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发展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解读课件: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共44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 业
农照劳 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农(种植业)、林、牧、渔等部门。其中,种植 业的结构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畜牧业不仅指我国在草原上进行放牧活动,而且农耕区以饲养家禽 和家畜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也属于畜牧业。
精确农业 所谓“精确农业”,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连续数据 采集传感器、遥感、变率处理设备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 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 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 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分区 域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1)“株洲”“满洲里”的“洲”;“徐州”“郑州”“兰州” “广州”“柳州”的“州”,两者易混淆。 (2)“京包线”的“包(包头)”与“宝成线”的“宝(宝鸡)”易混淆。
京哈线、京沪线经过天津,京九线、京广线和京包线不经过天津。 京哈—京广线是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铁路线。 京九线是经过省区最多的铁路线。
青藏铁路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这条举世瞩 目的铁路还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 (1)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 (2)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3)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 (4)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5)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6)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7)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工业 基地
相同 条件
优势 条件
辽中南 京津唐 均位于我国东
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长江三 部沿海地区,水 角洲 陆交通便利,物
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
珠江三 角洲
资流通方便 邻近港澳、东南亚,多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技术、管理经验等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ppt课件

经济建设,比如“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 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的实现,既是计划经济 体制完成的标志,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 建设成就。
PPT课件
14
计划经济时期
• 存在问题 • 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
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 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企业没有自主权, 缺乏竞争,缺乏活力,效率低下,产品质量 差,整个经济没有了创造力。
• 1958 年末,这种完全脱离实际的做法的消 极后果开始显现,生产下降、大批工商企业 出现亏损、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经济陷入 严重困难。 1958~1976 年期间的多次"体 制下放"无一例外地以造成混乱和随后重新 集中告终。
PPT课件
13
计划经济时期
• 主要成就 • 计划经济的优点是可以集中社会重要资源搞
PPT课件
4
计划经济时期
•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这种体 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 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 计划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 所有。
PPT课件
5
计划经济时期
• 市场主体:公有制经济 • 到197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
企业占77.6%,集体经济占22.4%,其他经济成 分基本为零。
• 分配方式 • 采取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
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 ,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 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民之间 进行分配。 • 这种分配方式容易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 极性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
PPT课件
10
计划经济时期
• 经济结构 • 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 • 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
PPT课件
14
计划经济时期
• 存在问题 • 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
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 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企业没有自主权, 缺乏竞争,缺乏活力,效率低下,产品质量 差,整个经济没有了创造力。
• 1958 年末,这种完全脱离实际的做法的消 极后果开始显现,生产下降、大批工商企业 出现亏损、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经济陷入 严重困难。 1958~1976 年期间的多次"体 制下放"无一例外地以造成混乱和随后重新 集中告终。
PPT课件
13
计划经济时期
• 主要成就 • 计划经济的优点是可以集中社会重要资源搞
PPT课件
4
计划经济时期
•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这种体 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 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 计划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 所有。
PPT课件
5
计划经济时期
• 市场主体:公有制经济 • 到197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
企业占77.6%,集体经济占22.4%,其他经济成 分基本为零。
• 分配方式 • 采取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
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 ,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 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民之间 进行分配。 • 这种分配方式容易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 极性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
PPT课件
10
计划经济时期
• 经济结构 • 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 • 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
2024版经济发展ppt课件

探讨数字经济和智能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社 会变革的影响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和前景 展望。
2024/1/29
34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9
35
2024/1/29
3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分析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包括 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变革、国际金融市场波 动等。
探讨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环保要求, 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前景和政策选择。
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与智能化发展
分析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 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 策措施。
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发挥港澳独特优势
提升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024/1/29
26
06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探 讨
2024/1/29
27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背景和意义
1 2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产业绿色转型
推动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强绿色 技术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2024/1/29
低碳交通发展
推广低碳交通方式,优化交通运 输结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9
政策建议和措施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 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 方面的政策措施。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
中国的经济发展讲义(PPT83张)

(2)我国农业南方与北方的分布差异。 耕地类型 北方 旱地 _____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一年一熟、 小麦 ___________ _____、大豆、花生、棉 两年三熟 甜菜 等 _______ 花、_____ 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南方
水田 _____
一年两熟或 _____ 水稻 、_____ 油菜 、甘蔗、棉 ___________ 三熟 ____ 花等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www.xkb1.c
2.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1)我国主要铁路干线。 ①三横(三条东西向铁路干线): A_______ 京包线 ——B_______ 包兰线 ; C_______ 陇海线 ——D_______ 兰新线 ——北疆线;
E_______ 沪杭线 ——F_______ 浙赣线 ——G_______ 湘黔线 ——H_______ 贵昆线 。
纬度 位置导致的气候 造成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是_____ 差异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3)我国农业的垂直分布差异:在山区,农作物随_____ 海拔 高低 不同而不同,造成这种垂直差异的原因是_____ 海拔 高低不同而导
致的_____ 气温 差异。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影响农业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包括_____ 地形 、_____ 气候 、水源等因素。 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_________ 市场需求量 、_____________ 农业技术装备 、农民文
贵重、急需、量少 液态 或气态 只运输_____ 连续性强,安全性高 货物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甄别·判断】 1.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 ) 提示: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经济 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历史上,长沙、九江、芜湖、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米
中国的经济发展ppt

持续稳定的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构调整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 动力和可持续性。
消费升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也将不断升级,这将进一步推 动经济的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和质量。
农业发展情况
农业生产
尽管中国人口众多,但农业生产仍能满足全国粮 食需求。
农村改革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规模 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现代化
中国正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引进先进技术和管 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服务业发展情况
快速发展
中国的服务业在过去几十年里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服务业中心之 一。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 升级,释放潜在消费需求。
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 展。
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碳达峰、碳中 和目标落实。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中国政府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 造力。
3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 支撑效应日益突出。
结构调整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 略性调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 快转型升级,着力提高产业技 术含量和附加值。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 互通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结构
引言部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PPT演示文稿(1)

—— 水运或铁路运输 (运距离运输)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
1、农业的概念: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通过人工培养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 农业。
2、农业的分类:
(广义)大农业: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狭义)小农业:种植业
3、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二、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概念: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 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 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具有“高、精、尖”的特点。 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②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③产品更新换代快。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及区域特色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已 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如电子和信 息类产业、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 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 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 --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 优势,开发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 --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 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成就
严峻挑战
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基塘生产的最大好处就是整个过程没有废物, 对环境没有危害 塘泥给甘蔗提供养料,甘蔗送到糖厂,甘蔗叶子喂鱼
由于临海,进出口比较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 地势较平坦,多数为平原或丘陵地区 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 技术设备比较先进,信 息来源广,居民众多, 市场大 主要是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严峻形势来考虑的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
1、农业的概念: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通过人工培养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 农业。
2、农业的分类:
(广义)大农业: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狭义)小农业:种植业
3、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二、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概念: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 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 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具有“高、精、尖”的特点。 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②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③产品更新换代快。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及区域特色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已 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如电子和信 息类产业、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 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 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 --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 优势,开发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 --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 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成就
严峻挑战
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基塘生产的最大好处就是整个过程没有废物, 对环境没有危害 塘泥给甘蔗提供养料,甘蔗送到糖厂,甘蔗叶子喂鱼
由于临海,进出口比较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 地势较平坦,多数为平原或丘陵地区 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 技术设备比较先进,信 息来源广,居民众多, 市场大 主要是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严峻形势来考虑的
中国经济的发展PPT演示文稿

• 1、“市”的发展:南北朝 唐 宋
、
、 。
• 2、商业都会的崛起:唐、宋、清 • 1、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及影响 • 含义 ,实施时间 。影响 • 2、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
1.有人到新疆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 设施: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一 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 溉。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 • A.耦犁 B.都江堰 C.郑国渠 D.井渠 2.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 化,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 C.汉代 D.唐代 3.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 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 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 名? • A.青瓷、粉彩瓷器 B.粉彩瓷器、白瓷 C.青瓷、白瓷 D.白瓷、青瓷
•
4、东汉时,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 使黄泛地区广袤的土地得以重新耕种的是 ( ) A、李冰 B、郑国 C、王安石 D、王景 • 5、右图是中国古代的冶铁场面,这种冶铁 场面最早出现在(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6. 浙江某地农民每逢二、五、八日都到中心集镇赶 集,这种交易的风俗是由古代的“草市”发展而 来,古代的“草市”可以追溯到 A.商代 B.六朝 C.宋代 D.明代 7.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 A.“夜市”的繁盛 B.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C.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8.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 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 地。这反映汉初实行 A.海禁政策 B.抑商政策 C.奖励农耕的政策 D.禁奢侈
中国的经济发展概述(PPT 58页)

答案:(1)东段向低纬(南)弯,气温低,地处小兴安岭,海拔较高。西段向高纬(北)弯,气 温较高,地处松嫩平原,地势较低。
(2)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3)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及地区专业化生产。
(4)①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 食需求;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改善铁路布 局,提高晋煤 南运的能力, 分流京广线
的运量
沟通了华北、 华中与华南 地区,是我国 铁路网的中 轴线,运量最 大的南北大
动脉
缓解京广线、 京沪线的运 输压力,加速 老区脱贫致 富,维持港澳 地区的稳定
与发展
沟通了东北、 华北和华中 地区的联系, 是东部经济 发达地区的 南北大动脉
返回目录
(2)川黔 襄渝 焦柳 湘黔
(3)①加快川黔渝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②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 民族共同繁荣。
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随堂训练 作业手册
(对应学生用书第169~170页)
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随堂训练 作业手册
测控导航 一、单项选择题
考点 中国的农业 中国的工业 中国的交通
(4)B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省区。
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随堂训练 作业手册
解析:本题总体较为简单,主要考查我国重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第(1)题,我国的糖料作 物主要是甜菜和甘蔗。甜菜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地,而甘蔗主要分 布于广东、广西、福建 、海南、台湾。我国的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和花生。油菜主要分 布在长江流域,而花生主要分布在华北的沙土和丘陵地区。第(2)题,我国的粮食作物主要 是南方平原的水稻和北方的冬小麦。第(3)题,A作物是甘蔗,制糖业的主导因素是接近原 料产地。第(4)题,考查甜菜的分布,参见第(1)题。
(2)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3)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及地区专业化生产。
(4)①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 食需求;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改善铁路布 局,提高晋煤 南运的能力, 分流京广线
的运量
沟通了华北、 华中与华南 地区,是我国 铁路网的中 轴线,运量最 大的南北大
动脉
缓解京广线、 京沪线的运 输压力,加速 老区脱贫致 富,维持港澳 地区的稳定
与发展
沟通了东北、 华北和华中 地区的联系, 是东部经济 发达地区的 南北大动脉
返回目录
(2)川黔 襄渝 焦柳 湘黔
(3)①加快川黔渝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②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 民族共同繁荣。
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随堂训练 作业手册
(对应学生用书第169~170页)
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随堂训练 作业手册
测控导航 一、单项选择题
考点 中国的农业 中国的工业 中国的交通
(4)B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省区。
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随堂训练 作业手册
解析:本题总体较为简单,主要考查我国重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第(1)题,我国的糖料作 物主要是甜菜和甘蔗。甜菜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地,而甘蔗主要分 布于广东、广西、福建 、海南、台湾。我国的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和花生。油菜主要分 布在长江流域,而花生主要分布在华北的沙土和丘陵地区。第(2)题,我国的粮食作物主要 是南方平原的水稻和北方的冬小麦。第(3)题,A作物是甘蔗,制糖业的主导因素是接近原 料产地。第(4)题,考查甜菜的分布,参见第(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细观察中国政区图,可以发现各省区的轮廓与生活中
的一些实物很相似,如云南像孔雀开屏,黑龙江似展翅欲飞 的天鹅,山东犹如一头骆驼的头和身,陕西省则像一个屈腿 而跪的兵俑等。
典例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8年,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和考验,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下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
②通往西藏的公路有:新藏、川藏、青藏、滇藏。
(3)内河航运:航运比较发达的航道有长江、京杭运河、珠江、 松花江。长江是我国内河航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 道”。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均是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 (4)海洋运输
主要通航海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 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 (5)航空运输
【答案】 B
本题出错原因是不了解我国的陆上邻国。我国的陆上邻国 东有朝鲜;西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北有俄罗斯、蒙古;南 有印度、尼泊尔、不丹;西北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西南有缅甸、老挝、越南。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大,地域文化特色鲜明。 下列①②③三幅春联所描述的省级行政区简称依次是( ) ①“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 天” ②“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漓江水碧,飘来三 姐新歌”
A.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D.塔吉克斯坦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思路解析】 本题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背景,考查了两 ‘个知识点,一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二是我国的邻国。 通过该题可知道,课本中未提到的重要国际政治、经济、军 事组织,特别是包含我国在内的组织,也应是关注的对象。
西北地区: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畜牧业、 灌溉农业为主。
西南地区:壮族、彝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瑶 族、白族、哈尼族、傣族、黎族;以种植业为主。 青藏地区:藏族、蒙古族;以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为主。 2.中国行政区的记忆技巧 (1)找特征
查阅中国政区图,可以发现不少省区名称具有对称性的特
③“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 羊壮” A.黔、琼 粤、桂 藏、内蒙古 B.滇、桂 琼、黔 黑、甘 C.滇、琼 粤、桂 黑、内蒙古 D.桂、琼 粤、滇 藏、甘
【解析】 ①句中的“石林”可以判断该句描述的是路南石 林,位于云南;“琼海”“五指”可推断该句描述的是海南; ②句中“春天故事”可以判断是广东;根据“漓江”可以判 断是广西;③句中“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描述的是 大兴安岭和黑龙江等,可以判断是黑龙江;“毡房”可以判 断是蒙古包,内蒙古最典型。
【答案】 C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2.我国的交通 (1)我国主要铁路的分布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即将形成的新干线
宁西线:南京—合肥—潢川—信阳—南阳—西安。 包粤线:包头—神府—延安—西安—安康—重庆—遵义—贵 阳—柳州—黎塘—湛江,可称为“第六纵”。 沿海铁路线:大连轮渡到烟台—蓝村—临沂—新沂—长兴— 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湛 江—海口—三亚。 沿江铁路线:上海—南京—芜湖—九江—武汉—重庆。 (2)公路运输①高速公路:具有平直、速度快、省油、经济效 益高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高速公路建 设发展迅速。
(2)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物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
A.京沪线、京广线
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
D.陇海线、焦枝线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解 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对区域内交通运输的线路进行分析。由 坐标图提取解题信息:输出货运量依次为:湘、豫、赣、陕、 皖、渝;输入货运量依次为:豫、陕、湘、赣、皖、渝。 第 (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湖北输出货物运量最多的邻省是湘 (湖南),湘位湖北的南面。 第(2)题,由邻省输入湖北货物运 量最大是豫(河南),连接该两省的铁路主要是京广线、焦枝线。 【答案】 (1)A (2)B
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典例2 (2009年北京文综)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 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回答(1)~(2)题。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1)接受湖北输出货物运量最多的邻省(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
A.南
B.北
C.东
D.西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1.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中国的人口分布及原因
考点知识扫描
(2)中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其
中人口超过100万的有18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3)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东北地区:满族、朝鲜族;以种植业为主。
点,如河南与河北、山西与山东、湖南与湖北、广东与广西 等。以长江为线,其中下游流经的省、市也具有对称特征: 上海与重庆两直辖市东西对称,其他六省南北对称。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2)编歌谣 两广两湖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
海内重台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注:五江指江苏、江西、浙江、黑龙江、新疆(“疆”是“江” 字的谐音);二宁指宁夏、辽宁;其余大部分用省级行政区名 称的首字。 (3)想轮廓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区域地理
第十单元 中国地理
第二节 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数据库 技能数据库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二、交通运输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三、中国的农业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四、中国的工业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答案】 ①960万 km2 ②14 ③东部 ④西南 ⑤平 原 ⑥新疆 ⑦内蒙古 ⑧农业结构 ⑨京沪 ⑩黄河 ⑪长江 ⑫长江三角洲 ⑬京津唐 ⑭大城市 ⑮分散 ⑯集中 ⑰科技园区 ⑱沿边 ⑲军工
的一些实物很相似,如云南像孔雀开屏,黑龙江似展翅欲飞 的天鹅,山东犹如一头骆驼的头和身,陕西省则像一个屈腿 而跪的兵俑等。
典例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8年,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和考验,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下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
②通往西藏的公路有:新藏、川藏、青藏、滇藏。
(3)内河航运:航运比较发达的航道有长江、京杭运河、珠江、 松花江。长江是我国内河航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 道”。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均是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 (4)海洋运输
主要通航海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 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 (5)航空运输
【答案】 B
本题出错原因是不了解我国的陆上邻国。我国的陆上邻国 东有朝鲜;西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北有俄罗斯、蒙古;南 有印度、尼泊尔、不丹;西北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西南有缅甸、老挝、越南。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大,地域文化特色鲜明。 下列①②③三幅春联所描述的省级行政区简称依次是( ) ①“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 天” ②“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漓江水碧,飘来三 姐新歌”
A.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D.塔吉克斯坦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思路解析】 本题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背景,考查了两 ‘个知识点,一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二是我国的邻国。 通过该题可知道,课本中未提到的重要国际政治、经济、军 事组织,特别是包含我国在内的组织,也应是关注的对象。
西北地区: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畜牧业、 灌溉农业为主。
西南地区:壮族、彝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瑶 族、白族、哈尼族、傣族、黎族;以种植业为主。 青藏地区:藏族、蒙古族;以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为主。 2.中国行政区的记忆技巧 (1)找特征
查阅中国政区图,可以发现不少省区名称具有对称性的特
③“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 羊壮” A.黔、琼 粤、桂 藏、内蒙古 B.滇、桂 琼、黔 黑、甘 C.滇、琼 粤、桂 黑、内蒙古 D.桂、琼 粤、滇 藏、甘
【解析】 ①句中的“石林”可以判断该句描述的是路南石 林,位于云南;“琼海”“五指”可推断该句描述的是海南; ②句中“春天故事”可以判断是广东;根据“漓江”可以判 断是广西;③句中“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描述的是 大兴安岭和黑龙江等,可以判断是黑龙江;“毡房”可以判 断是蒙古包,内蒙古最典型。
【答案】 C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2.我国的交通 (1)我国主要铁路的分布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即将形成的新干线
宁西线:南京—合肥—潢川—信阳—南阳—西安。 包粤线:包头—神府—延安—西安—安康—重庆—遵义—贵 阳—柳州—黎塘—湛江,可称为“第六纵”。 沿海铁路线:大连轮渡到烟台—蓝村—临沂—新沂—长兴— 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湛 江—海口—三亚。 沿江铁路线:上海—南京—芜湖—九江—武汉—重庆。 (2)公路运输①高速公路:具有平直、速度快、省油、经济效 益高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高速公路建 设发展迅速。
(2)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物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
A.京沪线、京广线
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
D.陇海线、焦枝线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解 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对区域内交通运输的线路进行分析。由 坐标图提取解题信息:输出货运量依次为:湘、豫、赣、陕、 皖、渝;输入货运量依次为:豫、陕、湘、赣、皖、渝。 第 (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湖北输出货物运量最多的邻省是湘 (湖南),湘位湖北的南面。 第(2)题,由邻省输入湖北货物运 量最大是豫(河南),连接该两省的铁路主要是京广线、焦枝线。 【答案】 (1)A (2)B
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典例2 (2009年北京文综)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 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回答(1)~(2)题。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1)接受湖北输出货物运量最多的邻省(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
A.南
B.北
C.东
D.西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1.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中国的人口分布及原因
考点知识扫描
(2)中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其
中人口超过100万的有18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3)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东北地区:满族、朝鲜族;以种植业为主。
点,如河南与河北、山西与山东、湖南与湖北、广东与广西 等。以长江为线,其中下游流经的省、市也具有对称特征: 上海与重庆两直辖市东西对称,其他六省南北对称。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2)编歌谣 两广两湖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
海内重台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注:五江指江苏、江西、浙江、黑龙江、新疆(“疆”是“江” 字的谐音);二宁指宁夏、辽宁;其余大部分用省级行政区名 称的首字。 (3)想轮廓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区域地理
第十单元 中国地理
第二节 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数据库 技能数据库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二、交通运输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三、中国的农业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四、中国的工业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答案】 ①960万 km2 ②14 ③东部 ④西南 ⑤平 原 ⑥新疆 ⑦内蒙古 ⑧农业结构 ⑨京沪 ⑩黄河 ⑪长江 ⑫长江三角洲 ⑬京津唐 ⑭大城市 ⑮分散 ⑯集中 ⑰科技园区 ⑱沿边 ⑲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