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导论 第二部分
第09章-刻蚀工艺
微观负载效应
• 微观负载效应
– 对于接触窗和金属层间接触孔刻 蚀,较小的窗孔刻蚀速率比较大 窗孔慢 – 由于光刻胶溅镀沉积到侧壁上, 图形隔离区域的刻蚀轮廓比密集 区域宽
微观负载效应刻蚀轮廓
14
过刻蚀效应
主刻蚀和过刻蚀轮廓
过刻蚀中,被刻蚀薄膜和衬底材料之间的选择性要足够高,避免损失过多衬底材料
15
CF4, CHF3 CF4, CHF3 SF6
4835 6156 2535 7037
半导体制造技术导论(第二版)
第九章
刻蚀工艺
白雪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提纲
• 简介
• 刻蚀工艺基础
• 湿法刻蚀工艺 • 干法刻蚀工艺 • 等离子体刻蚀工艺
• 刻蚀工艺制程趋势
• 刻蚀工艺发展趋势
2
简
介
先进的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先进的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4
刻蚀工艺简介
• 刻蚀工艺
– 移除晶圆表面材料 – 图形化刻蚀:去除指定区域的材料,将图形转移到衬底薄膜上 – 整面全区刻蚀:去除整个表面薄膜达到所需工艺要求
34
离子辅助刻蚀实验
离子辅助刻蚀实验及结果
XeF2:纯化学刻蚀;Ar+:纯物理刻蚀
35
刻蚀工艺的比较
纯化学刻蚀 应用 刻蚀速率 湿法刻蚀,剥除, 光刻胶刻蚀 可以从高到低
反应式离子刻蚀 等离子体图形化刻蚀 高,可控
纯物理刻蚀 氩轰击 低
选择性
刻蚀轮廓 工艺终点
非常好
等向性 计时或目测
可以接受,可控
������ =
������1 − ������
2
+ ������2 − ������
微电子封装课程导论
神经 神 大脑 情报收集 信息储存 信息处理 信息指令 网络
耳—听觉 眼—视觉 嘴—味觉 鼻—嗅觉 皮肤—触觉
血液系统(与动物类似)
血管网络 心脏
血管网络
营养输送 供热散热 垃圾处理
构成人类社会的两大系统
高度发达
信息 信息 网络
人类社会 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 学生 商人 军队
印刷板上组装 仪器设备组装
仪器设备内互连 1000微米
微电子制造前道工程——芯片的制造
微电子制造后道工程——芯片的封装
印刷线路板上的组装
表 面 贴 装 法 引 脚 插 入 法
QFP/BGA等
焊浆印刷
贴 装
再流焊
电路基板
再流条件 235+-5℃,10sec
DIP等
插 装
波峰焊
完成后
电路基板 焊料环流 液态焊锡温度 約240℃
信息化的重要性
人体
血液循环系统: 能量供给、供热散热 营养供给、废物排放 神经网络系统 控制肌肉活动 协调组织器官 接受外来情报 测知环境变化
人体中的两大系统
执行器官 嘴—吃喝、表达 鼻—呼吸 手—动作 脚—动作
神经系统(高度发达)
神经 神 网络
感知器官
200 150 100 50 0 1990 1995
信息产业
汽车工业 钢铁工业
2000
2005
信息产业构成
信息产业
信息的处理与应用 信息的载体与传输
因特网 银行管理 电子商务 等等
计算机 手机 电视机 等等
应用软件 设计
半导体物理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1-3章
有效原子数为
3
13(顶角原子)
3
12(面心原子)
5 2
个原子
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
S
1 2
a
2
2
a
10 2
a2 4
5
第1章
所以,(111)面的原子面密度为
第1章
3.已知Si的晶格常数或单胞的边长a=5.43089 Å, 求: (1)Si的原子体密度。 (2)(111)面、(110)面以及(100)面的原子面密度,比较哪个晶面的面 密度最大?哪个晶面的面密度最小?
解:(1)每个晶胞中有8个原子,晶胞体积为a3, 每个原子所占的空间体积为a3/8,因此每立方
图3
第2章
2. 图中的A、B 分别为两种半导体材料价带中载流子的E-k关系抛物 线,其中哪个材料的电子有效质量小?为什么?试确定两种电子的 有效质量之比(以自由电子质量为单位) 。
解:由图可知,B材料的能带极值附近的曲率变化较大,故其电子 有效质量小。所以,A、B材料的电子有效质量之比为0.26,B材料 的电子有效质量小。
Eg h
1.12 4.135 1015
2.711014 (s1)
hc Eg
4.1351015 31017 1.12
1107.1(nm)
第3章
1.掺杂半导体与本证半导体之间有何差异?试举例说明掺杂对半导体的 导电性能的影响。
2.试简述杂质在半导体中的几种作用,并分别在能带图上标志出其在半 导体中的跃迁过程 3.试说明浅能级杂质和深能级杂质的物理意义及特点。 4.何谓非平衡载流子?非平衡状态与平衡状态的差异何在
第08章-离子注入工艺
75As
2
2
51014
NMOS源/漏
31P
4
3.51015
56
阱区离子注入工艺
阱区离子注入工艺
57
调整阈值电压的离子注入工艺
调整阈值电压的离子注入工艺
58Biblioteka 多晶硅硼离子注入工艺多晶硅硼离子注入工艺
59
SDE离子注入工艺
源极/漏极延伸(SDE)离子注入工艺的形成过程
60
源极/漏极离子注入工艺
– 使用硬光刻版在指定区域注入掺杂而不需要光刻工艺,节省制造成本
63
粒子引起的电子—空穴对
粒子引起的电子—空穴对
64
SOI衬底上的MOSFET
SOI衬底上的MOSFET示意图
65
图形介质工艺流程
图形介质工艺流程示意图:(a) 刻蚀;(b) 离子注入
66
TaBN吸收模式EUV光刻版
具有阴影效应的吸收模式EUV光刻版
栅极和源极/漏极对准工艺
(a) 正常对准;(b) 对准失误
7
源极/漏极自对准工艺
源极/漏极自对准工艺
8
离子注入技术的优点
离子注入与扩散工艺比较
扩散
离子注入
高温,硬遮蔽层
低温,光刻胶作为遮蔽层
等向性掺杂轮廓
非等向性掺杂轮廓
不能独立控制掺杂浓度和结深
可以独立控制掺杂浓度和结深
批量工艺
批量及单晶圆工艺
折射率
N/A
反射率
N/A
熔点
938.3 ℃
沸点
2820 ℃
热传导系数
60 W/(m·K)
热膨胀系数
610-6 K-1
主要应用
Ge和SiGe以及半导体衬底,非晶硅注入用Ge离子源
半导体技术导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京理工大学
半导体技术导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京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现代电子器件大多是基于半导体材料制备的?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p型硅掺杂V族元素,n型硅掺杂III族元素。
参考答案:错2.半导体中电流由电子电流和空穴电流构成。
参考答案:对3.以能带隙种类区分,硅属于直接能带隙半导体。
参考答案:错4.以下哪种结构不是固体常见的微观结构类型?参考答案:结晶体5.从能级角度上看,导体就是禁带宽度很小的半导体。
参考答案:错6.半导体的电导率一般要大于绝缘体的电导率。
参考答案:对7.在半导体中的空穴流动就是电子流动。
参考答案:错8.通常来说,晶格常数较大的半导体禁带宽度也较大。
参考答案:错9.温度为300K的半导体费米能级被电子占据的几率为()?参考答案:1/210.通常对于同种半导体材料,掺杂浓度越高,载子迁移率越低。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通常情况下,pn结p区和n区的半导体材料不相同。
参考答案:错2.pn结加反偏压时,总电流为0。
参考答案:错3.平衡状态下pn结的能带图中,p区和n区的费米能级是分开的。
参考答案:错4.金属与n型半导体接触形成欧姆接触,此时金属的功函数应当大于半导体的功函数。
参考答案:错5.欧姆接触也称为整流接触。
参考答案:错6.通常,超晶格结构是基于异质结设计的。
参考答案:对7.n型增强型MOSFET的基底是n型半导体。
参考答案:错8.MOSFET的饱和漏极电流大小是由漏极电压决定的。
参考答案:错9.MOSFET的栅极氧化层采用High-K材料的目的是增加栅极电容。
参考答案:错10.BJT可用于恒定电流源的设计。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太阳能电池可以吸收太阳光的所有能量。
参考答案:错2.Voc是指短路电压。
参考答案:错3.太阳能电池上表面的电极会遮挡电池吸收的阳光。
参考答案:对4.以下几种太阳能电池中,效率最高的是()?参考答案:GaAs太阳能电池5.半导体光探测器本质是一个pn结,这类器件工作在pn结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第()象限?参考答案:III6.对于同种半导体材料,通常PIN型光探测器的灵敏度要高于APD光探测器。
纳米材料导论 第二章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2.2.1机械粉碎法
6.纳米气流粉碎气流磨
原 理 : 利 用 高 速 气 流 (300—500m/s) 或 热蒸气(300—450℃)的能量使粒子相互 产生冲击、碰撞、摩擦而被较快粉碎。 在粉碎室中,粒子之间碰撞频率远高 于粒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 特点:产品的粒径下限可达到0.1μm以 下。除了产品粒度微细以外,气流粉 碎的产品还具有粒度分布窄、粒子表 面光滑、形状规则、纯度高、活性大、 分散性好等优点。
基本粉碎方式:压碎、剪碎、冲击粉碎 和磨碎。
种类:湿法粉碎
干法粉碎
一般的粉碎作用力都是几种力的组合,如球磨机和振动
磨是磨碎与冲击粉碎的组合;雷蒙磨是压碎、剪碎、磨
碎的组合;气流磨是冲击、磨碎与剪碎的组合,等等。
7
球磨过程中引起粉末粒度发生变化的机理有两种: 一种:颗粒之间或颗粒与磨球之间互相摩擦,使得一定粒度范 围内的颗粒造成表面粉碎,结果形成大和小两种粒度的新颗粒, 称为摩擦粉碎或表面粉碎。 另一种:由于球对颗粒或颗粒对颗粒的冲击、碰撞和剪切等 作用,从颗粒中近似等体积地分割出两个小颗粒,称为冲击压缩 粉碎或体积粉碎。
4)材质可选择玛瑙, 氮化硅,氧化铝,氧化 锆,不锈钢,普通钢, 碳化钨,包裹塑料的不 锈钢。
12
滚筒式球磨
13
行星球磨
14
参考文献:
2.2.1机械粉碎法
1)高能球磨制备ZnSe纳米晶粉体
车俊 姚熹 姜海青 汪敏强,西安交通大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
将相同摩尔比的Zn粉和Se粉放在球磨罐(WC)中,选用球石 直径为10mm,原料:球石=1:20,干磨,在氮气保护下, 球磨60min即可获得纯立方闪锌矿结构,避免了ZnO相的出 现。晶粒的尺寸用Scherrer公式计算为5nm,用TEM直接观察 的尺寸为10nm左右。
课程名称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精)
第五章GaN基半导体电子器件
5.1AlGaN/GaN异质结
5.2GaN基HEMT器件的特性
5.3GaN基HEMT器件的电流崩塌效应
5.4硅衬底上GaN基HEMT器件
5.5GaN基MISHFET和HBT器件
第六章SiC基半导体器件
7.1 SiC基光电子器件
7.2 SiC基整流管
7.3 SiC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开课学期:
总学时/讲授学时:32/
学分:
先修课程要求:固体物理或半导体物理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称
专业
年龄
学术专长
陈长清
教授
半导体
37
半导体
黄黎蓉
副教授
半导体
39
半导体
吴志浩
副教授
半导体
28
半导体
戴江南
博士后
半导体
28
半导体
教学大纲:(章节目录)
本课程共分为七章进行授课:
第一章宽禁带半导体导论
第二章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生长
7.4 SiC基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肖特基栅场效应管(MESFET)
7.5 SiC基双极结型晶体管(BJT)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第七章ZnO基半导体器件
7.1 ZnO基光电子器件
7.2 ZnO基电子器件
教学大纲(续)
教材: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自编)
主要参考书:
(1)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固态照明,史光国等,科学出版社
(2)微电子器件与IC设计,刘刚等,科学出版社
(3)碳化硅宽带隙ຫໍສະໝຸດ 导体技术,郝跃等,科学出版社(4)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谢孟贤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第二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
导带
Eg
价带
2.5 半导体的掺杂
载流子:低温时,电子分别被束缚在四面体晶格中,因此无法作电的传导。但在 高温时,热振动可以打断共价键。当一些键被打断时,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可以参 与电的传导。而一个自由电子产生时,会在原处产生一个空缺。此空缺可由邻近 的一个电子填满,从而产生空缺位置的移动,并可被看作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的 正电荷,称为空穴(hole)。半导体中可移动的电子与空穴统称为载流子。
F(E)
500K 0.5
300K
费米能级(Fermi level):是电
100K
子占有率为1/2时的能量。
≈
-0.5 -0.4 -0.3 -0.2 -0.1 0 0.1 0.2
Ga 0.065 0.011
Si
1.12
Sb 0.039
0.045 B
P
As
0.045 0.054
0.067 0.072 Al Ga
Ti
C
0.21
0.25
0.34 0.35 D
0.16
In Pd
Pt 0.25
0.36 0.3 D
Au O
0.16 0.38 A 0.54 0.51 A 0.41
0.29 D
+4
0, 1 , 0 2
+4
+4
+4
+4
半导体的共价键结合
砷化镓为四面体闪锌矿结构,其主要结合也是共价键,但在砷化镓中存在微 量离子键成分,即Ga+离子与其四个邻近As-离子或As-离子与其四个邻近Ga+ 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以电子观来看,这表示每对共价键电子存在于As原子的时 间比在Ga原子中稍长。
杂质半导体
非本征(杂质)半导体:当半导体被掺入杂质时,半导体变 成非本征的(extrinsic),而且引入杂质能级。
半导体材料导论3 (2)-文档资料
杂质导电:
另一种导电机制是靠电活性杂质形成的载流子导 电,这种导电称为杂质导电。其原理如图3.2所 示。 施主杂质:以杂质导电为主的、能向导带贡献电 子的杂质,称为施主杂质。对IV族元素半导体而 言,V族元素就是施主杂质。 受主杂质:从价带俘获电子,而在价带形成空穴 的杂质称为 受主杂质。对IV族素半导体而言, III族元素就是受主杂质。 电离能:施主或受主分别向导带或价带释放电子 或空穴所需的能量称为电离能,分别用ΔED、 ΔEA表示(见图3.2)。
图21霍尔效应原理211存在两种载流子的证明专业资料?从图27可以看出这种热激发的电子脱离价键后使某个硅原子中少了一个价电子从电平衡的角度相当于带一个正电荷粒子这种电子的缺位称为空穴?而空穴也可以发生流动即邻近原子的价电子跑过来填补这个缺位而本身又产生一个空穴在电场下如此连续传递就形成了电流
半导体材料
(3)有两种载流子参加导电。一种是为大家所熟悉的电子,另一种则是带正电的 载流子,称为空穴。而且同一种半导体材料,既可以形成以电子为主的导电,也可 以形成以空穴为主的导电。在金属中是仅靠电子导电,而在电解质中,则靠正离子 和负离子同时导电。
1.2半导体材料的类别
对半导体材料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 根据其性能可分为高温半导体、磁性半导体、热电半导体; 根据其晶体结构可分为金刚石型、闪锌矿型、纤锌矿型、黄铜矿型半导体; 根据其结晶程度可分为晶体半导体、非晶半导体、微晶半导体, 但比较通用且覆盖面较全的则是按其化学组成的分类,依此可分为:元素半导体、 化合物半导体和固溶半导体三大类,见表1。 在化合物半导体中,有机化合物半导体虽然种类不少,但至今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所以本书在叙述中只限于无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简称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金属
半导体器件基础 - 1
Introduction
导论
Introduction
发明的锗片上集 成电路 和 Robert Noycy 发明 的硅片上集成电路无疑是 将半导体产业引入 “ 量 产阶段 ” 的重大里程碑。
Jack Kilby
Fundamental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导论
Introduction
重大事件是中星微电子在 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此后 风险投资对中国半导体行 业空前关注和看好。
Fundamental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导论
Introduction
2006
年,私募基金加入半
导体行业。这种基于大者 恒大的定论将变成一种趋
势。对中国半导体行业也 算得上是一个里程碑。
导论
年,支持速度更快和 占用内存更少的精简指令 集芯片 ( RISC ) 技术实现商 业化。 同年 16M DRAM 问世,标志 着半导体产业进入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 ( ULSI ) 阶段。
1988
Fundamental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troduction
导论
导论
Introduction
年英特尔推出第一片 DRAM; 次年推出 SRAM 和 EPROM 以及第一片微处理 器 4004 。存储器芯片和微 处理器的发明,决定了半 导体工业发展的方向。
1970
Fundamental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导论
Introduction
于是,半导体产业常青树 德州仪器 ( Texas Introments ) 、 摩托罗拉 ( Motorola ) 、飞兆 ( Fairchild ) 和国家半导体 ( National Semiconductor ) 等诞生 硅谷开始成为半导体产业 的中心……
半导体物理导论复习资料
半导体物理导论复习资料半导体物理导论复习资料半导体物理是现代电子学的基础,理解半导体物理的原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科学家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回顾半导体物理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帮助读者复习和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1. 半导体的基本特性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特性。
首先,半导体的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意味着它既可以传导电流,又可以阻止电流的流动。
其次,半导体的电导率可以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如温度、施加电场等)来调节,这使得半导体具有可调控性和可变性。
2. 禁带和载流子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是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
禁带是指半导体中的能带结构,它将电子的能级分成导带和价带。
导带是电子能量较高的能级,而价带是电子能量较低的能级。
禁带宽度是导带和价带之间的能量差,决定了半导体的导电性能。
3. pn结和二极管pn结是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结合而成的。
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浓度较高,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较高。
当两者结合时,电子和空穴会发生复合,形成一个耗尽层。
耗尽层中没有可自由移动的载流子,因此形成了一个电势垒。
这个电势垒可以阻止电流的流动,从而实现了二极管的整流功能。
4. 势垒高度和反向击穿势垒高度是指pn结中电势垒的高度,它决定了二极管的导电性能。
当外加电压使势垒高度增加时,二极管的导电性能会减弱。
反向击穿是指当外加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势垒高度会被突破,电流会快速增加。
这种现象可以用来制作稳压二极管和击穿二极管等电子元件。
5. MOSFET和CMOS技术MOSFET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缩写,是现代集成电路中最常用的晶体管结构。
MOSFET的导电性能可以通过调节栅极电压来控制,因此具有高度可调控性和低功耗特性。
CMOS技术是一种基于MOSFET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的制造。
6. 光电效应和光电器件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会激发出电子和空穴,产生电流。
半导体物理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1-3章
半导体物理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1-3章1.倒格子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一种晶体的正格矢和相应的倒格矢是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解答:倒格子的实际意义是由倒格子组成的空间,实际上是状态空间空间,在晶体的X 射线衍射照片上的斑点实际上就是倒格子所对应的点子。
由正格子的基矢(a 1,a 2,a 3)就得到倒格子的矢量(b 1,b 2,b 3),其中其中Ω是晶格原胞的体积。
由此可以唯一地确定相应的倒格子空间。
显然,倒格子与正格子之间有如下关系:所以一种晶体的正格矢和相应的倒格矢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Ω⨯=Ω⨯=Ω⨯=213132321222a a b a a b a a b πππ,,ij i i πδ2=⋅b a (i,j=1,2,3)2.假设有一立方晶体,画出以下各晶面(1)(100);(2)(110);(3)(111);(4)(100);(5)(110);(6)(111)3.已知Si的晶格常数或单胞的边长a=5.43089 Å, 求:(1)Si的原子体密度。
(2)(111)面、(110)面以及(100)面的原子面密度,比较哪个晶面的面密度最大?哪个晶面的面密度最小?解:(1)每个晶胞中有8个原子,晶胞体积为a 3,每个原子所占的空间体积为a 3/8,因此每立方厘米体积中的硅原子数为:原子体密度=8/a 3=8/(5.43×108)3=5×1022(个原子/cm 3)(2)(111)面为一个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有效原子数为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个原子(面心原子)(顶角原子)25213313=⨯+⨯4521022212a a a S =⨯⨯=2a所以,(111)面的原子面密度为(110)面为一个边长为 的长方形,有效原子数为长方形的面积为所以,(110)面的原子面密度为22524525aa ==等边三角形面积有效原子数2a a ⨯个原子(体对角线原子)(面心原子)(顶角原子)42212414=+⨯+⨯222a a a S =⨯=222224aa ==等边三角形面积有效原子数(100)面为一个边长为 的正方形,有效原子数为正方形的面积为所以,(100)面的原子面密度为因此,(111)面的原子面密度∶(110)面的原子面密度∶(100)面的原子面密度为 ∶ ∶ = ∶ ∶1说明(111)面的原子面密度最高,(100)面的原子面密度最低。
材料科学导论(二)ppt课件
划痕硬度试验法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
第四节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三、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
1、材料的疲劳性能指标 指在指定疲劳寿命下,材料能承受的上 限循环应力。分为对称循环疲劳强度和不对
称循环疲劳强度。应力包括弯曲、拉伸和扭
转等。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
第四节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三、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
2、材料的磨损指标 磨损是指在摩擦作用下,材料表面逐渐 损伤的现象。
肖氏硬度:将一定质量的钢球,在一定高度下落
撞击材料,测量回弹高度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
硬度指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布氏硬度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
维氏硬度
硬度指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
洛氏硬度
硬度指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莫氏硬度是以材料抵抗刻划的能力作为衡量硬度的 依据
五、材料的腐蚀性能
六、材料的老化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
第五节 材料的其他性能
一、材料的热学性能
1. 材料的热容:表示材料吸收热量的能力,用单位 质量材料温度升高1度所吸收的热量表示 2. 材料的热膨胀:表示材料受热后外型尺寸变化的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
第三节
二、材料的结构层次
1. 材料的元素组成 2. 材料的分子结构
材料的结构
3. 材料的超分子结构(凝聚态结构) 4. 材料的晶体结构(聚集态结构) 5. 材料的相态结构 6. 材料的宏观结构(物理结构)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
二、材料的结构层次
1、材料的元素组成:组成材料的元素种类和相对数量
第一节
什么是材料科学?
材料的定义
材料科学是从事对材料本质的发现、 分析、认识、设计及控制方面的理论体系。 其目的在于揭示材料的行为,给予材 料属性的描述或建立模型,以及解释组成
半导体光电子学导论作业2
半导体光电子学导论第二章 异质结2.若异质结由n (111,,φχg E )型和p (222,,φχg E )型半导体构成,并有21g g E E <、21χχ>、21φφ<,试画出n P 能带图。
4. 推导出pN 异质结电容j C 与所加正向偏压的关系,j C 的大小对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应用产生什么影响?在空间电荷区内,电中性条件成立,因此可以得到结电容的表达式为2/1221121211])(2[)(DD A D A P A D j V N N N eN x eN dV d C εεεε+== 当在异质结两边加上正向电压(即p 型相当于N 型半导体加上正电压)a V 后,它在结面两边空间电荷区上的压降分别为1V 和2V ,这时势垒高度就由原来的D eV 降低到)]()[()(2211V V V V e V V e D D a D -+-=-。
只要用)(a D V V -代替D V ,用)(11V V D -和)(22V V D -分别代替1D V 和2D V ,上式依然成立,因此便得到结电容j C 与所加正向偏压a V 的关系2/122112121]))((2[a D D A D A j V V N N N eN C -+=εεεε 结电容直接影响器件在高频情况下的使用。
5. 用弗伽定律计算As Al Ga x x -1半导体当4.0=x 时的晶格常数,并求出与GaAs 的晶格失配率。
根据弗伽定律Ac AD BC BD ABCD a y x a x y a y x xya a )1)(1()1()1(--+-+-+=易知在这里1=y ,查表得661.5==AlAs BD a a ,654.5==GaAs AD a a ,代入弗伽公式计算得)A (526.4654.5)4.01(1661.514.0)1(=⨯-⨯+⨯⨯=-++=ADBD ABCD a x y xya a6. 探讨在Si 衬底上生长出GaAs 异质结的可能性。
半导体制造技术导论萧宏台译本
半导体制造技术导论萧宏台译本《半导体制造技术导论》是一本关于半导体制造技术的经典著作,本书由Stephen A. Campbell所著,是目前该领域的权威之作。
该书详细介绍了半导体材料、制造工艺、设备和技术在半导体工业中的应用。
以下是萧宏台老师在2000年所翻译的内容。
第一章半导体引论半导体材料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材料。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包括硅、锗、砷化镓等。
半导体的电学特性可以通过掺杂和施加外场的方式来控制,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器件中。
本章将介绍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第二章固态材料半导体材料属于固态材料的范畴,因此理解固态物理、结构和性质对于研究半导体材料至关重要。
本章将详细介绍固态材料的结构、晶体学、缺陷和杂质等内容,并探讨这些因素对半导体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三章半导体材料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种类、特性和制备方法。
着重介绍了硅和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分析了它们在半导体器件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四章掺杂掺杂是操控半导体材料电学性质的重要手段,本章将阐述掺杂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包括n型掺杂、p型掺杂以及掺杂剂的选择和特性。
第五章半导体器件本章将介绍半导体器件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二极管、场效应管、晶体管等常见器件。
深入分析了器件制造工艺和性能优化的关键技术。
第六章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是非常复杂且精细的,本章将详细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包括光刻、沉积、腐蚀、离子注入等关键工艺步骤。
第七章半导体器件测试与可靠性制造出的半导体器件需要进行测试和可靠性评估,以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章将介绍半导体器件测试方法和可靠性评估技术。
第八章半导体制造工厂半导体制造工厂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本章将介绍半导体制造工厂的结构、设备和流程,以及工厂管理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第九章其他半导体材料和器件除了硅和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本章还将介绍其他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如碳化硅、氮化镓等。
半导体材料导论2-1
(2-1)式中的迁移率的差别:而半导体材料的迁移率一般都高于金属, 例如金属
铜的室温电子迁移率为30 cm2/V.s,而硅为1500(cm2/V.s),锑化铟则为 78000cm2/V.s。
载流子浓度:金属的电导率比半导体要高出几个数量级的原因从(2-1)式看,只 能是载流子浓度的差别。 在金属中,价电子全部解离参加导电,例如导电性能好的金属铜的载流子浓度
显然,载流子的电荷不同,它的霍尔电动势也不相同。可见,霍尔电动势的方向取
决于载流子带的电荷是正还是负。 用此法测量金属时,证明绝大多数的金属都是靠带负电荷的载流子--电子进行导电 的。
H I
—
H
I + d
x
(b)正电荷载流子
—
+
负电荷
d
x
(a)负电荷载流子
○ 正电荷
图2.1 霍尔效应原理
测量半导体时发现,一种材料既可以靠带负电荷的电子进行导电,又可以靠带正 电荷的载流子进行导电。这种带正电荷的载流子称为空穴。 那么空穴的本性是什么?为什么半导体能产生空穴?这要在下面的关于能带结构 和化学键的两节中加以说明。 既然半导体中可以存在两种载流子,那么式(2-1)可以写成
图2.8 硅中杂质的作用 (a)磷的施主作用;(b)Al的受主作用;
每个P原子可贡献一 个电子,如果P在硅中具有一定的浓度,当它所贡献的自由电子的数目 明显地超过由上述的本征激发所产生载流子的数目时,这种半导体就呈电子型导电,被称为n 型(negative--负的)半导体。 这时 P及其相类似杂质就被称为施主(donor--给予者)杂质,简称施主。
只有认识了半导体的微观结构以及这种微观结构与物性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了 解半导体的性质与性能及其与金属、绝缘体的区别,也才能理解半导体材料应用的 根据。 为此要阐述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化学键、晶体结构等。这要求具备固体物理、固 体化学、量子力学等近代科学理论,这就远远地超出了本课程的范围。 本课程试图深入浅出地对一些原理进行介绍,以便获得必要的概念。有了这些知
第 章 半导体工艺整合
沉积和CMP
– 后端(BEOL)工艺:互连、钝化
• 铝互连:金属叠层(Ti/TiN/Al-Cu/TiN)PVD和刻蚀、Biblioteka 介质平坦化、通孔图形化和刻蚀
• 铜互连:通孔图形化和刻蚀、沟槽图形化和刻蚀、阻挡层(Ta/TaN)和铜籽晶
层、铜电镀和退火、金属(Cu/Ta)CMP
50
铝合金互连工艺流程
铝合金互连工艺流程示意图
51
铝合金互连工艺流程
铝合金互连工艺流程示意图(续)
52
CMOS金属1铜互连工艺流程
CMOS金属1铜互连工艺流程示意图
53
CMOS金属1铜互连工艺流程
CMOS金属1铜互连工艺流程示意图(续)
54
先通孔铜和低连线工艺流程
先通孔铜和低连线工艺流程示意图
LOCOS工艺的“鸟嘴”效应
(a) LOCOS“鸟嘴”示意图;(b) 截面俯视图
13
多晶硅缓冲层LOCOS工艺
多晶硅缓冲层LOCOS工艺流程示意图
14
早期STI工艺流程
早期STI工艺流程示意图
15
早期STI工艺流程
早期STI工艺流程示意图(续)
16
先进STI工艺流程
先进STI工艺流程示意图
17
– CMOS工艺可以使用N型和P型晶圆,但大部分使用P型晶圆
– 高速CMOS芯片必须使用硅外延层
• Bipolar和BiCMOS工艺
– <111>方向单晶硅晶圆
– 需要具有硅外延层晶圆形成一个重掺杂深埋层
6
NMOS芯片截面示意图
NMOS芯片截面示意图
7
第06章-光刻工艺
56
光的衍射
光的衍射:(a) 没有透镜;(b) 有透镜
57
光波长与分辨率的关系
光波长与分辨率的关系
58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
59
光学系统景深
光学系统景深示意图
60
光线聚焦到光刻胶薄膜中点
光线聚焦到光刻胶薄膜的中点可以使分辨率达到最高
61
I线和深紫外线
• I线
– 高压水银灯管的辐射光线之一 – 波长:365 nm – 最常用于步进机曝光系统进行0.35μm图形尺寸的集成电路工艺过程
50
关键尺寸问题
关键尺寸(CD)问题示意图
51
明视场缺陷检测系统
明视场缺陷检测系统示意图
52
晶圆轨道—步进机配套系统
晶圆轨道—步进机配套系统示意图
53
堆叠式晶圆轨道机
堆叠式晶圆轨道机示意图
54
光刻技术的发展趋势
分辨率和景深
• 分辨率 ������1 ������ ������1 ������ ������ = = NA 2������������ /������
– ������1 :系统常数;������:光波长;NA:数值孔径,表示透镜聚集折射光的能力 – 较大数值孔径的光学系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 使用较短波长曝光可以提高分辨率
• 景深 (DOF) ������2 ������ DOF = 2 NA
2
– 较小数值孔径的光学系统具有较大的景深
– 由于先进光刻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所以景深就变得非常小,必须 使焦距中心位于光刻胶的中间部分,晶圆表面也需要高度平坦化
• 关键尺寸(CD)测量
– 散射光学测量系统 – CD-SEM扫描电镜测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3 硅中杂质浓度与电 阻率的关系
如果知道迁移率与杂质浓度的关系,就可以求出杂质浓度。图4.3列出了硅的电阻率与电活性 杂质浓度的关系。
测量电阻率可用四探针法、两探针法。也可以直接切成矩形样品测其电阻,再用尺寸换算。在测 量电阻率均匀性时,也可用上述方法。但在测量微观电阻率不均匀性时,因要求其分辨率达mm级, 故采用扩展电阻法及电子束感应电流(EBIC)法等。 测量导电类型一般使用热探针法。将一个热探针和一个冷探针放在半导体材料上,保持一定距离, 因热端的多数载流子的扩散速度比冷端快,因此产生电位差,这电位差的正负取决于多数载流子带 正电荷还是带负电荷,从此可测出材料是n型还是p型。 载流子浓度与迁移率多用来表征化合物半导体的杂质浓度及缺陷状态。因载流子浓度可更直接反 映电活性杂质的浓度,而迁移率则可反映有害杂质(如过渡金属)、晶体缺陷等方面的情况。 采用霍尔测量(其原理是利用霍尔效应)法,结合电阻率测量可得出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 使用电压-电容法、二次谐波法或红外吸收法可测出载流子浓度。 少数载流子寿命首先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本性,当材料确定后,则可反映半导体的深能级杂质与 缺陷的情况。而且少数载流子的寿命对一些器件,特别是双极型晶体管的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杂质半导体中,如果是n型材料,那么它的多数载流子应是电子,少数载流子为空穴,对p型材 料,其少数载流子为电子。 少数载流子从其产生到其被复合的平均时间称为少数载流子寿命。测量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光电导 衰退法,另外还有表面光电压法,电子束感生电流法等。
图4.1 刃位错的原理示意图
图4.1示出了其中的一种情况。其中FE为位错线,因为它处于变形部分与非变形部分的交界处。 箭头所指为滑移方向。由此可见,它的滑移方向与位错线相垂直。此类位错称为刃位错。
另一类位错的滑移方向与位错线(AD)相 平行,如图4.2所示。此类则称为螺位错。 第三类则为二者的混合,称为混合位错。不 论哪一类位错,在它的周围都是应力集中的区 域,这是因为质点脱离开正规的周期点阵所造 成的。 这种位错周围的应力可造成有位错处与无位 错处腐蚀速度的差异,因此使用择优腐蚀剂对 晶片进行腐蚀,在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位 错坑,根据坑的数量可以求出位错密度。 位错对许多器件的性能都有影响,大多希望 位错密度愈低愈好。 硅在技术上容易获得无位错单晶,这也是它 能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3. 化学配比偏离。 在实际的化合物半导体的晶体中,各组成元素的比例与理论的化学配比有所偏离。 例如在砷化镓中,砷原子与镓原子不能按1:1组成。这样,一些价电子不能相键合, 便构成载流子或形成点缺陷。因此在化合物的晶体制备中,要采取相应措施以尽 量减少化学配比偏离。
4.1.2 本底纯度 从上述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材料中杂质的行为多种多样,而所需要的杂质的种类 很少,却要求有准确的含量。所以可行的办法是先把半导体材料进行提纯,把其 中所有的杂质降到一定的水平,使材料获得较高的本底纯度,然后再掺入所需的 杂质。 这种本底纯度当然愈高愈好,但根据需要与可能至少使杂质含量降到10-4%以下, 有的则要求降到10-8%或更低。本底纯度是衡量半导体材料质量的、具有先决性 的重要参数。
图4.2 螺位错原理示意图
4.2.3 微缺陷 在半导体单晶中发现有尺寸很小,一般是微米级到几十纳米的缺陷。 其中有些是由点缺陷聚集而成的,例如自间隙原子的聚合体、空位的聚合体等; 另一类则属微沉积物,由于一些杂质的含量在晶体凝固后,超过了它的溶解度而被析出; 还有一些微缺陷的本性至今还未弄清楚。 微缺陷的种类不同,它们对器件的影响也不相同。在无位错硅单晶中所发现的漩涡A型缺陷是 自间隙原子构成的位错环,对集成电路和电力电子器件都是有害的。
4.1.3 杂质分布的均匀性 在晶体制备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器件设计所要求的杂质性质与载流子浓度来进行 掺杂,掺杂量可以由计算求得。但掺入的杂质在晶体中的分布却是不均匀的。不均 匀度可分为宏观的与微观的。 因为器件一般是作在晶片上,所以宏观的纵向不均匀度,即晶体自头部至尾部的 杂质浓度的差异,主要影响晶体的可用部分的大小;而径向不均匀度则影响器件的 质量与成品率。 微观不均匀度表现为杂质条纹,它亦对一些器件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4.2 晶体缺陷 晶体内的原子是按一定的原则周期性地排列着的。如果在晶体中的一些区域,这种排列遭到 破坏,我们称这种破坏为晶体缺陷。 从这个意义上讲,杂质也是一类缺陷,因为任何的杂质都会使晶体的正规点阵遭到破坏,因 此我们在这里也将叙述杂质对晶体结构方面所引入的问题。 晶体缺陷对半导体材料的使用性能影响很大,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它使器件性能劣化直至失 效。因此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特别是在晶体制备过程中都尽量排除缺陷或降低其密度。 但靠近器件有源区的缺陷可以吸收有源区的杂质与缺陷,常利用这一原理来改善器件性能。 晶体缺陷的控制是材料制备技术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称为“缺陷工程”。
4.2.2 位错 当一种固体材料受到外力时就会发生形变, 如果外力消失后,形变也随着消失,这种形变 称为弹性形变; 如果在外力消失后,形变不消失,则称为范 性形变。 位错就是由范性形变造成的,它可以使晶体 内的一些质点(原子或离子)脱离规则的周期 排列而位移一段距离,位移区与非位移区交界 处必有原子的错位,这样产生的线性缺陷称为 “位错”。
4.3 几何尺寸与精度 对半导体单晶的直径与截面面积一般要求愈大愈好。出发点基本上是两个: 一个是技术性的,例如整流器或晶闸管,如果要求它们通过的电流大,那么器件的尺寸就必需 大,因此所需的晶片直径也要大; 另一类是经济上的,晶片愈大,一次作出的器件就多,单个器件的成本也就随之降低。 对晶片尺寸精度的要求主要来自器件工艺。 这些要求有直径公差、厚度公差、弯曲度、翘曲度、平坦度、定位面位置与尺寸等。 集成度高的集成电路对晶片的几何精度有很严格的要求,而且随着集成度的提高、器件的几何 尺寸的缩小,其中有些要求将随之进一步提高。 对量子阱与超晶格材料则要求有原子级的精度。
2. 电中性杂质。 大多数的中性杂质是与本体材料或本体材料的一个组成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族。这些 杂质的价电子数与本体材料中的一种元素的相同,故又称等电子杂质。 这种等电子杂质虽然不能释放出电子与空穴,但它们电子层数与本体元素不同。例如在磷化 镓中的氮,它与磷的价电子数都是5,但它的价电子在L层,而磷在L层已填满,它们价电子就 在M 层。因此氮就更容易俘获电子,而成为等电子陷阱。类似地,如果杂质对空穴的引力比 较大,就成为空穴陷阱。可以利用这些陷阱制作器件。 另外对所有类型的杂质,包括电活性与电中性杂质,由于它们的结合半径与本体原子不同, 所以会改变晶体的晶格常数与力学性能。晶格常数的变化可造成高纯层与掺杂层的晶格失配, 当然也可掺入一定数量杂质(通常是电中性杂质)以调整晶体的晶格常数。一些电中性杂质 也可以用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4.1化学组成 4.1.1 杂质的种类与行为 1. 电活性杂质。 根据2.3节所述,由于杂质原子的价电子数与本体材料的价电子数不同,从而形成施主或受主。 如果这些杂质的能级是在导带底或价带顶附近(图3.2)称为浅施主或浅受主。 这些杂质会影响材料的电阻率、迁移率等。因此要将它们的浓度尽量降低。但在半导体材料 或器件的制备过程中也常常利用某种浅施主或浅受主杂质来形成n型或p型半导体。 这些杂质都分布在周期表中与本体材料邻近的一族中。由于它们所形成的能级与导带或价带 靠得非常近,因此它们的解离能非常小,在室温下就可以完全解离。 另一类电活性杂质的电离能较大,它们的能级位置靠近禁带的中部,这类杂质称为深能级杂 质,它们常常有几个能级,在室温下不全部电离,但对载流子起复合中心或陷阱作用,因此这 类杂质一般对材料是有害的,它们主要是元素周期表中的IB族,如铜、金和VIII族,如铁、镍 等。
4.2.1 点缺陷 原子尺度的晶体点阵缺陷,分为热点缺陷和杂质缺陷。 我们在晶体结构中把组成晶体的原子或离子看成一个点,在绝对零度下,这些点是固定在点 阵的位置上的。当温度升到零度以上,这些点因获得动能而振动,由于能量的非均匀分布,一 些点具有较大的能量而挣脱出原来点阵的位置,那么原有的位置就成为空位,脱离点阵的原子 可处于点阵的间隙位置,称为自间隙原子,也可以运动到晶体表面。这类点缺陷的形成都与温 度有关,称为热点缺陷。 化合物半导体中的点缺陷比较复杂。以砷化镓为例,热点缺陷可以是砷空位、也可以是镓空 位、也可以是砷占镓位或镓占砷位的反位缺陷。各类点缺陷之间可形成复合体。 化学配比的偏离,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可以改变点缺陷的浓度,例如富砷的砷化镓单晶会减 少砷空位、增加镓空位及砷占镓位的反位缺陷。 杂质点缺陷是由杂质造成晶体点阵的变化所形成的。有的杂质原子取代本体原子而成替位型 原子,有的杂质则进入到点阵的间隙位置而成间隙型原子。杂质也可与空位、反位缺陷等形成 复合体。 点缺陷可以起到电活性中心的作用,影响材料的电学性质。 非平衡的点缺陷也可聚集成团,构成微缺陷。
4.4 常用的表征参数与测量方法 在半导体材料的实践中,能反映上述要求的常用参数可 分为电学的、化学的、晶体学的和几何尺寸等几个方面。 4.4.1 电学参数 包括电阻率、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少数载 流子寿命、电阻率均匀性等。 电阻率为电导率的倒数,用W.cm(欧姆.厘米)作单位, 它可以反映半导体材料的掺杂浓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材料的本底纯度,在硅、锗中常用电阻率来表达其杂 质浓度。根据(2-1)式
4.4.2 化学纯度 材料的本底纯度是利用中子活化法、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红外吸收法、光 荧光法进行分析与测量的。 材料的微区分析则使用离子探针、电子探针、分析电镜等手段进行测定。 半导体材料的表面纯度则是利用俄歇能谱、全反射X光荧光分析、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
4.4.3 晶体学参数 由于晶体的各向异性,所以器件设计都要求材料的晶体学取向。确定晶向的方法有X光衍射 法、光图法等。立方晶系的晶体的常用取向为<111>和<100>。有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偏离 度。 要求测量的精度一般为1o以内,有时则要求3o以内。 晶体中常见的缺陷是位错。位错密度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与成品率。检测的方法有择优腐蚀 -光学显微镜观测法、 X光形貌法等。 晶体中的微缺陷也是重要的检测对象,特别对硅,因它已可能消除位错,于是微缺陷的影响 就突出出来了。微缺陷可以用择优腐蚀-光学显微镜、缀饰X 光形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对半导体材料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