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合集下载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3.分组进行课题研究,每组选择一个中华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要求查阅相关文献、考古资料,形成一篇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此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请学生观看一部与中华文明起源或早期国家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如《中华文明五千年》、《大国崛起》等,并撰写一篇观后感,要求不少于600字。观后感需体现学生对纪录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中华文明的感悟。
1.学生对史前文化的认知程度:学生已了解一些史前文化的基本概念,但对其地域特色、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解有待加强;
2.学生对早期国家的认识:学生对夏、商、西周三个早期国家的了解多停留在表面,对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方面的认识需要深化;
3.学生的时空观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时空观念,但还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的时空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地区史前文化的比较,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2.时空观念:通过历史地图、年表等工具,把握夏、商、西周三个早期国家的发展脉络;
3.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考古等资料,探讨中华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4.问题探究:针对中华早期国家的形成、制度等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华文明起源的图片、视频资料,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史前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域特色。
2.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影响早期国家的形成的?”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分化、国家的出现,夏商周的政治与经济等内容,认识每个时期社会生产生活状况、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2.时空观念:通过学习石器时代古人类的时空分布、早期国家的出现、夏商周的演变历程,了解原始人类、早期国家的发展演变历程,知道我国原始人类空间分布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统治区域以及社会发展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对原始人类考古史料、夏商周史实史料的学习分析,掌握史料分类、分析、运用的一般能力,感受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认识阶级、国家出现的历史必然性;掌握史料的搜集、整理分类的途径与方法。

4.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原始人类的分布、石器时代、新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部落、国家、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国人暴动”、青铜时代等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正确分析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一般规律,客观定位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5.家国情怀: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学习,感受中华文明的多源性,认识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发展脉络。

知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中心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夏商周政治经济文化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国家之一,借以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形成对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遗存。

2.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国人暴动”。

难点:1.认识我国古人类在人类起源中的地位。

2分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认识“国人暴动”的作用。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3.多媒体、粉笔、教科书。

【新课导入】教师提问:何为文明?结合初中所学知识以及课本预习内容,回答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什么?教师回答:《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对“文明”的定义:“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文明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具体到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何时进入到国家形态”,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国家是在一定社会发展基础上形成并出现的。

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建立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建立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建立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建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3.通过相关图文材料,了解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兴衰、政治制度及经济文化成就4.结合相关材料,了解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兴衰及政治、经济制度等难点:原始人类分布的特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文化特征;分封制、宗法制的关系【知识概览】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中华文明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时期的相关内容。

原始社会从古人类出现到夏朝建立之前,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

旧石器时代出现了元谋人等古人类,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像仰韶文化等。

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私有制、阶级等,国家开始出现。

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夏、商、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代表。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人类文明的起源》,学生观看视频,思索中华大地上的古人类是如何而来的。

教师结合视频导入本课。

【讲授新课】框题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新知讲解』概念解析:石器时代教师提问:什么是石器时代?学生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石器时代是一个考古学上的时间区段。

第一个文明国家地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中华文明的石器时代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

教师说明: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以前,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后后到约2000年前,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教师出示图片,区别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打磨石器的区别,学生观察并说明区别。

『新知讲解』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教师出示PPT,要求学生结合教材说明古人类的名称、时间、位置。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此外,我还会设计一道开放性的论述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认识。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关键点。同时,我会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的建议。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关注考古新发现,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知识的学习,以及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实证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教材,整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时间线,标出重要事件、人物及其影响,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每个阶段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认识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讲授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自信。
接着,我会深入讲解夏商周三个早期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我会强调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诞生,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这些讲解,学生将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三出几个关键问题,如:“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是什么?”“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这些早期国家的文化成就对后世有何影响?”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2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2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一课时【课标要求】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和国家产生的经济基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生产力发展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2.时空观念:本节课的时间跨度较大,从人类起源到原始社会再到奴隶社会,可以通过特定的时间空间对古代历史进行考察分析。

3.史料实证:了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提供史料实证。

4.历史解释:通过了解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史实,认识到其进步性所在,培养学生客观评判历史现象的态度与能力。

5.家国情怀:认识中华文明的多重起源,多元一体,增强民族自信与凝聚力。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学习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时空定位】【阶段特征】1.政治:人类社会的起源经历了从古猿到猿人、从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演进。

跨越了旧、新石器时代,母系、父系氏族社会,部落、部落联盟,逐渐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分化,并最终形成了早期国家。

2.经济:早期人类由采集渔猎的迁徙生活方式到原始农业的定居生活方式。

3.文化:古文化遗存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也反映出形成的若干文化区系。

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基本特征。

【名词解释】▲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概念,是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

它包含旧、中、新石器时代,即从人类起源到青铜器出现(距今约二三百万年——距今约5000至2000年左右)。

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大量考古文化遗存表明,到新石器晚期已经步入冶铸、稻作、制陶、纺织、玉器等文明时期。

这个时期,人类开始将植物的果实加以播种,并把野生动物驯服以供食用。

农业与畜牧的经营使人类由逐水草而居变为定居下来,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第1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出自身起源与发展的特点与风格。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

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

本课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千头万绪,而且教材在叙述中逻辑不甚清晰,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中华文明”为主题,通过对其起源和发展的梳理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2.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和地图,让学生明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在不同时空的发展脉络和地理位置。

3.史料实证:运用考古发现的遗址、文物,如元谋人门齿化石,北京人头盖骨、良渚文化遗址、甲骨文等,培养学生依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征等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5.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教学过程】设计目的时空坐标:导入: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的同学说人由“猿进化而来”;有的同学说“女娲造人”。

科学研究解释困惑我们良久的疑问,神话传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我们古人智慧的结晶。

我们学习历史,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意识。

那么,华夏大地的远古时期是什么样的,中华文明又是如何起源的呢,接下来,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时代。

新课讲授:师:“原始社会”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国历史发展的早期时代,那么具体是什么时候呢?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00年~距今约1万年)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5000年)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石器时代,顾名思义,是指以石制工具获取和生产食物的时代。

但石器时代只是个时间区段概念,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据近代考古出土大量的文化遗存表明,几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冶铸、稻作、制陶、纺织等活动。

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阅读并讨论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

师生互动:教师查看并点评知识点归纳:1、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代表:元谋人和北京人生产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群居;学会用火2、新石器时代: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1)概况代表:仰韶文化、大沽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生产生活: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2)代表【课堂练习】1、西周册命时,周王有时赏赐给受赐者圭瓒(用以挹酒祭祖的“宗庙彝器”)这是非常严肃重大的行为。

周王赐予圭瓒是()A.赋予受赐者宗法政治地位B.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的正式仪式C.用高水平的器物彰显恩宠D.对受赐者孝顺有礼的表彰嘉奖2、《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据下表可知当时()A.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B.神权色彩异常浓厚C.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D.儒家思想已经形成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绘制本课思维导图,并完成课后练习。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➊教学目标一、通过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和早期国家的讲述,从时空角度,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从部落到国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二、认识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三、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学生能分析中华文明的特点,了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时代特征,能掌握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和私有制、阶级分化的出现四、通过各种文献资料的记载,学生能够整体上认识到夏商周的演变过程,了解各朝代的基本情况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石器时代的时代特征;夏商周的演变;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发展教学难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➌教学过程设计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1)时间:距今250万—距今1万年(2)生活方式:采集渔猎、寄居洞穴、群居生活、使用火种(3)组织方式: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4)代表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1)时间:距今1万年—距今5000年(2)生活方式:原始农业、使用陶器、饲养家畜、养殖缫丝、佩戴玉器、注重祭祀(3)组织方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会(阶级分化、私有制、万邦时代/部落和部落联盟)(4)代表文化①前中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②晚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3、三皇五帝(仅作了解)(1)三皇(神话时代):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2)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禅让制)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1、夏朝(实质上仍为部落联盟)(1)时间/建立者:BC2070—BC1600年/禹(禹传位其子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禅让制→世袭制、传贤→传子、公天下→家天下、公有制→私有制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3)中国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夏王是最高统治者,并在中央设有专职官员(4)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但没有留下文字2、商朝(实质为方国联盟)(1)时间/建立者:BC1600—BC1046年/成汤(鸣条之战击败夏桀)(2)祭祀占卜:甲骨文(已知中国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3)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4)以血缘为纽带维护政治统治(传位方式主要为兄终弟即)(5)中央设立伊、相、卿士(辅佐君主,掌管政务)(6)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7)青铜铸造工艺成熟,青铜器更多成为权力象征3、西周(实质为家国一体的封建王国)(1)时间/建立者:BC1046—BC771年/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2)分封制①对象:王族子弟(晋、鲁、燕)、功臣(齐)、前朝贵族(宋)②义务:朝见述职、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服从周天子命令)③权利:设置官员、组建军队、征派赋税、爵位世袭、再分封(诸侯→卿大夫→士)④特点:姬姓居多、拱卫周室、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⑤影响:前期有利于维护统治,开发边疆;后期诸侯势力增强,分封制逐渐瓦解(3)宗法制·血缘①目的:解决贵族内部的权力、财产继承分配矛盾②内容: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关系;祭祀崇拜祖先③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注:宗法制度虽在春秋战国逐渐瓦解,但宗法观念影响后世(亲亲尊尊、男尊女卑、忠孝观念)补充知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权力分配的原则;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以宗法制为核心)(4)礼乐制:要求贵族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别来表现贵贱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5)井田制(商、西周时期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集体劳作、公私并存(6)工商食官·官营(仅作了解)(7)西周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②公元前711年,犬戎趁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4、补充知识·早期国家的共同政治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政治统治(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➍板书设计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三皇五帝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世袭制、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➎课后反思一、还是没有更好的突出重点,存在面面俱到问题;导致本节课整体上时间还是相对紧张二、在调动学生和引导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一步深入发掘三、文献史料一方面数量较少,另一方面质量较低。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一、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应该在本科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本课的部分内容,所以应当在此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升华教学内涵。

二、教材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课,从时间上来看本课展示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发展过程,展现了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及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独特性与发展脉络。

从内容上来看,本课的推进过程中结合了原始社会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迹与文献相结合,渗透了集证辨据的史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目标结合文化遗迹与文献史料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能通过实物、文献等史料,理解夏、商、西周展现的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能通过文献、青铜器铭文、甲骨卜辞等史料理解夏朝存疑以及商朝历史为信史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夏商周的制度;难点:中华文明发展的原因探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中华文明到底几千年?教师讲述良渚文化申遗成功背后,西方考古学界对中华文明诞生时间的判断,以及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的新界定,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设计意图:从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结合考古学的最新发掘成果,加强对文明标准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做铺垫,了解考古学的动态发展对历史书写的影响。

新课教授(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通过快速浏览教材第一子目,思考中华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引导学生得出“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史学家以生产工具为主要依据将原始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主要讲述了从中国人类起源到中华文明诞生、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

本课教材共三个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

本课的知识、理论、方法是学好以后内容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开篇点题的作用。

就本课而言,这里的早期国家,指的是夏商周,从内容上看,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的是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早期国家的特征;从方法上看,课标要求学生知道二重证据法的使用;从程度上看,本课内容基本以浅层次的了解和知道为主,只有中华文明起源属于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目标】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插图《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和其他插图以及配套课件,还有相关解说视频,使学生认识早期中华文明所处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气候地形地貌等环境,培育学生时空观。

唯物史观:本课学习,务必使学生认识文化遗存是至关重要的史料,是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源泉,从而培育学生唯物主义史观。

此外还需使学生认识历史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史料阅读》、《历史纵横》、《探究与拓展》等栏目中的文献资料以及历史图片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结合夏商周国家的时代特征,培养解读历史材料、科学解释历史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研究探析课件中文献史料,历史图片以及教材中《史料阅读》、《历史纵横》、《探究与拓展》等栏目中的文献资料,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和观点方法。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教学,培育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国家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的热情。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新、旧石器时代特点及代表性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历程及特点。

2.※知道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证据,认识神话传说与考古遗存、传世文献等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价值。

3.※结合史料,了解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状况。

认识分封制的作用,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4.★理解生产力的发展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认识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科书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第1课,共三个子目。

第一子目是“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主要讲述中国境内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特点与私有制的出现。

第二子目是“从部落到国家”,主要讲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情况—阶级分化更加明显,已经初具国家形态。

第三子目是“商和西周”,主要讲述商和西周的概况。

本课需引导学生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中华先民的创造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本课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征。

本课难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原因。

本课建议授课时间为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一一、导入新课铺垫:2018年5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举行。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华文明的早期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更明晰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二、新课教学1.石器时代:遥远时空,人猿相揖别(1)旧石器时代创设情境:做个“人”好难!(出示原始人类生活想象图,引导学生想象)在远古时代,某一天,一个森林古猿忽然站起来,发现能看到更远处更多可吃的东西,这个伟大进步叫直立行走,完成了从猿到人的一个重大转变。

又过了很久,古猿发现用石头能砸开食物坚硬的壳,会使用工具,这是动物与人的根本区别。

在某个电闪雷鸣的晚上,森林大火烧死好多动物,早期猿人饱餐一顿,知道“火”真是个好东西!被火烘烤后的食物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同时火还可防寒、照明、驱兽,改善生存条件。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教学重难点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重要历史事件、人物、考古发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难点:分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原因,理解其历史意义,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中华文明为何起源于黄河流域?”“早期国家的形成有哪些关键因素?”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历史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2.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国家认同感。
3.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4.引导学生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重要历史事件、人物、考古发现等。
2.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掌握,特别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记忆。
3.教师提出希望,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拓展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拓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在探讨历史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
此外,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应关注分层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指导,使他们在本章节学习中都能获得提升。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在掌握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
4.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索中华文明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珍惜当下、开创未来的使命感。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构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历史知识体系,特别是对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夏、商、西周三个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入了解。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发展脉络,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的形成及其特点。
教学语言:“中华文明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经过新石器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夏、商、西周三个早期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成就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图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
教学语言:“现在请大家完成这些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2.练习题类型: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教学语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3.拓展作业:
a.阅读一本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书籍,如《中国古代史》、《中国文明史》等,撰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3.分析这些历史时期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强调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夏、商、西周三个时期在政治制度上有何特点?
b.这些制度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有哪些影响?
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解读,撰写一篇分析性小论文,不少于800字。
c.设计一份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知识问答卷,要求包含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3.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等,分析这些制度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提高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史实的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上学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中华历史发展脉络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具体史实、历史制度的认识尚显模糊。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系统的方法和深入的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
3.布置开放性作业,如让学生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认识,并撰写采访报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观点表达,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重要古人类的生活状况和文化特征,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统一性。
2.熟悉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重点掌握夏商周的更迭和西周的分封制。
3.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理解诸侯争霸和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培养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的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史料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
b.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历史思维和史料分析能力。
c.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氛围,促进知识内化。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培养历史思维和史料分析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情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一些关键概念和史实掌握不够准确。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需要引导和培养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全面分析。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脉络、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以及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掌握黄河、长江流域原始社会的主要文化成就,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以及夏、商、西周三个早期国家的基本情况。
2.掌握夏、商、西周三个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中华文明早期国家的特点。
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提高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4.能够通过地图、文物、古籍等史料,了解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史料阅读和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尊重和热爱,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2.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4.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视文化遗产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总结归纳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接着,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你们认为炎帝和黄帝真的存在吗?他们的故事对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意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自然过渡到新课的主题——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按照时间顺序,从炎帝、黄帝开始,详细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首先,我会讲述尧舜禹的禅让制度,解释其在我国早期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分析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情况,掌握炎帝、黄帝传说,尧舜禹的禅让制度,以及夏商周的历史更迭。
2.掌握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早期中华文明的代表性文化成果,理解它们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
3.理解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掌握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请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协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作业完成后,及时上交,教师将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2)新课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的形成、夏商周政治制度等内容。
(3)案例分析:选取甲骨文、青铜器等实物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影响。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3.教学评价:
(1)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观念,提高对历史发展的认识。
4.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评价,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历史(统编版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历史(统编版纲要上)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历史学科素养。期待大家在作业中展现出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4.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与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相关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学说、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类型、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基本情况以及甲骨文、青铜器等文化遗产。
难点:理解不同文明起源学说的依据和争议,以及夏商周三个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制度特点。
2.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阅读作业:
a.阅读教材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相关内容,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b.推荐阅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古代史》等相关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4.思考题:
a.请思考:中华文明起源的不同学说,对我们认识历史有何启示?
b.分析夏商周三个早期国家的更迭,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教学内容:介绍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类型,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分析各文化类型的特征和代表性遗址。
教学语言: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它们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之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认为哪种文明起源学说更有道理?为什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文明起源”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引导: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世界古代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世界古代史,那么你们知道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吗?
4.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合能力,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分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设计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表达能力。
5.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凝聚力。
6.评价方式,多元发展: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4.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敬畏之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3.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如夏、商、西周等历史时期的基本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方案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制度。

因本课学习内容从元谋人一直讲到西周灭亡,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中华文明起源部分,注意使用地图,尤其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培养学生时空观的同时,更好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征。

夏商周早期国家发展情况应删繁就简,引导学生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目标1.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 通过列表比较了解中国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发展状况,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3.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4. 通过文献资料、图片资料,从整体上认识夏商周各朝代的基本情况和演变过程,了解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从时空角度,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从部落到国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历史长河图展示从猿到人的演进过程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境内分布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址和文化遗存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是研究从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转变规律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具体有哪些?又有什么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内容——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设计意图)用历史长河图展示从猿到人的演进过程使学生形成人类社会进步的直观认识;通过对文明的释义,拓展学生思维,同时为后边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也可使用“中国人类的起源”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类的起源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中国早期人类分布基本特点展示图片:《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教师提问:观察图片,分析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因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2.石器时代的区段划分展示图片:《不同石器时代石器》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片,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图一石器表面粗糙,用打制方法制作而成;图二石器表面光滑,用打磨结合方法制作而成。

教师指出: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两百万年的历史,石器是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考古学家依据原始人类对石头进行加工制作石器的不同方式,提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段概念。

在这两百万年里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经历了原始人群到氏族社会的转变。

展示石器时代阶段划分流程图:3.旧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展示地图:《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1)元谋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发现两颗人类门齿,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绝对地质年代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

展示图片:《元谋人的牙齿化石》(2)北京人1921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上山洞里发现遗址堆积层,1929年发现第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测定其生活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展示图片:《元谋人的牙齿化石》教师可播放“北京人的发现和北京人的身体形态”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了解北京人发现过程及北京人的身体形态特征。

过渡:接着我们来学习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作为我国远古社会演进的重要阶段,已在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就有一万多处。

3.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进步(1)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展示地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展示材料: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

大约在距今四五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城邑、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出现,表明与社会分工、社会分化相应的、区别于一般聚落,并凌驾于其上的政治实体已经产生。

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得出认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特点: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2)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阅读教材,自主完成表格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在新时期时代早期,也就是距今7000-5000年左右的时段内,主要有三个代表性文化,分别是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

在原始农业方面呈现出北粟南稻的格局,在手工制作方面,仰韶文化的彩绘陶器和河姆渡文化的养蚕缫丝技术都让人惊叹不已。

而到了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以“蛋壳陶”为名的龙山文化所替代。

同时期的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也都出现了精美玉器和大规模祭坛,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知识拓展1】展示新石器时代有代表性文化遗存的文明成就图片这些文明成就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

【知识拓展2】良渚文化在中国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中,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

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使研究者们或者认为它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看到了文明的曙光;或者认为它已进入文明社会,已形成文明古国。

展示图片:《良渚“神徽”像》经考古研究,良渚古城的范围最终确定,东西长约 1700 米,南北长约 1900 米,总面积约 300 多万平方米,相当于 4 个北京紫禁城。

良渚古城是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展示图片:《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良渚文化有门类完备、分工精细、工艺精湛的手工业体系,以玉器的制作最为突出,玉器种类涵盖以琮、钺为代表的礼仪重器以及一般装饰品。

良渚的玉器是尊贵身份的载体,具有明确的等次划分,一些人可以用刻有“神徽纹”玉器,另一些人只能使用其他类型的玉器。

所以,良渚玉器具有社会属性,能够反映良渚文化的信仰和制度设计,这就是国家社会的文明形态。

展示图片:《良渚文化代表器物》2010年,考古工作者确定了良渚都城的殿、内城和外城的三重结构,这符合了古代“以中为尊,以高为尊”的规划和布局理念。

展示图片:《良渚文化遗址分布规划复原图》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该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

展示图片:《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图》展示材料:“探源工程”启动(2004年启动)至今,已经确认,在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文明为代表,中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个大范围里面,一些地方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有了自己的国家。

而以此为起点,一直到距今3800年左右,在1000多年的时段里,各个地方的社会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步入了文明。

这种诸多地方文明并立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传说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是天下万国、天下万邦的情景相吻合,所以我们借用这个意境,把这个时代叫做“古国时代”。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教科书将改写》载《北京日报》2018年5月29日展示地图:《良渚文化的分布》展示材料:良渚是见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新浪新闻2019年7月6日当地时间2019年7月6日10时42分,中国良渚古城申遗成功。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代表中国政府发言中表示,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是见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今天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令全体中国人喜悦和振奋。

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守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家园。

【拓展思维】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展示材料: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

——列宁【总结提升】(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培养时空观,同时更好地理解中国文明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发展方向。

利用表格和结构图,便于学生掌握石器时代中华文明发展状况。

同时在表格讲解中,介绍生产力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

过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氏族内部出现了剩余产品,而这些剩余产品最终被部分人占有,成为他们的私产。

这样在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矛盾。

富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私产,就凭借自己的实力统治穷人,原来的贫富分化演变为阶级分化,出现了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现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氏族的活动范围扩大,氏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教师也可使用“邦国时代”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邦国时代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二、从部落到国家1.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三皇五帝”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

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

三皇: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带领人们用兽皮制衣、结网打鱼、发明八卦,创造文字结束“结绳记事”的历史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大约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展示地图:《炎黄战蚩尤》(2)禅让制展示图片:《禅让制》教师总结指出:禅让是指统治者生前活着的时候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

这种做法称为“禅让”。

禅让制记载最早见于《尚书》,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

展示图片:《竹书纪年》书影《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

但它在宋时历经了散佚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