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井解释技术共108页

合集下载

测井解释技术测井解释应用

测井解释技术测井解释应用

电阻率测井
含水(油)饱和度;同时根据三种电阻率之间关系可以确定油水分异界面 和判断油气水层;划分裂缝带和低阻环带的油气层。根据长庆油田的实 际情况,在油井中采用双感应—八侧向测井,在气井中采用双测向—微 球形聚焦测井。因为双测向—微球形聚焦测井扩大了电阻率的测量范围, 适合气田的需求。
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测井的应用
测井解释技术应用
一、单井储集层评价
二、地层评价测井技术
三、自然电位测井 四、声速测井 五、电阻率测井 六、放射性测井
七、气井解释方法和标准
一、单井储集层评价
测井地层评价的中心任务,是在单井中划分和评价那些可能有价值的储集 层。测井单井储集层评价有: (一)划分储集层 1、孔隙性储集层 粒间孔隙 对岩石储集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储集层。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孔隙 分布均匀,横向变化较小,孔隙较高,一般15~25%。其特点有三: ①储层之间有泥岩隔层,而泥岩性质较稳定,使夹在之间的储层较易识别, 尤其是自然电位测井。 ②储集层孔隙度较高,定性和定量评价都有良好效果。 ③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较均匀,横向变化小,使各种探测特性不 同的测井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易实现比较理想的组合。 2、裂缝性储集层 因裂缝较发育而使岩石具有储集性质的储集层。裂缝发育和孔隙度较高的
①时差一般性增大,如10-20μs/m,认为同类地层孔隙更发育一些,如
有产油气或生成裂缝的地质依据,可判断为有油气或裂缝带。 ②时差明显增大或有周波跳跃,地质上含气,且有明显高的电阻率值,可 判断地层含气;地质上不含气,可判断地层裂缝异常发育。 ③注意井眼严重扩大的盐岩层或泥浆严重漏失的井段。
五、电阻率测井
测井方法 深侧向 浅侧向 微球 深感应 探测深度 (m) 2.44 0.8 0.54 1.68

《测井综合解释》课件

《测井综合解释》课件

从最早的模拟测井到现代的数字测井,测 井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 。
测井解释的目的和任务
01
02
目的
任务
通过对测井数据的分析和解释,了解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地质构造 和含油气情况。
确定地层岩性、评估地层含油气性、计算地层孔隙度等。
测井解释的基本原理
1 2 3
《测井综合解释》ppt课件
目录
• 测井综合解释概述 • 测井数据采集与处理 • 测井解释方法与技术 • 测井解释实例分析 • 测井解释的挑战与展望
01
测井综合解释概述
测井技术简介
03
测井技术定义
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
测井技术的种类
测井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参数来 评估和解释地下地质特征的方法。
地球物理场的理论基础
地球物理场包括电场、磁场、声波场等,这些场 的变化与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测井解释的数学模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测量的地球物理参数与地 下岩层的物理性质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地下地 质特征的解释。
测井解释的软件工具
现代测井解释通常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 分析,如LogAnalyst、Landmark等。
大挑战。
02
多源数据整合
来自不同设备、不同时间点的 测井数据如何进行整合,以提 供更准确的解释,是一个重要
的问题。
03
解释精度要求高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 ,对测井解释的精度要求也越 来越高,如何提高解释精度是
亟待解决的问题。
04
多学科交叉
测井解释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 ,如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数 学等,如何进行有效的跨学科

测井综合解释与评价技术

测井综合解释与评价技术

lgK=C+xlg Φ+ylgSwi
B、RFT测试 压降和压力恢复均提供渗透率值,常反映井眼附近的渗透特 征,该法仅在低渗透地层适用。(<50mD)
C、核磁测井法(不适用碳酸盐岩)
利用核磁提供的自由流体指数Iff和旋转格子弛豫时间t1。 K=1.6×10-9t12.3 Φ4.3 D、地球化学测量法 矿物学的任何变化都伴有岩石颗粒大小、种类和外形变 化,并影响孔隙系统的几何形态,进而影响渗透率。 lgK=Tm+alg Φ-blg(1- Φ)+∑ Bifi
测井综合解释与评价技术
徐守余 石油大学
2003年7月
随着测井采集信息及测井数字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测井解释技术逐渐由单井解释向多井解释的研究方向 发展,由单纯划分油气水层发展为研究整个油田的油 气水在平面和空间的分布研究,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料 求出油气层的基本参数,并对油气藏的基本形态、几 何特征、油气水的空间分布等进行详细描述。 测井评价技术是一项综合解释方法,是油藏描述的重 要研究内容之一,不仅充分有效地利用测井信息,而 且结合地质、地层测试等资料,分析各种岩电关系, 准确求取地质参数。
研究“四性”关系的方 法 研究“四性”关系实质是研究岩性、物性、电 性、含油性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的方 法大都是数理统计的方法。 1.一元回归分析 2.多元线性回归 3.多元逐步回归 4.均值—方差法
第四节 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
储集层是岩石与所含流体(油、气、水)以彼此间的物理、化 学作用相联系所形成的统一体。有两特性:一是岩石本身的骨 架特性,如Φ、K、Md和孔隙分布等。二是流体与岩石间的 综合特性,如毛细管力、润湿性和相对渗透率,它们规定了油、 气、水在储集层内部的分布和流动特点。以它们为依据,以测 井多井解释为手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储层的地质特性。 ①岩性:指组成岩石骨架的矿物成分及含量,杂基与胶结物成 分的类型与含量以及它们间的组合关系,岩石颗粒的尺寸及分 布关系等。 ②物性:指岩石的储渗特性,包括岩石的孔隙类型及分布状态, 孔隙结构、渗流特性及它们的度量参数,如Φ、K、孔隙喉道 半径、相对渗透率等,及反映岩石力学性质的参数。 ③含油性:指油气在储集层内部的物理分布与饱和状态、油气 性质及度量这些特性的有关参数:So、Swi和原油粘度等。

测井解释技术

测井解释技术

尺寸与额定值
最高温度:155℃
最大压力:100MPa
最大井眼610mm
外径:φ90mm
最小井眼115mm
长度:5634mm
重量:70kg
测量内容
测量范围 测量误差
0.2~40000Ω.m
±20%,0.2 ~ 1Ω.m时 ±5%,1 ~ 2000Ω.m时 ±10%,2000 ~ 5000Ω.m时 ±20%,5000 ~ 40000Ω.m时
井下声系示意图
井内声波传播示意图
声波速度测井资料的应用
1、确定岩性和孔隙度
声速的高低可确定岩性,有砂岩、泥岩、灰岩、白云岩、盐岩等。 岩层速度 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纵波、横波速度为:
VP
2
E (1 ) (1 )(1 2 )

VS


0.25,
原理 给下井仪供电,探测器经不同地层,当伽马射线照射探测
器—探测器输出相应数目的电脉冲—脉冲信号放大,传至地面— 单位时间的脉冲数被转化成相应电位差值—记录仪记录。
得到是一条随深度变化的计数率曲线(脉冲/分),现常用 API单位(是美国石油学会采用的单位)。
(一)自然伽马测井的应用 1、划分岩性和地层对比 2、划分储集层 在砂泥岩剖面中,低自然伽马异常就是砂岩储集层,异常
补中曲线在气层段显示“挖掘效应”
泥质含量计算
(七)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前述的自然伽马测井测量地层全部放射性核素造成的总自 然伽马放射性,不能区别铀、钍、钾含量。
如果对自然伽马射线进行能谱分析,就不仅可以测量岩石 总的自然伽马放射性,而且能分别测出岩石中铀、钍、钾的含 量。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应用 1、寻找高放射性储集层 2、计算泥质含量 △CGR=(CGR-CGRmin)/(CGRmax-CGRmin) Vsh=(2 C×△CGR-1)/(C2-1) 3、研究沉积环境和粘土矿物类型 Th/U﹥7为陆相沉积,氧化环境或风化壳; Th/U﹤7为海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测井是指通过在井中进行各种物理和化学测量,获取岩石与地层流体的相关参数,以进一步研究地层性质、划分地层并评价储层的一种技术。

测井数据是石油勘探和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能提供地层、岩性、含矿性、砂体的性质、产层流体情况和含油、含水饱和度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测井的基本原理和综合解释方法。

测井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两大类:电测井和常规测井。

电测井是指利用地层的电性差异进行测量,主要应用在地层的电性性质识别和解释上。

常规测井则是通过测量地层的物理性质来分析地层的结构和岩石组成。

电测井主要包括自然电位测井、直流电阻率测井和感应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是指测量地层电位的变化,通过解释地层界面的电位变化来分析地层结构;直流电阻率测井是指测量地层电阻率的大小,通过分析电阻率的变化来判断地层的岩性以及含水饱和度;感应测井是指利用感应原理,测量地层的电导率,通过电导率的变化来判断地层的饱和度。

常规测井主要包括伽马测井和声波测井。

伽马测井是通过测量地层伽马射线的能量,来识别地层的岩性和含油饱和度;声波测井是通过测量地层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来评价地层的孔隙度、饱和度和岩石组分。

综合解释是指通过将多种测井曲线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获得更全面的地层信息。

常用的综合解释方法包括轻质矿物解释、井壁构造解释、沉积相解释和储集层评价。

轻质矿物解释是通过测井曲线的测量值和标定数据,计算得出地层轻质矿物(如长石、云母等)的含量,进而判断地层的成因和古环境。

井壁构造解释是通过分析测井曲线上的微小变化和异常,来识别地层中的构造特征和异常体,并揭示地层的构造状态和构造演化过程。

沉积相解释是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在井下评价地层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相界面等,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储集层评价是指通过综合分析测井曲线的多种参数,如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来评价储层的质量和可储性。

总之,测井原理和综合解释是石油勘探和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 课件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 课件

特点主要取决于SSP和I。

SSP主要决定于岩性、地层温度、地层水 、泥浆中的离子成分以及泥浆滤液和地层 水电阻率的比值;

自然电流主要决定于流经路径中介质的电 阻率、地层厚度及井径的大小。

1、 C / C 的影响 W mf 砂岩剖面纯砂岩井段的电动势为:
Cw Ed Kd lg Cmf

3、温度的影响
4、溶液含盐性质的影响 5、地层电阻率和含油性的影响 6、地层厚度的影响 7、扩径和侵入的影响


四、应用
1、划分渗透性岩层
(1)划分方法:以大段泥岩层部分的自然电
位曲线为基线,出现负异常的井段都可以
认为是渗透性地层。



具体特点:
①纯砂岩井段出现最大的负异常; ②含泥质的砂岩负异常幅度变低,且随泥

在纯的、巨厚含水砂岩地层,测量结果 Usp 可以看作是静自然电位SSP;

对于薄层,rsd
Usp SSP


含油气地层也有:Usp
SSP

因而,在砂泥岩剖面,实际上测量得到的SP 电位实际上都小于静自然电位,故而SSP应 在井段内的测量结果最大值处读取。

3、SP曲线及其特点
2、储集层的分类
(1)碎屑岩储集层为陆源碎屑岩,主要包括
砂岩、粉砂岩、砂砾岩和砾岩。 粒间孔隙为主 (2)碳酸盐岩储集层包括石灰岩、白云岩、 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等储集层 次生孔隙为主,包括裂缝、溶洞等

3、储集层的基本参数
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包括评价储集层物性的
孔隙度和渗透率,评价储集层含油性的含

两者共同作用相当于参与扩散的阳离子数增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
测井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可以获取地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重要参数,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

测井技术的发展,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的地质数据,成为油气勘探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测井原理主要是利用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声波速度、电阻率等,通
过测量地层岩石的物理响应,来推断地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

常见的测井方法包括测井雷达、声波测井、电阻率测井等,每种测井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地层提供有效的地质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测井数据往往需要进行综合解释,即将不同测井方法获取的地
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取更为准确的地质参数。

综合解释需要考虑地层岩石的多种物理性质,如密度、声波速度、电阻率等,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地层的地质特征,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为可靠的地质信息。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测井技术,可以
获取地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重要地质参数,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

同时,通过对测井数据的综合解释,可以更为准确地了解地层的地质特征,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为可靠的地质信息。

总的来说,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是油气勘探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通过
测井技术可以获取地层的重要地质参数,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通过对测井数据的综合解释,可以更为准确地了解地层的地质特征,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为可靠的地质信息。

因此,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勘探开发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较均匀。
(2)裂缝性储集层 因裂缝较发育而具有储集性。 裂缝发育程度有限、孔隙度很 低(5-7%),较高者10%左右, 裂缝性储集层,对测井技术的 要求较高。
4、岩性评价
(1)岩石类别 测井类别。一般为:砂岩、石灰岩、 白云岩、硬石膏、石膏、盐岩、花 岗岩、灰质砂岩、灰质白云岩等。 (2)泥质含量和矿物含量 泥质含量是岩石中颗粒很细的细粉 砂(小于0.1mm)和湿粘土的体积 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
10、测井系列 1、裸眼井地层评价测井系列:未下套管的 裸眼井中,一套测井方法。 2、 套管井地层评价测井系列:已下套管的 井中一套综合测井方法。 3、生产动态测井系列:地层产出或吸入流 体的情况下,一套综合测井方法, 4、工程测井系列:裸眼井或套管井中,确 定井斜状态、固井质量、酸化或压裂效果、 射孔质量等测井方法
8
9
地层倾角
双感应—八侧向(上古)
表2 油探井测井系列
1:500测井项目 (全井 ) 双感应 声波时差 自然电位 自然伽马 井径 井斜 1:200测井项目 (目的层段) 双感应—八侧向 声波时差 补偿中子 补偿密度 自然伽马 自然电位 微电极 4米 井径 选测项目 地层倾角 自然伽马能 谱
1 2 3 4 5 6
环空测井仪、生 产测井组合仪
DDL生产组合测 井仪
3
4 5 6 7
气井产气剖面测井
注水井吸水剖面测 井 注水井吸水剖面测 井 注气井吸水剖面测 井 注气井吸水剖面测 井
流体密度/持水率、流量、自然 DDL生产组合测 伽马、磁定位、井温、压力 井仪
自然伽马、磁定位 井温 流体密度/持水率、流量、自然 伽马、磁定位、井温、压力 流体密度/持水率、流量、自然 伽马、磁定位、井温、压力 125自然伽马磁定 位 井温、噪声井温 仪 DDL生产组合测 井仪 DDL生产组合测 井仪

测井解释(重要)

测井解释(重要)

第二部分 测井综合解释评价
测井资料解释技术发展史
第一阶段:60-80年代裸眼井测井系列是横向测井和 声-感测井定性解释阶段
当时用手工方法根据横向测井地层电阻率特征,结合自然电位、井径曲线划分 储层,在根据微梯度与微电位曲线之间的差异,自然电位幅度大小所反映的储 层渗透性的好坏,对储层进行评价,结合录井的岩屑、井壁取芯、钻井取芯的 显示定性判别储层油、气、水性质。 通过区域一些井的试油、试采结果,统计电性与含油性的关系,如:制作 地层真电阻率与纯水层电阻率交会图版;地层真电阻率与自然电位相对值的图 版等,对应用电阻率进行储层油、气、水性质判别起到较大作用。
地质上有三种定义,绝对渗透率、有效 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测井解释中通常所说的渗透率为绝对渗 透率。
★由于在测井时,流体不通过孔隙而流动, 所以这个动态参数不能用测井方法准确地确 定。目前,用测井资料计算的渗透率只能达 到数量级精度,通常,利用测井提供的孔隙 度和束缚水饱和度来估计,他们之间的关系 由统计分析得到或采用经验关系。
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测井资料采集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 先后问世的CSU、CLS3700、MAX-500等测井系统使测井系列得到极大丰富,测井资 料解释摆脱手工定性解释阶段,开始进入应用计算机的半定量解释阶段。解释评价软 件有:POR、SAND、CRA等,各油田还根据自己的的特点研制开发了自动判别油气 水层程序等多种应用软件,可以定量计算孔、渗、饱、泥质含量、可动油饱和度、束 缚水饱和度等参数,还可以通过地倾角测井,解释地层倾向、倾角、断层等构造问题, 研究沉积相变化等 第三阶段:定量解释和多井评价阶段 从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成像测井技术,为测井资料解释展现了广阔平台,现代的
2、交会图法

测井综合解释及数据处理

测井综合解释及数据处理
岩性密度测井的应用 包括区分岩性、确定粘土 含量、计算地层的孔隙度、 确定含气层和识别裂缝。
四、中子测井(NEUTRON LOG)
1.探测对象
中子测井是测量井中的热中子分布。输出视孔隙度φN。 常见的中子测井仅有两种: (1)测超热中子分布的井壁中子测井仪:SNP (2)测热中子分布的补偿中子测井仪:CNL 它们的区别如下:
(2)识别气层 声波时差在
气层上反映高的 Δt值,在松散层 含气时,会出现 明显的周波跳跃
现象。
(3)划分地层,进行地层对比 a.砂泥岩剖面 砂岩速度一般较大,Δt较低,通常钙质胶结比泥
质胶结的Δt要低。 随钙质增多, Δt下降,随Vsh增多, Δt增大。 b.碳酸盐岩剖面 致密的灰岩与白云岩Δt最低,若含泥质,Δt增大
油层:Rt较高 水层:Rt较低 3.适用条件 普通电阻率测井适用于淡水泥浆、中、低电阻率的 碎屑岩剖面。
4.(介绍)几种经常提到的名词 A.标准测井(1:500标准测井图) 在一个油田或一个地区,或一个完整的区域内,为了 研究地质剖面岩性变化、构造形态或进行大段油层的对比 工作,常使用标准电极系和其它几种测井方法在全地区的 井中,用相同的深度比例(1:500)和相同的横向比例 ,对全井段进行测井,这种测井组合,叫——标准测井。 标准测井内容包括:标准电极系电阻率测井,SP测井 和井径,有的还包括GR。 我国大部分油田多用:R0.5电位电极系和R2.5底部梯度 电极系作为标准电极系。
应用: ·确定孔隙度; ·识别气层; ·结合其它类型的孔隙度测井识
别岩性。
2.地质应用 (1)识别孔隙地层,确定孔隙度φN
因为中子孔隙度测井是一种通过地层含氢量 来反映充满液体的孔隙大小的测井方法。所以:
N(1N )Nm aNNf

测井解释原理

测井解释原理

测井解释原理一:储集层定义:具有连通孔隙,既能储存油气,又能使油气在一定压差下流动的岩层。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孔隙性(孔隙、洞穴、裂缝)具有储存油气的孔隙、孔洞和裂缝等空间场所。

(2)渗透性(孔隙连通成渗滤通道)孔隙、孔洞和裂缝之间必须相互连通,在一定压差下能够形成油气流动的通道。

储集层是形成油气层的基本条件,因而储集层是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评价和油气分析的基本对象。

储集层的分类•按岩性:–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特殊岩性储集层。

•按孔隙空间结构:–孔隙型储集层、裂缝型储集层和洞穴型储集层、裂缝-孔洞型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1、定义:–由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砂砾岩组成的储集层。

•2、组成:–矿物碎屑(石英、长石、云母)–岩石碎屑(由母岩类型决定)–胶结物(泥质、钙质、硅质)•3、特点:–孔隙空间主要是粒间孔隙,孔隙分布均匀,岩性和物性在横向上比较稳定。

•4、有关的几个概念–砂岩:骨架由硅石组成的岩石都称为砂岩。

骨架成份主要为SiO 2–泥岩(Shale):由粘土(Clay)和粉砂组成的岩石。

–砂泥岩剖面:由砂岩和泥岩构成的剖面。

碳酸盐岩储集层•1、定义:–由碳酸盐岩石构成的储集层。

•2、组成:–石灰岩(CaCO 3)、白云岩Ca Mg(CO 3)2)、泥灰岩•3、特点:–储集空间复杂有原生孔隙:分布均匀(如晶间、粒间、鲕状孔隙等)次生孔隙: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裂缝、溶洞等)–物性变化大:横向纵向都变化大•4 、分类按孔隙结构:•孔隙型:与碎屑岩储集层类似。

•裂缝型:孔隙空间以裂缝为主。

裂缝数量、形态及分布不均匀,孔隙度、渗透率变化大。

•孔洞型:孔隙空间以溶蚀孔洞为主。

孔隙度可能较大、但渗透率很小。

•洞穴型:孔隙空间主要是由于溶蚀作用产生的洞穴。

•裂缝-孔洞型:裂缝、孔洞同时存在。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类型砂泥岩储集层的孔隙空间是以沉积时就存在或产生的原生孔隙为主;碳酸盐岩储集层则以沉积后在成岩后生及表生阶段的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次生孔隙为主。

测井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测井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对于储层的岩性、物性、 对于储层的岩性、物性、地层水矿化度相 对稳定时,可用此方法。包括两种: 对稳定时,可用此方法。包括两种:
2、统计法 根据岩层电阻率与岩心观察(或试油资料) 根据岩层电阻率与岩心观察(或试油资料) 的统计,确定油层最小电阻率。 的统计,确定油层最小电阻率。
二、标准水层对比法
在解释层段用测井曲线找出渗透层, 在解释层段用测井曲线找出渗透层,并将 岩性均匀、物性好、 岩性均匀、物性好、深探测电阻率最低的渗 透层作为标准水层,然后, 透层作为标准水层,然后,将解释层的电阻 率与标准水层相比较,凡电阻率大于3 率与标准水层相比较,凡电阻率大于3—4倍 标准水层电阻率者可判断为油气层
K = f (φ , S wi )
饱和度(saturation) 三、饱和度
1、利用阿尔奇(Archie)公式求取饱和度 利用阿尔奇(Archie)公式求取饱和度 (Archie)
F =
a
φ
m
Ro = Rw
Rt b = I = n Sw Ro S
w
=
n
a ⋅b ⋅ R m R tφ
w
四、储层厚度
二、利用微电极曲线划层
微电极测井曲线反映泥饼的性质; 微电极测井曲线反映泥饼的性质;通常在 泥饼的性质 渗透层有泥饼存在 有泥饼存在。 渗透层有泥饼存在。 砂泥岩剖面中的渗透层 微电极视电阻率 渗透层, 砂泥岩剖面中的渗透层,微电极视电阻率 Ra一般小于 一般小于20Rm;且微电位与微梯度有正的 一般小于 ; 微电位与微梯度有 幅度差。 幅度差。 好渗透层, 好渗透层,Ra<=10Rm,较大的正幅度差; ,较大的正幅度差; 较差的渗透层, 较差的渗透层,Ra=(10-20)Rm,较小的正 ( ) , 幅度差;非渗透层, , 幅度差;非渗透层,Ra>20Rm,曲线呈尖锐 的锯齿状幅度差的大小、正负不确定。 的锯齿状幅度差的大小、正负不确定。

常规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及应用

常规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及应用
伴随着测井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测井解释也在发 展: 模拟计录 — 定性解释 数字测井 — 定量处理:计算孔、渗、饱,识别岩性 数控测井 — 采集更多地质信息,提高了评价油气层、解
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成像测井 — 获取更丰富地质信息,拓展测井应用领域,
可开展深层次地质应用研究。
实用文档
测井资料解释技术发展趋势:
人工解释
定性解释 半定量解释 单井评价
单学科应用
计算机自动处理解释 人机交互联作解释 成果自动直观显示
定量解释
多井评价与油藏描述
多学科综合
实用文档
测井面临的难题:
1、地质方面 超低电阻率油气 多变的地层水砂岩油气层 砾岩、火成岩油气层评价 裂缝性油气层 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层 孔隙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层 稠油层 中高含水期的水淹层
测井资料解释:利用测井资料,分析地层的岩性、 物性,判断油、气、水层,计算孔隙度、饱和度、 渗透率等地质参数及储层综合评价研究。
实用文档
什么是测井?
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 一。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 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
世界三大测井公司 :
斯仑贝谢公司、阿特拉斯公司、哈里伯顿公司
实用文档
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模拟记录阶段
半自动测井仪
(第一代)
50年代引进51型电测仪
JD—581多线电测仪
(第二代)
数控测井阶段
70年代3600数字测井仪
(第三代)
80年代CLS-3700、CSU、
DDL-III数控测井仪
(第四代)
确定井眼的倾斜状况、方位和几何形态; 估算平均井径,计算固井水泥用量; 确定下套管的深度和水泥上返高度; 估算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和岩石的破裂压力

《测井综合解释》PPT课件 (2)

《测井综合解释》PPT课件 (2)
25
么么么么方面
Sds绝对是假的
电阻率下降法
濮3-429井测井解释成果图
27
自然电位基线偏移法
28
自然伽马畸变识别法
(微伦琴/小时)
3
29
19 20
压力系数下降法
4
压力系数
0.46
30
压力系数下降法
压力系数 0.86
31
对濮城和文中油田63口井的232个 RFT测试点进行调查统计,通过把测量 出的压力系数与原始压力系数进行对
➢定量解释(压降法)
压降法计算渗透率的公式为:
46
选用油田15口井37层的岩心分 析渗透率与RFT压降法渗透率建立
关系:
LogK 0.871874 0.960088LogKd
相关系数 R=0.9332
47
压力系数Pc用下式计算:
Pc= P 1.422 H
P——RFT测试的压力值,psi; H——地层垂深,m。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是油田勘探开发的必
要手段和过程
测 纵向连续的地层的岩性、电性、物性、 井 含油性数据;
资 勘探和开采储层的位置及厚度;
料 能 为 油 田
地层的产状、岩石的结构、构造形态、 沉积特征、压力特征、温度特征;
开发生产过程中储层内部流体、压力、 流动状态的变化;
提 井间的对比;
供 井眼和套管等工程技术检测情况。
地层流体
泥浆柱
51
约3.0
约0
自然 伽马
自然电位 微电极 电阻率
井径
高值
基值
低、平直
低、平直
大于钻头直 径
低值
异常不明显, 无烟煤异常 很大
接近钻头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