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沉淀池设计

合集下载

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在设计斜板管沉淀池时,需要考虑到污水流量、污水水质、沉淀效果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一、斜板管沉淀池的原理和构造斜板管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沉淀设备,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重力沉淀和斜板管的作用来实现固液分离。

污水经过斜板管沉淀池后,固体颗粒会沉淀到底部,而清水则从上部倾流出去。

斜板管沉淀池通常由一个沉淀池和内部设置的一系列斜板管组成。

二、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1.污水流量:污水流量是设计斜板管沉淀池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使用的单位是立方米/小时(m³/h),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到。

2.污水水质:污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和颗粒大小对沉淀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通过测量悬浮物含量来确定污水的水质。

3.沉淀效果:沉淀池的设计应该达到一定的沉淀效果,常用参数是沉淀效率。

通常情况下,沉淀效率要求为90%以上。

4.斜板管参数:斜板管的长度、斜度和数量都是影响沉淀效果的重要因素。

斜板管的长度和斜度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流量等参数来确定。

三、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方法1.计算沉淀池的尺寸:首先要根据污水流量和停留时间来确定沉淀池的尺寸。

停留时间是指污水在沉淀池中停留的时间,一般根据水质和沉淀效果来确定,通常取值在1-3小时之间。

2.计算斜板管长度和斜度:斜板管的长度和斜度要根据沉淀池的尺寸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斜板管的长度为沉淀池的总长度的3-6倍,斜度为沉淀池的总高度的1-4倍。

根据具体污水水质和要求可以进行微调。

3.计算斜板管数量:斜板管沉淀池中斜板管的数量一般取决于污水的流量和沉淀效果要求。

通常情况下,斜板管的数量应该能够保证污水在斜板管沉淀池中停留的时间达到设计要求。

四、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注意事项1.对于不同水质和要求的污水,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可能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设计斜板管沉淀池时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在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沉淀池的排放口设置,以确保清水排放的质量。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参考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参考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参考1.沉淀池尺寸的确定:沉淀池的尺寸要根据处理水量、水质、絮凝剂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沉淀池的长度应大于等于水的停留时间×水的流速。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沉淀池宽度和深度。

2.斜管设计:斜管是沉淀池的关键部分,其作用是加速颗粒物的沉降。

斜管的倾角通常在50度到60度之间,并且要保持均匀。

斜管的数量和布置也要根据处理水量和沉降需求进行合理确定。

3.斜板设计:斜板的作用是提高沉降效果。

斜板的倾角一般在45度到60度之间,倾角过大会增加水流的速度,倾角过小会增加挂水现象。

斜板的数量和间距要根据预期的沉降效果进行设计。

4.水流分布装置的设计:水流分布装置的作用是使水均匀分布到斜管上,提高沉淀效果。

常用的水流分布装置有水把板、水分布管等。

设计时要考虑水流分布的均匀性和水流速度的适宜性。

5.出水装置的设计:出水装置的作用是将经过沉淀的清水从沉淀池中排出。

一般使用水口或者水泵来实现出水。

设计时要考虑出水位置和出水量的合理分配,避免二次悬浮物的产生。

6.污泥排泄装置的设计:污泥排泄装置的作用是将沉淀池中沉淀下来的污泥排出。

常见的方式有人工排泥和机械排泥。

设计时要考虑排泥的频率和方式,避免污泥对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参考包括沉淀池尺寸的确定、斜管的设计、斜板的设计、水流分布装置的设计、出水装置的设计和污泥排泄装置的设计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优化的处理效果。

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板沉淀池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环保设备课程作业作业1: 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采用异向流斜板沉淀池 1.设计所采用的数据 ① 由于斜板沉淀池在絮凝池之后,经过加药处理,故负荷较高,取 ② 斜板有效系数n 取 0.8 , n =0.6~0.8 ③ 斜板水平倾角 0 =60°④ 斜板斜长L=1.2m ⑤ 斜板净板距 P=0.05m P 一般取50~150mm ⑥ 颗粒沉降速度 =0.4mm/s=0.0004m/s q=3.0mm/s2.沉淀池面积 2000024 X 60 X 60 X 0.003沁 77m 2 式中Q ――进水流量, q ——容积负荷, 3.斜板面积 m3/d mm/s2000024 X360QXQ.8XQ.QQQ4 =723吊 需要斜板实际总面积为A f =盏=囂=1447m 2 4.斜板高度 h = l X sin 0 =1.2 X sin 60° = 1.0m 5.沉淀池长宽 设斜板间隔数为N=130个 则斜板部分长度为 I 1 = 130 X 0.05 -sin 60° = 7.5m 斜板部分位于沉淀池中间,斜板底部左边距池边距离 I 2=0.1m , 离 13=0.8m ,则池长 L=7.5+0.1+0.8=8.4m A 77池宽 B= = = 9.2mL 8.4 斜板底部右边距池边距校核:Af(N+ 1) Xl =9.2m ,符合故沉淀池长为8.4m ,宽为9.2m ,从宽边进水。

6.污泥体积计算排泥周期T=1d20000 200 20 10 6 10090m 31 100 96污泥斗计算污泥斗总容积:V i - - h 5 n L 上一 2 4 9.2 92m 3>V=90rn,符合要求。

2 27. 沉淀池总高度H h h 2 h 3 h 4 h 50.3 1.0 1.0 1.0 2.0 5.3m式中 h 1保护高度(m ), •般采用 0.3-0.5m , 本设计取0.3m ; h 2—清水区高度( m , 一般采用 0.5-1.0m ,本设计取1.0m ; h 3—斜管区高度(m);h4配水区咼度( m), 一般取 0.5-1.0m , 本设计取1.0m ;h5—排泥槽高度(m)。

斜管(板)式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斜管(板)式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④校核Gm
Gm= ( V12 V22 ) 2tv
式中
V1—配水孔水流收缩断面的流速,m/s,V1=Vn/ε,ε=1 V2—导流絮凝区平均向下流速,m/s,V2=Q/f
f—导流絮凝区环形面积,㎡
设导流絮凝区的宽度与配水槽同宽,则
V2=
QO(1 R) 3600πB(D+B)

5.615551 m/s
Gm= ( V12 V22 ) = 2tv
39.62 m3
237.74 m3,大于污泥设计量
(7)沉淀池的总高度H 设置超高h1 缓冲层高度h4 沉淀池总高度H H=h1+h2+h3+h4+h5
0.30 m 0.50 m
5.266 m
(8)流入槽设计 采用条形平底槽,等距设布水 孔径d 并加短管L
①流入槽 设流入槽宽B 槽中流速取v 则槽中水深h
Gm—导流絮凝区的平均速度梯度,一般可取10~30s-1

t=
650 s
Gm=
20 s-1
水温20℃时,v=
Vn=Gm× 2tv
布水孔数 n= QO(1 R)= 3600VnS
0.00000106 m2/s 0.74 m/s
78001 个
③孔距L
L1= L = n
水槽总长度
2.564060468 ㎜ 200 m
(4)校核固体负荷G G=2(4 1 R)QOX = A
49.14 [kg/(㎡·d)]
(5)污泥区的容积V
h2
qt
污泥区容积按贮泥时间t确定
3h
V=
2T(1 R)QX 24 (X+Xr)

每个沉淀池污泥区容积V' = 总污泥量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板沉淀池设计
分离机设备可以在机旁就地操作,也可以在OG装置水处理操作室监视。 另外,对分离机螺旋形叶片采取分片组装,这些都是从生产维护检修考虑, 给工人带来方便。但从生产实践中也暴露一些问题,比如粗颗粒分离机的料斗和 盛料罐等是露天设置,盛料罐上面有水分,料斗的落差也大,当粗颗粒卸入盛料 罐时,泥浆四溅,影响环境。 (三)除尘污水沉淀设施 除尘污水采用辐射式沉淀浓缩池,(简称浓缩池,共3座),并设有中心传动 型自动升降式刮泥机。污水经粗颗粒分离后进入分配槽(槽内可投加药剂),然后 进入浓缩池的进水室,呈辐射状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进行沉淀处理。通过沉淀后, 水中悬浮物含量小于200mg/L,当投加药剂混凝沉淀处理时,悬浮物含量小于50 mg/L (目前为了减少投药量,悬浮物含量保持在100mg/L以下)。经过沉淀处理的 水进入吸水池通过水泵提升加压送至二级文氏管、一级文氏管溢流水封等设备使 用。沉降到浓缩池底部的泥浆浓度较高(浓度约为30%),通过刮泥机把泥浆刮到 集泥槽,由泥浆泵送到泥浆调节槽,然后用高压泥浆泵压入压力式过滤脱水机脱 水。沉淀处理系统由分配槽、浓缩池、排泥装置、加药装置及循环泵等组成。 1、 分配槽 为使浓缩池进水量均匀,便于操作控制而设立了分配槽。分配槽设置于3座 浓缩池的中间,其直径为3m,有效水深为lm,槽内水位标高为9.16m(以室内标 高±0.00m计算)。在槽内设有隔板,便于加药时水呈曲折流动与药剂很好混合。 在槽上设有通向每座浓缩池的架空明沟,其沟宽为600mm,在沟内设置闸门,便 于分配槽向每座浓缩池配水。 2. 浓缩池 为确定浓缩池的有效面积,要计算悬浮颗粒在浓缩池中的沉降速度。 颗粒直径大于10μm,比重大于2.65时,颗粒沉降1m所需时间为1h左右。实 际上采用沉降速度为1m/h,停留时间为4h以上,以保证转炉冶炼过程中除尘污水 水质和水温尽管变化,但污水经浓缩池澄清后,出水水质不受影响,同时又可使 沉降的污泥充分浓缩。 (1)浓缩池尺寸确定及其有关尺寸计算 浓缩池的有效深度H是根据颗粒自然沉降速度和实际进行情况和产品制造 情况进行选定。因此在池子周边有效水深为4.20m,在池中有效水深为7.50m。 (2) 浓缩池的进水装置 来自分配槽的明沟进入浓缩池中心的进水室。使水 均匀地流入浓缩池。 (3)浓缩池的出水装置 在浓缩池的四周同 粗颗粒分配槽相仿,采用锯齿形 溢流堰。为了使水均匀地溢流到池子周围的环形水槽,确保溢流堰水平一致,在 宝钢地区地基差的情况下,在浓缩池底部也同样设置钢筋混凝土桩基, 从而防 止池子不均匀沉陷引起池面倾斜及出水不均匀,使池子能达到有效使用。

斜板沉淀及其设计

斜板沉淀及其设计

斜板沉淀及其设计1.概述 (2)2.斜板设计 (3)2.1 斜板计算 (3)2.2 颗粒沉降速度 (5)2.3 板内流速v (6)2.3.1 雷诺数Re (6)2.3.2 弗罗德数Fr (7)3.模块设计 (8)4.斜板池模块排列及排泥方式 (10)斜板沉淀池是应用“浅层沉淀”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水处理构筑物。

按照“表面负荷率”的概念,在给定的平面沉淀面积的前提下,由于架设了斜板,增加了沉淀面积、缩短了沉淀距离,从而提高了沉淀效率。

其提高的效率倍数,理论上应为斜板水平投影总面积与原先沉淀面积的比值。

但由于受到进、出水的影响、板内流态、积泥等因素的干扰,实际提高的沉淀倍率的有效系数一般在0.7~0.8左右。

2.1斜板计算上向流平行斜板设计需要根据污泥的颗粒沉降速度和板内水流速度在一定的倾角前提下,确定斜板间距与斜板长度之间的关系,可按下式进行计算:θθcos sin 0s s v v v d l -= (1) 式中: s v —— 污泥颗粒沉降速度 (m/s )0v —— 斜板内平均水流速度 (m/s )θ —— 斜板倾角 (度)l —— 斜板长度 (m )d —— 斜板间距 (m )斜板倾角一般采用60°,斜板间距在50~150mm 之间,多数采用80~100mm 。

根据式(1)绘制的计算曲线示于图1、图2。

为了使斜板内的水流从进口端的紊流过渡到层流,需要有一个过渡段。

该过渡段事实上是进水端中进水和沉泥上下交替的过程。

计算公式为:Vd v l 20058.0'= (2)式中: 'l —— 过渡段 (cm ) V —— 水的运动粘滞系数 (cm 2/s )0v —— 板内平均流速 (cm/s )d —— 斜板间距 (cm )式(2)是从直管进水的稳定流试验中得出的。

与上向流斜板中的泥水交替情况不同。

从斜管(板)实际沉淀观察,该段长度约在20cm 左右。

设计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斜板长度另加20~25cm 过渡段,作为实际要求的总长度。

池理论分析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原理分析

池理论分析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原理分析

池理论分析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原理分析前言近几年来城市给水事业蓬勃发展,由浅池理论原理发展形成的斜管沉淀池也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要提高供水水质,关键是要降低水的浑浊度,近年由于水源水质严重恶化,传统的沉淀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出水水质,因此各种强化沉淀的斜管沉淀池等相继出现。

本文介绍了各种斜板沉淀池,用浅池理论分析了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原理。

得出双向流斜板沉淀池弥补了很多传统沉淀池缺点,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1 浅池理论原理设斜管沉淀池池长为L,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在理想状态下,L/H=V/ u。

可见L与V值不变时,池身越浅,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

若用水平隔板,将H分成3层,每层层深为H/3,在u。

与v不变的条件下,只需L/3,就可以将u。

的颗粒去除。

也即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1/3。

如果池长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可正加的3V,仍能将沉速为u。

的颗粒除去,也即处理能力提高倍。

同时将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以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

这就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理论。

而在沉淀池有效容积一定的条件下,增加沉淀面积,可使颗粒去除率提高。

根据这一理论,过去曾经把普通平流式沉淀池改建成多层多格的池子,使沉淀面积增加。

但由于排泥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无法推广。

为解决排泥问题,斜板沉淀池发展起来,浅池理论才得到实际应用。

2 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原理按照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之间的相对关系,斜板沉淀池可分为:(1)同向流斜板沉淀池,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同;同向流斜板沉淀池与絮体沉降方向相垂直,水流流动方向和絮体下滑方向一致,这样一旦水流过大就会影响絮体下沉。

因此,同向流斜板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可以设计的很大。

但由于存在板间积泥、集配水不匀均、不能很好的解决泥水分离问题、清水不能有效收集、清水集水管常常被堵塞等问题,同向流斜板沉淀池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较少。

(2)侧向流斜板沉淀池侧向流斜板沉淀池进、出水方向一致,水流顺直,水头损失小。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一、斜管斜板沉淀池的原理二、斜管斜板的设计原则1.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进水速度和不同污水流量的处理能力,要保证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使悬浮颗粒物可以充分沉淀。

2.斜板设计应合理,使沉淀任意方向均匀,避免死角和漩涡的产生,保证沉淀效果的均匀性。

3.斜管斜板的倾角需要按照流体力学原理进行设计,使污水在通过斜管和斜板时可以充分展开、混合和分离。

4.斜管和斜板的材质应具有抗腐蚀性能,以免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腐蚀和磨损。

三、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步骤1.确定污水处理量和质量要求,根据需要设计沉淀池的尺寸和容积,一般来说,沉淀池的容积为进水流量的2至3倍。

2.确定斜管和斜板的倾角,一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45度至60度之间。

3.确定斜管和斜板的尺寸,斜管的长度和直径一般按照沉淀池尺寸进行设计,斜板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为沉淀池宽度的1/10至1/20。

4.设计污泥排放设备,包括污泥收集器和排泥管道,以保证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可以方便地清理和排除。

5.设计出水装置,包括出水管道和溢流装置,以保证沉淀池内的澄清水可以顺利排出。

四、斜管斜板沉淀池的优点和应用范围1.沉淀效果好,可以有效去除悬浮颗粒物和泥沙。

2.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3.设备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4.设备维护简单,清理和维修方便。

综上所述,斜管斜板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沉淀效果好、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在设计斜管斜板沉淀池时,需要考虑进水速度、斜板的倾角和尺寸等因素,以保证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使悬浮颗粒物能够充分沉淀。

斜管斜板沉淀池适用于各种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工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设备。

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蜂窝斜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斜板斜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1)斜板(管)之间间距一般不小于50mm,斜板(管)长一般在1.0-1.2m左右;(2)斜板的上层应有0.5-1.0m的水深,底部缓冲层高度为1.0m。

斜板(管)下为废水分布区,一般高度不小于0.5m,布水区下部为污泥区;(3)池出水一般采用多排孔管集水,孔眼应在水面以下2cm处,防止漂浮物被带走;(4)废水在斜管内流速视不同废水而定,如处理生活污水,流速为0.5-0.7mm/s。

(5)斜板(管)与水平面呈60°角,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一般为80~100mm。

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式可由如下分析求的。

假定有一个异向流沉淀单元,倾斜角为a,长度为l,断面高度为d,宽度为w,单元内平均水流速度v,所去除颗粒的沉速为u0,如下图所示。

当颗粒由a移动到b被去除,可理解为颗粒以v的速度上升l+l1的同时以u0的速度下沉l2的距离,两者在时间上相等,即沉淀单元长度沉淀单元的断面面积为dw,则单元所通过的流量为:式中lw实际上即为沉淀单元的长与宽方向的面积,lwcosα即为斜板在水平方向投影的面积,可用af代替。

dw代表沉淀单元的断面积,dw/sinα即为沉淀池水面在水平方向的面积,可用a表示,这样即可得q=u0(af+a)如果池内有n个沉淀池,并且考虑斜板(管)有一定的壁厚度,池内进出口影响及板管内采用平均流速计算时,上式可修正得沉淀池设计流量:Q=ηu0(Af+A)式中:η——系数0.7,一般范围0.75-0.85;Af——斜板(管)沉淀池所有斜壁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A=naf;A——沉淀池水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即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截留速度:一个斜板单元的理论流量:q=u0(af-a)斜板沉淀池设计流量:Q=ηu0(Af-A)即同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截留速度:横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沉淀情况如下图,由相似定律得:式中af为沉淀单元的表面积。

沉淀池设计

沉淀池设计

1. 沉淀池1.1. 功能描述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将比水重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操作。

沉淀池按在废水处理流程中的位置,主要分为初沉池、二沉池和终沉池。

沉淀按类型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辐流式沉淀池、斜板(斜管)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等。

以下分别进行说明:1.2. 设计要点(1)表面水力负荷(辐流式、平流式):(2)沉淀时间和有效深度表面水力负荷(q o )沉淀时间(t )及有效深度(h )关系为t q h 0=,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沉淀时间一般为4~6小时(斜板沉淀池为2~3小时),有效深度一般为3.5~4.5m (超过5m 需参照相关设备型号选型),超高一般取0.3~0.5m 。

1.3. 各不同类型沉淀池的设计说明1.3.1. 辐流式沉淀池(1)辐流式沉淀池呈圆形,直径6~50m ,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其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沉淀效果较为理想。

(2)方案设计时不需考虑沉淀污泥区的设计。

每座沉淀池表面积和池径max 1nq Q A = π14A D =式中:A 1 ——每池表面积,㎡Q max ——最大设计流量,m 3/hD ——每池直径,mn ——池数,座q 0 ——表面水力负荷,m 3/(m 2·h)(3)沉淀池有效水深一般有效水深h 2可取3.5-4.5m 。

(4)有效容积2h A V ⋅=式中:V ——有效池容,m(5)沉淀池总高度(不含泥斗)21h h H +=式中 H ——总高度,mh 1 ——超高,一般取0.3~0.5mh 2 ——有效水深,m(6)设计注意事项A.圆径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采用6~12,池子的直径一般不小于16m (小于16m 需参照相关设备型号选型),最大可达65m 。

B.当池径小于30m 时,一般采用半桥式周边传动的刮泥机;当池径大于30m 时,一般采用全桥式周边传动的刮泥机。

当污泥产量大,池径大时则选用刮吸泥机。

C.刮泥机排泥机械旋转速度宜为1-3r/h ,刮泥板外缘线速度不大于3m/min 。

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板沉淀池设计

.. 环保设备课程作业作业1: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采用异向流斜板沉淀池1.设计所采用的数据①由于斜板沉淀池在絮凝池之后,经过加药处理,故负荷较高,取q=3.0mm/s②斜板有效系数η取0.8,η=0.6~0.8③斜板水平倾角θ=60°④斜板斜长 L=1.2m⑤斜板净板距 P=0.05m P一般取50~150mm⑥颗粒沉降速度μ=0.4mm/s=0.0004m/s2.沉淀池面积A=Qq=2000024×60×60×0.003≈77m2式中 Q——进水流量,m3/d q——容积负荷,mm/s 3.斜板面积A f=Qημ=2000024×3600×0.8×0.0004=723m2需要斜板实际总面积为A f′=A fcosθ=7230.5=1447m24.斜板高度h=l×sinθ=1.2×sin60°=1.0m5.沉淀池长宽设斜板间隔数为N=130个则斜板部分长度为l1=130×0.05÷sin60°=7.5m斜板部分位于沉淀池中间,斜板底部左边距池边距离l2=0.1m,斜板底部右边距池边距离l3=0.8m,则池长L=7.5+0.1+0.8=8.4m池宽B=AL =778.4=9.2m校核:B′=A f′(N+1)×l=9.2m,符合故沉淀池长为8.4m ,宽为9.2m ,从宽边进水。

6.污泥体积计算排泥周期T=1d()()()()61232410020000200201010090100110096Q C C TV m nγρ--⨯⨯⨯-⨯⨯===-⨯-污泥斗计算设计4个污泥斗,污泥斗倾斜角度为67°,污泥斗下底面长a=0.4m ,上底面长b=2.1m 。

5 2.10.4tan tan 6722222b a h m θ⎛⎫⎛⎫=-=-︒= ⎪ ⎪⎝⎭⎝⎭污泥斗总容积: 3150.4 2.1249.29222a b V h n L m ++=⨯⨯⨯=⨯⨯⨯=>V=90m 3,符合要求。

UASB及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

UASB及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

UASB反应器设计计算已知参数:流量50m3/h,COD 10000mg/L,去除率80%,其他为给出参数视为满足UASB反应器进水要求或按设计规范取值。

设计计算一、反应池容积采用容积负荷计算法m3式中:V—反应器有效容积,m3;Q--UASB反应器设计流量,m3/d;N v—容积负荷,kgCOD Cr/(m3·d),取值为10 kgCOD Cr/(m3·d);S0—UASB反应器进水有机物浓度,mgCOD Cr/L。

沉淀池有效水深H=8mA==m则反应器表面负荷为q=m3/(m2·h)由于是单个池子,采用圆形池子,则D= 13.824二、配水系统设计本系统设计为圆形布水器,布水装置进水点距反应器池底200mm。

每个进水口的布水面积为4m2,Q=50 m3/h(2)设计计算布水系统设计计算草图见下图2.3:孔数:n=150/4=38则每个孔的出水量为1.316 m3/h,取孔口尺寸为15mm,则孔口面积为1.767×10-4m2,孔口流速为2.07m/s。

设3个圆环, 3环各设9个,13个,16个孔口内圈9个孔口设计服务面积:S1=9×4=36m2折合成服务圆直径为:用此直径作一个虚圆,在该圆内等分虚圆面积处设一实圆环,其上布9个孔口,则圆的直径计算如下:d1=4.79m取管内流速为0.8m/s,则管径为取管径为75mm。

中圈13个孔口设计服务面积:S2=13×4=52m2折合成服务圆直径为:d2=8.89m取管内流速为0.8m/s,则管径为取管径为100mm,则实际流速为0.605m/s。

中圈16个孔口设计服务面积:S3=16×4=64m2折合成服务圆直径为:d3=12.27m取管内流速为0.8m/s,则管径为取管径为100mm。

三、三相分离器设计计算1)沉淀区的设计沉淀器(集气罩)斜壁倾角θ=45°沉淀区面积: A=150m2表面水力负荷q=Q/A=50/150=0.33m3/(m2.h)<1.0 m3/(m2.h) 符合要求2) 回流缝设计取h1=0.5m h2=1.5m h3=2.5m依据图中几何关系,则b1=h3/tanθ式中:b1—下三角集气罩底水平宽度,θ—下三角集气罩斜面的水平夹角h3—下三角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b1=2.5/tan45=2.5mb2=b-2b1=13.83-2×2.5=8.83m下三角集气罩之间的污泥回流缝中混合液的上升流速v1,可用下式计算:符合要求上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回流缝流速v2的计算:v2=Q/S2S2—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面积(m2)CE—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的宽度,CE>0.2m 取CE=1.8m CF—上三角形集气罩底宽,取CF=10mEH=CE ×sin45=1.8×sin45=1.273mEQ=CF+2EH=10.0+2×1.273=12.546mS2=3.14(CF+EQ) CE/2=3.14 ×(10.0+12.546) ×1.8/2=63.75m2 v2=50/63.75=0.784m/hv2<v1<2.0m/h , 符合要求3)确定上下集气罩相对位置及尺寸BC=CE/cos45=1.8/cos45=2.546mHG=(CF-b2)/2=(10-8.83)/2=0.585mEG=EH+HG=1.273+0.585=1.858mAE=EG/sin45=1.858/sin45=2.63mBE=CE ×tan45=1.8mAB=AE-BE=0.83mDI=CD×sin45=AB ×sin45=0.83× sin45=0.587mh4=AD+DI=BC+DI=0.83+0.587=1.42mh5=1.5m4)气液分离设计校核由反应区上升的水流从下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过渡到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再进入沉淀区,其水流状态比较复杂。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设计标准

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设计标准

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和城市给水处理等领域。

它的设计标准对于保证水处理效果和设备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的设计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的设计标准1. 沉淀池尺寸设计: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的尺寸设计需要考虑水处理量、污水水质、沉淀物产生量等因素。

根据设计标准,沉淀池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需要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以确保水流在沉淀池内均匀分布,并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物和浊度。

2. 斜板倾斜角设计:斜板的倾斜角度直接影响着污泥和水的分离效果。

设计标准要求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需求确定斜板的倾斜角度,一般在60°~80°之间。

倾斜角度过大会增加水力阻力,影响水处理效果,而倾斜角度过小则无法有效沉淀污泥。

3. 污泥排泄系统设计: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的污泥排泄系统需要根据设计标准设置合适的位置和参数,以便及时排除沉淀池内积聚的污泥和废物,保持沉淀效果和设备运行稳定。

4. 进水口和出水口设计:设计标准要求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和尺寸需要合理布置,以确保水流能够均匀流入和流出沉淀池。

进水口需要采取分流设计,避免污水冲击和搅拌沉淀物,出水口则需要设置澄清区,以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5. 设备材质和防腐设计:根据设计标准,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的材质需要选择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并做好防腐处理,以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和减少维护成本。

二、文章总结和个人观点通过上述对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设计标准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设计标准对于保证设备高效运行和水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合理的尺寸设计、斜板倾斜角设计、污泥排泄系统设计和进出水口设计,都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我个人认为在实际应用中,除了满足基本设计标准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使设备在不同环境下能够发挥最佳效果。

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设计标准

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设计标准

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设计标准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用于固液分离和污水处理。

在设计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时,需遵循一些设计标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处理污水的能力。

1. 水处理要求的考虑: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的设计首先要考虑进水水质、处理水量和出水水质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污水水质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泥沙清除设备和化学投加装置,以达到处理效果。

2. 水力设计要求的考虑:在设计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时,需要考虑水力学参数,如污水停留时间、流速等。

合理的水力设计可以确保水流在沉淀池内均匀分布,并保证污水中的悬浮物在沉淀池中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3. 沉淀区长度和斜板倾角的确定: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的沉淀区长度和斜板倾角是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沉淀区长度应根据处理水量和污水水质来确定,以保证足够的停留时间。

斜板倾角的选择要考虑到沉淀物的沉降速度和沉淀池的尺寸限制等因素。

4. 污泥排放和处理的考虑: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中的污泥需要定期排放和处理。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污泥的保存和排放设备,并根据污泥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压滤、浓缩或焚烧等。

5. 结构和材料选用的要求: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的结构要简单可靠,且易于操作和维护。

在设计时,需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耐腐蚀材料,以适应处理水中的化学物质和污染物。

个人观点和理解: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作为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质,提高出水水质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设计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时,我认为水处理要求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只有对进水水质、处理水量和出水水质有清晰的要求,才能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措施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水力设计也是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水力设计,可以确保污水在沉淀池中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沉淀效果和固液分离的效率。

对我而言,侧向流倒V型斜板沉淀池设计中的污泥处理是一个关键问题。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2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2

斜管沉淀池设计方案1.二层池改建说明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取消MBR膜池,增加三个二次沉淀池,更好的对污水的处理、沉淀,达到排放要求。

再改建好氧区,各部分,多增加回流部分,充分利用污泥,并增设添加药剂管道。

池体结构复杂、设备安装和使用精度要求高,必须保证池体结构具有相当高的尺寸、标高和公差配合要求,以便顺利安装和保证正常使用,例如反应区池壁的标高、角度和斜板的平直度;过墙柔性套管的位置和标高以及平直度;各种设备基础、预埋螺栓轴线及位置和尺寸均需精确无偏差,反应区、集泥槽底部工艺混凝土的坡度控制、位置尺寸等必须精确控制。

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设在池长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

沉淀池的出口设在池长的另一废水沉淀池端,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

水流部分是池的主体。

池宽和池深要保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布水均匀,依设计流速缓慢而稳定地流过。

污泥斗用来积聚沉淀下来的污泥,多设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构造】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可将斜板斜管沉淀池分为异向流(逆向流)、同流向和测向流(横向流)三种类型,其中异向流,应用的最广。

异向流的特点:水流向上、泥流向下,倾角60度。

初步设定为横向流。

【斜管沉淀池的排泥】斜管沉淀池由于单位面积出水量高,因而泥量亦相应增加,与普通平流式沉淀池相比,每单位面积的积泥量,将增加好几倍,积泥分布在整个底板上,虽比较均匀,但积泥不及时排除将会严重影响出水水质。

常用的排泥措施:A机械刮泥;适用于大型斜板沉淀池,管理简单,可以自动控制。

但加工维修困难,某些部件质量尚未过关,容易发生故障,影响使用,在国内积累经验上不多,有待提高和巩固。

B穿孔管排泥;应用于平流沉淀池已有相当历史,目前用于斜板沉淀池也不少,但须严格管理,不然容易堵塞,造成排泥困难,影响沉淀效果。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2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2

斜管沉淀池设计方案1.二层池改建说明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取消MBR膜池,增加三个二次沉淀池,更好的对污水的处理、沉淀,达到排放要求。

再改建好氧区,各部分,多增加回流部分,充分利用污泥,并增设添加药剂管道。

池体结构复杂、设备安装和使用精度要求高,必须保证池体结构具有相当高的尺寸、标高和公差配合要求,以便顺利安装和保证正常使用,例如反应区池壁的标高、角度和斜板的平直度;过墙柔性套管的位置和标高以及平直度;各种设备基础、预埋螺栓轴线及位置和尺寸均需精确无偏差,反应区、集泥槽底部工艺混凝土的坡度控制、位置尺寸等必须精确控制。

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设在池长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

沉淀池的出口设在池长的另一废水沉淀池端,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

水流部分是池的主体。

池宽和池深要保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布水均匀,依设计流速缓慢而稳定地流过。

污泥斗用来积聚沉淀下来的污泥,多设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构造】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可将斜板斜管沉淀池分为异向流(逆向流)、同流向和测向流(横向流)三种类型,其中异向流,应用的最广。

异向流的特点:水流向上、泥流向下,倾角60度。

初步设定为横向流。

【斜管沉淀池的排泥】斜管沉淀池由于单位面积出水量高,因而泥量亦相应增加,与普通平流式沉淀池相比,每单位面积的积泥量,将增加好几倍,积泥分布在整个底板上,虽比较均匀,但积泥不及时排除将会严重影响出水水质。

常用的排泥措施:A机械刮泥;适用于大型斜板沉淀池,管理简单,可以自动控制。

但加工维修困难,某些部件质量尚未过关,容易发生故障,影响使用,在国内积累经验上不多,有待提高和巩固。

B穿孔管排泥;应用于平流沉淀池已有相当历史,目前用于斜板沉淀池也不少,但须严格管理,不然容易堵塞,造成排泥困难,影响沉淀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环保设备课程作业作业1: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采用异向流斜板沉淀池1.设计所采用的数据①由于斜板沉淀池在絮凝池之后,经过加药处理,故负荷较高,取q=3.0mm/s②斜板有效系数η取0.8,η=0.6~0.8③斜板水平倾角θ=60°④斜板斜长 L=1.2m⑤斜板净板距 P=0.05m P一般取50~150mm⑥颗粒沉降速度μ=0.4mm/s=0.0004m/s2.沉淀池面积A=Qq=2000024×60×60×0.003≈77m2式中 Q——进水流量,m3/d q——容积负荷,mm/s 3.斜板面积A f=Qημ=2000024×3600×0.8×0.0004=723m2需要斜板实际总面积为A f′=A fcosθ=7230.5=1447m24.斜板高度h=l×sinθ=1.2×sin60°=1.0m5.沉淀池长宽设斜板间隔数为N=130个则斜板部分长度为l1=130×0.05÷sin60°=7.5m斜板部分位于沉淀池中间,斜板底部左边距池边距离l2=0.1m,斜板底部右边距池边距离l3=0.8m,则池长L=7.5+0.1+0.8=8.4m池宽B=AL =778.4=9.2m校核:B′=A f′(N+1)×l=9.2m,符合故沉淀池长为8.4m ,宽为9.2m ,从宽边进水。

6.污泥体积计算排泥周期T=1d()()()()61232410020000200201010090100110096Q C C TV m nγρ--⨯⨯⨯-⨯⨯===-⨯-污泥斗计算设计4个污泥斗,污泥斗倾斜角度为67°,污泥斗下底面长a=0.4m ,上底面长b=2.1m 。

5 2.10.4tan tan 6722222b a h m θ⎛⎫⎛⎫=-=-︒= ⎪ ⎪⎝⎭⎝⎭污泥斗总容积: 3150.4 2.1249.29222a b V h n L m ++=⨯⨯⨯=⨯⨯⨯=>V=90m 3,符合要求。

7.沉淀池总高度123450.3 1.0 1.0 1.0 2.0 5.3H h h h h h m =++++=++++=式中 h 1——保护高度(m ),一般采用0.3-0.5m ,本设计取0.3m ; h 2——清水区高度(m ),一般采用0.5-1.0m ,本设计取1.0m ; h 3——斜管区高度(m );h 4——配水区高度(m ),一般取0.5-1.0m ,本设计取1.0m ; h 5——排泥槽高度(m )。

8.进出水系统8.1. 沉淀池进水设计沉淀池进水采用穿孔花墙,孔口总面积:A =Q v =0.230.18=1.3m 2 式中 v ——孔口速度(m/s ),一般取值不大于0.15-0.20m/s 。

本设计取0.18m/s 。

每个孔口的尺寸定为15cm ×8cm ,则孔口数N =A 15×8=1.30.012=108 个。

进水孔位置应在斜管以下、沉泥区以上部位。

8.2.沉淀池出水设计沉淀池的出水采用穿孔集水槽,出水孔口流速v1=0.6m/s ,则穿孔总面积:A =Q v1=0.230.6=0.38m 2 设每个孔口的直径为4cm ,则孔口的个数:30.383030.001256A N F === 式中 F ——每个孔口的面积(m2)设沿池长方向布置8条穿孔集水槽,右边为1条集水渠,为施工方便槽底平坡,集水槽中心距为:L'=9.2/8=1.1m 。

每条集水槽长L=8 m , 每条集水量为:30.230.014/28q m s ==⨯,考虑池子的超载系数为20%,故槽中流量为:31.2 1.20.0140.017/q q m s '==⨯=槽宽:b =0.90.4q '=0.9×0.0170.4=0.9×0.20=0.18 m 。

起点槽中水深 H1=0.75b=0.75×0.18=0.14m ,终点槽中水深H2=1.25b=1.25×0.18=0.23m为了便于施工,槽中水深统一按H2=0.25m 计。

集水方法采用淹没式自由跌落,淹没深度取0.05m ,跌落高度取0.07m ,槽的超高取0.15m 。

则集水槽总高度: 20.050.070.150.250.050.070.150.52H H m =+++=+++=集水槽双侧开孔,孔径为DN=25mm ,每侧孔数为50个,孔间距为15cm 。

8条集水槽汇水至出水渠,集水渠的流量按0.23m3/s ,假定集水渠起端的水流截面为正方形,则出水渠宽度为b =0.90.4Q=0.40.90.230.50⨯=m ,起端水深0.52m ,考虑到集水槽水流进入集水渠时应自由跌落高度取0.05m ,即集水槽应高于集水渠起端水面0.05,同时考虑到集水槽顶相平,则集水渠总高度为:H '=0.05+0.5+0.52=1.07m9. 沉淀池排泥系统设计采用穿孔管进行重力排泥,穿孔管横向布置于污泥斗底端,沿与水流垂直方向共设4根,双侧排泥至集泥渠。

孔眼采用等距布置,穿孔管长8m ,首末端集泥比为0.5,查得 k ω=0.72。

取孔径d=25mm ,孔口面积f =0.00049m ²,取孔距s =0.4m ,孔眼个数为:811190.4l m s =-=-=孔眼总面积为:190.000490.0093w=⨯=∑m 2穿孔管断面积为: w=ww k ∑=0.00930.72=0.0129 m 2取直径为150mm,孔眼向下,与中垂线成45角,并排排列,采用气动快开式排泥阀。

作业2: UASB反应器的设计计算1.设计参数(1) 污泥参数设计温度T=25℃容积负荷N V=8.5kgCOD/(m3.d) 污泥为颗粒状污泥产率0.1kgMLSS/kgCOD产气率0.5m3/kgCOD(2) 设计水量Q=1000m3/d=41.67m3/h=0.0116m3/s=11.6L/s。

(3) 水质指标进水COD 10000mg/L,去除率为80~85%,取去除率为85%,则出水COD为1500mg/L。

2. UASB反应器容积及主要工艺尺寸的确定(1) UASB反应器容积的确定本设计采用容积负荷法确立其容积V V=QS0/N VV—反应器的有效容积(m3)S0—进水有机物浓度(kgCOD/L)V=1000×10×0.85/8.5=1000m3取有效容积系数为0.8,则实际体积为1250m3(2) 主要构造尺寸的确定UASB反应器采用圆形池子,布水均匀,处理效果好。

取水力负荷q1=0.3m3/(m2·h)反应器表面积 A=Q/q1=41.67/0.5=138.9m2反应器高度 H=V/A=1250/138.9=8.99m 取H=9m采用2座相同的UASB反应器,则每个单池面积A1为:A1=A/2=138.9/2=69.45m2取D=9m则实际横截面积 A2=3.14D2/4=63.6 m2实际表面水力负荷 q1=Q/2A2=41.67/127.2=0.33 m3/(m2•h)q1<1.0 m3/(m2•h),符合设计要求。

3. UASB进水配水系统设计(1) 设计原则① 进水必须要反应器底部均匀分布,确保各单位面积进水量基本相等,防止短路和表面负荷不均;② 应满足污泥床水力搅拌需要,要同时考虑水力搅拌和产生的沼气搅拌; ③ 易于观察进水管的堵塞现象,如果发生堵塞易于清除。

本设计采用圆形布水器,每个UASB 反应器设30个布水点。

(2) 设计参数 每个池子的流量 Q1=41.67/2=20.64m 3/h (3) 设计计算查有关数据,对颗粒污泥来说,容积负荷大于4m 3/(m 2.h)时,每个进水口的负荷须大于2m 2,则布水孔个数n 必须满足 пD 2/4/n>2 即n<пD 2/8=3.14×81/8=32 取n=30个 则每个进水口负荷 a=пD 2/4/n=3.14×9 2/4/30=2.12m 2可设3个圆环,最里面的圆环设5个孔口,中间设10个,最外围设15个,其草图见图1 ① 内圈5个孔口设计服务面积: S 1=5×2.12=10.6m 2折合为服务圆的直径为:m S 67.314.36.10441=⨯=π用此直径用一个虚圆,在该圆内等分虚圆面积处设一实圆环,其上布5个孔口 则圆环的直径计算如下: 3.14 d 12/4=S 1/2 m S d 6.214.36.102211=⨯==π② 中圈10个孔口设计服务面积: S 2=10×2.12=21.2m 2折合为服务圆的直径为:m S S 36.614.3)2.216.10(4)(421=+⨯=+π则中间圆环的直径计算如下:3.14 (6.362-d 22)/4=S 2/2 则 d 2=5.2m ③ 外圈15个孔口设计服务面积: S3=15×2.12=31.8m 2折合为服务圆的直径为 1241.67/21.06m /5.0/4V h π==⨯则中间圆环的直径计算如下:3.14 (92-d 32)/4=S 3/2 则 d 3=7.8m布水点距反应器池底120mm ;孔口径15cm图1 UASB 布水系统示意图4.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1) 设计说明 UASB 的重要构造是指反应器内三相分离器的构造,三相分离器的设计直接影响气、液、固三相在反应器内的分离效果和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对污泥床的正常运行和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已有的研究和工程经验, 三相分离器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1.0m/h ;三相分离器集气罩顶以上的覆盖水深可采用0.5~1.0m ;沉淀区四壁倾斜角度应在45º~60º之间,使污泥不积聚,尽快落入反应区内; 沉淀区斜面高度约为0.5~1.0m ;进入沉淀区前,沉淀槽底缝隙的流速≤2m/h ; 总沉淀水深应≥1.5m ; 水力停留时间介于1.5~2h ;分离气体的挡板与分离器壁重叠在20mm 以上; 以上条件如能满足,则可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2) 设计计算本设计采用无导流板的三相分离器①沉淀区的设计沉淀器(集气罩)斜壁倾角 θ=50° 沉淀区面积: A=3.14 D 2/4=63.6m 2表面水力负荷q=Q/A=41.67/(2×63.6)=0.33m 3/(m 2.h)<1.0 m 3/(m 2.h) 符合要求 ② 回流缝设计h 2的取值范围为0.5~1.0m, h 1一般取0.5m 取h 1=0.5m ,h2=0.7m ,h3=2.4m 依据图8中几何关系,则 b1=h3/tan θ b1—下三角集气罩底水平宽度, θ—下三角集气罩斜面的水平夹角 h3—下三角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b1=2.4/tan50°=2.0m b2=b -2b1=9-2×2.0=5.0m下三角集气罩之间的污泥回流缝中混合液的上升流速v1,可用下式计算:1241.67/21.06m /5.0/4V h π==⨯ Q1—反应器中废水流量(m3/s ) S1—下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面积(m2) V 1<2m/s ,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