般,城内恐怕必有伏兵,故意诱我入城,绝不能中计也.”于是急令退兵.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空城计”.提出问题:1.诸葛亮面临的问题是什么?2.从正面考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3.诸葛亮是如何考虑的?事例二: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们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这就是著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实质上王戎的论述,也正是运用了反证法.活动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可以让几位同学说说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活动成果:熟悉这个故事,却从没想到它其实是反证法的思想体现,很快得出结论:诸葛亮从问题(守住城)的反面(不守城)考虑,解决了用正面方法(用少数老弱军士去拼杀)很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分析“空城计”与反证法的联系,通过这一妙用反证法的典范欣赏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学情预测:可能学生以前接触过,应该会很快回答出来.设计意图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反证法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提出问题:初中已学过反证法,什么叫做反证法?活动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成果: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学情预测:这个问题应该绝大多数能回答出来.设计意图回顾已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提出问题:将9个球分别染成红色或白色.那么无论怎样染,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请你证明这个结论.活动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活动成果:假设有某种染法使红色和白色球的个数都不超过4个,则球的总数应不超过4+4=8(个),这与球的总数是9矛盾.因此,无论怎样染,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学情预测:可能有的同学用直接证明的方法证明这个结论,则需要将各种染色方法具体列出,再对每种染色方法一一进行验证,然后得出结论,这样做比较麻烦.设计意图通过小例子体会反证法存在的价值,领会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方法.理解新知提出问题:反证法的含义是什么?活动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活动成果: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学情预测:可能表述不准确.设计意图了解反证法的数学含义.运用新知例1 已知a ≠0,证明关于x 的方程ax =b 有且只有一个根.思路分析:由于a ≠0,因此方程至少有一个根x =b a,从正面较难说清为什么只有这个根.我们采用反证法,即证明如果不是一个根则会导致矛盾.证明:由于a ≠0,因此方程至少有一个根x =b a. 如果方程不止一个根,不妨设x 1,x 2是它的两个不同的根,即ax 1=b ,①ax 2=b .②①-②,得a (x 1-x 2)=0.因为x 1≠x 2,所以x 1-x 2≠0,所以应有a =0,这与已知矛盾,故假设错误.所以,当a ≠0时,方程ax =b 有且只有一个根.点评:通过本例题的交流,深刻领会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反证法的理解.反证法证明的步骤是什么?(共分三步)(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巩固练习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结论与条件同时否定,推出矛盾B.肯定条件,否定结论,推出矛盾C.将被否定的结论当条件,经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只与原题条件矛盾,才是反证法的正确运用D.将被否定的结论当条件,原题的条件不能当条件[答案]B例2 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已知:在⊙O中,弦AB、CD交于点P,且AB、CD不是直径.求证:弦AB、CD不被P平分.思路分析:反证法证明三步走.证明:假设弦AB、CD被P平分,连接OP,由平面几何知识可推出:OP⊥AB且OP ⊥CD.又推出:在平面内过一点P有两条直线AB和CD同时与OP垂直,这与垂线性质矛盾,故原命题成立.点评:由上述两例题可看出:利用反证法证明时,关键是从假设结论的反面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相矛盾的结论,这是由假设所引起的,因此这个假设是不正确的,从而肯定了命题结论的正确性.反证法证明的关键是:第二步即从结论的反面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反证法引出的矛盾有以下几种情况:(1)与原题中的条件矛盾;(2)与定义、公理、定理、公式等矛盾;(3)与假设矛盾.巩固练习已知直线a,b和平面α,如果aα,b α,且a∥b,求证:a∥α.证明:因为a∥b,所以经过直线a,b确定一个平面β.因为aα,而a⊂β,所以α与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因为b⊂α,且b⊂β,所以α∩β=b.下面用反证法证明直线a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假设直线a与平面α有公共点P,则P ∈α∩β=b,即点P是直线a与b的公共点,这与a∥b矛盾.所以a∥α.变练演编p,q为实数,若p3+q3=2,试用反证法证明p+q≤2.思路分析:此题直接由条件推证p+q≤2是比较难的,因此用反证法证之.证明:假设p+q>2,(p+q)3=p3+3p2q+3pq2+q3>8.又∵p3+q3=2,∴代入上式,得3pq(p+q)>6,即pq(p+q)>2.①又由p3+q3=2,即(p+q)(p2-pq+q2)=2代入①得pq(p+q)>(p+q)(p2-pq+q2),(p-q)2<0.但这与(p-q)2≥0矛盾,∴假设p+q>2不成立.故p+q≤2.点评:反证法是一种证明题目的间接方法,在有些题目的证明中用反证法非常简洁,但并不是每一类题用反证法都恰到好处,那么,对于哪些题目适合用反证法呢?(1)从这些条件推出的结论很少或无法用已知条件进行直接证明的.(2)当问题中能用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定理很少,无法直接证明或证明无从下手的.(3)结论以否定的形式出现,无法引用定理来证明否定形式的结论.(4)对要证明的命题,已知它的逆命题是正确的.(5)要求所证明的命题适合某种条件的结论唯一存在.达标检测1.已知函数f(x)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方程f(x)=0()A.至多一个实根B.至少一个实根C.一个实根D.无实根2.已知α∩β=l,a⊂α,b⊂β,若a,b为异面直线,则()A.a,b都与l相交B.a,b中至少一条与l相交C.a,b中至多一条与l相交D.a,b都与l相交[答案]1.A 2.B课堂小结在数学解题中经常使用反证法,牛顿曾经说过:“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锐的武器之一.”一般来讲,反证法常用来证明的题型有:命题的结论以“否定”“至少”或“至多”“唯一”“无限”形式出现的命题;或者否定结论更明显、具体、简单的命题;或者直接证明难以下手的命题,改变其思维方向,从结论入手进行反面思考,问题可能容易解决.反证法证明的基本步骤:1.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是正确的;(反设)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逻辑推理,推出与已知条件、公理、定义、定理、反设及明显的事实矛盾;(推缪)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结论)布置作业课本本节练习1、2.补充练习基础练习1.证明“在△ABC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第一步应假设()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直角或钝角B.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直角或钝角C.三角形中没有直角或钝角D.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直角或钝角2.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A.有一个内角小于60° 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C.有一个内角大于60° 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3.“a<b”的反面应是()A.a≠b B.a>bC.a=b D.a=b或a>b4.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 A.a不垂直于c B.a,b都不垂直于cC.a⊥b D.a与b相交[答案]1.B 2.B 3.D 4.D设计说明【设计思想】这节课理论性较强,一般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由经典历史故事引入.教学中注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感受到反证法存在的价值,对他们的思想、思维方式肯定会形成强烈的冲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这是做多少习题也换不来的成效.我想,这应该是数学的精髓吧!【设计意图】学生对反证法的认识,并不陌生,但是怎样引导学生体会反证法,会用反证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设计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开阔学生的思维,打破以往的常规,多角度思考问题.【设计特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对新知有所了解,结合学生熟知的具体的数学命题发现、归纳新知识,同时在应用新知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使自己的认知结构更合理.。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选修2-2 2.2.2 反证法 学案
2.2.2反证法学习目标 1.了解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2.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会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知识点反证法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们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思考1本故事中王戎运用了什么论证思想?答运用了反证法思想.思考2反证法解题的实质是什么?答否定结论,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原结论正确.1.定义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2.反证法常见的矛盾类型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等.类型一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例1设{a 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设q≠1,证明:数列{a n+1}不是等比数列.证明假设{a n+1}是等比数列,则对任意的k∈N*,(a k+1+1)2=(a k+1)(a k+2+1),a2k+1+2a k+1+1=a k a k+2+a k+a k+2+1,a 21q 2k+2a 1q k =a 1qk -1·a 1q k +1+a 1q k -1+a 1q k +1, ∵a 1≠0,∴2q k =q k -1+q k +1. ∵q ≠0,∴q 2-2q +1=0, ∴q =1,这与已知矛盾.∴假设不成立,故{a n +1}不是等比数列.反思与感悟 1.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的适用类型: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可能”“不存在”等词语的命题称为否定性命题,此类问题的正面比较模糊,而反面比较具体,适合使用反证法. 2.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步骤跟踪训练1 已知f (x )=a x +x -2x +1(a >1),求证: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 证明 假设x 0是f (x )=0的负数根, 则x 0<0且x 0≠-1且ax 0=-x 0-2x 0+1,∴0<ax 0<1,∴0<-x 0-2x 0+1<1,解得12<x 0<2,这与x 0<0矛盾,故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类型二 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类问题例2 若a ,b ,c 均为实数,且a =x 2-2y +π2,b =y 2-2z +π3,c =z 2-2x +π6.求证a ,b ,c中至少有一个是大于0的. 证明 假设a ,b ,c 都不大于0, 则a ≤0,b ≤0,c ≤0, ∴a +b +c ≤0,而a +b +c =(x 2-2y +π2)+(y 2-2z +π3)+(z 2-2x +π6)=(x 2-2x )+(y 2-2y )+(z 2-2z )+π=(x -1)2+(y -1)2+(z -1)2+π-3, ∴a +b +c >0.这与a +b +c ≤0矛盾, ∴假设不成立,故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是大于0的.反思与感悟 应用反证法常见的“结论词”与“反设词”:当命题中出现“至多”“至少”等词语时,直接证明不易入手且讨论较复杂.这时,可用反证法证明,证明时常见的“结论词”与“反设词”如下:跟踪训练2 已知a ,b ,c 是互不相等的实数,求证:由y 1=ax 2+2bx +c ,y 2=bx 2+2cx +a 和y 3=cx 2+2ax +b 确定的三条抛物线至少有一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证明 假设题设中的函数确定的三条抛物线都不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由y 1=ax 2+2bx +c ,y 2=bx 2+2cx +a ,y 3=cx 2+2ax +b ,得Δ1=(2b )2-4ac ≤0,且Δ2=(2c )2-4ab ≤0,且Δ3=(2a )2-4bc ≤0. 同向不等式求和得:4b 2+4c 2+4a 2-4ac -4ab -4bc ≤0, 所以2a 2+2b 2+2c 2-2ab -2bc -2ac ≤0. 所以(a -b )2+(b -c )2+(a -c )2≤0. 所以a =b =c .这与题设a ,b ,c 互不相等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从而命题得证.类型三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例3求证:方程2x=3有且只有一个根.证明∵2x=3,∴x=log23.这说明方程2x=3有根.下面用反证法证明方程2x=3的根是唯一的.假设方程2x=3至少有两个根b1,b2(b1≠b2),则2b1=3,2b2=3,两式相除得2b1-b2=1,∴b1-b2=0,则b1=b2,这与b1≠b2矛盾.∴假设不成立,从而原命题得证.反思与感悟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的一般思路:证明“有且只有一个”的问题,需要证明两个命题,即存在性和唯一性.当证明结论以“有且只有”“只有一个”“唯一存在”等形式出现的命题时,可先证“存在性”,由于假设“唯一性”结论不成立易导出矛盾,因此可用反证法证其唯一性.跟踪训练3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求证: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多有一个实根.证明假设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少有两个实根,设α、β为其中的两个实根.因为α≠β,不妨设α<β,又因为函数f(x)在[a,b]上是增函数,所以f(α)<f(β).这与假设f(α)=0=f(β)矛盾,所以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多有一个实根.1.证明“在△ABC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第一步应假设()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直角或钝角B.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直角或钝角C.三角形中没有直角或钝角D.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直角或钝角答案B2.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 .有一个内角小于60°B .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C .有一个内角大于60°D .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答案 B3.“a <b ”的反面应是( ) A .a ≠b B .a >b C .a =b D .a =b 或a >b答案 D4.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 ⊥c ,b ⊥c ,则a ∥b ”时,应假设( ) A .a 不垂直于c B .a ,b 都不垂直于c C .a ⊥b D .a 与b 相交 答案 D5.用反证法证明:关于x 的方程x 2+4ax -4a +3=0,x 2+(a -1)x +a 2=0,x 2+2ax -2a =0,当a ≤-32或a ≥-1时,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解 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数根,则由判别式都小于零得⎩⎪⎨⎪⎧Δ1=(4a )2+4(4a -3)<0,Δ2=(a -1)2-4a 2<0,Δ3=(2a )2-4×(-2a )<0,则⎩⎨⎧-32<a <12,a >13或a <-1,-2<a <0,解得-32<a <-1,与a ≤-32或a ≥-1矛盾,故原命题成立.用反证法证题要把握三点:(1)必须先否定结论,对于结论的反面出现的多种可能,要逐一论证,缺少任何一种可能,证明都是不全面的.(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论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论证,就不是反证法.(3)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与已知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但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一、选择题1.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①与已知条件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④与事实矛盾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2.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A.a,b,c都是偶数B.a,b,c都是奇数C.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a,b,c中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答案D解析自然数a,b,c的奇偶性共有四种情形:3个都是奇数,1个偶数2个奇数,2个偶数1个奇数,3个都是偶数,所以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a,b,c中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3.有下列叙述:①“a>b”的反面是“a<b”;②“x=y”的反面是“x>y或x<y”;③“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的反面是“三角形没有钝角”.其中正确的叙述有()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解析①错:应为a≤b;②对;③错:应为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或在三角形的边上;④错:应为三角形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的钝角.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N,ab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A.a,b都能被5整除B.a,b都不能被5整除C.a,b不都能被5整除D.a不能被5整除答案B解析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即“a ,b 都不能被5整除”.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 为实数,则方程x 3+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x 3+ax +b =0没有实根B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一个实数C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两个实根D .方程x 3+ax +b =0恰好有两个实根 答案 A解析 方程x 3+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 3+ax +b =0没有实根,故应选A. 6.设a ,b ,c 都是正数,则三个数a +1b ,b +1c ,c +1a ( )A .都大于2B .至少有一个大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答案 C解析 假设a +1b <2,b +1c <2,c +1a <2,则(a +1b )+(b +1c )+(c +1a )<6.又(a +1b )+(b +1c )+(c +1a)=(a +1a )+(b +1b )+(c +1c)≥2+2+2=6,这与假设得到的不等式相矛盾,从而假设不正确,所以这三个数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二、填空题7.“任何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的否定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解析 “任何三角形”的否定是“存在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的否定是“最多有一个”.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x 2-(a +b )x +ab ≠0,则x ≠a 且x ≠b ”时,应假设_______. 答案 x =a 或x =b9.设a ,b 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①a +b =1;②a +b =2;③a +b >2;④a 2+b 2>2.其中能推出“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③10.某珠宝店丢了一件珍贵珠宝,以下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只有一人偷了珠宝.甲:我没有偷;乙:丙是小偷;丙:丁是小偷;丁:我没有偷.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偷珠宝的人是________. 答案 甲解析 假如甲:我没偷是真的,乙:丙是小偷;丙:丁是小偷是假的;丁:我没有偷就是真的,与他们四人中有一人说真话矛盾.假如甲:我没有偷是假的,那么丁:我没有偷就是真的,乙:丙是小偷,丙:丁是小偷是假的,成立.∴可以判断偷珠宝的人是甲.11.若下列两个方程x 2+(a -1)x +a 2=0,x 2+2ax -2a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2或a ≥-1解析 若两方程均无实根,则Δ1=(a -1)2-4a 2=(3a -1)(-a -1)<0, ∴a <-1或a >13.Δ2=(2a )2+8a =4a (a +2)<0, ∴-2<a <0,故-2<a <-1.若两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 则a ≤-2或a ≥-1. 三、解答题12.设{a n },{b n }是公比不相等的两个等比数列,c n =a n +b n ,证明:{c n }不是等比数列. 证明 假设{c n }是等比数列,则当n ≥2时,(a n +b n )2=(a n -1+b n -1)·(a n +1+b n +1).所以a 2n +2a n b n +b 2n =a n -1a n +1+a n -1b n +1+b n -1a n +1+b n -1b n +1.设{a n },{b n }的公比分别为p ,q (p ≠q ).因为a 2n =a n -1·a n +1,b 2n =b n -1·b n +1,所以2a n b n =a n -1b n +1+b n -1a n +1=a n p ·b n ·q +b nq·a n ·p ,所以2=qp +pq,所以当p≠q时,qp+pq>2或qp+pq≤-2与qp+pq=2矛盾,所以{c n}不是等比数列.13.已知a,b,c,d∈R,且a+b=c+d=1,ac+bd>1,求证:a,b,c,d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证明假设a,b,c,d都是非负数,因为a+b=c+d=1,所以(a+b)(c+d)=1.又(a+b)(c+d)=ac+bd+ad+bc≥ac+bd,所以ac+bd≤1,这与已知ac+bd>1矛盾,所以a,b,c,d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反证法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反证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运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3)学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典型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反证法证明一些典型问题.
三、教学过程:
例1、已知直线,a b 和平面α,如果,a b αα⊄⊂,且||a b ,求证||a α。
解析:让学生理解反证法的严密性和合理性;
证明:因为||a b ,
所以经过直线a , b 确定一个平面β。
因为a α⊄,而a β⊂,
所以 α与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因为b α⊂,且b β⊂,
所以b αβ=.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直线a 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假设直线a 与平面α有公共点P ,则P b αβ∈=,即点P 是直线 a 与b 的公共点,这与||a b 矛盾.所以 ||a α. 点评:用反证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 分清欲证不等式所涉及到的条件和结论;
第二步 作出与所证不等式相反的假定;
第三步 从条件和假定出发,应用证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结果;
第四步 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作的假定不正确,于是原证不等利
变式训练1.求证:圆的两条不全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
例2、求证:2不是有理数 解析:直接证明一个数是无理数比较困难,我们采用反证法.假设2不是无理数,那么它就是有理数.我们知道,任一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形如m n (,m n 互质, *,m Z n N ∈∈”的形式.下面我们看看能否由此推出矛盾. 证明:假设2不是无理数,那么它就是有理数.于是,存在互质的正整数,m n ,
使得2m n
=,从而有2m n =, 因此,222m n =,
所以 m 为偶数.于是可设2m k = ( k 是正整数),从而有
2242k n =,即
222n k =
所以n 也为偶数.这与 m , n 互质矛盾!
由上述矛盾可知假设错误,从而2是无理数.
点评: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
变式训练2、已知0>>b a ,求证:n n b a >(N n ∈且1>n )
例3、设二次函数q px x x f ++=2)(, 求证:)3(,)2(,)1(f f f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1. 解析:直接证明)3(,)2(,)1(f f f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21.比较困难,我们应采用反证法
证明:假设)3(,)2(,)1(f f f 都小于2
1,则 .2)3()2(2)1(<++f f f (1)
另一方面,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有
2)39()24(2)1()
3()2(2)1()3()2(2)1(=+++++-++=+-≥++q p q p q p f f f f f f (2)
(1)、(2)两式的结果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原来的结论正确。
点评:结论为“至少”、“至多”等时,我们应考虑用反证法解决。
变式训练3、设0 < a, b, c < 1,求证:(1 - a)b, (1 - b)c, (1 - c)a,不可能同时大于4
1
反思总结:
1.反证法的基本步骤:
(1)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3)从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2.归缪矛盾:
(1)与已知条件矛盾;
(2)与已有公理、定理、定义矛盾;
(3)自相矛盾。
3.应用反证法的情形:
(1)直接证明困难;
(2)需分成很多类进行讨论;
(3)结论为“至少”、“至多”、“有无穷多个” 类命题;
(4结论为 “唯一”类命题;
课堂练习
1. 357,,
2.设233=+b a ,求证.2≤+b a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练习与提高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0(0)
++=≠有有理根,
ax bx c a
那么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A.假设a b c
,,都是偶数
B.假设a b c
,,都不是偶数
C.假设a b c
,,至多有一个是偶数
D.假设a b c
,,至多有两个是偶数
2..三角形ABC中,∠A,∠B,∠C至少有1个大于或等于60 的反面为_______.3.已知实数a b c d
,,,中至少有,,,满足1
a b c d
+=+=,1
+>,求证a b c d
ac bd
一个是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