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
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
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
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
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
”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
”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
”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
”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①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②、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
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
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③,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
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④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译文:王叔文一党中获罪贬官的人们,已经十年没有酌情迁官。
有些怜惜他们的才华而打算逐渐提升他们的主持政务的官员,主张将他们全部传召到京城来,谏官们争着陈说这种做法是不适当的,宪宗与武元衡也讨厌他们。
三月,乙酉(十四日),宪宗将他们全部任命为偏远各州的刺史,虽然官职提升了,所在地却更加遥远了。
永州司马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出任播州刺史。
柳宗元说:播州不是人居留的地方,而刘禹锡的母亲尚在高堂,万万没有让母子二人一同前往的道理。
”他打算向朝廷请求,愿意让自己由柳州改任播州。
适值御史中丞裴度也为刘禹锡进言说:刘禹锡诚然有罪,但是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与自己的儿子去作永别,实在使人哀伤!”宪宗说:作为人子,尤其应该使自己行为谨慎,不要给亲人留下忧患。
【文言文】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一、原文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
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
转尚书礼部员外郎。
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
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二、翻译柳宗元,字子厚,是河东人。
他年少时就聪明机敏,没有什么不明白通晓的。
到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年纪还小,但已经长大成人,能够考取进士,崭露头角。
众人都说柳家有个好儿子。
后来他考中博学宏词科,被授予集贤殿正字的官职。
他才智杰出,刚正勇敢,议论时引经据典,贯通古今,涉及经史百家,言辞犀利,意气风发,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
他的名声大振,当时的人都仰慕他,愿意和他交往。
各位权贵要人,都争着要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纷纷推荐赞誉他。
贞元十九年,柳宗元担任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特别看重柳宗元。
柳宗元和监察御史吕温秘密被召进宫中,和他们商议大事。
柳宗元转任尚书礼部员外郎。
【诗歌鉴赏】旧唐书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诗歌鉴赏】旧唐书?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柳宗元传原文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
曾伯祖?,高祖朝宰相。
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骚。
下笔构思,与古为侔。
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当时流辈咸推之。
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
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
转尚书礼部员外郎。
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
有文集四十卷。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旧唐书?柳宗元传翻译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是后魏侍中济阴公的远世子孙。
曾伯祖父柳?,是唐高宗时的宰相。
父亲柳镇,是太常博士,终于侍御史一职。
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
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
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
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行走文章。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
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
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旧唐书·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完整版)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注释
]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
: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
,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旧唐书.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

旧唐书.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
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
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骚。
下笔构思,与古为侔。
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当时流辈咸推之。
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
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
转尚书礼部员外郎。
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
有文集四十卷。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译文: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是后魏侍中济阴公的远世子孙。
曾伯祖父柳奭,是唐高宗时的宰相。
父亲柳镇,是太常博士,终于侍御史一职。
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作文卓绝精巧,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
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
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
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
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
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
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
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
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
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
”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
”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
”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
”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①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②、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
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
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③,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
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④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
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
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
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
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
”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梓人:木匠。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篇1旧唐书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旧唐书柳宗元传翻译

旧唐书柳宗元传翻译旧唐书柳宗元传翻译《旧唐书·柳宗元传》的原文是怎样的呢?《旧唐书·柳宗元传》翻译成现代文是怎样的呢?《旧唐书·柳宗元传》讲述的是唐代非常有名的诗人柳宗元的事迹。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旧唐书·柳宗元传》翻译,欢迎阅读!《旧唐书·柳宗元传》原文: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旧唐书·柳宗元传》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旧唐书·柳宗元传》翻译: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也。
其先盖河东柳氏。
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授校书郎,调蓝田尉。
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
转尚书礼部员外郎。
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
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
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诀。
”即具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而自往播州。
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以下是对这段文言文的翻译:柳宗元,字子厚,是河东人。
他的先祖大概是河东柳氏。
柳宗元年少时就聪明机敏,超群绝伦,写的文章卓异不凡,精致优美,当时同辈的人都推崇敬仰他。
贞元九年,他考中进士,被授予校书郎一职,调任蓝田县尉。
贞元十九年,担任监察御史里行。
顺宗即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特别器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秘密召入宫中,和他们商议大事。
柳宗元转任尚书礼部员外郎。
王叔文想要重用他,恰逢在位时间不长,王叔文失败,柳宗元和同辈的七人一起被贬。
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
既已遭受放逐,涉足蛮瘴之地,道路崎岖险阻,柳宗元内心积聚着诗人的忧思悲愤,抒情叙事,必定通过文章来表达。
写了十几篇骚体文,阅读的人都为之感到凄恻。
元和十年,按照惯例调任柳州刺史。
当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任命为播州刺史,柳宗元说:“播州不是人居住的地方,而刘禹锡的母亲尚在,我不忍心看他陷入困境,无法向他的母亲说明,如果他不去,就会成为母子永别。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资治通鉴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
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
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
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
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
”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
”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
”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
”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①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②、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
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
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③,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
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④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
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
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
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
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
”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梓人:木匠。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阅读及翻译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原文: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
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
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
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
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
”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
”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
”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
”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①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②、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
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
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③,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
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④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
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
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
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
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范文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范文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
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
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柳宗元传》翻译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是后魏侍中济阴公的远世子孙。
曾伯祖父柳奭,是唐高宗时的宰相。
父亲柳镇,是太常博士,终于侍御史一职。
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作文卓绝精巧,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
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
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
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
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
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行走文章。
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侧哀婉。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
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
著有文集四十卷。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篇1原文: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旧唐书柳宗元传的原文及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现代汉语翻译: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按照惯例被调任为柳州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任命为播州刺史,当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位年迈的母亲,现在他要到偏远的播州去做刺史,那里是西南的绝域,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怎么能让他和老母亲一起去呢?如果母子分隔两地,那就等于永别了。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怎么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分离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愿意去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上奏请求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任连州刺史。
柳州当地有个风俗,就是用儿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能还钱,儿女就会被债主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后,就改革了这种风俗。对于那些已经被债主没收的儿女,柳宗元自己出钱将他们赎回,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长江至岭南一带想要考进士的人,都不远千里来跟随柳宗元学习;凡是经过他指点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月五日,柳宗元去世,享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他办理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旧唐书柳宗元传的原文及注释
《旧唐书·柳宗元传》是唐代历史学家刘昫等人撰写的关于柳宗元的传记。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下是该传记的原文及注释:
原文: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旧唐书柳宗元传原文注释及译文

旧唐书柳宗元传原文注释及译文旧唐书柳宗元传原文注释及译文《旧唐书·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
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
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
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
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
”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
”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
”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
”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①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②、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
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
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③,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
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④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
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
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
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
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
”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梓人:木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
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