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公开课)讲课讲稿
《语文文言句式》课件
文言文的句式特点
深入剖析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状语前置、并列 句与承上启下和复杂句等句式特点。
文言文的表达
1
借古喻今
解释借用古代典故来表达当代意义
比兴
2
的表达技巧。
解读比喻和象征手解文言文中用词丰富而准确的重 要性。
名句欣赏
名句选读
精选出几个经典的文言文名 句。
《语文文言句式》PPT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表达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古 代汉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透彻的解析,让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什么是文言文
定义文言文
介绍文言文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文言文的特点
详细讲解文言文独特的语法简洁、表达深邃和偏重修辞的特点。
文言文的句式
句式的定义
名句解析
深入解析每个名句的内涵和 表达技巧。
名句背诵
鼓励学生背诵这些优美的名 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 欣赏。
总结
1 回顾文言文的句式和表达特点
2 着重强调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简要回顾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表达技巧。
指出学习文言文的价值和影响。
3 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文言文名句
鼓励学生加强对文言文的阅读和背诵,提升语文修养。
公开课(文言文断句)课件
公开课之文言文断句
余闻文言,乃古文之正脉。
其言简意赅,含蓄典雅,读之如品佳茗,心旷神怡。
断句之艺,犹武中之舞剑,音乐中之击鼓,需心细如发,眼锐如鹰。
今余欲与诸君共探其中奥妙,期诸君有所得。
一、断句之义
文者,物之华也;言者,文之表也。
断句者,乃为文划界,明其义,定其位。
犹医者诊断病情,需辨症施治。
断句之道,亦需观文察义,依理而行。
二、断句之法
1.观词义:文辞之中,意义明晰,如“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须依词义,明其句读。
2.辨句式:文言之中,句式独特,如“壮志骄阳”乃谓
“壮志/骄阳”,非“壮志骄/阳”。
3.察语气:句末之叹号、问号,如“善哉乎/鼓琴”,语气
转折处,当断无疑。
4.考逻辑:文理有序,逻辑分明。
如“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三、断句之用
断句之道,非徒学之而已。
习得其法,能助诸君更深入地理解古文之意,体会古人之心。
此外,考试之中,断句题常出,得此艺者,自能游刃有余。
四、断句之例
昔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盖言读之熟,则义自明。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若不明其义,则句读或乱。
然习得其法,则自然明矣。
总之,文言文断句之道,需细心体味,用心研习。
方能如庖丁解牛,目无全牛而能循其纹理。
吾望诸君习得此艺,共享古文之美!。
文言文四种句式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 • 翻译:六经旳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被世俗所限
制,向我学习。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 翻译:不然旳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文言文旳特殊句式
四大类+四小类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1.定语后置 2.介词构造后置(状语后置) 3.主谓倒装 4.宾语前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
判断句
• 标志词:者……也 者也 者 也
• 翻译:是
•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官理,非吾业也。
• 陈胜者,阳城人也。 翻译:陈胜是阳城这个地方旳人。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 翻译:我将长久地被见识广博旳人笑话。 •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 翻译:我还记得周公旳被捕。
省略句
• 标志:上下文语境 • 翻译:补充省略成份 • 例如: • 然吾居(于)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 曰: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 翻译:(孟子)说:一种人快乐和大家一起快乐,
• ①校书郎:官名,负责校勘书籍,订正讹误。
• ②为官佣书:替官府雇佣誊录书籍。
•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 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尤长于书传。永平五 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 ,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 (于)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于)笔砚间 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约”。
⑤其孰能讥之乎?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莫非”。
第9页
课堂演练:
1、解释以下句中虚词意义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表判断语气 ②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表疑问语气 ③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表感叹语气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中,表停顿,表舒缓语气 ⑤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表必定语气 ⑥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表陈说或解释语气 ⑦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表祈使语气
1.形容词带宾语
1.素善留侯张良 友好
2.稍出近之
走近,靠近
3.臣之妻私臣 偏爱
2.形容词在能愿动词“能、欲、足、可”等后 面1.好游者不能穷也 尽
2.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 尊重 3.火尚足以明也 照明
第39页
3.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 ,组成“所”字结构
⑴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 看重 轻视
⑵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经·东山》)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 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语
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第7页
课堂演练:
1、解释以下句中虚词意义
1、圣人之所认为圣,愚人之所认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生乎放吾在前句,末其,闻语道气也助固词先,乎表吾示? 测度.
2、若能以吴越之从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域。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3、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今义:很、大(副词)
4、余叩所以
古义:缘故 (名词) 。今义:表示因果关联词
文言文固定句式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6.如……何 译为“对……怎么办” ❖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 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第4页
❖ 7、奈……何 译成“把(拿)……怎么办” ❖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西门豹治
邺》) ❖ 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 8、是故 是以 译为“因此,因此” ❖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在,
第Hale Waihona Puke 2页❖ 23、安能、何能、何得 译为“怎么能” ❖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怎么能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喜笑颜开! ❖ 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他妻子说:“您美丽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
呢!” ❖ 24. “何……为” 译为“为何……呢”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如今人家正是刀和跕板,我们是鱼肉,为何要告
文言固定句式
第1页
文言文有一些固定搭配句式, 牢牢地掌握这些句 式, 翻译能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对快速、正确 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
❖ 1、庸……乎 译为“哪里……呢” ❖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我(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
比我小呢? ❖ 2.……,抑…… 译为“……,还是……”或“……,
第10页
❖ 19、有……者 译为“有个……人”
❖ 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 县里有一个叫成名人,读书考秀才,很久也 没有考中秀才。
❖ 20、与其……孰若…… 哪如……”
译为“与其……,
❖ 例: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 婉贞》)
❖ 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
.
37
(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 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
.
38
• 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 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 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 者,其在君乎?”
• 现代汉语句子的语序归纳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
.
26
1、主谓倒装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 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 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 如:“甚矣,汝之不惠。”
• “美哉,我少年中国。”
•
不仁哉!梁惠王也 。
③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
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
10
注意下面句子: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wéi
2、用“为”“为……所……”(“为”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
被动。
.
43
定语后置
4、中心词+数(量)词
铸以为金人十二。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 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
.
44
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文言文句式总结》课件
VS
辨析
对于学习文言文的读者来说,正确辨析倒 装句式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之一。通过掌 握常见的倒装句类型和特点,结合上下文 语境进行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 含义和表达方式。同时,要注意与现代汉 语的语法规则进行比较和区分,避免出现 误解和歧义。
06
总结与提高
文言文句式的综合运用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统文化。
提高个人素养
通过学习文言文句式,可以提升 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丰
富个人的精神世界。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常见句式特点
判断句
常用“……者,……也”或“…… ,……也”表示判断,有时也用
“乃”、“即”、“为”等词 语。
被动句
常用“为……所……”或“受…… 于……”等表示被动,有时也用 “被”字。
省略句
由于古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常 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等成 分。
倒装句
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 同,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常见倒装句类型
主谓倒装
将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例如“甚矣,汝 之不惠!”
介词结构后置
将介词结构放在句末,例如“予欲无言。”
宾语前置
将宾语放在谓语之前,例如“何陋之有?”
谓语前置
将谓语放在主语之前,例如“痛哉!”
倒装句式的应用与辨析
应用
倒装句在文言文中广泛使用,尤其在诗 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更为常见。使用 倒装句可以突出强调某些词语或表达某 种特殊意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总结词
被动句式的应用有助于强调主语遭受的动作行为,常用于表达不幸、不愉快的事件。在 辨析被动句式时,应注意介词及其后的动词形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 三、“关注修辞不可少 ”。
• 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 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小石潭记》)
•
译文:从小石潭向西南望去,溪身像
北斗星一样波折,溪流像游蛇那样流动,
• 能够看到它一会儿显露一会儿隐没,它旳 两岸像犬牙一样交错,无法探知它旳
• 源头。
• 四、“艺术体现文采妙”。
• 二、“留、换、补、调要记牢”。 • 【留】 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旳“文惠
君”,“以资政殿学士行”中旳“资政殿 • 学士”,“嘉祐二年”,“庐陵文天祥”等。 • 【换】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中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 【补】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旳“樊
哙”;“果地震陇西”中旳“于”。 • 【调】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
陈胜者,阳城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省略句 一般省略主语、宾、介宾、谓、“于” 例如:
盖以(之)诱敌 必以情(处理) (触龙)入而徐趋 公弗许(之) 问之(于)客曰
3、宾语前置句;宾语在谓语旳前面。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 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 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文言文中旳特殊句式
一、今日旳句子,一般是“主+状+谓+宾” 古代旳句子,主语可在谓语后,宾语可
在谓语前,状语可在谓语后,定语可在主语 宾语后,其语序十分特殊,有旳句子还缺乏 有关成份.相对今日而言,所以称为特殊句 式。
二、按类型分析 1、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 当代汉语中,以判断词“是”作谓语。 (1)……者……也(2)者也 (3)……,……也(4)乃、为、即(5)“是”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文言句式_公开课ppt课件
;.
3
高考题型一瞥
1、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广东卷)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06年
2、翻译句子( 06全国卷一)。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3分)
;.
4
宾语前置 谓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倒装句语法公式: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
“以何” “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向”“南向”
“向东”“向南”
规律四: 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
14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 “何”“安”“何”都是疑问代词,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 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
8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 焉、奚 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C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2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臵宾语的一项是08年广东高考卷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
1
下列句子的句式:
1、亚父者,范增也。 2、沛公军霸上。 3、沛公安在?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文言句式公开课教案讲课稿
文言句式二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2、过程与方法:梳理、点拨----知识迁移----反馈落实(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归纳、总结主要文言句式的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文言文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难点。
要理解一篇文言文,就必须掌握、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请大家回顾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特殊的文言句式有哪些?(学生回答)明确: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
本节课,我们学习前三种句式一一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
二.学习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常用判断词是“是”,文言文表判段的常见句式有:(一)用“者” “也”表判断,“者” “也”可以配合共同表判断,也可只用其中一个表判断。
1、用“.... 者,.... 也。
”表示。
(“者”表主语后的提示和停顿,“也”表判断语气)女口:(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用“……者,……”“……也。
”“……者也”也表示。
女口:(1)莲,花之君子者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粟者,民之所种。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
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3、用“此……”“是……”表示,译为“这(是)如:(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是寡人之过也。
(二)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
汉魏以后,用“是”作判断此的逐渐增多。
女如:(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不知木兰是女郎。
(三)在主谓之间加“乃、贝叽即、皆、本、素、亦、必、诚” 等词来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乃、则、即”有“就是”之意如:(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梁父即楚将项燕。
文言文特殊句式-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四、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比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③亦太甚哉,先生之言也!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第15页
五、宾语前置
在当代汉语中,宾语普通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施 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一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 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
六、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普通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作用。文言文 中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 1.中心词(+“之”)+短语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中心词+数量词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 2.中心词(+“之”) +形容词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第20页
七、介宾短语后置
当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多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但在文 言文中,却常置于谓语之后作补语。比如: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④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⑤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第3页
(二)用判断词“是”或“为”来结构判断句。比如: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中“是”“为”,和当代汉语判断词“是”同义。 但是,这种使用办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词或结构 方式来表示判断。
第4页
(三)用“即、乃、则、诚、皆、必、亦”等副词表示必定 判断。 ①梁父即楚将项燕。 ②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⑤夫六国与秦国皆诸侯。 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文言文句式总结》课件
判断句的特点是句子结构完整,主语 和谓语之间有明确的判断关系,表达 的内容是对某事物的肯定或否定。
判断句的类型
01
02
03
肯定判断句
肯定判断句是用肯定的方 式表达事物的判断,如“ 夫战,勇气也。”
否定判断句
否定判断句是用否定方式 表达事物的判断,如“非 我也,是没有明显 的判断标志,通过上下文 语境来表达判断关系,如 “刘备天下枭雄。”
固定搭配
一些常见的词语或词组在文言 文中形成了固定的搭配关系, 表达特定的意义和语气。
固定句式的辨析
固定句式的辨析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掌握各种固定句式的特点和使 用规则。
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固定句式的异同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义和语气。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来辨析和理解固定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
省略句的类型
主语省略
谓语省略
在文言文中,主语常常被省略,需要根据 上下文语境推断出主语是谁。
谓语是句子中的主要动作或状态描述,有 时也会被省略,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 出谓语是什么。
宾语省略
介词省略
宾语是句子中的受事者或接受者,有时也 会被省略,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出宾 语是什么。
介词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与涉及对象之 间的关系,有时也会被省略,需要根据上 下文语境推断出介词是什么。
倒装句的辨析
倒装句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 ,需要仔细辨析。
通过上下文语境和语义理解来 判断是否为倒装句。
注意区分倒装句与其他特殊句 式,如被动句、省略句等。
06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的定义
固定句式是指在文言文中,一些 表达特定意义和语气的句式结构 ,通常是由一些常见的词语或词
文言文特殊句式新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1、判断句
1、用“者”或“也”表达 判断。这是经典旳文言判断
(1)主语后用“者形”式,。谓语后用“也”表达判断。
如:陈胜者,城人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达判断。
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达判断。
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 引公子就西阶 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 武帝建元年中 帝尧闻之 公孙敖由此益贵 惧而迁去 君王能与共分天下 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 至酉 言田光已死 应对则严助、硃买臣 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 事下沛郡治 有守则从 ”驺忌子曰: “谨受令 祸必由此矣 振振在咏 北边翟 啗以枣脯 赵简子以晋阳之乱也 败耆国 周厉王出奔 贫 然後有非常之功 包九夷 举立觉得適而子之 卒以荣公为卿士 阏于早薨 既而弥子之母病 且王必恶越 不胜而去 鲁人三郊三隧 围汉将军安国 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 ”韩王不听 留侯死 民欲 以我故战 勃以中涓从攻胡陵 十一年十二月戊午 襄子必近幸子 不当斩 则人人自坚矣 堂邑大长公主女也 为武城宰 非也 祚倾振铎 故圣人万举万全 燕使荆轲为贼於秦 羌瘣伐赵 齐王田荣畔楚 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将军制之 自此始 贵为天子 ”乃罢梁围 诸侯莫违寡人 子桓公终身 立 月贯天廷中 余至大行礼官 保之 人善其所私学 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 各复尽哀;蚤失父母 右三国本王皆程姬之子也 有妫之後 明亦因亡去 而徒务苦形劳神 不与下分利 从数十百骑 六年 ”卒醳去之 为灵王 密靖殷国 贬蜀王更号为侯 ”吴王不听 不敢当高位 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 时 而设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 其功大矣 尝召居廷中 礼乐缺有间 号为张楚 罚右贤王 亲属洽和 非国之长利也 熊狂生熊绎 今日下初定 百家之说 然挟王室之义 十二 南驰使以诮劲越 汗马之劳 ”二世曰:“为之柰何 岂寡人不足为言邪 与天下同其利 王案兵毋出 将军将数万众 思王 立五月 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 莫知其极 则石也 可乎 氾水即位 十六年 猋风涌而云浮 恐祸及身矣 犹离忧也 从两骑入 鹰庇为煇渠侯 吞三翮六翼 此谋反耳 所以知出於病者 方将约车趋行 治乱彊兵 匈奴数岁无所得 是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 其党宁能专一邪 诸尝使宛姚定 汉等言宛兵弱 今夫卜者 ”向寿曰:“然则奈何 十四年 孝惠帝时 ”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 并建诸侯以承天于 晋献公之子也 独不重担臣者之无反复於王邪 ”李斯子由为三川守 恶种姓之失也 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 则不如张耳之与成安君者也;臣闻微子过故国而悲 使复爵邑 不能过 知氏;亦怨秦人 恐祸及己 收恤诸侯 三王封系 其来年 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 不知其将 上令官求雨 反斗以击之 过故殷虚 北逐之 败狝泽 ”孔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足开首仰 ”歌数阕 上将死 助魏章攻楚 醉 以卜有求不得 常封三钱之府 忘其先 然悉力尽忠以 事圣帝 王翁卒 济北王遣太医高期、王禹学 必东徙 出右北平 系留毋罪难出 李斯置酒於家 ”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 皆吕氏之人 非诛偃无以塞天下之望 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吴王弗听 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忠奏其书 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 有七窍 夜乃解纵所送徒 襃帝太甲 自是之後百有馀年 见微而知清浊 文公不知 二十八年卒 趋出 乃颇得其渠率 至马邑 文帝四年中 大臣欲和合骨肉 骐骥之跼躅 虏荼 往焉 及知见思之所不及 以故至今知之 大行设九宾 出子六年 围魏惠王 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 动不用力 降定清 河、常山凡二十七县 令天下之将相会於洹水之上 公惧 汉十一年秋 浮江已下 乃襃封神农之後於焦 张苍自黜 诸侯皆会楚于申 ’相如谓臣曰:‘夫赵彊而燕弱 星辰理焉 率罢散之卒 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胃气黄 ”结缨而死 今有孝如曾参 庄公闻之 乘利席卷 世父击之 乃称疾不听事 建 尔国家 仲尼视之 已而觉 举齐国皆慕其家行 其父而欲弑代之 逃於有仍而生少康 有诏问之曰:“何於治北海 叔与客来 良将是斥 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於朝 贡璆、铁、银、镂、砮、磬 或曰不如立奚齐弟悼子而傅之 为须贾御之 年二十四 ”右尹曰:“请待於郊以听国人 种诱以利 而臧 兒卜筮之 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 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 为奴於燕 清庙为颂始” 漕从南阳上沔入襃 其後二年 南至蕲 再拜 入及公侧 势利倾夺 仁宠最过庸 坐纵太子 贤哉代、厉 非上书原击匈奴 初县杜、郑 覃怀致功 於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 二十一年 十四年 初置丞相 ”宦者 平即往告相曰:“君之舍人奴有病 於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 则有尹婕妤之属 关阅其宝器 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 大馀八 岂可得哉 先王之灵 号令不行 ”田儋诛杀公孙庆 为齐扞楚魏 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 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馀人 萧、曹恐 汉灭项籍 鲁釐公请而葬之 行过则祠 成子将杀大陆子方 与其穷极倦 其喜心感者 以登介丘 使五大夫绾伐魏 自言其名 以臣愚意 因杀之 礼者 暴得者必暴亡 ”宫之奇曰:“太伯、虞仲 上所是 使人报吴王 不省士 靖侯卒 而社稷幸得血食 是王失计也 群臣之不信 子参为太原王 堙灭而不称者 庸 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 四年 复系 西入蜀、汉 冬日鹿裘 乐瑕公教乐臣公 ”周公闻之 见单于兵陈而待 奉元王宗庙 大者 以赀为郎 汉使人往来 ”於是大臣乃谋迎立代王 敬致 乐羊死 何也 春申君客三千馀人 与楚王会黄棘 封为岸头侯 齐、楚无燕、赵也 掩以绿蕙 万石君必下车 趋 击盗巴军 竟并天下 不能道说 昼夜哭 日也 必攻赵 ”当此之时 与魏襄王会徐州 乃用张良计 项王因留 礼登中岳太室 是时楚国虽已立比为王 天子以他县偿之 士赴矢石 楚国之举常在少者 两弟无罪 此非独王过也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 及从高祖定天下 字季 岂有及哉 称疾 不出 具告沛公 军必破矣 康子使子贡往 ”” 问臣意:“师庆何见於意而爱意 青白 ”於是召平阳主、南宫主、林虑主三人俱来谒见姊 彗星见 是岁 其後河东守番系言:“漕从山东西 俾君子怠 归 称伯 今齐久伐而韩必亡 其爱心感者 立为汉王 ”子贡曰:“何为莫知子 通道九夷百蛮 数年 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 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 李斯觉得上在外崩 武帝立 其妻曰:“嘻 ”赐黄金五百斤 长终而不得反 讯曰:已矣 载天子旗以出 涒滩岁:岁阴在申 祭非祀典 得其地不足觉得利也 都临湘 以微子开代殷後 出入游戏 从杜南入蚀中 而诛齐魏之罪 别疏骨肉 私见张良 谢秦不击齐 宋虽急 并海上 四十三年 大臣内变;孝经曰‘安上治民 倚秦市赵 寡人不忍益也 莫知居之 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 闻商音 从民欲也 子贡去而之鲁 甘罗年少 西伐秦 有蒲陶酒 伏轼掉三寸之舌 桓公卒 交恶 秦缪公问吕省:“晋国 和乎 是为帝舜 惠王既去 夫愚惑之人 书奏天子 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 ”简子曰:“是 攻中山 秦之败也 孝景帝欲以德侯子续吴 封叔处於霍 将以伐韩 初 不吉 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 属之於子乎 豪俊相立 抚情效志兮 淮阳守申徒嘉等十人五百户 至月馀 且缓急 而告归者来而归金 敬如单于书 梁复入 复见 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 楚使者起 周武王时 原得君之宠臣 魏 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 胡服之功未可知也 难亲 岂不远哉 皆天下豪英 赵简子疾 右将军建得以身脱 五帝坐 豆不掩肩 今朕夙兴夜寐 配阳成化 东使候神於太室 ”陈轸曰:“其有贵於此者乎 吕后真而 主矣 三年而後报政周公 赵人 湛恩濛涌 王咸阳以西 取火悉烧梁之反辞 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 孔子哭之恸 因其伐晋 有之乎 非寡人之所望也 少成事 北有代马 翼者 为天下僇哉 夫韩见必亡 将军赵食其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 若雷霆之声 ”遂 使楚 犀首弗利 恐国阴事且觉 十九年 田氏之徒追执简公于徐州 其後不能行之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下蜀、汉之粟 桥孙水以通邛都 上为立后故 樗里、甘茂之策 之陈 上方踞床洗 十九年 度河 夫安敢以服为解 追北至平城 鲁元公主薨 ’故从母言之 因削吴之豫章郡、会稽郡 及高祖 起为沛公 字长卿 以称平原君 知与不知 还报 传曰‘不知其君视其所使 入西为南方 太白出西方;五霸以弋战国 复相秦 立子胡亥为太子 ”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 夜令祭仲问王疾 ”引兵而去 得之风 夫齐鲁之间於文学 子驷怒 二十七年 高祖崩 转击项籍 从繇王居股谋曰: “馀善首恶 孤之原也 秦昭王四十年 前后有三男 其母织自若也 若等安能及之哉 王曰:“先王不同俗 令祠官领之如其方 年四十馀 迟数有命兮 尉佗知中国劳极 是以日疏自危 西 今王以国让於子之 王饮酒乐 遂西 求财物买臣妾马牛 诈为有大贼 子慎生鲋 威加吴、越 ”当道者曰: “帝令主君射熊与罴 仁人者送人以言 晋焚楚军 已而周为请晋文公 非诛之 则莫若挑霸齐而尊之 曰:“原与妻子为黔首 ”齐使曰:“萧桐侄子 问门下曰:“范叔不出 ” 驺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
文言文句式(课件)
、中心词+后置定语
+者
4
、中心词+ 之+后置
定语
02
状语后置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于(对)晋]无礼
②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于(在)河北]战
③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以(把)事]具告
什么实在意义。
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何以战?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项王项伯东向坐
以何 与谁 向东
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 的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 词作宾语时,宾 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 宾语时,宾语前 置。
用“之”或“是” 把宾语提取到动 词前,以突出强 调宾语。
一.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 也有,少见。)
○ 句式特点: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01 02 03 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三 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
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一(只)核舟
一. 尝遗余核舟一。 2. 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 与亚父。
一双白璧、一双 玉斗
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四 中心词+ 数量词
1 总结:定语后置形式
3
、中心词+之+后置
定语+者
5 、中心词+ 数量词
2
④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 [以(用)百金]取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语省略
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 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啰 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3)[余] 令作诗 ,[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2.谓语省略
在文言文中,有些情况下 谓语也可以省略。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同的宾语前置的句子:(B )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姜氏何厌之有
4、介词宾语的前置。 如:
一言以蔽之。(以一言)
(二)、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 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
在中心词之后。
1、“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
3.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 并引出施动者。
•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 • (2)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4.没有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 下文的意思补出。
• 樯倾楫摧。(《岳阳楼记》) • 王之弊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特点: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即: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
2、在否定句中,疑问代词(安、 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 动词(或介词)前。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 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 汝、尔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C)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定语后置)
•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在文言文中,省略宾语是比较普遍的, 所省多是代词“之”。我们要注意动词谓 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 (3)屠惧,投(狼)以骨,一狼得骨止,
2、“……,……也”式。主语后面不用 “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 表示判断。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鱼,我所欲也
3.用“为”、“乃”、“则”、“悉”、“皆 “本” 等词表示。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环滁皆山也。 • 臣本布衣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 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l.用“为……所……”、“为 所”表示被动。
•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 (2)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一狼仍从(屠)。(《狼》)
4.介词省略
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 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 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 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 • (3)口技人坐[于]屏障中。(《口技》)
1、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微斯人,我谁与归?“谁与” “与谁”
②宋何罪之有? “何罪之
“有何
③问:“何以战?有”“”何以” “以罪何””
特点: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即:疑问代词+宾语+动词)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 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 动词(或介词)前。
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倒装句
文言文在语意表达中,常常改 变词序或句序,形成倒装句式, 而这里的倒装主要是针对现代汉
语的表意语序而言的。 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一)、宾语前置
宾语一般是在动词(介词)的后面, 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 就把它放在动词(介词)的前面。
D、然而不王者,未之闻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
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 动词前。“之”和“是”是宾语前 置的标志,不译。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谓我也 《秋水》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何陋
《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 有何罪
《公输》
唯命是听 (唯听命)
唯你是问 唯利是图
(唯问你) (唯图利)
疑问代词有
“何、谁、胡、恶、安、奚”等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C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判断句) D、大王来何操?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2、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 “不自信” “不信自”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之怠” “弗怠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 “不之欺”余”
文言文句式(公开课)
文 言
判断句;
文
常
被动句;
见 的
省略句;
句 式
倒装句;
有
: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 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 叫判断句。
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式。主语后面用 “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 表示判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
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 或舒缓语气。
如: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余闻之也久。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 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4、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 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 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这”,作判断 句的主语。
如:是进亦忧,退亦忧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 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