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论文:在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有”,育学生于无痕
——在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探索
【摘要】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然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注重语言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学科的育人价值。鉴于此,本文根据PEP 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了“四有”策略:眼中有“生”、胸中有“标”、心中有“文”和手中有“法”,为“现状”通往“理想”架起了一座“桥梁”,以期在注重能力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真正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关键词】育人 英语教学
理 想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语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这门学科,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需把“育人”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现 状
一、教师观念滞后
在日常教学中,应试教育在小学英语教育这片土地上生长,使得教师过分地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传授。很多教师甚至认为除了指点学生提高得分之外,学生的健康人格、辨别是非能力、审美情趣等等都有与英语教师无关的。这种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滞后观念,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二、育人标签化
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情感教育成了很多英语教师的追求,很多教师都会在处理完文本之后让其育人目标“露脸”。如有位老师在执教PEP5unit4“What Can You Do?”lesson3结束之际,说:“Here are two sentences for you ”,然后课件呈现出:
Happiness is helping others.
Try your best to help them, and then they will have a better life.
课到此就结束了。但是,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感提升能真正唤起学生心中的感情共鸣?
桥 梁
学科育人的关键在教师。我们的英语教师要尊重英语学科的属性和教学规律,千万不能“贴标签”
,为了情感而情感,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灌输。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
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眼中有“生”,育人发自“心”中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一切,这要求我们在开展学科教学时,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眼中有学生”。
教师的眼中有学生,首先就要考虑“教什么”和“如何教”才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在面对教学内容时,应认真研究教学大纲与教材,分析教学文本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找准切入点,并适当补充与本单元有关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教师眼中有学生,就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是理解意义和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有效的方式教导、指点。为每个孩子创造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不能只看到那些尖子生在“笑”,而听不到学困生在“哭”。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应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多采用Pair work、Group work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表演、唱英语歌曲等活动。
教师眼中有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主人翁”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努力营造和谐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吸收和操练,享受学习的乐趣,使教学活动产生浸润性的效果,
二、胸中有“标”,育人立足于“双标”把握中
1.课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教育部,2012)。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前,小学英语已成为小学教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因为英语可以赋予学生基础的外语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能力。鉴于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提高渗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育人”落到实处。
2.教学目标从《英语课程标准》来看,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二级教学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文本的处理,对情感目标的定位,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内容中情感信息的接受、加工和消化吸收。
PEP教材是按单元体系编排的,每个单元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在面对单元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大纲与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育人目标。下表为PEP2中各单元的教学内
在面对单课教学内容时,教师要通过直接对文本内容细致合理的解读,采用对应的策略进行处理与挖掘,制定明确、真实、恰当的情感教学目标,做到育人目标明确。
三、心中有“文”,育人于教材解读中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学科与情感教育的关系更为紧密,情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语言来自哪里?来自我们的文本。只有依托文本内容,才能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提升。
文本即教材吗?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与经验写成的,自有其价值存在与相应的精神穿透。但同时,它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课程标准和自身的理解编写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自我性。课程专家钟启泉也曾对教材作过两个界定:即课程教材,包含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参,学术概念和授业教材,包含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经验、教学媒体、实验操作、课程材料等。由此,教材应是两个纬度的。
因此,每一个英语教师都需具有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意识和多元的教学资源的整合是拓宽学、用渠道的意识。在面对一些不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内容时,要进行整合拓展,通过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和提炼,让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尽可能地被学生感悟到,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案例】 PEP2 Unit3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见图一)
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课时的知识教学目标为:1.能听懂、会说、会认读单词:tall, short, fat, thin及句子:Look at…It’s…;2.能够听懂Let’s do活动中的指令并作出正确的反应;3.能够在Look at…It’s…句式中灵活运用本课所学形容词。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是教会学生认读这几个单词,那么,学生就成了爱因斯坦所说的“一种有用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谓学文即学道,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因强调英语教学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即教书育人的功能。
鉴于此,笔者根据班级中小朋友喜欢模仿的特点,立足于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吸收鲜活素材,拓展教材内容,使教材富有立体感,让学生在解读语篇的过程中学习生词。在这个充满逻辑性、趣味性、智慧性,更是充满童趣的教学流程中,把“育德”落到实处。(见图二)在对文本进行整合拓展的时候,教师要关注学生,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意挖掘教材中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比较于原教材,这个文本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图二)
四、手中有“法”,育人于活动巧设中
俗话说,事半功倍须有法。同理,学科育人也一样。
(一)整体推进
整体教育思潮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新人文主义思潮。它强调教育过程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