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轻重的比较》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3 跷跷板 教案
第3课时跷跷板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比轻重。
教材第22页二、教学目标1.经历物体间的轻重比较过程。
2.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
3.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在比较、交流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难点:学会用不同方法比较多个物体的轻重。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天平、铅球、皮球。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动物的图片。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最上面的情境图师:图上有些什么动物?你能说说它们在干什么吗?学生自由地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它们谁最重,谁最轻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比较轻重。
板书课题:跷跷板二、学习新课1.说一说。
1师:谁能说一说,玩跷跷板时,低下去的一端重还是翘上去的一端重?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两幅图中的跷跷板分别被谁压下去了。
根据玩跷跷板的经验可知,下沉的一端重,上翘的一端轻。
2师:狮子和老虎在玩跷跷板时,狮子所坐的一端下沉,而老虎所坐的一端却向上翘起,所以谁比较重?老虎和豹子玩跷跷板呢?谁重?学生齐答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轻重是相对而言的,并进行简单的推理:狮子比老虎重,老虎又比豹子重,所以狮子最重,豹子最轻。
2.掂一掂。
1师:淘气和笑笑正在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同学们,快拿出你的文具盒和数学书也来掂一掂,比一比,看看谁重谁轻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掂一掂”情境图教师组织学生拿起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掂一掂,并向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沉些的物体我们就说它重一些,拿着它觉得省力些的物体我们就说它轻一些。
3师: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3.称一称,说一说。
1师:物体轻重差别比较大时我们放在手上掂掂就能感觉出谁轻谁重了,但是如果感觉差不多呢?怎么比较它们的轻重?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可以用天平称一称2教师拿出天平,在两边放上不同的物体,学生观察,同桌互相交流讨论,谈谈自己的发现。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轻重》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比轻重》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eaching Design of "Being Lighter"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比轻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比较轻重教学目标:1、通过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3、初步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情景挂图;轻重大小相当的苹果和梨各一只(梨稍小、稍重);天平一架。
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星期天,动物乐园里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示教学情挂图)看一看、说一说1、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2、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明: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谁轻谁重,是怎么看出来的,同时初步感受天平原理)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轻重。
(板书课题:比较轻重)掂一掂、比一比1、把语文书托在一只手上,数学书托在另一只手上,同时掂一掂、比一比,语文书和数学书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2、把语文书托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上的数学书换成笔盒。
再掂一掂、比一比,语文书和笔盒谁轻谁重?(说明: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体验由于比较标准的变化,谁轻谁重具有相对性。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要注意要求学生说清楚谁笔谁轻、谁笔谁重。
)3、比一比自己的书包和同桌的书包谁轻谁重。
小结:通过用手掂一掂我们可以感受物体的轻重。
二、作交流、探究发现教师出示大小轻重相当的苹果和梨各一只,让学生:1、猜一猜:谁比谁轻、谁比谁重?2、掂一掂:谁比谁轻、谁比谁重?(因为两个水果的大小轻重相差不大,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是“一样重”、“梨比苹果重”,也可能是“苹果比梨重”这三种情况,由此产生矛盾。
跷跷板(轻重的比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跷跷板(轻重的比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和区分物体的轻重,并能用语言描述。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物体的轻重概念2. 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3. 跷跷板平衡原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和描述物体的轻重,并能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跷跷板平衡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跷跷板模型、实物轻重大小不同的物体(如石头、书本、玩具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轻重大小不同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操作跷跷板,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物体的轻重。
2. 新课内容:讲解物体的轻重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
3. 跷跷板平衡原理:讲解跷跷板平衡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原理。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结果。
5. 总结与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如何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跷跷板(轻重的比较)2. 板书内容:物体的轻重概念、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跷跷板平衡原理。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用跷跷板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3.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知识。
总结: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操作跷跷板,引导学生感知和区分物体的轻重,并能用语言描述。
同时,通过讲解跷跷板平衡原理,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3轻重的比较课件(共20张PPT)
√Hale Waihona Puke ○返回4.谁说得对?
棉花球比石块大一 些,棉花球重。
石块与棉花球的材 质不同,石块一般 比棉花球重。
小明
小月
大小相同的棉花和石块,由于材质不同, 石块一般比棉花球重,小月说的对。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1)可以借助跷跷 板比较;(2)可以用手掂一掂直接比较; (3)当难以直接分辨出物体的轻重时,可 以借助工具(如秤、天平等)来比较。
返回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比较大小时,很多物体可以通过直接视 察来判断,因为哪个物体的空间大,哪 个物体就大。
比较轻重时,除了用跷跷板或用手掂外, 还可以用天平等工具来比较,不同材质 的物体的轻重不能用眼睛分辨出来。
返回
课堂练习
1.轻的画“√”,重的画“○”。
○
√
○√
返回
2.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 √
返回
3.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书比较压手,作 业本不压手。
文具盒有点压手, 尺子放在手上几 乎没有感觉。
书比作业本重,作业本比书轻; 文具盒比直尺重,直尺比文具盒轻。
返回
例 称一称,谁重?谁轻?
你发现了什么?
苹果和梨大小差 不多,怎样比较 谁轻谁重呢?
返回
大小差不多,可 以借助天平比较。
轻
重
大小差不多,很 难辨别出哪个重, 哪个轻。
哪一端下沉说明 哪一端物体重。
返回
例 称一称,谁重?谁轻?
梨比苹果重,苹果比梨轻。
返回
看
掂
称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单元〕【导语】数学应用之广泛,小至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买卖、利率、保险、医疗费用的计算,大至天文地理、环境生态、信息网络、质量控制、管理与预测、大型工程、农业经济、国防科学、航天事业均大量存在着运用数学的踪影。
以下是我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单元〕》,希望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0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针对练习:一、在○里填上"="">"或""将下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4、7、0、9、8、10〔〕>〔〕>〔〕>〔〕>〔〕>〔〕>〔〕>〔〕【第二单元《比拟》】大小、多少(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拟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拟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跷跷板》知识讲解 比大小和比轻重的区别
比大小和比轻重的区别
问题导入圈一圈。
(教材22页例题)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着一个皮球和一个铅球,放铅球的一端沉下去,而放皮球的一端却翘了起来,机灵狗很奇怪,为什么大的球反而轻,小的球反而重呢?
2.探究比大小和比轻重的区别
比大小时,很多物体都可以通过用眼睛观察来判断,因为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大,那个物体就大,这是用眼睛就能分辨的。
比轻重时,除了用跷跷板或者用手掂,比较准确的方法就是用天平等工具称,物体的轻重不是用眼睛就能分辨的。
3.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物体的轻重与物体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不能根据物体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轻重。
误区警示
误区
错解分析图中三根香蕉和一个苹果同样重,所以一根香蕉比一个苹果轻。
正确解答
比.轻。
温馨提示用天平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时,如果天平保持平衡,说明天平两端所放的物品一样重。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比较教案_北师大版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板书课题轻 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多少、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符号“>”和“<”,比较数的大小。
单元分析
1、在活动过程中,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
2、在充分的感知中,认识物体的高矮与长短的关系。
3、在活动中逐步体验、理解物体间的轻重关系。
课时划分
4课时
题目
动物乐园
备课人
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2)出示图片: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简要介绍“9·11”事件。
(3)提问:看看这幢大楼,把它和周围的楼房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讲解:这栋大楼有110层,曾经上美国纽约最高的楼。但是由于恐怖分子的袭击,它已被夷为平地。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都感到很气愤。设想一下,假如你以前曾经有机会站在这座楼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
2、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通关洛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多少、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符号“>”和“<”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动物乐园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小动物们都来帮忙,热闹极了!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把看到的动物名称、数量告诉大家。(出示主题图)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单元)【导语】数学应用之广泛,小至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买卖、利率、保险、医疗费用的计算,大至天文地理、环境生态、信息网络、质量控制、管理与预测、大型工程、农业经济、国防科学、航天事业均大量存在着运用数学的踪影。
以下是我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单元)》,希望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0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针对练习:一、在○里填上“=”“>”或“”将下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4、7、0、9、8、10()>()>()>()>()>()>()>()【第二单元《比较》】大小、多少(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点: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较》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比较的意义,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属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体验比较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比较的意义,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属性。
2.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比较的意义,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属性。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比较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如小棒、铅笔、书本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比较的方法来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发学生对比较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物体的不同,如“这个比那个长”,“那个比这个高”等。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套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
北师大新课标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二 比较 跷跷板》_8
教学设计课题:跷跷板年级:一年级《跷跷板》(轻重的比较)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轻重的比较。
再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从实践中感受物体轻重的比较。
再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发现无法解决两个大小相似的物体的轻重,引入天平称一称,同时教会学生称一称来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再次通过感知比较,了解大的物体不一定重的概念。
本节课由具体生活情境问题导入,引入“跷跷板”这节课的课题,让学生带着情景问题进行学习,逐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玩跷跷板的过程中,渗透轻重的概念,并比较轻重。
引导学生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
并巩固“最”的用法,通过简单的推理,找到最重和最轻的动物。
再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在实践中切身的比较物体的轻重。
其次,通过猜测验证的方法,引入天平,提出通过称一称的办法比较轻重。
最后,让学生感知不能仅从看物体的大小来确定轻重。
回到导入时的问题,由学生根据当堂内容进行解决,前后呼应,并巩固练习,进行小结。
学情分析因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课堂中的很多数学问题要靠他们的生活实践经验来解答,在具体的情景问题中应注重锻炼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此课在比轻重时,培养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表达,注重学生语言阐述的完整性和动手实践。
特别是在学生动手实践中,要加强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通过巩固练习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西安高新第一学校教师备课用纸第十周星期五第 3 节 2019年4 月26日西安高新第一学校教师备课用纸(续页)西安高新第一学校教师备课用纸(续页)。
《比轻重》数学一年级上册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比轻重概念及意义 • 图形与实物比较方法论述 •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培养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与实践 • 家庭作业布置与辅导建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材内容和结构
主题引入
知识讲解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引入轻重的概念。
详细解释如何比较物体 的轻重,包括直接比较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不随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 改变而改变。
比轻重具有相对性,即比较的 结果依在超市购物时,比较 不同商品的重量来选 择合适的购买量。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 比较运动器材的重量 来选择合适的装备。
在烹饪时,根据食材 的轻重来搭配和调整 用量。
重叠法
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观察它们 是否能够完全重合,从而判断轻重。
称重法
使用天平或秤等工具,对图形进行 称重,根据重量大小判断轻重。
实物比较法
直接比较法
将两个实物放在手上或桌 面上,直接感受它们的重 量差异。
间接比较法
通过比较两个实物对其他 物体的作用效果(如推动、 拉动等),间接判断它们 的轻重关系。
在进行轻重比较时,要保持严谨的态 度和科学的方法,避免因为粗心或马 虎而导致误判。
04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 培养
实验器材准备及使用方法介绍
天平
用于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需放 置在平稳的桌面上,调整至水平
状态。
砝码
作为标准重量,用于辅助测量物 体的重量,需选用合适重量的砝 码。
物体
用于实验的待测物体,需保证形 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
培养孩子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培养孩子对物体质量的感知能力。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轻重》教案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轻重》教案一 :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轻重》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4.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材分析〗“轻重”一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多少和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
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比较轻重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比较的方法,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校因教学设施有限,无法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
课前准备时,我从学校仪器室借了八架天平,以及一个简易杠杆模型,供学生作较直观的比较轻重的操作。
本班学生都是刚刚走进校门的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爱说爱笑,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动脑。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但都已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据我课前了解,我班的学生都已经知道物体可以比较轻重,也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较简单的比较方法,但是对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
另外,刚入学的孩子上课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课堂实录〗课前准备教具准备简易杠杆模型,卡通小兔玩具两个,天平一架,两袋包装、质量不等的糖果。
学具准备天平,每人一个水果,学具盒。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
二比较单元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2、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单元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单元难点: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课时4课时高效教学的诀窍高效教学,具体应该怎么说呢?我们很难精确地给它下一个定义,但大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
学生、家长甚至是那些教学水平般的教师亲临高效教学的现场时,都能立刻感受到它。
但是,能感受到并不代表能在实践中亲自做到。
尽管水平一般的教师也能够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体会到高效教学的魅力,但他们却无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像那些优秀教师一样高效。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但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却不得要领,有劲使不出来。
如果这些教师能够掌握教学的诀窍,他们同样也能高效地教学。
毕竞,教师们都有一颗上进的心。
今天我的目的就是要加深教师对于高效和低效两种教学方法的认识。
这点十分重要,只有认识到了,才能在实践中分清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不同。
今天,我们首先对下面所列的典型教学方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看看它们是属于高效教学法,还是属于低效教学法?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测试:1.讲课时的开场白是:“打开教材,翻到第。
页。
”(低效)2.在课堂上尽量多用体验式教学法。
(高效)3.和学生建立起愉快、轻松的师生关系。
(高效)4.把课本当做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来用。
(高效)5.多微笑。
(高效)6.大部分时间都显得很严肃。
(低效)7.教学实践中大量罗列文字。
(低效)8.处理学生问题时,声调提高并且表现出失望沮丧的情绪。
(低效)9.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冷静、专业。
(高效)10.在课堂上多次进行有组织的讨论活动。
第二单元 比 较(教案)2021-202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比较“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时,经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作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比大小、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
第1课时过生日教材第18~19页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物体的大小、多少。
2.在“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及大胆表达的好习惯。
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掌握比较容器内所装液体多少的方法。
课件、两个和书本中同样形状的饮料瓶都装满水、几个杯子师:今天是淘气妈妈的生日,淘气和爸爸一起为妈妈过生日。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主题图瞧!桌上有好多好吃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日宴上的学问吧!板书课题:过生日1.比大小。
师:淘气爸爸把蛋糕切成了3块,说一说,哪块最大?哪块最小?指定学生发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师:淘气爸爸把西瓜也切成了3块,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学生自由说,把理由说给同桌听。
师小结:多个物体比较大小,当物体的差异比较大时,用眼睛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谁大谁小。
2.比多少。
师:吃着蛋糕,还要喝饮料,看看他们的杯子,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图后,讨论交流并汇报:杯子有的大,有的小。
师:三个杯子里的饮料装的一样高,怎样比较哪个杯子装得最多,哪个杯子装得最少?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教师小结:杯中的液体在同一高度时,杯子越大,装的液体就越多。
3.比较形状不同的两个物体所装液体的多少。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桌上的两个饮料瓶,它们有什么区别?生:它们的形状不同,一个又高又细,一个又矮又粗。
师:怎么比较这两个瓶子哪个装得多呢?今天,老师也带了两个同样形状的饮料瓶,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方法,动手操作,然后上台演示各自的方法,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比轻重教学反思
比轻重教学反思篇一:轻重教学反思轻重教学反思篇一:轻重教学反思《轻重》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课,一年级学生对比较轻重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凭自己的经验,可以直接判断一些物体的轻重。
如大象与小狗的质量进行比较,那么绝大多数的学生可以直接回答是大象重,但不等于他们已经了解,熟悉物体间的轻重关系,为此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教学后,体会如下: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境活动。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都玩过跷跷板),本课创设了小明和小红坐跷跷板的情境,比较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比较轻重的过程。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们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体验轻重。
本节课所注重的不仅是比较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比较的过程,主要采取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去领悟比较的方法。
课堂上设计了“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步骤,安排了比较两本差别很大的书放在手上比较轻重,在活动中,小朋友们一起掂、一起称,感受物体的轻和重,从而掌握比较的方法,他们发现的有些方法还非常有创意。
3、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过程。
本节课,我通过激励,奖励等方法,让学生勇敢去提问题、问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见解解决问题,让他们的学习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生为自己的创造而开心,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
这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但还有不足之外,如小组合作的意识不够强。
学生分小组活动时,有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篇二:轻重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这一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仅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十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比较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比较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二单元:比较
第一节:动物乐园
利用小朋友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创设一个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物乐园”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人类应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动物乐园”进行观察,在交流观察结果时,及时鼓励观察仔细、善于思考、表达清楚正确的学生,达到有序数数之目的.“好动”是儿童的特点,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用圆和三角分别代替小熊、小鹿、小兔、小猴、小鸟,在实践中自己探索,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在练习中注意由易到难的梯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使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第二节:高矮
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引
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比较物体的高矮和长短.教学时,教师自创情境,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两名同学比高矮,小组内互相比高矮,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体验高矮的相对性,同时,也能从中感悟到比较高矮的具体方法.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这节课上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在让学生亲历比较两根毛线长短的过程中悟出比较长短的具体方法,学生边比较边总结方法,积极参与活动与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
第三节:轻重: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通过多个实验,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时,教师自创情境,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引入,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轻重的过程,感悟出比较轻重的具体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重, 最轻。
返回
轻重的比较
例
掂一掂,谁重?谁轻?
书比较压手,作 业本不压手。
文具盒有点压手, 尺子放在手上几 乎没有感觉。
书比作业本重,作业本比书轻; 文具盒比直尺重,直尺比文具盒轻。
返回
轻重的比较
例
称一称,谁重?谁轻?
你发现了什么?
苹果和梨大小差 不多,怎样比较 谁轻谁重呢?
返回
轻重的比较
返回
轻重的比较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1)可以借助跷跷 板比较;(2)可以用手掂一掂直接比较; (3)当难以直接分辨出物体的轻重时,可 以借助工具(如秤、天平等)来比较。
返回Βιβλιοθήκη 重的比较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大小差不多,可 以借助天平比较。
轻
重
大小差不多,很 难辨别出哪个重, 哪个轻。
哪一端下沉说明 哪一端物体重。
返回
轻重的比较
例
称一称,谁重?谁轻?
梨比苹果重,苹果比梨轻。
返回
轻重的比较
看
掂
称
返回
轻重的比较
例
圈一圈。
比 (大,小)。 比 (重,轻)。
返回
轻重的比较
看
几乎占满托盘 只占了托盘一部分
北轻师重大的版比较数学 一年级 上册
2 比较
轻重的比较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轻重的比较
情景导入
返回
轻重的比较
探究新知
例 说一说,谁重?谁轻?
返回
轻重的比较
坐的一端下沉, 坐的一端上翘。
坐的一端下沉, 坐的一端上翘。
比重
比轻
狮子体重>老虎体重 >豹子体重
返回
轻重的比较
例
说一说,谁重?谁轻?
比大
称
放 的一端下沉 比重 比轻
返回
轻重的比较
例
圈一圈。
比 (大,小)。 比 (重,轻)。
返回
轻重的比较
比较大小和比较轻重有什么区别?
比较大小时,很多物体可以通过直接观 察来判断,因为哪个物体的空间大,哪 个物体就大。
比较轻重时,除了用跷跷板或用手掂外, 还可以用天平等工具来比较,不同材质 的物体的轻重不能用眼睛分辨出来。
返回
轻重的比较
课堂练习
1.轻的画“√”,重的画“○”。
○
√
○√
返回
轻重的比较
2.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 √
返回
轻重的比较
3.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
○
返回
轻重的比较
4.谁说得对?
棉花球比石块大一 些,棉花球重。
石块与棉花球的材 质不同,石块一般 比棉花球重。
小明
小月
大小相同的棉花和石块,由于材质不同, 石块一般比棉花球重,小月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