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芝罘区塔山小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这些都足以见出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
我校自2009年学校把心理健康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后,就开始注意积累相关的资料,包括老师的教案、说课、家长培训材料、教师培训材料及学生的团体辅导方案。开发校本课程,办好学校特色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1健全机制、配齐人员。
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由校长担任(2009年至2013年8月由曹玉和同志担任,2013年9月起由张森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唐君玲同志担任,组员包括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李忠伟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娴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导主任和级部组长,大队辅导员姚雪荣,教导干事张康康。其主要职责是对校本课程的
开发做出正确决策,予以全面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关系。
组建了校本课程督导小组。
校本课程督导小组由副校长唐君玲、专业心理教师李忠伟和王娴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各项资料的科学性、专业性、适用性,指导老师的日常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团体活动方案,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对老师进行心理干预和专业知识培训,提出意见和建议,收集成熟的材料,并分类整理保存,检查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2注重解决校本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办学特色而提出的。
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的关系应是:先以学校特色来进行课程开发——先有特色而后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更加促使学校特色鲜明化、独特化。基于学校,更发展于学校,又更促使学校特色化发展。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必须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所编写的《向幸福启航》上下两套教材,就紧紧围绕我们的办学特色进行编写的,其内容编排和相关素材的应用都紧紧围绕我校的“家校结合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办学特色进行的。
明确出发点。
心理健康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山东省教研室正在研究编写),由上到下大家都是靠着经验在搞,更多的借鉴了德
育和思品课的内容。为此我们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进行编写。另一个依据就是要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要求实用性强,指导性强,针对人群广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能力每学年分上下册,覆盖1到5年级,包括了学习心理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辅导、人际关系辅导和生活辅导5个大的方面。
校本教材有较大的存在价值。
教材的存在价值主要取决于它是否真地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所帮助,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帮助。往往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前者很容易考虑到,而后者很容易忽略。在这次的校本教材编写中我们注重了其价值的集中性体现,贯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孩子从中真正受益,我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兼职心理老师(班主任)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每次讲授后由督导小组进行评课,教师再进一步修改,不断优化完善教学流程,我们将老师们部分较好的教案集中起来,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心理健康课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个人心理专业化的发展,营造了团队和谐协作的氛围,凝聚了团队合作探究的力量。
3校本教材的具体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难题。
3.1.1专业人才
特别是小学,根本没有专职心理老师。我们的兼职老师也多是大队辅导员,是搞德育的,德育与心理辅导在很多在方是有本质区别的。另外,心理辅导员主要由班主任担任,传统的班主任角色与心理辅导员之间本来就有着矛盾与冲突的地方,角色转换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这些教师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缺少心理辅导与咨询技术,更没有经验,所以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变成一德育课,根本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更不可能设计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所以,在大多数小学里,心理健康教育还只停留在理念和愿望的层面上。
3.1.2急功近利
心理学的知识可总结两个字:杂、细。传统思维是:如何把问题了就行了。所以很多学校的心理辅导员也是这样做的,找一些书,学一堆理论,然后就去给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一定会出事的,因为心理问题表现有原发和继发之分,所以单从结果入手很容易出错。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辅导根本的方法是要从“为什么”入手,先问为什么,学会分析、鉴别病因,遵循基本的心理辅导原则,方能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切不可急功近利。就事论事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也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3.1.3流于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和长期的,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计划,有评估有督导,定期讨论实例。而很多学校把心理辅导当成了心理课,上完一节是一节,注重地是知识
点的“教育”,缺少系统的行为训练,人格的培养、情绪、人际关系等的指导。
如何做好家校结合,从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2.1辅导原则
3.2.1.1保密原则。
3.2.1.不在任何场合谈论来访者的隐私;
3.2.1.除非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不向来访者的老师、同学、父母等谈及来访者的隐私;不允许任何人查阅心理咨询档案(保密例外除外)。
3.2.1.保密例外原则,当求助者有伤人或自伤的取向时应积极与有关人员沟通。
3.2.1.2道德中立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本质的区别,德育工作侧重把学生放在社会关系的层面上去考察和培养,要求学生按照他现在所承担的与未来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去行动;心理辅导侧重把学生放到人际关系层面上去考虑,要求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同周围环境、同一个个具体个人保持心理上的适应。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对来访者有道德性评价。
3.2.1.3完全接纳原则。无论什么样的学生,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在做心理辅导时,辅导老师要绝对接纳学生,与学生共情,站在学生的心理层面来接纳他们,面带微笑、心静气和,不带有色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